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应用范围
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
合谷穴掐揉法可以应用于各种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的治疗, 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等。
急性病症
合谷穴掐揉法对于急性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急性腰扭伤 、急性痛风等。
慢性病症
合谷穴掐揉法对于慢性病症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例如慢性腰肌劳 损、慢性颈椎病等。
治疗效果
合谷穴的作用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与手 背的阳溪穴相接连,是手阳明大肠经 与足阳明胃经的交接穴位。因此,合 谷穴具有调整全身气血流通、缓解各 种疼痛的作用。同时,合谷穴还具有 疏风解表、清头明目、聪耳通窍、调 和营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02
按摩百会
按摩方法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 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
1 2
掌握正确方法
使用合谷穴掐揉法治疗疾病时,需要掌握正确的 操作方法,按照一定的力度和时间进行掐揉,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持续治疗
合谷穴掐揉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需要持续 治疗数周或数月,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3
配合其他疗法
在使用合谷穴掐揉法治疗疾病时,可以配合其他 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达到更 好的治疗效果。
用两手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颈后 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 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 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 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
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03
合谷穴掐揉法的应用和效果
缓解疼痛
合谷穴掐揉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各 种疼痛,对于急性腰扭伤、急性

颈椎病常用按摩治疗手法

颈椎病常用按摩治疗手法

颈椎病常⽤按摩治疗⼿法 颈椎病是现代都市⼈很常见的疾病之⼀,经常做⾃我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等问题,那么颈椎病按摩治疗⼿法有哪些呢?跟着店铺⼀起来看看吧。

颈椎病常⽤按摩治疗⼿法 1、⽤中指或⾷指按于头顶最⾼处正中的百会⽳,⽤⼒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双⼿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太阳⽳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同时⽤⼒做对按揉动20-30次。

3、⽤两⼿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将左(右)⼿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向下拿捏⾄⼤椎⽳20-30次。

5、以左(右)⼿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在⼤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

6、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得以放松。

再⽤法于颈肩部,以斜⽅肌为重点,施法3~5分钟后,医者⼀⼿扶头顶,⼀⼿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托住健侧下颌,⼀⼿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7、坐位,医者⽴于患者后⽅,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步缓解痉挛的肌⾁,能经通络⽽⾏⽓⾎,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逐渐趋于柔软。

8、坐位,医者⽴于患者侧⽅,⼀⼿虎⼝托住患者枕部,⼀⼿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

9、坐位,医者⼀⼿扶住头顶,⼀⼿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常预防颈椎病秘诀 1、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抬起头并向四周各⽅向适当地轻轻活动颈部,不要⽼是让颈椎处于弯曲状态。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作者:来源:《药物与人》2012年第11期许多颈椎病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或其它原因,无法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这里介绍一些有关颈椎病的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方法。

这套自我按摩方法,可在症状加重时随时加以应用,但最好在早晨醒后进行。

因为此时经过1夜的休息,颈背部的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有利于增强按摩的效果。

首先进行脸部按摩。

用两手手掌分别搓脸的正面、侧面及耳后各10次,然后五指分开如梳头状自前向后10次;其次分别用左、右手揉擦对侧前颈各10次,揉拿对侧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穴各10次;随后擦后颈部10次,并上下移动、抓拿后颈部,依次用拇指点揉左、右风池穴,用拇指对颈背部痛点按揉;最后一手托枕部,一手反掌托下颌,进行轻柔的头部上仰位旋转运动数次。

此外,头晕症状者,可将两手五指分开,用指尖轻叩头部;手臂麻木者,可沿上臂、前臂顺序揉搓,并配以曲池、合谷穴点按,以加强疗效。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每次5~10分钟,坚持1~2个月以上可有较好疗效。

现在再介绍一个颈部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1.以拇、食、中三指指腹,分别从第二颈椎棘突外侧缘和乳突部起自上而下捏拿对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左右交替进行各1 0次。

2.用多指指腹从第二颈椎平面起自上而下捏拿项部肌肉至第七颈椎平面7~10次,再用拇指揉拨项韧带6~10次。

3.以拇食指指腹捏拿对侧天柱(哑门穴旁开1 3寸,当斜方肌的外缘)、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穴,左右交替操作1分钟。

