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
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A.体积B.质量C.密度D.硬度
2.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3.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正在上升的气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向空中斜抛出的铅球
D.挂在墙壁的小球
4.如图所示,小红用手触摸着金属球,当让金属球带上电荷后,小红的头发也向四面八方飞散开来,这是由于该过程中小红的头发
A.得到了电子
B.失去了电子
C.带上了与金属球相同种类的电荷
D.飞向左侧的头发带上与金属球相同的电荷,飞向右侧的头发带上与金属球相异的电荷
5.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100 mL的酒精和100 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 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6.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2016•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8.如图所示,小明正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人和箱子均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脚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箱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9.在验证大气压的覆杯实验中,小明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明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将杯底钻空后,纸片和水会一起掉落下来
10.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若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经过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都消失,则实心球的运动情况将变为
A.自由下落B.静止
C.水平匀速直线运动D.仍沿原轨迹运动
1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方形容器A,其顶部有一与空气相通的小孔C,底部与“L”形的导管D相通,在容器内部放有一木块B.现通过导管D缓慢向容器内注水,
直到注满为止,该注水过程中B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情况是(已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A.一直变大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再不变
D.先变大,后不变,再变大
12.小明想测石块的密度,进行下面的操作: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3)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若在操作(3)中倒出部分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A.偏大B.无偏差C.偏小D.无法确定13.科学家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
__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14.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课本,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所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15.苏州香雪海是中国梅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著名的“邓尉探梅雪海寻香”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梅花香气四溢这是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原来相比较会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会
_________
17.在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该题各空均选填“甲”、“乙”、“丙”).
1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______,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做______运动.
19.如图所示,小明猜想如果他和小华乘坐的小船恰好停在非常光滑的冰面上,当他们把背包向后扔出去时,小船是会滑动起来的,小明的想法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在该场景中,使小船运动起来的力是由________施加的,小华他们利用了_______这一物理原理,从而获得了这个力.
2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A、B,在水平推力F=10N时,能一起向右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若使A, 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速度为2v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所需水平推力F'的大小应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N.若将B取走并叠放于物体A上,仍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A物体上,物体AB将一起向右做________(匀速/减速/加速)直线运动.
21.如图所示,水平台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V M<V N)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甲、乙液面相平.物块M、N的密度分别为ρM、ρN,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ρM_______ρN,ρ甲______ρ乙,p甲______p乙.(该题各空选填“>”、“=”、“ <”)
22.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
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____p2(>/=/<).
23.如图甲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请画出B对A所施加力的示意图.
(_____)
24.请画出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_____)
25.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____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②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③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2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甲中,轻压橡皮膜,可观察到U形管______侧的液面会上升.
(2)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得同种液体,______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________(c/d)位置处.
27.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油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油的体积,如左图所示.
(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
(4)将量筒中的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右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
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________
实验评估: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________ 28.小红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如图所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得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______.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若活塞未推到底端,这将使得测量结果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3)小红实验时发现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达到了最大,活塞还没有在注射器筒内滑动起来.她检查了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发现摩擦很小,她应改用活塞截面积______(较小/较大)的注射器进行实验.
29.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由________原理
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图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小明顺利完成甲、乙两次实验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有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完成实验,她采取_____的方法完成了另一次实验,她的改进操作中控制了____不变.
30.在学习《静电现象》一节时,老师演示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将上述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
(1)在图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在图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根据甲、乙两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实验现象,由丙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19年4月15日起,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规定,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由40kg调整为55kg.某厂家按“新国标”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在正常情况下车轮与地面间的总接触面积是5×10–3m2. (g取10N/kg)
(1)关于电动车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________)
A.手把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便于调速
B.紧急刹车时,是通过增大车轮与地面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C.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倾是因为人有惯性的缘故
D.坐垫做得宽大柔软,可以减小乘坐时的压强
(2)该整车重力多大______ ?
(3)一个45kg的人骑行该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_______?
32.小红同学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只烧杯放在电子秤的托盘上,烧杯中倒入
适量的水,然后用一根细线吊着石块缓慢
..放入水中直至沉底(如图甲所示).小红根据电子秤的示数画出了压力随时间变化的F-t物理图像(石块下表面刚接触水面时开始计时),如图乙所示.
(1)石块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
(2)t1、t2、t3时刻石块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F1______F2______F3 (选填“>”、“=”、“<”)
(3)若实验中将烧杯换成装满水的溢水杯,如图丙所示(图甲与图丙中水与容器总质量相
..............
同.),请在图丁中画出石块缓慢放入水中直至触底前
.............,托盘受到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F-t图像(图丁中t0时刻石块刚好触底).
(________)
33.将某一密度为ρ物的实心物块浸没于水中(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松开手后发现它向上浮起,最终漂浮于水面上.
(1)试论证该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试求出该物块漂浮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V露与其总体积V总的比值V露/V总为多大.
参考答案1.B
2.B
3.D
4.C
5.A
6.A
7.A
8.D
9.D
10.C
11.B
12.A
13.分子正负
14.地球桌面
15.扩散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6.变大变大
17.甲丙乙
18.相同越远匀速直线
19.书包力的作用相互性
20.等于匀速
21.>>>
22.不变变小< =
23.
24.
25.凹陷程度乙、丙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26.右深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U型管液面高度差越大c
27.=m V
ρ左
偏小
28.FL
V
排尽筒内空气并防止外界空气再次进入偏小较小
29.二力平衡 4.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先将丙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压力30.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1.B 550N 5
210Pa

32.150 50 3
310
⨯< <
33.(1)见解析(2)1
ρρ-物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