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专题剖析

合集下载

王维诗山水田园诗歌剖析

王维诗山水田园诗歌剖析

自称“野老”而以“海鸥”喻村 民,自己既已尽去骄矜,毫无机心, 村民们自应不再视为官场中人而心存 疑惧吧!全诗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 的静美与农村生活的纯真,无一字提 及都市与官场,而对都市、官场争名 逐利、尔诈我虞的厌恶之情,已从言 外传出。
1 “迟”字有什么作用? (1) 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生词正音
辋(wǎnɡ) 藜(lí) 黍(shǔ) 饷(xiǎnɡ) 啭(zhuàn) 槿(jǐn)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描绘夏季久雨后辋川山庄 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 首句以动衬静,写雨后村景极传神。 因“积雨”之故,空气润湿,炊烟从 树林中缓缓升起。也因“积雨”之故, 农夫下地较晚,做饭亦相应较晚。 “烟火迟”三字,兼有以上二义,非 久于农村生活者不能道,先写“烟火” 而补叙“蒸藜炊黍”,亦是逆起法, 与“观猎”首联类似。颔联承“饷东 菑”而写“水田”、“夏木”美景, 意味着田夫都是画中人,值得羡慕。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鹏”,碧、 白、绿、黄映衬,色彩绚丽,且有黄 莺歌唱,声、色、动、静结合,构成 “有声画”,已是佳句。更加双声词 “漠漠”、“阴阴”点染,既与“积 雨”照应,又增强了画的迷蒙感与幽 深感。前四句以我观物,别有会心。 后四句转写自我,物我交融。“山中” 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 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 “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 写幽居之清静而兼寓禅悟,自然过渡
以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王维 的思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 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 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献始兴公》) 他的一些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 塞诗都作于这一时期。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分析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分析

湖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 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
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
《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参考答案】 ❖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
女形象。 ❖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
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 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 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 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运用掌握的鉴赏田园诗的方法来做有关山 水田园诗情感、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试题。 教学难点 :用专业的术语组织和表述答案
2015.大纲真题练习: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 分)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 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 惘。

山水田园诗总结

山水田园诗总结

山水田园诗总结山水‎田园诗总结‎篇一:‎山水‎田园诗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专题一‎、山水田园诗的概念‎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整传神‎,语言质朴淡雅。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情‎感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简析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简析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简析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时,笔者认为,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一、意象——把握诗中意象的特征和寓意1、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植物类意象及其寓意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杨柳(垂柳、柳枝、柳)表怨别、伤感、怀远等情思。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江枫游子思乡、羁旅之思。

枫叶愁思、悲凉。

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荷高洁、雅致、宁静等。

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生活环境破败。

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追求爱情。

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动物类意象及其寓意。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

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其它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歌鉴赏 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    山水田园诗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专题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例如: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例如:《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例如: 王维《过香枳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风格: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专题讲解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专题讲解

3.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表达①对仕途官场的厌倦,②对归 隐山林的向往③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 情感。 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 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 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苍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 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 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 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 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 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 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 的思想内涵。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 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 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 适的生活情趣。
山水田园诗 鉴 赏
高考实例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 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 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 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一、本文概述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更寄寓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探索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孟浩然诗歌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风格、情感表达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文还将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诗歌的魅力与价值。

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与风格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其诗作在主题与风格上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山水之美、田园生活、隐逸情怀等多个方面,且常常融入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在风格上,孟浩然则以其清新自然、平淡真挚的艺术特色而著称。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首先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

他善于捕捉山水间的细微变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例如,《春晓》一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便通过对春天清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他也常常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除了自然景色外,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以田园生活为重要主题。

他通过对农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如《过故人庄》一诗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便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在风格上,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平淡真挚为主要特色。

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又不失韵味。

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孟浩然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他追求自然与真实,崇尚隐逸与超脱,这些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主题与风格上均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精选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浅探精选

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到达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本文拟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

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

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

如?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

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

诗人以“苍茫〞、“遍〞、“稀〞这些词来渲染寂静的气氛,又用“新粉〞、“落〞、“烟火〞、“处处〞等传神的字眼,传递出大自然勃勃的气象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精神面貌。

?山居秋螟?的前半首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黄昏,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到达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王维的诗又多以虚写实,?如汉江临泛?的中间两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竭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

“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

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山水田园诗是一种写景诗,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将山水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愫中,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山水诗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而田园诗则歌咏田园生活,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东晋的XXX是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而南朝的XXX则是第一个山水诗人。

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XXX、XXX等为代表人物。

在体味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时,需要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和生活画面,以及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和运用的手法,进而理解表达的情感。

常见意象包括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这些意象都表现了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另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XXX、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等意象则表达了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菊花和竹是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东晋田园诗人XXX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XXXXXX在《重阳后菊花二首》中也借菊花来寄托诗人的精神品质。

竹以其亭亭玉立、挺拔多姿的品格赢得了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XXX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而XXX则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赞美了XXX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XXX也是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厌弃,追求自由自在、淡泊闲适的生活。

