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二五六七章在线测试
精度设计试题及答案
![精度设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6bac2d5bbfd0a79567324.png)
精度设计1. 互换性生产的技术基础是()。
A 大量生产B 公差C 检测D 标准化2. 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属于()。
A 相对测量法B 绝对测量法C 综合测量法D 间接测量法3. φ20f 6 、φ20f 7 和φ20f 8 的相同偏差是()。
A 下偏差B 上偏差C 实际偏差D 公差4. 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
A 公差值的大小B 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C 标准公差因子D 基本尺寸的大小5.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A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职能B 形状和定向误差的职能C 定向和定位误差的职能D 形状误差和跳动的职能6.GB1144 - 87 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采用()。
A 大径定心B 小径定心C 键宽定心D 中径定心7. 为保证使用要求,应规定轴键槽两侧面的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
A 平行度公差B 垂直度公差C 倾斜度公差D 对称度公差8. 螺纹的实际中径用()。
A 大径表示B 小径表示C 中径表示D 单一中径表示9. 齿轮的齿向误差主要影响齿轮转动的()。
A 齿侧间隙B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C 传动的平稳性D 载荷分布均匀性10. 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叫做()。
A 减环B 增环C 调整环D 修配环11.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
A 直线度B 平面度C 圆度D 同轴度12. φ40k6 ()轴颈与深沟球轴承内圈配合的性质为()。
A 过渡配合B 过盈配合C 过渡或过盈配合D 间隙配合13. 齿轮齿厚偏差Δ E s 用来评定()。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B 传动的平稳性C 载荷分布均匀性D 齿侧间隙14. 相配合的孔、轴中,某一实际孔与某一实际轴装配后得到间隙,则此配合为()。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D 过盈配合15. 利用同一方法加工φ50H7 孔与φ100H6 孔应理解为 ( ).A 前者加工困难B 后者加工困难C 两者加工难易相当D 加工难易程度无法比较16.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最主要的误差是 ( ).A 齿形误差B 齿向误差C 齿距累积误差D 螺旋线波度误差17. 孔的作用尺寸()。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171252af90242a895e55d.png)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 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1.已知021.0030+Φ基准孔与下列三轴相配,试计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明它们各属于哪类配合。
(1)007.0020.030--Φ (2)028.0016.030++Φ (3)048.0035.030++Φ 解:(1) X m ax =D m ax -d m in =ES -ei=0.021-(-0.02)=0.041mmX m in = D m in - d m ax =EI -es=0-(-0.007)=0.007mmT f =min max X X -=0.034mm故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2) X m ax =D m ax -d m in =ES -ei=0.021-0.016=0.005mmY m ax = D m in -d m ax =EI -es=0-0.028=-0.028mmT f =max max Y X -=0.033mm故属于过渡配合,公差带图略。
(3) Y m ax =D m in - d m ax = EI -es =0-0.048=-0.048mmY m in = D m ax -d m in =ES -ei =0.021-0.035=-0.014mmT f =min max Y Y -=0.034mm故属于过盈配合,公差带图略。
2. 已知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50Φmm,配合公差为f T =0.041mm,max X =+0.066mm,孔公差为H T =0.025mm,轴下偏差ei=-0.041mm,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性质。
解: 轴公差为:T S = T f -T H =0.041-0.025=0.016mm因 T S = es -ei 故 es=ei -T S =-0.041+0.016=-0.025mm因 X m ax =D m ax -d m in =ES -ei即 0.066=ES+0.041 得ES =0.025mm因 T H =ES -EI 故 EI=ES -T H =0.025-0.025=0mm故 孔为φ50025.00+ 轴为φ50025.0041.0--X m in = D m in - d m ax =EI -es =0-(-0.025)=0.025mm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模拟试题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模拟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06f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3.pn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完全互换(绝对互换) 、 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
2. 基轴,基孔。
3. 小径。
4. 轴,过度,上。
5. Ra,Rz 。
6. 普通螺纹公称尺寸,中径公差带,顶径公差带和旋合长度。
7. 体外作用,最大实体,实际,最小实体。
8. 定向负荷,旋转负荷,摆动负荷。
9. , r , p , 。
=IT6=16μm
(2)本题无特殊要求,选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即EI=0。
(3)轴的基本偏差: = ES – ei = +25-ei ≤+32 即ei ≥ -7
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 j , ei = -5
(4)选的配合为:φ 50
(5)公差带图为:
+25
+
0
-
+11
H7
jjj
为9级,轴为9级
⑵ 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 EI=0 Xmin=EI-es=0,es=0
轴的基本偏差为h。ei=es-Td=-52μm,
(3) 配合代号 Φ30=H9/h9
2. 答:⑴ 求平均值=
+
0
-
+52
TD
Φ30mm
ES=EI+TD=+52μm
Td
-52
+−++++−++
齿厚公称尺寸
与上、下偏差
返 回 目录
ഥ
= . −.
