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数据库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1.基础信息管理:土地调查数据库系统可以对土地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所有权、土地面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集中管理,可以方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2.土地用途规划:土地调查数据库可以对土地的用途进行详细描述和分类,通过对土地用途的数据分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合理的土地用途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土地资源评估: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储存了大量的土地调查数据,包括土地的质量、产量、环境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4.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在农村地区,土地承包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土地调查数据库可以为土地承包的管理提供依据,包括土地的使用权、面积、使用期限等信息,方便村委会或政府对土地承包进行调整和管理。
5.土地流转管理:土地调查数据库可以记录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包括土地的买卖、租赁等交易情况。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土地市场进行监测和管理,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流转。
6.土地环境保护:土地调查数据库可以记录土地的环境状况,包括土壤污染、水质状况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土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土地监测和监管:土地调查数据库可以根据土地的基础信息和调查数据进行土地监测和监管。
通过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监测,可以预警和防止非法占用、破坏和开发土地资源,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地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土地资源的基础信息和详细数据,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土地资源管理的参考,并对土地环境保护和土地承包经营等问题进行监测和管理。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监管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利用压力的增大,土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就是数据库和系统建设。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概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应用,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一种综合性管理体系。
土地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基本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土地权属信息、土地利用监管等多个方面。
土地信息管理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高效管理,以满足人们对土地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要求。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监管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信息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管理和统计,可以为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具。
它是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用于存储、管理和共享土地资源相关的各种信息数据。
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通常包括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土地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监管数据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
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是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基础,包括土地的地貌、地形、地质、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土地的位置、面积、边界等基本属性。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土地的利用类型、利用功能、利用强度等信息。
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土地的权属关系、土地权属证明等信息。
土地规划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信息。
土地利用监管数据包括土地违法用地、土地占用补偿等信息。
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是土地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
通过建设一个完备、准确、可靠的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地籍数据库第1部分

地籍数据库第1部分一、引言地籍数据库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记录土地及其权属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整合和存储土地属性、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土地管理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地籍数据库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二、地籍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地籍数据库是指将土地的基本信息、权属信息和使用信息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数据库。
它通过建立土地档案、记录土地权属变动、更新土地使用信息等功能,实现对土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2. 特点(1)综合性:地籍数据库涵盖了土地的各个方面信息,包括土地面积、地形地貌、土地所有者、土地用途、土地权属等。
它通过将这些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供了全面、综合的土地信息。
(2)高效性:地籍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录入、存储和查询。
它能够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3)实时性:地籍数据库实时更新土地信息,记录土地权属变动、土地使用情况等变化,保证了土地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可靠性:地籍数据库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备份和安全措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能够防止数据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三、地籍数据库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1. 土地登记和归集地籍数据库可以用于土地的登记和归集工作。
它能够记录土地的基本信息、所有者信息、权属信息等,为土地的登记和归集提供便利。
2. 土地调查和评估地籍数据库能够提供土地的详细信息,包括土地面积、地貌地形、土地用途等,为土地调查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3. 土地使用管理地籍数据库能够记录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权期限等。
它能够帮助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管理。
4. 土地权属管理地籍数据库能够记录土地的权属信息,包括土地所有者、权属证书等。
它能够帮助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的权属进行管理和监督。
四、结论地籍数据库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整合和存储土地的各个方面信息,提供了全面、综合的土地信息。
土地信息数据库

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4.1.4 数据库的分级结构
SPARC分级结构
土 地 信
SPARC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下属的标准规划和要求委
息 员会的缩称。这一模型将数据库
系 统
划分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 式三级,被称为SPARC模型 。
①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存储模式:它
斑面积通过扣除与线状地物相联系又可区分 为一对一(1:1)、一对多(1:M)、 多对多(M:N)等类型。
①E-R图的基本成份(续)
