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西工大
一:系统科学简介概述: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分类: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定义: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其定义和描述不一,但整体的系统工程思想是大致统一的。
大英百科全书(1974) :系统工程是一门把已有学科分支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综合化的工程技术。
●日本工业标准JIS8121(1967) :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美国的切斯纳 (1967) :虽然每个系统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特殊功能部分所组成,而这些功能部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系,但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完整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
系统工程则是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
二:系统工程方法论在从事系统工程的研究中,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一般就可以了解一个系统,对于复杂的系统,按照这样的方法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不同的研究对象因特点各不相同,虽然具体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提炼出一般方法即方法论。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有: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切克兰德学习模式,检查表模式,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等。
三: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系统工程的目的是实现最优化问题,经过系统工程的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系统,无论是工业上,农业上,交通,航天,软件工程乃至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解决或者实现这样的系统时,我们归结出了一个用系统工程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运用方法论反馈四:系统工程在的应用实例1大学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情况,大学选择影响因素有一下四点主要因素:(1)录取可能性。
系统工程大作业-客舱安全风险综合分析
客舱安全风险综合分析与控制机制研究一、研究目标通过本项目研究,实现清晰辨识客舱安全危险源的诱因及促成要素,建立客舱安全危险源数据库,理清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危险源与危险后果之间的关系及演变过程模型。
二、研究内容1.客舱安全危险源表现形式2.关系及演变过程2.1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应分为三类,即一类危险源、二类危险源和三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系统内存在的,处于某种状态的、能够提供导致事故的最小能量的物质。
是事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事故严重度的因素,是各种能量意外释放的主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满足能够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意外释放和使意外释放的能量演变为事故所需的必要条件的一切因素。
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因素。
第三类危险源是指能够影响或导致第一二类危险源产生的因素。
包括人的失误和各种环境因素。
第三类危险源虽然不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但能对第一、二类危险源的产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在第三类危险源的影响与作用下,第一、二类危险源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能量主体,第二类危险源是促使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三类危险源是第一、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第三类危险源的存在,促使第一、二类危险源的出现与作用;第二类危险源的存在,使第一类危险源有可能失去控制而释放危险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第三类危险源决定第一、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对第三类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的必要条件。
2.2 重大危险源相互作用里将风险定义为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乘积,其中事故的可能性为危险源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事故的后果考虑对人员的影响,以个体死亡率表示。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对于飞机客舱内存在的多个危险源,其对区域内某一空间地理坐标为(x,y)处产生的个人风险由下公式计算:R(x,y) = ∑f s V S (x,y) (1)式中:R(x,y)为危险源在位置(x,y)处产生的个人风险:f s为第S 个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V S (x,y) 为由第S个危险源发生事故在位置(x,y)处引起个体死亡的概率。
系统工程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姓名:陈立群学号:201223020107一、确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或制度安排。
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必要从理论上揭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关系,并探讨两者的作用边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
现代制度经济学家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把政府和市场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某一形式的关系,也很难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某种关系来全面地揭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如果将政府和市场看成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政府和市场的相互替代及相互补充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政府与市场的最常见关系。
但为了分析的方便,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方式不同,并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