−.
21
模拟试题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①、2. ①、3. ③ 、4. ④ 、5. ② 、6. ③ 、 7. ①、 8. ②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ed732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c.png)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一.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
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
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解:它们属于R10 (0.50,2.00),公比是1.25。
三.1、孔的基本尺寸D=50mm,最大极限尺寸 D max=50.087mm,最小极限尺寸D min=50.025mm,求孔的上偏差ES,下偏差EI 及公差T D,并画出公差带图。
解:根据公式可得孔的上偏差ES=D max-D = 50.087-50 = +0.087 mm孔的下偏差EI=D min-D = 50.025-50 = +0.025 mm孔的公差T D=︱D max - D min︱=0.062 mm+ 0 -+0.087+0.025 50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0385.021min max +=+=X X X av(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精度设计试题及答案
![精度设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e0b61ddccda38376baf1b.png)
(1)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3)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9、40f6、40f7 和40f8 三个公差带的( 2 (1)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 (3)上偏差不相同,下偏差相同
(2)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不相同 (4)上、下偏差各不相同
10、根据设计要求不同,同一形位公差要求的公差带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其公差项目为( 4 ) 。 (1)平面度 (2)圆度 (3)同轴度 (4)直线度 11、公差原则是指( 4 )。 (1)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3)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2)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4)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FW 主要是由 运动 偏心引起的。
二、 选择题(共 26 分,每小题 2 分)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3 (1)大批量生产 ) 。 (3)标准化 (4)检测技术
(2)现代化
2、优先数系中 R10/3 系列是( 3 ) 。 (1)基本系列 (2)补充系列 (3)派生系列 (4)等差系列
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在取样长度范围内,取被测轮廓偏离最小二乘中线距离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定参数,记为( 3 ) 。 (1) Ry (2)Rz (3) Ra (4)Sm
MMSS -27.5μm -30.5μm f7
TS -25μm 4 -26.5μm -29μm
φ39.975
TT
-47μm LMSS
ZT -48.5μm -50μm
3、已知
φ39.950
30 N 7( 0..007 )和 30t 6( 0..054 ) , 0 028 0 041
H7 T7 与 30 中孔和轴的上、下偏差,标注在相应代号后的括号内: n6 h6
三、 计算题(共 30 分) 1、 已知孔、轴的基本尺寸为 45mm ,孔的公差为 Th 25 m ,轴的上偏差为 0,孔、轴的配合公差为 T f 41m ,最大过盈为
2022年《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07章在线测试
![2022年《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07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5e09c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3.png)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毕!你本次进行旳《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章在线测试旳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成果如下:• 1.1 [单项选择] [对] 优先数系中R5数列公比是(B )。
• 1.2 [单项选择] [对] 原则化是制定原则和贯彻原则旳( D)。
• 1.3 [单项选择] [对] 优先数系中R10数列包容(A)。
• 1.4 [单项选择] [对]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旳(A)。
• 1.5 [单项选择] [对] 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 0,......,这是(B)优先数系。
• 2.1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2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3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4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5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3.1 [判断] [对] 互换性生产方式不能应用于单件生产 2• 3.2 [判断] [对] 为使零件旳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旳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旳范围内。
1• 3.3 [判断] [对] 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通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2• 3.4 [判断] [对] 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2• 3.5 [判断] [对]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旳保证。
