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中文化常识之地理常识

文言文中文化常识之地理常识

文言文中文化常识之地理常识1. 地区名(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

《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崤山。

(2)“江表英雄咸归附之”中“江表”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

(3)“江东子弟”的“江东”是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4)“沛公欲王关中”一句中,“关中”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5)“山东豪杰”中“山东”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

(6)河内指的是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内,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蓝色部分为五关)以南的地区称为关中。

(8)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把居住在长江以南各地区的民族,统称为百越。

如“南取百越之地”的“百越”,也叫“四夷”、“诸越”。

所谓“四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

(9)戎是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汉民族自称夏。

2.政区名(1)八州与八荒,泛指中国。

(2)九州,在古代指天下,即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如《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4)汉代诸侯王的封域,称为国,是行政区,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如《张衡传》中的“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5)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宋代的路最初是负责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6)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7)县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同乡。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一、地理1、州:(1)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舜时——(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分为十二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州、幽州、营州。

(3)汉代——(中国疆土更大了,增加了交州、朔方。

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

)分为十三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营州、交州。

(4)东汉——共有十三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司隶(直辖州)。

(没有营州多了司隶)(5)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比增加六州,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并州、司隶(直辖州)、雍州、凉州、秦州、梁洲、益州、宁州、幽州、平州、交州、广州。

(6)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

州的范围渐渐缩小了。

(7)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

(8)宋元——与唐代基本一致。

(9)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2、郡:是行政区域。

(1)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

后来又增加了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

(2)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

(3)隋代——取消了郡。

(4)唐代——州郡交替改变,都是行政区域。

(5)宋——废郡。

3、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4、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冀州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分为十五道: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道(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

古代文化常识中地理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中地理知识

有:
1. 中国古代的九州:越、齐、楚、燕、韩、赵、魏、秦和汉。

2. 古代七大郡县:冀州、幽州、兖州、豫章郡县(今河南);雍州(今甘肃);徐州(今安徽);扬州(今江苏)。

3. 六合之内的八个城市: 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 京兆 ( 今北京 ) 洛阳 ( 今河南
省 ) 洪都 ( 今浙江省绍兴市 ) 郢都 ( 今湖北省荆门市 ) 杨村 ( 今天津市天台县 ) 白狮 ( 上海市徐家汇地区 ) 锦城(上海市卢湾区)。

4. 古代五大道: 大道——连通黄泥行到朝歌;太行——连通黄泥行到凤翔;契丹——连通
黄泥行到大同;胡人——连通黄泥行到新野;番人——连通黄泥行到开封。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

地区名
江表、江东、江南 江北、江左、江右
长江流域

河内、河外、河东 河西、河南、河北 山西、山东 关中、关内、关外
黄河流域

崤山 华山 太行山 函谷关 (西/东)
河内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 黄河以南为河外。 河东 “河东”本是地名,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 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 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 带。 山东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关西 函谷关以西。又称关内。
纪月
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 分别称为孟、仲、季。
纪月 纪日

特殊称谓纪日法
★初一:朔 ★十五:望 ★十六:既望 ★月末:晦
返回
传 统 节 日 称 谓
元日----正月初一 人日----正月初七 上元、元宵-- 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两天 端午节--五月初五 夏至三伏 伏日----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 八月十五 中秋----九月九 重阳节--夏至日、冬至日合称 至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日----年末 除夕-----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 “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 “梦得”。 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


4.称谥号
谥号:周代才有的。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 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根据身前的品德行为 来定的。
姓 名 字 号
例子:周武王、范文正、靖节先生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讳称
讳 称
称大小便:更衣、出恭、解手 称死:
a.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 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b.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c.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 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 尊敬的人物的死。 d.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 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地理概况1.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地、平原、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

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川西高原、西北草原、西南高山等地形地貌多样。

2. 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四川盆地、大盆地、大广平原等地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

3. 中国古代气候中国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中国季风气候明显,南方多雨,北方多干。

