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应用解剖学
距状回解剖
![距状回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a35f49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c.png)
距状回解剖
距状回解剖是一种解剖学方法,主要用于针对人体颈部、腋窝、腹部等区域进行解剖学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有效、准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解剖学教育等领域。
距状回解剖的特点:
1. 快速:距状回解剖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能够快速完成解剖过程。
2. 有效:距状回解剖能够清晰、明确地展示人体内部的各种结构和器官,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 安全:距状回解剖在解剖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功能,手术风险较小。
距状回解剖在颈部解剖中的应用:
距状回解剖在颈部解剖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解剖距状回,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颈部内部骨骼、软组织、血管、神经等结构。
例如,颈动脉、颈内静脉、喉返神经、头颈部淋巴结等,距状回解剖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展示。
距状回解剖在腋窝解剖中的应用:
距状回解剖在腋窝解剖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距状回解剖,可以切开胸大肌及其膈肌分支,展示出腋动脉、腋静脉、臂丛及神经丛等重要结构,为手术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距状回解剖在腹部解剖中的应用:
距状回解剖在腹部解剖中也被广泛运用。
通过距状回解剖,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人体腹部的内脏器官,如肝脏、胆囊、胃、十二指肠、脾、胰腺等。
此外,距状回解剖还可以发现肠系膜下神经丛、淋巴结、膈上神经等结构。
总之,距状回解剖是一种重要的解剖学方法,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等优点,为临床医学和解剖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距状回解剖,可以清晰、准确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和手术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4f2e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e.png)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的重要部位,它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部位,其主要是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的。
而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位,它包括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
下面将分别对肩部和颈部的解剖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肩部解剖知识点1. 肩胛骨肩胛骨是肩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躯干的背侧。
肩胛骨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甲状骨、锁骨和肱骨,它与上肢骨形成了肩关节。
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肩部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2. 锁骨锁骨是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骨骼结构,它是人体上唯一横向的长骨。
锁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固定肩部的位置,它还可以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3. 肱骨肱骨是上肢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上肢的外侧。
肱骨主要通过肩胛骨与胸骨和锁骨相连,形成了肩部的结构。
4. 肌肉肩部的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菱形肌和肱三头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肩部的运动和稳定性。
5. 血管和神经肩部的血管和神经主要包括锁骨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和肩胛神经等。
这些血管和神经为肩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信息传递。
二、颈部解剖知识点1. 颈椎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骨骼结构,它是由七块颈椎组成的。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头部以及提供头部的活动度。
2. 颈部肌肉颈部的肌肉主要包括斜角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头部的旋转和活动。
3. 颈部血管颈部的主要血管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
这些血管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
4. 颈部神经颈部的主要神经包括颈丛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副神经等。
这些神经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丰富的神经信息传递。
总结: 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重要的部位,其结构复杂多样,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主要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而颈部主要由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组成。
对肩颈部的解剖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与肩颈部相关的疾病。
