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了解不多,对于算盘的使用也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计数的智慧和巧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算盘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观察操作:让学生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构造和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算盘使用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4.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算盘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课件2.学具:算盘、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古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算盘,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算盘的计算过程,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背后的智慧。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地展示了古代计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
2.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古代计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看、做中,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事例,用于讲解古代计数的方法。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古代计数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古代计数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事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
3.操练(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巩固所学的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代计数方法,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古代计数的方法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古代计数的方法和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的内容。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词,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计数的方法。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设计背景古人计数是一种有趣且有趣的计数方法,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
古人计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法,它是以古代中国人的计数方式为基础。
在这种计数方法中,古人们使用手指和计算棍子来计数。
使用这种计数方法教学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不只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由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于古人计数方法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二、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能够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能够用古人计数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讲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通过讲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数学计算思想,提高学生的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授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具体教授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
帮助学生掌握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古人计数方法的能力。
3. 练习古人计数方法通过练习古人计数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古人计数方法的理解。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和应用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演示古人如何使用手指、计算棍子等工具进行古人计数,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深入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古人计数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通过此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古人计数方法的基础理论,掌握古人计数方法的具体步骤,掌握古人计数方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古人计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此次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口头提问等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盘、结绳、刻痕等,并通过对这些计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计数方法,如算盘,这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盘、结绳、刻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算盘、结绳、刻痕等计数工具。
2.学具:每人一个算盘,一组结绳和刻痕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古代商人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计数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算盘、结绳、刻痕等古代计数工具,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计数工具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古代计数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自使用的计数工具的优缺点,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教师点评,总结规律。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还使用古代的计数方法,会是怎样的场景?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提出创新的想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二、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四、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0根小棒等。
五、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数学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分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完成:()个一()个十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2、1个十,1个一是1110+1=11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1、19、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4、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7.1《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1《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古人计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起源,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古人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计数。
在7.1《古人计数》这一课中,我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人是如何计数的,以及这种计数方式与现代数学的联系。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古人计数》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包括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算盘计数等,以及这些计数方式与现代数学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古人是如何计数的,理解各种计数方式的原理,以及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现代数学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计数方式与现代数学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石子、结绳、算盘等,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手指进行计数,体会计数的过程和方法。
2. 讲解古人计数方法:我通过展示石子、结绳、算盘等教具,讲解古人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计数的。
3.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它们与现代数学的联系。
6.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它们与现代数学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请学生思考古人计数与现代数学的关系,并写一段话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人计数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了解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计数的。
2. 使学生能尝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简单的计数。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能尝试用物品进行简单的计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并尝试用不同的物品进行计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头、小木棍等物品。
2. 学生准备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石头、小木棍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古人是如何用这些物品进行计数的。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尝试进行简单的计数。
4. 交流分享: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计数方法,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人计数的方法,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的计数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数知识。
七、评价与反馈: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古人计数方法外,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计数。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计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等。
3.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数方法,并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九、教学巩固:1. 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后观察到的生活中的计数方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数游戏,巩固他们对计数方法的理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1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0)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通过认识古代的计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算筹计数、石子计数等,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认识算筹、石子等古代计数工具。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计数方法,认识算筹、石子等计数工具。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算筹计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古代计数方法。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计数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算筹、石子等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或实物。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石子或其他可以用来计数的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商店买卖商品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算筹、石子等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老的计数方法,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古老的计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进行实际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算筹、算盘、教学PPT等。
2.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套算筹和算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故事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想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筹计数法和算盘计数法的原理,并通过PPT展示算筹和算盘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计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算筹和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算筹和算盘计数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
5.拓展(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除了算筹和算盘,还有哪些古代的计数方法?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
3.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古人计数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围绕古人计数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1.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2.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3.实际问题中的古人计数应用2.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异同。
2.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区别。
2.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导入(5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较多的古代计数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兴趣。
2. 讲授(25分钟)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点强调古人计数的基本特点以及和现代计数的区别。
3. 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
老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较为复杂的计数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组内竞赛。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4. 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古代商人如何计算货物数量?古代建筑师如何量取土地的大小?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的评估:包括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团队合作、配合老师完成活动等方面。
2.学生表现的评估:包括学生是否理解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是否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等方面。