1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毕!你本次进行旳《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旳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成果如下:• 1.1 [单项选择] [对] 零件同一表面不一样部位旳实际尺寸( C)。
• 1.2 [单项选择] [对] 某孔、轴配合旳最大间隙为+32μm,最大过盈为-25μm,配合公差为( B)。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期末模拟试题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期末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f3a4eb27284b73f3425074.png)
和
。
3.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的
偏差为零,外圈外径的
偏差为零。
4.平键宽度配合采用
制,共有
配合。
5._车__削__零__件、的齿表面面接粗触糙的度__要__求___R__a_≤_0_.3_2_和m适时当,的按最大规则,
其在_图__样__上__的间标隙注。
3
为
;要求Rz≤1.6m时,按16%规则,其在图样上
五、实验题 (共10分)
1.请说出测量齿廓总偏差所用仪器的名称及其测量方法。
(5分)
2. 请简述应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的几何误差的基本测 量过程。 (5分)
14
六、改错题 (5分) 改正下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的错误(不得改变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
― Φ0.015
Φd1 Φd2
CAC
CAD
Φ0.009
)。
① 最大极限尺寸 ② 最小实体尺寸 ③ 公称尺寸④ 体外作用尺寸
7. 某螺纹标注为M12—5H6H—LH,其中6H表示为 (
)。
① 小径公差带 ② 大径公差带 ③ 底径公差带 ④ 中径公差带
10
8. 平键与键槽配合采用 (
)。
① 任意配合 ② 非基准制 ③ 基孔制 ④ 基准制
9. 滚动轴承外圈直径的基本偏差 (
么?(4分)
3. 滚动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类型有哪几种?对于不同的负荷类型,套圈与
相配件的配合松紧程度如何么?(4分)
4. 试述尺寸链的组成及其定义。 (4分)
四、计算题 (共20分) 1. 设孔、轴配合的公称尺寸和 使用要求为:D=30mm,Xmin=0μm, Xmax=+104μm,采用基孔制。请确定该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等级、 极限偏差、公差带代号、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利用下面标准公差表)(12分)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2章形状和位置精度及互换性1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2章形状和位置精度及互换性1](https://img.taocdn.com/s3/m/27cb637ee45c3b3567ec8bdc.png)
无基准要求线轮廓度:无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用尺寸并
且加注公差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的位置是不定的,
可在尺寸(22±0.1)内浮动。
2019/11/15
42
有基准要求线轮廓度
2019/11/15
43
有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确尺 寸加注基准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的理想 位置是唯一的,不能移动,而且这时线轮廓 度公差带既控制实际轮廓线的形状,又控制 其位置。严格地说,此种情况的线轮廓度公 差应属于位置公差。 (2)线轮廓度误差值
所以用前面的近似法评定圆柱度的误差值采用投影 以后略有增大。
五、线轮廓度:
用于限制平面曲线或曲面截面轮廓的形状误 差。
(1)公差带定义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同心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 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线上。
而该轮廓理想形状由图中标注的理论正确尺 寸确定。
2019/11/15
20
形状误差数值的评定常用最小包容 区域法(简称最小区域法)来评定。
最小包容区域:即理想要素包容 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 径φf的那个包容区。
很显然,最小包容区域法(简称 最小区域法)是符合最小条件的。
2.2.2 各项形状公差、公差带和误差值
一、直线度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1)公差带定义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的公差带
最小条件: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
2019大/11/1变5 动量为最小。
15
国家标准规定: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 误差的基本准则,它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 的特点。 ★ 对于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外)
“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位于零件 实体之外与实际要素接触,并使被测要素 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55ae2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6.png)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背景及介绍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精度设计原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和工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够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
教学设计本教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1.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概述;2.精度测量与精度设计;3.统计质量控制;4.在线质量控制;5.七种常用工具;6.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
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大致如下: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概述介绍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的起源和发展,讲述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为后续章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精度测量与精度设计介绍精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精度测量器和其使用方法。
