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毕业论文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分析物体受力的正确步骤
![分析物体受力的正确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a3be45c48d7c1c708a1459c.png)
分析物体受力的正确步骤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
具体的方法是:
1.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4)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
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e59a6625c52cc58bd6bea2.png)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物体,也就是分析哪一个物体受力。
第二,分析物体受力要按次序进行:(1)受重力。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哪怕是在太空的宇宙飞船,甚至距地球38万km的月亮,也受到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
(2)判断要分析的物体与哪些物体接触,然后再逐一分析这些物体对它施加的力。
比如:放在水平桌面的书,①受到重力;②与桌面接触,桌面对它施加了向上的支持力。
有两本书摞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分析下面的书所受到的力。
①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②与桌面接触,桌面对它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③与上面的书接触,书对它施加了竖直向下的压力。
在水平传送带水平匀速运动的物体,①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②与传送带接触,传送带对它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在传送带上斜向上被匀速传送的物体,①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②与传送带接触,传送带对它施加了垂直于传送带斜向上的支持力;与传送带接触,由于物体将要沿传送带向下运动,所以传送带还对它施加了沿传送带斜向上的摩擦力。
注意:一个接触面可能对物体不只施加一个力。
人站在斜坡上静止时,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把一个木棍斜靠在墙上,木棍静止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做出判断吗?(提示:与木棍接触的物体有几个?每个接触面上对木棍施加了哪些力?)(3)看要分析的物体是否是磁体、铁块而受到磁力的作用。
这样按次序分析物体受力,既不会多出力,也不会缺少力。
实事求是,简洁准确!大家对这种分析物体受力的方法掌握了吗?那么对你身边的一些物体做一下受力分析吧。
在细绳拉力作用下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静止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这些力有什么关系呢?人站在吊篮中,通过滑轮组人向下拉绳子,使人和吊篮一起匀速吊起,分析吊篮所受到的力。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fcfb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6.png)
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研究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力学效应的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
1.平衡法。
平衡法是最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之一,它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法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外力大小和方向,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合成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然后再利用力的分解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以便更清晰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自由体图法。
自由体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将物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然后绘制物体的自由体图,标注出物体所受的外力和支持反力,从而进行受力分析。
4.力矩法。
力矩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力对物体产生的力矩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力矩法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外力对其产生的力矩,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5.应力分析法。
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应力分析法来确定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总结。
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受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受力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希望本文介绍的受力分析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理题实例解析)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理题实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cdb4e5901020206409c49.png)
你问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问题的侧重点是如何判断摩擦力情况。
我给你说一下。
首先,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即为了解决力学问题,我们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受力物体,把它受到的所有力找出来。
初学者往往不自觉的转移受力物体,造成分析混乱,这点一定要注意。
其次,分析物体受力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规律如下:1、先分析主动力,后分析被动力。
主动力是指先前就存在的力,被动力是指由于主动力的存在而引起的力。
比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主动力,而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是被动力,若假设重力消失,那么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都会消失。
2、先分析明确存在力,后分析不太明确的力。
分析不太明确的力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已经明确了的力的情况分析出来。
比如给斜面上的物体额外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额外施加的力的是明确的,但受斜面静摩擦力的情况是不太明确的,在分析时可以先假设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或向下,然后列受力平衡方程确定摩擦力的情况。
如果物体受力不平衡,即物体有加速度,加速度是由合外力产生的,就要分析物体受到那些力作用,受到的这些力是如何合成为合外力的,这样就分析出了不太明确的力。
3、对分析出的力要进行检验,任何一个都要有施力物体。
注意,不能凭空想象一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
对于动摩擦力的分析是很容易的,前提是有相对滑动、非光滑接触、有支持力(或压力),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方向、跟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说这些也许对你有一些帮助,你只有多练习(一定多画物体受力图)、多思考,才能体会我给你说的方法,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技巧。
正被动力是相对于主动力而言的.主动力的大小与方向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物体是否受其它的力的作用无关;与物体作何种性质的运动无关,如重力、电场力等.被动力则由主动力与物体的运动性质共同决定,如弹力、摩擦力等.它们通常要借助物理规律,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建立与主动力的主动力和被动力一.主动力主动力:重力,弹簧弹性力,静电力和洛仑兹力等有其“独立自主”的大小和方向,不受质点所受的其它力的影响,处于“主动”地位,称“主动力”。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17f1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6.png)
1物体受力分析范文物体受力分析,是指对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进行分析,以便了解物体所处的力学状态和运动情况。
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任何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包括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各个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每个力都有一个作用方向,它们可以是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也可以是斜向,而且每个力都有一个大小,大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2.力的合成:对于物体受到的多个力,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合成,得到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可通过力的向量相加得到。
合力是一个综合考虑了各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它可以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效果。
3.物体的质量和重力: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对于任何一个物体来说,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4.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密切相关。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呈静止状态;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将呈现出加速度,即发生运动。
通过对物体受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受力的总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继续进一步推导物体的运动方程,以及预测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物体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工程学中,需要对桥梁、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进行受力分析,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运动学中,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的基础,对于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非常关键。
总之,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物体所受力的分析,可以了解物体所处的力学状态和运动情况,为物理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359d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9.png)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是通过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物体所受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1. 自由体图法:将物体从它所受到的外力中抽象出来,以便观察和分析各个力的作用情况。
可以绘制一个自由体图来表示物体和作用于该物体的所有力,并考虑物体所受的力和力的性质。
