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营)第5章3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doc24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课件: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课件: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

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安裝行星齒輪軸
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4.2.2 主減速器檢修
1.從動齒輪軸承預緊度的檢查
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2.嚙合間隙的檢查 用磁性百分表固定在減速器殼的凸緣上,百分表的觸頭應垂
直於從動錐齒輪牙齒大端的凸面,用手把住主動錐齒輪,然後 輕輕往復擺轉從動錐齒輪,觀測百分表指針擺動的讀數。正確 的主、從動錐齒輪嚙合間隙範圍為0.15-0.40mm。
變速器殼斷裂 油量太多或油質不良
油封磨損或損壞 前端凸緣鬆開或磨損 油量太少或油質差 在主、從動錐齒輪或差速器齒輪之間齒隙
過大 主、從動錐齒輪或差速器齒輪磨損
主動錐齒輪軸承有磨損 輪轂軸承有磨損
差速器軸承松脫或磨損
故障排除方法 更換油封
更換固定螺母 如必需則修理 泄掉、更換油料
更換油封 扭緊或更換凸緣 添加、更換新油
比是一定值,而雙速式則有兩個傳動比(即兩條傳動路線)供駕駛員選擇。 按齒輪副結構形式,可分為圓柱齒輪式(又可分為定軸輪系和行星輪系)主
減速器和圓錐齒輪式(又可分為螺旋錐齒輪式和雙曲面錐齒輪式)主減速器 。
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4.1.2主減速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1、單級主減速器
主减速器、差速器检修
垂直度公差為0.60mm;兩軸線應相交,其位置度公差為0.15mm;每條軸線又應與半軸齒輪軸 承孔軸線位於同一平面,其位置度公差為0.20mm
3.十指軸與差速器殼及行星齒輪的配合間隙,整體式十指軸分別為不大於0.10mm及0.25mm ,分開式十指軸分別為不大於0.05mm及0.08 mm。
4.當分別以左右差速器殼內外圓柱面的軸線及對接面為基準,與差速器軸承配合軸頸的徑向 圓跳動公差及半軸齒輪軸承孔的徑向圓跳動公差為0.08mm。

最新主减速器总成修理

最新主减速器总成修理

精品资料主减速器总成修理........................................学习任务7 主减速器总成修理学习目标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你应当能1.叙述后轮驱动汽车驱动桥的组成及零部件作用;2.叙述差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3.知道不同类型的驱动轴及驱动轴的固定方式;4.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分解、检查、装配及调整主减速器任务;5.叙述防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识别防滑差速器的类型。

建议完成本学习任务为14学时内容结构学习任务描述某后轮驱动车辆因主减速器内部故障从而导致驱动桥发出不正常的异响,需要对主减速器分解检测,确定故障部位,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主减速器总成是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车辆传动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主减速器总成进行大修时,需要对相关零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修复或更换,以恢复主减速器正常的技术状况。

一、学习准备*1. 主减速器是传动系减速增扭的重要装置之一,因此需要了解汽车主减速器有哪些作用?维修时需要知道其安装在哪里?类型有哪些?1.主减速器的作用主减速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主减速比来增大输入扭矩,相应降低转速,并且主减速器在发动机纵置时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

2.主减速器的安装位置(1)主减速器安装在驱动桥上,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组成,如图7-1所示。

(2)用彩笔标注出图7-2中主减速器的安装位置。

3.主减速器的类型(1)按照参加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可分为单级式和双级式主减速器两种类型;(2)按照主减速器传动速比个数,可分为单速式和双速式主减速器两种类型;(3)按照齿轮副结构形式,可分为圆柱齿轮式(又可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和圆锥齿轮式(又可分为螺旋锥齿轮式和双曲面锥齿轮式)主减速器两种类型。

图7-1 驱动桥的组成图7-2 前置后驱汽车主减速器安装位置*2. 为了保证各个车轮能以不同的速度行驶(例如转弯时左右驱动轮的速度不同),汽车中设置了差速器装置,差速器由哪些零部件组成?作用有哪些?差速器是如何实现差速行驶的的?1.差速器的组成(1)根据图7-3,查询相关资料,将表7-1补充完整;差速器零件的名称表7-1 序号名称序号名称序号名称1 轴承 5 垫圈9 十字轴2 左外壳 6 行星齿轮10 螺栓3 垫片7 从动锥齿轮11 主动小齿轮4 半轴齿轮8 右外壳图7-3差速器的组成(2)差速器由差速器壳、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等组成。

05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其检修共25页文档

05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其检修共25页文档

第五章变速器及主减速器、差速器第一节结构特点该车型采用的手动变速器具有3个同步器和3轴(输入轴、中间轴和倒档轴),从而实现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传动。

所有前进档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倒档采用滑动中间齿轮机构。

中间轴驱动主减速齿轮和差速器,由此再驱动与前车轮连接的前传动轴。

维修时铝质变速器配合面必须涂正牌密封胶或同等产品。

重新安装前全部零件应彻底清洗于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重装同步器齿环时,严禁使用研磨剂与各齿轮锥面研磨。

