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适当的数学运算和方法解决问题,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灵活,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问题的本质,能够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

2.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适当的数学运算和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提高解答的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适当的数学运算和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提高解答的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2.实例: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教学。

3.练习题:准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已知条件和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应用、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等。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应用、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应用、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等基本知识。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2/3袋糖果,小红有1/2袋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袋糖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应用、单位换算、空间与图形等。

同时,教师讲解这些知识点的应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主要介绍了分数的应用问题。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应用范围和解决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问题情境。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基础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和小红感到公平?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应用问题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应用题解题的基本步骤;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概念和分类;2. 应用题解题步骤和技巧;3. 实例分析和解题讲解。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下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概念和分类。

例题:小明有10支铅笔,其中4支铅笔坏了,小明又买了3支。

请问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步骤二:概念讲解(5分钟)通过简单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例如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题目,解题过程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

步骤三:解题步骤和技巧(10分钟)1. 阅读题目,理解问题;2. 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3. 列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4. 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5. 检查和回答问题。

步骤四:实例分析和解题讲解(20分钟)选择几道具体的实例,通过分析解题过程和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步骤五:学生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步骤六:总结(5分钟)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解题要点,强调应用题解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解答情况,评价他们对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3.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在其他数学课程中,增加更多的应用题训练;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课件;2.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实施,学生对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方程解题的基本步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例题讲解和巩固练习两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解法,但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逐步学会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例题和巩固练习的PPT,便于课堂演示和学生跟随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巩固和课后作业。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5元,他花了30元,请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

两车同时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讲解方程的解法。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尝试的精神。

3.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尝试、调整等。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呢?比如,你们家里有多少人?每天需要准备多少碗筷?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1)出示问题:小华家里有5口人,每顿饭需要准备8双筷子,家里还有多少双筷子?(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尝试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交流讨论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解题过程呢?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画图、列表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我们再来解决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2.教学例2(1)出示问题:某班有42名学生,要组织一次春游,如果每辆大巴车可以坐18人,至少需要几辆大巴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尝试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交流讨论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解题过程呢?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画图、列表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解决问题。

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交流讨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策略可以用来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精神师: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也需要和同学合作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小学五年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五年级数学教案课题一: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教学目的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答.)2.35+1.53.7×1004.05×87.4-3.5 83÷100 1.2-0.518+4.9 1.6×50 3.9×522.5-8.5 1.56÷3 540+98●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我们解答过很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三步计算的.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解答应用题时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1)教师出示例1,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要做什么?”(首先要审题,弄清题意.)“弄清题意就是要先弄清题里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是什么.我们以前学过用哪些方法来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我们可以摘录出条件和问题,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板书如下)┌前5天,每天做75套计划做660套┤└后3天,每天做?套学生:“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或教师板书如下.)(2)教师:“弄清题意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分析数量关系)教师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教师随着学生说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板书如下.①已经做了多少套?__________②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__________③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__________(3)教师:“确定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列式计算了.谁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说,教师对照上面的问题写出算式和得数,如教科书第47页例1.)教师:“谁还会列综合算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计算)(4)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下一步应该写答案,教师应提示学生再想一想.)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指名学生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有没有错误.)教师:“除了按照题意和原来的计算顺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对不对以外,我们也可以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一下.”教师边计算,边解释:“先用得数95套乘3,就是后3天要做的.”95×3=285(套)“再用计划做的660套减去285套,就是前5天做的.”660-285=375(套)“再用375套除以5,就是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375÷5=75(套)“这样计算的结果是75套,和原题中已知条件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相同,说明解答是正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写答案了.如果这样计算的结果和原题中已知条件不相同,那就需要再检查一下解答(或检验)的计算中哪里有错.”检验正确后,教师板书:“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2.归纳、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画图、列举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第五单元第2课时:画图解题第五单元第3课时:列举法解题2. 第六单元:简单的不等式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第1课时:不等式的概念第六单元第2课时:解简单的不等式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第五单元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2. 第二周:第五单元第2课时,画图解题3. 第三周:第五单元第3课时,列举法解题4. 第四周:第六单元第1课时,不等式的概念5. 第五周:第六单元第2课时,解简单的不等式六、教学内容:6. 第六单元第3课时: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不等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解不等式,得出实际问题的解答。

7. 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信息,并能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2.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准备画图工具,如白板、彩笔等,方便学生整理信息。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他想要知道买10支铅笔需要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解应用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解应用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解应用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解应用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它要求我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解应用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一、理解问题在解应用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仔细阅读问题,确保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要理解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仔细阅读问题:通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

2. 确定问题的关键词:通过标记关键词或划线重点,帮助理解问题的要求。

3. 定义问题中的未知量:将问题中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出来,例如用 x 表示某个数值。

