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
浦项: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财团
![浦项: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财团](https://img.taocdn.com/s3/m/6fdaa0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7.png)
浦项: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财团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下称:浦项)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也是韩国十大财团之一。
凭借其在国外市场的扩张能力和技术优势,浦项在世界钢动态(WSD)组织进行的全球钢铁制造商竞争力评比中,2010-2013年连续4次位居榜首。
一、POSCO集团发展概况(一)发展历程从浦项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1969年)是浦项的创业期。
1968年4月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创立大会召开,标志综合制铁所建设大长征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1970-1981年)是浦项的建设期。
自1973年韩国浦项首次建成百万吨粗钢规模的一期设备以来,通过四期建设,最终在1981年建成850万吨粗钢规模的浦项制铁所(1983年四期二次工程建成粗钢910万吨规模)。
第三阶段(1982-1992年)是浦项光阳建设期。
为满足韩国国内钢铁需求,1982年开始筹建光阳制铁所,从1985年一期建设到1992年光阳综合竣工仪式期间,公司通过填埋近海建设了炼铁-炼钢-轧延工程一条线的光阳制铁所。
第四阶段(1993-至今)是浦项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浦项在纽约和伦敦上市,完成了浦项新炼铁厂和光阳第五座高炉的建设,并在2000年实现民营化后,加速在中国、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等海外市场的经营。
(二)集团概况目前浦项集团旗下共有27个国内下属企业(机构)和57个海外机构,其中27个国内企业(机构)涉及钢铁、能源、建筑工程、贸易、信息与通信、材料化工及支持服务共7个领域(见附表1),57个海外机构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24个国家(见附表2),其中中国有15家,除2家在香港以外,其它13家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辽宁等地区。
近几年,浦项钢材产销量逐年增长。
2012年钢材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552万吨和3505万吨,较2009年的2824万吨和2844万吨相比,分别增长25.8%和23.2%。
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
![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1e834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5.png)
政策与管理研究Policy & Management Research引用格式:陈凯华, 温馨, 张超. 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1): 163-175,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17001.Chen K H, Wen X, Zhang C. Measurement, 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1): 163-175,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17001. (in Chinese)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陈凯华1温馨2张超2*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摘要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评估有助于刻画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为科技政策和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从“投入—过程—产出”的视角,提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潜力—效力—实力”三维测度框架,实现了兼顾规模和效率差异性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多维度全过程分析。
文章基于笔者研究完成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对世界34个主要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测度,并重点分析了2011—2022年包括我国在内的11个典型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演进趋势。
在此基础上,从科技竞争潜力、科技竞争效力和科技竞争实力3个维度进一步对34个主要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刻画34个主要国家科技竞争格局并揭示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
研究发现,我国科技竞争力近年来增速逐步放缓,转向稳步增长阶段,不过与科技领先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结合2012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谈一谈今年我国如何应对好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
![结合2012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谈一谈今年我国如何应对好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03889245901020206409c07.png)
∙2011年,全球经济风起云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内方面,尽管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
近期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2可谓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一年。
如何“危”中觅“机”,实现“稳中求进“的增长态势,是上至整个国家,小到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于我们电源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作为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视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来年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严峻形势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工作基调。
也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破解面临的复杂问题,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专家认为,保持明年宏观经济的“稳”,更多的是为了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方面的“进”。
2012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政策频出助力工业转型在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前后,多个产业规划密集出台,对装备制造行业、船舶行业、汽车行业、冶金和建材行业、石化行业、轻纺行业、包装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及建筑业等传统制造业都制订出了政策导向,成为年末市场上的一道风景。
这些规划都有着相同的政策倾向性。
都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改善民生、拉动内需、节能环保、低碳绿色、战略新兴为主方向。
2011-2012年度食品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1-2012年度食品制造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9a30cada38376bae1fae04.png)
