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基本目标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于运动关系的结论。

2、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物理学上思想实验的实质。

3、经历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

4、运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理想实验。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形成过程,并运用惯性解决问题。

二、教法设计:1、课型课时:本节属科学探究型课。

课时:1课时。2、教学策略:(1)牛顿第一定律:第一阶段:采用“矛盾冲突法”,展示生活现象、亚里士多德观点与生活现象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第二阶段:实验探究。这一阶段教师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得出结论。第三阶段:主要以教师设计问题串的形式,学生思考,加深对定律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安排学生做一做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安全带的作用”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三、教具和学具教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气垫导轨、小球、毛巾、棉布、轨道木板等。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旋转生熟鸡蛋小游戏引入本节教学

进入高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章的内容,前两章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而物体与物体之间又有相互作用,第三章学习了几种基本力。从这章我们开始探究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或那样的运动,即把力与运动联系起来。力与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一、历史回顾:(力与运动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观点:根据生活经验观察得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即: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视频1、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实验探究一

1)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问题出在哪呢?

2)小组讨论与设计实验: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轨道平面上,观察小球前进的距离。教师巡回指导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思考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思考2、为什么小球在三种表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实验结论:小球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前进的距离就越大

猜想:若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引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实验探究二

2、证明猜想,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1)①对接轨道,让小球从一侧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通过棉布和轨道两种表面,观察在另一侧斜面上升的高度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

②逐次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观察小球到达的位置,第二个斜面变成水平,那么球从第一个斜面上滚下来之后,运动更长的距离

结论:对接斜面倾角越小,小球运动距离越远

现象: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高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滚下时的高度稍微低一些。为什么?(设计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这一微小差距是由于摩擦产生的

推理:如能将摩擦完全消除的话,则高度将恰好相等。

如果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完全消除了(成为水平面),那么球从第一个斜面上滚下来之后,为达到原有高度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进一步总结,用多媒体播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斜面实验为什么叫理想实验?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科学推理,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

(2)演示实验:气垫导轨

介绍装置、原理

实验操作:①检验导轨是否水平

②接通气泵,轻轻推动滑块,观察滑块的速度近似不变。

3.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

原来的方向。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对比伽利略的观点,有哪些补充和完善:补充了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

存在的问题: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4、牛顿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概括出最完美的结论。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思考讨论2.(1)由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会有怎样的运动?受外力作用时,又会怎样?用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

①物体不受力时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即外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力还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吗?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现实中可用合力为零的状态来代替,或者说合力为零与不受外力是等效的。这样就使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了实际意义。

视频:冰壶的运动

实验演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③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

性质叫惯性思考1: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没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是否也有惯性?

视频:扎水气球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最后得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思考2: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它改变运动状态时,物体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个本领与什么有关呢?

实验演示:学生吹巧克力球,气垫导轨滑块的弹射距离。

在实验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情况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即与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三、学以致用:惯性现象的应用(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1)斧头松动时,为什么把斧头倒立,把斧柄末端向地上磕一磕,斧头就安牢了。

(2)解释生熟鸡蛋

(3)为什么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学生演示刹车和右拐时出现的动作,亲身体会。

视频1观看刹车不用安全带视频,教育学生乘车一定系安全带,珍爱生命

视频2 速度与激情里的炫酷的汽车漂移,分析其原理

最后分析视频中两学生的观点问题出在哪?关注了什么?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