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解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体教育理论:是人类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的理性陈述教育改革: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现存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和研究对象的方法实验法:指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指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究步骤和方法文献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一种法行动研究法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二、单.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形态的教.自我教.家庭教.社会教答案A.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初等教.普通中小学教.中等教1.一般教育现象 B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学记.《大学.《论语.《师说C答案).“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学记.《论语.《尚书.《孟子A答案).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教育论.《雄辩术原理.《理想国.《巨人传答案).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封建社会末.奴隶社会初.原始社会末A答案.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C答案).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赫尔巴.夸美纽.柏拉B答案).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凯洛夫和赫尔巴.杜威和赫尔巴.赫尔巴特和杜.夸美纽斯和杜C答案)的重要主张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实践教育学.实证教育学.传统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D答案).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1.蔡元.徐特.杨贤.陶行D答案)1.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苏霍姆林斯.杨贤.凯洛夫3 .赞可夫DC答案.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1).巴班斯.赞可.加里.凯洛B答案)思想192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1.最优化教.发展教.终身教D答案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1951)国教育家是.布鲁.布鲁.根舍.斯金A答案)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190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1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教育论.《教育学.《大教育学.《教育原理B答案)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1911年,著名教育家4第二章一、名词解(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课后题答案6-10章
第6章课程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答: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课程不仅规定了各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答:(1)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4)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答:(一)萌芽:(1)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2)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二)产生与发展:(1)美国学者博比特“活动分析法”;(2)拉尓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三)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布鲁纳、施瓦布)、学生中心(卢梭、杜威、罗杰斯)、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莱梅尔德、弗莱雷)。
5,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习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它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教育学10章套题及答案
教育学复习资料导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A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B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一、单选题1.D 2.A 3.C 4.B 5.C二、判断题1.× 2.√ 3.√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单选题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A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教育起源于 A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在 A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教育学参考答案(题与答案)
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教育:各种各样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和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3、狭义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按照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指学校教育。
4、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多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5、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以保证的适龄儿童或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6、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教育的期望。
即人们期望受教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和结果。
狭义: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确定的规格和标准。
7、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为促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8、智育:授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9、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
10、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化。
11、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育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课程:广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学的各门学科,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及环境影响的总和。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13、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14、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什么时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其任务是揭示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
2、教育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主要的教育家极其著作?答: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萌芽:孔子、乐正克《学记》、《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独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白板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多样化: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深化:布鲁纳《教育过程》、布卢姆《目标分类》、赞可夫《教学与发展》4、教育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答: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统计法、个案法第一章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答:广义的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既包含专门的教育活动,也包含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专职机构及其人员根据一定(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教育影响是教与学的中介媒体,也是师生双方的共同客体4、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哪些观点?答: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7、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答:地位战略性、功能多样化、关系民主化、需求终身化、视野国际化、变革创新性、技术现代化第二章1、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2012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i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A.社会化B.民主化C.大众化D.自由化8.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A.康德B.裴斯秦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2.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A.库姆斯B.伊里奇C.杜威D.保罗•郎格朗E.夸美纽斯3.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A.兼爱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D.教学相长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E.教育自由化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6.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7.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步发展,具体的类型有()A.四门学B.官学C.太学D.私学E.书院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教育规律、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二、复习思考题1.答: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可以是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中的一项或几项的统一。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2.略3.略4.答:(仅供参考)当代教育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应试教育所替代。
因此很多教育理念难以贯彻实施。
比如新课标下化学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如果先上必修最后再深入到选修会使学生不是很吃力的情况下学好,但是与传统教学中选修和必修一起上的模式相比,考试成绩一开始会差一些,所以很多老师依然选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统一。
