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技术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求用保证机器的保养维修和可靠性来弥补由于削减定员而可能 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因此,离开机器的可靠性就无法实现超自动 化船舶。 • 为了掌握自动化船舶机器的可靠性,日本海事协会(NK)对其 所属自动化船的机器故障做了统计分析。其主要结论是: •பைடு நூலகம்1、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逐年提高; • 2、对于自动化船的机器设备,如能进行适当的保养维修,则会 维持比较稳定的故障率,如图可以看出其故障和报警发生率基本 稳定。
• 航行时主机由驾驶室摇控,取消轮机员液班及节假日值 班,至少能实现24h机舱无人值班。轮机人员主要是进 行日常的维修工作,劳动条件及劳动强度大为改善,经 济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人员编制进一步缩减。 • 4、超自动化船 • 1969年以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船舶自动化程度进一 步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只局限于机舱自动化 的范畴,而是在导航、机舱、装卸、技术管理等各方面 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在机舱方面,主要是用计算机进行 控制、巡回检测、记录轮机日志、故障诊断、管理系统 等。在采用电子计算机的超自动化船上,安全性提高 38.25%,经济性提高26.98%,而劳动强度下降34.36%。 • 5、未来船舶:1985年10月德国建造了两艘“未来船 舶”。日本、英国等也着手研制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智 能船舶”,其主要特点是船员减少到12~14名,船员不 分部门编制,实现机驾合一;
• 7、重要警报和非重要警报(如有时)的声响信号,建 议采用不同声音。光报警信号建议按其所表示的故障性 质分别采用不同颜色,但颜色种类要尽量少。一般红灯 表示的为机、电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停止或减载运行的情 况,而黄灯则表示可稍缓采取措施的情况。 • 8、安全系统应设置手动复位,并且按安全系统起作用 使某一设备停止运转时,在未进行手动复位前,该设备 不应自动再起动。如设有越控设施以解除安全系统的某 些保护动作时,此设施应能防止由于疏忽而触动。当安 全系统的越控设施投入工作时,在有关控制站应有灯光 显示。 • 9、报警、控制安全和监控系统的电缆和配线应为滞燃 型。对于传输电平或信息电平信号的控制、报警、监视 和安全电路的电缆应采取防干扰错似乎,例如对电缆加 以屏蔽或采取适当的安装方法以使外来干扰信号减少到 最小的程度。
• 3、机器故障发生率如表,分三种:H为故障率高,多于 6次/万小时;M为中等,2~6次/万小时;L为故障率低, 少 于2次/万小时。故障形式又分为初期故障型和偶发故 障型。 • 4、在主机自动化设备中,电控制的故障率占第一位, 其次是空气系统。在各种传感器中,温度传感器故障最 多。 • 三、船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 1、交船时间拖长:在交船阶段试航时,人们往往忙于 主机动力系统的试验方面,而自动化系统可能被忽略, 甚至被切除处于手动状态,所以往往遗留一系列问题, 拖长交船时间。 • 2、无线电波的干扰:无线电波往往是引起许多计算机 故障的原因,因为无线电波能把存储的程序搞乱,这时 必须重新包程序输进去。
• 其驱动功率大,安装方便,气动执行部件与机器操纵系 统密切结合,动作平稳可靠。但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 其追随性能较差。过去在主机燃控系统中,曾认为电气 混合式比较理想,因电子程序控制器灵活、可靠,且功 能强,而气动驱动机构又与主机起动空气系统密切结合, 动作平稳可靠。但近来一些厂家,如Sulzer公司重新采 用全气动的主机摇控系统,其原因仍是气动元件的集成 化,在功能上的大为改善,本来就有较高的可靠性。 • 3、液压式:通过电的控制装置和油压驱动机构,来实 现远距离控制操纵。其驱动功率大、控制性能好。但它 要求有独立的动力源,液压元件的控制精度高,造价较 贵。 • 三、发展趋势 • 1、在系统设计方面向微机网络化方向发展
• • • • •
• •
• •