2. 力的分解法: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分解为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方向的分力,以便更好地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其它因素。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受力情况。
3. 牛顿定律:利用牛顿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第一定律说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或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一个外力作用于它。
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三定律说明了对于每个力的作用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系统分析法:分析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其的作用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系统中的物体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的情况。
5. 能量守恒原理: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物体的受力和受力后的行为。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涉及运动和能量变化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受力分析方法,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和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5a3e352af90242a895e568.png)
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重力,再弹力,再摩擦力,然后已知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隔离法例1、ABC均静止,F=10N,求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例2、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F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拓展:若有三块砖,每块质量均为m,则各砖间的摩擦力为多大?(2)产生原因分析法例3、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例4、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A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例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送装置,如果右边的皮带轮是主动轮,左边的是从动轮,则传送带上的P 点受摩擦力方向如何,从动轮上的Q 点受摩擦力方向如何?变式突破:①若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匀速、加速、减速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分别向什么方向?②若将物体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3)运动状态分析法例5、把一个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匀速向上运动时(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无相对运动)如图则物体受到的力有( )A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B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C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下滑力D .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下滑力例6、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则(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 (4)假设法: 例7、例8、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27fcfef90f76c661371afa.png)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方法: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1、画出“隔离体”图,把物体与周围物体隔离开来画图。
2、只画出外力(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给该物体内各部分的所有作用力),不画出内力(物体内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3、只画出受到的力(物体受到的周围物体的力),不画出施加的力(物体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4、只画出实际的力(能找到具体施、受力物体的力),不画出不存在的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5、只画出性质力,不画出效果力(如向心力),也不要把实际力的合力或者分力画出来;二、受力分析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体(隔离法)或者一个接点,也可以是整体(整体法)。
2、判定物体所处的状态,在初中物理中,物体只可能处于两种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他们都叫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力为零。
合力为零包括两个方面: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
3、画力顺序是:先重力、再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等)、然后摩擦力,最后是其它力。
a:重力、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b:弹力 要找弹力,必须找接触点或是接触面。
没有接触点或是接触面就不可能产生弹力,但有接触点或是接触面不一定有弹力。
(参见弹力产生的条件) 方向:弹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于接触面或者是接触点的切线方向。
如果是拉力,则沿着绳子的方向C: 摩擦力 有弹力才能产生摩擦力,但有弹力不一定产生摩擦力,可以由二力平衡来判定 方向:与弹力方向垂直,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用假设法、二力平衡法来判定D:其他的以后再说4: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和隔离法【课堂基础达标】1、A 物体都静止,分析A 物体的受力情况2、分析A 的受力(A 静止) (A 匀速下滑) F A F A A AF A F AM m m c A B 3、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A 和B 的受力,画在已经隔离开的物体上(A 、B 相对静止) (A 、B 匀速向右运动)4、对下列物体作受力分析(A 、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5、分析A 和B 物体受的力(A 静止,A 质量大于B 的质量)7、在下面各题中画出A 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光华)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光华)](https://img.taocdn.com/s3/m/e4922603fc4ffe473268ab13.png)
正确的受力分析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
把选定的研究对象的那个物体隔离开单独画出来,不要管它周围与它相关联的其它物体,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步:作受力示意图
在选定的物体上画出受到的重力和其它已知力。
要把各个的作用点画到已确定物体的重心上。
通常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分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1)首先分析重力:因地面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物体往往是在重力及其它主动力的作用下才产生了弹力和摩擦力,学生往往会因为忽略重力而影响对其他力的判断。
(2)然后再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面上,如果有弹性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点或面上有弹力,反之则没有。
在确定弹力存在后,弹力的方向就比较容易确定了,它总是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弹力的方向,有三种情况:一是平面接触,弹力的方向跟平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二是软接触,用绳或弹簧拉一物体,这时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和弹簧的轴线,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3)最后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①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②接触的两物体相互挤压,③要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
因此分析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审题很关键!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物理中的“光滑”就表示绝对光滑,摩擦力f=0。
,其次看有弹力没有(不光滑的有弹力的接触面上才可能有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把分析出的所有弹力、摩擦力都隔离体上,就画好了被分析物体的受力图。
第三步: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57eb639580216fc710afd06.png)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一)、受力分析要点: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5、物体或结点:6、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①受力平衡时②受力不平衡时7、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8、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骤:1、判断物体的个数并作图:①重力;②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③场力(电场力、磁场力)2、判断力的方向:①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去判;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a由牛顿第三定律去判;b由牛顿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必受力)。
二、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
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1)审题。
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
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三、动力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我们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求解动力学习题.由于动力学规律较复杂,我们根据不同的动力学规律把习题分类求解。
1、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问题,这种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1)已知物体受力求物体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这两种基本问题的综合题很多。
从研究对象看,有单个物体也有多个物体。
(1)解题基本方法根据牛顿定律解答习题的基本方法是① 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
②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受力图,确定。
如何正确分析物体受力分析
![如何正确分析物体受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d0b6c6ce2f0066f53322f5.png)
选项C正确.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作用或受 重力、力F、地面弹力作用,选项D正确,故选C、D.