2011-2012年度食品制造业分析报告2012-04-26/www/edu/leaf.aspx?uid=130407&channel=yjbg&version=edu(关于企业规模6.1)摘要:☆行业景气度承压。
2011年,世界经济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但增速放缓。
受此影响,2011年各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0.3、137.9、135.6和127.8,下滑态势比较明显,对行业景气度提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2011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景气逐季下滑,虽然2011年3季度行业景气回升至年内新高,但这优势未得以保持,4季度,行业景气再次下降,全年行业景气指数走势呈倒“S”型。
☆在刚性需求的拉动下,行业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食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4295.12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创下自2004年以来的新高,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得益于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和消费升级的拉动,2011年,食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达13945.56亿元,同比增长3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36个百分点。
但是,在财政紧缩政策的调控下,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2011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386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5.7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7个百分点。
此外,受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外需市场放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食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有所放缓。
2011年,食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900.13亿元,同比增长20.88%,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交货值增速全年呈“前高后低”态势。
☆成本减压,行业经济效益呈现回升。
在物价调控政策影响下,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且利润总额增速快于主营业务收入,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辩证看待中国经济形势——从2012中国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谈起
![辩证看待中国经济形势——从2012中国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谈起](https://img.taocdn.com/s3/m/4af9ea27cfc789eb162dc802.png)
◆I nsi ght f视点辩证看待中国经济形势——从2012中国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谈起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及其变化趋势既要着眼当前、更要放眼长远:既要就事论事、更要普遍联系;既要解读大数,更要挖掘细节,如此才能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研判文/牛少凤于新东前段,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大家颇有点纠结于中同排名;“现了200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其实,大可不必仅仅只看一个数字——排名j作为一份每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更应当抱着为我所用的积极态度、用研究和比对的眼光来分析报告中那些更具体、更广泛的内容,真正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此,笔者翻阅了长达545页的报告原文,特别是认真研读了其中的综合说明及中围情况的部分,深感有很多方面颇具启发,而且是值得我们平心静气地加以研读与思考的。
积极吸取评价指数的有益成分世界经济论坛的((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白1979年以来每年发布一份,如今引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12年的报告一共包括144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最具竞争力国家十强之列的依次为瑞士、新加坡、芬兰、瑞典、荷兰、德围、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和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有三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前十强,新加坡更是位居第二,显示了亚洲尤其是东亚仍然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引擎地区:从“金砖五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排名在五个国家中排在最前面,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则相对靠后。
就排名变化来看,除巴西(第48位)的排名有所上升外,中国(第29位)、南非(第52位)、印度(第59位)和俄罗斯(第67位)都有下降: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国家本世纪以来总体上的经济大发展,一面也反映在当前危机影响下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集体下滑.22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采用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相对科学和完善的,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评价体系具体被称为全球竞争力指数(G CI),主要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育、技术准备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创新等12大支柱。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11-2012年)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11-20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82ce1c110b4e767f5acfce8f.png)
(2011-2012年)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行业外部环境分析✧行业发展周期分析✧行业财务数据分析✧各省市竞争力对比分析✧细分市场分析✧产业链上下游分析✧企业竞争格局分析✧重点企业分析✧行业贷款规模及结构分析✧行业融资需求及特征分析✧行业准入标准✧行业目标授信客户指引✧行业风险预警及风险评级内容摘要一、行业发展回顾及趋势展望建筑业是投资拉动下的周期性行业,美国、日本、中国历史数据表明,建筑业总产值与一国GD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1994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走势图可以看出,两者周期性保持一致。
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大幅回落,2009年受益于四万亿投资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回升,但国内生产总值在下半年才止跌回升。
2010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向好,但是投资动力减弱,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平稳。
