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下语文《19生命 生命》公开课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案设计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a0471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4.png)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案设计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案设计《生命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它属于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文章。
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文中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教学中一方面要整合前两篇课文有关生命真谛的内容,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语言,不断增强语感。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
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展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
但是他们年龄较小,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
详细到对《生命生命》一文的阅读来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中从动物到植物再到人三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生命精神内涵,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在体会时会因对作者的不了解,对生命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
1、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煽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手段,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2)联系上下文和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及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说说对生命的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珍惜之情。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e3d5e19e8b8f67d1cb98b.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材介绍】《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1、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2、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
——爱默生3、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
——杨沫4、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9 生命 生命》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9 生命 生命》优质课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0b29a1c0941ea76e59fa040d.png)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教学本文时,我让学生事先搜集了一些相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
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生命的格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1.浏览课文,回忆课文讲了哪几个引发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事例?2.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1)用心默读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品读,并在书上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方法学习:①熟读文段;②画关键句;③点关键词④写出体会(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根据第一个目标自主学习,学完后小组交流。
二、合作学习、交流体会,感受生命的存有。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例子汇报交流,老师引导、点拨品读重点语句。
(一)感悟事例“飞蛾求生”1.重点品读“但它挣扎着……我忍不住放了它!”2.角色体验(1)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或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呢?(2)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这小小的飞蛾你又会怎么想?3.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4.说说对生命的感悟。
5.引读课题(二)感悟事例“瓜苗生长”1.重点品读“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2.说说对生命的感悟。
3.引读课题。
(三)感悟事例“静听心跳”1. 品读: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手摸脉搏,感受自己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存有。
播放课件:不珍爱生命的例子3.文字课件出示资料:杏林子一生的不幸4.杏林子面对残缺的生命,她说:出示句子:我能够好好地使用它,也能够白白地糟蹋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8ebc00964bcf84b9d57bde.png)
19 生命生命一学习目标:1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1 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1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2 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 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四下《19.生命生命》教案
![四下《19.生命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491a97375a417866f8fe3.png)
四下《19.生命生命》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2.问答法;3.演示法。
三、重点难点1.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大家知道地球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有人说是金刚石,也有人说是金子,然而答案却是人的头盖骨。
但是比头盖骨更有力量的是什么东西呢?有人说是大象,然而结果却是小草向上成长的力量。
为什么呢?今天这篇课文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二、初读课文(1)找人逐句读。
(2)纠正字音。
(3)标注字音。
三、课文讲解题解(1)《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2)作者简介:杏林子: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人,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刘侠,笔名为杏林子。
12岁时得了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因为信仰基督教而对生命充满了积极与乐观的态度。
代表作品《生命生命》、《遥远的路》、《生命颂》等。
杏林子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作家。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呢?1.分析(1)第一句在全文的作用什么呢?这是一个总起句,在文航开头有切入主题,提出疑问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2-4段):列举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和静听心跳三件具体事例,展示生命的意义。
1.词语骚扰:使不安宁;扰乱。
动弹:活动。
听诊器:也叫听筒,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
震撼:震动;摇撼;摇动人的心灵。
糟蹋:浪费或损坏。
2.分析(1)理解句子①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
19 生命 生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9 生命 生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25e7cde009581b6bd9eb8f.png)
四年级《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有关作者杏林子有关资料。
2.杏林子照片等。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背诵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
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
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欧阳修为落花流泪,为将老去的春天感怀,说到底是对生命的思考。
台湾作家杏林子怎样对生命思考的呢?1.这节课我们学习19课——《生命生命》。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 生字:扰欲屈茁诊撼蹋限2. 词语: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三、初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几个事例写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1.学生读书。
学生回答: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老师相机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2.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用“飞蛾求生、瓜子抗挣、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存在。
