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园林艺术鉴赏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依赖自然 –人们为了渡过各种困难,群居形成原始聚落 –人对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呈现为亲和的关
系 –原始社会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
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客观上接近了园 林的雏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 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规模宏大 – 不断向民间汲取艺术养分 – 不同时期的数量、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朝代盛衰 –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可
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2.1.1 大内御苑
• 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内,距皇居近,便于皇帝 日常临幸游憩。 如,西苑、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 园。
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人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人对自然处于理性适应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园林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背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人们从大自然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无计划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改良学说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fl奥姆斯台德城市园林化思想e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之一
注意 – 风景名胜区、陵园和坛庙的绿化不属于 中国古典园林范畴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 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涵蕴

3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

3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

台、楼、阁之胜。水池穿插宫殿之间,显得庄严壮观
而活泼。
1)太极宫(西内)
太极宫平面设想图
2)大明宫(东内)
“太宗初,于其地营永安宫,以备太上皇清暑。九年正 月….改名大明宫。”
大明宫相对独立,其内含元殿残存的遗址仍高出地面10余 米。充分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宫廷建筑之浑雄 风姿和磅礴气势。
二、经典园林-隋
3、大运河
1)大运河是中国唯一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是利用许多天 然河流、湖泊开凿成的人工河。
2)为了沟通国都长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联系而建设,北 起涿郡、南达余杭。
3)在大运河两侧设御道,植垂杨柳,修建行宫,形成了 一条南北狭长的园林建筑和绿化带。
三、经典园林-唐
1、都城长安
全城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等于今天西安旧 城的10倍,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 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一座大城市。
者的避世希隋望唐,在时“期显达私”家与“园穷林通”开之始间起升到华了缓。冲的作用;
于是,凡属士人几乎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园林,而且活多或少地附 着上这种感情地色彩。
1)追溯思想——“中隐”与私家园林
大多数读书人作隐士的动机由过去的隐姓埋名转变为扬名显声。 “结庐泉石,目注市朝”。
真正的隐士固然有,却愈来愈少,更多是“隐于园”者。 中唐以后,隐逸的具体实践已不必“归园田居”,更不必“遁
1)华清宫概况:
秦始皇始建温泉宫室“骊山汤”——汉武帝修葺—— 隋文帝“修屋宇,列树松柏千余株”——唐贞观年间 营建宫殿,赐名温泉宫,为皇家沐浴疗养之地——后 扩建,改名“华清宫”——唐玄宗在山上兴建宫殿, 长期居住于此,处理朝政,接见大臣。
这里有完整的宫廷区,与骊山北坡的苑林区相结 合,形成了北宫南苑的离宫御苑。

《园林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园林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园林艺术开发,山水园林开始发展,造园活 动普及民间。
三、南北朝 (一)历时 公元420~589年,为南朝时期,共历时160余年, 顺次为宋、齐、梁、陈四国; 公元439~581年,为北朝时期,共历时140余年, 从北魏开始,后分为二支:一支为东魏、齐,一 支为西魏、北周。公元581年,北周被隋取代。 (P辞海162)
出现了著名大画家顾恺之,他的人物画清晰、
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六朝三杰(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 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之一,无锡 人,东晋画家,人物画家。其《庐山图》被 称“山水之祖”。画作真迹已失传,现存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两摹本。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园林方面,两晋时期由于思想活跃,促进了
四、时期特点(重点) 1、在长达360多年大混乱的时期里,社会处于 大分裂、大动荡、人口大迁移状态,从而促 进了民族大融合,思想十分活跃。在社会意 识形态领域里,人们摆脱了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束缚,文化思想方面比较自由 开放。儒家的纲纪观念,法家的法理观念, 渐渐地减弱了对人们的影响。由于社会动荡 不安,人们普遍流行消极悲观的情绪,在人 生无常、生命短促的悲叹中,滋生“及时行 乐”思想。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
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一方面表现 为饮酒、服食、狂狷的具体行为,另一方面 则表现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 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 3、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从而启导着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去进 行再认识,从审美的角度去亲近它、理解它。 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士人游山玩水的浪漫风习。
文学家陶渊明,他的诗真切动人、恬然自然, 人称田园诗。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 《归 去来辞》《桃花源诗》与诗序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描写一个环境优美、丰衣足食、 不纳苛税,处于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对后 世影响甚大。