4.以中指按揉对侧缺盆(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穴各1分钟。

5.以两手手掌反复交替搓颈项部,以温热感为宜,同时用双拇指按揉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

6.作颈部主动的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各10次。

刮痧疗法,有疏通颈部经络、活化细胞、排除毒素、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一、刮痧用边线光滑的汤匙、铜钱或硬币,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颈背部上迅速刮动的治疗方法,称为刮痧疗法。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按摩治疗颈椎病属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推拿对治疗颈椎病的利弊有哪些推拿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由于推拿痛苦小,简便易行,疗效有时立竿见影,深受病人的欢迎。

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疏筋通络,缓解疼痛和麻木。

颈椎对应的穴位

颈椎对应的穴位

颈椎对应的穴位关于《颈椎对应的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一旦得了颈椎病,之后一定要立即调理,选用多种多样方式来开展医治,许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际效果是较为非常好的,例如中医针灸,中医推拿等方式,都能做到一定的健康保健的功效,在治疗颈椎病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按摩颈椎相匹配的穴道,进而做到减轻发胀,推动血液循环系统的功效,针对治疗颈椎病也具备非常好的作用。

颈椎骨相匹配的穴道1、推拿颈部两边的肌肉群正坐,推拿着用大拇指肉颈部两边的肌肉3~5遍,以释放压力肌肉,在疼痛点处主要推拿,接着点揉风池穴1分鐘,以酸胀为宜。

2.拿揉肩膀三角肌正坐,推拿者拿揉两边肩膀三角肌,从内到外普遍的释放压力肌肉,反复3~5次,用大拇指点揉两边锁骨前上角粘附处30秒,点揉肩井穴30秒,以酸胀为宜。

3.拿揉背阔肌正坐,推拿者用手由上而下的揉背阔肌3~5遍,以释放压力肌肉,随后用大拇指由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锁骨里侧缘中间的地区,关键揉按困扰及其一条索处,反复推拿3~5次。

4.掌揉单侧冈下肌正坐,推拿者用手揉单侧冈下肌肉30秒,随后用大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疼点,各30秒,技巧不适合过重,以酸胀为宜。

5.敲打肩背部正坐,推拿者用手敲打肩背部,能量柔和,以消除疲劳。

建议:生活起居中有提升颈肩膀肌肉的锻练,在工作之余做个头屈式,后伸和两侧屈健身运动及其上肢的健身运动,就可以消除疲劳,又能使壮实,韧性提高,有益于简短脊柱的平稳。

