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最新版4篇)目录(篇1)1.高危药品的定义与范围2.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制度3.高危药品的存放与使用规定4.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及其实施5.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及案例分析正文(篇1)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
为了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我国实行了分级管理制度,将高危药品分为三个级别:A 级、B 级和 C 级。
A 级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这类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调配发放时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B 级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但仍需注意药品的存放和使用。
C 级高危药品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的效期,确保安全有效。
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几个典型案例显示了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如 10%KCL 误为 50% 葡萄糖致人死亡、大剂量环磷酰胺致死事件等。
总之,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2.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制度3.高危药品的存放与使用规定4.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及其实施5.高危药品管理的意义和效果正文(篇2)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国实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管理。
根据药品的风险程度,高危药品分为三个级别:A 级、B 级和 C 级。
其中,A 级高危药品风险最高,需要采取最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在使用高危药品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确保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类1.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2. 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1)A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2)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
(3)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三、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 A级高危药品管理:(1)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B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 C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C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四、高危药品的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高危药品ABC分级

高危药品ABC分级1. 背景介绍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药品通常会进行分级管理。
高危药品ABC分级就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分级制度,用于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和管理。
2.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原则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危害程度:根据药品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分为A、B、C三个级别,A级危害最大,C级危害相对较小。
- 使用限制:对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设置不同的使用限制,包括临床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和病患特征等方面。
- 监测和管理: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合理性。
3.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分类标准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分类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特性:包括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因素。
- 临床使用范围:根据药物在不同临床领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例如某些药物只适用于特定病种或特定病情。
- 使用条件:考虑药物使用的临床条件和限制,例如需要特殊的设备或技术支持。
- 监测和管理要求:对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设置不同的监测和管理要求,包括特殊的药物配送、使用记录和不良事件报告等。
4.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意义高危药品ABC分级的意义在于保护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和规范临床实践。
通过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因药物使用而造成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促进药物的科学使用和疗效评价。
5. 总结高危药品ABC分级是一种重要的药品分类和管理制度,通过对高危药品的评估和分类,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合理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遵守高危药品ABC分级的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高危药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为几级

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为几级
在医疗卫生领域,高危药品指的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性,并且在使用过程
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药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通常是根据药物的毒性、副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因
素来划分的。
一般而言,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可分为几个级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级别:
一级管理
一级管理通常适用于毒性极高、副作用严重、治疗作用突出的高危药品。
这类
药品一般需要专家开具处方,严格控制数量和使用频次,并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监控和指导。
二级管理
二级管理适用于毒性较高、副作用较严重、需要特殊操作或监测的高危药品。
这类药品的处方通常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审核,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监测。
三级管理
三级管理适用于毒性一般、副作用可控、需要注意的高危药品。
这类药品的处
方在医师的指导下可以由患者自我管理,但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疗效与不良反应。
四级管理
四级管理适用于毒性较低、副作用轻微、常见的高危药品。
这类药品的处方相
对宽松,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自行购买和使用,但仍应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对于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合理性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医疗机构和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规范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以确保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 会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医 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管 理知识。
一、依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危药品分为 A 、B 、C 三级, 实行三级管理。
二、 A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 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 以下几类. (见表 1)(一)应有专用药柜或者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 病区药房发放 A 级高危药品须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 药品核发人药品种类硝普钠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吸入或者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静脉用强心药(如地高辛、西地兰)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浓氯化钠注射液阿片酊药品种类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如普奈洛尔)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者以上)胰岛素,皮下或者静脉用硫酸镁注射液浓氯化钾注射液100ml 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编 号1234567编 号891011121314表 3向药品领用人着重做用药交待.(三)护理人员执行 A 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 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 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三、B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 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 一旦用药错误, 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 A 级低, 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 2)表 2B 级高危药品B 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护理人员执行 B 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三) B 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引言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或发生用药错误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药品。
为了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高危药品的管理,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监测等环节。
三、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安全性等因素,将高危药品分为 A、B、C 三类:A 类高危药品:是指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如胰岛素、肝素、氯化钾等。
B 类高危药品:是指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死亡风险较 A 类低的高危药品,如抗血栓药、麻醉药、精神药品等。
C 类高危药品:是指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死亡风险较低的高危药品,如放射性药品、细胞毒药品等。
四、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一)采购管理 1. 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采购目录,明确采购的品种、规格、数量等。
2. 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目录进行采购,不得擅自采购目录外的高危药品。
3. 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法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储存管理 1.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储存区域,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2. 高危药品储存区域应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高危药品应按照分类进行存放,不同类别的高危药品应分开存放。