1.相互替代关系下的边界如果用政府去替代市场,目的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同时将增加政府的成本;当增加的政府成本等于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时,则政府与市场处于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的有效边界。
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就应该选择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达到替代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小于节约的交易费用时,则应当选择扩大政府职能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替代边界。
如果用政府替代市场不完全是为了节约市场作用的交易成本,而是为了获得比市场作用更高的效率,就可以用其它方法来进一步确定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的有效边界。
例如用边际分析法来考察,政府与市场替代的边界是政府作用的边际收益(成本)等于市场作用的边际收益(成本);当政府作用的边际收益大于市场作用的边际收益,或者政府作用的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作用的边际成本时,就应当选择扩大政府的作用;反之,就应当选择扩大市场的作用。
如果用总量分析法来考察,政府与市场替代的边界就是政府作用的净收益(收益减去成本)等于市场作用的净收益。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姓名:崔敏饶培培廖广旺陈思路谢超李钦成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12 工业 1 班指导老师:肖华秀老师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指出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等,然后以武汉市为例,具体分析了武汉市道路交通现状以及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统计软件minitab,STELLA等对武汉市车辆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最后根据武汉市的具体情况,给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事故,交通拥挤,解决方案一.背景资料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涌向大中城市并向周边辐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中。
统计资料显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3个增加到2011年的42个,目前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
此种状态在带动城市交通需求高速增长,机动车辆增加的同时,也促进城市道路负荷加重,交通事故、交通堵塞日益加剧。
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降低、时间损失、燃料费用增加、排污量增大、城市环境恶化、诱发交通事故,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其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等重大损失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例如,武汉市城市主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50%以上,市区38个交叉口中,严重阻塞的达到40%;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武汉市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但交通拥堵问题并没用得到明显缓解,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道路交通拥堵现象越发严重。
二.改进方案的生成(一)交通事故分析及改进方案针对交通事故的特点,探讨AHP-SWOT方法在道路交通拥堵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系统工程期末大作业
第1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考虑:⑴期望寿命;⑵医疗保健水平;⑶国民生育能力;⑷计划生育政策;⑸国民思想风俗;⑹食物营养;⑺环境污染程度;⑻国民收入;⑼国民素质;⑽出生率;⑾死亡率。
这些因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可由如下方格图给出试建立这些因素之间的解释结构模型。
(1)根据上述AV表的两两关系可建立邻接矩阵,将邻接矩阵加上单位矩阵即可得如下可达矩阵:(2)因为因素P4和P5所在行元素完全相同,即为最大回路集,选取P4为代表因素,即得缩减可达矩阵:(3)对缩减可达矩阵按每行元素为1的数目多少,由少到多将因素依次排列,可得排序后的缩减可达矩阵:(4)根据排序后的缩减可达矩阵,建立结构模型如下:(5)根据建立的结构模型,可得解释结构模型:第2题:某工厂三种可选产品:液化气钢瓶、喷灌机、自行车.按照三条准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可行性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下:且可得如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A-C判断矩阵C1-P判断矩阵C2-P判断矩阵C3-P试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该厂生产哪种商品为最佳支柱产品。
λmax=3.006,C.I.=0.003,R.I.=0.58,C.R.=0.005<0.1 满足一致性检验(2)构造判断矩阵C1-Pλmax=3.039,C.I.=0.002,R.I.=0.58,C.R.=0.003<0.1 满足一致性检验(3)构造判断矩阵C2-Pλmax=3.018,C.I.=0.009,R.I.=0.58,C.R.=0.016<0.1 满足一致性检验λmax=3.065,C.I.=0.0325,R.I.=0.58,C.R.=0.056<0.1 满足一致性检验(5)层次总排序A-P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C.I.=0.428×0.02+0.428×0.009+0.143×0.0325=0.017 R.I.= 0.428×0.58+0.428×0.58+0.143×0.58=0.58 C.R.=C.I./R.I.=0.017/0.58=0.029<0.1满足一致性检验对于该工厂按照三条准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可行性,对所考虑的3种产品,经分析计算得到优劣排序为:P1——--液化气钢瓶,权值为0.623P2——--喷灌机,权值为0.240P3——--自行车,权值为0.137结论:该工厂生产液化气钢瓶为最佳支柱产品。
系统工程大作业
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
3 以黑龙江为例采用时间预测函数对的经济 发展进行预测
(3)模型的定阶
以上是运行结果,同时计算不同阶的ARMA模型的FPE(final prediction error,最终预测误差),得到ARMA(0,2)模型中FPE=0.0102,此时的 FPE值最小,根据FPE原则,可以选用该模型。
(5)对2016年黑龙江省GDP进行预测 2015年黑龙江省GDP预测值15073.675(亿) 2015年黑龙江省GDP实际值15083(亿)预测误差0.06% 根据上述得到的数学模型对2016年进行预测,结果为15625(亿) 年增长率为3.4% 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而2016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率为 6.7%
感谢您的聆听!
