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上课用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生态问题命题模式:(1)分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治理措施:具体措施、注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答题技巧:(1)从题目给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由问题找对策(2)参考典型案例(3)结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长江黄河中上游地段)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山区坡陡(南方低山丘陵)。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陡坡开荒)、过度樵采,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黄土高原)。
(3)治理的措施:控制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黄土高原);保护天然草场、草地,及时对土地进行复垦(采矿后);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山区);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控制人口数量。
(4)治理的意义:a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b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效益c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式。
社会效益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1)产生的原因:a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b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2)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c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d禁止采伐发菜等;退耕还林、还牧e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控制人口数量。
(3)治理意义:a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答案1、答案:B点拨:图中的火山灰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与该方向垂直的附近地方厚,由此可推断出这次火山爆发时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答案:C点拨: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人大气中,大量增加了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明显下降。
3、答案:D点拨:火山爆发给人类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火山灰堆积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
4、答案:A点拨:从图表可以很明显看出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
5、答案:D点拨: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山区人口密度小。
6、答案:C点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
7、答案:A点拨: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与水灾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地形和降水量、降水时间长短等,新奥尔良市处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洪水不容易外泻。
8、答案:B点拨:台风(飓风)主要成因是海面和温度。
9、答案:D点拨:图中主要灾害区都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区,而平原和大型盆地中少,所以为滑坡。
10、答案:C点拨:滑坡必须发生在山区地形。
11、答案:A点拨:P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Q位于华北地区,由于夏季风季节性进退,导致雨带南北移动,若雨带长时间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华北地区干旱,若雨带迅速北跳到华北地区,则华北地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
12、答案:C点拨:结合两个图,干旱和洪涝都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
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13、答案:D点拨:水利建设能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均匀状态。
综合题1、(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 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2答案:⑴华北平原、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⑵冬夏季风的推移速度和强弱影响⑶A地春旱最严重,春季时随着气温回升,蒸发加强,而A地仍受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旱情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ppt(8份 人教课标版2
优化方资源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1.图解气候资源的特点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专 题 优 化 演 练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建筑、 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门。结合农业 的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等进行综合分析是考查的 主要方式。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开发利用
应用举例
日照 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 与 充分利用日照资源,保 城镇街道与子午 街道 证居住区的街道两侧建 线成30°~60° 方 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 的夹角 位 件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专 题 优 化 演 练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开发利用 为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 的地区,将大气污染企 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 风与 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 城市 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 规划 的地区,大气污染企业 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 上风向,居住区在下风 向
应用举例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专 题 优 化 演 练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2.暴雨洪涝 (1)暴雨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强烈的上升运动 ,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________________ 亚洲 最多。 (2)主要影响地区:_____ (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3.干旱 (1)形成: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 空气干燥 、__________ 土壤缺水 的现象。 __________ (2)防御:农业结构、耐旱作物、水利工程、防护 林、耕作制度等方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ppt(8份 人教课标版1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震带;震级:表示地震 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火 山 喷 发
滑 坡
泥 石 流
外 力 作 用 (斜 坡 重 力 作 用)
火山灰和熔岩流 破坏田园、建筑, 火山的构造:火山通道、 分布 有时会引起地震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 火山口、火山锥;火山 广泛、 及气候异常 地带喷出地表 的类型:活火山、休眠 危害 火山、死火山 大、 破坏或掩埋农田、 伤亡 建筑物和道路, 大、 造成人员伤亡 突发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 性强 体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 堵塞江河,摧毁 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 城镇和村庄,破 为因素 坏森林、农田、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 道路 沙和石块的
专 题 讲 座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体 系 构 建
二维坐标图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要 素,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 点和线的不同,二维坐标图可分为折线图、曲线 图、柱状图和点状图等。三维坐标图是用三维空 间反映三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将三个地理 要素统一放在一个平面内,最常见的多维坐标图 是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 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 一幅图上,常见的有雷达统计图、风玫瑰图等。 坐标图解读型选择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 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反映出考生的理性思维 素养,因而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
加强灾害研究, 建立灾情监测预 警系统;加强灾 害管理,建立健 全减灾的政策法 规体系;实施一 些预防措施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体 系 构 建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素材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1、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化学元素——矿物——矿产造岩矿物——岩石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3)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1)内容: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3、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岩石转化示意图)(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概括: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地质作用分类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平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褶皱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类型分类备注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专题四】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考情分析】1.以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线索考查考生对自然灾害基本知识、分布等内容的掌握及综合分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2.以国际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掌握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人文地理知识等。
