应力吸收层试验段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吸收层试验段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西长安街(南礼士路~五棵松桥)道路大修工程第二标段
应力吸收层试验段总结
编制人:
审核人: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西长安街(南礼士路~五棵松桥)道路大修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7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西长安街(南礼士路~五棵松桥)道路大修工程第二标段》施工图纸;
2、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调查情况;
3、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4、《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T01-45-2000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7、《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8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试验段概况:
、项目概况
长安街是北京东西向轴线,西起首钢东门,东至通州区,道路全长约,被喻为“神州第一街”。
2014年为做好APEC峰会的交通保障工作,准备启动西长安街大修工程,范围为五棵松桥~南礼士路,本次工程总长。
本标段为第二标段,起点为五棵松桥西,桩号K0+000;终点为新兴桥东,桩号K3+,全长。
、试验段的选取:
选取K2+460-K2+580北主路做为应力吸收层施工的试验段。
、试验段目的:
通过对K2+460-K2+580北侧应力吸收层的摊铺,总结出在该试验段对应力吸收层的经验参数。
通过总结各参数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施工配置,即在最经济的情况下,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连续性,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进行详细的试验数据记录,以供后续工作的分析和开展。
三.主要施工工艺
、应力吸收层下层承层要求
高黏高强改性沥青吸收层施工前,原路面应铣刨彻底,露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除表面浮尘、泥土和碎屑等,表面应保持干净、干燥和粗糙。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错台大于1cm的地方存在脱空时应压降处理或更换水泥板;
(2)错台大于1cm但不存在脱空时应采用铣刨方法处理;
(3)板块单点完成控制指标(单位)为:
①单点实测完成值Lr<=14,不处理;
②单点实测弯沉值14<Lr<=40,应钻孔压浆处理;
③单点实测弯沉Lr>40,应整板破碎,处理基层。
、粘层沥青洒布
应力吸收层混合量铺筑前,在就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应洒布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改性乳化沥青不得稀释,应采用洒布车机械洒布,洒布量为,实际洒布量可根据路面表面状况和清洁程度进行调整。
、STRATA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生产
1、设备
应根据混合料根据生产计划及混合料类型进行筛网调整及更换,对冷料仓上料参数进行标定。
拌和机标定与调整,施工前应对拌和机的计量系统进行校准,保证计量的准确;对机械传动和传送部分进行检修和润滑,保证生产的稳定和连续;对除尘设备进行检修及对需要更换的耗件进行更换;冷料仓的校准。
2、生产配比设计
在冷料仓取料进行筛分实验(水筛法),根据筛分结果以目标级配为基准调整冷料上料比例,同时根据使用拌和机的实际情况确定冷料上料器的转速、振幅及料门角度;分别从热料仓取料,进行筛分试验(水筛法),根据筛分结果以目标级配为目标调整热疗仓下料比例;按目标配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OAC±%三个沥青用量进行试拌。
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进行体积指标分析,确定最佳油石比。
对确定的最佳油石比需经性能验证后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
现场拌合配方需经技术人员书面修改方可生效,若材料变化,需重新制定新的现场配方。
3、拌和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30-70s,添加纤维的混合料,拌和时间延长10-20s。
天然砂的调整应控制在±5%之内。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不宜长期储存,应当天完成,需要储存时应满足如下要求:72h内使用应将温度降低至150℃条件下储存;若超过72h长期储存,应降低温度到100℃~120℃。
使用前
升至拌和温度,搅拌均匀,并进行指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拌合的关键温度控制见下表:
拌合控制温度
、STRATA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运输
采用大于15t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地板和侧板应涂抹防黏剂,运输车要采用棉被和苫布双层覆盖,并覆盖两侧车厢,防止温度降低过快,且摊铺现场供料车辆应在3~5辆。
、STRATA应力吸收层摊铺
1、摊铺机、压路机进场后,在摊铺施工前进行正常保养调试,特别要将
压路机钢轮和摊铺机的熨平板使用砂纸打磨,去除原有沥青。
2、当路面为单向横坡时可采用全幅一次成型摊铺,当路面为双向横坡时
应采用两台摊铺机热接缝梯队作业方式摊铺;摊铺机应带有具有振动夯实功能的熨平板,开始摊铺前应预热熨平板,受料斗、平板送料器和螺旋送料器应涂防粘剂;纵缝、施工缝应与原水泥板接缝错开30cm以上;摊铺温度不低于170℃;摊铺速度2~3m/min。
摊铺机需预热到120~130℃。
压实操作应紧跟摊铺机之后,至少需要2台大于10~13t的双钢轮振动压
路机,1台8~10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碾压,采用静压和
振动组合碾压,不使用胶轮压路机。
10t压路机先静压2遍,然后11~13t压路
机先静压后振压,碾压3~5遍。
经碾压后可能出现气泡,只需刺破气泡,只需刺破气泡或采用压路机碾压去除即可。
碾压速度控制在2~5km/h范围内。
、STRATA应力吸收层碾压
1、压实操作应紧跟摊铺之后,至少需要2台大于13~16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2、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碾压,先用小吨位压路机进行静压;
3、如果经碾压后可能出现汽泡,只需刺破汽泡或采用压路机碾压去除即可,不影响性能;
4、STRATA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经碾压后会在摊铺机停顿处出现一条黑线,属正常现象,不影响性能;