主要技术 ISM 模型化与仿真技术与方法 优化方法与技术 预测技术与方法 评价技术与方法 决策技术与方法
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
2 经济发展的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 称ISM方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结构模 型化技术的一种。 (1)它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 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2)此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属于结构模型,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 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 (3)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 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它的应用面十分广泛,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 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
大数据下的东北经济
目录
1
问题背景 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问题
(完整word版)安全系统工程大作业-学生宿舍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班级老师姓名学号一.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编制宿舍不安全因素的安全检查表,并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宿舍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学生宿舍安全检查表检查人员:检查日期:整改日期:检查项目安全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用电及环境1.1 电源插座固定,无松动开裂现象?1.2 电源线无裸露、老化现象?1.3 所有的开关和断路器都标明用途?1.4 通道和走廊无障碍物?1.5 通道上没有存放材料?1.6 通道都保持清洁干燥?1.7 墙壁、天花板无漏水变形、脱落现象?消防管理2.1 手提式灭火器每年年检并贴标签?2.2 消防设施前无堆放杂物或遮挡?2.3 紧急出口无阻碍物?2.4 张贴的火灾与紧急疏散图是最新的?2.5 用完好的标志标示出通向出口的方向?2.6紧急出口和疏散楼梯装有事故照明,并且正常可用?宿舍管理3.1 宿舍是否经消防部门检查并合格?3.2 宿舍饮用水是否经过有资质单位检测合格?宿舍楼存在的主要的危险为触电、火灾和断电的危险,此外还可能存在坠落和划伤的危险。
其中主要的危险源是不安全用电,次要危险源为不安全建筑材料和工艺造成的突出。
二.应用故障类型影响与危险度分析法分析宿舍电力系统故障宿舍电力系统FMECA项目 构成元素 故障类型故障影响 严重度 概率风险程度 检测方法 整改措施 电器元件保护器动作失灵无法保护Ⅱ410- 大 仪器检测 立即更换 插座接触不良用电器不工作Ⅰ310- 小仪器检测及时检修电线电线老化 断路,短路, 引发火灾 Ⅱ 410- 大 仪器检测 及时检修 用电器热水器漏电发生触电Ⅲ 410- 大 仪器检测 立即维修 电风扇 电机老化 不工作 Ⅰ 210- 小 仪器检测 立即维修 电灯不亮不工作Ⅰ210-小仪器检测立即维修三.采用事件树分析法分析使用热得快、违规电器可能发生的事故四.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宿舍火灾、宿舍失窃等事故的发生原因学生宿舍火灾事故图基本事件及概率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事故树按/ 或0门分解, 求出最小割集, 共得出55 组/ 与0函数, 分别为:P1 = {X 1 , X 12 } , P2 ={X 2 , X 12 } , P3 = { X 3 , X 12 } , P4 = {X 4 , X 12 } ,P5 ={X 5 , X 12 } , P6 = { X 6 , X 12 } , P7 = {X 7 , X 12 } , P8 ={X 8 , X 12 } , P9 = { X 9 , X 12 } , P10 = { X 10 , X 12 } , P 11 ={X 11 , X 12 } , P12= { X 1 , X 13 } ,P13 = {X 2 , X 13 } , P14 ={X 3 , X 13 } , P15 = { X 4 , X 13 } , P16 = { X 5 , X 13 } ,P 17 ={X 6 , X 13 } , P18 = { X 7 , X 13 } , P19 = { X 8 , X 13 } , P 20 ={X 9 , X 13 } ,P21= {X 10 , X 13 } , P 22= {X 11 , X 13 } , P23 ={X 1 , X 14 } , P24 = { X 2 , X 14 } ,P25 = { X 3 , X 14 } , P 26 ={X 4 , X 14 } , P27 = { X 5 , X 14 } , P28 = { X 6 , X 14 } ,P 29 ={X 7 , X 14 } , P 30 = { X 8 , X 14 } , P 31= {X 9 , X 14 } , P32 ={X 10 , X 14 } ,P 33= { X 11 , X 14 } , P34 = { X 1 , X 15 } , P 35={X 2 , X 15 } , P 36 = { X 3 , X 15 } ,P 37= {X 4 , X 15 } , P38 ={X 5 , X 15 } , P 39 = { X 6 , X 15 } , P 40= {X 7 , X 15 } ,P41 ={X 8 , X 15 } , P 42= {X 9 , X 15 } , P 43= { X 10 , X 15 } , P44 ={X 11 , X 15 } ,P 45= {X 1 , X 16 } , P 46= { X 2 , X 16 } , P47 ={X 3 , X 16 } , P 48 = { X 4 , X 16 } ,P 49= {X 5 , X 16 } , P50 ={X 6 , X 16 } , P 51 = { X 7 , X 16 } , P 52= {X 8 , X 16 } ,P53 ={X 9 , X 16 } , P 54= { X 10 , X 16 } , P 55= {X 11 , X 16 } 。
《安全系统工程》大作业
《安全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 0234091 专业安全工程课程名称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指导教师刘彰现、田好敏、王现丽学号 023409113 姓名蔡彬某沥青厂油罐区事故树安全分析报告前言石油产品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腐蚀性及毒性等特性,因此,石油产品在其储运过程中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
因而有必要对潜在的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不确定性有所了解。
易燃易爆液体是化工生产的原料或产品,普遍存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
