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统计学课件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件
17
4.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 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问题, 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调查或深 入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统计分析报告。 入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统计分析报告。它的重要作用是领导 制定某项政策,或是解决某个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制定某项政策,或是解决某个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18
二、如何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导语、 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以及结尾四部分组 成。从其写作过程和组成要素看,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必须做 从其写作过程和组成要素看,写好统计分析报告, 到四点: 到四点:
写作过程之四
精心修改细雕琢
写作过程之三
呼应主题结好尾
写作过程之二
围绕主题定结构
写作过程之一
25
⑤设靶论战式:这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趋缓, 设靶论战式: 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极大关注。 我国经济究竟是由快速进入低速发展呢?还是继续保持快 速发展呢?双方观点各持己见,分歧很大。对此,本文就 这一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26
4.写作开头常犯的毛病 4.写作开头常犯的毛病
选准主题开好头
19
(一)选准主题开好头
基本要求:主题鲜明,标题“醒目” 开头简明。 基本要求:主题鲜明,标题“醒目”,开头简明。 1.主题鲜明 1.主题鲜明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企业统计分析的主题: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企业统计分析的主题: (1)根据集团工作重点选择主题 (2)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主题 围绕当前热点、 (3)围绕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主题 (4)围绕自己熟悉的业务和领域确定主题
(二)作用
1.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全面 2.深入把握现象的规律性; 深入把握现象的规律性; 深入把握现象的规律性 3.参与企业管理。 参与企业管理。 参与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统计学
针对某些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有主要意义旳产品 定制旳。我国旳国标一般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或专业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草案,报国标总 局审批和公布。
3、部颁原则(行业原则)。部颁原则是指全国性旳
各行业范围内统一采用旳原则。它原由全国各行业主管 部门组织制定、审批、公布,报送国标总局备案。如某 些纺织原则,日用具旳轻工业部原则。
对于不同旳产品,其质量评价旳侧要点是不 同旳。如灯泡侧重于寿命旳长短;砖瓦则 侧重于其抗压强度性能,手表又侧重于走 时精确旳可靠性等。
(二)产品内在质量原则
目前我国采用旳产品质量原则主要有下列几种:
1、国际原则。是指某些国际组织要求旳质量原则,
或某些有较大影响旳企业要求旳而且被国际组织所 认可旳原则。
丁
120
- 100
-
-
-
合计
-
--
-
249000
240000
品种计划完成率
计划内品种实际产值之和(扣除超计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划内品种计划产值之和
100%
(按产值计算)
240000 100% 96.39%
249000
第二节 企业新产品统计
在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旳形势下,企业只是不 断开发适销对路旳新产品,才干保持旺盛 旳发展气势。如今国际市场旳竞争是商品 竞争,更是物化在商品之中旳技术竞争, 是新产品旳竞争,是一种比“价格竞争”更为 有力旳非价格竞争。
平均等级指标
(某等级 相应产品产量)
全部合格品产量
3、产品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分析
=∑( 因为等级变化对
企业损(—)益 (+)旳影响
企业统计学精选 课件
2、劳动力技术素质统计 不同种类的劳动对其技术素质要求如下:
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可以分别为学历和职称来反映。
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一般可用技术等级来反映 。
技术素质统计指标:---------综合反映工人的技术水平 工人平均技术等级指标= ∑(技术等级×工人人数)/ 全部工人人数
2019/4/20
14
3、劳动力身体健康素质统计
B、毕业(结业)学员人数及其比重指标。
毕业学员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系统学习任务,考试及 格准予毕业的人数和完成单科学习,考试及格准予结业的人数 总和。 毕业(结业)率,是指某期毕业(结业)学员人数占原来入学 人数的比重。 毕业率反映学员成绩优劣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质量。
2019/4/20 13
第三章 企业投入统计
第一节 人力要素投入统计 第二节 物力要素投入统计 第三节 财力要素投入统计分析 第四节 企业科技投入统计
2019/4/20
1
3.1 人力要素统计
3.11 人力要素投入对生产成果及产品成本的影 响
人力要素定义:指企业中的劳动力资源或职工队伍, 包括数量、质量、结构。 任何企业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 任何企业必须要有结构合理的职工队伍 任何企业必须要有适应生产经营及其发展需要的素 质的人力要素 内容:职工人数及其配置情况,劳动时间利用情况, 劳动生产率,职工报酬等。
3、按工作岗位分组:可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五组:工人和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其他人员。 4、按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组:如工业企业中将生产工人 分为基本生产工人与辅助生产工人。建筑业将生产工人分为 建筑安装工人与附属辅助生产工人及运输工人和其他工人。 5、按工种和熟练程度分组:如工人可分为车工、刨工、铣 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等等。分8级。 6、按文化程度分组 7、按用工期限分组;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 年)的职工)和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 职工)
企业统计学完美版PPT
1600 0.2 94.06 0.2 95.11 0.2 12.04 0.4
评价该企业经济效益
同学们首先对应该例题来 说明评价的基本程序
请同学们利用以上程序及所涉及 的主要方法来完成此题
确定指标 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
在
同一性、目的性、稳定性
题 设
确定标准值
计划标准、时间标准、
中
空间标准、主观标准
本 内 容
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企业统 计的基本工作目标
一
统计的描述职能为 我们进行评价奠定
基础,统计的预测
决策要求客观要求
承 上 启
我们对统计对象做
下
出正确的评价
综合评价的相关概念
基 本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是把描述 内 企业经营系统或其子系统各个方面 容 不同的多项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 二 相对评价值,并合成这些评价值,