4. 高危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
5. 高危药品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
(三)调配管理 1.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调配区域,与其他药品分开调配。
2. 高危药品调配区域应符合药品调配的要求,如清洁、消毒等。
3. 高危药品调配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高危药品的调配方法和注意事项。
4. 高危药品调配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调配,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是指将药品按照安全性和危险性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防止药品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减少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高危药品是指对人体具有重要危害的药品,它们可能具有毒副作用、滥用风险或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高危药品的危险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一级高危药品、二级高危药品等。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药品分级标准:根据药品的毒副作用、滥用风险、依赖性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药品分级标准。
2. 药品分级审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高危药品的上市和销售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其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
3. 药品分级标识:对于被确定为高危药品的药品,应在其包装上标明相应的分级标识,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和谨慎使用。
4. 药品信息公示:将高危药品的相关信息公示,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注意事项等,向公众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和警示。
5. 监听和报告系统:建立药品使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高危药品的使用,减少不良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药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提醒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要对高危药品负起相应的责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为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及保障用药安全,根据有关高危药品管理要求,并参照国家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推荐目录,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定义及范围高危药品是指药品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
高危药品主要包括三类药品:①没有固定规则化使用剂量的药品;②安全指数狭窄的药品;③成分复杂、质量难控、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如中药注射剂、生化制剂、生物制剂等。
这些药品若不当使用易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故在药品使用过程中,须提高警觉。
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 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织医务、护理、药学等部门及相关专家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建立并定期更新医院的高危药品目录。
各临床科室根据本专业情况在医院的高危药品目录基础上建立本科室/专业的高危药品目录。
(二)高危药品应集中存放,存放位置有警示标志。
(三)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四)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五)各临床科室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应加强临床观察。
(六)高危药品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药学部门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对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和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七)新引进高危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方案:1、高危药品分级: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本研究主要基于现有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相关研究。
数据来源的局限性
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可能存在数据不全或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包括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高 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影响和效果。同时,可以加强对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深 入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对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有助 于提高医院药学部的工作效率 和质量,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
全。
参考文献2
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需要建立完 善的制度和操作规范,以确保药品 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3
通过对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可以 实现对药品的精细化管理和质量控 制,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旨在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 和有效性,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 益。
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和安全水平,同时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02 高危药品概述
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 制度
目 录
• 引言 • 高危药品概述 •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 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 高危药品管理实践案例分享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用药的多样化,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问题越来越 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亟需建 立和完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高危药品的定义与分类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与意义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四、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效果与意义正文(篇1)一、高危药品的定义与分类高危药品,又称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这类药品一旦使用不当或发生用药错误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高危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如 10% 氯化钾注射液、10% 氯化钠注射液等。
2.肌肉松弛剂:如短效肌肉松弛剂、长效肌肉松弛剂等。
3.部分肌松药:如筒箭毒碱、阿托品等。
4.胰岛素:如各类胰岛素制剂。
5.抗肿瘤药物: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6.精神药品:如安定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7.生物制品:如血液制品、疫苗等。
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与意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设立高危药品目录,明确高危药品的种类、剂量、规格等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了解和使用。
2.对高危药品进行专柜放置,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药品变质、损坏等情况。
3.在高危药品盒外贴上专门的标识,如白底等边三角形、加粗亮红色感叹号及边框,下边注明“高危药品”,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药品的安全使用。
4.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5.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处方审核,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6.对高危药品进行效期管理,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7.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四、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效果与意义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高危药品分级

精品文档.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管理知识。
一、依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危药品分为A、B、C三级,实行三级管理。
二、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下几类。
(见表1)表1 A级高危药品编号药品种类编号药品种类1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8 硝普钠注射液2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9 磷酸钾注射液3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10 吸入或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4 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11 静脉用强心药(如地高辛、西地兰)5 硫酸镁注射液12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6 浓氯化钾注射液13 浓氯化钠注射液7 100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14 阿片酊A级高然药品管理措施(一)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药品核发人向药品领用人着重做用药交代。
(三)护理人员在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三、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表2 B级高危药品编号药品种类编号药品种类1 抗血栓药(抗凝剂,如华法林)8 心脏停搏液2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9 注射用化疗药3 静脉用造影剂(如碘海醇)10 静脉用催产素4 全胃肠外营养液(TPN)11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如咪唑达仑)5 静脉用异丙嗪12 小儿口服中度镇静药(如水合氯醛)6 依前列醇注射液13 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7 秋水仙碱注射液14 凝血酶冻干粉B级高然药品管理措施(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科室药房【高危药品分类与管理制度】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亦可一键删除
标题:
0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1
亦可一键删除......
标题:
0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4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亦可一键删除......
标题:
0
2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亦可一键删除......