石油化工企业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液体储罐区,如石化生产企业的石脑油、乙烷、甲醇、乙醇、汽油、丙酮等储罐区;储存企业的石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储罐区。
其构成危险源的临界量仅20t。
因此,石化企业的储罐区一般都属于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风险值高,波及面广,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必须对其重点进行安全评价。
大量事故表明,火灾爆炸事故是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多发事故,这主要是易燃易爆液体本身固有的危险性以及储存设施不健全和安全管理不利造成的从本次设计要求针对给出的材料可知,沥青厂油罐区8个储罐中,两个储罐储存的是汽油,汽油的闪点和燃点都很低,闪点为-50~-20℃,燃点仅比闪点高3~6℃. 剩下6个储罐储存的是柴油,柴油在常压下的闪点在55℃以上,燃点接近80℃。
由于汽油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其极易因储存设施不健全和安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造成很大的危险事故,引起火灾爆炸。
汽油泄漏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并且事故后果严重。
根据材料要求,本价采用事故树分析法,针对汽油引起的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安全评价。
目录一.概述1.1沥青厂情况介绍1.2 青岛当地环境概况1.3 FTA评价方法介绍1.4 沥青厂油罐区主要存储化工品及存储设备介绍1.5 沥青厂沥青生产主要方法二.沥青厂油罐区事故树安全分析2.1 沥青厂地理位置分析2.2 沥青厂油罐区状况2.3 危险危害因素及事故隐患辨识2.4 定性定量分析2.5 安全对策措施2.6 评价结论与建议1.1 沥青厂情况介绍①沥青厂地理位置:该沥青厂始建于1998年,位于开发区北侧,厂西侧是印花玻璃厂,东侧是空地,后侧距胶州湾海岸约100m。
长安大学系统工程作业
你的身边和校园里,那些事情符合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基本原理?那些不符合、试举两三例。
不符合的例子:1.就学校周边的运输系统而言,作为一个位于北郊荒凉地带的大学校区,学生及后勤人员的出行交通基本只依靠学校门口十分钟一班的901路公交车,其余的三趟公交车,一是50分钟一班的214路公交车,二是30分钟一班的518路公交车和903路公交车。
因此其余三趟公交车是基本不予以出行方案的考虑的。
按照长安大学本科生每一年招生6000人计算,不包括后勤相关人员,以及政治,文传几个学院大四不搬回本部的学生。
在渭水校区的在校生不下18000人。
对于这样规模的人群数量,加之学生这一身份的出行习惯,上学期间的周末是人潮涌动,等车艰难,上车也艰难。
更不用谈及放假回家的那几天,基本每趟车都是塞得满满当当,往往等上半小时也不一定能上得了车,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门口的公交车并不能直达到火车站或是汽车站,这给着急赶火车赶汽车的同学又设了一道坎,因而在购买火车票,汽车票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等车周转的时间。
很明显,这样的交通系统是很不符合系统工程中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求的最优解,并使得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适应的定义及原理。
如果能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况,校区附近交通系统应该有所加强,更应该开设一趟由学校直达火车站的公交车,并在节假日加开公共交通车辆的数目,以满足需要。
2.就学校教学楼中的饮水问题而言,夏天天气炎热,同学们在课间常常需要补充饮水,以维持生理代谢,增加排汗散热;冬天天气寒冷,同学课间往往需要应用热水以暖身提神,而教学区每层基本只有一到两个教室休息室里放有饮水机,同学们进去容易打扰老师休息,而且容易发生与老师“争”热水的情况;同学不进去打水,又不好老远的回宿舍去打水,水房的水又是定时供应的,这样一来,因为没有谁而上课上自习总有不方便,很拘束的感觉,对于大家正常的学习生活是很不利的,这一点也不符合系统工程中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大作业资料讲解
系统工程大作业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姓名:韦天伦学号:201304060123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系统工程大作业
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力争让毎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1年至2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万增加到41()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9年更是达到了61()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万人,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然而,笔者认为,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从长远来看,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外部原何。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B外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
(2)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3)就业能力不足。
ISM方法基木步骤如下:①解释结构模型基本步骤如下:(1)建立系统要素关系表;(2)根据系统要素关系表,作相应有向图,并建立邻接矩阵;(3)通过矩阵运算求出该系统的可达矩阵M ;(4)对可达矩阵M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5)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姓名:韦天伦学号:2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就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就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就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就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与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就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瞧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瞧,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她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就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与家人的观念。