特别是针对公差和尺寸要求的测量,让学生掌握正确、可靠的测量方法,为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统计质量控制讲述控制图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对控制图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把过程变得可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在线质量控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在线质量控制。
讲述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光学、激光、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和设备使用方法。
七种常用工具介绍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关系图、流程图、帕累托图、因果图等工具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质量改进。
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介绍精益生产哲学和其实践方法,教授质量管理的实用技能,如药厂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质量管理(TQM)等。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管理思想、提高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大学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b924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6.png)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吉林大学第一章测试1.优先数系中R10数列包容()。
参考答案:R5数列2.互换性生产的保证是()。
参考答案:公差3.用量块组成公称尺寸,其量块数不得超出()。
参考答案:4块4.用机械式比较仪测量尺寸的方法属于()。
参考答案:相对测量法5.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 )参考答案:错6.分度值越小,表示计量器具的测量精度越高。
()参考答案:对7.用光滑极限量规检测时,被测零件尺寸的合格条件是: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
()参考答案:对8.以下属于不完全互换性的有:()参考答案:调整装配法;分组装配法;大数互换法;修配法9.已知某游标卡尺,副尺的每个间距代表0.02mm,主尺的每个间距代表1mm,主尺能够显示的范围为0~150mm。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示值范围为0-150mm;测量范围为0-150mm;量程为:150mm;分度值为0.02mm10.以下哪项措施可以降低测量误差:()参考答案: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测仪器第二章测试1.比较同类零件加工难易程度的根据是()。
参考答案:公差等级2.以下每组中的孔或轴的公称尺寸皆为φ100,基本偏差数值不同的一组为哪个?( )参考答案:U7与U83.为防止加工产品的实际尺寸接近极限尺寸时产生误收,采用增加安全裕度()。
参考答案:减小公差4.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定心精度有要求时,不宜采用()。
参考答案:大间隙配合5.孔φ50R6与轴φ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参考答案:错6.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微米,配合公差为30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参考答案:对7.φ50H7的公差值为0.025mm,φ100H7的公差值为0.035mm,后者的加工容易。
()参考答案:错8.装配图上某一配合处标注了φ3000 H6/f6 MF,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加工时,应该先加工孔;这对孔、轴采用的是配制配合9.已知Φ50s6、Φ50s7、Φ50s8的三个尺寸公差标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它们的基本偏差相同;它们的公差值不同10.以下哪些情况下,应采用基轴制?()参考答案:冷拔轴;键联结中的平键键宽;同一公称尺寸,一轴多孔且配合性质不同时;细长轴第三章测试1.今实测一段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移为5μm,最小偏移量为3μm,则该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精度设计基础_试题与答案.docx
![精度设计基础_试题与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08eec047f1922791788e876.png)
一、判断题(13小题,共13.0分)(1分)[1]如果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则该批零部件满足完全互换性。
(对)(1分)[2]在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其公差带形状为两条平行直线。
(错)(1分)[3]角度暈值因为能通过等分圆周来获得任意人小的角度,因此无需再建立角度址值基准(错)(1分)[4]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错)(1分)[5]计量器貝-的误差总和反映在示值误差和测量的重复性上。
(対)(1分)[6]一般來说,同一要索的形状公差应大于定向的位直公差,平行度公差应人于相应的尺寸公差。
(错)(1分)⑺过渡配合可能具冇间隙,也可能具冇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介,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错)(1分)[8]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对)(1分)[9]同一字母的孔的基本偏差与轴的基本偏差相对于零线是完全对称的(错)。
(1分)[10]结构型圆锥配合应优先选用基轴制配合。
(错)(1分)[11]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虽选用高等级虽块作为棊准进行测虽。
(错)(1分)[12]图样标注小020;°®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错)(1分)[13]滚筒类零件的尺寸粘:度要求很低形状楮度要求较高,所以设计吋应采用独立原则。
(对)二、填空题(12小题,共24.0分)[1]刀具的基节偏差;齿形角误差[2]设计计算(反计算)[3]+2 [4]4 [5]0.15, -0.05[6]基本尺寸;公差带。