变速器结构见图5-1~图5-4。

图5-1 变速器齿轮机构1-输入轴 2-5档同步器毂套组件 3-输入轴5档齿轮 4-输入轴4档齿轮 5-高速同步器毂套组件6-输入轴3档齿轮 7-变速器左箱 8-倒档齿轮轴 9-倒档轴中间齿轮 10-变速器右箱11-中间轴 12-左箱盖 13-中间轴5档齿轮 14-中间轴4档齿轮 15-中间轴3档齿轮 16-中间轴2档齿轮 17-低速同步器毂套组件 18-中间轴1档齿轮19-主减速齿轮20-差速器 21-车速表从动齿轮图5-2 变速器齿轮与轴部件位置1-输入轴 2-油封 3-输入轴右轴承 4-输入轴3档齿轮 5-3、4档齿轮滚钊轴承 6-高速同步器齿环7-高速同步器弹簧 8-高速同步器毂套组件 9-高速同步器滑块 10-挡圈 11-输入轴4档齿轮12-输入轴左轴承13-输入轴5档齿轮 14-5档齿轮隔套 15-5档齿轮轴承 16-5档同步器齿环17-5档同步器齿环卡簧 18-5档同步器弹簧 19-5档同步器毂套组件 10-5档同步器滑块21-5档同步器毂板 22-挡圈 23-倒档齿轮轴24-倒档中间齿轮 25-倒档轴垫圈 26-中间轴右轴承 27-中间轴 28-中间轴1档齿轮 29-中间轴1档同步器齿环30-低速同步器弹簧 31-低速同步器毂套组件 32-低速同步器滑块 33-挡圈34-2档同步器齿环35-1档和2档齿轮轴承 36-中间轴2档齿轮 37-中间轴3档齿轮 38-3档、4档齿轮隔套 39-中间轴4档齿轮40-中间轴左轴承 41-轴承调整垫片 42-轴承调整垫片43-中间轴螺母 44-倒档轴螺栓 45-垫圈图5-3 变速器换档机构1-倒档换档臂 2-倒档换档杆 3-5挡/倒档换档导轴 4-5档/倒档换档轴 5-高速换档轴 6-低速换档轴 7-换档/选择杆 8-5档/倒档换档凸轮 9-5档/倒档互锁导向螺栓 10-换档导向箱 11-换档互锁板 12-换档互锁螺栓 13-换档选择轴 14-换档臂 15-换档轭 16-换档轴图5-4 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分解图1-变速操纵杆子柄 2-No.2防尘罩 3-防尘罩固定板 4-防尘罩 5-变速操纵杆 6-卡环 7-调整片8-变速操纵杆座 9-座体防尘器 10-座体总成螺母 11-座体总成 12-支承板组件 13-螺栓14-后防尘罩 15-座体弹簧垫圈 16-控制座体螺母 17-加强杆 18-加强杆双头螺栓19加强杆垫圈 20-加强杆衬套 21-加强杆隔套 22-加强杆弹簧垫圈23-加强杆螺母 24-O形密封圈 25-换档控制轴套 26-换档控制轴螺栓27-换档控制轴弹簧垫圈 28-换档控制轴螺母 29-换档控制轴接头30-换档控制轴外套 31-换档控制轴内套 32-换档控制轴 A-涂螺纹防松胶 B-涂润滑脂 C-不润滑第二节故障诊断一、变速器跳档1、故障现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在未使用变速器换档杆换档的情况下,变速器自动退出原来挂入的档位而掉入空档。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维修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维修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维修引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减速器主要用于将发动机的高转速转化为车轮的低转速,而差速器则用于使左右车轮可以以不同的转速运转。

对于汽车的维修和保养来说,了解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以及常见的维修方法非常必要。

主减速器的结构主减速器是由齿轮、轴承和润滑装置等组成的。

主要的结构包括: - 齿轮组:主减速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齿轮组。

齿轮组包括主减速齿轮和同步齿轮。

主减速齿轮是用于将发动机的高速转动转化为低速转动的齿轮,而同步齿轮则用于确保齿轮组的同步运转。

- 轴承:主减速器的轴承主要用来支撑齿轮和保持其相对位置的稳定。

常见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 润滑装置:主减速器中的润滑装置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确保齿轮组的正常运转。

常见的润滑装置有油封、油泵和冷却器。

主减速器的维修主减速器的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润滑油更换定期更换主减速器中的润滑油是保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通常,润滑油应根据厂家规定的里程数或时间定期更换。

齿轮磨损检查主减速器的齿轮组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出现磨损。

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的齿轮,可有效延长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轴承维护轴承是主减速器中起到支撑作用的关键部件。

定期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此外,还应注意轴承的润滑情况,确保其良好的润滑状态。

差速器的结构差速器包括齿轮组和差速器骨架两部分。

主要的结构包括: - 齿轮组:差速器的齿轮组主要包括主传动齿轮、侧齿轮和行星齿轮等。

这些齿轮的组合使得差速器可以实现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运转。

- 差速器骨架:差速器骨架是差速器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齿轮组和传递动力。

差速器的维修差速器的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更换差速器油差速器油在差速器的运转过程中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

定期更换差速器油是保持差速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步骤。

检查齿轮组磨损长时间使用后,差速器齿轮组会出现磨损。

主减速器的检修实训报告

主减速器的检修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降低转速并增大扭矩,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主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技能,本实训课程针对主减速器的检修进行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主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2. 掌握主减速器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主减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主减速器结构:主减速器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轴承、壳体等部件组成。

主动齿轮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从动齿轮与差速器输入轴相连,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递。

(2)主减速器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动力通过主动齿轮传递到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差速器输入轴旋转,从而驱动车轮行驶。

2. 主减速器检修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主减速器壳体、轴承座、齿轮等部件是否有裂纹、磨损、变形等情况。

(2)齿轮检查:检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面磨损、点蚀、剥落等情况,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轴承检查:检查轴承的磨损、间隙、滚动体损坏等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4)壳体检查:检查壳体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5)组装与调整:将检查合格的部件组装在一起,调整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度等参数。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了解主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方法,熟悉实训设备。