B 外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期中作业4-6题方式:excel第一步: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以下图所示:第二步:把数据转化成散点图形式:第三步:初始值的计算,如以下图E2所示,插入函数AVERACE,选择数据C3:C13,取得以下图数据,F2,G2数值与E2相等,一次填入表格。
第四步:计算滑腻系数,利用计算器和滑腻系数的公式α=2/(11+1)=,填入表格中。
第五步:计算一次滑腻系数,第一计算E3,输入函数f x=D3*C3+(1-D3)*E2,回车取得如以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E4:E13,选择仅填充格式。
第六步:计算二次滑腻系数,第一计算F3,输入函数f x =D3*E3+(1-D3)*F2,回车取得如以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F4:F13,选择仅填充格式。
第七步:计算三次滑腻系数,第一计算G3,输入函数f x =D3*F3+(1-D3)*G2,回车取得如以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G4:G13,选择仅填充格式。
整体表格数据如以下图所示:将滑腻数据和原始的粮食总产量数据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如以下图所示:第八步:计算非线性方程系数。
一、a的计算:函数公式f x=D13*D13*(E13-2*F13+G13)/(2*(1-D13)*(1-D13)),取得结果如以下图所示:二、b的计算:函数公式f x=D13*((6-5*D13)*E13-2*(5-4*D13)*F13+(4-3*D13)*G13)/(2*(1-D13)*(1-D13)),取得结果如以下图所示:3、c的计算:函数公式f x =3*E13-3*F13+G13,取得结果如以下图所示:综上所述,可得出非线性方程为:y11=++第九步,预测2005年的粮食总产量,函数公式f x=D14*(B17-B13)*(B17-B13)+D15*(B17-B13)+D16,取得结果如以下图所示:全数数据表格如以下图所示:4-7题方式一:excel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以下图所示:计算步骤:选择公式——插入函数;1、相关系数的计算(选择函数:CORREL)2、截距的计算(选择函数INTERCEPT)3、斜率的计算(选择函数SLOPE)计算的数据有关表格如以下图所示:方式二:matlab程序代码如下:xdata=[ ]'ydata=[147 138 71 110 98 91 99 83 100 98 106 59]' b=polyfit(xdata,ydata,1)zdata=[ 22]'x=polyval(b,zdata)运行结果如下:综上所述,可得出线性方程为:y=当大豆鼓粒期土壤湿度为22%,大豆产量计算如以下图所示数据:4-8题方式一:matlab程序代码如下:xdata=[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ydata=[ ]'b=polyfit(xdata,ydata,3)zdata=[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20 2020 2020 2020 2021 2021 2021 2021]'y=polyval(b,zdata)运行结果如下:综上所示,依照六年的工业年产值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的2001-2005年的工业年产值依次为:*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方式二:excel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以下图所示:做三次曲线图及相应的2000-2021预测值:步骤:选定数据区域→图表向导→选择“XY散点图”→在子图表类型当选择“滑腻线散点图”→完成后进行适当格式设置→在图表当选中数据系列→右键单击数据系列→选择“添加趋势线”→在“类型”选项卡当选择相应相应趋势线(多项式,3次)→在“选项”选项卡中勾选“显示公式”→确信。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姓名:韦天伦学号:201304060123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B 外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韦天伦学号:3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B 外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
交通系统工程大作业
源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N 4main(){int A[N][N],B[N][N],d[N][N];int a,i,j,k,T,s,t,min,temp;int sum=0;printf("请输入A的初始距离矩阵(并用9999来代替∞输入):\n\n"); /*输入初始距离矩阵*/for(i=0;i<N;i++){for(j=0;j<N;j++)scanf("%d",&A[i][j]);printf("\n");}for(i=0;i<N;i++) /*记录原始矩阵的数值*/for(j=0;j<N;j++)d[i][j]=A[i][j];while(1) /*距离矩阵的变化求解*/{L1: for(i=0;i<N;i++) /*求B[n][n]矩阵,进行下一步的变换*/for(j=0;j<N;j++){min=A[i][0]+A[0][j]; /*最小路程算法*/for(k=0;k<N;k++)if(min>A[i][k]+A[k][j]){T=A[i][k]+A[k][j];temp=min;min=T;T=temp;}B[i][j]=min;}for(i=0;i<N;i++) /*判断矩阵变化前后是否相等*/for(j=0;j<N;j++)if(A[i][j]!=B[i][j]) /*不相等则继续交换数据并继续循环执行*/{for(i=0;i<N;i++)for(j=0;j<N;j++){temp=A[i][j];A[i][j]=B[i][j];B[i][j]=temp;}goto L1;}break; /*跳出循环*/}printf("最终的最短距离矩阵为:\n"); /*输出最终矩阵的结果*/for(i=0;i<N;i++){for(j=0;j<N;j++)printf("%8d",A[i][j]);printf("\n");}printf("\n");printf("请输入所要求的两个不同的节点s,t(要求:s<t):\n"); /*输出任意给定两节点的最短距离*/scanf("%d,%d",&s,&t);printf("\n节点%d到节点%d的最短距离为:%3d\n\n",s,t,A[s-1][t-1]);printf("节点%d到节点%d的最短路径为:\n",s,t); /*输出任意给定两点的最短路径*/printf("V%d",t);t--;s--;while(1) /*求解最短路径的算法*/{L2:for(k=0;k<N;k++)if(A[0][t]-A[0][k]==d[k][t]&&d[k][t]!=0){printf("←V%d",k+1);if(k==s){printf("\n运算结束!\n");break;}else if(k!=s){t=k;goto L2;}}break;}printf("\n");}调试结果:。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课题名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体系小组成员余璇(2014202097)司小菲(2014202093)张雪艳(2014202098)黄利福(2014262050)武晓帅(2014262043)刘静文(2014202095)2015年1 月8日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开展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对高等教育适应形势、面向社会、加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某些弊端,譬如教学评价制度不公平、不合理,并不能真正评价出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绍了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和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因子分析法应用到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观点。
