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类型学

合集下载

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

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

一、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一、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考古类型学是一种通过比较和分析文物的形态、特征、组合关系等,对文化 遗产进行分类和编年的研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相似的文物 形态和特征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而不同形态和特征的文物则代表 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演变轨迹。因此,通过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文化发 展的脉络和规律。
3、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类型学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通 过对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典型遗址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逐渐理清 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文物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规律。同时,随着跨学科合作的加深, 中国考古类型学逐渐融入了全球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中。
二、考古类型学的中国化历程
1、早期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引入
1、早期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引入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考古学的传入,中国的考古类型学逐渐发展起来。一些 外国的考古学家和汉学家开始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中国的古遗址和文物进 行分类和编年。这些早期的研究为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国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对象 和方法
5、旅游休闲与便民服务
5、旅游休闲与便民服务
为了使游客能够舒适地游览遗址公园,公园还设置了旅游休闲区与便民服务 设施。在旅游休闲区,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如休息椅、观光车等。同 时,根据游客需求设置相应的便民服务设施,如售票处、导览设施、洗手间等。 此外,公园还考虑了特殊群体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母婴设施等,使每一位 游客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游览体验。
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 公园概况
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处集遗址保护、文 化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公园以海昏侯墓葬群为核心,涵盖了 汉代城池、贵族墓葬、冶铁遗址等多种文化遗迹。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公 园旨在打造一个展示汉代海昏侯国历史文化的窗口,促进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与保护意识。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考古类型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物和遗址类型、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考古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1. 类型定义: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来识别和描述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可以被归类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建筑、墓葬、陶器、玉器、铜器、瓷器、武器等。

2. 类型分类:考古类型学的分类是基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分类方法。

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可以被归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建筑类型、墓葬类型、陶器类型、玉器类型等。

这些类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区分和确认。

3. 类型推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考古类型学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墓葬,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的建筑和墓葬类型、结构和功能;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陶器和武器,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的陶器和武器类型、用途和生产方式等。

4. 类型模拟:考古类型学还可以进行类型模拟,即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来还原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类型模拟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模拟和模型模拟,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来模拟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址的结构和功能。

5. 类型验证:最后,考古类型学还可以进行类型验证,即通过实际考古发掘和类型分析,来验证古代社会的类型和结构。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谢谢观看
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能够确定相对年代,建立相对年代标尺; ②能揭示遗存的发展过程,从而为分期、判断各期的亲疏关系提供基础; ③能帮助划分考古学文化或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 ④能够研究遗存的传播和不同文化或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影响; ⑤通过遗存变化的历史过程的揭示,为研究其演变规律和控制演变的因素提供重要信息。
类型学局限
考古类型学
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目录
01 类型学原理
03 作用
02 操作步骤 04 类型学局限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 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 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 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通过对考古遗存形 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 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①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 ②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③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④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分,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 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类型学原理
人类不断发展,考古学文化不断进步,器物由简单到复杂。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器物形态的变化。稳定 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根据器物形态变化的研究,可以区分考古学文化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

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

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

可能有两种情况:①知道了一群或若干群物品的共存关系(进行类型学工作的基础)。

②知道了某群物品和另外一些成群物品在层位关系上的差别。

对孤立的物品和成群物品进行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情况会有质的不同。

物品单个见到,要判断形态的早晚差别,一般只能靠器物上的铭文来确定其年代,否则总是难以肯定下来,除非当某种器物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

共存物品的群体越大,各种物品的共存关系越清楚,判断各种物品形态发展顺序的准确性就越高。

[ 突然废弃的作坊的堆积,包括制作场地和附近堆积废品的窖穴和地层,这种共同性最强;一个墓葬中的成组随葬品,这种共同性也很强;一座突然废弃的房子内留存的成批器物共同性也同上一种差不多,同②;一个灰坑废弃后堆积进去的东西,彼此相距的时间,大多数不会太远,共同性也比较强;一个地层内的共存物品,其共同性就可能有较大距离(不是指晚期地层中混杂早期遗物而言,而是因为一个地层形成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有些地层的形成时间,甚至会很长很长)。