2011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和交通建设投资回落的前提下,我们推测2011年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速将相应放缓,维持在12%左右的水平。
分析认为,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
2012年国家政策将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建设、建筑节能产业等细分领域。
二、行业总体授信原则及方案(一)行业总体授信原则“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铁路、公路、水电、核电、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住宅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提出旺盛的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医疗卫生及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推进将加快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应对金融危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集中开工。
ETP 中文
![ETP 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51a6eb9b89680203d825d0.png)
纳吉总理致辞过去12个月中被证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但收获时间为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持续的道路上走向更美好的马来西亚。
互补的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计划(GTP 和ETP )已经取得了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显著的变化,并会继续这样做在未来几年。
由于GTP交货专责小组的主席,我一直在鼓舞见证GTP和ETP之间的共生关系。
举例来说,我们已采取广泛的措施,以确保马来西亚的人才资源,将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
在制定当地的人力资本,我们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骤,使我们的教育水准提高速度,并通过国家教育蓝图2013-2025 ,最近已批准内阁制定了我们的计划。
根据蓝图,我们已经确定了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和详细的具体措施中的不足之处,以确保马来西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熟练的国内劳动力将确保跨国公司,他们可以确保最佳的一流的人才与正确的创意,工业及管理能力。
马来西亚也是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今天基于指数罪向警方报告犯罪水平已经下降了进一步的8.7%。
我们认识到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以协助国阵的安全感到自己的社区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加紧努力这样做,在未来三年。
我们还聘请了业务和国际社会寻求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更大的投入,并自此从他们的反馈得出实施的措施。
此外,我们在反腐败工作已经看到马来西亚的排名提高从第60到第54个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 这将提高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水平来马来西亚的改善。
企业主无疑会也感到高兴,因为较低的腐败转化为更容易做生意。
根据最近执行的举报人保护法作出的投诉数量也获得牵引力,这表明,公众越来越积极主动举报贪污。
我相信这预示着创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这将反过来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有益于国家。
总之,无论是ETP和GTP触摸人们的生活在这个问题最让他们的地区,而在同一时间变换,马来西亚提供公共服务的根本途径。
这将反过来改变马来西亚开展业务的方式,并通过ETP刺激经济发展的故事。
我感到特别高兴和方式的公务员回应我们的呼吁变革感到骄傲。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https://img.taocdn.com/s3/m/93c483b2c77da26925c5b014.png)
9月4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面向全球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并对各国的未来经济走势给予了进一步预测和判断。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说:“紧张的全球地缘形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以及财务状况可能出现的紧缩,都会给前途未卜的暂时性复苏带来风险,这就需要结构性改革,以确保更加可持续且具有包容性的增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沙维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补充道:“全球经济衰退之后的几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近,我们看到这种特征消失了。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差距,这种差距存在于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高增长与低增长经济体之间。
在这一点上,能够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的显著特点是,它们有能力通过结构改革来获得竞争力。
”《报告》指出,尽管不同发达经济体之间仍有差异,但相较于过去几年发达经济体总体上面临更好的增长前景,而新兴经济体则面对更为温和的增长态势。
美国的复苏得到了良好的出口与就业指数的支撑,欧洲的经济形势在内部出现分化,中国则继续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
《报告》显示,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最大的五个经济体取得了积极进步,进一步拉大了东盟和南亚的竞争力差距。
《报告》同时指出,在采纳并落实长期经济增长所必须的结构改革方面,进展尚有不足。
在决定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创新、人才开发和制度保障继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是《报告》最受关注的内容。
今年进入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世界经济体前三名的美、中、日的国家竞争力如何?欧洲、亚洲以及金砖国家的排名又如何?欧洲:瑞士连续6年排第一,前十位中欧洲国家占六席今年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前十名依然是去年的10个国家或地区。
瑞士连续6年拔得头筹,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继续保持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水平,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
2011_2012全球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1_2012全球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eaf951f964bcf84b9d57bec.png)
基金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Z40800),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2010M050100)。
收稿日期:2012-01-30作者简介:徐光耀(1982-),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技术贸易与科技创新。
2011—2012全球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徐光耀,宋卫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迫切要求创新。
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8日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