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优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核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或多或少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高等课堂教学有其自己的特点,将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高等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计算教师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有关的数据分析。
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于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其它方面的应用只进行了理论性的论述,但对于以后深入研究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其它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指标体系的构建2.1因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广泛应用于顾客满意度定量测评中,一般情况下,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模型参数的最优无偏估计。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影响因素的本质特征很难做到完全独立,它们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上近似于线性关系的内在联系,即多重共线性。
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价值工程0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开始出现系统工程课程,系统工程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并能初步运用系统工程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重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该课程所提供的思维方法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提高。
因此,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安排好管理系统工程课程的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人以在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近5年对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从系统工程的特点、管理专业该课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总结了试图以大作业贯穿整个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1.1系统性系统工程主要讲授开发、运行各类复杂系统(尤其是社会经济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1],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模型与模型化、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评价方法、决策分析方法和系统工程应用实例等。
每一章都不能孤立学习,应该前后联系,系统思考,坚持问题导向,采用系统化方法。
因此,从内容体系上看,系统工程这门课程具有系统性。
1.2开放性SE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延续与综合了很多学科领域,所以说它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可以融合各种方法,同时它的应用面极广,是多学科融合的课程。
1.3应用性管理系统工程属于应用科学层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
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发展的趋势是应用领域继续向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扩展和发展应用于软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在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造就学生基于行业问题导向的管理新能力[2]。
2管理类专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学生对系统工程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根据对学生的接触与调查发现,学生接触系统工程这门课的第一感觉是抽象与深奥,第一印象是应用与诸如宇宙、航空、导弹等大型工程中应用,属工科类的课程,离自己很远,对系统工程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管理类学生对系统工程的重视程度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课题名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体系小组成员余璇(2014202097)司小菲(2014202093)张雪艳(2014202098)黄利福(2014262050)武晓帅(2014262043)刘静文(2014202095)2015年1 月8日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开展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对高等教育适应形势、面向社会、加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某些弊端,譬如教学评价制度不公平、不合理,并不能真正评价出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绍了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和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因子分析法应用到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观点。