改正高枕睡眠质量的坏习惯,高枕会使头部屈式,扩大上下位颈椎骨的地应力,有加快颈椎骨退越来越可能。

颈椎病类型:1、颈型相对而言较为轻的种类,具体表现为颈枕部及肩部疼痛不适,颈部肌肉僵硬,有时候伴随活动受到限制等病症。

2.神经根型这类即是脊神经根遭受被压迫或是刺激性导致,具体表现为颈肩痛伴随上肢放射性疼痛或是发麻不适感等病症。

3.椎动脉型这类是椎动脉遭受刺激性或是被压迫导致的,具体表现为颈部肩膀疼痛伴随眩晕,恶心想吐,呕吐,耳鸣,耳聋等病症,经常与颈部活动相关,可能产生猝倒,但观念存有。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便秘
1.揉脐 右掌心贴紧神阙穴,左手压在右手背上,做顺 时针旋转揉动2~3分钟。
便秘
2.平推小腹 右手大鱼际着力,从肚脐 向下平推至耻骨联合处 30~50次。
便秘
3.抓肚皮 右手五指将小腹部皮肤抓起抖动3~5次后松 开,反复操作3~5遍。
便秘
4.点揉脾俞T11、胃俞T12、 三焦俞L1、肾俞L2、气海俞 L3、大肠俞L4、关元俞L5各 半分钟。
头痛
1.点揉风池、风府 用双手拇指点揉两侧风池穴,注意用力 方向朝向自己的鼻子尖。
头痛
2.揉太阳穴
将双手掌根贴于太阳穴,双目自然闭合,做轻缓平和的揉动。
头痛
3.抹额印堂穴 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具有 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头痛
4.浴全头穴 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 穴有健脑之功效。
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
推 拿
按 摩
作用:
1.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2.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理筋整复,强筋壮骨。
推拿手法要求 持久、均匀、有力
推拿手法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运动关节类
推拿适应症
1.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2.四肢关节疾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3.内科疾病: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 4.其他:小儿斜颈、近视、鼻炎等。
失眠
4.旋摩全腹 仰卧位,两掌重叠或单掌置于腹部,做顺/逆 时针摩腹2~3分钟。
失眠
5.按摩涌泉穴 ①摩擦涌泉穴:以一手握着脚趾,再用另一手 掌摩擦对侧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 ②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 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 浸泡15~30分钟。 ③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 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 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美容院肩颈按摩手法图解!

美容院肩颈按摩手法图解!

美容院肩颈按摩手法图解!
由于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埋头玩手机,久而久
之就有了颈椎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颈椎按摩手法也成了美容
师必备的手法之一。

下面整理了一套美容院肩颈按摩手法供
大家学习参考!一、揉按风池穴取穴位置:风池穴看起来很不显眼的一个穴位,但是这个穴位能调理很多种疾病,
经常按柔的话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在我们电疗多年调理病
例的经验中,有很多病症都需要调理风池穴这个穴位,我们
在具体介绍下风驰穴的具体用处。

按摩手法:平日落枕,一般人都会伸手就推拿脖子上痛
苦悲伤的位置,那就是风池穴。

平日取穴,头略低,耳后两
个凹陷处椎骨两侧就是风池。

揉此穴位只需双手扣在后脑,双手拇指恰好点在风池,进行点揉,由左向右,揉的时
间以恬静为主,有人觉得越揉越惬意,那就多揉一会儿,有
的人揉了一会儿就觉得头晕,可以少揉一会儿,力度适中即
可。

功效: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
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
感冒,瘿气,落枕。

二、按揉天牖穴取穴位置: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指腹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

此。

推拿手法扳法

推拿手法扳法

二十、扳法以“巧力寸劲”作用于关节,使其瞬间突然受力,而产生被动的旋转、屈伸、展收等关节运动的手法,称为扳法。

分为脊柱扳法和四肢扳法。

扳法是正骨推拿学术流派的主要手法。

【操作】(一)脊柱扳法1.颈椎斜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部微屈。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一手掌托受术者下颏,另一手掌面置于受术者枕部,两手协同,先使受术者头向一侧旋转至有阻力感时,然后用“寸劲”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声音,不可强求此声响(图4-66)。

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侧后方,用一肘关节托住受术者下颌,手扶住其枕部,另一手拇指顶推颈椎棘突偏凸侧;托扶其头部的手用力,先做颈项部向上牵引,同时使受术者头部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有阻力感后,略作停顿,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扩大旋转幅度的扳动(2°~3°),同时另一手拇指向偏凸对侧协调推顶棘突(图4-67)。

图4-66颈椎斜扳法图4-67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住,置于枕后部。

术者站于受术者身后,双手分别从受术者腋下伸出,经其上臂之前,从后方握住其前臂下段,然后术者单足站立,用一侧膝部顶压住病变胸椎棘突下缘。

嘱受术者身体略向前倾,双手、双臂与膝部同时协调用力,使受术者躯干被动后伸至弹性限制位,在受术者呼气末双手向后上方做突发短促的扳动(图4-68)。

4.胸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取坐位,两手指交叉扣于后枕部。

术者位于其侧后方,一手拇指推顶错缝椎体棘突,另一手抓握受术者项肩部,嘱受术者躯干主动前屈至病变节段棘间隙有张开感,然后以手带动脊柱旋转至弹性限制位,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同时拇指用力向斜上方顶推棘突,调整错缝的脊椎关节(图4-69)。