土 属性 表示实体或联系的某种特征。例如,
地 信 息
线状地物有图斑、线状序号、长、宽和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联系也可以有属性。例如, 图斑与线状地物的面积有“数量”属性。当 然,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必须有属性。
系
统
②用E-R图描述概念模型
下面以土地面积量算信息系统为例,说明用 E-R方法来建立概念模型的具体步骤。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第一步:确定E-R模型应含的实体。如前 面所指出的,每一实体可用来代表一类数据 的集合。所以在本例中,可以暂定量算过的 3种表格为模型的第一批实体,并分别取名 为“图幅”、“图幅分划值计算表”、“线
息 外模式就是用来定义满足不同用户
系 (例如地籍规划、地价评估等)需要
统 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概
念模式,但却允许有多个外模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用户视图(用户级 逻辑数据库)
土
地
信 DBA视图(全局逻
息
辑数据库)
系
统
系统程序员视图 (物理数据库)
外模式A
外模式B
外部 / 概念映射
土地储备数据库标准

土地储备数据库标准一、概述本标准旨在规范土地储备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土地储备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地储备机构,涵盖了土地储备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分析等环节。
三、术语和定义土地储备:指政府或土地储备机构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征收、收购、置换、开发等方式取得土地,并进行规划、储备、出让的过程。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包括土地储备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四、数据分类和结构土地储备数据库应包含以下主要数据:1. 土地信息:包括地块编号、位置、面积、用途等;2. 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时间、交易双方、交易价格等;3. 规划信息:包括规划用途、规划面积、规划限制等;4. 开发信息:包括开发进度、开发成本、开发质量等;5. 其他相关数据,如政策法规、土地利用情况等。
五、数据质量要求土地储备数据库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体要求如下:1. 数据来源应合法、合规,确保数据的真实性;2. 数据录入应准确无误,避免误录、漏录等情况;3. 数据更新应及时,确保数据的时效性;4. 数据校验应严谨,避免错误数据的传播和使用。
六、数据安全和保密措施土地储备数据库应采取以下安全和保密措施:1. 加密存储:数据应采用加密存储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2. 权限管理:应设置不同级别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数据;3. 备份与恢复: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数据恢复方案,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4. 监控与审计:应对数据库的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以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
七、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土地储备数据库应提供以下查询和统计功能:1. 条件查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询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2. 组合查询:可以同时查询多个相关数据,以便进行综合分析;3. 统计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和图表;4. 数据导出:用户可以导出所需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包括土地的登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流转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而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则是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整理和管理的工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土地管理工作。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土地信息管理概述土地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财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土地信息管理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资源的核查、登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流转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土地信息的全面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登记和核查、土地规划和利用、土地流转和监管等多个方面。
在土地资源的登记和核查环节,需要对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位置等进行登记和核查,从而建立起土地资源的基本档案。
在土地规划和利用环节,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土地流转和监管环节,需要对土地的流转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流转和使用。
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土地管理工作。
土地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信息采集、分类、整理和建库等多个环节。
在土地信息采集环节,需要对土地资源的权属、用途、面积、位置等进行采集,从而建立起土地资源的基本信息库。
在土地信息分类和整理环节,需要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整理,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土地信息建库环节,需要将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从而建立起土地信息数据库。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确保土地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准确整理。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存储和快速检索。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全面、系统的管理和利用,以及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土地信息管理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已成为一项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土地信息管理的概念、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和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概念土地信息管理是针对土地资源展开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包括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规划、评价、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土地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利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二、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集中、系统地存储和管理的平台,为土地信息的查询、分析、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下面对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 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土地资源监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统一的整合和标准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和管理:在数据收集和整理完成后,需要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存储和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检索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记,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定位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3. 数据更新和维护:土地信息数据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土地资源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是保证数据库质量和有效性的关键。
