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课程标准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而培养这种 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 、 、 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 、 、口语交 际、 。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 、 、 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 12、语文教学要注重 、 ,注重 ,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 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3、表达和交流 14、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的开放、 的开放、 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 、 、 特点。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 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和 。 16、情境性、互动性
• 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什么?(4 分) • 答: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 •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变成了气氛热烈的游戏课 •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美术课 •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作文辅导课 • 4、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注意什么呢?(6分) • 答: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 发地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内容。 •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把所 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 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积极为学生创造 条件,钻研教材,深入各学科,了解学生生活,为学生 设计恰当的活动课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动手 做,又能想办法把它做好。 • 再次,语文实践活动要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 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二)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二)镇区:学校: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4.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简答题(一)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哪些方面打下基础?1.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3.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包括哪几条?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试题】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12.二年级学生要求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13.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
14.作业完成的实际情况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 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 20%—22%。(填百分比) 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情境性_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 步。 6._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 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2 分) 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C)。(多选) 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 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A)的具体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 )。
A.《丰碑》 B.《七律·长征》 C.《开国大典》 D.《搭石》
6.下列不属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的是( )。
《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5.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左右。
9.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1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1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3.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科程。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课堂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特点的主阵地。
语文课堂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能逐步提高理解感悟的能力。
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零距离,无障碍沟通。
在语文课堂上,有时老师可以恰到好处幽默一下。
例如,有时需要学生质疑,但学生不感发言,生怕问得太简单会被同学笑话,这时我便引用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来启导学生。
当学生指出我在教学中的个别漏动时,我并不会恼羞成怒,而是借用古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必改’等来自我解嘲。
遇到难题,学生一个人解结不了时,我使用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发动他们讨论。
类似的例子很多,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课堂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词语句子。
久而久之,这种描述风趣,幽默的语言便从学生的口中,文章中流露出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靠,做到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增强语感。
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每次在朗读前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按要求评议,使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并指导他们改正。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拔,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能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序言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目前据学术界估计世界上约有2500~8000种语言,其中经过学者系统研究的语言只有500多种,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40种。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中国语言的种类、分布和使用人口除汉语外,从语言学意义上可将少数民族语言分为6类,分布于987个行政区划,使用人口约5,835万人:(1)汉藏语系:623行政单位,4,159万人藏缅语族:418行政单位,1,384万人侗台语族:241行政单位,2,165万人苗瑶语族:319行政单位,610万人(2)阿尔泰语系:259行政单位,1,439.4万人突厥语族:136行政单位,985万人蒙古语族:156行政单位,450万人满通古斯语族:53行政单位,4.4万人(3)南亚语系:33行政单位,43万人(4)南岛语系(回辉语): 2行政单位,0.6万人(5)印欧语系(塔吉克语、俄罗斯语):11行政单位,3.4万人(6)朝鲜语:168行政单位,190万人汉语有多少种方言?现代的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1)北方方言,使用面积和使用人口超过全国的70%。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 测试题 考试题(附答案)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课程围绕,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4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和的综合体现。
6. 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坚定信心。
7. 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8.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9. 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10.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14.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5.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新课标2011 简答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作用: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江洪春-怎样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课程的核心
怎样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江洪春2011版《课标》中明确而坚定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那么,怎样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呢?“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首先,我们应弄明白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解释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就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界定,明确而坚定地指出了小学语文是什么和小学语文教学干什么的问题。
