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历史-盐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知识点1、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一)儒家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与老子同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政治家、思
想家、教育家,后人称之为“至圣”。)
(1)政治上:①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倡导“礼”,主张贵贱有序、克已复礼。
③政治上主张“德治”。(体现了一种民本的思想)
(2)教育上: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自然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注重政治与人事。(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
(4)人性论:性相近。
2、孟子(战国中期、“亚圣”)
(1)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赋敛”。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3)性善论。
3、荀子(战国末期)
(1)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施政用王道和“仁义”,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3)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张礼法并用。
(4)性恶论。
(二)道家
1、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1)“道”是万物的本原。
(2)政治: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是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绝圣弃智”。
(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总是不停地运动,且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
依存、相互转化。
(4)评价:尊重规律、顺其自然;但看不到转化的条件,更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社会发展抱消极悲观的态度。
2、庄子(战国时期)
(1)将“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2)宣扬“齐物”论(世界万物有差异,但其本源相同。)
(三)法家
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易则备变”的主张。
(四)墨家
墨子(墨翟)(墨家的创始人,战国初期)
(1)主旨(核心)“兼相爱、交相利”;
(2)“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代表平民利益)
【疑难解析】
春秋战国(BC770—BC476—BC221年),是我国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封建制(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时期,是大变革大发展大动乱时期。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
(1)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展开学术争鸣,出现学术文化繁荣局面。
(2)背景:
①在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使用,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社会大变革。
③在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和“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在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
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3)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点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主张,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建立起新儒学体系。
2、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上:为巩固统治,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参于国家大政。
(2)思想上: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结束了各派学术平等竞争的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教育上:创建太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五经”),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得到推
广,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评价: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有利于
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
地位。但也形成了文化专制。
知识点2、太学
汉武帝创建太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巩固了儒家的统治地位。
【疑难解析】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及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内容:(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必须要实现思
想上的统一,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3)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2、特点:吸收道家、法家思想内容,“外儒内法”;充满封建迷信和神学色彩;源流上既继
承了先秦儒家的“仁”“礼”“民本”思想,又与时俱进,增加了有利于君主统治
成分。
3、原因:(1)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2)内因是儒学本身的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气魄。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儒学不仅成为官方思想,且在民间推广。
三、宋明理学
知识点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形成:儒家思想糅合了佛教和道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三教合一)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程朱理学
(1)程颢、程颐(二程)(北宋,理学的创立者):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天理的实质是封建伦理纲常,天理的核心是“仁”;
③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即获得主体自由和精神满足(“孔颜之乐”)。
(2)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①理气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后有气。(客观唯心主义)
②修养论:学习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朱熹:“仁”是人的一切爱心及一切道德的终级源
泉)。仁者在获得精神自足和自由的同时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③政治论:“存天理(天理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
臣,天下之定理”),灭人欲”。(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
美德,只是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
④认识论:“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物”是万物的本原即天理。通过探究,掌握
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
真(近代的格致之学是指自然科学不同)。
⑤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为《四书》注解,使《四书》的地位高于《五经》,成
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陆王心学(心学是指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
(3)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