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刘玉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计算天体质量的公式。
2.了解天体中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推导,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天体中的物理。
2.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奥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要掌握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天体密度的基本方法。
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在今后学习人造卫星。
教学难点1.熟知并掌握计算天体质量的不同表达式,由于题目所给条各不相同,因此从多种表达式中挑选合适的形式较难,主要是对表达式的形式和含义不够熟悉,应理解并记住各种表达式。
教学过程新课教学由地面可测量求地球的质量1、思考: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什么关系?分析: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指向地心,一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另一部分为物体的重力。
只有在赤道和两极处物体的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且赤道处物体的重力最小,两极处物体的重力最大;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很小,在计算时可近似认为物体的重力就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2、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mg =G 2Mm R g =G 2M R M =2gR G ρ=M V =34g RGπ 例1、离地面某一高度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则高度h 是地球半径的 倍。
例2、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和地球的质量M 地之比M 火/M 地=p ,火星的半径R 火和地球的半径R 地之比R火/R 地=q ,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 地之比等于[ ]q 2 2 C二、计算天体的质量由行星或卫星运动量求中心天体的质量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引力提供,由此可列出方程。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3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3节《万有引力理论
的成就》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3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第七章是力学,讲述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对人类智慧影响至为深远、在天体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了解它的发现历程和在人类开拓太空中的作用。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节主要讲解万有引力理论在人类开拓太空中的作用,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2.4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
二、说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是万有引力理论的四个成就: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的天体、预言哈雷慧星回归。
教材一开始以物理学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电子秤、台秤称量物体的质量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联想到如何称量地球;紧接着依次介绍了用万有引力理论来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的天体、。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材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广泛,它与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的知识相结合,可用来求解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分析天体的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与实际问题、现代科技相联系,可以用来发现新问题,开拓新领域.把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在天文学上的基本方法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处理,运动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来自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因此,处理本节问题时要注意把万有引力公式与匀速圆周运动的一系列向心力公式相结合,就可推导出适用于天体问题的公式,并且在应用这些公式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具体应用时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公式进行分析和求解.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1.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体会科学定律的意义.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天体的质量、预测未知天体的学习活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2.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教学难点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科学真是迷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科学真是迷人”部分的内容,思考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1、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值,从而“称量”出了地球的质量.测出G 后,是怎样“称量”地球的质量的呢?2、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 m/s 2,地球半径R=6.4×106 m ,引力常量G=6.67×10-11 N·m 2/kg 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教师活动:让学生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投影学生的推导、计算过程,归纳、总结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总结:1.自然界中万物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敢于探索,大胆猜想,一旦发现一个规律,我们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地球表面,mg=GgR M R GMm 22=⇒,只要测出G 来,便可“称量”地球的质量.3.M=112621067.6)104.6(8.9-⨯⨯⨯=GgR kg=6.0×1024 kg.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称”出地球的质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质量,自然也想知道其他天体的质量,下面我们探究太阳的质量.二、计算天体的质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天体质量的计算”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的质量基本思路是什么?2.求解天体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1.应用万有引力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向心加速度,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心力,进而列方程求解.2.从前面的学习知道,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而行星(或卫星)都在绕恒星(或行星)做近似圆周的运动,而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合力充当向心力,这也是求解中心天体质量时列方程的根源所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课文知识以及前面所学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加以讨论、综合,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1.天体实际做什么运动?而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做什么运动?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3.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其向心加速度有几种求法?4.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求出的天体质量有几种表达式?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5.应用此方法能否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学生代表发言.1.天体实际是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而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把它的运动近似处理为圆形轨道,即认为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2.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时,为了描述其运动特征,我们引进了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三个物理量.3.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状况,求解向心加速度有三种求法,即 (1)a=rv2(2)a=ω2r (3)a=224Tπ·r4.