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模板

合集下载

光电技术的应用

光电技术的应用

引言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

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最初应用于激光测距等少数应用,到70年代,由于有了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传输损耗很低的光纤,光电子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

全世界铺设的通信光纤总长超过1000万公里,主要用于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以光盘为代表的信息存储和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发光二极管大屏幕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显示技术成为市场最大的电子产品。

人们对光电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获得功耗低、响应带宽很大,噪音低的光电子技术。

当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公认光电子产业是本世纪的第一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光电子产业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鉴于此,光电子技术应用的开发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新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发现中。

我国光电子技术和发展,从“六五”起步,开始发展以激光技术为主的光电子技术。

1987年科技部把信息光电子列入“863”计划,给予支持,激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国家的很大重视,在国防建设和社会应用上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原始基础是军事光学,军用光电子学和红外技术。

自60年代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神龙”高功率激光装置,激光分离同位素装置,军用靶场激光经纬仪,激光卫星测距仪,高速摄影机,红外扫描仪等重要的军用光电子设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实力雄厚的10多个光电子技术研究基地。

70年代末,光纤通信的研究和开发也在我国兴起。

80年代中期光盘技术和光电平面显示技术也得到发展。

我国在"八五"计划期间对一些光电器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已在"九五"计划中产生了效益。

例如,12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已经在1996年投产。

国家重大成套通信设备2.5Gbps同步数字系列(SDH)光通信系统,于1997年研制开发成功,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通信骨干网的建设[1]。

总之,我国的光电子技术经过“七五”入轨,“八五”攻坚和“九五”拼搏,在信息光电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光电技术应用

光电技术应用

$%&’( )* +,-./0.-.%( .* 12.*3 45)%),-,6%7.6 89&.:;,*%
/0*(1 234,56*( 789:;<=>?,/0@6 A8>?,(B6 C9>;D8:>?
(<7’*/*6, 8*3.*,,7.*3 =)--,3,,$5.>./?5&/*3 !"!!!#,=@A)
收稿日期: !""! # "$ # %% & ・ !,! ・
《半导体光电》 !&&! 年第 !$ 卷第 ’ 期

雏 等: 光电设备应用中的可靠性问题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电设备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环境会导致潮气侵 入内部, 尤其是在闷热的雨季, 高湿度与高温综合作 用, 会导致霉菌加速繁殖, 造成光学透镜表面薄膜侵 蚀, 严重时因霉菌吸附水分和分泌腐蚀性液体, 导致 玻璃腐蚀而使分划板等光学件报废。 霉菌繁殖造成有机材料强度降低和损坏, 导致 电路系统连接导线、 线圈等的绝缘可靠性下降, 增加 高压打火、 线圈打火故障的可能性。 高湿度会增加金属的锈蚀速度, 降低机械构件 强度、 阻碍活动部分的动作, 造成电子元器件管腿腐 蚀、 接插件接触不良、 电位器等可调整元件接触电阻 增大、 可靠性下降。 潮气侵入光电设备内部后, 如果气候转入低温 状态, 潮气可能冷凝于光学玻璃、 电子元器件管腿、 金属构件等表面, 影响光学系统的观察性能, 引起金 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 如果电路板清洁不良, 有离子 玷污, 则容易产生微短路通道, 影响电路系统的工作 可靠性, 甚至导致复杂系统中元器件密度较高的电 路板出现功能失常现象。 !"! 影响光电设备工作期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应用于兵器系统的光电设备在工作期的工作环 境条件有时会很恶劣, 除前面已讨论的高温、 低温、 高湿度及其相关的霉菌、 电化学腐蚀等因素外, 常见 的还有振动、 冲击、 雨雪、 盐雾、 风、 砂尘、 噪声干扰 等。 振动、 冲击的影响主要是机械应力, 导致机械构 件松动、 裂缝、 折断、 变形, 造成结构失效和电路板元 器件的引线管脚接触不良, 使连接器、 继电器、 开关 等瞬间断开, 陀螺漂移增大, 表头指示数据精度降 低, 粘接层、 键合点断开, 电路瞬间短路、 断路等