](2)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

首先要考虑器别上的共同性,即先根据器别组合上的共同性,把全部单位分为若干大组,每个大组之内再根据同类物品形态上的共同性分为若干小组;有了这个归纳,就可以把原来是数量很大的单位数,合并成小得多的组别数。

比较的数量越小,头绪就越容易清楚,工作也就比较容易着手和比较容易得到结果。

(3)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

从已归纳出的各组别所属层位关系出发,观察各种遗物形态变化的趋向,就很容易得到启示,能较快找到比较许多物品形态差别的关节点。

(4)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

研究器物形态变化规律的首要基础是正确区分器别,关键在于把用途完全一样的东西,定为同一器名;用途不一样的,则分为不同的器名。

[ 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①不能准确判明其用途。

只能从其质地、纹饰、出土时与其他物品的共存环境来推测。

用考古类型学原理解析高考试题

用考古类型学原理解析高考试题

用考古類学原麵析高考试题〇丁杰在时间轴上观“事物古今之变”、察“事物变化规律”、晓“事物变化原因”,是历史学的一种特质性思维,亦即司马迁所言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学“通变”思维。

考古学中研究人造器物的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通变”思维,具有非常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考古类型学方法概述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遗迹和遗物)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和演变规律的学说。

自近代考古学诞生以来,中外考古学家通过对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物质遗存的观察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造物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都是沿着一定的轨道逐渐变化其物质形态的。

基于此,考古学家创立了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历史上各种人造器物的演变过程。

考古学家在应用考古类型学开展研究时,首先将某类人造器物按照时代早晚进行排列观察,接着比较其不同阶段的形态差异,然后梳理其发展环节和序列,并提炼其变化规律,最后探究其变化原因。

二、 用考古类型学原理解析高考试题考古类型学作为考古学家分析人类历史上人造器物演变的一把理论利器,在考古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凡人类制造的物品(包括各种建筑、工具、武器、服饰、容器、艺术品等),只要有一定的形体,都可以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来探究其形态变化过程。

2017年高考全国卷n第42题,如果用考古类型学理论中的若干原理来分析,则十分有效。

题目如下:表1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識钟42021年第3期(总第504期)h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 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2《考古类型学》俞伟超

2《考古类型学》俞伟超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俞伟超一“考古类型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概况“类型学”是一种方法论。

这是本世纪才发生的外来名词,英文为ty poslo gy,源于古希腊文typos和logy的结合。

ty pos的本义是多数个体的共有的性质或特征,所以typ olog y的直接意思是一种研究物品所具共有显著特征的学问。

ty pos 在希腊文中演变为主typo,英文为type。

近年编的许多英汉字典往往把t ype释为样式、类型,把t ypolo gy称为类型学。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论,后来考古学也开始运用这种方法论。

我国的考古学界,过去有很多人亦曾把它叫做形态学或标型学。

这是研究物品(包括遗迹和遗物)外部形态演化顺序的方法论。

由于许多物品的形态变化,需要在归纳成不同的类别和型别以后,各自的发展序列才能清楚,所以把它称作类型学,似乎更妥贴些。

近代考古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类古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同它发生联系的学科极为广泛,研究考古资料所需要使用的方法是多科性的。

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自身独有的方法论,否则这个学科就不会独立出来。

这就是说,研究考古资料虽然会涉及到许许多多学科,却不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都算作考古学方法论的一部分。

例如利用考古发现的花粉袍子、农作物种籽、动物骨骼来研究人类古代栽培农作物和驯养动物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方法,主要使用的是农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等方法。

如果把这些研究工作当作单独的学科来看待,应当叫做考古农学、考古植物学(或古植物学)、考古动物学和考古环境学、古气候学等等。

70年代以来在我国曾流行过的水文考古、地震考古这些名称,其实还是叫考古水文学、考古地震学才准确些。

当然,这些利用考古资料来研究农业进步以及人类活动时期水文变化和地震现象等工作,就人们的日常概念来说,把它们叫做农业考古、水文考古、地震考古,亦未尝不可。

但这些工作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不属于考古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