《报告》给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瑞士保持第一,美国再下一位,名列第五,中国再进一位,名列第26位,继续领跑“金砖五国”。
该报告为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报告认为中国的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培训和技术就绪度仍然薄弱,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对以上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竞争力;创新;科技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1—2012”Inspiration to Innovative ChinaXu Guangyao ,Song Weiguo(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The imbalance of world economy and the unsustainabl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urgently require innovation.World Economic Forum ,September 8,2011issued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1—2012”.The report shows emerging econo-mies continue to narrow the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Switzerland remain first ,United States dropped one ,ranked fifth ,China made progress ,ranked No.26,continued to lead the “BRICS.”The report gives u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China.The report issued that China's commodity market efficiency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training and technical readiness and higher education is still weak ,so we suggest that the state in the “Twelfth five ”period should focus on four areas above.Key words :Competitiveness ;Innovation ;Technology2011年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和多重不确定性中展开。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4f4b4a69eae009581bec54.png)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从1979年开始就对每个国家的竞争力进行评判,是目前国际上从事竞争力评价最著名的机构之一,它通过对一个国家进行综合因素考评,推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2年9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在经过五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第29位。
2014年9月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六年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国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最高。
2014年9月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六年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国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最高。
这份报告共覆盖了全球144个经济体,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进行的相关调查。
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市场规模、金融市场状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
报告指出,领先经济体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开发、吸引并利用现有的人才,在促进创新方面进行较大投资。
在2014年的排名中,瑞士连续6年稳居榜首,主要得益于学术研发机构与商业界紧密合作而带来的巨大创新能力。
新加坡排第二位,在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得分均较高;美国排第三位,连续两年位次保持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已经走出危机,其社会结构特点使得它的经济非常富有成效。
进入前十位的其他经济体依次为:芬兰、德国、日本、香港、荷兰、英国、瑞典。
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排名比2013年上升一位,位列第28。
俄罗斯、巴西、南非均排在50多位,印度排第71位。
报告指出,中国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良好的创业与创新环境。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脆弱性、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措施和壁垒、投资规则等,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竞争力。
全球竞争力报告(1979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
![全球竞争力报告(1979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3f7d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3.png)
感谢观看
2017年
2017年9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竞争力居亚太地区之首; 中国位列全球第27位,比上年度上升一位。
这份报告用基础条件、效能提升和创新成熟度三个层面的12项指标来衡量全球137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根据 报告,亚太地区竞争力整体向好。新加坡仅次于瑞士、美国位居全球第三;中国香港超过日本排名第六;中国位 居第27位,继续领跑金砖国家,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
2012年
2012年9月4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四 年位居榜首。中国的排名在经过五年稳定上升后,2012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第29位,但在金砖国家中仍遥遥领 先。
在2013年的排名中,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日本都进入了前十。中国台湾、韩国排名也在前20以内,由此可以 看出,传统的“亚洲四小龙”及日本仍位列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列。然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竞争力 却表现出较大差异,比如马来西亚,虽然下降了三个位次,列第25位,但在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仍属前列。菲律 宾、柬埔寨虽然排名在65位之后,但其上升幅度均在10位以上。不过在过去两年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强劲 竞争力增长势头开始放缓,大部分地区仍然面临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不足、腐败根深蒂固且普遍存在、官僚作风 和技术采用率低等问题。
报告称,中国在“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和“创新”三项指标表现最为突出,在“技术就绪程 度”“商品市场效率”和“高等教育和培训”方面进步较大。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56eb88910ef12d2bf9e74e.png)