谢谢
f0
F
G
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
N v f F
v
N f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 向右运动
G 物体在水平面上
向左运动
如图所示。
F F F
f N G
匀速下滑:
G
v
f0 静止 F
静止:
匀速下滑
N G
如图所示。
N
N f0
G
物体沿光滑斜 面上滑或下滑
G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N f
V
G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如图所示。N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 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A B 如:研究对象为C。 C
隔离法:
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注 意力的方向)
整体法:将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 来分析的方法. 求系统外力时优先选用整体法,求系统的内力 时,则必须选用隔离法
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再分析弹力,由于F的竖直
分力可能大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选项A错
误
F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地面对物体有弹力作用,若地面粗 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作用,选项B错误 若小车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与F的分力平衡, 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其他外力(外力可以方向 不变地平移)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01fd4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5.png)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众多物理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分析物体所受的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从而顺利地解决各类力学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确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压力等等。
当我们面对一个物体时,第一步是确定研究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比如,在分析一个放在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时,木块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在研究一个用绳子连接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就是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后,接下来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力。
一个常用且有效的顺序是先分析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为 G = 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在地球上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然后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例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就有向上的支持力;用绳子悬挂一个物体,绳子对物体就有向上的拉力。
摩擦力也是经常遇到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来判断。
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正压力,其大小为 f =μN,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分析受力时,要注意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比如,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斜面施加给木块的。
同时,要善于运用假设法来判断力的存在与否。
假设某个力不存在,看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会发生改变,如果会改变,那么这个力就是存在的。
另外,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
比如,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就可能会受到摩擦力。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b1d8b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d.png)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及其作用的方法。
以下是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 了解问题:明确问题中涉及到的物体、力和求解的目标。
2. 描绘示意图:绘制物体受力的示意图,标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受力情况。
示意图可以帮助清晰地理解问题。
3. 选择参考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考系作为观察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准。
通常选择惯性参考系便于受力分析。
4. 列出受力:将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都列出来。
这些力可以是重力、摩擦力、弹力、拉力、推力等。
5. 判断力的方向:根据问题描述和画出的示意图,判断每个力的作用方向。
可以利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6. 引入平衡条件: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引入平衡条件,即所有力合力为零的条件;如果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需要引入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7. 解方程组:根据受力情况列出方程组,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式。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例如代入法,消元法或相关公式等。
8. 求解问题:根据列出的方程组求解未知量。
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或图形解法等方法来求解问题。
9. 检验结果:将求得的结果代入方程组中,验证是否满足所有给定条件和方程,以保证解的正确性。
10. 结果分析: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并与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a60535bb4cf7ec4bfed082.png)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湖北省广水市陈巷中心中学张家宝力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力学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能够对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分析.如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哪几个力平衡?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对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正确判断,才能对物体受到的多个力之间建立正确的等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但是,很多同学在解决力学问题时,不注意受力分析,多是凭借记忆或是凭借感觉解题,还有同学根本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与体会,给大家作一介绍,供大家共同讨论。
一、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1)明确要分析的对象。
这一点非常重要,分析的对象错了,可能事倍功半,或是前功尽弃。
(2)确定物体受重力。
(3)找到与分析对象相接触的物体,分析这些物体是否施加了力。
与分析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施加了力,但施加了力就一定产生了效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会受到这个力的影响。
可以通过力作用时产生的效果来确定这个力是否存在。
还要注意同一物体可能施加多个力。
例1:做出下图中静止的物体A 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甲图中物体A 受到重力G ,与A 接触的是一个斜面,物体A 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斜面阻止了物体A 在重力方向向下的运动。