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优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核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或多或少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高等课堂教学有其自己的特点,将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高等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计算教师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有关的数据分析。
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于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其它方面的应用只进行了理论性的论述,但对于以后深入研究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其它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指标体系的构建2.1因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广泛应用于顾客满意度定量测评中,一般情况下,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模型参数的最优无偏估计。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影响因素的本质特征很难做到完全独立,它们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上近似于线性关系的内在联系,即多重共线性。
当共线性趋势非常明显时,如果还强行实施最小二乘回归,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
因子分析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每一类变量代表了一个共同因子,而不同类之间的相关性则很小,这样将原来的多个相互关联的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从而在不丢掉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解决了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近年来,因子分析在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中也被广泛应用。
假定有p 个变量p x x x ,...,,21,在n 个样本中对p 个变量观测的结果构成了1个p n ⨯阶的原始数据矩阵⎥⎥⎥⎥⎦⎤⎢⎢⎢⎢⎣⎡npn n p p x x x x x x x x ............................x 212222111211 通常,为了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上或量纲上的不同,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都对变量先进行标准化。
假定标准化后的变量为p z z z ,...,,21因子分析的基本假设是p 个标准化变量可由m 个新的标准化变量—因子p F F F ,...,,21线形表示。
pj F a F a F a Z pjp j j j ,...,2,1...2211=+++=式中:()p j i a ij ,...,2,1,=构成矩阵A 为因子载荷矩阵。
假定式(1)中p 个因子是按照它们的方差贡献由大到小排列的,通常选择m 个方差贡献较大的因子(m 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在85%以上),此时,式()1可写成j m jm j j j e F a F a F a Z ++++= (2211)式中,p e e e ,...,,21是误差项。
通过估计可以得到载荷矩阵A 。
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教学满意度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它既可以归类三级指标,构成有合理、层次性的指标体系,也可以解决各影响因素之间多重共线性为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和管理者相关政策的制定造成的诸多不便。
通过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得到有实际解释意义的公共因子。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2.2.1 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因子 对全部变量的方差贡献为A 第j 列元素的平方和∑==pi ij j a V 12=x ()1()2()p j F j ,...,2,1=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j V 越大,表明j F 的贡献越大,所以,通常可以用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作为权重。
实际上,若将公共因子按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特征值也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则有j pi ij j V a ∑===12λ故可以利用下式表示一级指标:m mj jmj jj jF F F F ∑∑∑===+++=132121m11...λλλλλλ式中,∑=mj j j 1/λλ为第j 各主因子,即第j 个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
2.2.2 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前者包括专家评分法(Delphi 法),层次分析法(AHP)。
后者包括秩和比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等。
主观赋权法主要是根据专家的评价,通过数理计算来确定权重,虽然在赋权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赋权的主观性,但这样的权重对专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
客观赋权法则是根据实际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理的运算,依指标之间量的关系来确定权值大小,避免了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两大类方法各有利弊,所以通常情况下结合使用。
本文将AHP 的主观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的客观分析相结合,确定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