)①XXX《归园田居》②XXX《如梦令》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白露未晞时,嫩菊已生瑟。

愁余山夜寂,孤灯闻XXX。

千秋万古情,只在此梦中。

诗中表达了对秋天的忧虑和对短暂美好的珍惜。

诗人喜欢在山中田园生活,追求宁静、淡泊、闲适的生活。

①XXX《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②XXX《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成破败,其中岂有人居?四壁无窗户,不知东南西北。

03.山水田园类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

03.山水田园类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

。 处处随。
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也象征着诗人内 心的宁静与淡泊。
3.无芳风草水:面指琉的璃是滑湖,畔的绿草,茂盛而生机勃勃。芳3机.草芳勃草勃:。的指芳的草意是的湖意象畔象的,绿,既草增,添既茂了盛西增而湖生的 生机与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
添不了觉西船湖移的,生微机动与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4.长与爱堤敬:畏与指。的敬是西湖畏边的。长堤,蜿蜒曲
了绿西杨湖阴春里天白宁沙静堤而。美丽的画面。
5.绿杨与白沙堤:绿杨成荫,白沙 堤静卧湖畔,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
西湖春天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晚春》—唐—韩愈
意象
1.草树:在诗中,草树是主要的主意象题之一。它们感知到春意天象即将归
去,于是纷纷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争奇斗艳,形1.草成树:万在诗紫中,草千树是红主要、的意象繁之
主题:这些诗歌常常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 无助。诗歌中常出现一些典型的意象,如驿站、客舍、孤灯、归雁等,以及节日、时 序的变化,如元宵、寒食、中秋、重阳等,这些都能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原文背诵
意主象题
意象
1.庐结:庐代在表人诗境人,的居所,象征诗人与世无争、淡泊1征名.庐诗:人利代与的表世诗无生人争的活、居淡态所泊,名度象利
4.落牧日人:驱通犊常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与映往诗了。诗人人对对自时然光的热易爱和逝向
的感猎慨马相带呼禽应归。。
4.落日:通常象征着时间的
5.归相鸟顾:无代相表识着,归巢的鸟儿,触发了诗人对家的思流对念逝时和光和人易对生逝的的归短感隐暂慨,相生与呼诗应活人。
的向长往歌。怀采薇。。
5.归鸟:代表着归巢的鸟儿 ,触发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

第二章 山水田园诗词论析

第二章 山水田园诗词论析

• 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
• 由于刘宋开始对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收敛,谢 灵运仕途失意,转而寄情山水。 •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 运。他的山水诗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 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表现出“情必极貌 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的艺术技巧,写景 细致生动,语言精工华丽,清新自然。对后世 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等。 • 与谢同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过一些山水 诗,风格幽深,代表作如《登庐山》。
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
⑴评价作品选词炼句的功夫
⑵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 质朴 绚丽 洗练
朴实无华
浅显
明快
• 清新自然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不加雕饰等
多用口语
简练生动
委婉含蓄
简洁淡雅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 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全诗景 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 遇的惆怅之情。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
宁静、静谧、纯朴、自然、 美好、平和、和谐、恬静、 幽雅、空灵、安逸、安详、 清幽、明净、飘逸、清新、 清淡、旷远、雄奇、迷离、 孤寂、凄凉、凄清、萧瑟
▲如何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后三句是写 动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而后三 句所写动态景物,又反衬出山中的宁 静,显出动静相谐的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考诗歌鉴赏之⼭⽔⽥园诗【经典诵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转苍翠,秋⽔⽇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墟⾥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赏析】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以接舆⽐裴迪,以陶潜⽐⾃⼰。

风光⼈物,交替⾏⽂,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的真切情谊。

开头⼆句写景,着意刻画⽔⾊⼭光之可爱,虽深秋,⼭依然苍翠,⽔依旧潺流。

三、四两句,转⽽写情。

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由⾃在。

五、六句⼜间写景致。

渡头落⽇,墟⾥孤烟,地道⼭村风物。

最后两句再写⼈情。

接舆、五柳、洁⾝⾃好,⾼风脱俗。

风光⽆限,加之⼈物疏狂,怎不叫⼈情趣陶然?鸟鸣涧王维⼈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前两句捕捉了“花落”这⼀动态⽤以反衬春⼭寂然若虚的空旷,映衬出春⼭之幽静。

末句“⽉出惊⼭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惊”⼀“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声⾳的描述衬托⼭⾥的幽静与闲适:⽉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光流泻下来,⼏只鸟⼉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声,和着春天⼭涧⼩溪细细的⽔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更幽”(《⼊若耶溪》)有异曲同⼯之妙。

⼭居秋暝王维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注释】1.暝:⽇暮,傍晚。

歇:⼲枯。

2.随意:任凭。

3.浣:洗。

4.浣⼥:洗⾐服的姑娘。

5.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谢了。

歇:凋谢。

春芳:春草。

6.王孙:原指贵族⼦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此处指诗⼈⾃⼰。

【赏析】这是⼀⾸写⼭⽔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的⾼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联写⼭居秋⽇薄暮之景,⼭⾬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