需要建立数据的更新机制和维护流程,及时对新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更新和整理,确保数据库的及时性和完备性。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利用,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土地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
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工具,它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将土地资源信息数据库与决策分析模型相结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等环节。
数据采集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收集土地资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所有权、土地价格等。
数据整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存储是将整理好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通过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索引,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取。
数据管理是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等阶段。
系统规划是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确定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制定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计划。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数据流程和界面设计。
系统开发是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利用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管理工具,开发出符合功能需求的土地信息系统。
系统运行是将开发好的系统投入使用,并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运行。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统一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决策者和公众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参与度。
4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

4.1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构建
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 型。它是以结点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类型的有向 树
4.1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限制条件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即根结点 除根结点之外,所有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优缺点:容易理解,单码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和 扩充;但是多码查找比较困难,一般需要较大的索 引文件,所以产生数据冗余,不能表示实体之间多 对多的联系。
在所有可能的三角网中,狄洛尼(Delaunay)三 角网在地形拟合方面运用的较普遍,因此常被用 于TIN的生成。在狄洛尼三角网中的每个三角形 可视为一个平面,平面的几何特征完全由三个顶 点的空间坐标值(x,y,z)所决定。存储的时候 ,每个三角形分别构成一个记录,每个记录包括 :三角形标识码、该三角形的相邻三角形标识码 、该三角形的顶点标识码等。顶点的空间坐标值 则另外存储。
关系模型——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是一个数学化的模型,它把数据的逻辑
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 种表称为关系,关系的集合就构成关系模型。 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 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若它的值唯一的标识了一 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关键字。若一个关 系中有多个候选关键字,则选定一个为主关键字 。该关键字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其余属性叫非 主属性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半隐式表达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4、拓扑关系9元组
在四元组基础上,Egenhofer将此扩展到九元组,即空间拓扑 关系可由两实体的边界(∂A、∂B)、内部(A0、B0)和外部(A−1 , B−1)三部分相交构成的3×3九元组来决定,即A的内部(A0)、 边界(∂A)和外部(A−1 )与B的内部(B0)、边界(∂B)和 外部(B−1)之间的交,可表达为: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整理、管理和存储的数据库。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土地资源管理、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土地利用信息。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对于统一土地利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首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应当包括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数据采集标准、数据存储格式、数据共享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核心,它应当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
数据采集标准则是指对土地利用信息采集的方法、技术和要求,包括数据的获取途径、采集要素、采集精度等内容。
数据存储格式是指土地利用信息在数据库中的组织结构和存储方式,通常包括数据表结构、数据字段定义、数据编码规范等内容。
数据共享规范则是指土地利用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共享交换时应当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接口、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哪些原则?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信息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应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经验,避免重复建设和局部标准的碎片化现象。
再次,应当注重标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目的的土地利用信息管理需求。
最后,应当注重标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土地利用信息能够互通互用。
最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实施应当面临哪些挑战?首先,土地利用信息的多源异构性是实施标准的难点之一,需要解决不同数据来源、不同数据格式的统一整合问题。
其次,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推广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和管理体系。
再次,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跟踪和研究土地利用信息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完善标准内容。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利用的过程。
土地信息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系统来存储和处理土地信息。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概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意义土地是一种有限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信息管理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用途和利用状况,为制定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信息管理也可以帮助土地经营者进行土地交易、改造等活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1. 数据采集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摄影测量、遥感技术、测绘和调查等手段获取土地信息。
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所有权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土地质量、环境状况、水资源等相关信息。
2. 数据存储采集到的土地信息需要进行整理和存储,建立起土地信息数据库。
土地信息数据库可以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数据,例如MySQL、Oracle等。
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和关系,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3. 数据管理土地信息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的录入、更新、删除、查询等操作。