2. 外观检查:仔细观察主减速器各部件,检查是否有裂纹、磨损、变形等情况。

3. 齿轮检查:使用卡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齿轮的磨损、点蚀、剥落等情况。

4. 轴承检查:拆下轴承,检查轴承的磨损、间隙、滚动体损坏等情况。

5. 壳体检查:检查壳体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

6. 组装与调整:将检查合格的部件组装在一起,调整齿轮间隙、轴承预紧度等参数。

7. 实训总结:总结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技能。

帕萨特B5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帕萨特B5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第五节帕萨特B5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和维护(一)主减速器润滑油的检查在变速箱装上时,检查润滑油油位。

拆下图4-154箭头所示密封塞,检查齿轮油油位。

如果齿轮油不足,补充至孔的下边缘。

检查完毕后,以25N·m拧紧螺栓。

上海帕萨特B5所使用的齿轮油为SAE 75 W90合成油,初次加入量为0.75升,在售后服务的范围内不需要进行更换,可以长使用。

图4-154 检查主速器的润滑油(二)左侧法兰轴或右侧传动法兰轴油密封圈的更换1、法兰轴油密封圈的拆卸(1)当汽车车轮着地时,仅松开传动轴/车轮毂的螺母和车轮螺栓。

(2)拆下车轮和传动轴。

(3)在变速箱下面放置一个容器。

(4)用V.A.G1669或6mm普通套筒拆下法兰轴锥头螺栓,用冲头保持其位置。

(5)拆下带弹簧的法兰轴,用VW681拔出法兰轴油密封圈。

2、法兰轴密封圈的安装(1)将新的密封圈敲到底。

敲入时,不要倾斜密封圈。

如图4-155所示。

图4-155 装入密封圈(2)用多功能油脂充填密封唇缘和防尘唇缘之间的空间。

(3)装入法兰轴以及带弹簧、支撑环、锥形环和卡环。

输入齿轮上用于里程表的传感器的两个凸缘必须啮合在支撑环凸缘之间,如图4-156所示。

图4-156 输入齿轮的安装1-输入齿轮凸缘2-支撑环凸缘(4)装入传动轴和车轮。

安装螺栓拧紧力矩见表4-12。

(5)变速箱装上时,检查主减速器的油位。

(三)右侧传动法兰轴油密封圈的更换1、右侧传动法兰轴油密封圈的拆卸(1)使汽车车轮着地,松开传动轴/车轮毂的螺母和车轮螺栓。

(2)拆下车轮和右侧传动轴的隔热板。

(3)拆下传动轴。

(4)用螺丝刀穿刺和撬开盖板的中心,把它拆下。

(5)将容器放在变速箱下面。

拆下传动法兰卡环。

(6)用拉头A拔出传动法兰,如图4-157所示。

图4-157 拔出传动法兰(7)用VW681拔出传动法兰油密封圈。

2、右侧传动法兰轴油密封圈的安装(1)将新的密封圈敲到底。

主减速器差速器实习报告

主减速器差速器实习报告

主减速器差速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作用、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拆装顺序及检测与维修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原理2.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过程3.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测与维修三、实习过程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原理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同时增大转矩,以适应汽车行驶的需求。

主减速器通常采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的齿数较少,直径较大,从而实现减速。

差速器则是一种使两个驱动轮在转弯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转速差异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两个半轴的差速作用,使车辆在转弯时能够保持稳定。

2.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过程在拆装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时,首先需要将车辆升起,并固定后桥。

然后,依次拆卸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壳体的螺丝,注意对角拆卸,避免损坏壳体。

接下来,拆卸主动双曲齿轮连接凸缘、油封座和锥齿轮轴承座,然后抽出主动双曲齿轮。

同理,拆卸从动双曲齿轮轴承盖,卸下从动双曲齿轮总成。

最后,分解差速器壳体,取出差速器内部的零部件。

在装配过程中,应先安装主动双曲齿轮和油封座,然后安装从动双曲齿轮轴承盖并调整预紧力。

接着,安装差速器壳体,注意对角紧固螺丝,确保装配牢固。

最后,检查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调整至适当位置。

3.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测与维修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检测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性能。