3.结合某环境要素的分布图或有关资料、统计图表考查考生有关该要素基本知识的掌握(如该要素的分布、季节特征、变化特点等)及延伸到相关的人文状况(人口、农业、工业等)和环境问题。
4.从某地某种自然资源的分布、破坏(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现象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自然原因(如气候的变化)、人为原因(如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后果、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以及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如交通建设、工业区位选择等)。
5.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建设、国土整治分不开,这样常以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重点建设工程的施工等资料为背景考查某区域或国家自然环境特征、资源分布、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或者与世界典型地区域的资源、发展变化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道路。
【知识交汇】(一)气候资源:影响因素:纬度(太阳高度角)、日照时数、天气状况。
我国分布: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
最高区—青藏高原最低区—四川盆地。
世界分布: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
表示方法:气温、积温、无霜期。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热量带: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
衡量指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全球分布: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二多二少)。
我国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30°~60°夹角。
(二)海洋资源1、海洋资源类型及利用:代表物:工业冷却水源、食盐、镁、溴、淡化水源等。
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开发利用意义:缓解化学资源与人口迅速增长之间的矛盾。
代表物:鱼、虾、贝、藻(捕捞、采集、养殖、增殖)。
高考地理考点: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
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4、自然保护区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四)土地资源(1)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 (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2)分布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3)问题: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沙漠化面积增加快;草场超载、草质下降、森林减少;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
②耕地资源减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退化荒芜。
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4)保护措施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五)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二、世界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2、生物资源(1)森林:(两大林带)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2)草原: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4、矿产资源(1)分布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
上课用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精)
高考地理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生态问题命题模式:(1分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治理措施:具体措施、注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答题技巧:(1从题目给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由问题找对策(2参考典型案例(3结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1上游地段产生的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山区坡陡(南方低山丘陵。
(2作制度;开矿(黄土高原。
(3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山区;(4治理的意义:ab—生态效益c 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式。
2鼠害;蝗害。
b(2治理措施: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 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c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d 禁止采伐发菜等;退耕还林、还牧e 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控制人口数量。
(3治理意义:a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b 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c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1产生原因:a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b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2治理措施:a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d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e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f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g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h 海水淡化等。
(3风力大,蒸发强等因素有关。
4(1产生原因:a气降水少,蒸发强。
b(2治理措施:a 引淡淋盐; b d农田覆盖; e 合理 5(1产生的原因:A 自然原因:(1气温高;(24海域相对封闭。
《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总复习重点突破课件第13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答案:CD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发生旱灾的原因,意在考查考 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旱灾即水的供给量 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 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 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 了旱灾。
性 解析:辽宁省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受海洋影
响,沿海风速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站,可以做到季节互补。 答案:D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 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 地区,以山西、内蒙
大;南半球的澳大利 古、陕西、河南等省
亚和南非
区分布较丰富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
水能 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 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
印尼、美国等
区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 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
核能
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 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
3.5和4.0之间,故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为3.8。
答案:C
4.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速的变化规律自南向北递减 B.山区风速变化最大,沿海风速变化最小 C.风速的大小与地形有关 D.由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从图中数据看,东西两侧风速小于中间,沿海风速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ppt(8份 人教课标版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2012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2.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环保 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
护,中国主要防御
命题热点
1.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条件下其对人 类的影响,并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2.关注中国的海洋权益问题,以某一海域为切入点, 综合考查洋流、资源与环境保护及知识迁移能力 3.结合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考查太阳能、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风能的分布
4.区域地理与当年重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事件相
结合,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及防
御措施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高三世界地理复习课件
热点展望
一、列表比较陆地资源和气候资源 Nhomakorabea类型 水资源
组成
利用
我国的分布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不合理的 开发利用 方式
矿产资源
产生的环 境问题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压力是什么?