为此,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切举措、行为、活动应聚集、紧扣、指向于“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等,都必须有利于落实这一核心目标和完成这一根本任务。
以阅读教学为例,一篇篇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载体,教师要努力并善于发现语言文字训练的因素,凭借课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就需要在教师钻研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语言表达,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从而学习他人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方法、经验、智慧,了解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
病句卷
病句卷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身体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使空气透明度降低。
B.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答案】CA句是递进关系的句子,“空气透明度降低”比“给人身体带来巨大的威胁”程度轻,应放在前面;B句“添砖加瓦”与“努力”的意义重复,应删去“添砖加瓦”;D句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人”。
故答案为C。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机会是最公正的,它永远不会光顾那些生活中的看客。
B.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
C.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万里之外可以朝发夕至。
D.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答案】BB句词语重复啰嗦,应改为“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不同”或“练武术跟练舞蹈,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答案】C试题分析:A中说法不合逻辑,应是“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B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下”或“使”;D说法不合事理,应删去“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暖、响晴的季节。
C.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他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感人的千手观音。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答案】DA句“精神和品质是……榜样”主谓搭配不当,B句“济南是……季节”主谓搭配不当,C句缺少主语,答案为D。
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论述
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论述
1.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5. 语言文字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论述强调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语言文字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
新课标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举报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2、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1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三套)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总体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解读
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解读
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解读如下:
1. 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对国民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2. 政策目标: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国民语言素质,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繁荣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3. 主要任务: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化建设,提高语言文字服务质量;加强语言文字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资源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语言文字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语言文字国际影响力;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保障语言文字权益。
4. 政策措施: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建设,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和推广,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语言文字事业,推动语言文字工作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融合发展。
总之,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旨在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国家语言文字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
(二)正确
把握语文教育的
特点
(三)积极倡
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
设开放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注重
引导学生多读
书、多积累,重
视语言文字运用
的实践,在实践
中领悟文化内涵
和语文应用规
律。
学段目标与内容
从“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
作”“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
求。
课程目标从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
面设计。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
师生双方在教学
中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
(二)教学中努
力体现语文的实
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
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阅读是运用语言
文字获取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
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的重要途
径。
阅读教学是
学生、教师、教
科书编者、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
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
培养学生感受、
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评价的
多种功能
(二)恰当运用
多种评价方式
(三)注重评价
主体的多元与互
动
(四)突出语文
课程评价的整体
性和综合性
四、课程资源开
发与利用的建议
1.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课堂教学资
源和课外学习资
源,自然风光、
文化遗产、风俗
民情、方言土语,
国内外的重要事
件,日常生活的
话题等也都可以
成为语文课程的
资源。
2.各地都蕴藏着
多种语文课程资
源。
学校要有强
烈的资源意识,
认真分析本地和
本校的特点,充
分利用已有的资
源,积极开发潜
在的资源,特别
是人的资源因素
和在课程实施过
程中生成的资源
因素
3.学校应积极创
造条件,努力为
语文教学配置相
应的设备;还应
当争取社会各方
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
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
培养学生感受、
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
文字进行表达和
交流的重要方
式,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创造
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
素养的综合体
现。
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
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
现实,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表达
真情实感在写作
教学中,应注重
培养学生观察、
思考、表达和创
造的能力。
写作教学应抓住
取材、立意、构
思、起草、加工
等环节,指导学
生在写作实践中
学会写作
要重视写作教学
与阅读教学、口
语交际教学之间
的联系,善于将
读与写、说与写
有机结合,相互
促进。
口语交际的评
价,须注重提高
学生对口语交际
的认识和表达沟
通的水平。
考察
口语交际水平的
基本项目可以有
讲述、应对、复
述、转述、即席
讲话、主题演讲、
问题讨论等。
3、(语文素
养)是学生学好其
他课程的基础,也
是学生全面发展和
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
更多地接触语文材
料,在大量的(语
文实践)中掌握运
用语文的规律。
9、语文教学要
注重语文的(听)、
(说)和(读),
注重(写)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
语文基础。
12、(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
基本体现,在写作
教学中应重视培养
学生(观察)、思
考、(表现)、(评
价)的能力,要求
学生要说(真话)、
(实话)、(心里
话),不说(假
话)、(空话)、
(套话),激发学
生展开想象和幻
想,鼓励些想象中
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
根据各学段的目
标,综合考查学生
作文水平的发展状
况,应重视对写作
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评
价,如:是否有写
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习惯),是否表
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
达)应予鼓励。
对
写作的评价还要重
视对(写作材料)
准备过程的评价,
重视对(作文修
改)的评价,采用
(多种)评价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