5.答:(仅供参考)首先,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在哪里,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出彩”之处,并确定它是否可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其次,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把自身的“特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让“特色”接受实践的检验。
再次,应根据实际效果总结经验,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以后的实验中不断加以改进。
第十章教育学模拟自测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班级是学校为实现⼀定的教育⽬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编班分级⽽形成的,是开展教学⼯作的基本单位。
2.A[解析]⽂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班级”⼀词。
3.C[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学⽣。
4.A[解析]通过制定和执⾏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的常规管理。
5.D[解析]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全体学⽣参加班级全程管理,让每个学⽣成为班级的主⼈。
6.D[解析]班级⽂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学⽣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7.A[解析]班级组织管理⼯作要在班主任和学⽣的互动中实现。
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量的责任。
8.C[解析]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了论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优势,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9.B[解析]见⼤纲对班级组织的发展的论述。
10.B[解析]见⼤纲中对班级管理功能的论述…… 11.A[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标管理。
12.D[解析]为了确保学⽣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为核⼼,建⽴⼀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13.B[解析]班集体是学⽣实现⾃我管理,⾃我教育的载体。
14.D[解析]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15.A[解析]学⽣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的⼈际关系。
16.D[解析]班集体有助于形成学⽣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这些要通过集体教育来实现。
17.D[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作考评和教学成绩挂钩,导致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学中⼼”和“集体中⼼”的领导⽅式运⽤⽐较多。
18.A[解析]班主任的⼯作对象是学⽣,了解研究学⽣是他⼯作的中⼼环节。
19.D[解析]教学是学校⼯作的中⼼,是实现教学⽬标的基本途径,其他⼯作要围绕教学来开展。
班级组织的产⽣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A5. A6. B7. C8. D9. B10. C二、问答题1. 教育学的定义和形成过程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管理等问题。
教育学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类开始进行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些教育经验和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育学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教育学的目标和意义教育学的目标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探索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加深对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
具体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的历史演变等内容。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逻辑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手段收集数据,验证教育理论和假设的有效性。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较,探索教育的差异和共性。
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事件的分析,了解教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逻辑研究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教育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5. 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指导和改进的作用。
通过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学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育学还可以通过对教育政策和制度的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总结: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学科,通过对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它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改进方案。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逻辑研究等。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 分章节答案10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D二、填空题 1.基本单位 2.导生制 3.协调 4.平行影响 5.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6.德鲁克 7.自我管理 8.放任的 9.教学中心三简答题1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 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3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4 怎样才能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5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7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教育学(课后题答案)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艰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什么是普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生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校教育。
7.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大的时期.(1)古代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①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型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两个阶段.A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B.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是: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十章课外活动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十章课外活动第十章课外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2.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3.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B.学生C.少先队组织D.学校管理人员4.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A.体育活动B.课余活动C.课外活动D.群众活动5.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6.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A.探究性活动B.发现性活动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群众性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A.报告和讲座B.集会C.比赛D.参观访问E.小制作活动2.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A.领导者的权威发动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C.个别谈话D.抓好典型项目E.做好总结三、填空题1.我国于__________年,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2.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_____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3.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__________和身心发展特点。
4.根据课外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__________、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5.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__________。
6.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四、简答题1.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课外活动的性质可将课外活动分为哪些类型?3.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五、论述题1.课外活动中的群众性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形式?2.试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3.论述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完整版)第一篇: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完整版)教育学课后章节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简答题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P16 答:一、教育学的萌芽: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习俗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成为教育之“学”。
这种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前科学认识,不仅存在于人类教育认识的前期,而且存在于当前和今后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之中二、教育的创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三、教学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二)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通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三)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扬贤江(五)批评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