已
经
给
确定权数
定
选择综合评价方法
无量纲化
合成
(综合指数法)
直线型无量纲化
加法合成
(功效系数法)
折线型无量纲化
乘法合成
曲线型无量纲化
加乘混合法
(综合指数法)
直线型无量纲化 Y і= Xі/ Xі,
加法合成 Y=∑YіWі
请看前面的例题:例题资料
指标
劳动 生产 率
本企业实际水 平
97
98
Xі
Xі
1200 1400
2、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
a 进索要行罗求综 模 :合型用评:功价y效=的系α+基数a本法k+程加βl序以n和评方价法该企业经济n效益。
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企业统计的基本工作目标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教材(PPT 93张)
●4、企业发展战略数据分析 企业资产信用评估数据分析 企业兼并收购破产数据分析 企业资产经营数据分析 包括:企业存量资产的盘活与重组数据分析 企业增量资金投资方向的选择等
三、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技术
企业经营数据收集技术 对某些直接数据企业大多采用全面调 查(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等),个别领域采 用抽样调查。 企业数据整理技术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技术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描述统计分析、 推断统计分析、市场预测、投资决策、经营 控制、综合评价等分析技术
企业经营 数据分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概述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方法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案例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概述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数据分析 二、企业经营数据分析的职能与范畴 三、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技术 四、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分析的基本问题
■
企业经济效益数据分析 企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资金利税率、周转率) 产品产出过程的经济效益(产值费用率、销售率、 物耗率、产值收益率) 企业销售过程的经济效益(销售利润率) 企业投资过程的经济效益(投资收益率、资本保 值增值率) 企业社会贡献的经济效益(上缴利税率)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 法)
●2、企业投入产出数据分析 企业产出数据分析 产出品种、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三大方 面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收入与盈利的数 据分析 包括:主营业务产出数据 附营业务产出数据 具体:产出结构、产出批量数据,经济质量 水平数据等。
企业投入数据分析 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方面及其货 币表现——资金占用与补偿数据。 包括: 企业劳动力投入与报酬数据分析、企业劳动对象 投入数据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设备投入数据分析、 企业能源与动力投入数据分析、企业资金投入数 据分析、企业科技投入数据分析
企业经营统计学精品文档72页
(一)根据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
按照各经营单位的活动性质或职能的同类性 质进行分类,即按照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 类。这是由全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又称 行业分类。企业的行业分类与国民经济的部 门分类是相适应的。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 行业分类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 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
10
(三)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
这是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 类型为依据,将企业进行分类。
11
表1-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及代码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100
内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120
集体业
130
股份合作企业
140
联营企业
141
国有联营企业
13
表1-3 企业按生产规模分类
行业 名称
工业 企业
建筑业 企业
批发业 企业
零售业 企业
交通运输业 企业
邮政业 企业
住宿和餐馆业 企业
指标 名称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100-200以下
万元
30000及以上
3000-30000以下
人
500及以上
100-500以下
万元
15000及以上
1000-15000以下
人
3000及以上
500-3000以下
万元
30000及以上
3000-30000以下
9
(二)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分类
企业经营统计学
企业经营统计学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所以对企业经营成果统计的必要性日益凸现,企业经营成果统计主要是从产值,收入和利润方面关注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然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出综合评价和预测,并且提出对策和建议,完善企业管理,增加企业盈利,促进企业经营效率。
关键词:企业经营经济效益收入统计利润统计销售收入企业经营成果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
企业统计一般从实物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企业经济的实物量可以归纳为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质量三个方面。
社会对企业、对产品使用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
这三者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偏颇。
企业经营成果的价值量一般从生产经营的总产出、净产出、纯收益三个层次加以说明。
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包括总产值、增加值、销售产值、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利润和税金等。
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它包含反映物质产品生产总量的总价值和反映劳务总量的劳务总值;增加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出售的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利润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扣除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后的余额;税金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向企业征收的一种纯收入。
企业经营活动成果也就是通过企业人员的劳动所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果,并以企业产值、商品销售收入和利税额等指标反映出来。