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目一、简答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实际,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针对我国农户规模小、数量大、经营分散的实际,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三是针对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实际,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针对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亿万农民务农种粮、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兴粮的积极性。
五是针对我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任务艰巨的实际,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转移就业农民市民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融合日益加深的实际,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农业“走出去”,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
努力搞好进出口余缺调剂,既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维护农民利益。
七是针对我国农村地域广、资源禀赋差异大、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多种模式,推动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使一些行业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前列。
1。
要适应基本国情实际,走中国式技术发展道路。
2.要把握科技发展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93c0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3.png)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目一、简答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的道路,就要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公司,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统一经营,抱团生产,创造名特优农产品,提高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2.简述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
积极的财政政策1、拉动内需2、加大投资3、促进出口宽松的货币政策1、降低基本利率 2、央票暂停发行 3、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4、降低房贷门槛 5、为国家大量的投资项目提供贷款3.请分析由于我国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形势变化的新特点。
“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4.简述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策略以应对世界能源形势5.简述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6.请简述欧债危机给中国制定金融政策的启示。
1、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通过自身转型协调; 2、采取具有弹性的财政政策; 3、鼓励对国内内需企业的投资二、论述1.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全球票房更是高达6.3亿美元,请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谈谈中国应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1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
基于《全球竞争力报告》分析我国科学教育现状
![基于《全球竞争力报告》分析我国科学教育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24dc2e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d.png)
世界经济论坛于2015年9月30日发布《2015-2016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包括我国及香港和台湾等144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比较和排名。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质量是《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价指标数据之一,了解全球竞争力评比活动的起源及其发展,深刻解读《2015-2016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教育相关数据,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与教学变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全球竞争力评比活动的起源及其发展《全球竞争力报告》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权威报告,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其评比指标的设计也在不断顺应时代的变革在发展和完善。
(一)评比活动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使得信息的传跨越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不同的地域乃至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能获益多少,在这个大背景下,本国(地区)的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成为了各国政治领导人、各类企业机构甚至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全球竞争力报告》也是在时代背景下应景而生的。
1979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开始组织全球竞争力评比活动,创立了一套评价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原则、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并开始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
1989年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与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国际竞争力研究并出版研究报告,但从1996年开始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与WEF 分道扬镳,各自出版自己的关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果,WEF 的研究结果就出版为《全球竞争力报告》。
[1](二)评比活动的发展1.评比活动的发展从1996年到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了全球竞争力评比活动中,在2004年时全球仅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全球竞争力的评比活动,2015年全球224个国家及地区中有14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该评比,约占总体的64.3%。
WEF与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
![WEF与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751b196edb6f1aff001f57.png)
WEF与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摘要:世界经济论坛(wef)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是评价国际竞争力最权威、最成熟的两大机构。