[7]准确性[8]限制和削弱,波纹度[9]齿侧定心,4、5、6、7 [10]粗糙度、波纹度、形状谋差[ll]+0.019s -0.019 12]算术平均中线[1]齿轮的基节偏差主耍是由()和()引起的。
[2]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各纽•成环的基木尺寸,求各纟F1成环的极限偏差的计算称之为()。
⑶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的公差为10“加,与Z相配合的轴颈的直径公差为13“加,若要求的最人过盈人涿为・25“加,则轴颈直径的下偏差为()“加。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含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0969f168884868662d665.png)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
2、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绝对测量,D、相对测量,E、非接触测量。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二、五、六、七章在线测试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二、五、六、七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bf4ba2a0b1c59eef9c7b426.png)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59:07剩余时间: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已知某基孔制配合的最大间隙为+74μm,轴的上偏差为-20μm,则其配合公差为DA、74μmB、20μmC、37μmD、54μm2、假若工件没有形状误差,其作用尺寸就等于(A )。
A、实际尺寸B、实效尺寸C、极限尺寸D、3、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A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的B、基本尺寸的C、实际偏差的D、4、φ50H7的孔和φ50H6孔相比,其相同的极限偏差为(D )。
A、上偏差B、配合公差C、极限偏差D、下偏差5、标准公差值与(A)有关。
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属于过盈配合的有(BEF)。
A、H6/js5B、H7/u6C、K7/h6D、G7/h6E、P7/h6F、H6/n52、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BCE)。
A、φ30H7/f6和φ30H8/p7B、φ30P8/h7和φ30H8/p7C、φ30M8/h7和φ30H8/m7D、φ30H8/m7和φ30H7/f6E、φ30H7/f6 和30F7/h6。
3、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AB)。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孔轴公差之和E、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4、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轴制的有(ABD)。
A、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C、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D、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
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E、不完全互换会降低使用性能,但经济效益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区别某种配合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不仅与孔、轴的公差带位置有关,而且与其大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剩余时间:59:07线测试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已知某基孔制配合的最大间隙为+74μm,轴的上偏差为-20μm,则其配合公差为DA、74μmB、20μmC、37μmD、54μm2、假若工件没有形状误差,其作用尺寸就等于(A )。
A、实际尺寸B、实效尺寸C、极限尺寸D、3、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A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的B、基本尺寸的C、实际偏差的D、4、φ50H7的孔和φ50H6孔相比,其相同的极限偏差为(D )。
A、上偏差B、配合公差C、极限偏差D、下偏差5、标准公差值与(A)有关。
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属于过盈配合的有(BEF)。
A、H6/js5B、H7/u6C、K7/h6D、G7/h6E、P7/h6F、H6/n52、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BCE)。
A、φ30H7/f6和φ30H8/p7B、φ30P8/h7和φ30H8/p7C、φ30M8/h7和φ30H8/m7D、φ30H8/m7和φ30H7/f6E、φ30H7/f6 和30F7/h6。
3、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AB)。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孔轴公差之和E、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4、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轴制的有(ABD)。
A、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C、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D、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
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E、不完全互换会降低使用性能,但经济效益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区别某种配合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不仅与孔、轴的公差带位置有关,而且与其大小有关。
×正确错误2、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正确错误3、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正确错误4、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用基本偏差来确定的。
√C、7级D、8级3、用卡尺测量轴径的方法属于(b)。
A、相对测量法B、绝对测量法C、综合测量法D、间接测量法4、已知某仪器的测量极限误差δlim=±0.09mm,现要求用该仪器测工件时,其测量极限误差不超过=±0.03mm,则其重复测量次数不应少于( b)。