希望上述对肩颈部解剖知识点的总结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颈部局解实验报告
![颈部局解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857e8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4.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颈部解剖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颈部的层次划分。
2. 观察颈部主要血管、神经、肌肉等结构的形态和位置。
3. 学习颈部解剖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等4.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颈部表面标志观察- 观察颈部的表面标志,如颈椎棘突、胸锁乳突肌、斜角肌、锁骨上窝等。
- 标记各标志在模型上的位置。
2. 皮肤和浅筋膜层解剖- 切开颈部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厚度和弹性。
- 分离皮肤与浅筋膜,观察浅筋膜的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阔肌的形态和位置。
3. 深筋膜层解剖- 切开深筋膜,观察其厚度和纤维方向。
- 观察颈动脉鞘和颈静脉鞘的结构,包括颈动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甲状腺上动脉等。
4. 肌肉层解剖- 解剖胸锁乳突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纤维方向。
- 解剖斜角肌,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 解剖舌骨下肌群,包括舌骨下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等,观察其起点、止点和作用。
5. 血管层解剖- 观察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和毗邻关系。
- 观察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的走行和汇入。
6. 神经层解剖- 观察颈丛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等。
- 观察颈髓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
7. 总结和记录- 总结颈部解剖结构的层次、血管、神经和肌肉的形态和位置。
-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四、实验结果1. 颈部皮肤呈粉红色,较薄,弹性良好。
2. 浅筋膜较厚,纤维方向为水平。
3. 深筋膜较薄,纤维方向为垂直。
4. 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起点位于胸骨柄,止点位于锁骨外侧1/3处。
5. 斜角肌呈三角形,起点位于颈椎横突,止点位于第1肋骨。
6. 舌骨下肌群呈扁平状,起点位于舌骨,止点位于胸骨柄。
7. 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走行规则,分支清晰。
8.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汇入颈静脉。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d1af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b.png)
收集颈部侧方和后方的淋巴液。
06
颈部淋巴系统
颈部淋巴结
位置
颈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的各 个区域,包括颈前三角区、颈后
三角区和侧颈部。
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 巴液,消灭侵入淋巴系统的细菌
和病毒,并参与免疫应答。
结构
颈部淋巴结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皮质包含B细胞和T细胞,髓质则
包含淋巴窦和毛细淋巴管。
血管。
颈内动脉
分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眼 动脉,主要负责脑部和眼部供血。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等,主要负责头面部供血。
颈静脉
颈内静脉
收集头面部、颈部和上肢的静脉血,注入无名静脉。
颈外静脉
收集头颈部的浅静脉血,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淋巴管
颈前区淋巴管
收集甲状腺、喉部等区域的淋巴液。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桥梁,负责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脑神经是12对从脑部发出的脊神 经,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肌肉
和感觉器官。
脊髓和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对于理 解头颈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非常 重要,也是临床上进行颈部手术
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结构。
05
颈部血管
颈动脉
颈总动脉
起始于主动脉弓,分为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是颈部主要的动脉
01
02
03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04
05
腹横肌
颈深肌
前群 颈长肌
舌下神经降支 中群
颈深肌
膈神经 头长肌
后群 颈长肌
03
颈部骨骼
颈椎
01
02
03
颈部应用解剖学PPT课件
![颈部应用解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c8ad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b.png)
• 颈部概述 • 颈部的血管与神经 • 颈部的淋巴系统 • 颈部的局部解剖 • 颈部应用解剖学的临床意义
01
颈部概述
颈部的位置与功能
位置
颈部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是连 接头部和躯干的桥梁。
功能
支撑头部,使头部能够进行旋转 、侧屈和屈伸等动作;保护脊髓 、颈椎和颈部的血管、神经等重 要结构。
颈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颈部疾病的诊断
了解颈部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来源和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颈部疾病的治疗
熟悉颈部解剖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药物、物理治疗等,提高治疗 效果。