通过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统计,可反映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情况。
同时为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企业经营成果可通过企业销售收入统计和企业利润统计来反映。
企业销售收入统计对企业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取得的各种收入。
第9章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课件
表9-1 元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 年月 日
资产
年初数 年末数 负债及股东权益
单位:万
年初数 年末数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及其他资产 资产总计
2810 210 2950 50 30 6050
2980 流动负债 280 长期负债 3300 负债合计 42 股东权益 28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6630
第9章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
4.固定资百 产利元用固 情况定分资 析企 产业全年总 元产值 提供的总固 产定 值资产年平 百均 元 原值
固 百定 元资 产产 值原 占值 用的固企 定业 资全 产年 年产 平值 百 均元 原元 值
5.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销资售产收平入均净值
第9章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
3.固定资固 产净 状定 值 态资 变 率 动固 固 产 分定 定 析 资 资产 产 1原 净 0% 0值 值 1固定资产磨损率
固定资产磨固 损固定 率定资资产产累原计 1值 0折 % 0 旧 固定资产成 当 平 新期 均 率固 固定 定资 资产 产 10净 原 % 0 值 值
第9章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
三、企业股东权益分析
1.产权比产率权比率
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2.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
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
3.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资 东产 权总 益额 总额
第9章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统计学
4.股东权益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股 酬东 率净权利益润平均 10总 % 0 额
《企业统计》课件
对某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利润进行比较,找到了企业获得高利润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发 展的建议。
某企业生产效率统计与提升方案
对某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总结
企业统计的重要性
企业统计是了解企业经营 状况的重要手段,帮助企 业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
如何做好企业统计
要做好企业统计,需要掌 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和技巧,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经营 活动中。
统计指标
1
营业额统计
反映企业销售收入水平和经营活动的发展状况。
2
利润统计
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3
生产效率统计
反映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状况。
4
员工绩效统计
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率。
统计技巧
1 数据收集技巧
要收集准确、全面的数据,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技巧,如样本抽取、问卷设计等。
2 数据分析技巧
企业统计
企业统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本课程将介绍什么是企业统计,为什么需 要进行企业统计以及企业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概述
什么是企业统计
企业统计是对企业经营 活动中各种数量和质量 进行收集、记录、加工 和分析的过程。
为什么需要进行企 业统计
企业统计可以帮助企业 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 找到问题并解决它们。
要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如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等。
3 报表制作技巧
要制作出具有说服力和可视化效果的报表,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报表制作技巧。
统计案例分析
某企业201 9年营业额统计
对某企业2019年的营业额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营业额增长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1-3章)
学科属性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 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 企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方法而设置的。是在企业管理实践 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是适 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帮助利 用统计方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 各种问题。
考试目标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考试,要求学生: 1、了解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企业投入和 产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 2、掌握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计量单位、标准实物量 的计算方法。 3、熟练地掌握企业产值的计算方法,企业产品品种和 质量的计算分析方法,原材料的消耗和利用的分析方法, 企业生产设备的数量、时间、能力和综合利用方法,企 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使自考者能结合企业实际利用 统计方法进行应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高质量的从事企业经济管理统计管理的专门人才。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程的任务是:使自 学者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企业经 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自 学者从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使自考者熟练地掌握企 业经济统计指标和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 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经济统计学则研究企业经济活动诸多方面的数量关 系的综合性学科,即研究其量的规定性。含盖了不同企 活动条件— 业在活动条件—要素投入—成果产出—经济效益 活动条件 要素投入—成果产出—经济效益四个 方面存在的共性。主要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的投入产出关 系。主要讲解企业统计的基本内容;企业统计组织和基 础工作;企业劳动原材料和能源固定资产及综合投入统 计;企业产出实物量价值量品种质量统计;企业经济效 益统计及市场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 该课程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把统计学和管理学方 法应用于企业经济运动中去,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借 助统计原理及方法,通过对大量企业经济数量关系的收 集整理和分析,发现经济运动规律性,为企业经营管理 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