数据管理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通过用户界面和SQL语言来操作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系统架构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系统架构。
常见的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三层架构: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用户界面层提供给用户进行数据输入、查询和分析的界面;业务逻辑层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并调用数据访问层获取数据;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2. 功能设定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输入、查询、分析、报表生成等。
数据输入功能可以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录入两部分,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信息,数据录入可以由用户手动录入数据。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是指以土地利用为基本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的数据库。
它是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重要工具,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是指在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下面将从数据内容、数据格式、数据更新和维护等方面介绍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首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应包括丰富的数据内容。
其中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等基本信息。
此外,还需要包括土地质量、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权等相关信息,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评价等专题数据。
这些数据内容的丰富性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其次,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应规定统一的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的统一性能够保证不同来源、不同部门的数据能够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矢量数据格式和栅格数据格式,同时还需要规定数据的坐标系统、投影方式等地理信息要素,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另外,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还需要规定数据更新和维护的要求。
随着土地利用的不断变化,数据库的数据也需要不断更新。
因此,需要规定数据更新的频率、更新的内容和更新的方式。
同时,还需要规定数据库的维护要求,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数据库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是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基础,它的建立能够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规范的标准才能保证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一项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保护和管理等众多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信息管理也逐渐走向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和系统。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概述,介绍其意义、建设内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意义1. 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土地信息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利用状况等情况,为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3. 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和环境安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4. 促进土地资源交易和流转土地资源是商品性资源,其交易和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土地资源的交易和流转提供信息查询、监测和评估等服务,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1. 土地资源数据库建设土地资源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包括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空间位置、利用状况、变化趋势等多方面信息。
数据库建设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采集、数据处理和整合,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数据库体系。
2. 土地信息监测与评估子系统建设土地信息监测与评估是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质量评估、效益评价等内容。
该子系统需要建立土地资源的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
3.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控子系统建设土地利用规划与管控是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需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要求,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与管控系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规划编制、管控监督和效果评估等功能。
土地信息数据库73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土地信息数据库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成为必要的工作。
土地信息管理是对土地资源的搜集、整理、分析、统计和存储等一系列工作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特征,以便制定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
土地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质量信息、土地利用信息、土地资源潜力信息等等。
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山脉、土壤类型等等,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基础,可通过卫星遥感、GPS等技术手段进行搜集。
土地质量信息是指土地的肥力、水分、通气性等质量参数,对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信息是指土地的种类和用途,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等,是发挥土地资源效益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潜力信息则是指土地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可持续利用潜力等,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和利用方式的确定至关重要。
土地信息管理的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是将土地信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并将其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决策中的重要工作。
土地信息数据库根据土地信息的类别进行构建,建设数据库需要全面收集、整理和管理土地信息,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标准,开展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检测。
土地信息系统则是将土地信息数据库与GIS技术相结合,将大量的土地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此外,土地信息系统还需要通过WEB技术进行交互和共享。
综上所述,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GIS技术、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信息管理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土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模型课件

2021/5/16
30
• (2)叠加模型(基态修正模型)
• 首先确定空间数据的初始状态,即底图数据。 • 然后按照适宜的时间间隔记录数据随时间发生的
2021/5/16
33
感谢聆