主要包括检查齿轮的磨损程度、齿面是否有裂纹、断齿等现象,以及轴承的磨损情况和预紧力的大小。

对于发现问题的地方,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遵循拆装顺序,确保装配质量。

同时,也掌握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测与维修方法,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第一章:主减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掌握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理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壳体等主要部件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降低转速,增加扭矩1.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的实物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了解主减速器的外观和位置播放主减速器工作原理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1.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图第二章:主减速器检修工具与设备2.1 课程目标:熟悉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掌握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2.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包括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主减速器检修所需设备:包括升降机、诊断仪、放大镜等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活动:展示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和设备的外观和用途演示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学生分组练习,亲自动手操作检修工具与设备2.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所需工具与设备,并简述其用途描述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方法第三章:主减速器检修步骤与方法3.1 课程目标:掌握主减速器检修的步骤与方法学会正确更换主减速器齿轮、轴承等部件3.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步骤:包括卸下旧齿轮、检查轴承、安装新齿轮等主减速器检修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部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更换主减速器部件的方法:学会正确更换齿轮、轴承等部件3.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步骤与方法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部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3.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四章:主减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4.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故障的排除技巧4.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听觉、测量等方法诊断故障主减速器故障排除技巧: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主减速器故障预防措施: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学会预防故障的方法4.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测量等方法诊断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4.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故障的排除步骤和措施第五章: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5.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正确操作主减速器检修工具与设备的安全技巧5.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正确操作检修工具与设备的安全技巧:了解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时的安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修工具与设备5.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描述正确操作第六章:主减速器齿轮检修6.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齿轮的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齿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齿轮、安装新齿轮等步骤6.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齿轮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齿轮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齿轮的磨损和损坏情况6.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齿轮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齿轮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七章:主减速器轴承检修7.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轴承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轴承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轴承、安装新轴承等步骤7.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轴承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轴承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轴承的磨损和损坏情况7.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轴承检修的步骤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轴承更换的步骤和措施第八章:主减速器壳体检修8.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修补和更换主减速器壳体的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修补和更换主减速器壳体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焊接、打磨、更换新壳体等步骤8.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壳体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壳体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壳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8.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壳体检修步骤的简短描述绘制主减速器壳体检修方法的示意图第九章: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9.1 课程目标:学会检查主减速器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掌握更换主减速器密封件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检查主减速器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更换主减速器密封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拆卸旧密封件、安装新密封件等步骤9.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检修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密封件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检查密封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9.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密封件检修的步骤和技巧列出主减速器密封件更换的步骤和措施第十章:主减速器综合检修实践10.1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减速器的检修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技能和经验10.2 教学内容:综合检修实践:包括齿轮、轴承、壳体、密封件等部件的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10.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主减速器的综合检修实践,亲自动手进行各个部件的检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解答学生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综合检修实践的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在检修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第十一章: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11.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控制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质量检查的要点11.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标准作业程序、检修质量标准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质量检查的要点:包括部件磨损、损坏、装配精度等11.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质量检查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检修,并进行质量检查11.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质量控制的步骤和要点评估学生在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能力第十二章: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2.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12.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包括观察、测量、试验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更换部件、调整参数、修复等12.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以及解决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验证12.4 作业与评估:描述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方法列出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第十三章: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13.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方法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评估技巧13.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方法:包括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性能测试等主减速器检修质量的评估技巧: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13.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测试与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测试与验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修质量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13.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后的测试与验证步骤和技巧评估学生在测试与验证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第十四章:主减速器检修安全与环保14.1 课程目标:了解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14.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包括废弃物处理、节能减排等14.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安全与环保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检修教师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与设备,并注意环保要求14.4 作业与评估:列出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描述主减速器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要求第十五章: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15.1 课程目标:学会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实践能力15.2 教学内容: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分析方法:包括故障现象、检修过程、原因分析等主减速器检修案例的实践能力: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主减速器检修技能15.3 教学活动:观看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动手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15.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主减速器检修案例分析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主减速器检修的教案,包括主减速器的作用和位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检修工具与设备、检修步骤与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主减速器检修

主减速器检修

一、主减速器检修首先将主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放净,然后解体并清洗(各种垫片﹑螺丝(母)﹑拆卸后应装回原位,以便安装)。

(一)检查:1﹑壳体:(1)不允许有任何性质的裂纹。

螺纹损伤不多于2牙以上。

(2)左右轴承的孔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10mm。

(3)轴颈磨损量不大于0.025mm。

(4)与轴承外圆配合间隙为-0.04mm。

2﹑主﹑从动齿轮:(1)齿轮工作面不能有破损﹑剥落﹑严重斑点或台阶形磨损。

齿厚磨损不大于0.25mm。

(2)齿轮啮合面痕迹离齿顶0.8-1.6mm,离小端齿缘2-4mm。

接触面积为齿长2/3以上。

主动齿轮间隙为0.15-0.20mm。

3﹑差速器:(1)固定螺旋孔不超过原孔的0.50mm。

(2)行星齿轮与十字轴的啮合间隙为-0.01~0.01mm。

(3)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啮合间隙为0.10—0.40mm。

(4)差速器壳的球面止推位和平面止推位的磨损不能超过0.20mm。

(二)调校: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EQ1091、CA1090为2~3公斤/厘米2)(1)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通过增减前轴承座圈下的调整垫片。

垫片厚度增加,距离增大,轴承预紧度减少。

反之,轴承预紧度增大。

也有通过改变隔套长度来调整。

主动齿轮与轴承内圈配合间隙为–0.001~+0.02mm。

(2)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单级通过轴左右的环形调整螺母来调整。

双级通过增减中间轴两端轴承盖下的调整垫片:第二级从动圆柱齿轮轴承预紧度调整与单级相同。

一般要求,用手转动从动圆锥齿轮应灵活,无卡滞感;沿轴向撬动从动圆锥无间隙感。

突缘与主动齿花键配合间隙为0~0.30mm;油封位置磨损不超过0.35mm。

2、圆锥齿轮啮合印痕与啮合间隙的调整:调整时应优先保证其啮合印痕。

顺序是先调啮合间隙,再调啮合印痕。

通过轴向移动主从动锥齿轮进行调整,两个方面的调整交叉反复进行。

(1)主动锥齿轮轴的调整:通过增减主动齿轮轴承痤与主减速器壳间的调整垫片或增减主动齿轮背面与轴承之间的垫片。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工作原理及拆装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工作原理及拆装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工作原理及拆装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两个部件。

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拆装过程对于了解汽车的动力传输系统和维修保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主减速器是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输到车辆的驱动轴上。

主减速器的构造主要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壳体等部件。

当发动机运转时,动力通过输出轴传输到主减速器的齿轮上,齿轮经过合理的传动比例使得车轮转速降低但扭矩增加,从而提供足够的动力给车轮驱动汽车行驶。

主减速器的拆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断开电池连接:在进行机械设备拆装之前,首先需要断开电池的正负极连接,以避免发生电路短路导致安全事故。

2.卸下车轮:需要先将车轮上的螺母松开并拆卸下来,然后使用千斤顶或者其他起重工具将车辆抬起,将轮胎拆卸下来。

3.卸下挡泥板:主减速器一般位于车辆底盘的中央位置,需要先卸下挡泥板以便于操作。

4.拆卸主减速器: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结构,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拆卸步骤将主减速器从底盘上拆卸下来。