二、列方程理解问题后,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即列方程。

列方程是解决应用问题的重要步骤,它能将问题中的条件与数学关系表达出来。

列方程的步骤如下:1. 确定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

2. 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问题的条件和已知信息,建立等式或不等式。

3. 解方程:根据建立的方程,使用等式性质和运算法则,求解未知量的值。

三、进行计算解方程后,我们需要进行计算,求出问题中未知量的具体数值。

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运算符号和运算法则,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应用问题计算完成后,我们需要将计算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回答问题的具体要求。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检查计算结果:检查计算过程中是否有错误,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回答问题:根据问题的要求,将计算结果转化成实际情境中的答案。

3. 可能的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考虑多种情况的问题,我们可以列出可能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五、总结解应用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不仅仅适用于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也适用于其他年级和学科的应用问题解答。

通过理解问题、列方程、进行计算和应用问题等步骤,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的方法与步骤,我们能够较好地解答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应用问题。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内容: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要求:1、进一步稳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

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拟,系统的归纳整理概括出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步骤。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容许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容许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出解容许用题的步骤。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步骤一、讲授1、出例如1工人要做一个长,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2、理解题意1〕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干什么?这道题是求什么?2〕学生答复:弄清题意,就是求长方体的棱长之和。

3〕提问:你知道长方体的棱长之和吗?〔4〕学生答复:方体的棱长之和=〔a+b+h 〕×45〕提问:做这道题要注意什么?6〕学生答复:要注意单位要一致。

3、找学生上讲台板演。

长方体棱长之和=〔a+b+h 〕×4=〔〕×4×4答:这个柜台需要米角铁。

二、练习出示以下四道练习题,带着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3、一节火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米,装的煤高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吨,这节火车厢里的煤重多少吨?4、学校运来一堆沙子。

修路用去八分之五吨,砌墙用去六分之一吨,还剩下六分之五吨,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多少吨?5、一本故事书共10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一,第二天看了20页,两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容许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后再解容许用题时,都可以顺着这个路子去思考,千万不要的没弄清题意的情况下,随意列式解答,更不要乱套解答的类型,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数量关系,并运用关系式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巩固基础知识的部分,又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和分数的应用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找不准数量关系、列式不正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数量关系,并运用关系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练习题目。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练习题库:整理一批练习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板书: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购物车,购物车里有若干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不相同。

提问:“如果你是购物者,如何计算你需要支付的总价?”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实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现在打八折,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引言在五年级数学下册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

学生不仅需要解决基础的加减乘除的问题,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解决问题教案,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加减乘除技巧;2.学生能够了解并熟练运用问题解决方法;3.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讲解决问题基础本节主要讲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读懂问题、确定未知量、列方程、解方程等。

教案中还提供了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熟悉这些步骤,并掌握其运用方法。

习题示例小明买了一箱苹果,每箱有18个。

他给了小红4个,在家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解题步骤:1.读懂问题:小明买了一箱苹果,每箱有18个。

他给了小红4个,在家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确定未知量:在家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3.列方程:苹果的总数 - 小红得到的苹果数 - 在家里还剩下的苹果数 = 04.解方程:苹果的总数 - 4 - 在家里还剩下的苹果数 = 0,所以在家里还剩下的苹果数 = 苹果的总数 - 45.答案:在家里还剩下的苹果数 = 18 - 4 = 14第二讲整数的加减法本节介绍了整数的加减法,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熟悉整数的运算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习题示例小明有20元钱,他用了13元钱,请问他还有多少元钱?解题步骤:1.读懂问题:小明有20元钱,他用了13元钱,请问他还有多少元钱?2.确定未知量:他还有多少元钱?3.列方程:小明的钱数 - 用掉的钱数 - 剩下的钱数 = 04.解方程:小明的钱数 - 13 - 剩下的钱数 = 0,所以剩下的钱数 = 小明的钱数 - 135.答案:小明还有7元钱。

第三讲长方形的性质和计算本节介绍了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图形与实物的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点。

习题示例现有一张长方形纸片,边长分别为10cm、6cm,将其沿着短边对折后,再沿着另一条短边对折后,问得到的图形是什么?解题步骤:1.读懂问题:现有一张长方形纸片,边长分别为10cm、6cm,将其沿着短边对折后,再沿着另一条短边对折后,问得到的图形是什么?2.确定未知量:无3.分析纸片对折后的图形,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为6cm。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问题,确定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思路。

2、掌握问题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2、掌握将预算、比例、图形等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运用预算、比例、图形等数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2、合作学习3、探究式学习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使用了哪些思路和方法,以及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根据问题类型分析解决思路。

2、问题解决基本方法:①确定问题类型,确定解决思路;②列举已知条件,并标注符号;③列方程或列比例;④解方程或解比例;⑤给出答案,并进行检查。

3、通过例题讲解问题的解决过程。

4、运用知识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然后与同桌讨论思路和解决过程。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思路、方法和答案。