• 主要有四种基本的时空数据模型:时间快照模型 、叠加模型、时空复合模型和全信息对象模型。
2021/5/16
29
• (1)时间快照模型
• 它是将一系列时间片断的快照保存起来,各个切 片分别对应不同时刻的状态图层,以此来反映地 理现象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需要对指定时间片 断进行播放。
• 优点:可以直接在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实 现;当前的数据库总是处于有效状态。
2021/5/16
11
3.2 土地数据模型
• 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需要经历一个由现实世 界到概念世界,再到计算机信息世界的转化过程。
• 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五种:层 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时 空数据模型。
2021/5/16
12
• 1. 层次模型
• 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 它是以结点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类型的有向树。 • 一对多的联系。
•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 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储存规则, 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 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此外,数据模型还应提供定义 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021/5/16
10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摘要】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管理工作。
本文从土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内容、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涉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和保护,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收集、存储和管理土地信息数据,提高信息的整合和利用效率。
而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和系统建设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土地信息管理体系。
总结了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建设、重要性、内容、关系、意义、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是现代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而土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地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的基本信息、权属信息、利用信息等,这些信息的管理和整合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土地信息管理的基础,通过建设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收集、存储和管理大量土地信息数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将土地信息数据库与土地信息管理业务相结合,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分析和共享,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土地信息管理与数据库和系统建设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才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土地信息管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将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是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模式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基础数据库

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国土资源部十分重视信息服务社会化” 列为五大目标之一。几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在组织机构与建设思路、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系统 和标准化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土地管理信息 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通过近七年的努力,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很大进展
谢谢观看
制定规范
为规范广州市城乡地籍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土地基础数据的 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 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等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制定本《规范》。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采用加密处理和存取控制,保护数据安全。加密处理包括文件加密和数据库加密。文 件加密是将文件中的数据在文件密钥的控制下,使用某种加密算法,也可用软件加密来实现。数据库加密是在操 作系统(O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对数据库的文件或记录进行加密保护。
数据存取控制是对数据存入、取出的方式和权限进行控制,以免数据遭非法使用和破坏。
实现只有检查合格的用户才有权进入数据库系统。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用户识别、密钥识别、个人特征标 识和用户权限控制等技术进行保护,防止数据的存取破坏和非法复制。
数据保护
数据保护
为了有效地保护数据,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建立数据副本,以恢复数据。把数据刻录成光盘再存放到安全的 地方或异地备份。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课件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编码、 格式转换等处理,使其符合数据 库标准。
数据存储与备份
数据存 储
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体系,确保数据 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数据备份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 丢失或损坏。
数据更新与维护
数据更新
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期或不定 期更新数据库内容。
数据维护
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检查、修复和优化, 确保其正常运行。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课件
$number {01}
目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构建与维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应用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未来发展 •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案例分析
01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是指为满足土地调查、规划和管理的需要,按照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对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 处理、存储、分析和管理的数据库。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应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与其他系统的整合与共享
数据接口标准化
实现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整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 标准,以规范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 率和资源整合水平。
土地利用监管
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得到有效 执行。
土地监测与评估
土地质量监测
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监测土地质量变化,为土地评估提供依据。
土地价值评估
根据土地质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评估土地价值,为土地交易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
设所花时间的85%以上。
息 系 统
贮存于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土地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土地信息数据库是数据库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 用。