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

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

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考古类型学的局限性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

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

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

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物品的形态变化,虽然有一定的顺序,但当刚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这个顺序是以错乱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怎样才能从这种形态中找出头绪、整理出顺序呢,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工作。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

因为:第一,知道了一群或若干群物品的共存关系;第二,知道了某群物品和另外一些成群物品在层位关系上的差别。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木内容之一。

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

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

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

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

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事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局限性第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

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

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第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第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第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

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物品的形态变化,虽然有一定的顺序,但当刚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这个顺序是以错乱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怎样才能从这种形态中找出头绪、整理出顺序呢?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工作。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

因为:第一,知道了一群或若干群物品的共存关系;第二,知道了某群物品和另外一些成群物品在层位关系上的差别。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内容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内容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内容
考古学类型学是指通过对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分类、比较和研究,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文化演进和变迁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类型的划分:通过对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特征和差异进
行分析和归纳,确定不同的文化类型。

2.文化现象的分类:对古代文化现象进行分类,如建筑、器皿、铭文、艺术品等,以便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研究。

3.文化时期的划分:通过对各类文化遗物的年代、风格和特征
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不同的文化时期和阶段。

4.文化区域的界定: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征和相似
性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不同的文化区域。

5.文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类型、文化现象、文化时
期和文化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文化的渊源、影
响和贡献。

总之,考古类型学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的文化异同和演
进规律,为历史、考古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
理论支持。

考古学分类

考古学分类

考古学分类
因研究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又可以分为以下门类:
1.美术考古
美术考古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的考古学分支。

2.宗教考古
宗教考古是以有关宗教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

3.航空遥感考古
航空遥感考古学,是指使用飞机和遥感卫星从空中向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分析,判定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它们的分布情形。

4.环境考古
环境考古是通过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和采样分析,恢复各种时空尺度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土壤、动物等自然环境,研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了解古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探讨自然环境对聚落选址、生产布局、食物结构、经济形态、文化演进、人类迁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等人地关系问题的考古学分支。

5.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是对淹没于水下的遗物和遗迹进行调查、勘测、发掘及摄影记录的考古学分支,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

6.沙漠考古
沙漠考古是以考古学的手段,去研究沙漠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考古学分支。

沙漠考古有特殊的目的,与一般的沙漠地区考古活动有所不同,后者是以获得人类的物质文化资料为目的,并不研究沙漠的变迁。

考古学的三级学科

考古学的三级学科

考古学的三级学科
考古学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知识的学科。

根据其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考古学可以分为三级学科。

第一级学科:原始考古学。

原始考古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最早人类的活动和文化现象。

其研究对象包括早期人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和人类活动遗址。

原始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野外考古发掘和实地调查,结合化石、遗物、遗址等多种考古资料,推断人类早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等。

第二级学科:历史考古学。

历史考古学研究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和人类活动遗址。

其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和建筑遗址、城市遗址、墓葬等。

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古、文献资料和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还原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背景。

第三级学科:文化考古学。

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是文化现象和人类社会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其研究对象包括艺术、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学等方面的遗存。

文化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文物、艺术品、建筑遗址等文化遗产的研究,结合多个学科、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规律。

总之,考古学的三级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考古学的学科体系。

这种学科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 1 -。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考古的基本知识要点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

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

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考古类型学的操作方法

考古类型学的操作方法

考古类型学的操作方法考古类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址和遗物的分类和分析的学科。

它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和整理资料:考古类型学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文献资料、考古报告、遗址图、标本等。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已有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也可以是其他研究者的资料。

2. 观察和记录:在收集到资料的基础上,考古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遗址和遗物。

他们会记录下遗址的位置、形态、大小、历史时期等基本信息,同时也会详细记录遗物的种类、材质、形状、装饰和使用方式等。

3. 分类和比较: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考古学者会对遗址和遗物进行分类。

他们会根据共同特征和相似性将遗址和遗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并为每个类别制定名称。