颈部手术的注意事项
保护重要结构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颈部的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气管等,以避免并发症。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的外 侧,呈长而扁的三角形。
位于背部中线的两侧, 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
肌肉。
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深层,形状 呈菱形。
颈部的侧面解剖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侧端,止于乳突外面耳垂的后面。
斜角肌
位于颈部侧面,分为前、中、后斜角肌三块,起自颈椎横突,止于肋骨。
05
颈部应用解剖学的临床意义
颈部的骨骼结构
颈椎
共有7块,呈“S”形弯曲,前后 略扁,具有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
用。
寰椎
位于颈椎的最上端,与枕骨相连, 形成寰枕关节。
枢椎
位于颈椎的最下端,与寰椎形成寰 枢关节。
颈部的肌肉与韧带
肌肉
颈部的肌肉分为浅层和深层肌肉,分 别负责不同的动作和稳定颈部。
韧带
颈部韧带包括项韧带、前纵韧带、后 纵韧带等,起到连接和稳定颈部骨骼 的作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https://img.taocdn.com/s3/m/b52d384d3186bceb18e8bb81.png)
第二章、颈部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2)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3)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4)甲状腺悬韧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5)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6)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8)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所围成的三角。
9)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
若颈干角>140。
为髋外翻;<110。
为髋内翻。
11)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12)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13)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14)颈袢: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cd39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5.png)
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报告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报告引言:局部解剖学是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结构、组织和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构造和机能,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进行的局部解剖学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人体的局部结构,了解其组织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加深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并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人体的头部和颈部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们使用解剖刀小心地剖开头部,暴露出颅骨、脑组织和面部结构。
然后,我们继续解剖颈部,观察和记录颈椎、气管、食管等结构的位置和特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戴上手套和口罩,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实验结果:在头部解剖中,我们观察到颅骨的复杂结构,包括颅顶、颅底和颅面。
我们还发现了脑组织的重要部分,如大脑、小脑和脑干。
此外,我们注意到面部结构的多样性,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
在颈部解剖中,我们观察到颈椎的存在,它们由七个椎骨组成,支撑着头部的重量。
我们还发现了气管和食管的位置,它们分别负责呼吸和进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头部和颈部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头部的复杂性和脑组织的重要性,以及颈椎的支撑作用和气管、食管的功能。
这些结论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提供了基础。
总结: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以头部和颈部为例,展示了解剖学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还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实验机会,深入探索人体的奥秘。
[医学]颈部应用解剖学
![[医学]颈部应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bc63238caaedd3383c4d39e.png)
四、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
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 二腹肌后腹
动脉三角内容
颈内静脉及属支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舌下神经 副神经 迷走神经 颈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面静脉 舌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颈部肌肉
(一)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锁骨上缘 内1/3,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外侧面。受副神 经和第2、3颈神经支配,此肌收缩时,可在颈 部见到明显隆起,是颈部外科重要的肌性标志。 在其表面依次为皮肤、颈阔肌、颈筋膜浅层, 在其深面有由颈深筋膜围成的颈动脉鞘,在颈 动脉鞘和椎前筋膜的深面有颈交感干,以及前 斜角肌和膈神经。