在拆卸主减速器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措施:操作拆卸主减速器时需要佩戴安全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2.拆卸步骤:按照车辆的维修手册和相关技术要求,一步一步进行拆卸,避免损坏部件或者引发其它问题。

3.注意放置位置:拆卸下来的主减速器需要放置在稳固的位置,避免碰撞和损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差速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输到两个驱动车轮上的关键部件。

差速器可以使两个驱动车轮分别拥有不同的转速,从而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差速器的构造主要包括差速齿轮、半轴、轴承和差速垫片等部件。

当车辆转弯时,两个驱动轮需要不同的速度来适应弧线运动。

差速器通过差速齿轮组的相互作用,使得两个驱动轮的转速可以不同,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差速器的拆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断开电池连接:同样需要断开电池正负极连接,确保安全。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1. 引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起到了传递动力、减速和分配转矩的关键角色。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常见问题和维修方法。

2. 主减速器的维修2.1 主减速器的常见问题当主减速器出现问题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1.噪音:主减速器会产生奇怪的噪音,例如咔嗒声、金属摩擦声等。

2.漏油:主减速器可能会出现油封或密封圈磨损导致的漏油现象。

3.温度过高:主减速器工作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传动油的氧化和老化,从而影响传动效果。

4.输油:主减速器内的油路系统可能会出现油管破裂或接头松动导致的输油情况。

2.2 主减速器的维修方法针对主减速器出现的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维修方法:1.更换油封或密封圈:如果发现主减速器出现漏油问题,可以检查油封或密封圈的磨损程度,并及时更换。

2.温度控制:保持主减速器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定期更换传动油,并排除冷却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当主减速器出现噪音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可以对关键部件进行检查,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

4.检查油路系统:定期检查主减速器的油路系统,确保油管和接头的连接牢固,防止油液泄漏。

3. 差速器的维修3.1 差速器的常见问题差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容易出现一些故障。

以下是差速器常见的故障情况:1.噪音:差速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例如沙沙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等。

2.漏油:差速器可能会出现油封或密封圈磨损导致的漏油现象。

3.差速锁:差速器差速锁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车轮转速不同步。

3.2 差速器的维修方法针对差速器出现的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维修方法:1.更换油封或密封圈:当差速器出现漏油问题时,可以检查油封或密封圈的磨损程度,并及时更换。

2.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差速器出现噪音或其他异常情况时,需要检查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简述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方法(一)

简述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方法(一)

简述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方法(一)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简介在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中,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检修过程和各种方法。

检修步骤1.确认故障–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故障现象。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否需要检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

2.安全措施–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根据操作规程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拆解–拆解主减速器外罩,清除表面的脏物和异物。

–移除固定螺栓,并逐层拆卸各个部件。

–注意记录拆卸顺序,以便后续装配时参考。

4.清洗–用洗涤剂清洗拆卸下来的部件,去除油污和积碳。

–使用刷子和软布彻底清洁各个部件表面。

5.检查–仔细检查各个部件的磨损程度和损坏情况。

–测量关键尺寸,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6.更换–根据检查结果,更换磨损严重或已损坏的部件。

–使用原厂备件,确保质量和兼容性。

7.装配–按照拆卸顺序的逆序,逐层装配各个部件。

–使用正确的扭矩工具进行紧固,确保装配质量。

8.润滑–根据设备要求,选择适当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确保每个部件都得到充分润滑,减少磨损和噪音。

9.测试–连接电源,进行试运行。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是否还存在故障。

10.整理–清理工作现场,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

–对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检修方法•常规检修–定期按照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检修。

–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故障检修–针对设备故障进行的紧急检修。

–根据故障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拆解、检查和更换。

•预防性检修–针对设备使用寿命或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的提前检修。

–旨在预防故障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改进性检修–针对设备性能或工艺要求的改进进行的检修。

–通过更换部件或调整工艺参数,提升设备性能。

注意事项•检修前务必断开电源,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拆卸时注意记录拆卸顺序,以便后续装配时参考。

•选择原厂备件,确保质量和兼容性。

第5章3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第5章3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

第5章 3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维修1. 引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减速和差速的功能。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本文将介绍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常见故障及相应的维修方法。

2. 主减速器的维修2.1 主减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主减速器由齿轮组和壳体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减速功能。

主减速器通常由输入轴、输出轴和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其中输入轴通常由发动机输出轴带动,输出轴则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轮。

2.2 主减速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2.2.1 齿轮磨损主减速器齿轮磨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齿轮磨损严重时,会导致传动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噪音和振动。

齿轮磨损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时间过长,润滑油不足或质量不佳等。

维修方法: - 拆解主减速器,清洗齿轮和壳体。

- 检查齿轮是否有明显的磨损或裂纹,如有需要更换齿轮。

- 更换主减速器润滑油,注意使用适合的牌号和品牌。

- 检查主减速器的啮合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需要进行调整。

2.2.2 密封件老化主减速器的密封件在长期使用后容易老化,导致润滑油泄漏。

润滑油泄漏会导致主减速器内部润滑不足,增加齿轮磨损的风险。

维修方法: - 检查主减速器的密封件是否老化,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 注意选择合适的密封件材质,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3. 差速器的维修3.1 差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分配驱动力到左右驱动轮。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行星齿轮的啮合和差速效应来实现驱动力的分配。

3.2 差速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3.2.1 轴承损坏差速器轴承损坏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轴承损坏时,会导致差速器运转不平稳,甚至出现异响。