3. 其他分类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对生产设备还可以进行其他分类。 如 1)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自动化设备和半自动化设备 2)按设备来源可分为引进设备和自制设备 3)按作用与劳动对象的工艺特点可分为机械设备、热 学设备和化学设备 4)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国营企业经营的设备和乡镇企业 经营的设备。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需要对设备进行不同的分类统计。 (三)企业设备现状统计 1. 企业设备新旧程度统计 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只是将 其价值逐渐地转移到产品价值中。
二、企业设备的数量及现状统计
(一)企业设备的数量及其变动统计 统计设备数量所使用的计量单位有数量和能力两种 1. 计量单位(生产设备的计量单位) (1)数量:据不同设备的 实物单位的不同“台数” “套 数” “座 数“等,复核单位:冶金工业的高炉”座/立 方米“ 有些设备使用单计量单位,不能确切反映真实 情 况,需要用包括设备的容积数和面积数等在 内的符合单 位计量。 (2) 能力:以年产量表示设备的能力 年产量:万吨/年 进 行数量统计时采用的数量指标。 2. 数量指标(反映生产设备数量的统计指标) 生产设备的数量指标有两种“ (1) 设备时点数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某一时点所 拥有的设备数量。如企业年报中生产设备的年末实有数。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磨损,属于有形损耗,在使 用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设备贬值, 属于无形损耗。 工业设备所发生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都会给工业生产 经营活动带来影响。 因此,对于企业设备,不仅要掌握其数量,而且应研究 其新旧程度。 设备按出厂年限分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设备的 新旧程度的。 一般说来,只有对已安装设备进行统计才有意义。所 以,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中,只统计了已安装设备的出 厂年限。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
以百分比作为计量单位。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第三节
企业原材料库存(kùcún)统 计
一、企业(qǐyè)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
企业原材料总要有一定的库存作为周转,以保证生产 (shēngchǎn)经营能连续不断地正常进行。企业原材料库存 量是指一定时点上经验收入库,尚未使用的实际库存数量。 原材料的库存数量是经常变动的,它直接受原材料进货、 发出量的影响,也间接受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
产量是由所消耗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总消耗量是生 产这些产品产量所实际消耗的原材料总量。
目的不同(bù tónɡ):还要说明原材料消耗量是用于计算产品的单
耗,而单耗是为制定数额,不考虑废品和次品,计算单耗的目 的就是检查原材料消耗定额,所以原材料消耗量是以产品为对 象,凡是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某种产品消耗的原材料都包括在 内。
库,尚未使用的实际结存数量,又称原材料储备量或结存 量。反映企业原材料的实际储备情况。 (二)企业原材料库存量的组成
1.企业各材料库的自有原材料(包括:总库、分库、车间、 露天库、场地等)
2.车间等生产(shēngchǎn)单位已领取,但尚未进入第 一道工序的原材料。
第九页,共四十页。
3.尚未消费的外单位加工来料。 4.尚未消费自外单位借来的原材料。 5.已决定外调或上调(shànɡ diào),但尚未办理出库手续的原材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二)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 1、企业各材料库(包括总库、分库、车间库等)自有 的尚未进入第一道工序的原材料; 2、尚未消费(xiāofèi)的外单位加工来料和尚未消费 (xiāofèi)的自外单位借入的原材料; 3、已决定外调、上调或分配给有关企业,但尚未办 理出库手续的原材料;
企业财务及经济效益统计分析_企业经营统计学PPT81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பைடு நூலகம்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企业财务及经济效益统计分析_企业经营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统计学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分 类
❖ 按照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有以 下几类:
❖ 1.公有制经济。又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集体所有制经 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 的,又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 济。
❖ 3.金融企业。包括各种专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信用合作 社等,但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
❖ 4.消费服务企业。它的种类很多,大部是小型企业、居民 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如住宿和餐饮企业、理发店、旅店等 等。
❖ 5.其他企业。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除上述四类外,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还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9 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等。
的投入产出系统。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抽象
地看作是一种转换机制,将输入转换为输出,
如下图所示。
17
❖ 显然,企业系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其中,投入 指企业把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配合,送入转 换过程称为供给系统;中间转换指企业的生产经营 过程,称为生产经营系统;产出指广义的经营成果1,8 包括产品及服务、盈利等,称为销售系统。
表1-3 企业按生产规模分类
14
(五)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 按照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通常企业可分 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 集型。资金密集型,一般是指投资大,用于 生产的设备多,资金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劳 动密集型,一般是指需要集中较多的劳动力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少,资金有机构成 低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一般是指具有先进 的技术设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具有 较高的专业知识,不断采用新技术成果的企 15 业。