本文主要比较了两者评价的理论基础、逻辑、方法和指标的差异,分析了两者评价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后续学者客观地认识其评价结果、深入研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wef;imd;国际竞争力;比较作者简介:郝华(1982-),女,山西临汾人,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经济研究中心经济模拟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林秀梅(1956-),女,吉林临江人,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经济研究中心经济模拟研究所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062.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79-02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日渐成为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 development,简称imd)是评价国际竞争力最权威、最成熟的两大机构,国外和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都借鉴其研究成果,以其作为研究基础,因此,分析比较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其评价结果,深入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一、wef与imd机构的介绍世界经济论坛(wef)是由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先生于1971年在瑞士达沃斯创立的非营利国际组织,原名欧洲管理论坛(european management forum)。
1976年改为会员制组织,成员都是位居全球前1000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沃尔玛等)。
2012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系列一——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回顾
![2012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系列一——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d6600ad649649b6648d747ee.png)
2012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系列一——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回顾导读: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7.7GW的全球光伏发电装机,较2010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了约67%,也远高于2011年初市场一致预期的22GW,光伏市场再度成为2011年可再生能源中的"亮点"。
截至2011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67.4GW,是仅次于生物质能和风电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
1.1.1 全球光伏装机状况分析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7.7GW的全球光伏发电装机,较2010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了约67%,也远高于2011年初市场一致预期的22GW,光伏市场再度成为2011年可再生能源中的"亮点"。
截至2011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67.4G W,是仅次于生物质能和风电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
传统欧洲市场仍然是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2011年欧洲地区21GW的光伏发电装机量占到了全球总装机的约75%,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光伏装机为16.5GW,占全球光伏装机量的近60%。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前三季度的低迷后,第四季度成为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强劲增长的动力来源,包括德国在内的数个市场在四季度出现了抢装潮。
与此同时,2011年非欧洲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中国、美国以及日本光伏装机均超过了1GW。
图表1:2002-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及新增装机增长情况(单位:MW,%)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EPIA图表2:2001-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及累计装机增长情况(单位:MW,%)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EPIA2011年各国光伏补贴不断下调,为何全球光伏装机量反而出现大幅增长?答案自然是光伏产品价格显著下降,弥补了光伏补贴下调的损失,确保了光伏电站投资的合理内部收益率。
2011年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最大的原因是由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降低了产品价格。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0e64b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4.png)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1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肇庆 526061;2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点,然后从进出口量、贸易顺差、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了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本文还根据金融服务贸易份额、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文中发现,香港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在亚洲国家或地区中的领先者,但仍然落后于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家。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指数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 Taking Hong Kong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from four aspects: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trade surplus, region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based on the three index systems of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share, 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is the leadingin Asia and the world, but still lags behin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itzerland.Key words:F inancial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中图分类号:F752一、引言金融服务贸易在一国服务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第1 中国第21
![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第1 中国第21](https://img.taocdn.com/s3/m/4ca933b31a37f111f1855bca.png)
在此次排名中“金砖国家”的命运各不相同。中国从第23名上升至第21名,俄罗斯从第48名上升至第42名。印度从第35位下跌至第40位,巴西从第46名下跌至第51名,南非从第50位下跌至第53位。IMD世界竞争力中心负责人格瑞里称,虽然金砖国家在竞争力排行中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充满机会的地方。