二、世界古代地理1. 世界古代主要地理特征世界古代地理主要特征包括河流文明、地中海文明、中东地区沙漠草原、非洲的内陆盆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

2. 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包括黄金、铁矿、石油、原始森林、水资源等。

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是河流文明,依赖于河流的水源。

3. 世界古代气候世界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冰川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等。

北极圈和南极圈是世界古代的冰川区,气候寒冷干燥。

三、中国古代地理学1.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地理学主要成就包括《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元代丹阳归经》等著作,对地球的分布情况、地球的形状等都有一定认识。

3.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有章孝慈、郑和、郭守敬、徐霞客等,他们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世界古代地理学1. 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 地区名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 地区名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地区名
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中,地区名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命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地理文言文常识:
1. 山南水北:在古代,山南水北是吉祥之地,因此常被用作地名。

如《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2. 河东河西:古代以黄河为界,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地区。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彭城之战,项羽击刘邦于河东”。

3. 山东山西:古代以崤山为界,分为山东和山西两个地区。

如《战国策·魏策》中有“越晋阳之关,阻漳、滏之险,北带燕云而南趋山东”。

4. 江东江表:古代以长江为界,分为江东和江表两个地区。

如《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5. 关中关西:古代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和关西两个地区。

如《过秦论》中有“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6. 三秦:指关中地区,因项羽入关中后分封三王而得名。

如《赤壁之战》中有“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7. 燕赵:指河北地区,因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鸿门宴》中有“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腻”。

8. 齐鲁:指山东地区,因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论语·雍也》中有“齐一变至于鲁”。

9. 吴越: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疆域而得名。

如《柳毅传》中有“洞庭之阴,有大泽焉,名曰马湖”。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一:天文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3.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5.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

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6.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7.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8.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9.月亮: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地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月亮为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月亮为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7)因传说中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 .地区名【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 ,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 ,泛指北方。

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

2.政区名【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 ,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一、山川地理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四海:是我国古时所指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

九州:《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江左、江右和江东、江西长江整体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但自九江至南京这一段却近于南北走向,古代便以此段长江为标准来确定江的东西和左右。

所以江东和江左是一个概念,江西和江右是一个概念。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江左:即长江以东。

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

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

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赤县、神州:代称中国。

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

“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

八荒即八方。

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

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

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

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

4、《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
公元399-412年,东晋法显(姓龚,名字不详,法显是法 号,约公元337-422年)曾到印度、斯里兰卡等许多地方, 西行12 年之久,归国后于公元416年写成《佛国记》, 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是研究中亚和印度等的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 唐代名僧玄奘(公元602—664 年)于公元627 年西行求 法,用了18 年的时间,经历了110 多个国家,行程5 万 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 所经诸邦和国家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 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1708-1718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 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在 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 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皇舆全览图》还 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
►1、州
历代行政区划 —— 元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 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7.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
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
►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
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
辖于中央。
►明清改州为府。
历代行政区划 —— 明
历代行政区划 —— 清
北接西伯 利亚 西北达巴 尔喀什湖
东北至黑龙江以 北的外兴安岭和 库页岛
西跨葱 岭
亚洲东部 最大的国家
东临 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钓 鱼岛、赤尾屿 等 南包南海诸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 • • • • • • • • • • 六:礼仪习俗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总角: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及笄:15岁女子。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古稀:70岁。 耋:70~80岁。 耄:80~90岁。 期颐:100岁。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 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人风"即"民风"。
• 一、人的称谓 •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 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 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 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 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 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 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 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 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 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 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 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 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 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 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 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 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 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 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 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
二十八宿
(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 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 亢、氐 、房、心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 苍龙 ;北方七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动物形象是 玄武 ;西方七 宿:奎、娄、胃、昴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 白虎 ;南方 七宿:井 、鬼、柳 、星 、张、翼 、轸 ,动物形象是 朱雀 。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 是星区。
(6)“势拔五岳掩赤城” 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 是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 。
4.别称 (1)西安,古称 长安 。 (2)苏州,又称 姑苏 、吴门。 (3)扬州,又称 广陵 、江都 、维扬 。 (4)镇江 ,又称京口。
(5)北京古称 燕京 、大都 、北平。 (6)南京,古称 建康 、金陵 、江宁、石头城 等。“白下有山皆绕 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中的“白下”,也指南京。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家乡 、 同乡 。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 区,称为 三辅 ,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3.山川关隘 (1)文言文中将山之 南 水之 北 称为“阳”,山之 北 水之 南 称为 “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 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 翼轸 ,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 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 是益州(今 四川)的分野, 井宿 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概述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和地理描述。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中国的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国土范围、地域划分以及对古代历史的影响等方面。