4
二、企业的分类
❖ 现代企业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方法也是不 同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各种不同 的类型。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5
(一)根据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 分类
❖ 按照各经营单位的活动性质或职能的同类性 质进行分类,即按照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 类。这是由全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又称 行业分类。企业的行业分类与国民经济的部 门分类是相适应的。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 行业分类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 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
6
表1-1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7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 8
❖ 参照企业的基本条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有以下 几类企业:
❖ 1.生产企业。如工业企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企业等。
❖ 2.流通企业。包括批发与零售企业、国内商业企业、对外 贸易企业及兼营内外贸易的企业、销售企业等。
❖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 服务等活动的组织,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 资产和流动资金、依照法律进行登记并具有 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应具有以下 六个特征:
3
❖ (一)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 (二)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 (三)企业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主体 ❖ (四)企业拥有经营权 ❖ (五)企业行使独立的职能 ❖ (六)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益
资
科技信息
生
销
金 投
劳动资料
产
售
产
过
过
出
入
劳动力
程
程
20
❖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经营过程是按时间顺序不断循环的一 个过程,每一阶段的表现为:资金投入阶段表现为财务资金 的运用、分配等,企业利用所投入的资金进行劳动资料、劳 动力的投入和科技信息的投入,各种投入进行相应的资源转 换进入了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准备、质量 与监控等。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就要设法销售出去,相应的 进入了销售过程,销售过程则表现为市场营销、产品价格的 制定、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当产品销售出去时就表现为企业 的产出,产出方面表现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等。 当整个过程结束时还需要进行反馈,即表现为企业经济效益 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过程是相 互影响和制约的,而且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 下进行的,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21 及时搜集有关外部条件的信息,作为企业分析研究的参考。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
象,它的良性运作需要企业内外信息的有力支
撑。企业外部,有全国宏观经济、行业经济、
地域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更有与企业生产经
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企业内部主要
是反映组织协调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信息,如
投入信息、消耗信息、产出信息、效益信息
等。它主要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
❖ 以上各种分类是对所有企业而言的。对于某
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它在某项分类标志划
分的各类别中只能归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
且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变更。例如,北京市王
府井百货大楼,按经济成分属国有经济,代 码为“11”;按行业分类属于百货零售业,代 码为“651”;按规模分类为大型企业,代码 为“10”,企业在填报统计报表时,应在指定 栏目中分别填出各自代码,上级机关即可明
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并由电子计算机汇总处 16 理。
三、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
❖ 企业从事生产,实现企业目标,必须有与之
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拥有生产某种产品、
提供某种服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及反映这些要素相互结合运动的各种信息。
因此,企业就是一个用提供的各种资源经过
调整、配合、组织而进行有效生产经营运转
10
(三)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
❖ 这是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 类型为依据,将企业进行分类。
11
表1-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及代 码
12
(四)根据企业的规模分类
❖ 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原值大小, 可以把企业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中, 工业企业还要细分为特大型、大一型、中一 型、中二型、小型。生产单一产品按该产品 的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生产方向不 固定的企业,则以其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或固 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型的依据。但是划分大、 中、小型企业的具体标准只是相对的,它会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相 13 应的变更。
第一章 绪 论
❖ §1.1 企业与企业经营活动 ❖ §1.2 企业经营管理和统计 ❖ §1.3 企业经营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 §1.4 企业统计数据
1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经营活动
❖ 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二、企业的分类 ❖ 三、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 ❖ 四、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
2
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