2019/8/29
9
分区
固有颈部
颈前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项部
颏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
肌三角
颈动脉三角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三、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 triangle
境界
下颌骨下缘 二腹肌前腹 二腹肌后腹
内容
下颌下腺(U形) 面动脉 下颌下淋巴结 舌骨舌肌(肌性标志) 浅面: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管 舌下神经 深面:舌动脉和静脉
开颅腔后的几厘米范围内,这四条颅神经与颈内动
脉和颈内静脉紧密相邻,位于颈动脉鞘内,在相当
于乳突尖的水平,舌咽和舌下神经转向颈内动脉外
2019/8/29
4
舌骨下区:包括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1.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位于胸锁 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间, 为舌骨下区的上份。颈总动脉在此分为颈内和 颈外动脉。
头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头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29de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9.png)
头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一、头颈部介绍头颈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部位之一,它包含了头部和颈部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颅骨、面部、颈椎、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
头颈部是人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集中部位,同时也是呼吸、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交汇点。
因此,头颈部解剖知识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头颈部骨骼解剖1. 颅骨头颅是由颅骨构成的,包括脑颅和颜面部两部分。
脑颅由8块颅板(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构成,颜面部由14块颜面骨构成(上颌骨、下颌骨、鼻骨、蜘蛛骨、额骨、颧骨、腭骨、泪骨、蝶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舌骨等)。
2. 颈椎颈椎是人体最灵活的椎骨部位,一共有7块颈椎,分别标记为C1到C7。
C1颈椎又称寰椎,是上颈椎部分,它与颅骨的枕骨形成了枢椎关节,能够使头部进行左右摇动。
C2颈椎又称轴椎,它有一根特殊的齿状突,与C1颈椎构成了转子关节,能够使头部进行旋转。
C3到C7颈椎则主要支撑头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颈椎是脊柱中最易受到损伤的部位之一,因此在解剖学上需要特别重视。
三、头颈部肌肉解剖头颈部肌肉主要包括面部肌肉、颈部肌肉和咽喉肌肉。
面部肌肉包括颞肌、颊肌、下颌肌、眼肌等,主要负责表情的形成和面部的运动。
颈部肌肉包括斜角肌、胸锁乳突肌、颈斜肌等,主要负责头颈部的活动和保持姿势的平衡。
咽喉肌肉主要包括梨状肌、舌骨下肌、舌肌等,主要参与吞咽和语言的产生。
这些肌肉在头颈部解剖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生来说需要特别重视学习。
四、头颈部血管解剖头颈部主要的血管包括颈动脉和颈静脉。
颈动脉分为浅层颈动脉和深层颈动脉,它们分别供应头颈部的皮肤和肌肉组织。
颈动脉在头颈部的供血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颈静脉分为外颈静脉和内颈静脉,它们将颈部、头部和面部的静脉血汇集到颅内。
头颈部血管的解剖对于脑血管疾病、颈部肿瘤、头颈部创伤等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课 颈部应用解剖
![大课 颈部应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13fcb68767f5acfa1c7cd55.png)
三、气管切开(气管颈段)
气管颈段范围:
上接环状软骨,下平胸骨颈V切迹。
体位:头正中后仰位。 部位:第3~5气管软骨环。
(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颈静脉切迹)
经过层次:
①皮肤,②浅筋膜,③颈白线(颈深筋膜浅、 中层在中线愈合形成,舌骨下肌群,胸骨柄上 方有胸骨上间隙),④气管前间隙,⑤颈深筋 膜中层脏部,⑥气管。
颈部应用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一、颈部概述
(一)颈部的境界及分区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肌三角 颈动脉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枕三角
颈后三角
颈后区 项部
锁骨上三角
固有颈部:颈前区与颈侧区。
(二)颈部的结构特点:
大致分为4类 1.支持性结构:如颈椎。 2.大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有
纵行的,有横行或斜行的。
3.Virchow淋巴结:
位于左静脉角处的淋巴结,
叫Virchow淋巴结(魏尔啸)。
胃癌和食管下段癌常转移至
此。
二、甲状腺的解剖
人体内分泌腺之一,男性重约 为 26.71 克,女性重约 25.34 克,主 要机能是分泌甲状腺素,促进新陈 代谢的正常进行。 1.形态: 整体呈“H”型或“ U”型,分为 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 91.7% ), 在峡部上缘常有一锥状叶向上延伸, 借一纤维束连于舌骨中部(该纤维 束为甲状舌管的遗迹,正常情况下 应闭锁,如闭锁不全 ——甲状舌管 囊肿)。
成头臂V。 颈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夹角称为颈
静脉角。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六)颈部的淋巴结:
1.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舌癌、 下唇癌常转移至此。
2.角淋巴结: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a1b037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e.png)