三、列表比较能源特点及我国分布
地震频发、震级高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
建筑物倒塌
疫
地 震
地裂 滑坡 海啸
人病
员 伤 引发
蔓 延
亡疫
火灾
灾
地震诱发其他地质灾害
读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主要特点 中国的分布 水能 核能 太阳能 煤炭 石油
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缓解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的措施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四、列表比较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原因
解决措施
台风
暴雨、洪涝
干旱
寒潮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泥石流
半径
100km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
危雪 范 害、 围 :冻 的 强害 剧 烈等 烈 降现 降 温象 温 造。 , 成并 冻伴 害大 。风
、 雨
台风和寒潮影响面积比较图
台风 寒潮
1.环太平洋构造带:80%以上的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 的中、深源地震
2.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高一地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复习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学案导学4.1 气候资源一、气候资源的特点(与其他自然资源比较)略讲相同点: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不同点:气候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气候资源的数字特征。
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字范围内才有资源价值。
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1、气候资源与农业问题:我国自北向南热量条件(无霜期、≥100C积温等)、降水条件的变化情况,相应的农业种植制度如何变化?2、气候资源与建筑业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等问题:观察北京地区建筑,哪个方向光照条件最好?哪个方向光照条件最差?建筑应怎样才能保持各个方向都有光照?北京地区主导风向是?最小风频的方向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主要在北京郊区的哪个方向?3、气候资源与交通问题:青藏铁路的修建要克服的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什么造成的?答:在高寒气候下形成的冻土4、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如:旅游资源4.2 海洋资源(一)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一)海洋生物资源种属繁多:鱼、虾、贝、藻等NWES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用途:食用和药用;养殖、增殖等可持续利用。
(二)海洋渔业生产1、沿海大陆架(从海岸——200米深的海底)海域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原因:1)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2)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2、温带地区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原因: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来自腐烂的生物遗体。
温带地区暖流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
3、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4、教材(图4.4)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北太平洋渔场(如:北海道渔场)太平洋东南太平洋渔场(如:秘鲁渔场)大范围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如:北海渔场)大西洋西北大西洋渔场(如:纽芬兰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阅读材料: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意义:使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讲座5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讲座5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考点扫描]①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晾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知识建构][考点简析]1.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物,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件,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应该说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的异常变化会引起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
自然灾害在发生的同时,也带来—定的资源和作用。
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能辩析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
(2)理解自然资源的多种分类方法,能辩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哪些是能源资源,哪些不是能源资源。
(3)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五个特点;特别是地域性与多用性的两个特点,学会运用这两个特点在具体资源中加以分析应用。
(4)分析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方式、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等,如表1所示。
3.资源问题。
{1)分析资源问题成因,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学会分析具体地区突出的资源问题,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3)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问题和具体某一地区的资源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1)掌握我国主要陆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学会运用地图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判断具体资源的分布特点。
(2)学会运用图表:材料分析我国具体地区在资源分布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高三地理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一基本点〔一〕自然资源概述1 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含一次能源〕。
根据地域分类,分为宇宙资源、气候资源、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四种,根据属性分类,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 共同特点:a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供给〕――生产规模要适度,资源开采量不应超过环境供给量或资源的再生量,要节约、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与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潜力的无限性〔科技的进步,可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改进生产、勘探、开采及资源回收技术,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消耗,挖掘潜力。
c分布的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制约,一般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矿产资源受地质作用制约,也有规律可循〕――地域分布的不平衡、利用资源要因地制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地域组合的整体性――对资源的利用,必须综合利用,统筹兼顾。
3 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轨道资源及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的环境〕、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如月球上的氦3〕。
空间资源开发属于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事业。
由于空间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意义,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空间技术列为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
〔联系:我国的神舟6号飞船、嫦娥探月计划、三大卫星发射基地、3S技术的应用等〕4 气候资源:指太阳辐射〔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数值特征和较大变率的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内容见前几个专题。
气象经济:获得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进而趋利避害,从而增加效益或减少和避免损失。
5 陆地资源:指陆地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中国和世界的情况见中国、世界地理知识总结相关内容,水资源见水专题,生物资源见自然带专题。
6 海洋资源:①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因素――阳光+营养盐类,分布――大陆架浅海、温带海区、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处渔业资源丰富;世界和中国的大渔场的分布与成因。
优品课件之2011届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2011届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专题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损失巨大,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板书)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考纲及对应教材】考纲: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二、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必修一》P79—95页;《选修二》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网络】【真题考向引航】感悟真题找准考向:考什么?怎么考?(2007.26).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10分)(2009.26题)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回答第(3)题.(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8分)(2011--36.)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万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中间海拔不足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2009.29)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表5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3)~(4)题。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2010·山东卷]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图1专题四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1),回答1~3题 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 .西北地区B .西南地区C .中南地区D .华东地区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D .高原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 .植树造林B .开垦梯田C .增加城市建设D .减少降水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4.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 .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 .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 .新材料应运而生D .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5.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 .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 .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 .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气象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注重把气象资源与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决策结合起来。