中国园林赏析

中国园林赏析

中国园林艺术鉴赏一.园林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作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从有关记载,我国的园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营,只不过是作为历代帝王、贵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享乐的场所。

中国园林,从时间上来说分为中国园林和中国近现代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园林在其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中国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东方风景式园林的源泉,其本身有着独特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如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方七十里,养百兽鱼鸟,供帝王游牧取乐。

到了封建社会的秦代,在公元前218年于咸阳渭水之南兴建了“上林宛”,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苑中有涌泉,有怒瀑,还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到了汉代,“上林苑”相续扩大,分区豢养动物,栽培它地的名果奇树达三千余种,其规模和内容都相当可观。

三国时,魏文帝“以五色石起景阳山于芳林苑,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

吴国的孙皓在南京“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功役之费以亿万计”。

晋武帝司马炎重修“香林苑”,并改名“华林苑”。

到南朝,梁武帝又重修齐高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

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建“鹿苑”,引附近武川之水注入苑内、广几十里。

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在洛阳以西建造“西苑”,周围二百里,其规模虽然没有“上林苑”大,但内容却有过之而不及。

苑内造海,周十余里,海中有三座神山,高百余尺,殿堂楼观极多,山水之胜,动植物之多,都是极尽豪华。

到了唐代,在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西内”、“东内”、“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面积虽不算大,但苑的内容和造园的意境却有了新的发展。

在宋代有著名的“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

元代建“万岁山”,明朝建“西苑”,清代更有占地八千四百多亩的热河避暑山庄,以及世界文化史上著名奇迹“圆明园”等。

唐宋在以往造园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代新风,达到了新的境界。

园林艺术鉴赏--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艺术鉴赏--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h
59
苏州—留园
h
60
苏州—虎丘
h
61
苏州—虎丘
h
62
苏州—虎丘
h
63林
h
65
苏州—狮子林
h
66
苏州—狮子林
h
67
苏州—拙政园
h
68
苏州—拙政园
h
69
苏州—拙政园
h
70
苏州—拙政园
h
71
1.地形
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 得体。”主要处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 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得景随形”。 自然式园林最主要的地形特征是“自成天 然之趣”,所以,在园林中,要求再现自 然界的山峰、山颠、崖、岗、岭、峡、岬、 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 要求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 面为自然曲线。
h
72
东苑公园水体、地形
h
73
地形自然起伏
h
74
青岛海边地形
h
75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6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7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8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79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地形处理
h
80
2.水体
这种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 之来历”,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有湖、池、 潭、沼、汀、溪、涧、洲、渚、港、湾、 瀑布、跌水等。总之,水体要再现自然界 水景。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折,水岸为自 然曲线的倾斜坡度,驳岸主要用自然山石 驳岸、石矶等形式。在建筑附近或根据造 景需要也部分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
动,出现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情况(南 朝尤为突出)
• 南朝的文人士大夫善于鉴赏园林,逐渐培养了一 种园林审美心态
• 此时期的私家园林,有建在城市里面或近郊的城 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庄园、 别墅
• 城市私园
– 北方的城市型私家园林(以北魏首都洛阳为代表)
• 园林不仅是游赏的场所,还成了斗富的手段 • 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也从写实过渡到写意与写实相
• 作为后世别墅园的先型,代表天然清纯的风格
• 所蕴含的隐逸情调、表现的山居和田园风光, 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 创作
• 寺院园林
– 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
– 郊野寺观尤其注重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对于各地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公共园林
• 非主流的园林类型开始见于文献记载 • 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等一些近郊
的风景游览地,具有公共园林性质 •亭
在汉代是驿站建筑 演变为点景手段 又逐渐转化为公共园林的代称
• 兰亭与《兰亭集序》
– 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
兰亭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
其功用在
于承受上部支 出的屋檐,将 重量直接或间 接地传到柱上
补充材料2:歇山屋顶
歇山屋顶——又称九脊顶
乾清门
重檐歇山顶
苏州玄妙观
谢灵运是中国
历史上伟大的诗人, 也是见诸史册的第 一位大旅行家。其 诗充满道法自然的 精神,贯穿着一种 清新自然恬静之韵 味,一改魏晋以来 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李白、杜甫、王维、 孟浩然、韦应物、 柳宗元诸大家,都 曾取法于他。