谁能够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读一读课题?3.同学们,要把这两个“生命”读到自己的心里去,咱们还得再次回味这三个小故事。
想一想哪个故事使你感触最深?四、研读与赏析(一)飞蛾求生:1.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特别震惊?请你划出来。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2.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心的飞蛾,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这句话──出示:我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心的飞蛾,你会怎么做?再读这句话。
3.伸出手来,有一只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的飞蛾正握在我们手中,你感觉到了什么?能把这句话读好吗?再次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4.同学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83048fddccda38366baf8a.png)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整理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整理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了解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2. 教师查阅文章及整理的背景,整理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 预习探究(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 认真读课文,能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生字及相应词语。
2.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二. 合作交流1. 创设情境,感知生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
一条丑陋的毛虫,也可能蜕变成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生命的文章,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写的。
来,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生命”。
生和老师一起写。
师:读一遍(指板书)生:生命师:生命是什么?你知道吗?生:谈体会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四张图片图片1.嫩嫩的芽儿从泥土里钻出来,生命的诞生多么神奇!图片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
它开得是如此娇艳!生命原来可以这样灿烂。
图片3.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嗡飞来飞去,它正忙着采蜜呢!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劳动和奉献!图片4.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绽开了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在你们眼中,生命是怎样的?生:谈体会师:那好,同学们再和老师写一遍这个词(生命)。
出示三张图片图片5.长在冰冷岩石缝中的植物。
图片6.长在没有阳光,阴冷潮湿的干墙角下的嫩嫩的芽儿。
图片7.面带微笑身体残疾的一些人师:同学们呀,生命有时不全是阳光、鲜花和掌声,有时是冷风、冷雨,甚至是狂风暴雨!(点击图片5)请看,有的植物没有生长在肥沃的土地里,却生长在冰冰冷的岩石缝中,但你看它长得怎么样?生:绿绿的,依然很茁壮。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59274a0116c175e0e489d.png)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2. 教师查阅文章与作者的背景,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 预习探究〔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 认真读课文,能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生字与相应词语。
2.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二. 合作交流1. 创设情境,感知生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
一条丑陋的毛虫,也可能蜕变成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生命的文章,是##女作家杏林子写的。
来,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生命"。
生和老师一起写。
师:读一遍〔指板书〕生:生命师:生命是什么?你知道吗?生:谈体会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四张图片图片1.嫩嫩的芽儿从泥土里钻出来,生命的诞生多么神奇!图片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
它开得是如此娇艳!生命原来可以这样灿烂。
图片3.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嗡飞来飞去,它正忙着采蜜呢!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劳动和奉献!图片4.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绽开了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在你们眼中,生命是怎样的?生:谈体会师:那好,同学们再和老师写一遍这个词〔生命〕。
出示三张图片图片5.长在冰冷岩石缝中的植物。
图片6.长在没有阳光,阴冷潮湿的干墙角下的嫩嫩的芽儿。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829a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3.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主题:生命的奇迹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2. 能够描述和讨论文字所描绘的生命现象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生命的奇迹》2. 教学反思表3.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4.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图画或问题引入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吗?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2. 学生回答问题或自由讨论,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Step 2:阅读理解1. 通过师生共读或听录音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全文的大意。
2. 分段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针对每个段落,提问学生并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情感教育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生命有多么伟大?你们又如何看待生命?”2.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生命的形态和生长过程。
4. 提醒学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
Step 4:复习与巩固1. 以师生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复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2. 给学生一定时间来回答问题或完成小组任务。
Step 5:拓展延伸1. 设计一个与生命有关的小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神奇和脆弱。
2. 安排一个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想。
Step 6:总结和反思1. 总结本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生命的珍贵和伟大。
2. 让学生回答并填写教学反思表,反思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3.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各种生命现象,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探索欲望。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文章,扩大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表教学班级:______ 教学日期:______ 教学主题:生命的奇迹教学目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教学准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教学过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教学延伸: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亮点是什么?2.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 我对这个教学主题的掌握情况如何?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上内容,以便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3c73ed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6.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不断努力。
教学重点:读中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
(板书:生命)大家一起读师: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我知道,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有人想过,这个人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她叫杏林子。
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很多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