人体断面解剖学:颈部解剖颈部是人体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由七个颈椎构成。
颈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颈部疾病的发生以及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颈部的解剖结构以及颈部常见疾病。
颈部的骨骼结构颈部的骨骼结构由七块颈椎组成,呈圆锥形。
颈椎之上是头部,下面是胸部。
颈椎具有以下重要结构:椎体颈椎的椎体较小,呈圆柱形,前部稍微凸出。
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韧带连接,并形成了椎间盘。
椎弓椎体后部分为椎弓,左右两侧相互连接形成椎管。
椎管内有脊髓等神经结构。
棘突椎弓后部的突起物称作棘突,可用于颈椎的编号。
第七颈椎的棘突比较长,可以摸到颈部。
横突横突是连接椎体和椎弓的骨小梁。
第三到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一个孔,可通过锁骨和颈椎横突连通形成颈椎前外侧三角区。
颈部的肌肉结构颈部有许多肌肉,这些肌肉可支持头部的运动,同时也可对头部进行固定。
颈部浅层肌肉颈部浅层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锁舌骨肌和舌骨下肌。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支撑和维持颈部姿势的作用。
颈部深层肌肉颈部深层肌肉包括颈前肌(由胸骨和锁骨前端上起,和下颌、舌骨等下降的肌肉融合)、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长颈肌、头后肌和舌骨下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起到头部的运动作用,如转头、俯首、仰首等。
颈部的血管和神经结构颈动脉颈动脉是人体四个主要动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动脉位于颈椎横突和喉软骨之间,向上走到枕骨下缘后分为脑动脉和眶上动脉等分支供应头部及眼眶等部位。
颈静脉颈静脉是颈部最重要的静脉之一,左右两侧各一条。
颈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条主干,最终汇合形成总颈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颈部神经颈部神经主要包括颈丛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
其中最重要的是颈丛神经,它由上四颈神经和下两颈神经及其分支组成,支配颈部各部分肌肉及皮肤等。
颈部常见疾病颈部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骨骼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疾病。
颈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僵硬、头晕目眩等,严重时还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
颈部解剖操作实验步骤详细说明
![颈部解剖操作实验步骤详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a1185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9.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颈部解剖结构,掌握颈部解剖操作方法。
2. 提高解剖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了解颈部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1. 活体家兔或颈部解剖模型2. 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镊子、注射器、手术剪、骨钳、缝线、生理盐水、碘伏、酒精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实验材料准备齐全,放置在实验台上。
(2)将家兔或颈部解剖模型固定在解剖盘上。
(3)对实验者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中安全无事故。
2. 颈部皮肤切开(1)在颈部正中线处,用解剖剪剪开皮肤,长度约10cm。
(2)用解剖镊子将皮肤向两侧轻轻拉开,暴露颈部的深层结构。
3. 颈部肌肉解剖(1)用解剖剪剪断颈阔肌,暴露颈深肌群。
(2)观察颈深肌群的结构,包括颈长肌、颈短肌、颈深横肌等。
(3)用解剖剪分别剪断颈长肌、颈短肌、颈深横肌,暴露颈动脉鞘。
4. 颈动脉鞘解剖(1)观察颈动脉鞘的结构,包括颈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2)用解剖剪分别剪断颈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暴露甲状腺。
5. 甲状腺解剖(1)观察甲状腺的结构,包括甲状腺体、甲状腺峡、甲状腺侧叶等。
(2)用解剖剪剪断甲状腺峡,暴露喉返神经。
6. 喉返神经解剖(1)观察喉返神经的结构,了解其在颈部走行。
(2)用解剖剪剪断喉返神经,暴露喉上神经。
7. 喉上神经解剖(1)观察喉上神经的结构,了解其在颈部走行。
(2)用解剖剪剪断喉上神经,暴露舌咽神经。
8. 舌咽神经解剖(1)观察舌咽神经的结构,了解其在颈部走行。
(2)用解剖剪剪断舌咽神经,暴露颈交感干。
9. 颈交感干解剖(1)观察颈交感干的结构,了解其在颈部走行。
(2)用解剖剪剪断颈交感干,暴露颈深淋巴结。
10. 颈深淋巴结解剖(1)观察颈深淋巴结的结构,了解其在颈部走行。
(2)用解剖剪剪断颈深淋巴结,暴露颈部血管。
11. 颈部血管解剖(1)观察颈部血管的结构,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
颈部影像解剖
![颈部影像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8c788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f.png)
1、钩椎关节
形成:椎体钩+唇缘 毗邻:外侧,椎血管
后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颈神经根 意义:骨质增生
2
、
钩
突
横 形成:
突 关
毗邻:
节 意义:
突
复
合
体
3、颈椎病
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
正 位 像
侧 位 像
斜 位 像
开 口 位 像
寰椎底线:两侧寰椎下关节突外侧缘的水平线; 其中垂线即寰椎轴线,应与齿突中轴线重叠。
颈部椎管测量
前后径:侧位 椎管前壁: 椎体后缘连线 椎管后壁: 椎弓板联合皮 质线的最突点
左右径:正位,椎弓根内侧缘间的最小距离
观察脊柱颈段X-ray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1、脊柱的生理弯曲;2、椎体的形态结构 3、椎间隙形态大小;4、椎弓根形态及椎管横径
5、椎间孔; 6、椎弓板及棘突的形态 7、椎体后缘和椎弓板联合皮质线/前后径 8、横突; 9、椎管内有无钙化和占位影
10、椎旁软组织
二、颈部断层解剖
1、结构配布 四个单元格
内脏格: 支持格: 血管神经格:
颈 深 筋 膜 及 形 成 结 构
重要脏器
咽、喉: 气管: 食管: 甲状腺:
2、断层解剖
椎 间 盘 突 出 ?