中国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园林艺术鉴赏》院系: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班级:测绘类19-5班学号:1904070517姓名:毛镜懿中国园林艺术鉴赏本堂中国园林艺术鉴赏选修课,看到了我国许多的古典园林建筑,感受到了有着厚重历史的中国以及有着诗情画意的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美亲切而又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留下的中国园林瑰宝,这次选修课报告,我选择了鉴赏颐和园,才疏学浅,如有纰漏和错误,请海涵。

中国是园林的国度,在园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是一种有形的诗或立体的画,更具体而典型地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无限留恋。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全园可分为宫殿区、前山前湖区、西湖区和后山后湖区四大景区。

宫殿区取严谨对称的殿庭格局,但较紫禁城的严肃气氛已轻松很多,建筑尺度也不太大。

绕过宫殿区的主殿仁寿殿,通过一条曲折的小道,进入前山前湖区,气氛才忽然一变:前泛平湖,目极远山,视野十分辽阔,远处玉泉山的塔影被借入园内,加深了园林的空间感。

在昆明湖西部筑有西堤,堤西隔出水面二处,各有岛一,与龙王庙岛一起,构成一池三神山的传统皇苑布局,为西湖区,风格疏淡粗放,富有野趣。

万寿山北麓是后山后湖景区。

后湖实为一串小湖,以弯曲河道相连,夹岸幽谷浓荫,风格幽曲窈窕。

在后湖中段,两岸仿苏州水街建成店铺,有江南镇埠风韵。

颐和园充分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特点: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用手法为写实;景区规模大,景点多,景观丰富;功能和活动性较丰富,几乎都附有宫殿和居住用的殿堂;园林风格侧重于富丽堂皇,渲染出一派皇家气象。

添景: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三章 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三章 园林布局形式
4、深圳,又出现了抽象式园林。
深圳抽象式园林
三、决定园林形式的因素
(一)园林性质和内容 (二)地区的自然条件 (三)所处的环境条件 (四)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念碑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排雷兵雕塑群
• 纪念性园林布局形式特点——多采用中轴对称、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4、建筑
强调建筑控制轴线。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 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 制全园的总格局。
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5、道路广场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 主轴和副轴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 明的空间;
道路均为直线形、 折线形或几 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 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 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它的曲线部 分有圆心,是一段圆弧。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1、地形、地貌
自然式园林讲究“因高堆山”、“就低挖湖”,追 求因地制宜,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力求“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曲线。
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2、水体
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独立的空间,自成一景, 形式多样,人可接近。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水 岸为自然曲线的斜坡.
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从而创造出雄伟崇 高、庄严肃穆的气氛。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 案例2:动物园——主要属于生物科学的展示范
畴,要求公园给游人以知识和美感,所以,从规划 形式上,要求自然、活泼,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
动物园
动物园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园——士兵雕塑
二、新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章--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11
2.图形美
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成的平面 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的。
12
9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4
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们审美创造活动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 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 艺术美是人类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艺 术加工、提炼所得到的艺术结晶。
1.形象性:以具体形象来展现美。 2.典型性:艺术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比生活原型的表现更
集中,更强烈,更典型。 3.创造性: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作者根据客观世界形象进行主观创
❖ 构图重心稳定,形式无偏重,能使视觉心理平衡的构图形 式规律,就是均衡律。
❖ 结构无偏重,构图平衡、稳定,构图形式才会表现美。 ➢ 对称均衡:是两种力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均衡中心
等距时得到的均衡。 ➢ 不对称均衡:指两种力量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与均衡中
16
2. 整齐一律:
➢ 形式美中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规律,艺术结构单元采 取整齐的、均一的排列布置状态,造成形式上和谐、 有 秩序性的外观表现的一种造型规律,必然有一种秩序美。
➢ 应用整齐律的基本要求是: ⑴形式结构单元要规格一致; ⑵结构的排列方式要均一; ⑶形式上强化统一性,减少变化性。