格瑞里表示,在出炉排名榜过程中参考了333项标准,其中2/3的标准是统计数据,其余为第三方民意调查。最终,确定竞争力大小还要看一些重要指标,如制造业、多元经济、出口、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支持中小企业、执行财政纪律,尤其是维护社会团结。
全球竞争力管理学院(IMD)30日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从2012年的排名第二跃居第一。中国的竞争力从第23名上升至第21名。去年的“领跑者”香港排名降至第3位,台湾排名跌出10名以外。据韩联社5月30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30日发布了《2013年IMD世界竞争力年报》,美国和瑞士分别位居第1和第2,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从第1和第6位分别下降至第3和第11位,韩国连续3年居全球第22位。
年报指出,韩国经济正面临着削减过高的家庭负债规模、解决失业率难题、创造就业岗位、实现财政健全化、建立健全和完善经济体制以应对朝鲜“威胁”等挑战。
金融行业强势反弹、大量技术革新及成功的公司成为美国荣登榜首的原因。报告称,排名前30位的经济体中包括10个欧盟成员,其中瑞典在2012年基础上取得好成绩,排名升至第4位。德英排名未发生变化,分别排名第9位及第18位,法国从第29位上升至第28位。
日本竞争力排名比去年上升3个名次至24名。《日本经济新闻》30日称,这是对主张通过金融量化宽松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恢复活力的“安倍经济学”的肯定。报道说,在中长期评价上,日本与过去相比大幅下降,与叙利亚和意大利同属于“落后组”,而中国、德国、韩国等国属于“先进组”。
显著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的演讲
![显著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的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1654b884a0116c175f0e4892.png)
的 , 家 宝总理在 会 上作 了重 要讲 话 。我 学 习了 温
讲 话 以后 , 我认 为这 次 会 议 的重 点 , 显著 提 高 是
金 融对 实体 经济 的服 务水 平和 国际竞争 力。
虚 拟经 济 的概 念 是 从 马 克 思提 出 的虚 拟 资
本 衍 生而来 。工 商 企 业 的 生 产 、 应 、 费等 活 供 消
的 , 对 我 国企业 成长 具有 重要 启示 。 这
第三 , 多人 都 盼 望经 济 转折 的 出现 , 球 很 全
经 济转折 何 时 出 现 并 不 重 要 , 要 的是 抓 住 机 重
环境 , 经济 加快 回到 自主增长 的轨 道 。与 此 同 使
时, 业创新 商 业模 式也是 转 变经 济发 展 方 式 的 企
锯所 研宪考 21 年第2 期( 考 02 1 总第23 期) 47
仍然 处 于重要 的发 展 战略机 遇 期 , 全 球 化 高 潮 在 时期 和低 迷 时 期 , 们 面 临 的 发 展 机 遇 不 一 样 。 我 目前 全球 金 融危机 所形 成 的倒逼 机 制 , 加 快 转 是 变经 济发 展 方式 的强 大动 力和较 好 时机 , 这 个 在
动是 实体 经 济 , 映工 商 企 业 股权 、 权 、 货 、 反 债 期 期 权及 交 易 活 动 是 虚 拟 经 济 。严 格 讲 , 营 货 经
币、 与生产 经 营 活 动 紧 密结 合 、 到严 格 监 督 的 受 商业 银行 , 应 简 单地 放 在 虚 拟 经 济 里 , 不 它也 是
义 的市场经 济 , 更要加 强对社 会 资本 的管理 和监
督。建 议 国家统 计局 、 工商 总局每 年联 合 召 开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分析瑞士、新加坡、瑞典分列本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前三位。
而美国排名连续第三年下滑,2011年又下降一位,至第5位。
今年经济体竞争力排名中,日本下降3位居第9位,香港排名第11位,台湾排名第13位。
马来西亚则跃升5位至第21名,紧随澳大利亚之后。
最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瑞士、新加坡、瑞典、芬兰、美国、德国、荷兰、丹麦、日本、英国。
瑞士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报告》指出,除了宏观经济越来越脆弱之外,美国制度环境的某些方面继续让一些商界领导者感到担忧,尤其是公众对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较低和对于政府效率低下的担心。
排名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在过去7年间停滞不前,但很多新兴市场的竞争力却有了改善,让它们的增长更加稳健。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和表现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布兰克说:“这反映出经济活力正在从发达经济体转至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正在缩小。
” 在欧元区,德国排名尽管下降了一位至第6位,但仍继续位居前列,法国下降三位至第18位,深陷经济泥潭的希腊则继续下降趋势,排名第90位。
《报告》指出,提升竞争力的改革将在振兴此地区的增长和应对其关键挑战、财政整顿和顽固的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尽管在前30位中有着强劲表现,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的显著竞争力增长势头趋于放缓,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越南在内的一些国家排名止步不前。
《报告》指出,正如人们所担心的,保持它们增长动力所必须的改革和投资迟迟没有到位。
[1]中国排名世界经济论坛7日通过日内瓦-北京连线的方式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名。
中国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排名逐年上升。
这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的不断提升,说明中国经济的环境在不断改善,创新力在不断增强,把控市场经济的宏观能力在不断提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存在问题。
中国在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得分4.74分,名列第29位,持续上升一位。
从2004年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同类报告中表现越来越出色:2004年是第46名,2008年实现质的非要跃,上升到了第30名,首次跻身30强的行列,并领跑“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
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报告》给予中国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截图(4张)的宏观经济环境很高评价,在所有14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
但客观地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还有提升空间。
把控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还不够,仍然习惯于采取行政命令和计划经济那套管理经济的手段。
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无形之手太少,有形之手挥舞过多。
特别是宏观经济中垄断经济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且都是强势的垄断国企,这对于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同时,市场准入还有有悖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壁垒,政府行政效率还不高等。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拥有很高的储蓄率和温和的财政赤字,这些因素与良好的经济前景一起,使中国的主权债务质量的改善,远远好于其他金砖国家(南非(第50位)巴西(第53位)印度(第56位)和俄罗斯(第66位))。
但同时必须看到,中国的高储蓄率也折射出消费不足的突出问题,这正成为美欧指责并要求中国改变的问题。
平心而论,中国长期的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不良的反应。
高储蓄率影响消费的提升,高额外汇储备,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巨大包袱。
这些都是中国正在孜孜以求改变和扭转的方面。
再次,《报告》中,中国的健康与初等教育、商业成熟性和创新等指标也排名靠前。
健康与初等教育方面,笔者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
但是,商业成熟性和创新两个指标,确实存在一些不足。
中国商业成熟性并不高,中国创新亟待提高。