《光电技术应用》第23卷(2008年)总目次总第98~103期

《光电技术应用》第23卷(2008年)总目次总第98~103期

慧 1 (4 2)
种 基 于 面 阵 C D 的单 波 长 辐 射 测 温 方 法 … …… …… … … … … … … … … … … … 刘 桃 丽 C 伟
梁 春林 等
赵 国顺
基 于 电 视 图像 的 目标 识 别 与 目标辐 射特 性 的关 系 分 析 … … … … … … … … … … … …… … … … 周
激光光斑探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分析 …………………………………………………… 范永金
光学 法 表 面 形 貌测 量 技 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卿卿 … ・
李 阔
李海燕
周炳玉
浦昭邦
2 (8 2)
2 (3 3)
特种 车辆 R S减缩外形研究 ………………………………… ……………………… 薛洪新 C
第2 3卷
2 08 钲 0
光 电技 术 应 用
ELECTR( o PTl TECHN OL( ; APPLI )一 C X Y CATI N o
2 3
2 8 ∞
《 电技 术应 用》 2 卷 (0 8年 ) 目次 光 第 3 20 总
总 第 9 ~1 3期 8 0

综述 ・
地物 反射 波 谱 特 征 及 高 光谱 成 像 遥 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亚 梅

光 电工程 系统技 术 ・
椭 圆 厄密 一高 斯 光 束 的 轨 道 角 动量 密 度 分 布 … … … … … … … … … … … … … …… … … … … … 张 洪 宪 赵 珩 1 (3 1)

光电技术的应用

光电技术的应用

引言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

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最初应用于激光测距等少数应用,到70年代,由于有了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传输损耗很低的光纤,光电子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

全世界铺设的通信光纤总长超过1000万公里,主要用于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以光盘为代表的信息存储和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发光二极管大屏幕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显示技术成为市场最大的电子产品。

人们对光电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获得功耗低、响应带宽很大,噪音低的光电子技术。

当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公认光电子产业是本世纪的第一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光电子产业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鉴于此,光电子技术应用的开发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新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发现中。

我国光电子技术和发展,从“六五”起步,开始发展以激光技术为主的光电子技术。

1987年科技部把信息光电子列入“863”计划,给予支持,激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国家的很大重视,在国防建设和社会应用上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原始基础是军事光学,军用光电子学和红外技术。

自60年代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神龙”高功率激光装置,激光分离同位素装置,军用靶场激光经纬仪,激光卫星测距仪,高速摄影机,红外扫描仪等重要的军用光电子设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实力雄厚的10多个光电子技术研究基地。

70年代末,光纤通信的研究和开发也在我国兴起。

80年代中期光盘技术和光电平面显示技术也得到发展。

我国在"八五"计划期间对一些光电器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已在"九五"计划中产生了效益。

例如,12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已经在1996年投产。

国家重大成套通信设备2.5Gbps同步数字系列(SDH)光通信系统,于1997年研制开发成功,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通信骨干网的建设[1]。

总之,我国的光电子技术经过“七五”入轨,“八五”攻坚和“九五”拼搏,在信息光电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简介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简介
0 p t i c a S i n i c a , 2 0 1 0 , 3 0 ( 3 ) : 6 5 0 — 6 5 4 .
方 的光 缆 感应 到路 面施 工 产 生 的轻 微 振动 , 进行 电 缆 故 障测 寻 , 实现 了传 感 光 纤沿 途 电缆 的故 障 预警
监控 。研 究 了系统 的工 作原 理 , 搭 建 了实验 样 机 , 并 在 故 障 电缆 上施 加 高 压 脉 冲信 号 . 使 电缆 在 放 电的
光电技Fra bibliotek术应