4.1.2 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
①数据库 是数据组织和存储的高级形式,是具
土 地
有特定联系的多种类型的记录集合。其数据组织 常分为字段、记录、文件和数据库四级。
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4.1.4 数据库的分级结构
SPARC分级结构
土 地 信
SPARC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下属的标准规划和要求委
息 员会的缩称。这一模型将数据库
系 统
划分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 式三级,被称为SPARC模型 。
①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存储模式:它
DBMS
内模式
图4.1 SPARC分级结构
4.1.5 常用的数据文件
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 顺序文件是按记录
土 进入文件的先后顺序存放的,它的逻辑顺 地 序和物理顺序是一致的。 信 息 直接存取文件(Direct AccessFile) 也称随机文件 系 、散列文件或Hash文件。该文件采用关键字 统 变地址方法组织文件。通过建立一个Hash函
④数据库应用系统 是由土地信息系统的空间分 析模型和应用模型所组成的软件。
4.1.3 数据库特征
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具有以下
土 特点:
地
①数据量特别大。
信
②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
息 的空间数据。
系 统
③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 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系 目标方面,传统关系模型显得难以适应
统。
4.2.4 面向对象模型
对象是客观事物实体的部分或整体的数字
土 表达。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特征和行为, 地 对象的特征用数据来表示,称作对象的属 信 性;对象的行为用对象中的代码来实现, 息 称作对象的方法。 系 统
面向对象是指无论怎样复杂的事物都可以
土 准确地由一个对象表示,这个对象是一个 地 包含了数据集和操作集的实体。 信 ➢除数据与操作的封装性以外,面向对象 息 的数据模型还涉及到分类、概括、聚集和 系 联合四个概念以及继承和传播两个语义模 统 型工具。
地 信 息
approach)简称E-R 方法,E-R用来描 述现实世界中数据之间联系的有效方
系 法。E-R图在数据库设计中被广泛应
统 用,现已成为概念设计阶段描述数据
库概念模型的主要工具。
①E-R图的基本成分
E-R图中包含实体、联系与属性三 种基本成份。
土 地 实体 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人”或“物”。 信 例如图幅、土地、零星地类、图斑等都是实 息 体的例子。 系 统 联系 表示实体之间存在的关系。例如:图
地 ➢二维表中存放了实体本身的数据和
信 息
实体间的联系两类数据。
系
统
土Y 地 信 息 系 统
(210.00,164.00)
305
103
306
303
304
(134.00,240.00)
弧段2 3 2 弧段1
(205.00,104.00) X
1
图4.3 空间数据表示实例
表4.2 关系型数据模型实例
(a) 坐标点数据表
系 土地资源资源信息数据库的部分实体与联系
统 有局部E—R图。图中矩形框、菱形框和椭圆
形框分别表示实体、联系和属性。
图斑号
图斑
零星地类
地类号
毛面积
净面积 线状地物
土
地
(b)实体的属性
信
息
行政单位块面积
控制
图斑
系
统
面积
(c)联系的属性
图4.5 用E—R法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
实体-联系方法
土 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暗紫泥
50-74 粘土 7.4-8.3 7-15 中度
§4.2 空间数据库模型
空间数据模型有四种:层次模型、网络
土 地
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信
息 根据使用的模型,可以把数据库分成:
系 统
层次型数据库、网络型数据库、关系型 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
4.2.1 层次模型 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
数据的。因此,层次结构也叫树形结
表4.1 土壤类型文件
土壤类型
土层厚 质地
pH
坡度 侵蚀程
(主关键字)
度
度
土
灰冲积水稻土
70-100 轻壤 7.1-7.6 0-2
轻微
地 信
潮沙土
35-50 砂土 6.8-7.4 2-6
轻微
息
老冲积黄泥土
50-75 重壤 5.1-5.8 6-13 严重
系 统
红紫泥土
27-50 砂壤 4.6-5.5 12-20 严重
土 构,树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种实体类
地 型。这些结点应满足:
信 ①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这个结点称
息 为根结点;
系 统
②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
林地
有林地 … … 灌木林地 疏林地 未成林地 苗圃
土
地
信 息
经 济 林
竹 林
特 …… 用
用
材
林
林
系
统 天然林 人工林
图4.2 层次型数据模型
4.2.2 网络模型 在网状模型中,允许: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内容简介
土
§4.1 概述
地 信
§ 4.2 空间数据库模型
息
§ 4.3 空间数据库设计
系
统
§ 4.4 数据库管理系统
§ 4.5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4.1 概述
4.1.1 数据库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
土 位与作用
地
土地信息数据花费的时间要占整个管理系统建
状地物”。
第二步:建立系统单项应用的局部E-R模型
这一步的目标是在实体之间建立所需的联系。
土 通常的作法是,根据对系统的功能分析首先 地 选出一至数项有代表性的单项应用,建立起 信 相应的局部E-R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逐 息 渐扩充,所有实体之间均建立起应有的联系。 系 统
带有这种辅索引的文件就称为倒排文件。
在土地信息存取中,常常不仅要按照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关键属性(如土壤类型)来提取数据,同 时还需要一些相关联的属性,如土层 厚度、土壤质地、pH值、坡度和土壤 侵蚀状况等。这时为提高查找效率, 缩短响应时间,需要仔细分析辅关键 字以建立一组辅索引,即分别按土层 厚度等5项土壤性质建立索引。
土
点编码
注释
X
Y
地
1
104
205
信
2
127
213
息
3
127
213
系
.
.
统
6.3
.
134
240
103
表4.2 关系型数据模型实例
(b) 弧段坐标点锁引表
土
地 弧段 编码
起点 编码
终点 编码
左图 右图 X X Y Y
斑
斑 mi ma mi ma
信
nxnx
息1 系2 统
1
2
303 305 10 12 20 21
在某种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4.1.2 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续)
②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提供数据库建立、使用和
土 管理工具的软件系统。 地 ③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指能够对存储的地理 信 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 息 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 系 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统
信 息
字段 是可以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也叫基本项 或数据项等。
系
统 记录 是应用程序输入—输出的逻辑单位,是关
于一个实体的数据总和,构成该记录的字段表示
实体的若干属性。
4.1.2 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续)
文件 是一给定类型的记录的全部具体值的集合
土 。根据记录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可以分为顺序 地 文件、随机文件、索引文件和倒排文件等。 信 息 数据库 是集中、统一地保存和管理某一信息系 系 统或某一领域内有用信息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数 统 据库的内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这些文件之间存
土 地
是当数据库在外存储器(例如磁盘)上 存储时, 对它的物理结构的描述。
信
息 系 统
②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 它是 对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
4.1.4 数据库的分级结构(续)
③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每一外模式
土 地 信
都是概念模式的一个子集,包涵了允 许某一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4.3.2.2 概念设计 是将需求说明书中关于 数据的需求,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模型。
土
地 图幅理论面积
控制
行政单位块面积
信
息 行政单位块面积 控
图斑
系
制
(a)两个实体间的联系
统
图4.5 用E—R法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
**
首先根据单个应用的需求,用实体—联系法
土 地 信 息
(简称E—R法)画出能反映每一应用需求的 局部E-R模型。然后把这些E-R图合并起 来,消除冗余和可能存在的矛盾,得出系统 的总体E-R模型。图4.5是用E—R法画出的
4753
3
103 304 305 12 14 21 25
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