A、3次B、9次C、1次D、6次5、在绝大多数测量公差中,(c)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A、定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bcd)。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bd)。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E、任何一级的量块都有可能检定成任何一等的量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
3、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cde)。
A、σ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σ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σ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σ值通常为常数。
E、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σ X =σ/n。
4、从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de)。
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绝对测量D、相对测量E、非接触测量5、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d)。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正确错误2、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正确错误《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6章在线测试C、增大最大极限尺寸D、减小最小极限尺寸2、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被测零件的(d )。
A、极限尺寸B、实际尺寸C、基本尺寸D、体外作用尺寸3、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尺寸为被测零件的(d )。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基本尺寸D、体外作用尺寸4、测量Ф60mm,上偏差为+0.074mm,下偏差为0的孔用的工作量规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为()mm。
已知通规公差为6μm,通规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的距离为9μm。
cA、Ф60mmB、Ф60.074mmC、ф60.068mmD、ф60.012mm5、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磨损极限就是被检零件的(c )。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某轴φ32mm,上偏差-0.08mm,下偏差-0.24mm,并采用包容要求。
实测直线度误差为0.05mm时,其实际尺寸合格的有(abcde)。
A、31.920mm。
B、31.760mm。
C、31.800mm。
D、31.850mm。
E、31.890mm。
2、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e)。
A、量规通规的长度应等于配合长度。
B、量规止规的长度应比通规要短。
C、量规的结构必须完全符合泰勒原则。
D、轴用量规做成环规或卡规都属于全形量规。
E、小直径孔用量规的止规允许做成全形量规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e)。
A、验收量规是用来验收工作量规的。
B、验收量规一般不单独制造,而用同一形式且已磨损较多的量规代替。
C、用户代表在用量规验收工件时,通规应接近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D、量规尺寸公差带采用“内缩工件极限”时,不利于被检工件的互换性,因它实际上缩小的被检工件的尺寸公差。
E、量规尺寸公差带采用“超越工件极限”时,改善了工件的加工工艺性,但将产生误收。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de)。
A、量规通规磨损超过磨损极限时,将产生误收。
B、量规止规磨损超过磨损极限时,将产生误收。
C、量规通规实际尺寸小于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时,该通规即不能使用。
D、量规止规实际尺寸若小于其最小极限尺寸时,将产生误废。
E、量规通规实际尺寸若大于其最大极限尺寸时,将产生误废。
5、检验φ40f6(上偏差:-0.025,下偏差:-0.041) 轴用量规,其(cd )。
(已知量规制造公差T =2.4μm,位置要素Z=2.8μm)A、通规上偏差为-0.029mmB、通规下偏差为-0.025mm。
C、止规上偏差为-0.0386mm。
D、止规最小极限尺寸为φ39.959mmE、磨损极限尺寸为φ40mm。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检验孔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通规,检验轴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止规。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7章在线测试1、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配合,在装配图上标注(b )。
A、孔轴配合代号B、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C、轴承的公差带代号D、任意2、判断螺纹加工的整体精度所用的中径表示为(d )。
A、平均中径B、中径C、单一中径D、作用中径3、GB/T 1144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为(b )。
A、大径定心B、小径定心C、中径定心D、键侧定心4、齿轮公差等级分为(b )。
A、10级B、11级C、12级D、13级5、有一齿轮,经检验ΔFr和ΔFw均合格,则该齿轮的(a )合格。
A、运动精度B、传动平稳性C、接触精度D、齿轮副侧隙1、可以用普通螺纹中径公差限制(abe )。
A、螺距累积误差B、牙型半角误差C、大径误差D、小径误差E、中径误差2、国家标准对内、外螺纹规定了(ab )。
A、中径公差B、顶径公差C、底径公差3、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项目有(acd )。
A、齿距累积误差B、一齿切向综合误差C、切向综合误差D、公法线长度变动误差E、齿形误差。
4、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项目有(ac )。
A、一齿切向综合误差B、齿圈径向跳动C、基节偏差D、齿距累积误差5、齿轮公差项目中属综合性项目的有(ad )。
A、一齿切向综合公差B、一齿径向综合公差C、齿圈径向跳动公差D、齿距累积公差E、齿形公差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正确错误2、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