5、STRATA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经碾压后每隔几米可能会出现30cm左右的油斑属于正常,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油斑则证明用油量偏大;由于基面中含有水分,压实后可能出现水泡,应刺破水泡并用压路机碾压。
6、压实密度为最大理论密度的97±2%。
7、碾压温度160~175℃。
、成品保护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碾压结束后,混合料温度降低至5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有条件情况下,充分延长降温时间。
四、试验段总结
1、具体试验段参数如下:
第一天:7月6号凌晨2:20开始施工,第二天:7月7号凌晨2:20开始施工施工路段为:k2+555-k2+428、k2+428-k2+172
封路时间为11:30,设备进场时间为11:40,摊铺机装板40分钟,摊铺机预热小时,熨平板温度达到140以上,并配有喷灯辅助加热,在熨平板底用豆油涂刷一层,保证熨平板光滑,摊铺前用厚的木板进行作板,保证油的厚度,撒乳化之前采用山猫清扫三遍.吹风机吹两遍,保证路面清洁干燥,1点30分开始撒布粘层油,粘层油没有撒到的地方安排专人补刷,2点20分开始摊铺,虚铺厚度控制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每20米设一道检测油厚,在摊铺机前安排4人采用应力吸收层修补混凝土板横纵缝并用平板夯夯实保证填充料饱满,摊铺机摊铺速度米/分钟,
压路机压实速度小时,分施工完成,用时1小时30分钟,分导改结束,放行温度小于50℃。
2、第一天:现场一共三辆料车,从出厂到现场的时间为1小时30分钟左右,每台车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和摊铺压实温度如下:
第二天:现场一共五辆料车,从出厂到现场的时间为1小时30分钟左右,每台车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和摊铺压实温度如下:
经过试验测试到场温度,摊铺温度及压实温度均符合要求,最终压实温度为100左右,终压结束1小时40分钟后温度小于50℃,可以放行。
现场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沃尔沃126)两台,复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沃尔沃138)一台,终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沃尔沃138)两台,压边采用小型压路机(WACKER)一台,现场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沃尔沃138)静压2遍,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沃尔沃138)振压5遍,配合机械操作的工人人数为30人,碾压完成压实度能符合要求,机械、人员配备合理,能适用于以后的大面积施工。
3、第一天:取20米为一个断面,每个断面的实测厚度如下:
第二天:取20米为一个断面,每个断面的实测厚度如下:
图纸设计厚度,现场情况存在高低不一,经过实际勘察得出平均厚度为。
经过测量得出虚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应用于以后的大面积施工。
4、第一天:乳化沥青用量标准为:(kg/m2),现场取两个点,分别为
k2+500,k2+450,具体用量如下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K2+450段沥青用量在标准范围内,K2+500段沥青用量超出标准范围,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在以后的大面积施工中要掌握乳化沥青车行进速度和喷洒量。
第二天:乳化沥青用量标准为:(kg/m2),现场取三个点,分别为k2+380,k2+300,k2+280具体用量如下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三个检测桩号内的沥青用量均在标准范围内,较之第一天有很大改观,可以按第二天喷洒乳化沥青的情况作为以后大面积施工的参考依据。
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出的各种参数可以看出既定的施工方案可行,机械配备,人员配备,材料准备及现场指挥,都能达到要求,质量符合规定,既定的工程完成数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时间非常充裕,在以后的施工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工程量,以确保工程总体进度。
五、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一般规定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沥青用量、关键筛孔级配、现场压实度、现场孔隙率、压实厚度等。
高黏高弹应力吸收层施工应建立健全有效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稳定性。
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合楼。
摊铺机。
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评定,并得到监理认可。
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以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应加强混合料生产施工的过程化、动态控制。
抽检项目及频率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重点检测以下项目:
、沥青用量
每天混合料生产稳定后运料车上取样,采用燃烧法检测沥青含量实际沥青含量与施工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相差满足±3%之内。
、混合料级配
级配检测方法采用燃烧法,筛孔通过率与施工配合比之差小于±4%,筛孔通过率与产生配合比之差小于±1%,其它粒径的通过率应最大限度靠近目标配合比;混合料砂当量不小于60%。
级配中天然砂调整应限制在用量的±5%。
、混合料体积质量
现场摊铺机螺旋输送器位置取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成型温度160-175℃,空隙率控制在施工配合比设计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差±%。
、压实厚度
现场钻心取样,压实厚度不宜小于2cm、不宜大于4cm。
、验收
高黏高弹应力吸收层的密实度验收采用压实度和现场空隙率双指标控制,厚度、沥青用量、级配的控制标准见表
表现场检测验收标准
高黏高弹应力吸收层的外观、接缝、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等验收标准与《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城镇道路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规范中要求一致。
六、试验段施工照片
1、铺撒乳化沥青
2、摊铺应力吸收层
3、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