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
![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https://img.taocdn.com/s3/m/c56990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e.png)
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是人体前颈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颈前区包括脖子前部、喉部和气管,而胸锁乳突肌区则包括颈前、胸部和腋下区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区域的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颈前区颈前区是人体前颈部的一部分,由多个解剖学结构组成。
主要包括以下组织和器官:•甲状腺:位于喉部前方,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身体代谢率和生长发育。
•气管:连接喉部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空气输送至肺部。
•喉部:包括会厌、声带和喉腔,是呼吸和发声的重要器官。
•颈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之一,负责供血至颈部和大脑。
•前颈静脉:是颈部的主要静脉之一,负责回收头面部和颈部的血液。
在颈前区,甲状腺、气管和喉部等组织和器官密切相连,形成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区。
这一区域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解剖结构直接关系到呼吸、发声和代谢等重要生理功能。
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区是包括颈前、胸部和腋下区域的一部分。
它由胸锁乳突肌、颈深筋膜和腋窝三角等解剖学结构组成。
该区域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支持和运动颈部、肩膀和上肢。
•维持呼吸和心血管功能。
•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
胸锁乳突肌是该区域最重要的肌肉之一。
它连接颈部和锁骨,长度为12-15cm,宽度约为3-4cm。
该肌肉负责抬高肩膀、转动头部和支撑上肢。
此外,它还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能够调整颈椎和肩胛骨的位置,使身体保持平衡。
临床应用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应用:•颈前区肿块的检查和治疗:由于颈前区包含多个器官和组织,例如甲状腺和淋巴结,所以颈前区肿块的检查和诊断比较复杂。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和核磁共振等。
•颈前区手术:颈前区手术包括甲状腺手术、喉手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等。
这些手术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注意手术后的康复和护理。
•胸锁乳突肌区疼痛和肌肉酸痛:胸锁乳突肌区疼痛和肌肉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与颈椎病、肩周炎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相关。
颈椎的应用解剖1
![颈椎的应用解剖1](https://img.taocdn.com/s3/m/853f40cab7360b4c2f3f64a5.png)
颈椎的应用解剖颈椎由颈部多个关节组成。
此区域为了获得较好的活动性而牺牲了稳定性,导致颈椎很容易受到损伤。
寰枕关节(C0-C1)是最上一个关节。
关节的屈伸活动度(15°-20°)即点头运动,侧屈大约10°,几乎不能旋转。
寰椎(C1)没有椎体,进化过程中寰椎的椎体进化位齿突成为C2的一部分。
寰枕关节为椭圆形,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
连同寰枢关节一起这些关节构成了中枢骨骼系统中最复杂的关节。
有一系列的韧带对寰枕关节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关节的前方和后方是寰枕膜,前方的寰枕膜有前纵韧带加强。
后方的寰枕膜取代了寰椎和枕骨间的黄韧带。
覆膜作为覆盖在齿突及其韧带上的宽束带,位于椎管内构成后纵韧带的一部分。
翼状韧带起始于齿突上端两侧,斜向外侧将齿突固定于枕骨,从而限制其屈曲和旋转。
寰枢关节(C1-C2)构成了脊柱最灵活的关节。
屈伸大约10°,侧屈大于5°,旋转大约50°是这一关节最主要的活动。
旋转过程中由于关节面的形状此节段的颈椎长度喙减小。
C2的齿突在旋转过程中起到了轴点的作用。
中央的关节被称为枢轴关节,侧方的寰枢关节被成为侧翼关节。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谈话或咀嚼,那么C1-C2关节就会有运动。
寰椎的横韧带是寰枢关节的主要的支撑韧带,其将枢椎的齿突固定于寰椎的前弓。
类风湿关节炎是这些韧带变得脆弱或断裂。
在寰椎横韧带跨越齿突时,发出两纵束分别向上固定于枕骨,向下固定于枢椎。
这些韧带合称位寰椎十字韧带。
如果颈椎旋转大于50°引起对侧椎动脉扭曲;同侧椎动脉在旋转45°时就会发生扭曲。
这会引起眩晕、恶心、耳鸣、“猝倒症”(非昏迷性跌倒)、视物模糊或更罕见的休克、死亡。
颈椎有14个关节突(骨突)关节面。
上两个胸椎的4个关节面也经常列入颈椎的检查范围。
颈椎的上关节突面向上、后、内侧,下关节突面向下、前、外侧。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屈伸,但单独节段的旋转侧弯受限,除非多个节段联合完成,这称为联合运动。