第2 8 卷
5 结束 语
阐述 了一 种基 于光纤 振 动技 术 的高压 电缆 智能
故 障定位 系统 的实 现方 法 。系统 通过 敷设 在 电缆上
65 0- 65 4.
[ 4 ]S O N G M P, B A O C , Q I U C , e t a 1 . A d i s t r i b u t e d o p t i c a l — i f —
o f Ra y l e i g h b a c k s c a t t e r t r a c e s me a s u r e d b y c o h e r e n t OT DR
w i t h p r e c i s e l y f r e q u e n c y c o n t r o l l e d l i g h t s o u r c e [ J ] .I E I C E T r a n s C o mm u n , 2 0 0 8 。 E 9 1 一 B ( 4 ) : 1 2 4 3 — 1 2 4 6 .
为± 3 i n
t i o n b a s e d o n s i n g l e d i s t r i b u t e d o p t i c a l i f b e r s e n s o r [ J 1 . A c t a

光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光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亿 人民币。 重 要 , 要仔 细 思 考 。
【 关键词 】光电技术 光 电产 业 新兴产业 发 展对策
光 电技 术是 2 1世纪 的朝 阳产 业 ,也 是新
兴 产 业 。 光 电技 术 的发 展 , 不仅 在 多个 学 科 发 展领域广泛应用 ,还推动 了经济 的发展。光 电
在企 业 向光 电技术 发展 的过 程 中,要 高 瞻远瞩,立足高远 ,站在世界 的眼光来看待 光 电技术产业的发展 。我 国的光 电技术发展起 步 1 . 5光 伏产 业的发展 较晚,还没有成型 的理论指导 ,在发展 的路 上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 国企业在光 电技术 的 在 光 电技 术 中应用 最为 广泛 、且 被社 会 发 展 过 程 中 ,要 吸 取 经 验 教 训 , “ 洋 为 中 用 ”, 大众 所 熟 知 的 是 太 阳 能 光 伏 产 业 ,“ 光明工程 ” “ 古为今用 ”不断借鉴 国外发展 的先进 经验, 就是在光伏产业中发展起来 的, 目前光明工程 尽 量 少 走 些 弯 路 。 同时 要 加 强 自身创 新 能 力 和 的制造能力得到 了迅猛 的提升 ,无 论是电池生 创新意识 的培养 ,不拘泥 于一格 ,大胆启用有 产还是制造方面都取得 了可观 的经济效应,实 能力 的人进行企业管理 ,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 现了 1 0 0 % 的利润增 长率。 “ 太 阳能光 电建筑 技 术 。 应用示范项 目”和 “ 金太 阳示范工程”再次推 除 了企 业 的 自身 发展 之外 ,要 想使我 国 动 了太阳能光伏产业 的发展 。我 国 目前的光伏 的光 电技术产业快速 发展,政府还必须根据地 发 电机 装机 量 已经 达到 了 4 3 1 8万千 瓦,成为 域特色 ,加 强产业 扶持力度,适当加大政府专 了世界上光伏发 电机容量最大 的国家。 项 资金投入 力度 ,减少企业的负担 ,实行减税 政 策 ,减 少 企业 的 本地 发 展压 力 。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模板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模板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模板说明:此“论文模板”仅供修改体例格式时参考,红色为说明性文字。

基于测角信息的机动目标轨迹预测研究(3号黑体)(论文题目要精炼、醒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陈海霞1,赵猷肄1,董军章2(小4号楷体)(1.光电系统信息控制技术国家级实验室,河北三河 065201;2。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锦州 121000)(6号宋体)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单位排在姓名之下,单位名称用全称,后加逗号排所在省、市及邮编。

不同的作者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并顺序编号,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脚用单位序号标注。

摘要(小5号黑体):在地面固定单站对机动目标的无源轨迹预测中,地面固定单站仅提供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信息,而没有提供目标距离信息。

因此,目标飞行轨迹的预测只能依靠已有的角度信息进行。

在无测距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匀加速运动和等高飞行2个弱条件假设,提出了仅利用测角系统测得的空中机动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进行目标飞行轨迹预测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