一、中国的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中国被称为“东方巨龙”,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地理特征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海洋和气候等要素。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长城、黄河、长江、西南山脉和东南沿海。

二、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里海与中亚相望。

中国周边邻国有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

中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一员。

三、中国的山川河流中国的山川河流众多且壮观。

中国的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大兴安岭、秦岭、太行山、华山、黄山等。

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等。

这些山川河流连接了整个中国,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地理景观和资源分布。

四、中国的国土范围中国的国土范围是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土范围不断扩张和变化,从古代的中原地区逐渐扩展到今天的大陆地域。

古代中国的国土范围包括中原、华北、西南、东北、西北、东南和台湾等地。

五、中国的地域划分中国的地域划分是根据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演变而来的。

中国的地域划分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台湾等七大地域。

每个地域都具有自身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六、古代地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中国古代地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城的建设保卫了中国的边疆,使中国在古代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国土范围。

黄河和长江则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为古代农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结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涵盖了中国的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国土范围、地域划分以及对古代历史的影响等方面。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1.《禹贡》:战国时期,华夏地域观念的文本呈现。

分州、贡道、导山、导水、五服。

九州记述有各州的土壤类型、田租等级、赋税等级及贡献物的种类、贡道路线等;三条四列表达了对山川地脉形势的认识;五服设定了自中心天子的王都每五百里一级依次向外的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领域,并规定了其向中央各自不同的服属义务。

三条、四列、九山。

《禹贡》提出的是天下秩序的楷模,是一份大一统王权的地理底图,是后世地理叙述的起点,其中包含重要的地理原则。

九州格局、五服等级、分区定位、中央之尊、向心结构,都是《禹贡》倡导的社会空间秩序。

三条四列是指《禹贡》“导山”部分在经过汉朝儒者的阐述之后,为中国山脉大环境的一种基本定性方式,反映了中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

2.《禹贡》半月刊:1933年,顾颉刚先生联合北大、燕大、辅仁三校有志于历史地理与民族史的学生,成立了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

《禹贡》半月刊由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主编,1934-1937年,1935年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

3.《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将政区、物产、风俗、人口统称“地理”。

建立沿革地理的谱系。

行政层级、户口数目、历史沿革、工商衙署、名山大川祠庙位置。

4.“中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5.“九州”: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战国时期的“九州”观念,《禹贡》九州。

另外几种“九州”说:《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容成氏》、《尔雅·释地》。

九州的秩序:冀州、中心之地,天子所居。

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域区划。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汉民族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九州,意即汉地。

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古代地理常用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常用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常用知识点总结古代地理学是研究古代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植被、水系、土壤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古代地理学知识对于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农业生产、贸易征战、交通运输和人口迁徙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古代地理学的常用知识点:1.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包括中国、印度、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它们分别分布在中东、亚洲和非洲大陆上。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毗邻太平洋,西临阿尔泰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南隔南海和西沙群岛与东南亚诸国相接,北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

印度则位于南亚次大陆上,毗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北与尼泊尔、不丹交界,东南濒印度洋,西部毗邻阿拉伯海。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抵红海,南隔苏丹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西靠利比亚。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北濒黑海,东南毗邻波斯湾。

2. 古地理环境与气候古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为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而成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而古埃及则因为尼罗河的水源,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尼罗文明。