同时,他们会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找出它们的联系和演化关系。

4. 建立分类系统:通过分类和比较的研究,考古学者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各种遗址和遗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演化关系的描述。

这个分类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考古学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不同遗址和遗物之间的关系。

5. 进行文化研究:考古类型学不仅仅是对遗址和遗物进行分类,还通过对分类结果的研究,来进行文化研究。

考古学者会根据分类结果,研究不同类型的遗址和遗物与特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特征。

6. 不断修订和完善:考古类型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考古学者会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不断修订和完善分类系统。

他们也会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遗址和遗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这些操作方法,考古类型学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不同的考古遗址和遗物,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田野考古类型学

田野考古类型学

2. 物品渐变的一些特点
► (1) 物品渐变方向,有的是进化,有的是退化。当 物品形态不断满足人们更高要求时,便呈现进化趋 势。如辽代鸡冠壶由矮胖变为瘦高,由无圈足变为 圈足,以适应契丹人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 需要。当人们对某类物品的造型、结构、纹饰等不 再提出更高要求,反而要求降低,甚至认为制成什 么样子都无关紧要时,就会呈现退化的趋势。如中 原仰韶——龙山时代的彩陶母题纹饰是由繁华精美 向简单潦草变化,商代鬲的足逐渐变矮,直到趋于 消亡。
► 排序时应注意,无论是层位关系,还是组合关系, 还是其它的参照依据资料,孤例是极易出错的,多 例重复才较为可靠。
► 总之,类型学排序的基本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 从序列中找环节,从环节上看序列。只有序列划分 对了,才能找准演变环节。而序列是在对环节的深 刻认识基础上得出的,并且序列的正确与否要看按 该序列划分的环节是否成功。因此,划分序列和划 分环节是反复交替进行的,只有达到序列清楚、环 节清楚、演变规律清楚才算排序成功。
► 类型学排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排序找出两个形态 有异形式之间的过渡环节,以证明两者有发展演变关系。例 如,《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中, 对中原系刀接受北方系刀影响所作的类型学分析便是一例。 该文没对中原系刀和北方系刀的各种形式进行排队分析,而 是把周代环首刀与时代更早的北方系环首刀排队找出二者发 展关系,又把周代环首刀与商代中原系的扁茎刀排队找出发 展关系,从而得出推论:商文化中的环首连柄刀是从仿制北 方系的环首刀进而改造自身的扁茎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这种情况的类型学分析方法是:先考察两种形式的出现年代, 确定相对早晚然后把两者视为一个演变序列的两端形式,把 处于两者年代之间的一些有年代依据的形式(如有纪年,有 层位关系,有其它年代依据等)按照从早向晚的顺序排队, 观察是否可以找出一列形式上合理的演变序列。如果能找出 就可据此而总结该序列的演变规则,再把—些无年代依据的 形式试着排进序列之中,以增加演变的过渡环节或验证所排 序列是否成立。如果排序的标本都没有年代依据,就只好假 设一些可能的演变规则进行排序,若排不出序列则修改演变 规则,重新排序。经过反复调整,得出一个认为是合理的演 变序列。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一)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一)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一)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和遗迹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以揭示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变迁。

下面将从浅入深地介绍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考古类型学的定义考古类型学指的是通过对考古遗迹中出土的文物进行科学分类、比较和研究,建立起文化时代或文化群体的历史发展序列,并对其进行时空分布分析的学科。

它是研究考古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考古学家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变过程。

2. 考古类型的基本原则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同质性原则:认为同一文化时代或文化群体的遗迹和文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特点,可以通过这些共同性将它们归类到相应的类型中。

•时序性原则:即根据文物和遗迹的年代先后进行排序,并建立起时间序列。

•时空分布原则:考虑到地理因素,将文物和遗迹按照地域进行分类,形成时空分布图。

•演绎推理原则:通过对文物和遗迹的类型进行分析,从而推测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3. 考古类型的建立过程考古类型的建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物收集:考古学家首先需要在考古遗址中进行发掘,收集到大量的文物和遗迹。