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算法角度预测误差在毫弧度以下。

(小5号宋体)摘要中一般不出现公式,去掉“本文”字样,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中文摘要应在150字以上。

关键词:测角;高低角;方位角;轨迹预测关键词尽量选用《CA》关键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一般列3~6个关键词,词间加分号。

中图分类号:TN911.73;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55(2009)04-0006-04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确定。

Estimation of Mobile Target TrackBased on Angular Information(4号黑正体)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相对应,略云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等字样。

CHEN Hai-xia1,ZHAO You-yi1,DONG Jun-zhang2(5号白正体)(National Laboratory of Electro-Optic System Technology,Sanhe 065201,China;2。

光电技术应用3篇

光电技术应用3篇

光电技术应用第一篇:光电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安防监控成为了各大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必备手段。

而光电技术正是安防监控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安防监控中,光电技术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利用红外线、微波等技术对目标进行感应,实时监控,收集目标信息,及时响应。

同时,光电技术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比对等操作,进一步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

除此之外,光电技术还可以用于夜视系统,即使用红外线等技术判断夜晚的较暗场景,从而实现在黑暗环境下的可视化。

同时,光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门禁系统,通过光扫描技术识别身份信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总之,光电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可以全方位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未来,随着光电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其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第二篇:光电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设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而光电技术正是医疗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设备中,光电技术可以通过光源、光电传感器等器件,对患者进行多种测量和检测。

比如,心电图机、血压计等常见设备,均可以使用光电技术完成不同的测量任务。

另外,光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疗成像领域,比如用于X 光片和MRI等图像的获取和处理。

通过光电技术在医疗成像中的运用,不仅可以缩减检测时间和提高准确性,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医疗风险。

除此之外,光电技术还可以利用光解剖学原理,从分子层面了解生物学、化学和医学中的机理,以及研发新型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光电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测量和成像的准确性和速度,还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医疗风险,更为精准地研究生物、化学和医学方面的问题。

第三篇:光电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光电技术正是实现智能家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光电技术论文

光电技术论文

光电技术论文光电子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提出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光电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光电技术论文篇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综述了光电子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提出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光电子学是由光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光显示、光存储、导波光学、材料科学的科研成就。

光电子学以光学研究为核心,以电子学研究为支撑,它不仅全面兼容电子技术,而且规避了电子作为信息载体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的缺点,在当今信息时代愈发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技术创新实际应用中图分类号:TN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202-021 引言当今人类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渗透于农业生产、商业活动、医疗卫生、国防军事乃至日常生活的哥哥方面。

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遥感测绘等领域中都拥有大量科学信息要求在有限的时间、空间、甚至实时的进行准确处理。

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科是电子学和光学;光电子学则是由光学和电子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电子学是光学技术和电子学技术的融合,靠光子和电子的共同行为来执行其功能,是世纪之交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迅速兴起的一个高科技领域,在当今信息时代愈发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

2 光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光学的发展历程古老又漫长,电子学的发展则相对较短。

光电子学作为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点是一门新型的学科。

19世纪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理论证明了光的电磁性。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辐射与吸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光学与电子学仍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直到1960年世界第一台激光器诞生,激光的发明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高技术的研究成果,它不仅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各个前沿领域,而且已经在人类和生活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与激光相关的产业已经在全球形成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年产值。

光电技术应用

光电技术应用

光电技术应用光电技术是一种涉及光的传输、控制和应用的技术领域,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希望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光电技术最早应用于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制造中,它可以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图像的采集和处理。

如今,光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像机、手持设备、监控系统等领域。

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保护个人财产的安全。

同时,光电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光电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手段,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铜线通信。

光纤通信的应用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大大提高,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光纤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光电技术还用于能源领域。

光电污染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电污染技术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光电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和智能交通系统中。

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应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效率。

光电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如激光测距仪、光学显微镜等。

这些仪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光电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光电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光电技术论文(2)

光电技术论文(2)

光电技术论文(2)光电技术论文篇二光电子技术教改探索摘要:光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