她十二岁患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的关节几乎全部坏死,她的脚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的很多时光都是在轮椅上渡过的,她的精神和肉体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一生都积极乐观,她写了四十多本有名的诗歌、散文、剧本、小说,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
我把题目补充完整(板书:生命)指读,齐读。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指名说。
以前我们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是同一个词的重复。
这样的重复叫反复,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词间有一个间隔。
一个语气比一个语气重。
中间打个盹。
打盹就是停。
师:读出了停顿,能不能再短促读。
读得不单调,读出变化。
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呢?题目里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杏林子,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触摸她的心灵。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大家读书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从而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设计理念】1、抓住语文本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本课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悟生命内涵,在感悟生命中习得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有感情地品读。
3、通过“读读、想想、说说、写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将每个环节的学习层层落实到实处,力求完成一节朴实、扎实、高效的语文课。
【教学过程】导语:“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19课,继续探讨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一、回顾课文,感受生命的呼唤。
1、我会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2、我会填:一只飞蛾()着我,我捉住了它,但它强烈的求生()使我放了它;()的瓜苗在砖缝中()成长,令我();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那一声声()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
这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我必须()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使自己活得()。
3、复习“飞蛾求生”(先连线,然后师读左边,生读右边。
)(师)(生)小小的飞蛾生命是那么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可它又是那么顽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以至于我被她深深感动→→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二、细读事例,感悟生命的内涵。
(一)抓重点词,学习“瓜子发芽”1、课件展示: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2、带着问题读书:①找出香瓜子苗生长时让作者震惊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会震惊?②你觉得这是一粒怎样的香瓜子?试着在旁边批注上你的感受。
3、交流:①师:“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让作者肃然起敬的是什么?“擎天撼地”是什么意思?香瓜子“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体现在哪?②师:一连使用了两个“竟”字,说明什么?(出乎意料,丝毫没有想到)③师: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为什么作者会对香瓜子发芽感到震惊呢?(引导学生理解:是“掉”而非“种”;扎根“砖缝”而非“泥土”,而且没有“阳光”。
)难怪作者一连用了“竟然”和“竟”来表达自己的意外!④师: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瓜苗害怕吗,退缩吗?(生:不。
冒出!冲破!不屈!茁壮!)⑤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粒香瓜子,会怎么想?(生:我要出去迎接光明,我要发芽,我要长大!)⑥师:小芽,别长了,你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你能活几天呀!(生:珍惜我的生命,只要有一丝光明,一线希望,哪怕只活几天,我也快乐无憾!)⑦假如你看见了这样的香瓜子苗,你有什么话对它说?(生:香瓜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让我敬佩,香瓜苗真顽强呀,香瓜苗不向命运低头,顽强抗争的精神,真让人敬佩!)⑧杏林子也看到了这棵香瓜子苗,她觉得生命就是()的香瓜子苗。
⑨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对香瓜子的赞美和敬佩吧!(二)小组合作,学习“静听心跳”。
导语: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都会为了争取一寸阳光、一线生机而顽强拼搏,更何况我们人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震惊?1、四人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最让你感到震惊的句子,并且说一说震惊的原因。
2、交流:(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想交流这一句的请举手。
①给“震撼”换个词,令我震撼的是什么?(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②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说明了什么?(生:作者的心脏还是健康而有活力的,尽管身患风湿性关节炎。
)③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同学们,你的心脏在哪里?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
(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④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⑤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想读的同学也可以站起来读。
(2)杏林子告诉我们对待生命有两种态度(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心得跟大家分享?①“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打架、偷东西、不认真学习、打游戏、打麻将、吸毒……)3、比较句子:哪句好,好在哪?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生: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4、让我们一起看看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轮椅中度过。
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用这样的双手(出示图片)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供医学研究。
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尽量让学生说说)6、师: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须对自己负责,让生命闪光。
三、研读哲思,品味生命的价值。
导语:“飞蛾求生、瓜苗发芽、静听心跳”这三个事例深深地触动杏林子的心灵,引发了作者对于生命与人生的思索。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出示学习单,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①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人的寿命再长,不过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
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②无限的价值:你知道哪些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举例说一说。
(雷锋、孔繁森、张海迪、史铁生、非典时期的白衣天使;海伦·凯乐,她虽然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但她奋斗着,成为一名作家。
)③朗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体会。
生1: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生2: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环保专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把蓝天碧水还给人类。
生3:我将来要做一个医学家,攻克疑难病症,让人们永远健康。
3、老师有个疑问,谁来帮助老师解决。
①出示:“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杏林子照片以及介绍,得出:作者杏林子身患风湿性节炎,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作了整整五十年,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②师:因此作者杏林子选择了什么?(生:对自己负责,勇敢地活下去。
)③你有什么话对杏林子说?(生:多么顽强的杏林子呀!杏林子真勇敢、真伟大!)4、写一句关于生命的感言: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的感悟,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出示:生命_______ ______。
(预计:生命因顽强而美。
生命因付出而美。
生命因贡献而美丽。
生命因为乐于助人而美丽。
生命因为奉献而美丽。
)5、反思: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生:是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作者用“生命生命”作题目,她在告诉我们生命宝贵,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暂,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
)6、师:是的,生命是有限的,珍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7、名言导行:(播放《命运交响曲》,出示名言警句,齐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