5.腰椎斜扳法受术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在上,屈膝屈髋。

术者站于其面前,以一手按受术者肩前部向后推,同时另一手肘部半屈,以前臂上段抵住臀部向前扳,把腰椎旋转至有阻力感后,做一突发有控制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图4-70)。

按摩后颈法

按摩后颈法

按摩后颈法我得了颈椎病,又长期坐办公室,整天头晕、脖子痛、肩膀酸,医院要我每周去做“牵引”,因工作忙,坚持不了。

后一位朋友教我自我按摩,办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脖子后,用手掌按摩后脖颈100次,然后单手各按摩50次。

按摩时下颌微抬,以使后颈处于松弛状态。

半年多来,我每天早晨起来按摩,天天坚持,有时晚上也做一次。

现在,我的颈椎病已好了。

(北京柯秦)凤点头与鹤吸水法作为一名颈椎病患者,我与亲朋、病友交流时收集到两种古代流传颈椎病自我保健方法,详述如下。

凤点头:闭上眼睛(避免老年同志晕眩),身体不动,用头在空中书写繁体“凤”字,每天7~8遍。

鹤吸水:身体不动,下颌抬起,抖动前伸,同样7~8遍。

我坚持了5个月,自感颈椎不适明显减轻。

(济南王兆华)干搓脸法去年秋天,我得了颈椎增生,左手手指麻木,几次去医院治疗无效。

后在朋友建议下采用干搓脸法,不到半年就好了。

方法是:十指伸直举同脸高,下上搓脸,每天早晚各一百次,连续半年便好。

此法由于肩头同时活动,还可治肩周炎,并有美容作用。

(聊城孙超) 搅舌法我患颈椎病多年,久治不愈。

一次,我在搅舌做牙齿保健操后,颈椎部感觉有些轻松,便留意了。

我每天坚持做搅舌数次,1个月后颈椎竟不再酸痛,半年多来也没有犯病。

方法是,舌尖在牙床内侧或牙床外侧,顺一个方向转圈搅动,待后脑勺感到痛胀时(约有14圈)停下休息一会儿,再向相反方法转圈搅动,这样反复3~4次即可。

(临沂李康为) 拍打法我患颈椎病十几年,经多次理疗、按摩等都未治愈,朋友介绍拍打可治颈椎病,于是我买了一个橡胶锤,每晚看电视或躺在床上,用橡胶锤锤打患处30分钟,现已痊愈达两年之久。

颈椎锻炼四大简单方法锻炼方法:1.望天看地:望天时头后仰到极限,看地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重复10次。

2.左右旋转,头向左或向右缓慢地旋转,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要过猛)。

连续10次。

3.左右侧屈:应向左到右缓慢侧屈,耳朵靠近肩膀,身体肩膀保持不动,左右重复10次。

颈部推拿

颈部推拿

一、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笔者根据颈椎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症状,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从颈椎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神经分布,肌肉、韧带的起止分布规律入手,探讨颈椎病推拿的最佳组合方法,摸索出点(穴位)、线(经络)、面(区域)结合的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

经十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颈后线自枕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向下至第七颈椎棘突止,相当于督脉经颈段。

主要用于消除颈椎病所致的棘上、棘间韧带的疼痛、挛缩、剥离、钙化等症,能纠正颈椎曲度变直、消失征象,恢复正常生理曲度,增进颈椎前后屈伸功能。

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上下往返治疗6 ~7次。

椎旁线自风池穴直下至颈根穴(大椎穴旁开1寸〕,相当于颈夹脊穴。

左右各一线。

此线为颈神经根椎间孔出口处。

主要用于消除神经根水肿、炎症、压迫,缓解椎旁的斜方肌、颈夹肌、顶阔肌的疼痛、痉挛,矫正棘突偏歪和颈椎侧弯,增进颈椎侧屈功能。

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侧扳法,上下往返6 ~7次。

颈旁线自枕骨乳突部向下至颈臂穴。

左右各一线。

主要用于缓解颈旁的斜方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斜角肌的疼痛、痉挛,特别是对由于斜角肌痉挛所引起的臂丛神经受压症状的消除作用明显,能增进颈椎左右旋转功能。