2.分类与比较:对收集到的文物和遗迹进行分类和比较,筛选出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即考古类型。

3.类型描述:对各个考古类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特征、时代、地域等信息。

4.类型序列的建立:将不同类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建立起文化时代或文化群体的历史发展序列。

5.时空分布分析:将不同类型的文物和遗迹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形成时空分布图。

4. 考古类型学的意义与应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文化的变迁和演化。

•预测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对文物和遗迹的类型进行分析,揭示出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特征。

考古学的学科分支

考古学的学科分支

考古学的学科分支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文明与历史的学科,它囊括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分支,每个分支都致力于研究特定的领域。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考古学学科分支:1. 原始考古学原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最早的文化和社会形态。

原始考古学家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文物的分析和环境的研究,揭示人类在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技术水平等。

2. 古代考古学古代考古学关注的是古代文明的研究,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各种古代文明。

古代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古代城市、古代建筑和文物等,重建古代文明的面貌,探究古代社会、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3. 考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进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学科,它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

考古人类学家通过对考古遗址和人类遗骸的研究,揭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传承等。

4. 考古地理学考古地理学是研究考古遗址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作用。

考古地理学家通过对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研究,揭示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

5. 考古学方法学考古学方法学是研究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考古学研究。

考古学方法学家研究各种考古学技术,如探测技术、测量技术和分析技术等,以提高考古学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6. 考古学保护与管理考古学保护与管理是为了保护和管理考古遗址和文物而设立的学科。

考古学保护与管理专家采取各种措施,如保护性发掘、遗址保护和文物修复等,以确保考古遗址和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只是考古学的一部分学科分支,还有许多其他分支,如实验考古学、古代文字学和考古经济学等。

这些学科分支共同构成了现代考古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面貌,也为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考古类型学诞生的几个问题

考古类型学诞生的几个问题

03
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论
考古类型学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为后续的类型学分析提供方向

收集样本
根据研究目标,收集具有代表 性的样本,确保样本的多样性
和可靠性。
定义特征
对样本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 定义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 将成为类型学分析的基础。
类型学的数据收集
详细记录
01
案例二:陶器类型与古代文明的关系
总结词
陶器是古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 其类型与古代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陶器的类型和制作工艺与古代文明的发展 密切相关。例如,在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 ,陶器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 精美的陶器,这些陶器的类型和制作工艺 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 。同时,通过对陶器的类型和制作工艺的 研究,还可以揭示出古代文明的交流和演 变。
类型学在考古学中的前景
类型学在考古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考古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 展和深入,类型学研究也将更加成熟和丰富。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加强,类型学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学中,为 考古学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研究方向。
类型学对考古学的影响与贡献
类型学研究需要广泛涉及各种学科领域,例如人类学、历史学、地质学等。未来,类型学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 交流,以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
深化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类型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将进一步深化。未来,类型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对理论和方法的研 究,以推动类型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考古学断代与编年
类型学在考古学断代和编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物质文化 的分类和比较,推断其年代和演变过程。

考古学方法

考古学方法

考古学方法考古学方法论考古类型学(Archaeological Typology)1.定义与内容-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

也称标型学,是研究遗存相对年代早晚和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途径。

-遗迹、遗物、花纹的外部形态是渐变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

-不同遗迹、遗物和花纹的演变规律不同。

如耐用品与非耐用品之别、普通品与珍贵品之别。

2.排序-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把类型学分析的对象按照可能的演变规则进行排队称为排序。

类型学分析就是通过反复排序来寻找器物的演变规律。

-排序必须借助地层或者纪年的证据,以确定相对早晚-用来排序的标本要有代表性例:辽瓷鸡冠壶的排序-首先分出提梁和穿孔两个系列-再看系列内部细节的变化-通过纪年证据检验排序结果3.考古类型学的型式分析类、型、式三级分类-例:平底碗与圜底碗在同一地层单位中出,同时使用,则可称A、B型,如果上层仍为此二类,但有变化,则分式,如A型Ⅰ式碗。