轴承损坏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时间过长,润滑不良或质量不佳等。

维修方法: - 拆卸差速器,检查轴承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需要更换轴承。

- 更换差速器润滑油,注意使用适合的牌号和品牌。

5.1-主减速器与差速器检修学习手册

5.1-主减速器与差速器检修学习手册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学习手册第一节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分类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驱动桥是传动系的最后一个总成,是现代汽车传动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驱动桥的主要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或变速器)传来的动力经降速增矩、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后分配到左、右驱动轮,使汽车行驶,并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驱动桥的组成1-轮毂2-桥壳3-半轴4-差速器5-主减速器图11-2 断开式驱动桥结构示意图1-桥壳2-半轴3-支架4-主减速器5-差速器6-万向节7-驱动轮二、驱动桥的分类按悬架结构不同,驱动桥可分为非断开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桥两种。

(1)非断开式驱动桥非断开式驱动桥又称整体式驱动桥,它采用非独立悬架,如图11-1所示。

整个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由于半轴套与主减速器壳是刚性连成一体的,因此,左右半轴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即左、右驱动轮不能相互独立地跳动,整个车桥和车身会随着路面的凸凹变化而发生倾斜。

这种驱动桥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

因此广泛地用于汽车的后桥上。

图11-3 断开式驱动桥1-减震器2-弹性元件3-半轴4-主减速器5-摆臂轴6-摆臂7-驱动车轮图11-4 轿车驱动桥示意图1-主减速器2-半轴3-差速器4-变速器输出轴5-变速器6-发动机7-离合器8-变速器输入轴(2)断开式驱动桥有些汽车为了提高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全部或部分驱动轮采用独立悬架,如图11-2所示。

其主减速器固定在车架上,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并用铰链连接,半轴也分段并用万向节连接。

驱动桥两端分别用悬架与车架连接。

这样,两侧的驱动轮及桥壳可以彼此独立地相对于车架上下跳动。

现代汽车的断开式驱动桥更多的是省去了桥壳,如图11-3所示,主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通过摆臂铰链连接,半轴分段并用万向节相连接。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驱动桥将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安装在一个三件组合的外壳(常称为变速器壳)内,如图11-4所示。

主减速器的检修

主减速器的检修

主减速器的检修先将主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放净,然后解体并清洗[各种垫片、螺钉(母)拆卸后应装回原位]。

⑴零件检修1)壳体①不允许有任何性质的裂纹,螺纹损伤应≤2牙。

②左右轴承的承孔同轴度误差应≤0.10㎜。

③轴孔磨损量≤0.025㎜。

④与轴承外圆配合间隙-0.04㎜。

2)主、从动圆锥齿轮①齿轮工作面不能有破损、剥落、严重斑点或台阶形磨损,齿厚磨损≤0.25㎜。

②齿轮啮合面痕迹离齿顶0.8~1.6㎜,离小端齿缘2~4 mm,接触面积为齿长的2∕3以上,主、从动齿轮间隙为0.15~0.2㎜。

3)差速器①固定螺旋孔不超过原孔0.50㎜。

②行星齿轮与十字轴的啮合间隙为-0.01~0.01㎜。

③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啮合间隙为0.10~0.40㎜。

④差速器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符合标准。

(2)调校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圆锥齿轮的支承对其能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其原因在于,一是主动齿轮采用圆锥齿轮,而圆锥齿轮对啮合的精度要求很高;二是因为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在工作中会受到轴向力,装配时,先给轴承一定的预紧,这有利于加强圆锥齿轮的刚度,抑制齿轮的径向抖动和轴向窜动,提高了齿轮在工作中的定心能力,保护润滑油膜,保证了啮合间隙,从而提高了齿轮副的啮合精度,通过改善圆锥齿轮副的啮合精度,减轻齿轮工作表面的磨损和传动噪音,可以延长圆锥齿轮副的寿命。

Ⅰ.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前轴承内圈下加减调整垫片,当按规定力矩拧紧万向节凸缘螺母时,垫片越薄,轴承内外圈压得越紧,即预紧度越大。

国产汽车大多数采用这种方法调整,如解放CAl091、东风EQl090型汽车(图1)。

此种方法的调整是否符合要求,可用测量万向节凸缘盘的转动力矩来判断。

检查时,在不装油封的情况下,先按规定的转矩拧紧万向节凸缘盘的紧固螺母,用弹簧秤沿凸缘的切力方向测量转动主动圆锥齿轮轴所需的拉力。

如解放CAl091为17~30N(相当于力矩~·m)。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使用维护与检修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使用维护与检修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的使用维护与检修郝补国【摘要】通过对汽车的动力装置及其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现状,来探讨主减速器与差减速器总成的结构优化、使用方法与维修工艺技术,以便于能够提高汽车的传动能力,促进绿色出行的深入落实.【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年(卷),期】2017(032)008【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传动装置;汽车结构;减速器总成;维修与检护;驱动桥【作者】郝补国【作者单位】阳煤集团新景公司调度室技措队,山西阳泉0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218.4汽车的传动装置是其动力的源泉,也是其节能减排的重点部位,其驱动桥多位于汽车传动系的尾部,其中主减速、差减速器的总成是汽车传动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对汽车的构造、动力原理及其装置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其主减速器、差减速器总成的设计优化,探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技术,以便于能够优化汽车的动力装置等结构构造,减少因差速而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汽车节能减排的性能,推动绿色出行等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汽车动力系统主要是将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内的各个装置中而形成的一个机械布置的过程,而其动力装置是其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传动比、发动机的功率、变速器档数的选择都能够影响汽车的传动性能、整体质量,特别是差速器、减速器的合成,是汽车动力分配的主要工具,其中差速器的动力是由传动轴与万向节带来,减速器的动力是由差速器进行平均分配,然后再将其动力通过双曲线齿轮传递到车轮上。