第三章 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

第三章 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

四、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一)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 性的理论基础,它对园林最根本的影响在于营造一个 “世俗的气氛”。 (二)佛学思想直接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建造目的。园林 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 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禅宗思想在中国广泛 传播后,就大大推动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
对具有艺术禀性的人来说欣赏中国园林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享受人们的性情怡养在艺术意境的甘泉中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解放心灵如鱼得水地徜徉自如园林假山寄寓着山居崖栖高逸遁世园林池水象征着十里风荷借此获得遗形忘忧遗情悦性的感官愉悦获得一种道德判断的满足
园 林 艺 术
淮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
第三章 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
传统思维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 的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于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 的审美观念中。
一、缘 情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 触,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是“本于心”的艺术,即源于 主体的思想感情,追求味象畅神,抒写情志,以景写情, 随兴适趣,体现自己的人品和人格,反映诸如喜、怒、 爱、恶、哀、愁等情绪,以及兴奋、颓唐、忧郁、宁静 乃至不易名状的飘忽心境。“缘情”是中国园林造型艺 术的独特个性。 园林艺术创造出“外足于象,而内足于意”的“意 像”,要求外界事物的形象与造园家的主体情思相互交 融,形成充满主体感情的形象。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类型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
第一节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主流。
(一) 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 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不 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 “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 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融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 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 (2)儒家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 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中国园林鉴赏——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鉴赏——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鉴赏——从苏州古典园林谈开去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园林建筑史第三章

园林建筑史第三章

Page 10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②因势而筑,牢笼山水 《三辅黄图》:“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 为厥。”在南山顶峰树立标志以作为门阙,这种用门阙的方式将 南山纳入自己的范围,又以阁道相连,从景观上说就是把南山引 入自己的景观设计中,在后来造园艺术中,这被称之为就借景。 而这种“表南山之巅以为厥”的大手笔做法,的确是对借景方法 的匠心独运。“表南山之巅以为厥”在现在园林中可作为借景的 文学表示方法。
Page 12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②因势而筑,牢笼山水 秦代上林苑的建设,不仅“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还“络樊川以 为池”。《三秦记》云:“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两百里, 筑土为蓬莱山,刻石以为鲸,长两百丈,亦曰兰池坡。”樊川在 终南山下,东西走向,地势较低,离渭水不远,秦代园林巧用自 然,将渭水水系引入,在低洼处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蓄水成湖, 使之成为风景秀丽的兰池。兰池使得整个景区因水而活,同时它 也是一项蓄水拦洪的水利工程,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秦代的 理水技法已有相当水平,不仅以水造景,更把水景的美学价值和 实用价值巧妙结合,对后世乃至今天都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Page 15
第三章: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2:园林的形成--苑
2.1:秦皇家园林--咸阳宫苑 秦咸阳宫苑的特点:
--园林建筑史
③象天法地,池中叠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了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而派人寻求 海上仙山的事。秦始皇做了很多努力想如海登仙山,终未成功。 他便在人间建了一处“仙境”,即上林苑长池中的蓬莱山--初步 开创了池中人工堆土叠山的造园形制,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 园手法即由此刻开始。它不仅成为历代皇家园林创作池山的主要 模式,还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 为应用,且常常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
• 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指的是黄庭坚闻桂花的香味 而悟禅道,启迪人们生命的根本之道就如同木樨 花香自然飘溢一样,自然而永恒。
• 《罗湖野录》曾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 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曰:‘吾无隐:闻木 樨香乎?’公曰:‘闻。”晦堂曰:‘香乎?’ 尔公欣然领解。”讲的是晦堂通过虽不可见、但 四处弥漫着芳香的桂花来启发黄庭坚悟禅,体验 生命的本质。
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似自其下流出,
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

或临水菰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
视觉印象。
•拙 政 园
• 2、隔。

•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架曲折 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 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 面有幽深之感。

• 颐和园西堤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3、破。
• 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 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 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 竹野藤、朱鱼翠藻,虽是一洼 水池,也似有深邃山野风致。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 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 布。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
• 苏州环秀山庄西北角的假山,利用屋顶雨 水流注池中,略存瀑布之意,在东南角假 山上于石后设小槽承受雨水,由石隙婉转 下泻,形成小瀑布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 一:山 • 二:水 • 三:植物 • 四:建筑 • 五:书画墨迹
一、山
• 山是园林的骨架。 • “一拳则太华千寻”。 •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
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 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 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中外园林史第三章--私家园林