如何确定型式-按照单位的叠压或打破关系,以最早的、单纯的单位内器物为准;以较晚的(上层)单位器物来校正。

考古学文化一、什么是考古学文化1.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分布于一定地区,具有一定特征的考古学遗存的共同体。

-某几类遗物以相对固定的组合,经常发现于某类遗址中,这样的遗物和遗迹之间形成共存关系。

这样的共存关系就构成了“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表现出的遗存共同体,应属于某一特点的社会集团(如部落或部落联盟)。

-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水平、文化传统、人文环境等。

2.命名:-以最初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小地名命名(如仰韶文化、石家河文化)。

-以最富特征的遗迹、遗物命名(如巨石文化、彩陶文化)。

-以族属命名(如楚文化、夏文化)。

二、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结构1.考古学文化的层次-时间上、空间上。

2.考古学文化的成份-工具与武器(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活用具(反映日常生活状态)。

考古类型学的主要方法

考古类型学的主要方法

考古类型学的主要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和文献的考察和研究,来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考古类型学,它是通过对不同考古遗址的形态和构造进行分类和比较,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和地区的特征和联系。

本文将介绍考古类型学的主要方法。

一、文化面貌法文化面貌法是考古类型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文化层的遗存进行描述和比较,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该方法主要关注遗址中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通过对它们的形态、制作工艺和装饰特点进行分析,来确定遗址所属的文化类型。

二、遗址布局法遗址布局法是考古类型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对遗址内部建筑和遗迹的布局进行研究,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遗址内不同建筑物的分布、大小和功能,以及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可以得出遗址所属的文化类型和社会形态。

三、器物组合法器物组合法是考古类型学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对不同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进行分类和比较,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的特征和联系。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遗址中的陶器、石器、金属器等遗物,通过对它们的形态、样式和用途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遗址所属的文化类型和时代。

四、文化关系法文化关系法是考古类型学中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对不同地区和时代的遗址进行比较和联系,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不同遗址中的共同特征和差异,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可以得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关系。

五、遗址地层法遗址地层法是考古类型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对遗址中不同地层的研究,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遗址中不同地层的堆积顺序和含有的遗物,通过对这些地层的分析,可以确定遗址所属的文化类型和时代。

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不同考古遗址的形态和构造进行分类和比较,以揭示不同文化阶段和地区的特征和联系的一门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

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

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

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考古类型学的局限性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

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

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

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物品的形态变化,虽然有一定的顺序,但当刚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这个顺序是以错乱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怎样才能从这种形态中找出头绪、整理出顺序呢?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工作。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

因为:第一,知道了一群或若干群物品的共存关系;第二,知道了某群物品和另外一些成群物品在层位关系上的差别。

这两种情况,特别是第一种情况,是进行类型学工作的基础。

2.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一个发掘地点得到的有一定共存器物的单位,数量往往很大。

要把每一个单位逐个同其他单位比较,工作量会大得难以承担。

这就应当先归纳各单位的组别。

每个单位的具体内涵,自然各有差别,但总是可以归纳成若干组别。

这种归纳,首先要考虑器别上的共同性,其次要考虑各器别形态上的共同性。

也就是先根据器别组合上的共同性,把全部单位分为若干大组;每个大组之内,再根据同类物品形态上的共同性,分为若干小组。

3.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出土物形态演化的顺序,由于存在着制作时间和埋入时间的距离,也由于新、旧形态可能存在的交错现象,同其层位关系可能发生出入;但从总体情况来说,物品的演化顺序同其层位关系,基本是会一致的。

因此,先从已归纳出的各组别所属层位关系出发,观察各种遗物形态变化的趋向,就很容易得到启示,能较快找到比较许多物品形态差别的关节点。

当然,在比较形态差别的整个排队过程中,最初的考虑后来总是会发生一些反复和调整的,但先做这一步工作,可以避免开始时不知从何下手的处境,加快进程。

4.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寻找器物形态变化过程的工作,只能是在同一种器别内进行,正确区分器别,就是研究器物形态变化规律的首要基础。