针对我院实验课程的欠缺,我们进行了此项教改工作,希望这次改革成果能给本专业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益处。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虚拟仪器LabVIEW 光电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67-01光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但我们学院自从2003年开设光电子技术课程以来,由于因教学条件所限,该课程主要强调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很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光电子技术实验室。

这种情况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可见,我们学院的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要把实验环节的教学提到日程上来。

1 改革理论课程1.1 教学内容改革光电子技术课程是我们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应用物理两个学科的专业课,最初选择的教材不太合适,经过两次调整,最终选定高教出版社张铁林主编的《光电子技术》的和科学出版社朱京平主编的《光电子技术基础》两本书作为我们的指定教材。

光电子课程是我院光信息和应用物理两个专业的学位课,原来把两个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光信息开设了激光原理,所以教改中将这部分内容从光电子技术课程中删减掉,而应用物理专业由于开设了固体物理课程所以他们的光电子技术课程中晶体部分就不再讲解。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1)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

要想把这门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落到实处,该专业的教师应主动吸收社会高水平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聘请优秀技术人员参与指导综合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素质。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

以各类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学体系结合起来,在学分承认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又使科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光电技术论文

光电技术论文

光电技术论文专业概述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并已形成经济支柱性重大产业,我国已将其列入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之一。

信息显示技术与光电技术已成为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结合,涉及到光学薄膜电子学、材料学、制造学、半导体电子学、大面积电子学、微电子集成系统学、真空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是推动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教育、交通、广告、导航、军事、仪器仪表、测量、照明等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我国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正逐年增加,人才供不应求,并预计这种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培养目标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除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将掌握新型显示器件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光电材料与器件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储存、显示、传输、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光电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信息显示实现、器件性能分析和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够胜任在现代通信、电子信息显示、半导体器件、光电成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等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业务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岗位。

[1]3主干课程基础物理、工程光学、工程制图、工程计算与仿真、材料分析基础、信息显示技术、显示器件驱动电路设计、真空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发光原理基础、阴极电子学、电子光学及应用、液晶显示技术、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固体摄像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真空微电子学、视频接口技术、普通化学、C语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单片机应用基础、光电成像物理、可视化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光电电路设计与应用、光电测试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信息传送与接收技术、LED显示技术等。

《光电技术》论文

《光电技术》论文

高分子热敏电阻在变压器中的应用摘要:变压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压变换,阻抗变换等。

但同时变压器也是一个易发生故障的设备,其原因大多是因过流而产生的。

发生故障时通常会导致电路冒烟、着火,甚至损坏电路以及相关接口。

我们传统的保护过流电路的方法是在电路中串联一根普通的保险丝,而这种普通保险丝通常是一次性的,熔断之后的更新不仅麻烦,而且还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保险丝——高分子自恢复保险丝( PPTC) 。

它只需安装一次,就可以反复使用,方便且耐用。

关键词:变压器, PPTC,电阻-温度特性一.引言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 (磁芯) 。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

在高温季节,高峰负载期间,变压器也是比较容易损坏的,我们常见的变压损坏的原因有两种:初级过压与程次级短路。

这两种故障都会使变压器的“铜损” (电流流过线圈时的热消耗)和“铁损”( “涡流”所产生的损耗)在短时间内剧增,并导致线圈温度升高,如及时理,将会使线圈绝缘性降低,甚至使变压器烧毁。

如果变压器出现了以上故障而没有及时的被切断,则电路中关联的部分元器件也会相应出现过载或超负荷工作的情况。

严重时会因为过热而导致失效,使局部电路损毁。

因此,在变压器中一般都要串联一个保险丝,以保护电路。

我们传统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银铜合金制成的导线。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当电路出现过流时,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熔点时,保险丝熔断,从而保护电路。

这种传统的保险丝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中,但对于变压器这种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若用它来当过流保护元件,虽说也合适,但若需经常更换,显然很麻烦,而且维护起来也要相当高的成本。