第十一章 动力装置自动化设备的技术管理 第一节 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一、船舶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1、单个系统的自动化 50年代后期陆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船舶动力装 置,实现了某些单个系统的自动化,如自动舵、自动锅 炉、柴油机装置的压力、温度和液位的自动调节等。 2、一般自动化船舶 60年代初实现了集中控制室控制的一般一般自动化船舶, 对机舱机器实行集中控制、集中监视及摇控,在机舱中 设置具有隔音和空调设备的集中控制室,整个机舱的动 力装置只需1人值班,主机还可由驾驶台摇控。 3、机舱无人操作船 从1964年开始发展机舱无人操作船,其特点是把机舱作 为一个整体实现自动化。
• 1、自动化仪表:要定期观察自动化仪表的工作状态, 若有问题及时检修,使之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对已整 定好的参数,若有必要调整,应先做好标记,以便复原, 一旦变动,必须进行重新检验。在拆开仪表后要仔细观 察,有些故障如断线、脱焊、元器件烧坏等,通过观察 就可查出。对于较深层次的故障,可采取以下方法查找: • (1)目测法:测某两点之间的电压、波形或气压等; • (2)替代法:用同型正常元件去替代有怀疑的元件, 观察故障能否消失; • (3)比较法:用实际测出的数据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若不了解仪表各点的正常值,可用待修表与正常表进行 比较,找出相异的地方,再进行深入分析; • (4)分割法:根据故障现象和工作原理,确定出正常 部分和故障部分,缩小待查范围,以便集中力量重点解 决。
• 2、所有自动化系统的各种设备,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 正常工作: • (1)环境温度:机舱及主控制站:0~55℃;驾驶室辅 控制站及室内:-10~55℃;安装在有发热部件的柜(箱、 台)内的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应能承受最高温度 70℃而不失效;在可能出现低温的地方,如露天甲板等, 电子设备应能在低至-25℃的温度下正常工作。 • (2)倾斜及摇摆角度:倾斜:各方位22.5º ,横摇± 22.5º ,横摇周期为10s。 • (3)湿度:T﹤40℃时相对湿度为95~100%; • T﹥40℃时相对湿度为70%。另外对承受振动与冲击的 能力也有明确规定。 • 3、主推进机械的驾驶室摇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值 班驾驶员不熟练掌握机器性能的情况,为此应设有使机 器按正确顺序和时间运行的控制程序,以使其安全运行。
• 自动化机舱中,对主推进机械的控制,应使主控制站的 控制比驾驶室辅控制站的控制优先,就地控制站的控制 比主控制站的控制优先。主、辅控制站之间的控制转换 应该只能在主控制站进行。就地手控转换成摇控或者转 换成就地手控应该只能在就地控制站进行。 • 几个控制站均可对机构和附属设备进行控制时,在同一 时间应该只能在一个站进行控制。各控制站都应设有表 示某一控制站正在进行控制的指示。 • 5、控制系统及报警、安全系统应按“故障安全”(系 指自动化系统中个别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其它性能 不变,仍能可靠地进行工作)原则进行设计。“故障安 全”的性能,应该不只限于控制系统及与其配合的机械, 而应考虑整个装置。 • 6、烟控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机、电设备,仍应设有 手动控制或在系统内设冗余的控制设施,以便在摇控或 自动系统失灵时能进行控制。
• 过去以大型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系统,由于每一系统只 适用于某一船型、机型,难以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经 济性和可靠性都较差。采用微机网络不但可以解决这些 问题,而且便于建立船舶管理中心,监视和贮存全船运 行参数,从而便于进行故障预测和诊断,便于实现船队 控制管理一体化。 • 2、船舶定员人数将进一步减少:为了节约船员工资费 用,有的公司提出船舶定员目标是11人。传统的驾驶员、 轮机员将由统一技术的“船舶操纵员”所取代。 • 3、在自动化设备功能上发展专家智能控制系统:专家 智能控制系统是用计算机的智能程序—专家系统,来代 替人的部分智能活动的一种人机知识处理系统。由于船 上定员减少、轮换周期缩短,使船员对气象、海况、机 器工况和系统的熟悉程度降低,为了确保航行安全,由 具有高功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采集有关船舶 运行、外界环境的全面信息,经专家系统协助人们进行 船舶的操纵和管理。