中外园林史第三章--私家园林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 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 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 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 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 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3. 庐山草堂
庐山草堂位于江西庐 山北麓香炉峰下,占 地面积 3000 亩。庐山 草堂建筑极为简朴,为 园林的主体,园林布局 结合自然环境,辟池筑 台。周围环境 得天独 厚,近有瀑布、山涧、 古松、野花,远可借香 炉峰胜景。
第三章 私家园林
1 私家园林发展概述
目录
2 私家园林发展历程
3 私家园林的艺术经历
一、私家园林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 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发端于秦汉,受皇家园林启发而产生。私家园林的产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产 物,又是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学思想以及隐逸思想相互融合、相互影 响的产物,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与君主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融合。
梁园全景图
2. 袁广汉园
袁广汉园系西汉茂陵富人袁广汉 所筑私园。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 高十余丈, 连延数里。养白鹦鹉、 紫鸳鸯、牦牛、青兕,奇禽怪兽,委 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 其中置江鸥、海鸥,孕雏产,延漫林 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在这样的 自然环境中,“白鹦鹉、紫鸳鸯、牦 牛、 青兕,奇兽珍禽,委积其间”, 体现了中国园林尊崇自然、师法自然 的指导思想。可谓是我 国私家园林 的鼻祖。
3.典型实例
(1)金谷园
(2)张伦宅园
(3)湘东苑
1.金谷园
金谷园的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 的金谷洞内, 又称河阳别业,是一座 临河的庄园。金谷园地 形起伏,并且 临河而建。它把金谷涧的水引来 形成园中水景,河涧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 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并栽有繁多的树木。

(整理)艺术常识知识点1

(整理)艺术常识知识点1

第三章艺术常识考点归纳1.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2.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重点提示一、艺术鉴赏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

基本要领:“入乎其内”:一种难得的情感共鸣。

“出乎其外”:一种难得的感悟能力。

“入内”与“出外”是彼此融合的心灵状态。

二、艺术常识(一)美术、建筑1.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的石器都是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

2.《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

3.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绘画要“以形写神”,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六法”,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

4.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代表作品为《拾穗者》和《时装美女》。

5.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创作雕像为《巴尔扎克像》。

6.《照夜白图》是唐代的韩干的作品。

7.《历代名画记》是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作品。

8.《秋郊饮马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作品。

9.《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10.帕提农神庙是为保护雅典娜建造的,也是平民百姓欢庆节日的庙宇。

11.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发现的史前壁画上,有20多个旧石器时代动物的形象,其中包括野牛、野猪、母鹿等。

12.我国现存最早的岩画是江苏省连云港市郊锦屏山的将军崖岩画,属于新石器时期,距今有三、四千年历史。

主要内容为人画、兽面、农作物以及各种符号。

13.在距今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国猿人居住的周口店山洞口,遗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十分粗糙的打造石器。

14.原始民族喜欢红色一类的强烈色调,山顶洞人在他们同伴的尸体旁撒上抗物质的红粉,山顶洞人装饰品都是红色。

15.19世纪以来,在欧洲的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发现了不少史前洞穴壁画,如著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穴、拉斯科克斯洞穴等。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存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关于自然美的深刻的明白得力和鉴赏力。

建造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

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依照必然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进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中国园林形成进展建筑特色意境一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进展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园林建造应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最初的“囿”,确实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址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

汉代在秦朝的基础上把初期的囿,进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置朝政。

那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顶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朝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那时社会稳固、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那时的佳作。

优秀的建筑在园林中本身确实是一景。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和谐方面有着很高的成绩,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体会。

前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和谐,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和谐。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计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园林中的桥,能够联系风光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

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

园林艺术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

园林艺术概论园林艺术概论园林艺术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山水地形艺术第三章园林风景艺术第四章建筑小品艺术第五章园林构图艺术第六章园林空间艺术第七章园林植物艺术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林, 一、园林概述, 1、园林的定义, 商周—东汉:园、圃,苑、囿;, 东汉,唐宋:园林/游赏园林;, 元末明初—二十世纪初:造园 /景观建筑设计 LandscapeArchitecture, 20世纪50年代:园林 parks and gardens /风景园林 Landscape gardens。

,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材料,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造园要素, 1)地形(山):,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矶等类型。