p24-28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答: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以下三点:一、反思日常教学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超越日常习俗认识;掌握教育术语;运用教育理论。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教育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科学,对教育进行科学认识,既是教育实践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最终需要回到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不单纯强调“做”的成分,还包含一种理性的思考。
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是师范这个职业,在职场上,我们会遇到多种无法用日常习俗分析和解决的教育问题,这时需要寻求教育理论的帮助,所以师范生须学习和研究教育学。
为学好教育学,我将从课堂及书本中了解教育学的科学本质,并将教育学实践化,从实践中对教育学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或教育学概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⒊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⒋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⒌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⒍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是《》,他被视为“”的代表。
⒎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⒏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⒐的产生,标志着教育进入了专门化阶段,教师开始成为社会的一种职业。
⒑最早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⒒英国教育家洛克有关教育的代表作是《》,他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体系;法国思想家卢梭有关教育的代表作是《》,他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⒓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并把教育分成管理、教学、训练(德育)三部分,强调严格的纪律和教师的绝对权威。
他还将教学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
⒔《教育诗》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与《和教师的谈话》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
填空题答案: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⒉学记;⒊大教学论;⒋赫然巴特;⒌梅伊曼;⒍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⒎凯洛夫;⒏鲍尔斯;⒐学校;⒑赫尔巴特;⒒教育漫话爱弥儿;⒓明了、联想、系统、方法;⒔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二、单选题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⒉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⒊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⒋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0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2、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P161A.初一年段 B.初二年段 C.初三年段 D.小学六年级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B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4、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 】P154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5、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这种道德判断属于【 C 】P157A.无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前道德水平6、依据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能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的年龄是处于【 B 】P157A.10岁以前 B.10岁以后 C.15岁以后 D.15岁以前7、心理学上把“人们对某一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跟随他人行动”称为【 A 】P162A.从众 B.认同 C.内化 D.顺从8、小学生在电影中看到雷锋雨中送大嫂时,深受感动,此时的道德情感属于【 B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想象的道德情感9、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D 】P155A.情绪 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 D.伦理的道德情感10、学生在做好事时想起了雷锋同志,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 B 】P155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道德情感11、儿童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沦中的哪一阶段【 C 】A.自我中心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权威阶段12、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等,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D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1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B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14、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B 】P153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动机成分15、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D 】 P164A.个体智力水平下降 B.道德认识水平下滑C.态度定势变化 D.认知失调16、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C 】P154A.道德动机 B.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17、只有到了哪一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才形成【 A 】P163A.内化 B.解冻 C.依从 D.认旧18、研究表明,能达到柯尔伯格后习俗水平的人数是【 C 】P160A.没有 B.多数人 C.少数人 D.所有人19、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C 】P159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处于【 B 】P158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l、老师说服学生时,对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最好【 B 】P165A.不要提供证据 B.提供正反证据C.提供正面证据 1).提供反面证据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下品德形成的哪个阶段【 D 】P163 A.认识 B.依从 C.认同 D.内化2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C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24、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C 】P162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25、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P153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D 】P154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2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B 】P153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28、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B 】P153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情境因素29、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B 】P153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30、“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教育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2. 率先正式使用 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9.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10.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11.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
12.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3.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7. 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1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 班级管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 B.组织实施C.评价总结D.科学规范2.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C.学生的个性特征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C. 民主管理D.集体管理E.目标管理A.培养正确韵集体舆论B.树立榜样C.严格要求D.反复实践E.开展班会7.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高等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技能课后习题答案第十章
第十章课堂作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1)大学教学需要课外作业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大学教学需要课外作业1、是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的需要。
2、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需要课外作业。
《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之说《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记载2)如果你要布置课外作业,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1、课外作业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理解运用,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并补充和拓展课堂知识。
2、课外作业可以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程度进行有效评价。
3、国外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练习的相关系数为0.32,说明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在布置课外作业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什么?1、明确布置课外作业的数量、难度和作用。
2、激发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动机。
只要明了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师生对课外作的一些不正确认识,教师对课外作业放任自流和“突击”测验的极端作法就会自行纠正。
5)如果你是一位大学语文老师,你会布置怎样的作业?一、阅读作业二、写作作业查看书p250页第三段6)你认为在课程中和课程结束时,布置的作业有何不同?你会分别布置怎样的作业?书上无现成答案7)谈谈针对不同的学科,你会如何布置作业?一、阅读作业1、阅读作业要结合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选读。
2、详细推荐阅读作业书刊名称、版本及查寻方法。
3、教师要结合教学及时检查阅读作业完成情况,如在提问、讨论中等。