据此回答6~8题。
6.1944年8月1日,日本在其东部海滨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利用1万米高空的稳定气流向美国放飞了气球炸弹。
气球炸弹越过的大洋应该是 ( ) 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7.上题中1万米高空的气流的流向应是 ( )A .东风B .南风C .西风D .北风8.从我国天津开往加拿大温哥华的船只,传统的航线是走低纬度的地区,而不选择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线长B .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雾多、浪大,航行不安全C .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洋流D .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盛行风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9~11题。
图39.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10.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其直接原因是 (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 .①②B . 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11.飓风“卡特里娜”经过新奥尔良前后,新奥尔良的风向变化最可能是 ( ) A .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 .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 .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D .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12.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以亚热带海区最为广阔B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C .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D .海水温度越高,越易形成大渔场13.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采,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发现的海上油田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海盆上B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资源C .海底油、气勘探开采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开采利用D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
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
读图4,完成14~15图5题。
14.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 )①沿海的地理位置 ②有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 ③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 ④靠近黄河水源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5.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
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气候干旱,黄河断流B .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C .石油勘探和开采D .滥垦滥牧、建筑占地读图5,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 A .海浪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D .冰川刨蚀17.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A .三角洲B .海滩C .沙丘D .沙洲18.世界上的渔业国都分布在 ( )A .热带地区B .亚热带地区C .温带地区D .亚寒带地区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
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9~20题。
19.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 )A .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B .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D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20.“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
其主要原理是 (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010 0美国 德国 日本 南非 中国 印度一些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1997年) 图7读图6,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21~23题。
21.与图中沙漠化土地分布区相接近的界线是( )A .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 .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D .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22.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开垦B .过度干旱C .风力过大D .过度围攻湖泊 23.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 .大规模利用地下水 B .退耕还湖,增加调节作用 C .人工降雨D .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人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结合图7,回答24~25题。
24.有关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前四位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 A .单位产值耗能都高 B .都是能源进口大国 C .能源消费总量也排在前四位 D .人均能源消费量都很大25.若温室气体含量继续增加,可能导致( )A .大气逆辐射增强B .两极冰川融化、雪线下降C .气候变干,物种减少D .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图8,《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分)图6图8(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
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26.(15分)(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
(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图9为西北某区域资源矿产城市分布图图9材料二:西北地区深处内陆,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六大地区中排列最后。
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目前经济实力最弱,而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西安,其次是兰州.乌鲁木齐。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3分)(2)河流联系CA两地形区,但航运条件不理想,简析其原因。
(3)图中分析黄河上游城市带发展优势条件。
(4)简单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潜力大但酸雨少的原因。
27.(10分)(1)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3分)(2)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或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流急不利于航运(3分)(3)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好: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铁路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2分)(4)深处内陆,降水少(2分)(2)①线水质较好(1分),可自流(1分)。
②线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小(1分)。
28.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甲: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10,单位:KW·h/m 2)图10(1)材料一甲图中,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2000年—2005年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填能源名称),该种能源消费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该能源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
(6分)(2)2002年,中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额的_____________。
从挪威进口的原油主要产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简要分析说明A 地在一年中何时、何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可达到最大值。
(3分)(4)B 地(保定市)计划建设为我国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之城”,想用“今天的太阳”(可再生的新能源)替代“昨天的太阳”。
“昨天的太阳”主要是指哪些矿产资源?与“昨天的太阳”比较,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何优点?(4分)28.(15分)(1)木材 煤炭 天然气 资源丰富 对环境污染较轻 西多东少 北多南少(各1分,共6分)(2)46% 北海 (各1分,共2分)(3)北半球夏至(1)正午(1)时,天气晴朗(1)的条件下(4)煤炭、石油、天然气等(2分)太阳能巨大,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2分)29.图9是我国的5个相邻省级地区的轮廓图,图中数字表示该大区三类资源数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析完成以下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