颔联写皓⽉当空,青松如盖,⼭泉清冽,流于⽯上,清幽明净的⾃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渔⾈。

古诗题材鉴赏:山水田园诗

古诗题材鉴赏:山水田园诗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①观察角度俯仰远近高低的变化与顺序;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四句远眺、近观。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②光、影、色,绘形、绘色的渲染,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常用的抒情方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乐景写哀情。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意境清新艳丽,以乐景写哀情,更 见其哀,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复、反问等。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②涵虚、 太清均指天空。③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 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 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表达了诗人一心求仕的迫切心情; • 希望有人引荐的期盼。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④衬托(正衬、反衬:乐景写乐情、乐 景衬哀情)
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意境凄清萧疏孤寂,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反衬:乐景衬哀情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⑤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登鹳雀楼·王之涣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鸟 维鸣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1山水田园诗含解析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1山水田园诗含解析

专题01 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概说1. 山水田园诗特点中国的写景抒情诗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他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丰富多样的情感。

而在写景抒情类诗词中,山水田园诗又占绝大多数。

山水田园诗严格说来可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其中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诗起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的开创者则是晋代陶渊明。

山水田园形成“诗派”是在唐朝,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许多诗人都创作过此类诗歌。

2.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情感主旨:①.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春的喜爱之情,惜春之情)。

例:李白《望庐山瀑布》②. 对归隐、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③. 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的期待。

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④. 对农人辛勤耕作的赞美,对农人辛劳的同情与感慨。

(注:此类作品不是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但是因为其描写的主要内容也是田间生活,所以把它归到这里,便于学生记忆。

)3.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艺术手法①. 借景抒情:所有的写景抒情诗中几乎全都有此手法,具体来说又可以分为:以“哀景写哀情”和“以乐景写哀情”两种。

②.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视听结合等。

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③. 比拟:在古诗词中,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即物带上了人的感情或动作,拟物又包括两种,一是把人拟作物;二是把此物拟作彼物。

例: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④. 比喻例: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⑤. 多角度描写/侧面描写:所谓多角度描写,即调动各种感官,对景物进行描写。

例: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⑥. 色彩渲染:在写景抒情诗中,如果作者在描写画面中大量使用色彩性词汇,那么在回答写作特点时可以答此条。

古诗词鉴赏之一:山水田园诗

古诗词鉴赏之一:山水田园诗
•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 • 平淡自然、真淳质朴 • 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 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 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 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 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 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 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 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 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 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诗歌例举: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类诗的语言特点:
孟浩然的诗歌特点: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 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 “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 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 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 “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 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 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 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句赏析之“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愁新旧交加,此刻旅客的心情是有不少 身世慨叹的。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 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 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全诗特点与情感
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 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 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 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 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 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 天成,颇有特色。
第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 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练一练
• (1)说说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 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
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描绘了凄 清幽静的黄昏景象。
• 盛世时期: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
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等继承了陶 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 映的山水田园派。
山水田园诗特点
•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 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 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 融。
作者简 介
祖咏(699-746?),洛 阳(今属河南)人,后迁 居汝水以北,开元十 二年进士。曾因张雪》、 《望蓟门》、《七 夕》、《汝坟秋同仙 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等。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 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 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 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 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 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 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 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 足的感觉。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全诗特点
• 《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 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 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 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 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 受冻。全诗紧扣诗题:侧面写终南山之 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 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 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
• “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 昏时分。“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 “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 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 上倾斜下去。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
•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 “移舟”说明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客愁新”描写作者
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看见黄昏景色,产生了远离家乡、 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
• 王维:王维(701年-761
年),字摩诘,人称诗佛 ,名 字合之为维摩诘,外号“诗佛”。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开元九年 (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 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为右 拾遗,又迁监察御史。开元二十 五年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 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 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 平息后下狱。后官至尚书右丞。
• 积雪不能浮在云端,但在这里,“浮”是说 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 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 寒光闪闪,所以给人以“浮”的感觉。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如果有用到表达技巧的,要指出所 用的表达技巧; 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山水诗常见意象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日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 孟浩然,唐代诗人, 字浩然,世称孟襄阳。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 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
之为孟山人。襄阳南 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 园有他的故居。曾隐 居鹿门山。
诗句赏 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 “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 “阴”,才有“余雪”。“阴”字下得很确切。 “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 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 岭秀”的具体内容。
问:“浮”字效果?
理解用词之妙
有人说“积雪浮云端” 中的“浮” 用得很好,说说你的看法。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起源,特点,代表诗人 ❀宿建德江 ❀终南望余雪 ❀拓展:如何赏析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起源
• 萌芽阶段:汉末建安时期,曹操《观沧海》,为汉以前
诗坛上唯一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魏晋之前,自然风光还 是未被人识的一块天然璞玉。
• 出现时代:魏晋六朝诗人为远离动荡的政治、经济衰退
的朝廷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之中。魏末晋出时期, 山水诗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 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方法点拨】 •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三个步骤:第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二 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第二,应在描摹出图景后,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 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恬静优美, 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 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