因此受到了斜面对A 的支持力N ,同时物体A 还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但没有下滑因此物体A 还受到斜面对它的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作图如右图:乙图中物体A 受到重力G 的作用,因此物体A 对水平面有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 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N ,物体受到推力F ,就有水平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A 受到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作图如右图:甲乙乙F甲例2:做出下图中运动的铅球受力示意图。
解析:铅球受到重力G 的作用而铅球向斜上右方运动是由于惯性。
因此,斜向右上方没有受到力,由于铅球的体积较小,运动速度较小,因此受到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作图如下:例3:作出下图中火箭受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824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1.png)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体所受力的组合,以及力的作用对物体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
1. 全局受力分析法:将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析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通过综合考虑所有的力,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平衡条件。
2. 部分受力分析法:将物体分解为多个部分或组件,分析每个部分所受到的力。
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的物体或系统,通过对各个部分的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整个系统的受力情况。
3. 自由体受力分析法:将物体与其它物体或系统分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体进行受力分析。
在分析自由体时,通常只考虑物体所受到的外界力,忽略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4.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法: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观察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推测物体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5. 受力平衡分析法:对于静止物体或力的合力为零的物体,根据受力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可以确定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或者计算出缺失的力。
通过以上受力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受到的力,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影响。
从两条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从两条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82046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2.png)
ʏ吴 勇自然界中不同物体间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造就了物体的形状㊁运动状态等发生变化㊂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密切相关,要想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就必须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概括地说,可以从相互作用的角度㊁运动与力关系的角度两条思路入手㊂下面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㊂思路一: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分析的物体,可以选质点或结点为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单个物体或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2)遵循一定的顺序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力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按照重力㊁弹力㊁摩擦力等的顺序进行分析;(3)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存在多力或少力现象,确保画在力的示意图中的各个力都能够找得到施力物体㊂图1例1 如图1所示,一个三角形木块与倾斜天花板表面接触,木块被一竖直圆柱体顶住而静止㊂(1)若天花板表面光滑,则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2)若天花板表面粗糙,则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1)当天花板表面光滑时,木块要想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不受天花板对它的摩擦力和弹力作用,而只受重力G (施力物体为地球)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施力物体为圆柱体)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甲所示㊂(2)当天花板表面粗糙时,若木块与天花板刚好接触而无挤压,则木块依然只受重力G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两个力的作用,如图 图22甲所示;若木块与天花板之间有挤压,则木块受到重力G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㊁天花板对它的弹力N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2乙所示㊂注意: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研究对象受到的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画在力的示意图中㊂图3拓展:如图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木块A ㊁B 叠放在一起,木块A 与天花板表面接触,木块B 被一竖直圆柱体顶住而静止㊂(1)若天花板表面光滑,则A ㊁B 两木块各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2)若天花板表面粗糙,则A ㊁B 两木块各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1)若木块A 与天花板之间无挤压,则木块A 受到重力G A ㊁木块B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三个力的作用,如图4甲所示;若木块A 与天花板之间有挤压,则木块A 受到重力G A ㊁天花板对它的弹力N ㊁木块B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4乙所示㊂木块B 受到重力G B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弹㊁木块A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4丙所示㊂图433物理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以由A ㊁B 两木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A +G B 和圆柱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弹力F 弹两个力的作用,可能受到天花板对它竖直向下的弹力N 作用,一定不受天花板对它沿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作用㊂因此当天花板表面粗糙时,A ㊁B 两木块的受力情况与(1)相同㊂思路二:从运动与力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其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映其受力情况㊂因此进行受力分析一定不能孤立进行,而要用联系的观点,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推其受力情况㊂图5例2 如图5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放着由轻弹簧连接的A ㊁B 两物体,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1k g ,m B =0.5k g ,两物体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m a x 1=4N ,f m ax 2=1N ,弹簧的劲度系数k =0.2N /c m ㊂(1)为保证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多少?