, 水体是园林的灵魂,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

, 静水:如湖、池、塘、潭、沼等类型, 动水:河、溪、渠、涧、瀑布、喷泉、涌泉、壁泉等。

另外,水声、倒影等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体中还形成堤、岛、洲、渚等地貌。

, 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

,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风韵、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4)建筑, 建筑在园林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要考虑建筑的风格、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安排。

, 5)广场和道路, 是构成园林的脉络,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和导游路线的作用。

, 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 园林小品, 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

, 包括雕塑、山石、壁画、摩岩石刻、园门园窗、园灯、园椅园凳、垃圾桶、指示牌栏杆、小桥、景墙等.二、园林美, 园林美包括是含义:, 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形象美、色彩美;, 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生态美。

第三章 园林艺术美的特征

第三章 园林艺术美的特征

(1)多样性
(2) 综 合 性
(3)审美具有阶段性
四.园林的美感 美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它的获得,首先要依 赖于外界环境的作用。然后才是人们触景生情,产生 丰富的联想。 园林给人的美感应是多方面的,它是视觉美、听觉美、 触觉美、嗅觉美和味觉美的综合体。
五.园林的形式与风格
一.园林的规划形式: 规整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整式,自然式,混合式。
三.园林美的特征
1. 园林美从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风格上,反映出时 代民族的特性,从而使园林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 多 样性 。 2. 园林美不仅包括树石,山水,草花,亭榭等物质 因素,还包括人文,历史,文化等社会因素,是一 种高级的综合性 综合性的艺术美。 综合性 3. 园林审美具有阶段性 。 审美具有阶段性
美的特征
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 特性和品格。 特性和品格 美的特征主要有 : ①客观社会性 客观社会性。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 客观社会性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 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②个别形象性 个别形象性。说的是,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 个别形象性 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 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
③感染性 感染性。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美的事物作为实践 感染性 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 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 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 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二.园林美
园林美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美,从园林的基本单元 构成和空间艺术处理来看,它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环 境的追求,对创造理想生存空间和审美空间一种努 力。 它既体现了社会人对“人征服自然”又是“自然 “人征服自然”又是“ 的一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又有力的揭示了人对 的一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然既征服又保持和谐统一 征服又保持和谐统一的本质。 征服又保持和谐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和傍宅地---闹处寻幽 清丽幽邃; 村庄地---闲静纯朴而有田园风光; 郊野地---郁密之中而兼旷远的野趣、 江湖地---深柳疏芦 开朗平远
根据园林的性质、主题、内容进行总体布 局,园林的布局形式一般包括: 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类。
皇家、纪念性园林采用规则式居多,如天坛 中山陵; 苏州园林等采用自然式
构建中国文人山水园的能主之人往往是园主 本人和他延请的画家、造园艺术家。具体表 现:
1)有的园主人本人就是著名的艺术家、文 学家。王维:南宗文人画之祖,精通音乐
白居易---庐山草堂 融贯了《白氏六帖》的 造园理论
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独乐园 科学家、文学家沈括---梦溪园 文学艺术、造园理论家李渔---伊园别业 袁枚—随园,苏舜钦---沧浪亭等。