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达方式可得三种形式的方程,即(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为例)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22)2(Tr m rm GMπ月月地=∙,可求得地球质量M 地=2324GTr π.(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 ,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rvm rm MG 22月月地=∙.解得地球的质量为M 地=rv 2/G.(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 和运行周期T ,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rm M G 月地∙=m 月·v·Tπ2.2rm M G月地∙=m 月v 2/r.以上两式消去r,解得M 地=v 3T/(2πG).5.从以上各式的推导过程可知,利用此法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能求环绕天体的质量,因为环绕天体的质量同时出现在方程的两边,已被约掉. 师生互动:听取学生代表发言,一起点评.综上所述,应用万有引力计算某个天体的质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知道这个天体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公式M=GgR 2求解;另一种方法必须知道这个天体的一颗行星(或卫星)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利用公式M=2324GTr π求解.知识拓展天体的质量求出来了,能否求天体的平均密度?如何求?写出其计算表达式. 展示学生的求解过程,作出点评、总结: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求天体的自身密度 由mg=2RMm G和M=334R π·ρ 得:ρ=GRg π43其中g 为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天体半径. 2.利用天体的卫星来求天体的密度.设卫星绕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天体半径为R ,则可列出方程:r Tm rMm G 2224π= M=ρ·334R π得ρ=32332323334/434RGT rRGTr R M ππππ==当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为:ρ=23GTπ.例1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1.49×1011 m ,公转的周期是3.16×107 s ,太阳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向=ma 向=m·(Tπ2)2r①又因为F 向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所以F 向=F 万=G·2rMm②所以由①②式联立可得 M=kgr 27113112232)1049.1(14.344⨯⨯⨯=-π=1.96×1030kg.答案:1.96×1030 kg说明:(1)同理,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4kg ,其他行星的质量也可以用此法计算.(2)有时题干不给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但日常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5天,月球绕地球一周为27.3天. 课堂训练三、发现未知天体让学生阅读课文“发现未知天体”部分的内容,考虑以下问题:课件展示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可计算天体的质量外,在天文学上还有何应用?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哪个行星? 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还可以用来发现未知天体. 2.海王星就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小结:1.本节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是F 引=F 向.2.解题思路: (1)⎪⎪⎩⎪⎪⎨⎧=⇒=⇒===⇒=⇒=3222232323222243)(3344GR r v G r v M r v m R r GTR GT rGT rM T mr r GMm πρππρππ(2)GR g G gR M mg RGMm πρ4322=⇒=⇒=. 布置作业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3、4题.2.查阅发现未知天体的有关资料.。
万有引力定律(刘玉兵)
m1 m2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 F = G 2 r 50 × 50 −11 −7 得:F = 6.67 × 10 × = 1.67 ×10 ( N ) 2 1
说明: 说明:1、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两人相距 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1m时不能把人看作质点 即不能简单套用公式, 时不能把人看作质点, 1m时不能把人看作质点,即不能简单套用公式,因此上面的 计算是一种估算; 计算是一种估算; 2、这样小的力我们是无法察觉的,所以对通常物体进行受力分 这样小的力我们是无法察觉的, 析时无须考虑万有引力。 析时无须考虑万有引力。
G = 6.67×10−11(N ⋅ m2 / kg2 )
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
引力常量 G的测定
引力常量 G
卡文迪许扭称实验的意义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 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 时代; 时代; 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 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 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推广。 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行
苹果总要落回地面 !即使在最高的建筑物上和最 高的山顶上也是如此。 高的山顶上也是如此。 问题提出: 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 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 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 问题提出: 回地面呢? 回地面呢? 这个力必定延伸到远得多的地方! 这个力必定延伸到远得多的地方! 必定延伸到远得多的地方 它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去? 它会不会作用到月球上去? 大胆假设: 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 大胆假设: 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 下落的力 以及地球、众行星与太阳间的作用 下落的力,以及地球、众行星与太阳间的作用 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 力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 !遵循相同的规律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刘玉兵)
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正确解法是: 正确解法是: 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g卫 = G
m 2 R卫
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
g行 = G
M 2 R行
R行 2 m ) g 行 = 0.16 g 行 两式相比得: 两式相比得: g 卫 = ( R卫 M
M 1M 2 2π 2 G = M 1 ( ) l1 2 R T M 1M 2 2π 2
R2 = M2( T ) l2
G
l1
M1 O
l2
M2
4π 2 R 3 联立解得 M 1 + M 2 = GT 2
l1 + l2 = R
3、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的平均密度
例5、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 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 16% 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 求地核的平均密度。 34%, 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求地核的平均密度。(地 球半径R=6.4 R=6.4×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球半径R=6.4×106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5、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卫星的周期
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 例9、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 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 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 , 如果超过了该 速率, 速率 , 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 物体做圆周运动. 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 物体做圆周运动 . 由此能得到半径为 R 、 密度为 ρ 、 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 达式中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 第4 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例题2 已知X星 球半径为R,万有引 力常数为G,该行星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量x ,为则该g xXR 星2 球。的(质忽
G
略X星球的自转)
一、科学真是迷人 不考虑(忽略)
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地球表面 :
GMm R 2 mg
得 : M gR 2 G
背景:178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威 廉·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但根据 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与实 际观测到的天王星的运行轨迹结 果有一些偏差……?