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拨揉法,上下往返治疗6~7次。

肩胛带区自颈根部向外至肩峰部区域,为手太阳、足少阳经脉所过。

左右各一区。

主要用于缓解位于冈上区域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冈上肌痉挛,消除疼痛、酸胀、板滞以及沉重感和对肩关节的受累症状。

手法:采用滚法、按揉法、拿法、摩法治疗。

时间约3分钟。

肩胛背区在肩押骨背面,肩胛冈下缘区域,为手太阳经脉所过。

左右各一区。

主要用于消除位于该区的斜方肌、冈下肌痉挛、酸痛、板滞、疲惫感。

肩胛间区在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为督脉经、足太阳经脉所过。

主要用于缓解位于该区的肩胛提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痉挛,消除疼痛、酸胀、板滞症状,矫正由于肌痉挛所致的胸椎小关节紊乱等症。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防治颈椎病自我按摩操1.按摩百会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 按压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不能劳动、手、腿、足麻木、口臭口燥)等,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引起的筋骨牵引所致。

晚上睡觉口中有流口水的现象,喉中有锯声。

颈椎病、肩周炎,胸背手足肩膀腰膝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患者为慢性,临床常表现不颈既称(颈椎)、肩膀既称(肩周),肩上背胛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足麻木或痛,甚至瘫痪不能劳动、自理。

颈椎病“5步操”疗法

颈椎病“5步操”疗法

颈椎病“5步操”疗法颈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就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每天做做自我治疗体操,加上按摩器辅助治疗,以及每周体育运动。

下面我教你们一直“5步操”疗法,简单有效,疗效明显。

参照下面的示意图,做做颈椎病的自我治疗体操,利用片刻闲暇时间,扭扭脖子扭扭屁股,争取颈椎病早日康复,跟颈椎病说拜拜,或者早作预防,保持身体更加健康。

方法/步骤1. 左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幅度要大,每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顿5秒,左右旋转10次(如果觉得头晕心慌应减小运动幅度)。

2. 前屈后伸:做时伴随深呼吸,呼气时颈部前屈,下颌接近胸骨柄上缘;吸气时颈部伸至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以自己的下巴为点,由下向上画圆)。

3.左右侧展:吸气时头向左偏,呼气时头还原。

接着吸气时头向右偏,呼气时头还原,反复做10次。

(肩部保持水平,尽量拉升侧颈的肌肉)。

4.后撑拉伸:身体直立,双脚并拢,双手放于身后互握住,双肩向后展开,手臂伸直尽量上抬,头部后仰,停顿5 秒,反复练习10次(背部肌肉有明显的挤压感)。

5.穴位按摩:风池穴:在颈部整后方,发迹线交界处,两侧对称。

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风池穴,由上向下来回按摩30次(按摩力度以略有酸痛感为宜)。

注意事项∙每天必须坚持,每次5-10分钟,持之以恒,日久见效。

如果这么一点小计划都坚持不了,那谈什么理想什么伟大目标都是多余的。

∙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有快速运动,避免拉伤肌肉。

∙颈椎按摩操是一种最消极的运动方式。

如果可能,你应该花点时间早上跑跑步,下午打打球,最起码是晚饭后散散步,但是现代人花在运动上的时间是相当吝啬的,出门小车代步,家务保姆,上班被空调包围着,宁愿整天窝在沙发里,也不愿做一丁点运动。

如果你确实如我说的那样,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就当作你没看过这篇文章。

还有一种最下策的办法,那就是买一台颈椎按摩器,平时在家有空时按摩按摩,用时只要靠在肩上,打开开关,按照说明书操作就是了。

五个特效穴专治颈椎疼痛、颈椎病!一招绝技,立竿见影

五个特效穴专治颈椎疼痛、颈椎病!一招绝技,立竿见影

五个特效⽳专治颈椎疼痛、颈椎病!⼀招绝技,⽴竿见影养⾝参考颈椎病的形成不是⼀天两天的事,治疗起来也是相当的⿇烦。

脖⼦不能左右转动,像落枕⼀样难受。

⽽对于⼀些不是特别严重的颈椎病,⾃我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不适,并防⽌其进⼀步发展。