汽车的空气动力原理在于汽车行驶时会引起相对静止的空气向四周流动,而窜入车底的气流因受困于汽车的机械部件而在引擎舱、车头形成一股浮力,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车轮的地面下压力、汽车控制,增加了油耗。

而其结构主要包括了前置后驱(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置后驱(后轮与发动机都后置)、前置前驱(前轮、发动机都前置)、越野汽车系传动系(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形式[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与维修一、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变速器为两轴式,其输出轴上的锥齿轮即为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主减速器为单级式,主减速齿轮是一对螺旋伞齿轮,齿面为准双曲面。

主减速器传动比为4.444。

差速器为行星齿轮式,车速表驱动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壳体上。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分解见图5-120所示。

图5-120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分解图1-密封圈2-主减速器盖3-从动锥齿轮的调整垫片(S1和S2)4-轴承外圈5-差速器轴承6-锁紧套筒7-车速表主动齿轮8-差速器轴承9-螺栓(拧紧力矩70N·m)10-从动锥齿轮11-夹紧销12-行星齿轮轴13-行星齿轮14-半轴齿轮15-螺纹管16-复合式止推垫片17-差速器壳18-磁铁固定销19-磁铁二、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一)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总成的更换1、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总成的拆卸(l)拆卸变速器,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拆下轴承支座和后盖。

(2)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如图5-121所示。

图5-121取下车速里程表传感器(3)锁住传动轴(半轴),拆下紧固螺栓,如图5-122所示。

取下传动轴。

图5-122拆卸紧固螺栓(4)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导向器和齿轮。

(5)拆下主减速器盖,如图5-123所示。

从变速器壳体上取下差速器。

图5-123拆下主减速器盖(6)用铝质的夹具将差速器壳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从动齿轮的紧固螺栓。

从动锥齿轮的紧固螺栓是自动锁紧的,一经拆卸就必须更换。

(7)取下从动锥齿轮,如图5-124所示。

图5-124拆卸从动锥齿轮(8)拆下并分解变速器输出轴。

仔细检查所有零件,尤其是同步器环和齿轮,对于损坏和磨损的,应进行更换。

2、主动锥齿轮和从动动锥齿轮总成的安装(l)在变速器输出轴上装上所有齿轮、轴承及同步器,计算输出轴的调整垫片S3的厚度。

(2)如图5-125所示,用120℃的温度给从动锥齿轮加热,并将其装在差速器壳上,安装时用两个螺纹销做导向。

图5-125安装从动锥齿轮(3)装上新的从动锥齿轮螺栓,并用70N·m的力矩交替旋紧。

(4)计算从动齿轮的调整垫片S1和S2的厚度。

把计算好的垫片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5)将轴承支座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并用新的衬垫。

装上变速器后盖。

(6)将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上。

将主减速器盖装在壳体上,用25N·m的力矩旋紧螺栓。

(7)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和导向器。

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

(8)装上半轴凸缘中的一个,用凿子将它锁住,装上螺栓,用20N·m的力矩把它旋紧。

装另一个半轴凸缘。

(9)加注齿轮油并装上变速器。

(二)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更换1、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拆卸(l)拆卸变速器,拆下差速器,拆下从动锥齿轮。

(2)拆下行星齿轮轴的夹紧套筒,如图5-126所示。

图5-126拆下行星齿轮轴的夹紧套筒(3)取下行星齿轮轴,再取下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

2、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安装在安装之前,检查复合式止推垫片有否损坏,如需要应进行更换。

(1)通过半轴凸缘将半轴齿轮固定在差速器壳上,如图5-127所示。

图5-127安装半轴齿轮(2)将行星齿轮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接着转动半轴凸缘使行星齿轮进入差速器壳,如图5-128所示。

图5-128安装行星齿轮(3)装上行星齿轮轴,如图5-129所示。

在行星齿轮轴装上夹紧销。

图5-129安装行星齿轮轴(4)取下差速器半轴凸缘。

用120℃的温度加热,将从动锥齿轮装在差速器壳上。

(5)将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内。

装上半轴凸缘。

(6)装上变速器。

(三)差速器壳的更换1、差速器壳的拆卸(l)拆卸变速器,拆下差速器。

(2)拆下差速器轴承(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边),如图5-130所示。

图5-130拆下差速器轴承(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边)(3)拆下差速器另一边轴承,如图5-131所示。

同时取下车速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

图5-131拆下另一边差速器轴承(4)拆下变速器侧面的密封圈,如图5-132所示。

图5-132拆下密封圈(5)从主减速器盖上拆下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和调整垫片S1,如图5-133所示。

图5-133拆下差速器轴承外圈和调整垫片(6)从变速器壳体上拆下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和调整垫片S2,如图5-134所示。

当差速器轴承在更换时,外圈需一起更换,同时必须计算出从动齿轮的调整垫片S1和S2的厚度。

图5-134拆下另一边差速器轴承外圈和调整垫片2、差速器壳的安装(l)计算从动锥齿轮调整垫片S1和S2的厚度。

(2)装上调整垫片S2和差速器轴承外圈,如图5-135。

图5-135安装调整垫片S2和差速器轴承外圈(3)装上调整垫片S1和轴承外圈,如图5-136所示。

图5-136安装调整垫片S1差速器轴承外圈(4)装上变速器的侧面密封圈。

用120℃的温度加热差速器轴承(与从动齿轮相对一面)并装在差速器壳上。

(5)将轴承压到位,如图5-137所示。

图5-137压入轴承(6)用120℃的温度加热差速器另一轴承,并装在差速器罩壳上。

将轴承压到位,见图5-137所示。

(7)装上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使X=l.8mm (VW433a只能支撑在锁紧套筒上,以免齿轮受损),如图5-138所示。