实际轨道
理论轨道
一、科学真是迷人 不考虑(忽略)地球
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
GMm R2
mg
得 : M gR 2 二、计算天体的质G量
利用高空中环绕天体
绕中心天体运动,万有引
一、科学真是迷人 不考虑(忽略)
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地球表面 :
GMm R 2 mg
得 : M gR 2 G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WAN YOU YIN LI LI LUN DE CHENG JIU
问题2:请同学们讨论在 我们出舱考察过程中,是 否还有其他可以测定X星 球质量的方案?
一、科学真是迷人 不考虑(忽略)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WAN YOU YIN LI LI LUN DE CHENG JIU
哦,看来还有很多的未知 天体等着我们去发现。那 么如何去发现和研究一个 未知天体呢?这是我们本 节课重点研究的问题。我 们循着前辈的足迹,看看 他们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 发现了哪些天体?
一、科学真是迷人 不考虑(忽略)地球
银河系
太阳系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千
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 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质量是太阳质 量的1400亿倍。太阳系属于这个庞大星系的恒星 之一,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则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 行星。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 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 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 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 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 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银核为星际尘埃 粒子屏蔽,它们吸收银核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紫外 光。因此银河系是和人类关系很密切的一个宇宙 天体。
第五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 副本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固始慈济高中 刘培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了解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 算天体的质量与密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称量地球质量”“计算太阳质量”的基本方法, 通过了解“称量地球质量”“计算太阳质量”的基本方法, ”“计算太阳质量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的巨大成功。 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的巨大成功。 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通过学习,使学生 深刻体会科学规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 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教学重点: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分析: 分析:
Mm 2π 2 G 2 = m( ) ⋅ r r T 4π 2 r 3 M= GT 2
与行星质量m无关。 与行星质量m无关。只能测得 中心天体的质量( 中心天体的质量(把被测得 天体放在圆心的位置) 天体放在圆心的位置)
课堂练习1 课堂练习1: 计算地球的质量, 计算地球的质量,除了一开始的 方法外,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方法外,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借助于月球可不可以? 借助于月球可不可以? 那么需要知道哪些量? 那么需要知道哪些量?
小
结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一般有两 1、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一般有两 条思路: 条思路: (1)F 环绕天体所需的向心力 (1)F万有引力=环绕天体所需的向心力 (2)地面(或某星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 (2)地面(或某星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F万有引力. 地面 2、解题技巧:把握基本方程,立足数学推理。 解题技巧:把握基本方程,立足数学推理。 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的发现 天文学的发现中起到了关键 3、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的发现中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 的作用.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要求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理解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计算天体质量的公式。
2、了解天体中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奥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于实践,反过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3、根据已有条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四、学情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它对物理学、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对科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学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讨论、谈话、练习、多媒体辅助六、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前预习学案。
七、时安排:1时八、教学过程一、“科学真实迷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科学真实迷人”部分的内容,思考问题1、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说明卡迪许为什么能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例题1】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s2,地球半径R =64×106,引力常量G=667×10-11 N2/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g二、计算天体的质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天体质量的计算”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求解天体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第一部分,从中找出相应的答案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环绕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其向心加速度,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进而列方程求解2、从前面的学习知道,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而行星(或卫星)都在绕恒星(或行星)做近似圆周的运动,而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合力充当向心力,故对于天体所做的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只能是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这也是求解中心天体质量时列方程的根所在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知识以及前面所学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加以讨论、综合,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教学设计8: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方法,体会科学定律的意义。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天体的质量、预测未知天体的学习活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计算天体的质量。
难点: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2.doc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
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结合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三种表述方式可得三种形式的方程,即
通过本节的学习,重点要使学生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未知世界的作用,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发现求知天体,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1.物理模型的建立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在研究天体的运动问题中,我们近似地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r,T是行星公转的周期,如何求出太阳的质量M呢?