我们的⾝体上有五个特效⽳位,专门防治颈椎疼痛和颈椎病,如果按压得当,可有效缓解颈椎不适症状,长期坚持,对治疗颈椎病也是⼤有好处!绝技⼀:在头部按揉风池⽳缓解颈椎病、颈部疲劳中医讲“头⽬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能治疗⼤部分风病。

此外,按揉风池⽳和周围肌⾁,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取⽳⽅法:双⼿四指分开,置于头后上部,这时两个拇指正好在头颈部两侧的凹陷处,即风池⽳。

按摩绝技:⽤拇指使劲按压凹陷处直到有酸胀感,然后缓缓揉动。

每次在低头伏案后按揉5分钟,可以很好的改善脑部⾎液循环,使得头脑清醒,消除头晕、头闷等症状。

绝技⼆:在肩部按压肩井⽳肩中俞⽳缓解颈部酸痛感,放松颈肩部按压“肩井⽳”有助于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鸣、落枕等症状。

另外,肩背痛、颈椎病的时候,还可以常按压肩中俞⽳,能够促进颈部、脑部的⾎液供给。

取⽳⽅法:肩井的部位在⼤椎(低头时摸到的颈部⾼⾻,其下缘便是⼤椎⽳)与肩峰(肩膀最外侧的⾻骼⾼点)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与肩线的交接处。

肩中俞位于第⼀胸椎棘突(⼤椎⽳下⾯)旁2⼨(同⾝⼨,即个⼈拇指的宽度,下同)。

按摩绝技:按压这两个⽳位时,可以⽤⼀⼿绕过胸前置于另⼀侧的肩上,然后⽤⾷指和中指并拢按揉,⼀般颈部功能障碍者会有明显的酸痛感,按揉后则感觉颈肩部轻松很多。

绝技三:在⼿臂按压合⾕⽳⼿三⾥⽳缓解颈椎压、通络⽌痛按压合⾕⽳的保健操,对缓解颈椎压⼒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按揉⼿三⾥⽳不但能通络⽌痛,缓解⼿臂及胳膊的疼痛,还能理⽓和胃。

取⽳⽅法:合⾕⽳:将⼀⼿的拇指横纹搭在另⼀⼿的虎⼝上,屈拇指时指端所按便是,注意按压时拇指应朝⼩指⽅向⽤⼒。

头部按摩

头部按摩

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

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

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所以对于颈椎病要注意及时治疗。

那么,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1、颈椎牵引对于颈部不适,肩背及手臂、手指麻痛等症状为主的病人,牵引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牵引可限制头颈部活动,牵开椎间隙,有利于椎间隙内突出物的还纳,从而缓解了髓核等对神经根及有关血管的压迫与刺激作用。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用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适应于风、寒、湿痹及肿痛症,颈、项、腰痛及四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

3、推拿和按摩推拿和按摩也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颈型、神经根型早期疗效较好。

有人对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动脉型病人进行推拿,再经脑电图测定,证实手法柔和、适当推拿,可增加椎动脉的供血量,从而改善症状。

但已有下肢活动不利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推拿。

解决颈椎病患者的饮食习惯问题。

大家知道,很多疾病患者都会被要求忌口,少吃一些对身体有害的食品,多吃一些对自己的恢复有利的食品,颈椎病也不例外。

1、颈椎病以中老年为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切记不可食油腻味重之食。

颈椎图解——精选推荐

颈椎图解——精选推荐

颈椎图解1、颈椎病正确睡姿图⽚1.纠正不良的坐姿长时间地伏案⼯作、打扑克、打⿇将、操作电脑、看书等,均会改变颈椎的正常曲度,导致颈椎出现慢性劳损。

可外付(颈*椎顺*古*贴)灰付因此,在进⾏上述活动时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在长时间低头⼯作和学习时,应每隔 10分钟就活动⼀下颈部,适时伸展四肢。