二、问题解决型作业1、理工科专业作业以问题解决型为主,其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意志;认真研究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把布置问题解决型作业,与掌握所学知识,总结学习经验,坚持循序渐进,重在程序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3、在学生开始前和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总结讨论。
4、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学习中较难的作业,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指导。
三、写作作业1、教师布置写作作业的目的要具体,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的写作作业目的是不同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年的京师同文馆,并在()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A.1865;1908B.1898;1922C.1862;1903D.1895;1911答案:C2.关于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说法:①教学组织形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无关;③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④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人是赫尔巴特;⑤道尔顿制的提出者是道尔顿;⑥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的是京师同文馆;⑦文纳特卡制对程序教学影响很大;⑧开放课堂起源于美国。
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①②⑤⑧B. ①③⑥⑦C.②③⑦⑧D.②④⑤⑥答案:B3.关于班级授课制,下列哪种缺点最易遭受批评A.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B.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C.人为割裂教学内容适应“课”的需要D.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答案:D4.下列不属于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个别教学答案:B5.又称“导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贝尔—兰喀斯特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分组教学答案:A6.下列不属于集体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班级上课C.分组教学D.导生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1.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主要有和。
答案:个别辅导现场教学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年的京师同文馆,并在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答案:1862 1903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和学业考评。
答案:备课上课4.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其特殊形式是。
答案: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1.特朗普制答案要点: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家特朗普创立。
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统一的上课时间。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兼顾了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课外活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的( B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2.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C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3.课外活动不包括( D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4.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B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B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7.学校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B )。
A、小组活动B、群众性活动C、学科活动D、科技活动8.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C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C.科技活动D.社会活动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D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的任务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B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2.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有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说的是课外活动的(A )特点。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13.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D )。
A.体育活动B.课余活动C.文娱活动D.群众性课外活动14.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项目的是( B )。
A、植树造林B、打扫校园C、拥军优属D、帮老助残15. ( D )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
A. 学科活动B.传统的节假日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16.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 。
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17.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 ) 。
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18.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 A )上是统一的。
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D.教育组织形式19.文学作品讨论会和某门学科最新动态报告会等都属于( D ) 。
A.集会活动B.文体表演活动C.革命纪念日活动D.各种类型的学科活动20.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 C ) 。
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21.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校外教育更有利于( A ) 。
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22. 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C)。
A.探究性活动活动B.发现性活动C.训练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BCD )。
A.组织上的自愿性B.内容上的多样性C.活动上的自主性D.形式上的灵活性E.方法上的趣味性2、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ABD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 C.社团活动D.个人活动 E.校外活动3、下列课外活动的形式属于群众性活动的是(ABDE )。
A、报告和讲座B、各种比赛C、艺术小组D、社会公益活动E、参观、访问4、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ABCE )。
A.学科小组 B.技术小组 C.艺术小组 D.公益活动 E.体育小组5. 下列活动中属于科技活动的有( ABCD ) 。
A.举办科技讲座B.采集标本C.科技表演D.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E.成立数学活动小组6.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活动的是( ABCD ) 。
A.野营B.春游C.登山D.无线电小组活动E.实验制作7.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ABC )。
A.领导者的权威发动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C.个别谈话D.抓好典型项目E.做好总结三、填空野营题1.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_____、_____。
兴趣爱好2.课外小组活动主要可分为_____、_____、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
学科小组技术小组3.根据课外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___、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群众活动4.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_____ 。
总结5.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个性特长6.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 作用。
辅助四、简答题1.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2.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牛与社会的联系。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的课余牛活更充实、健康,对学生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是学乍喜闻乐见、富有吸引力的,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3)培养学牛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人地,这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3.根据课外活动的性质可将课外活动分为哪些类型? 即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
这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
(2)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
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3)文学艺术活动。
文艺活动种类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4)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及体育文化修养为目标的。
(5)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形式。
4.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发挥咨询、指导的作用。
(3)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问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五、论述题1.课外活动中的群众性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形式?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群众性活动包括:(1)报告和讲座。
这是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知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
(2)各种集会。
群众性集会能迅速有效地传播知以和思想,形成一定声势,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各种比赛。
体育竞赛、学科竞赛、智力竞赛、书法比赛等等,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活动。
这些活动最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这是组织学生进行群众性实地学习的良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