应用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求出的天体质量有几种表达式?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⑴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答案:A
2.(对应要点二)已知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
境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平均密度的是 ( )
A.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下落的 高度H和时间t B.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
出飞船的周期T
C.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和火 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D.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离火星 表面的高度H和卫星的周期T
总结: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天体的质量: 2 2 Mm mv 4 Mm 2 G 2 m r m 2 r G 2 mg r r T R
三、计算天体的密度
4 r Mm 2 M G 2 m r 2 GT r T M ρ V 若环绕天体m接近中心天体 4 3 V R M 表面飞行则密度多少? 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对物理学、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 远的影响;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 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对科学文化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使 人们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时至今 日,数千颗人造卫星正在按照万有引力定律 为它们设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着。所以没有 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今天的天空漫步,当 然也没有卫星通信时代了。以至于阿波罗8号 从月球返航的途中,当地面控制中心问及 “是谁在驾驶”的时候,指令长这样回答: “我想现在是牛顿在驾驶。”
2 3
2
3r 3 3 GT R
3
r=R
3 3 GT
练习三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一个不知名的行星,并进入靠 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宇航员进入预定的考 察工作,宇航员能不能仅用一只表通过测定时间 来测定该行星的密度?说明理由及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中万物运动的规律一直充满了好奇与探索。
而伟大科学家牛顿的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万有引力理论,为人类揭开了宇宙奥秘的一道大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并对其对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发现万有引力理论的牛顿伊萨克·牛顿,17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誉为“自然科学皇冠上最辉煌的明珠”。
在1665年至1666年牛顿在家等待着大规模瘟疫解除的这段时间里,开始了对万有引力的思考,并于1666年发表了他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科学论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这本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
他认为,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了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的支配,而这个力量就是“引力”。
在此基础上,牛顿进一步研究了行星运动规律,并成功解释了行星轨道的形状和运动速度等问题。
这一伟大的发现,使牛顿成为了科学史上的巨人,并为其之后的科学研究立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 解释了行星运动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为解释行星运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他根据开普勒的定律和他自己的引力理论,成功预测了行星运动的轨迹以及行星与太阳的相互作用。
这一成就使得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2. 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不仅适用于天体运动,还适用于物体在地球上的运动。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理论,人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速度,这为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例如,设计建造桥梁和飞机等工程项目时,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理论来计算负荷、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3. 促进了科学方法的发展万有引力理论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牛顿的理论是基于大量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导得出的,并通过实验验证取得了成功。
这种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范例和指导,成为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石。
三、万有引力理论的影响1. 深化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揭示了地球和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省一等奖)
课题名称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设计者康志兵
学生讨论展示
3 根据上面的推导,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有多个,
如: F=m v 2
r 、F=mω2
r 、F=m
,我
们通常选择哪个方程来计算太阳的质量为什么利用此方法能否求出地球的质量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列方程、计算:
得:
教材 学案
学生展示搜集成果
4请你总结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法
2 环绕天体法
教材 学案 查阅资料
学生推导 展示
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
1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
密度是多少
2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3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在该星体表面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为F,则该星体的密度是多少
教材 学案 查阅资料
学生讨论展示
的匀速圆周运动,使计算v 、ω、T 、an ,并分析轨道半径r 与v 、ω、T 、an 的关系。
教材 学案
7为什么说开普勒第三定律“ ”中与中心天体有关
学生查阅资料 展示
8.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可估算天体质量外,还可以在天文学上有何应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哪些行星
还可以用来发现未知的天体。
海王星、冥王星
教材 学案
通过海王星、冥王星预测直至发现的过程,渗透物理学史的思
r T m r
Mm G
2
2
)2(π=2
3
24GT r M π=。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观课有感莒南三中刘玉华老师执教《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在教学视频中.刘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使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刘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一系列的有内在联系,循序渐进的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
采用以问题为主线,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引导,层层递进展开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刘老师贯彻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刘老师这节课在教学中设计了知识回顾、学习探究、随堂练习、知识拓展、巩固练习等环节。
同时这也是一节让学生在前人的指引下进行推导应用的创新课,既是知识的传授课,又是能力、情感的培养课,它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学生亲自参探究得到结论来更好贯彻教学目标。
从课程分析可知教学目标: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推理过程,培养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新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方法。
刘教师采用引导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方法,让学生知道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并能够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来计算太阳的质量,再由此迁移发散到各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3.某人造地球卫星沿圆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6.8×103km,周期是5.6×103s。试从这些数据估算地球的质量。
4.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图7.34)。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
D.它们两两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3.BD解析:轨道半径等于等边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r= = l,根据题意可知其中任意两颗星对第三颗星的合力指向圆心,所以这两颗星对第三颗星的万有引力等大,由于这两颗星到第三颗星的距离相同,故这两颗星的质量相同,所以三颗星的质量一定相同,设为m,则有2G cos30°=m· · l,解得m= ,它们两两之间的万有引力F=G =G = ,故A错误,B、D正确;线速度大小为v= = · = ,C错误.