因此,这种保险丝因其固有的缺点而逐渐被新型的保险丝取代。

高分子自恢复保险丝 (PPTC) 是一种过流保护电子元件,采用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在高压、高温,硫化反应的条件下,搀加导电粒子材料后,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丝。

光电新技术论文范文

光电新技术论文范文

LED 产业发展与分析报告一.LED的起源与发展简史1907年,HenryJosephRound第一次在碳化硅里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从此科技工作者们便开始了崭新的探索之旅,这一旅程,从黑暗到黎明,却是整整一个世纪。

20世纪20年代晚期,BernhardGudden和RobertWichard在德国使用从锌硫化合物与铜中提炼的黄磷产生发光,但发光太暗,无法应用化。

1936年,GeorgeDestian发表了关于硫化锌粉末发射光线的报告,最终出现了“电致发光”这一具有广泛意义的专业术语。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在电致发光的实验中使用(半导体)砷化镓发明了第一枚具有现代意义的LED。

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在砷化镓基体上使用磷化物发明了第一只可见红光的LED。

1965年,第一款用锗材料制造的LED面世,随后不久,Monsanto和HP(惠普)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应用于一些昂贵的机电设备上作指示灯。

20世纪70年代,LED开始用于点阵文字显示。

70年代中期,黄光和绿光LED面世。

20世纪80年代,高亮LED面世。

20世纪90年代,随着氮化物LED的发明,是上世纪LED发展最快的10年,除了一些核心技术问题得到攻克外,LED开始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广泛取代传统光源和替代交通信号灯,同时白光LED面世,开启了照明和光电显示领域的新境界,1992年,蓝色LED在Nichia成功走出实验室,1997年,白光LED诞生。

LED从最初的约0.05Lm/W的光效,经历了0.1Lm/W时代,数Lm/W时代,数十Lm/W时代,到现在的约90Lm/W的发效率。

LED具有无限广阔空间和未来,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已经进行了LED 战略发展规划和部署。

美国2000年制定的“NGLP”已被列入国家能源法案,主要内容有:减少2.58亿吨碳污染,少建133座新的发电厂,2010年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由LED取代,2025年LED产业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提供百万级的就业机会等;日本于1998年制定了“21世纪照明计划”,2006年已实现全国过半的照明系统改为LED照明,目前日本已经在实施第二阶段发展计划了,即2010年以前,120Lm/W光效的LED产业化。

光电技术基础学术论文

光电技术基础学术论文

光电技术基础学术论文光电技术(Photoelectric Technology)是一门以光电子学为基础,将光学技术、电子学技术、精密机械及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光电技术基础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光电技术基础学术论文篇一光电技术中光电干扰与抗干扰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光电技术做了概述,重点讨论了在军事光电对抗上光电侦察与反光电侦察、光电干扰与抗光电干扰四个方面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电技术侦察光电干扰发展趋势光电技术(Photoelectric Technology)是一门以光电子学为基础,将光学技术、电子学技术、精密机械及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它为获取光子信息或借助光子提取其他信息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

它将电子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与技术移植到光频段,解决光电信息系统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这一先进技术使人类能更有效地扩展自身的视觉能力,将长波延伸到亚毫米波,短波延伸至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乃至高能粒子,并可在飞秒级的速度下记录超快现象的变化过程。

光电技术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光电基础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两部分。

光电基础技术体系是多门学科为基础,以器件物理技术为依托,如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高速低噪的PIN与APD二极管、高像素与高图像质量的CCD与CMOS图像传感器等基础光电器件的研制。

光电信息系统技术包括了光电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处理和控制等过程。

光电技术在现代科技、经济、军事、文化、医学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此为支撑的光电子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家争相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竞争激烈、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随着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千万像素的CCD与CMOS固体图像传感器、PIN与APD光敏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等在工业与民用领域随处可见,红外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

光电技术的基本功能是将光学参量或非光学参量进行光电转换,完成工业检测、军事光电对抗、红外探测、控制跟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模板说明:此“论文模板”仅供修改体例格式时参考,红色为说明性文字。