2.并科学地选⽤枕头⼈在睡觉时,若睡眠姿势不正确,就会使颈椎之间的韧带处于紧张的状态。

⼀定要保持正确的睡姿,即以侧卧位为主,以仰卧位为辅。

另外,枕头的⾼低和质量对⼈的颈椎也有很⼤的影响,标准枕头的⾼度应该在10厘⽶左右,枕芯的材料应以柔软、弹性好为佳。

3.加强颈部的锻炼加强颈部肌⾁的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学的颈部运动反⽽会加剧颈椎的劳损。

正确的颈椎锻炼法应该是⽤肩部和上肢的运动来带动颈部的肌⾁,如进⾏慢跑、做甩⼿运动、练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临床研究发现,受凉会引起颈部肌⾁的痉挛或⼩关节的紧张。

因此,⼈们应尽量避免呆在潮湿和寒冷的环境中,并要根据⽓候的变化,随时调整⾐被的厚度,以防⽌颈部受凉。

5.保持乐观情绪有研究表明,⼈们长期处在感情压抑、烦闷等精神状态下易患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会影响⾻关节及肌⾁的休息。

所以,除了要在平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锻炼外,还要保持健康快乐的⼼情。

2、颈椎各部位图解颈椎共七块,其中第3、4、5、6颈椎为典型椎⾻,1、2、7为⾮典型椎⾻。

典型颈椎(第3、第4、第5、第6颈椎)的特征:1、椎体较⼩,左右径⼤于前后径,上⾯突起 (形成侧缘关节),下⾯凹陷;2、椎孔较⼤呈三⾓形;3、所有颈椎 (典型或⾮典型)的横突孔中都有椎⾎管⾛⾏ (椎动、静脉,第7颈椎横突孔中⽆椎动脉⾛⾏)。

(2)颈椎图解扩展资料颈椎不仅⽀撑头的重量,还有很⼤的活动范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

同时,椎⾻边缘易长⾻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的自我按摩图解
防治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会: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 按压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不能劳动、手、腿、足麻木、口臭口燥)等,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引起的筋骨牵引所致。

晚上睡觉口中有流口水的现象,喉中有锯声。

颈椎病、肩周炎,胸背手足肩膀腰膝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患者为慢性,临床常表现不颈既称(颈椎)、肩膀既称(肩周),肩上背胛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足麻木或痛,甚至瘫痪不能劳动、自理。

此类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以40岁的中老年为多。

颈肩胸背手足腰膝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一些职业的特点,如:电脑操作员、司机会计等,其颈肩腰胸背每天都处于高度的负荷状态。

然而,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无论患者还是医师,则往往重治疗,轻预防和功能锻炼。

古人,早就认识到,也就是说治疗颈肩腰胸背手足腰膝痛患者要从平时的预防和锻炼开始。

却往往因为工作忙,或缺乏针对性的锻炼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治病效果差,甚至,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其经济负担,导致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病。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医生不知道此类疾病的根源在那,更不知道其病的治疗方法。

在束手无策的同时,只用那些按摩、筋骨牵引或吃些通筋舒骨的西药或止痛药等,这样下去只能是治表不治本,所以导致此类疾病的严重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总之,其病的主要病源在于,痰涎伏在心隔上下(心腹积水或胸隔积水),会造成头痛(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肩周炎、手足痛不能劳动、胸背痛、腰膝痛、口臭口干、口流唾液、晚上睡觉喉中有锯声(打鼾咯)。

总而言之,治疗此类疾病药理分析如下:
~~:泻水饮,治水肿,水鼓,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手足痛,吐逆。

”《别录》:“主颈液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胁膜积水等。

”《纲目》:“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水,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涕,为癖。

~~能祛脏腑之水湿,~~能行经之水湿。

~~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泻水饮,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癫痫,噎隔,积聚,二便不通。

《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痰,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

”《珍珠囊》:“水结胸中,非~~不能除。

”~~~:利气豁痰,湿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嗽,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朱震享:“痰肋下及皮里膜外非~~~莫能达,古方~~~用~~~正此之义也。

”如果得此类疾病的患者,用此药物治之,则痊愈也。

每天只需服4克,而一次性的,用生姜冲开水送服,轻者八天,重者一十五天痊愈,不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