A.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其重力都一样
B.物体从地球表面移到高空中,其重力变大
C.同一物体在赤道上的重力比在两极处小些
D.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
B.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C.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利用“地—月系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正确性,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得到了推广和更广泛的应用
2.A【解析】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被誉为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A正确;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B错误;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行星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C错误;牛顿利用“地—月系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得到了推广和更广泛的应用,D错误。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3 一宇航员为了估测一星球的质量, 练习3、一宇航员为了估测一星球的质量,他在 该星球的表面做自由落体实验:让小球在离地面h 该星球的表面做自由落体实验:让小球在离地面h高 处自由下落,他测出经时间t小球落地, 处自由下落,他测出经时间t小球落地,又已知该星 球的半径为R,试估算该星球的质量。 球的半径为R 试估算该星球的质量。
“科学真是迷人” 科学真是迷人” 科学真是迷人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 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力mg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即:
Mm mg = G 2 R
式中M是地球的质量; 式中M是地球的质量;R是 地球的半径。由此解出: 地球的半径。由此解出:
练习2 已知在月球表面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 练习2、已知在月球表面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 10m/s 抛一物体,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30m 30m, 抛一物体,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30m,又已知月 球的半径位1740km 试计算月球的质量。 1740km, 球的半径位1740km,试计算月球的质量。
gR2 9.8× (6.4 ×106 )2 M= = = 6.0 ×1024 (kg) 6.67×10−11 G
“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许 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卡文迪许 英国人卡文迪许(1731 1810) 英国人卡文迪许(1731—1810)是有史以来最伟 (1731 1810)是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热学、电学、 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热学、电学、化 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一百多年前, 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一百多年前,卡文迪许 就用自己设计的扭秤, 就用自己设计的扭秤,推算出了地球密度是水密度 5.481倍 现在的数值为5.517) 5.517), 的5.481倍(现在的数值为5.517),并计算出了地球 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数。后人称他是“ 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数。后人称他是“第一个称量 地球的人” 地球的人”。 一生俭朴的卡文迪许留下大笔遗产, 一生俭朴的卡文迪许留下大笔遗产,其中一部 分由他的家族在1871年捐赠给剑桥大学, 1871年捐赠给剑桥大学 分由他的家族在1871年捐赠给剑桥大学,剑桥大学 用这笔钱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用这笔钱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对一百多年来物理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前后培养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6 26人 大的贡献,前后培养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6人。
mM 2π G 2 = m r r T
2
4π 2 r 3 解得: 解得: = M GT 2
地球公转周期为: 地球公转周期为: T = 365 × 24 × 3600 = 3.15 ×107 s
4 × 3.14 2 × (1.5 × 1011 ) 3 代入数据得: = 代入数据得: M = 2.0 × 1030 kg 6.67 × 10 −11 × (3.15 × 107 ) 2
注: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求围绕天体的质量 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发现未知天体
到了18世纪,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有7颗行星, 到了18世纪,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有7颗行星,其 18世纪 1781年发现的第七颗行星 年发现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有些 中1781年发现的第七颗行星 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有些 古怪” “古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与实际观 测的轨道有一些偏差。 测的轨道有一些偏差。
“科学真是迷人” 科学真是迷人” 科学真是迷人