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把用途完全一样的东西,定为同一器名;用途不一样的,则分为不同的器名。

用途是决定物品形态的诸因素之一,用途相同的,会有基本一致的形态特点,所以确定器别的工作,主要还是形态的归类。

有时同一器别内也会出现某些较大差别,但同一器别形态是有一个幅度的,幅度的大小,是以提供相同用途为界限的。

各单位、各器物组别所包含的器别会是很多的;各器别的形态变化速度及其变化的差异程度,又不会一致。

为了能较快地看出各组别、各单位的发展序列,可以选出若干典型器物,着重进行排比。

所谓典型器物,应当是一些大量使用而又是易于破碎的东西。

使用量大,才能在各遗迹单位有较多发现,便于比较;易于损坏,又使它们抛弃时间与制作时间的距离不会太远,便于确定真正的共存关系及其出土单位的时间。

在进行整理工作时,一般是拿陶器(尤其是较早的遗存)和瓷器(尤其是较晚的遗存)作主要排队标本。

典型器物通常就在陶、瓷器中选择。

对商、周时期墓葬的(尤其是中型以上的墓葬)整理工作来说,也会在青铜礼器中挑选。

典型器物还应具有形态的变化速度较快和变化幅度较大两大特点。

各种器物应该选择对变化比较敏感的,而不是比较迟钝的为典型器物。

典型器物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

挑选多少器别和选择什么器物,都只能依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般情况下,普遍性大和变化特征明显,总是典型器物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

5.确定各器别内的型别和式别选好排比单位和器别之后,就要对每一件东西的形态,进行仔细观察,找出差别。

尽管会先从典型器物入手,但最后应尽可能地把每一种物品都作比较。

人们的直接观察,最容易感觉出各种物品的形态差别。

可以把需要进行比较的物品,按器别集中在一起,进行直接观察,按照形态不同,分为若干式别,然后把接近的式别靠在一起,连成一条长链。

这就是一个形态变化序列。

各共存器别的变化序列当然要互相参证,互相检验。

合理的序列应该是彼此无矛盾的。

一个器别同时并存几种各有自身演化轨道的形态,就可以确定为不同的型别。

应当在型别内再划分式别。

只要把型别定准确,一些看来是形态很乱的器别,也一定能把演化的顺序排得很顺当。

还要注意上面说过的轨道数量可能中途发生变化的情况,所以型别的多少,不一定是始终不变的。

正因同一器别往往存在不同的型别,器物的形态差别,常常要用型和式这两重关系来表示。

型、式确定后,就要给以编号。

当然应把型别号放在前面,式别号放在后面,即有两层符号。

关于型号,可以把最多见的、最主要的或是最早出现的型别,给以开头的号码。

关于式别号,无疑应按演化的顺序,依次编号,有几个变化阶段,就有几个号码。

考虑到当今国际通用的习惯,型号以使用大写拉丁字母A、B、C为宜。

6.根据器物组合和各种器别的型、式变化来划分期别拿一个遗存的成批东西来作分期研究,会见到器物组合上的不同和单种器物的型、式差别。

一般器物组合的变化发生得较慢,器别内的型、式变化,尤其是式别的变化比较频繁。

因此,通常把式别变化作为划分期别的基础,组合变化则认为是较大的期别之差,同一期别内部又可因变化程度不同而区分为期、段。

对遗址材料的分期方法,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不过,因被整理的材料绝大部分是破碎陶片(动物骨骼不是类型学分析对象,故不计入),具体工作步骤当然有特点,主要是应尽可能搞清楚原来还是完整器时候的器物组合及其型、式情况。