图5-138安装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8)用适当的变速器油润滑差速器轴承。

将差速器装入变速器壳体内,装上主减速器盖。

拆下变速器后盖和轴承支座。

(9)用专用工具VW521/4和VW521/8,同扭力扳手一起装在差速器上,如图5-139所示。

图5-139安装专用工具(10)通过扭力扳手,转动差速器,检查摩擦力矩,对新的轴承来说最小应为2.5N·m(要检查摩擦力矩,必须将差速器轴承用适当的变速器油润滑过)。

(11)调整从动锥齿轮。

装上变速器后盖和轴承支座。

(12)装上半轴凸缘并给变速器加油。

装上变速器。

(四)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调整正确与否,对于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运转平稳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拆装后,特别是更换某些零部件后,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计算,选出合适的调整垫片,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主动齿轮,求得平稳运转的最佳位置,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使其啮合承压表面(啮合印痕)在最佳位置,并使啮合间隙在规定的公差范围。

从动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部位如图5-140所示。

与理论上的尺寸R成比例的偏差r,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测量好了,并把它刻在从动锥齿轮的外侧。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只能一起更换。

图5-140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部位S1-调整垫片(从动锥齿轮一边)S2-调整垫片(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边)S3-输出轴的调整垫片r-与理论上的尺寸R 成比例的偏差(偏差r用1/100mm来表示,例如“25”表明:r=0.25mm)R-主动锥齿轮理论上的尺寸(R=50.7mm)根据零件的排列情况,会出现“间隙”,这在调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时应该考虑。

因此,在拆卸变速器之前,最好测量齿面的平均间隙以及偏差r。

只要修理影响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位置的零部件,必须重新测定调整垫片S1、S2和S3。

1、主动锥齿轮的调整只要轴承支座、主动锥齿轮的后轴承、一档齿轮的滚针轴承外圈、输出轴的后轴承外圈被更换,就必须通过调整垫片S3来调整主动锥齿轮。

(l)装上轴承支座的后轴承外圈(无调整垫片)。

装上轴承的保持架,并用25N·m的力矩旋紧螺栓。

(2)装上输出轴和外后轴承,如图5-141所示。

图5-141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Ⅰ(3)将输出轴用铝质的夹具固定在台虎钳上,装上螺母并用100N·m的力矩旋紧,如图5-142所示。

图5-142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Ⅱ(4)将变速器后盖装在轴承支座上,用新的衬垫。

四个螺栓将其固定(后轴承应往里放入至挡块)。

(5)将专用工具VW385/l支撑在VW406上,通过调节环测量A的尺寸,如图5-143所示。

再装上专用工具VW385/2,如图5-144所示。

图5-143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Ⅲ图5-144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Ⅳ(6)将专用工具VW5385/D和5385/C装在VW385/1上,接着放上无调整垫片S1的主减速器盖。

装上百分表,将百分表调到零,应考虑到起始压力与离开20mm相一致(百分表的表盘和VW5385/D应是同一方向,转动螺母将活动调节环移至中心),如图5-145所示。

图5-145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Ⅴ(7)将专用磁铁VW385/17装在主动锥齿轮上,这样上面的缝隙朝向放油螺塞一边。

将专用工具VW385/l放入变速器的内部,适当地装配好,如图5-146所示。

图5-146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Ⅵ(8)装上垫片和主减速器盖的紧固螺栓,用25N·m的力矩旋紧螺栓(不要在盖上敲打,因为这样可能使百分表失灵)。

转动螺母调节VW385/l,保证装配正确。

(9)将VW385/1转到表的尖头碰到磁板和表的指针,并达到最大偏差(倒转),所取得的值即e尺寸(从逆时针方向读看),如图1-147所示。

当转动VW385/1时,表的尖头(VW385/C)应碰到磁板,而总是在缝隙的相对一边。

图5-147主动锥齿轮的调整Ⅶ(10)取得e尺寸后,取下主减速器盖。

将VW385/1放在VW406上,用VW5385/C标准(样板)检查表是否在零位上,要考虑起始压力与离开2.0mm一致。

如果在测量中有误,重新进行第5~9项。

测量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S3的厚度:S3=e-r式中:e-测量的结果(用百分表的的逆时针刻度检验出的指针最大偏差);r-偏差(用百分之一mm刻在从动齿轮上)。

r值只用于新的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

例如:e=0.99mm,r=0.48mm,则S3=e-r=0.99mm-0.48mm=0.51mm。

如果需要将两只调整垫片连在一起,取得需要的厚度,较薄的调整整应装在输出轴轴承外圈和较厚的调整垫片之间,下列厚度和调整垫片可供应:0.15mm、0.20mm、0.25mm、0.30mm、0.40mm、0.50mm、0.60mm、0.70mm、0.80mm、0.90mm、1.00mm、l.10mm和1.20mm。

(11)装上输出轴和计算好的调整垫片S3。

根据第5~9项进行调节测量。

如果计算好的调整垫片是正确的。

百分表现在应指在偏差r(刻在从动齿轮)值上,公差为±0.04mm。

(12)如果测量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完成变速器的安装。

相反,检查所有零件的状况,更换已损坏的零件,接着重新安装主动锥齿轮。

2、从动锥齿轮的调整从动锥齿轮的注意事项:(l)最好在拆卸变速器之前,测量齿面的平均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