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 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就可 以称量地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科学奇迹。 以称量地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科学奇迹。难怪一 位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 位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地说 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 “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 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 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 有人问李政道教授,学物理时什么东西给他的 有人问李政道教授, 印象最深?他毫不迟疑地回答, 印象最深?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是物理学法则的普 适性深深地打动了他。 适性深深地打动了他。 物理学基本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 物理学基本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使人充分 领略了它的优美, 领略了它的优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以无限 热情献身于对科学规律的探索。 热情献身于对科学规律的探索。
练习4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练习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 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试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 径为R,引力常量为G,试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
解:不考虑自转影响时,地球表面引力等于重力 不考虑自转影响时, mM gR 2 G 2 = mg 得: M = R G
M M = 由密度公式有: 由密度公式有: ρ = 4 3 V πR 3
解: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v2 10 2 10 g= = = (m / s 2 ) 2x 2 x 2 × 30 6
月球表面物体引力等于重力: 月球表面物体引力等于重力:
mM G 2 = mg r
gr 2 解得: 解得: M = G
10 × (1.74 × 106 ) 2 代入数据得: 代入数据得: M = 6 = 7.6 × 10 22 kg 6.67 × 10 −11
冥王星的发现
海王星发现之后, 海王星发现之后,人们发现它的轨道也与理论计 算的不一致. 算的不一致.于是几位学者用亚当斯和勒维列的方法 预言另一颗新行星的存在.在预言提出之后,1930年 预言另一颗新行星的存在.在预言提出之后,1930年, 汤博发现了这颗行星——冥王星. 冥王星. 汤博发现了这颗行星 冥王星
3g 地球平均密度为: 地球平均密度为: ρ = 4πGR
r
F 向 F引
m
M
θ G R
二、黄金代换
在地球表面有: 在地球表面有:
ω
mM mg = G 2 R
GM = gR 1.5× 已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1.5×1011m,试 1.5 估算太阳的质量M 估算太阳的质量M。
解: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力。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为地球公转的向心力。
“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 (Adams) (Adams)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威 Verrier) 耶(Le Verrier)在互不知晓的情况 下分别进行了整整两年的工作。 下分别进行了整整两年的工作。1845 年亚当斯先算出结果, 年亚当斯先算出结果,但格林尼治天 文台却把他的论文束之高阁。1846年 文台却把他的论文束之高阁。1846年9 18日 勒威耶把结果寄到了柏林, 月18日,勒威耶把结果寄到了柏林, 却受到了重视。柏林天文台的伽勒(J.G.Galle) 却受到了重视。柏林天文台的伽勒(J.G.Galle)于第二晚就 进行了搜索, 进行了搜索,并且在离勒威耶预报位置不远的地方发现了这 颗新行星。后来,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 颗新行星。后来,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使 哥白尼学说和牛顿力学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哥白尼学说和牛顿力学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对重力的再认识
一、引力不是重力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叫重力,但是,严格说来, 叫重力,但是,严格说来,重力并不等 于地球的引力。 于地球的引力。 物体都随地球的自转而围绕地轴做 匀速圆周运动(地球两极除外) 匀速圆周运动(地球两极除外)需要的 向心力, 向心力,与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 两个分力。 两个分力。 用重力的大小G 来代替引力的大小 相对误差不超过3 , F,相对误差不超过3‰,方向的偏离不 超过6′所以在粗略的计算中, 6′所以在粗略的计算中 超过6′所以在粗略的计算中,是可以 用重力来代替地球引力的。 用重力来代替地球引力的
解:由自由落体公式可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由自由落体公式可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h= 1 2 gt 2 ∴g = 2h t2
星球表面物体引力等于重力: 星球表面物体引力等于重力:
gR 2 得: M = G 2hR 2 所以星球质量为: 所以星球质量为: M = Gt 2
mM G 2 = mg R
实际轨道 理论轨道
视频:踏上旅途 视频: 视频: 视频:银河系
练习1 练习1、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举算出地球的质量 A、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B、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T 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T C、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D、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