3.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次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课程通过讲授、活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了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计数的方式。
2.能够用古人计数的方式数出一定数量的物品。
3.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人计数的方式。
2.重点掌握古人计数的口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视频,展示古代计数方式,引入本节课古人计数的话题,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古人是如何计数的吗?2. 学习1.教师手写古人计数符号,让学生模仿,并教授古人计数口诀。
例如:两点一横,是二也是十;三点一横,是三也是十;四点一横,是四也是十……2.让学生自己想象出一些物品,然后用古人计数的方式数数,并询问数出来的数字。
3.训练学生掌握古人计数口诀,加深记忆。
3. 强化1.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用古人计数的方式数数,并将数出来的数字报出来,加深印象。
2.在计算机上设置相关练习软件,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以拓宽思路,通过不同的形式加深记忆。
3.观看历史纪录片,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4. 练习教师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古人计数的方式数数口算,进行口算比赛,数字最小的组获胜。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和学习了古人计数的方式,掌握了古人计数的口诀,并进行了相关练习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拼看一些古代计数符号,加深对古人计数方式的印象。
2.自己设计一些古代计数符号,可以是形状、音调等。
3.用古人计数方式数100个水滴,然后编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的学习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以及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数字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字和计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为本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和探索,这有利于学习《古人计数》这一章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古人计数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章节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人计数》的相关教学材料、PPT、教学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者故事的形式,引入古人计数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字的起源,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计数的方法,加深对计数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比如数字在其他文化中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字的背景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北师大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结绳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特别强调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课后,我需要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数学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
4.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难点与重点(北师大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并能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符号,能够正确进行数数和识数。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人计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数的情况?”比如,数玩具、数水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计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古人计数》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兴趣明显,他们对于结绳计数、刻痕计数这些古老的方法感到新奇。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数经验,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计数方法的特色,同时也能够掌握基本的算盘使用技巧和数码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算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可能还很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数码的读写规则。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知道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规则。
2.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算盘的使用方法。
2.数码的读写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每个学生一把。
2.准备数码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引入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拨动算珠,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
同时,讲解数码的读写规则,包括数码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同时,让学生练习数码的读写,包括单个数码的读写和多个数码的读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算盘接力赛,看哪组用算盘计算得最快;数码拼图,看谁能够最快地拼出正确的数码。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的认识还处于基础阶段。
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读写法,但对11-20各数的读写法和数的组成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如何正确地读写这些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20各数的卡片。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情境图片。
3.准备计数器,方便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11-20各数的使用。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读出这些数,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11-20各数的掌握程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写11-20各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数的意义,初步理解数的产生,为学习后续的数的概念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数经验,他们能够数数、识数,但对数的产生和计数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理解数的产生和计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初步理解数的产生。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初步理解数的产生。
2.教学难点:数的产生和计数方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计数棒、小图片、卡片等。
2.学具:计数棒、小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古时候,人们没有像我们现在的计数方法,他们是怎么计数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古人计数的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初步理解数的产生。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计数的方法。
如:用计数棒表示数、用小图片进行数数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数数接龙、图片排序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让学生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人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方法。
2. 学习数的产生,理解数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难点: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石头、小木棍等物品。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石头、小木棍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数的产生。
5. 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古人计数的方法。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古人是如何用其他物品进行计数的。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石头、小木棍等物品,古人还可以用什么进行计数。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古人计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测试。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
十、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古代文明的计数方法。
2.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现代计数方法与古代计数方法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用石头、小木棍等物品进行计数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感受数学文化的传承。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古人计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结绳记事、算筹、算盘等。
2. 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位值原理和进位原理。
3. 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位值原理和进位原理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计数工具(结绳、算筹、算盘)的模型或实物。
2. 学具:学生自备纸笔,用于记录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古代计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以及古代计数的基本原理。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和教具模型,演示古代计数的方法和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计数练习,亲身体验古代计数的方法。
5. 应用:讲解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计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板书设计1. 《古人计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PPT课件和教具模型,配合讲解进行板书。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和计数工具。
2. 让学生用纸笔进行古代计数的练习,加深对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
3. 让学生思考古代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写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和算筹的使用,以及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以及不同的计数方法如何表示同一个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古人的计数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计数方法的理解还处于基础阶段。
他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学习。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限,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知道它们的使用原理和优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不同的计数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计数方法如何表示同一个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掌握不同的计数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算盘、算筹、教学图片、教学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个算盘,一组算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商贩买卖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算盘和算筹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算盘和算筹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使用原理和优点。
同时,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尝试用算盘和算筹进行计数,感受不同的计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择一种计数方法,用算盘或算筹表示给定的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计数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认、读、写11~20个各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计数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难点: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具)等。
教学过程(按时,附板书)创新发展一.激思数数(两种顺序)2微视频(手不够用了,用石头或者树枝来表示)3在古人的人群中,有一位牧羊小姑娘,她每天都要数数她的小羊,我们一起来看看!(放动画三个)4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用石头来记录羊的只数的?(生:出来一只羊就摆一块小石头)评价: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二.启思牧羊姑娘很快的摆出了这么多石头。
(你能一眼看出来牧羊姑娘有多少只小羊吗?)其实,牧羊小姑娘很聪明,当每摆够十块小石头的时候,就用一块大石头来代替。
(PPT:大石头和剩下的一块小石头一起下来)。
这是一个十,比十多一是11。
2那这么多小石头,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块吗?(强化一个十)我们来用用牧羊姑娘的方法,我们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十个小石头,再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十块小石头,现在你能一眼看出这代表多少块小石头吗?(20)这是一个十,这也是一个十,合起来是两个十。
评价:牧羊姑娘的方法真好。
3第二天牧羊姑娘又来数她的小羊了,你们想帮她数一数吗?(想)我们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在桌面上摆一摆,帮她记录羊的只数。
看谁摆的又快又整齐?我想请一位坐姿端正,听讲认真的同学在黑板上摆一摆准备好了吗?(好了)(表扬谁,谁准备好了)牧羊姑娘要开始放羊了!(一只,又来一只,再来一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一、目的: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二、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五、教学方法:
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 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完成:()个一()个十
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
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
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
2、1个十,1个一是11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15、19、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
4、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
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5、练习:(口算)
10+910+810+710+610+5
10+410+39+108+107+10
6+105+104+103+10
(三)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延伸
寻找粗心丢失的数。
游戏报数。
(报数时丢一些中间数)
开火车顺数
游戏:数数(顺数和倒数)
拔珠游戏(师生――生生)
报数13,拔13并写出13,同时说13的含义,还可画珠。
P691-6自己完成。
(四)课外实践,拓展知识应用。
1、完成10-20各数数位图及小棒图。
2、和父母互说10-20各数组成。
(五)作业:
练一练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