0
标题:
3
以下为备用图标模板
可根据需要选用编辑
一、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
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 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 胞毒化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分类
第一类&麻醉性镇痛药,长期服用会有生 理依赖型:芬太尼注射液及贴片、哌替啶、 吗啡注射液及缓(控)释片剂、可待因、 曲马多等麻醉药品和一些精神药品△
二、高危药品分类
第二类&注射用电解质(微泵高浓 度使用),使用不当易引起致命危 险:10%葡萄糖酸钙、10%氯化钾、
10%氯化钠、25%硫酸镁△
二、高危药品分类
第三类&心脏血管用药,不当使用易引 起立即致命危险:肾上腺素、去甲肾 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 巴丁胺、胺碘酮、米力农、硝酸甘油、 硝普钠、心得安、维拉帕米复核, 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 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四、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 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 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 确保用药安全△
二、高危药品分类
第七类&易引起低血糖症状的降血 糖药品:如胰岛素制剂、阿卡波糖、 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 格列吡嗪、二甲双胍、吡格列酮、 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等△
浅谈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浅谈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一、高危药品的定义和分类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致命的药品,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危险性,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和监测。
在临床上,高危药品往往需要经过专家评审和审核,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2.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毒性和危险性程度,高危药品可以分为三类:(1) 一类高危药品: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致命的药品,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麻醉药品、抗癌药品等。
(2) 二类高危药品: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较严重不良反应或伤害的药品,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心血管药品、抗生素药品等。
(3) 三类高危药品: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一般不良反应或伤害的药品,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普通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镇痛药品、抗感染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1. 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管理高危药品,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应该由医院的药事管理部门或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包括高危药品的分类和管理标准、使用流程和程序、责任人及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2. 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时,医疗机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制定高危药品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高危药品的使用范围、适应症、禁忌证、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
(2) 设立使用高危药品的专门通道和操作流程,保证高危药品的使用过程规范有序。
(3)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使用水平。
(4) 建立高危药品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不良反应和事件。
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意义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1. 保障患者的安全利益通过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使用这些药品时的风险,减少不良反应和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利益。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障员工安全用药,提高公司药品使用管理水平,特制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高危药品的部门及人员。
三、制度制定程序1.由公司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制度。
2.药品管理部门征求公司各部门领导的意见,形成初稿。
3.初稿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公布实施。
四、制度名称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五、制度内容1.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级(1)高危药品定义:指对人体有严重不良反应或不容易控制的药品。
(2)高危药品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为最高级别,三级为最低级别。
2.高危药品的采购与入库(1)对于采购高危药品,需经过审批,由专人购买,同时不得超过所定数量。
(2)高危药品进入公司后,在货物验收、存储及配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完整性,不得出现泄漏等情况。
3.高危药品的使用(1)对于高危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审批,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使用。
(2)对于高危药品的使用,需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记录档案。
4.高危药品的存储与保管(1)高危药品应存放在专门的药品柜或者设施中,并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2)高危药品应定期检查,避免过期现象。
5.考核与监督(1)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应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2)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6.制度执行程序(1)实施前,由各部门认真学习制度,并将其执行到位。
(2)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7.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制度导致重要事件,将进行责任追究,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六、责任主体1.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制度制定和执行监督。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制度执行情况,并对本部门高危药品管理绩效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3.专职监测人员负责对高危药品的建档、存放、配送、使用、处理等过程的监测。
4.员工对制度的执行负有义务。
七、法律法规1.国务院《行政管理法》2.劳动部《劳动合同法》3.国务院《劳动法》4.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八、总则本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公司的高危药品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用药安全,防范高危药品的不良影响,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高危药品的规范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应用,避免用药损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制度。
二、定义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物等。
三、品种遴选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发布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临床用药与药品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具体品种见附件)。
四、管理措施高危药品的管理采用金字塔式”分级管理模式,分为A、B、C三个等级。
1、A级高危药品在药库、药房、病区储存,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架)或区域。
2、A级、B级高危药品在药品贮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警示药学和护理人员注意。
3、高危药品调剂和医嘱转抄及执行时,应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准确无误。
4、高危药品的储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确保药品质量。
5、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应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过期药品的误用。
6、高危药品的使用应严格遵循适应症,不得超范围使用。
7、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应加强,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上报药学部,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应经过充分论证,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并告知临床合理使用。
9、定期组织药学部、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制度的落实。
五、责任与监督1、药学部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调剂、发放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并对药品质量负责。
2、护理部负责高危药品的使用、监测、反馈等环节的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3、临床科室负责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4、医务部负责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高危药品及高危药品分级

高危药品及高危药品分级高危药品分级管理A级高危药品管理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的管理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发生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
必须是重点管理和监护。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储存,药品储存贴有“A级高危药品”专用标示;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储存和使用情况做记录。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时,应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或有明显标示),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领单本上签字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是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再次确认并双签。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理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
二、B级高危药品管理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严重等级较A级低。
B级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的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途径的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
三、C级高危C级管理C级高危是高危药品的第三层,包含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严重等级较B级低。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是,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时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A级高危药品1、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2、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注射液氯胺酮注射液七氟烷异氟烷4、胰岛素制剂,皮下静脉用5、血管扩张药注射用硝普钠6、强心苷类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7、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静脉)8、高浓度电解质制剂10%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9、高渗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B级高危药品1、抗血栓药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2、阿片类镇痛药(注射剂)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3、放射性静脉造影剂碘佛醇注射液4、静脉中度镇静药地西泮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5、硬膜外和鞘内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6、尿激酶巴曲酶C级高危药品1、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注射液2、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3、中药注射剂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高危药品分级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管理知识。
一、依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危药品分为A、B、C三级,实行三级管理。
二、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以下几类。
(见表1)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一)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药品核发人向药品领用人着重做用药交代。
(三)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级高危药品应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三、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
表2
B级高危药品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三)B级高危药品应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四、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8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3)。
表3
C级高危药品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