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的境界
![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的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cfe79a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8.png)
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的境界
作为人体解剖学中的重要部位,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在医学解剖学学习过程中被广泛关注。
这两个三角区域是人体颈部解剖结构的重要代表,在颈部深部结构研究、手术操作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展开阐述,分步骤详细介绍这两个三角区域的解剖结构和特点。
第一步:肌三角的解剖结构
肌三角位于颈部后部,由脊柱、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组成。
其三角区域的边界如下:
前缘: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后缘:颈椎横突的内侧缘。
下缘:斜方肌的前缘。
肌三角是一块间隙,内部充满动脉、静脉、神经、腺体等多个结构,是人体颈部深部结构的重要代表。
第二步:颈动脉三角的解剖结构
颈动脉三角位于颈部前部,由胸锁乳突肌、舌咽肌和颈内静脉组成。
其三角区域的边界如下:
前缘:舌咽肌中央薄膜。
后缘:胸锁乳突肌前缘。
下缘:舌咽肌前缘。
颈动脉三角也是一块间隙,内部充满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
第三步: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之间的关系
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在人体颈部位置相邻,两个三角之间只隔了一块薄膜。
这份薄膜就是颈部前部的舌咽肌中央薄膜。
在医学解剖学中,这一区域也被称为颈咽前间隙。
颈咽前间隙承载着很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如果因某种原因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危险。
综合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可以了解到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的境界
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两个三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颈咽前间隙也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区域。
在医学解剖学学习中,要对这些结构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主要血管和神经的关节起,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上至乳突与下颌
角之间中点做一连线。(平甲状软骨上缘为界)
❖ 颈内动脉:自甲状软骨上缘平面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至下颌髁突后缘连线。 ❖ 颈内静脉:自耳垂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至锁骨内端的连线。 ❖ 副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
迷走神经:延髓后外侧出脑 颈静脉孔出颅 颈静脉鞘 舌骨
大角处 喉上神经(内、外支),内支穿甲舌膜支配
声门裂以上粘膜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 至胸腔发出喉返神经,右 侧绕锁骨下动脉,左侧绕主动脉弓 折返在气管食管沟上行,环甲
关节 支配除环甲肌以外全部喉内肌和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副神经:由延髓根和脊髓根组成,内外支组成,支配咽喉横纹肌和
第六节 颈部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 部 筋 膜 分为颈浅筋膜及颈深筋膜,颈深筋膜又分为
浅、中、深三层。
颈浅筋膜位于颈部皮下组织深层,包绕全颈。 颈深筋膜浅层:包绕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骨下肌群
、颌下腺、腮腺。 颈深筋膜中层 又称内脏筋膜,脏层附贴于甲状腺、喉
、气管、咽、食道等脏器的表面,壁层由脏层反折于各 脏器的周围,脏壁之间形成潜在的隙。此筋膜还包绕颈 总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形成颈血管鞘。 颈深筋膜深层,又称椎前筋膜。
颈部分区
颈部以斜方肌为界分为颈前外侧部和颈后 部,颈前外侧部又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颈前 部和颈外侧部,颈前部又以舌骨平面为界,分 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颈外侧部又分为胸锁 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部三角
颈部由胸锁乳突肌分成颈前三角和颈后三 角,颈前三角又分为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颈 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后三角又分为锁骨上三 角、枕三角。
经阻滞麻醉。肌支发出颈神经降支和膈神经。