基于测角信息的机动目标轨迹预测研究(3号黑体)(论文题目要精炼、醒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陈海霞1,赵猷肄1,董军章2(小4号楷体)(1.光电系统信息控制技术国家级实验室,河北三河 065201;2。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锦州 121000)(6号宋体)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单位排在姓名之下,单位名称用全称,后加逗号排所在省、市及邮编。

不同的作者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并顺序编号,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脚用单位序号标注。

摘要(小5号黑体):在地面固定单站对机动目标的无源轨迹预测中,地面固定单站仅提供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信息,而没有提供目标距离信息。

因此,目标飞行轨迹的预测只能依靠已有的角度信息进行。

在无测距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匀加速运动和等高飞行2个弱条件假设,提出了仅利用测角系统测得的空中机动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进行目标飞行轨迹预测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

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算法角度预测误差在毫弧度以下。

(小5号宋体)摘要中一般不出现公式,去掉“本文”字样,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中文摘要应在150字以上。

关键词:测角;高低角;方位角;轨迹预测关键词尽量选用《CA》关键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一般列3~6个关键词,词间加分号。

中图分类号:TN911.73;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55(2009)04-0006-04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确定。

Estimation of Mobile Target TrackBased on Angular Information(4号黑正体)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相对应,略云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等字样。

CHEN Hai-xia1,ZHAO You-yi1,DONG Jun-zhang2(5号白正体)(National Laboratory of Electro-Optic System Technology,Sanhe 065201,China;2。

)Northea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Technology,Jinzhou 121000,China)(小5号白斜体)英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姓用大写字母,名首字母大写,用“-”连接。

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缩写,如”Lab.”。

Abstract:In the passive estimation of mobile target track, the stationary ground platform only provides angular information but no distance information. So, the targetflying track must be estimated solely with the existing angular information. A newalgorithm, based on uniform acceleration and constant altitude flying mode hypothesis,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the mobile target track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angularinformation. A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t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ion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angular error tomilli-radian or less.英文摘要应包括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主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

摘要中首次出现缩写时应注出全称。

Key words :angle measurement ;elevation angle ;azimuth angle ;track estimation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首字母小写,词间用分号隔开。

固定单站对机动目标的无源轨迹预测利用一个固定观测平台对机动辐射源目标进行连续测量,在获得一定测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预测目标在下一时刻的位置信息。

在对机动目标运动特性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从运动学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仅利用已测方位角和高低角信息进行轨迹预测的算法。

仿真试验表明,算法能够较好的降低系统跟踪误差。

(正文用5号宋体)引言应引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问题,从而引出本工作的价值,引言不编号。

1 轨迹预测算法 (4号宋体)文中的层次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以“1”、“1.1”、“1.1.1”形式编排。

文中尽量不用“我们”字样。

1.1 算法的基本假设 (5号黑体)固定观测平台的测角系统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信息,但没有对目标距离进行测量。

因此,目标飞行轨迹的预测只能依靠已有的方位角和高低角信息进行。

在无测距信息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仅利用方位信息进行轨迹预测的算法。

算法基于以下两点假设。

(1)目标匀加速运动假设。

目标运动的一阶导数为目标的运动速度,运动的二阶导数为加速度。

对于常规的空间运动目标,运动方程三阶以上的高阶导数可视为零【1】。

因此,算法采用了匀加速假设,只利用过去3个位置信息进行预测。

(2)等高飞行假设。

在算法跨越时间间隔较小的情况下,目标飞行高度变化不大。

可认为目标在预测算法所跨越的时间范围内做等高飞行。

1.2 飞行轨迹预测算法在某一时刻t ,令()t θ表示测角系统测得的机动目标高低角,()t ϕ表示测角系统测得的机动目标方位角,()r t 表示固定观测平台与空中机动目标之间的距离,(),(),()x t y t z t 表示空中机动目标在固定观测平台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文中的插图、图片和表格要附在正文的相应位置上,一般不超过6幅。