(1)AHP 确定主观权重。
AHP 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种决策因素,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在社会经济研究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在满意度的研究中也有所应用。
该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则上下层次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确定了。
然后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内元素权重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9级标度来表达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1表示两元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9表示前者比后者重要很多。
假定上一层元素支配的下一层元素有n 个,则n 个元素构成了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其中 ()n n ij a A ⨯=,ij a 表示元素i 与元素()3j 重要性之比,则元素j 与元素i 的重要性之比为ij ji a a 1/=。
如果向量()n w ωωω...,21=满足w Aw max λ=式中,max λ是矩阵A 的最大特征值。
则w 为相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的w 可以作为权向量。
这种方法叫做特征根法。
本文采用该方法确定层次内的权重。
在特殊情况下,判断矩阵A 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ik ji ij a a a =⨯如果矩阵A 的所有元素都满足式(5),则判断矩阵式一致的。
如果出现“甲比乙重要,乙比丙重要,而丙却比甲重要”的判断,一般认为是违反常识的。
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其步骤如下:① 计算一致性指标..I C1..max --=n nI C λ②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I R 。
③ 计算一致性比例..R C../....I R I C R C =当1.0..<R C 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将各权向量作为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主观权重。
当1.0..≥R C 时,应该对判断矩阵作适当的修正。
(2)AHP 确定客观权重。
在AHP 中,可以将原变量表示为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研究各公共因子的成因等其他问题,常常反过来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p jp j j j z b z b z b F +++= (2211)称为因子得分函数,通过其可计算出不同样本的各公共因子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对j F 和与之关系密切的部分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利用此回归系数作为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客观权重。
(3)综合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下式综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mj FA j AHP j FA j AHP j 1)()()()(j λλλλλ式中:()AHP j λ表示使用AHP 确定的主观权重;()FA j λ表示使用AHP 确定的客观权重;j λ表示综合权重。
()6()7()8()9()5()4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教师教学实证分析3.1案例介绍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各自质量动态综合的结果。
课堂教学水平的优劣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产生影响,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因此,建立一个可以量化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型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进行教师教学评价时,考虑的因素越多越好,但是过多的因素会使得评价过程极为复杂。
因此,为了得到合理的教师评价指标,我们从教学管理员、学生、教师等处收集到能够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内容,并参照国内外教学质量评价和教育统计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教师教学评价原则,结合高等院校的教学特点,在各专业的教师的广泛讨论和论证下,确定了如表3-1所列的高校18个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指标。
由于评价指标过于笼统或指标间相互包含和重叠,导致学生难以判断。
为使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和合理,我们使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以达到降维的效果并寻找到更加合理的指标集。
对于原始数据的收集,我们将上述表格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请学生分别对各项指标按“优”到“差”进行评价、打分,并收集有效问卷600份。
根据打分表我们对60位教师的18个指标得分进行汇总(附录C.1 60位教师的平均得分表)。
表3-1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3.2因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3.2.1数据标准化与检验由于各项原始数据的单位,即量纲不同,无法直接对它们进行计算和合理的解释,且原始变量的数量级如果差异过于明显,变量取值较大的指标会对综合指标公共因子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将不利于得出合理有效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原始数据经过正向转换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工程可以通过SPSS17.0软件自动进行,按照均值为0,方差为1的形式进行标准化。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还应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如果检验的结果不理想,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则说明选取的样本和指标存在问题,就应该重新考虑对样本或指标的数量及种类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