剑石类:山石单向解理形成的剑状峰石。英 石
一般有以下几种石头:
湖石类:石灰岩、沙积石,如太湖石,巢湖 石。产于太湖洞庭山消夏湾者最佳。体态玲 珑,婀娜多姿,纹理纵横,笼络起稳。
黄石类:江浙黄石 北方大清石等,产于常州 黄山者为佳。 黄石厚重,棱角方刚 苍劲古 拙 具有阳刚美
卵园石类:形体浑圆坚硬,风化剥落 多出自 海岸河谷,为花岗岩和砂砾岩。
计成《园冶·掇山》详细论述了掇山的工艺 操作过程和掇山的艺术创作的原则: 构园无格,掇山更无定式,虽以画为蓝本, 但施工兴造,却全凭工匠因地制宜,因石 成型,方能不自相袭,独根据假山在园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假山造 型样式设计也不同:
(1)园山,园林中随处点缀的假山是变城 市为山林的主要景境。计成以为:假山因 其自然,高低错落,分散堆叠,疏落有致, 能创造出优美的境界,可使人获得“咫尺 山林”的意境。如:避暑山庄的小金山, 故宫乾隆花园、北海静心斋、扬州个园、 片石山房、上海的豫园等。
2)艺术素养很高的帝王本人往往是皇家园 林的设计者
宋徽宗—艮岳 亲自主持营造
3)为园主设计或帮助设计的著名画家,也是 园林的“主人”,参与品评修改园林的一 些园主的文友,也在一定程度尽了主人之 力。
二、相地合宜
相地是构园的第一步,是造园艺术创作的基本原 则。何为相地合宜?
1)首先,善于选择园林的地址,再以地理形势, 因地制宜。 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似偏阔以 铺云
山景是园林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 水景是园林景观的脉络;
动植物(特别是花木)为园林景观的肤貌, 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景观要素的链带;
建筑则起着联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媒 介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历史的重 要象征;
匾额、楹联与奇石则为园林风景的画龙点 睛之处,为园中的景点增加诗情画意。
《园冶》把《相地》篇置于卷首,主张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得影随行”
意在笔先---《山水论》主张“凡画山水, 意在笔先”。艺术创作构思应在下笔之前, 中国传统属于诗画艺术载体,营造和诗画 创作一样,造园布局一定要先有全局构思, 胸有成竹,才能达到“心期”的目的,尽 其善美。
一、园林设计者----能主之人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创作论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运用艺术手法,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改造地形及营造建筑, 营建出具有诗情画意、环境优美的自然游憩 空间,具有游憩和调剂生活之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要素) :山(叠石筑山)、水(理水)、花木(动植
被)、建筑(厅、廊、亭、堂、馆、榭、桥、台、 阁、轩、舫等)、匾额楹联与奇石等方面。
(6)池山 (7)内室山 (8)土石山 等 等
二、叠山石的选择
选择堆叠假山的石块,是掇山的重要前提, 一般根据形状轮廓线,质感及色泽、肌理 和脉络,大小、比例、重量等并按构园情 况来取舍,对景石大体有瘦、皱、漏、透 以及清奇顽丑等标志,基本原则为:取巧 不但玲珑,只宜单点;求坚还从古拙,堪 用层堆。
筑山
留园冠云峰
(2)厅山,封闭的厅堂前庭中的假山,一 般用石叠成,多用太湖石。如苏州留园五 峰仙馆前庭的假山。
(3)楼山,楼前堆叠的假山。故宫乾隆花 园萃赏楼前庭假山即属于此类 。
(4)阁山,在阁旁堆叠的假山,可景可用。
(5)书房山,围绕书房园在内静僻清幽处, 独立成峰。
中国园林---大都出乎文人、画家与匠工合 作。构园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参与造园设 计的人的水平高低。
记成:一般的建筑,设计师的作用占十分 之七;而园林建造,设计师的作用要占到 十分之九。
造园的要义----寻找思想艺术境界高,胸有 丘壑之人因地制宜地设计规划。这种要义也 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佳作的设计者,大多 数是诗、书、画兼工的文人雅士,著名的造 园艺术大师都是兼工诗画艺术的。
2)考虑园林选址的环境特点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有千秋
承德避暑山庄: 1、天然形胜—符合合天下之心,成巩固之 业的心理
位置独立端严 北东西三面山岭屏障
武烈河东北折南,狮子沟纵北缘,形成Y形, 顺君
2、山庄生态平衡 环境卫生 利于避暑 山岳区占70%艺术,
三、园林立意
园林立意---构园得体 园林因处地理环境不同,立意不同: 记成分类:山林地—古朴清旷;
园林的艺术创作包括艺术构思和施工建造 双层意义,以前者为主。
构思和建造离不开----造园者
第一节 相地合宜 意在笔先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第一步是勘测和选择 园址,也即“相地”,包括地理位置、地 形、地质、土壤、水文、山石、林木、朝 向、周围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环境卫生、 对景与借景的条件等,然后进行设计,也 即“立意”。
园林整体来看:
私家宅园、皇家园林因功能不同多采用混合 式布局,宫区建筑、住宅、寺庙建筑部分 采用规则式,山水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如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采用正南方向和通 往北京的御道相衔接,遵循前宫后寝、前 殿后苑和“九进”等传统宫苑格局,有明 显的中轴线。
第二节 园林叠石掇山艺术
园林假山,是山水园林中的主要物质建构, 掇山叠石艺术,是中国造园的独特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