其余同学需要用自己的方法再次解决这个问题,并比较不同方法和答案的优缺点。

3、在小组讨论和比较后,给出正确答案和详细解决步骤。

四、实践演练(20分钟)1、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2、老师巡视教室,及时解答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预算、比例、图形等数学知识,并能将知识点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1、课堂联系册上的相关练习。

2、家庭体验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行编写问题和解决过程,并提交给老师,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教学评价:1、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作业完成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教பைடு நூலகம்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方程、不等式、比例等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价值。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课本第80页第1-5题,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注意运算的准确性,以及解题方法的规范性。
2.提高作业:完成课本第81页第6-10题,这部分题目难度相对较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需运用所学的方程、不等式、比例等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小明打算用100元钱买水果,已知苹果的价格是每千克8元,香蕉的价格是每千克3元。请问小明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的苹果和香蕉?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适时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五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涉及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应用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的问题。

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更需要学生具有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五年级数学下册,学生需要掌握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一. 阅读题目,理解问题应用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在阅读题目时,学生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共分三次”,“平均值”,“剩余部分”,等等。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需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例如“已知甲数目是乙数目的两倍”,“总人数为50人”,等等。

学生需要将这些条件写下来,以便在计算时使用。

二. 列式子,确定解决方法在理解完问题后,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计算式,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解决“已知甲数目是乙数目的两倍,如果甲数目增加5个,乙数目增加9个,则甲、乙数目相等,求原来甲、乙的数目各是多少?”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这样列式子:甲数目为x,乙数目为y,则x=2y;甲数目增加5个,乙数目增加9个,则x+5=y+9;因为最终甲、乙数目相等,列出方程式:x+5=y+9,将x=2y 带入其中,得到2y+5=y+9,解得y=4,x=8。

原来甲数目为8,乙数目为4。

三. 检查计算结果在求解应用题时,学生需要认真检查计算结果,确保所得的答案符合题目所要求的条件。

例如,在求解“小明和小红一起学数学,小明背书需要20分钟,小红背书需要30分钟,两人开始同一时间背书,学五页书快时,小明比小红早背完1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学九页书,小红比小明晚背完2分钟,问学二页书时,小明比小红晚背多少分钟?”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认真计算答案,并且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所要求的条件。

四. 小结应用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小学数学五年级人教版下册《应用题的解决策略》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五年级人教版下册《应用题的解决策略》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五年级人教版下册《应用题的解决策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应用题的解决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应用题的解决策略。

2. 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 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向学生引入应用题的解决策略。

例如:“小明去商店买了两本书,一本书的价格是28元,另一本书的价格是36元,请问他用多少钱购买了这两本书?”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解题思路。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解决策略,即将问题转化为算式28 + 36 = ?。

2. 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根据上述引导,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尝试运用应用题的解决策略进行解题。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应用题,如购物问题、面积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3.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应用题的解决策略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解决应用题时,我们通常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4. 练习巩固请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旨在巩固他们对应用题的解决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逐步提高难度,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应用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启发。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应用题的解决策略,学会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涵盖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等。

本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解决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

因此,在教学本章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除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发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4《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不全面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直观展示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一个玩具需要花费40元,购买一个文具需要花费15元,小明有100元,请问他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玩具和文具?2.呈现(10分钟)展示与问题相关的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例如:购物问题、路程问题等,需运用加、减、乘、除运算求解。
(2)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如运用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以及加减法运算性质等简化计算过程。
(3)掌握画图、列表等解题策略,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路程问题、面积计算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实物模型演示面积的计算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其次,我发现学生们在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计算时,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运算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实际应用中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并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让他们进行练习。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解决问题。但在成果分享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
2.发展数学运算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准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3.培养数据观念,学会用画图、列表等方法整理信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4.增强问题解决策略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5.提学习和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

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
系统的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
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独立
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步骤
一、讲授
1、出示例1
工人要做一个长2.2m,宽40cm,高80cm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2、理解题意
(1)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干什么?这道题是求什么?
(2)学生回答:弄清题意,就是求长方体的棱长之和。

(3)提问:你知道长方体的棱长之和吗?
(4)学生回答:方体的棱长之和=(a + b + h )×4
(5)提问:做这道题要注意什么?
(6)学生回答:要注意单位要一致。

3、找学生上讲台板演。

已知a=2.2m b=40cm=0.4m h=80cm=0.8m
长方体棱长之和=(a + b + h )×4
=(2.2+0.4+0.8)×4
= 3.4×4
= 13.6m
答:这个柜台需要13.6米角铁。

二、练习
出示以下四道练习题,带领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

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一节火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米,装的煤高1.5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5吨,这节火车厢里的煤重多少吨?
4、学校运来一堆沙子。

修路用去八分之五吨,砌墙用去六分之一吨,还剩下六分之五吨,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多少吨?
5、一本故事书共10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四分之一,第二天看了20页,两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后再解答应用题时,都可以顺着这个路子去思考,
千万不要的没弄清题意的情况下,随意列式解答,更不要乱套解答的类型,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