工作可以大致这样来进行:1、区分陶系。

把每一单位内的全部陶片,按陶质、陶色、纹饰、制法的不同分成若干陶系,每个陶系内再依素面、绳纹、篮纹、方格纹、彩陶等纹饰来分类,并区别它们是手制还是轮制,最后逐系、逐类登记陶片数量和统计每系、每类以及不同制法的百分比。

因器物的大小有很大出入,破碎程度也不一样,纹饰又可能或是遍布通身,或只是局部存在,记录不同陶片得到的数字和比例,并不等于器物组合的本来面貌,但这总是了解器物原有情况接近值的一种办法。

2、复原和辨认每个陶系内的器别。

把每个遗存内的器别及其形态了解得愈详细,对其文化性质和所属时代的认识才可能愈深入。

遗址中发现完整陶器或可立即复原的器物是很少的,只有经过大量的拼对工作,才能复原出一批完整器形。

知道完整器形,碎陶片原属的器别是不难辨认出来的,所以应力争把不同的器别,甚至包括其不同的型别和式别,至少复原起一件标本。

如果做到这一点,大量碎陶片应归属什么器别,就能基本判断出来。

3、统计各单位的器别种类及其个体数字。

已复原的器物,个体数字很好统计。

大量碎陶片只根据腹片是很难知道原来的个体数字的,可以据口沿或底、足来统计。

古代陶器皆手工制作,不同个体的大小、色泽、厚薄不会完全一样,分辨各口、底、足所代表的不同个体的工作是不难进行的。

这步工作和上两步工作很难绝对分开。

如果复原的器别很多,基本种类已齐全,通过碎片而看到的原有各器别的个体数,应当能基本反映当时使用陶器的本来情况。

这样,只要制作各单位所出陶系及各陶系内的器别和个体(包括型、式)数字的统计表,出土物内涵就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记录,其他各种陶器的统计表自然都不需要了。

如果因各种条件限制,这步工作做不充分,就要保留陶片统计表,并在各陶系下,记录已知各器别的个体数。

无论是哪一种表,各项目在全部陶器中所占的百分比都要统计清楚,因为这种百分比,正是说明各文化或是某一文化内部各期别特征的一项重要内容。

只要把陶片的整理工作做到这个程度,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的分类、分期工作,方法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一、考古类型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概况正是为了通过实物辨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需要,人们终于找到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而有了这两种方法,考古学研究历史的能力,才能够发挥出来。

因此,可以说是有了地层学和类型学,考古学才真正从传统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利用古代遗留的实物资料来恢复人类过去时代面貌的科学。

这样讲,当然是仅就学科本身的范畴而言;对一个考古学者来说,为了达到研究历史的目的,自然需要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整个考古学科来说,又必须有许多其他学科的配合工作。

地层学是科学地取得考古资料的方法论;类型学则是科学地归纳、分析考古资料而加以分类的方法论。

如果说,前者是从地质学中引进的一种方法,那么,后者也可以说是从生物学中得到启示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这两种方法沦,不是地质学中的地层学和生物学中的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其自身特点。

为了区别起见,似乎把它们叫做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更准确些:当然,一般即可简称为地层学和类型学。

当类型学的运用从单种器物、单种遗迹现象的分型分式法,发展到包括成组器物、成组现象的遗迹单位的分型分式法以后,便可以在一些同时存在而内涵有别的单位中,看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划分情况,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面貌,提供一个新发现的、真实的基础。

这无疑是类型学方法的重大进步。

在运用类型学方法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发展系列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六十年代时苏秉琦先生又从分析仰韶文化开始,注意到对许多考古学文化要划分其区域类型问题。

到八十年代,他又系统提出了要从“区系类型”角度来探索考古学文化发展谱系的原则;讲具体一点,就是要分区、分系、分类型地寻找各考古学遗存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

这又是我国类型学方法的新的重要发展。

二、考古类型学的范畴及其作用考古学中的类型学,最初是为解决年代学问题而产生的。

人们从排比钱币、武器、工具、容器、装饰品的形态和图案的变化序列而开始了类型学的研究。

直到现在,类型学方法还主要被用来研究器物的演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