• 2、气动控制系统 • (1)定期放残:控制空气中含有的油分、水分能引起 管路、阀件锈蚀,加速膜片、密封圈变质,导致出现控 制故障,因此对气源空气常用干燥剂式除湿器或制冷式 除湿装置进行处理。除湿装置处、空气滤器处、控制气 瓶处及所有设有放残考克的地方都要定期放残。 • (2)经常清洗空气滤器:防止铁锈等杂质进入气动仪 表和控制阀件; • (3)定期查漏:严重漏泄可以听到,轻微漏泄可用肥 皂水查找,发现漏泄及时排除; • (4)定期拆检有关阀件:拆检时发现阀件、活塞、气 缸、销子、弹簧等有缺陷应消除,严重磨损件应换新。 更换老化变质橡胶部件和密封圈。清洁技术部件要用合 适的溶剂。清洗橡胶部件要用肥皂水,洗后用清水冲净, 再用低压空气吹干。装复时在摩擦表面涂以油脂。装好 后按要求进行调整。
• 4、大量船内作业转到岸上进行 •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船员数量的减少, 岸上支援的作用会更为重要。船岸一体花管理信息系统 的实现,可提供广阔海域的气象和海况预报,可提供出 入港航线情报,指导船舶运行,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机 器的检修和船舶进出港作业,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靠岸 上支援体系。另外,光纤数字传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 船舶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引人注目。 • 第二节 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的管理 • 一、对自动化设备的要求 • 各国船级社规范对获得不同入级附加标志的自动化船舶 虽有不同的要求,按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要求是: • 1、自动化系统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应适应船舶的正常环 境条件,如不受盐雾、温度、油雾和霉菌等的影响。
• 10、液压控制系统中应设有备用液压泵。液压泵的出口 端应装有释压保护装置,输出管路上应装有双联滤器, 滤器的布置应保证当其进行清洁时不致妨碍系统的正常 工作。泵应直接自液体贮存柜吸入液体,此贮存柜的容 量要能容纳液压系统内所有液压液。泵吸口的布置应防 止吸入空气。 • 11、气动控制系统的供气管上的减压阀和滤器并各并联 设置两只。控制系统的空气应保持清洁、干燥和不含油 分。 • 12、液压和气动控制管路安装或分组安装后,应以1.25 倍工作压力进行密封性试验,试验时所使用的介质,液 压控制管路应为工作液体,气动空气管路应为干燥空气 或氮气。 • 二、自动化船舶故障统计 • 机舱自动化已从机舱夜间无人化、24h无人机舱等,不 断向低定员的超自动化方向发展。
• 3、管理困难: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与技术复杂,要 求船员对操作相当内行。目前船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满 足管理要求。北欧国家在这种超自动化船上一般设有一 名电子员(Electronic Officer),负责有关控制设备的 管理与维修。 • 4、无人机舱的防火问题: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与船 舶定员的减少,带来一些安全问题。据利浦保险商协会 报告,机舱中发生的火灾多半在无人机舱或轮机人员数 量有限的情况。火灾发生的方式常常是燃油管破裂使油 气充满机舱或者是由于燃油溅到高温排烟管上,而无人 及时发现。 • 四、自动化机舱的管理 • 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发挥,既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也 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关。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类型很 多,原理各异,结构复杂,管理中要针对不同装置的特 点有目的地进行。
• 采用新材料和航天技术,包括先进的信息处理、先进的 软件和摇控设备,实现全船综合自动化;采用综合节能 措施;设有豪华的船员休息娱乐中心;采用抛落式救生 艇和其它提高安全性措施。展望未来,可能在今后不多 年内出现无人操作的船舶。 • 二、自动化型式及其特点 • 目前在机舱自动化中,对机械设备的控制,主要有电动 自动控制、气动自动控制和液压自动控制。 • 1、电动式:利用电控制的电机、电磁离合器等来推动 机械操纵手柄的电动远距离控制方式。在控制回路的信 号传递、调节作用的运算功能等方面有突出优点,易于 实现计算机控制。但在驱动功率方面不如气动和液压, 管理上较麻烦。 • 2、气动式:通过电气控制装置和气压驱动机械来实现 远距离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