(2)为使两物体随车一起以最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1)因为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弹簧为伸长状态,所以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f A 一定向右,而物体B 受到的静摩擦力f B 的方向和大小均不确定㊂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弹簧的弹力为F 弹,两物体与车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有f A +f B =(m A +m B )a ,对物体A 有f A -F 弹=m A a ,解得F 弹=m Bf A -m A f B m A +m B ㊂要使F 弹最大,则需f B 为负的最大值,f A 为正的最大值㊂将f A =f m a x 1=4N ,f B =-f m a x 2=-1N 代入上式得F 弹m a x =2N ㊂根据胡克定律得F 弹m a x =k x m a x ,解得弹簧的最大伸长量x m a x =10c m ㊂(2)因为两物体随车一起以最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弹簧为伸长状态,所以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受到的外力(A ㊁B 两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都向右,且为最大值㊂设两物体与车的加速度为a ,以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f B =(m A +m B )a ,解得a =f A +f Bm A +m B㊂将f A =f m a x 1=4N ,f B =f m ax 2=1N 代入上式得a =103m /s 2㊂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k x =m A a ,解得x =103c m㊂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为不定力时,可以先对它进行假设,再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假设是否成立㊂ 图6拓展: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斜面体上㊂现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滑块,使得二者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 .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f =F c o s θC .滑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为零D .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因为斜面体和滑块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所以必有F c o s θ=f ,F s i n θ+N =(M +m )g ,选项B 正确,D 错误㊂以滑块为研究对象,若滑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零,则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为零,要使滑块处于平衡状态,则F =m g s i n θ,选项C 错误㊂当F >m g s i n θ时,斜面体对滑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F <m g s i n θ时,斜面体对滑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㊂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选项A 错误㊂答案:B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龙县第六中学(责任编辑 张 巧)43 物理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物体受力分析方法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a54f39941ea76e59fa0418.png)
物体受力分析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物体受力分析方法总结一、口诀:“一定对象,二查力,三看状态,四分析”即:1、确定研究对象;2、查看物体受到的力:先重力,后弹力,最后按物体运动状态找摩擦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力为零);3、看清物体所处的状态;4、分析各力之间的关系(一般根据受力平衡)。
二、受力分析方法1、隔离法(1)明确研究对象(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并将其隔离出来(不改变形状、大小及放置方位而将对象单独画出,尤其对有多个物体的情况更是必须)。
(2)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各种性质的力(即周围物体对该物体所使的各种性质的力),并按力的示意图将力逐一画出,这就是物体的受力图。
(注意:只画对象受的力,而不画它对其它物体使的力)这里可能还要用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巧解。
例:分析下图中物体B受力情况(两物体均静止):物体A静止,其受到向右的拉力,所以其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f b,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B也受到A对它的一个反作用力f a,并且方向与 f b相反;B 也静止,要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这个力只有是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了f(地),且这个力与f a方向相反。
故有下图:2、整体法若上题只要求物体B是否受到地面的摩擦,可采用整体法:由于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也受力平衡,向右的拉力只有桌面的摩擦力与之平衡。
练习:1、画出图中A物体的所受力的示意图,已知A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
AA2、放在斜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并说明各力的施力物体。
3、如图所示: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4.如右上图,一物体m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m受到的力*5.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静止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
前提和关键之一。
由于同学们初步认识力,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算
是一个盲点,特别是在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更不知道如何下手,哪些力应该分析,哪些力是不需要分析出来,我们知道,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它所
受各种力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力间的相互关系也正由物体的运动
状态来反映。
因此许多力学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某一指定物体或系统(研究对象)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分析时要逐个找全,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做到准确无误。
同学们一定要铭记:认准研究对象,只分析物体
受到的力,而不要去考虑这个物体施给其他物体的力。
下面我就
简要谈谈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一、物体
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 力的图示是用
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直观地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通常用来表示力的作用点,一般将物体所受各力都看作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
画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物体受
力分析重在画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就可
以了,即不需要精确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方向画正确,作
用点画出(共点力)并大概画出力的大小即可。
特别要注意同一
个物体只能画出一个作用点,这个作用点一般就画在物体的重心上,这样便于力的分析。
二、物体受力分析的
常用方法 1. 在物体受力分析时,我们常采用“隔离法”。
隔离法:指在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时,要
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
作用,各力是什么性质的力,力的大小,方向怎样,并将它们一
一画在受力图上,这种分析的方法叫隔离法。
这是常用的物体受
力分析的方法。
2. 在分析物体受力的顺序上,因力比较多,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分析力:一重力、二弹力(弹
力包括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三摩擦力(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四其他力(如:磁场力,电场力、分子力等)。
这样才不
会漏掉力,逐一找全,做到正确无误。
三、物
体受力分析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 1. 明确研究
对象。
即据题意弄清我们需要对哪个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2. 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
的作用力。
即这个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有哪
些。
3. 按照分析力的一般顺序找力。
一重力、二弹力(弹力包括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三摩擦力(动摩擦
力和静摩擦力)、四其他力(如:磁场力,电场力、分子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