图、表务必规整、严格、文字符号清晰。

在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

图、表依出现的顺序编号。

)图1 空中机动目标在固定观测平台坐标系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题为小5号黑体)图的下方须注出图序和图题。

流程图、设备图要合理、简洁,注意流程图的箭头走向。

照片反差要适中,层次分明。

插图尺寸一般为70 mm × 45 mm 。

则()cos cos ()cos sin ()sin x t r y t r z t r θϕθϕθ=⎧⎪=⎨⎪=⎩(1)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

物理量注意用斜体。

根据假设2),式(1)中的()z t 是相对固定的。

将式(1)整理消除变量r 后得:()()cos tan ()()sin tan z t x t z t y t ϕθϕθ⎧=⎪⎪⎨⎪=⎪⎩(2)根据假设1)有: 11()(1)()(1)t x t t y t x t x t v dt y t y t v dt --⎧=-+⎪⎨⎪=-+⎩⎰⎰ 11(1)()(1)()t x t t y t v t v t a dt v t v t a dt ++⎧+=+⎪⎨⎪+=+⎩⎰⎰ (1)()(1)(2)(1)()(1)(2)x x x x y y y y a t a t a t a t a t a t a t a t +==-=-⎧⎨+==-=-⎩ (3)所以,在1t +时刻预测得到的轨迹值为:11(1)()3()3(1)(2)(1)()3()3(1)(2)t x t t y t x t x t v dt x t x t x t y t y t v dt y t y t y t ++⎧+=+=--+-⎪⎨⎪+=+=--+-⎩⎰⎰ (4)将式(2)代人式(4)中,整理后得: cos (1)cos ()cos (1)cos (2)33tan ()tan (1)tan (2)tan (1)sin (1)sin ()sin (1)sin (2)33tan ()tan (1)tan (2)tan (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ϕϕϕϕθθθθϕϕϕϕθθθθ+--⎧=-+⎪--+⎪⎨+--⎪=-+⎪--+⎩ (5)令:cos ()cos (1)cos (2)33tan ()tan (1)tan (2)sin ()sin (1)sin (2)33tan ()tan (1)tan (2)t t t a t t t t t t b t t t ϕϕϕθθθϕϕϕθθθ--=-+----=-+-- (6)则:(1)arctan (1)arctan b t a t ϕθ⎧+=⎪⎪⎨⎪+=⎪⎩(7) 式(7)给出了空中机动目标在等高等加速假设条件下飞行时,利用前3个时刻点的飞行轨迹值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点的飞行轨迹值。

2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4号宋体)利用M 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

分别研究了空中机动目标在直线飞行和盘旋飞行2种典型飞行状态下算法的预测效果。

2.1 直线飞行仿真 (5号黑体)分2种情况对空中机动目标作直线飞行时算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仿真测试。

第一种情况,目标作水平直线飞行。

仿真模拟条件为:目标从(-120,20,1 000)开始沿x 轴正向作匀速直线掠过式飞行,飞行速度70 m/s(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引用文献数据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时,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的关系式。

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预测时间8 s ,测角频率为20次/s 。

图2给出了该方式下实际测量到的高低角、方位角,预测得到的高低角、方位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误差比较结果。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目标作水平直线飞行时,预算法能够精确的给出目标下一步的方位信息。

图2水平直线飞行预测算法误差比较坐标图一律采用封闭图,端线尽量取在刻度线上。

横、竖坐标必须垂直,坐标刻度线的疏密程度要相近,刻度线朝向图内,去掉无数字对应的刻度线,不用背景网格线。

标度数字尽量圆整,过大或过小时可用指数表示,如102、10-2。

横纵坐标要给出物理量和单位。

第二种情况下,目标的飞行高度随时间降低。

具体仿真模拟条件为:目标从(-120,20,1000)开始做下降飞行,经过点(-80,20,990),飞行速度70 m/s,预测时间8 s,测角频率为20次/s。

图3给出了该飞行方式下实际测量到的高低角、方位角,预测得到的高低角、方位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误差比较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