印度次大陆则因为其丰富的河流和季风气候,成为了印度文明的孕育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则因为多河流交汇,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

3. 古代地形地貌古代的地形地貌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生产,同时也方便交通运输。

长江流域则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丘陵地形,适宜农业发展和居住。

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则因为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生产。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因为多河流交汇,使得其地形地貌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4. 古代交通运输古代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陆路和水路两种交通方式。

古代的陆路主要依赖人力、牲畜等动力,主要是步行、牛车、马车等方式。

水路交通则主要依赖江河、湖泊和海洋,主要是船只、筏子等交通工具。

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长江和黄河是重要的交通干线,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往。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天文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天文地理

【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地名】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①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②八荒: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荒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③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④山东:指崤山以东。

⑤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⑥江左:即长江以东。

⑦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⑧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⑨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⑩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⑾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二十八宿探秘】二十八宿是中国天文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下面具体介绍各宿。

名称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星期木金土日月火水木金土日月火水编号 1 2 3 4567891011121314名称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星期木金土日月火水木金土日月火水编号151617 18192021 22232425262728木,金,土,日,月,火,水表示各宿代表的星期名称。

凡角,斗,奎,井宿日一定是木曜日(星期四)。

1-28表示二十八宿的出没次序,它们依次从东方升起,向西运行。

角宿-即室女座a,春季黄昏在东方,到5。

6月黄昏位于南天中部。

心宿二即天蝎座a,7-8月黄昏在南天中部,古名大火,商星。

斗宿又叫南斗,属人马座。

牛宿以牛郎星最有名。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地理知识,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和地理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知识体系。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地理知识进行归纳,以增进对古代中国地理的了解。

1. 考古地理考古地理是研究古代遗址、古代人类活动区域和古代地貌变化的学科。

中国有着丰富的考古遗址和文物,这些遗址和文物可以为我们重构古代的地理环境提供重要的线索。

例如,考古学家在中国发现了许多古代城市和水利工程的遗址,这些遗址证明了古代中国在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杰出成就。

2. 天文地理天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的学科。

古代中国的天文地理观念受到了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象和制作天文仪器,建立了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

例如,古代中国人使用北斗七星进行导航,利用日晷和水钟观测时间,这些观测方法和仪器为古代中国的航海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流域地理流域地理是研究地球上的河流和水系的学科。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古代中国人对这些河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流域地理知识。

例如,中国古代的治水工程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利用遏制洪水和灌溉农田的技术手段,有效地调节了河流的水量,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4.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学科。

中国古代的区域地理知识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划分和描述上。

古代中国根据地理特征和政治行政区域,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等不同地域。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这为古代中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提供了基础。

5. 地图制作地图制作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以图形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活动。

中国古代的地图制作技术非常发达,古代中国人制作了许多精美的地图,记录了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理解。

例如,北宋时期的《重修水经注》是一部详细记录中国水系的地图,它为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地理高考知识点中国古代地理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个与中国古代地理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丰富多样。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广大的平原和丘陵,适宜农业和人口聚居。

西部则有高山和沙漠,对于交通和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中国古代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二、黄河与长江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黄土高原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的水质浑浊,被称为“中国的悲歌”,因为它经常发生洪水,并且河道容易变化。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后汇入东海。

长江沿岸地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文化遗产。

三、农业与北方平原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北方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孕育了悠久的农业文明。

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适宜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灌溉系统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北方平原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核心地区。

四、西南地区与丝绸之路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山地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

幅员辽阔的青藏高原和祖国西南边境的雪山之间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就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连接了欧亚大陆和中国内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五、南方沿海发达地区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湿润多雨,适宜种植稻米和水果。

古代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拥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广州、福建等地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迎来了大批外国商人和文化交流。

六、山川秀美的中国中国古代拥有众多的山脉和河流,这些自然地理景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

山川秀美的中国被广泛地描绘在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地区名
【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精品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2.政区名
精品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精品
【州】参见“郡”条。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

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