作为创新主力的企业,垄断国企处于养尊处优的垄断地位,根本没有创新动力和压力。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目前正常经营和生存都步履维艰,根本没有资本和能力创新。
[2]《报告》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至少8%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中国在发展经济和促进经济多元化方面成就斐然,在减少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进步令人瞩目,中国巨大的GDP使其成为继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鉴于中国在全球具有仅次于美国的巨大市场规模,可为在华企业获得规模收益与丰厚利润提供广阔空间。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显示出良好的竞争力。
但此《报告》表示,中国仍然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其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和高等教育方面。
《报告》指出,中国面临保持快速增长和价值链升级问题。
随着工资成本的上升,生产率必须随之提高。
这对中国意味着两点:首先,必须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即制度、基础设施、公共健康和初等教育等方面的质量,并继续保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其次,还需要改善效率推进因素,特别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对信息通讯技术和其他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利用能力,并提高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和金融市场成熟性。
七国集团排名变化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法国和日本,法国从去年的15位下降3位至18位。
而在欧盟国家中,瑞典、芬兰、德国、荷兰、丹麦、英国、比利时的排名都要高于法国,这表明,在欧盟国家的竞争中,法国的竞争力处于弱势。
而日本的排名也下降了3位,从去年的第6位下降至今年的第9位。
据该报告分析,日本宏观经济等官方指标排位低下,其中“政府债务余额”指标在所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最后一位、“财政收支”排第135位、“农业政策”排138位。
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日本竞争力的排名。
虽然德国的排名仍旧在欧元区国家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德国的排名较去年相比还是下降了1位至第6位。
美国排名连续第三年下滑,今年又下降一位至第5名。
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称,美国竞争力下滑,主要因该国公共债务担忧与对政府决策者的信心恶化,从而损害了该国经济复苏效能。
特别是今年的美国债务危机以及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都影响了美国的竞争力。
加拿大方面,加拿大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0位下降至今年的第12位。
总体来看,G7国家的排名普遍下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在全球的竞争中,G7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排名呈下降趋势,而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力正不断提升。
其他国家《报告》认为,瑞士和北欧国家持续排名靠前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创新能力强,有非常成熟的企业文化,而且监管机构透明度高,政府一直保持着健康的预算盈余和低债务。
传统经济很强的欧洲国家在前10位排名中仍然占据了大部分席位,包括芬兰、德国和荷兰。
英国仍然极具竞争力,但它延续了去年排名下降的态势,又下降了一位,排在今年的第13位,《报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继续削弱造成的。
引人注目的是亚洲经济体有着强有力的表现:日本、香港、韩国、台湾和中国均位列前30位。
在拉美,智利是排名最高的国家,其后是哥斯达黎加和巴西。
中东和北非的一些国家处于前50%排名之内,其中最为领先的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和突尼斯;海湾国家有了长足进步,继续保持了最近几年的上升势头。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南非,毛里求斯和博茨瓦纳也排在前50%排名之内,而这一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提高了它们的竞争力。
编辑本段市场竞争力改善9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发布《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在142个国家的排名中,瑞士连续三年拔得头筹,新加波超过瑞典上升至第二位。
紧随其后的前十位排名分别是瑞典、芬兰、美国、德国、荷兰、丹麦、日本和英国,显示发达经济体仍在全球竞争中保持强势。
但报告同时显示新兴市场体竞争力有所改善,中国最新排名上升1为至第26位,南非上升4位至第50位,巴西上升5位至第53位,但印度下降5位至第56位,俄罗斯下降3位至第66位。
《全球竞争力报告》竞争力排名基于撒拉-伊-马丁为世界经济论坛设计的于2004年引入的全球竞争力指数。
该指数由12个类别(竞争力支柱)组成,全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状况。
这些支柱为: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性和创新。
排名的计算基础是可公开获得的数据和世界经济论坛与其合作伙伴机构网络每年进行的全面调查“高管意见调查”。
今年在创纪录的142个经济体中调查了14,000多位商业领导者,力图揽括影响一个国家商业环境的众多因素。
报告包含了一个详尽的数据部分,对调查涵盖的142个经济体中的每一个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综合概述了它们的总体排名;报告中的数据表列出了110多个指标的全球排名情况。
编辑本段全球主要国家竞争力排行榜2011年排名2010年排名排名变化瑞士1 1 0 新加坡 2 3 1 瑞典3 2 -1 芬兰4 7 3 美国54 -1 德国6 5 -1 荷兰7 8 1 丹麦8 9 1 日本9 6 -3 英国10 12 2 中国香港11 11 0 中国台湾13 13 0 中国26 27 1 南非50 54 4 巴西53 58 5 印度56 51 -5 俄罗斯66 63 -3 排名意义世界经济论坛高级总监兼新领军者年会负责人蒋睿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推出对于各国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它向大家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现状,并让各国政府意识到他们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因而从中发现他们的缺陷并做出纠正。
这将促使各国部长和专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加强自己国家的竞争力。
这种关注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蒋睿杰说。
解析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动力何处寻在世界经济论坛常务董事兼首席商务官格林希尔(Robert Greenhill)看来,三“S”国家领先表明,在全球经济体竞争中,仅靠规模无法取胜。
“竞争力和生产力是画等号的,最复杂的就是驱动生产力,也就是商业的创新能力,这是促使发展的关键因素。
” 格林希尔认为,三国来自不同地区——中欧、亚洲和北欧。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因为在不同特点的经济体中,其他国家可以复制这样的成功经验。
” 以瑞士为例,其在12个大项中表现均很强劲,最强的三项为创新、技术设备、劳动力市场效率。
瑞士的科研机构世界领先,学界与商业结合紧密,企业愿意花大成本搞研发,研发成果也能转变为可进入市场、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
亚洲国家中另一充分发挥了创新优势的是日本。
在今年的榜单上,日本排名第9位,较去年下降了三位。
其中,日本商业成熟度排名第一,创新性排名第四。
报告指出,日本企业注重研发,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产品附加值高。
“为使增长更加稳健,新兴经济体应确保将增强生产力作为增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