膈神经:由颈丛肌支发出后,沿前斜角肌前面下行至内侧,于锁
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
臂丛:由颈神经第5-8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形成三个干,即上
、中、下干,主要分支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前神经、肌皮神
经、正中神经。临床上常在锁骨中点上方作臂丛传导阻滞麻醉。
典型颈椎由前方的椎体与后方椎弓两部分组 成。
特殊颈椎 非典型颈椎
第三节 颈部血管
➢ 颈总动脉 右侧起自无名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外侧有颈内静脉,二 者的后方有迷走神经,三者包于颈血管鞘内。
➢ 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 ➢ 颈动脉体和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
颈部科学
第一章 颈部应用解剖学
第一节 概述 颈部位于头与胸部之间,颈部的正前方有 呼吸道及消化道的上段,正后方有颈椎及上段 胸椎,两侧有大血管及神经,颈根部有胸膜顶 和肺尖,颈部各结构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形成若干层次的筋膜与筋膜间隙。 颈部境界 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枕 骨上项线至枕骨外隆突的连线,下界为胸骨上 切迹、胸锁关节、锁骨、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 的连线。
线。
❖ 臂丛: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连线稍内侧。 ❖ 颈丛:颈丛皮支集中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近中点处穿出。(阻滞麻醉) ❖ 肺尖和胸膜顶:锁骨内侧1/3的上方最高处距锁骨上缘约2~3cm。
第二节 颈 椎
颈椎共有7个,第1~2颈椎为特殊颈椎,第 3~6颈椎为典型颈椎,第7颈椎为非典型颈椎。
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
舌下神经:由舌下神经核发出,支配全部舌内肌及部分舌外肌。
颈部交感神经:上、中、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颈内动脉丛
岩深神经 蝶腭神经节 口鼻粘膜腺体及血管,
分支 眶上裂入眼眶 瞳孔开大肌、上下睑平滑肌。Horner综 合征。
第五节 颈 部 肌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斜形位于颈部两侧,内外二头分
处的后方,属化学感受器,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 处膨大部分,属压力感受器。
➢ 颈外动脉自下向上发出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等。
➢ 颈内静脉
第四节 颈 部 神 经
颈丛: 由颈神经1-4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发
出皮支及肌支,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颈部手术时作神
颈深下淋巴结 主要收集头部颈深淋巴结,此外还收集部分胸 部及上腹部的淋巴管,胸、腹部恶性肿瘤细胞可经胸导管由颈 干逆行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第三章 颈部先天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
颈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与甲状舌管的 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前 者位于舌骨下方,后者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 种类型。 【临床表现】 1、甲状舌管囊肿,一般无症状,囊肿呈圆形, 可随吞咽上下运动,并发感染时,囊肿迅速增 大; 2、甲状舌管瘘管 外瘘口位于颈前正中或略 偏一侧,瘘口较小,常有分泌物溢出。
别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内1/3处,二头会合后斜 向后上方止于乳突外侧和上项线外侧部。深面有 颈动脉鞘。 舌骨上肌群
▪ 二腹肌 ▪ 下颌舌骨肌 ▪ 颏舌骨肌 ▪ 茎突舌骨肌
❖ 舌骨下肌群
位于舌骨下正中两旁,有4对:
• 胸骨舌骨肌 • 胸骨甲状肌 • 甲状舌骨肌 • 肩胛舌骨肌
❖ 颈深肌群
• 颈深内侧肌群(头长肌、颈长肌) • 颈深外侧肌群(前、中、后斜角肌)
颈筋膜隙
颈部各筋膜之间形成潜在隙,周围组织感染后易在各隙内形成脓肿。
➢ 舌骨上隙
舌下隙
下颌下隙{
颌下隙
咽旁隙 扁桃体周围隙 咬肌隙 腮腺隙 ➢ 占据颈部全长的隙 椎前隙 颈动脉鞘 咽后隙
第七节 颈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包括5大群: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颈 前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
➢ 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 ➢ 颌下淋巴结 位于颌下三角区 ➢ 颈前淋巴结 分深浅两组(颈前浅静脉;喉、环甲膜、
气管)
➢ 颈浅淋巴结:胸锁乳突肌表面、颈外静脉排列。 ➢ 颈深淋巴结 沿颈内静脉排列,以肩胛舌骨肌与颈内
静脉交叉处为界。
颈深上淋巴结 收集鼻咽、腭扁桃体、舌部、颏下及颌下淋巴 结回流,汇入颈深下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