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植树-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树和植树的意义2.掌握简单的数学量词:几个、多少个3.通过实物操作巩固数学概念教学重点1.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数学概念2.学习用数量词描述物品的数量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树和植树的意义2.掌握几个、多少个等数量词教学内容1. 教学引入1.引出话题:种树的好处、种树的意义2.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理解植树的重要性3.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树吗?树有哪些特点?2. 教学过程(1)实物操作1.教师用实物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如3个、5个、8个苹果2.向学生解释,我们用“几个”或“多少个”来表示这些物品的数量3.让学生按照要求在课桌上放置不同数量的木棍或其他物品,如2个、4个、6个木棍,让学生感受不同数量之间的区别(2)数学理论1.沟通学生学会用“几个”或“多少个”来描述一定数量的物品2.因为我们要种植树,所以要了解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观察图片、文字和视频,了解树的基本特点3.讲解植树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植树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等3. 教学总结1.回顾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数量词的概念和树的基本特点2.强调植树的重要性,为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分领红、黄、绿“学生守护森林”的小卡片,培养爱护环境、积极参与植树等好习惯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物品实物操作、图片展示、视频观看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环境,记录下发现的树、树的种类和特点等信息。
2.在校内外找到10个物品,使用数量词描述这些物品,并画出对应数量的图形图像。
教学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的重要性,掌握数量词的概念和用法,并且可以通过实物操作不同数量的物品来深入理解数量词的含义。
同时,让学生了解珍惜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绿化美化的意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 植树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植树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掌握种植树苗的方法。
3.了解植树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植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掌握种植树苗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内容1.了解植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讲解植树的好处和重要性。
–讲解植树的步骤和要点。
2.掌握种植树苗的方法。
–讲解树苗的选购和保存方法。
–讲解树苗的种植方法。
3.激发学生植树的兴趣和意愿。
–通过视频、图片展示植树的美丽和意义。
–讲解如何参与植树活动。
教学方式1.知识讲解和演示。
2.视频展示和观摩。
3.小组合作和讨论。
4.亲身体验和实践。
四、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
2.PPT演示文稿。
3.植树活动视频和图片资料。
4.树苗和工具。
5.实际植树场地。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植树的美丽和意义。
2.讲解植树的好处和重要性。
讲授(25分钟)1.讲解植树的步骤和要点。
–步骤一:选好植树地点。
–步骤二:选好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步骤三:准备好种植工具和树苗。
–步骤四:挖坑、培土、种苗、压实、浇水。
–步骤五:栅栏围护和保护。
2.讲解树苗的选购和保存方法。
–树苗应该选择外表正常、叶片饱满、根系健康的树苗。
–树苗需要保证通风、防止催芽和病菌生长。
3.讲解如何参与植树活动。
–参与当地的植树义务活动。
–组织自己的家庭或小区植树活动。
实践(40分钟)1.小组合作,准备植树工具和树苗。
2.带着小组去植树场地,实际植树体验。
3.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总结(5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植树的成果。
2.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和经验。
六、教学评价评价要求1.学生能够掌握植树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植树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环保行动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植树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分组讨论法.五、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六、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课件七、参考资料新编教案与课时达标,上网查找资料.八、回顾相关旧知识1、直接写得数90÷3= 80÷2 = 60÷2= 80 ÷4 =420÷7= 540÷9= 180÷6= 810÷9=2、想一想,填一填(1)45×()= 90 90÷()=45(2)40÷2=()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十,就是().3、连一连630÷7 80 120÷3240÷8 40 270÷9320÷4 90 40×2240÷6 30 270÷3小组交流口算方法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板书课题——植树2、探索新知,讨论算法出示课件图片(书本P)10师: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生1:看到有36个小朋友生2:小朋友们在植树生3:提出问题: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每组3人,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列式36÷3师:怎么计算呢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生2:30÷3=106÷3=210+2=1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很多口算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给鼓励和表扬.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性地板书,并引导学生关注几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问学生哪种算法最简便,最喜欢用哪种方法.3、基础练习,应用新知试一试第1题,第2题【二】、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拓展练习,应用新知1、口算:80÷4= 480÷4= 360÷6= 40÷4= 350÷5= 420÷7=120÷2= 500÷5= 280÷7= 240÷4 800÷8= 480÷6=2、46÷1 48÷4 630÷9 96÷399÷3 100÷5 720÷8 86÷23、在()里填上“>”“<”或“=”.48÷4()84÷4 720÷8()720÷924×3()24×2 26÷2 ()26×24、本题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独立计算后将逐个算式对号入座. 明确:有的球没进篮,有的篮没进球.【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六】、板书设计:植树36÷3= 12(组)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组)生2:30÷3=106÷3=210+2=12(组)(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植树教学设计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植树活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植树活动的热情。
7.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展示与点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自信心。
8. 课后作业与延伸:
6.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 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间的学习和进步。
7. 家长评价与反馈:
-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反思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并互相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个小组都能够围绕植树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也发现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工不明确、讨论方向偏离主题等。我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进行小组讨论。
- 长度单位换算:米与厘米的换算,应用于测量树木高度、距离等。
- 统计方法:收集、整理植树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3. 植树活动案例分析:
- 城市绿化植树案例:分析城市绿化植树的方法、效果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防风固沙植树案例:探讨防风固沙植树的意义、实施策略及其对沙漠化的防治作用。
4. 小组讨论主题:
1. 学生层次:
(1)知识层次: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但对于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运算,如植树问题中的数量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2)能力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但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尚需加强。在解决植树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的学生占一定比例,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植树(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植树(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植树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学会数学中计数的方法,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距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植树的重要性及测量距离的方法。
2.数学计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产生行动自觉性。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测量距离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老师播放环保主题课件,向学生介绍植树的重要性。
2.为了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爱护意识,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植树。
2. 实践环节
1.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植树活动。
2.带领学生使用卷尺测量不同植树地点的距离,记录数据。
3.根据所得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计算方法进行数据统计。
如:做表格,制作图表。
3. 归纳总结
1.分组展示各自的数据统计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利用所学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数方法。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植树的重要性和测量距离的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方法进行数据统计。
3.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数据的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了解到植树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巩固了数学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测量距离的方法。
但是,应该在植树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意识教育。
下一步,在植树实践中也应重视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的方法引导。
《植树》(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植树》(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植树》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对称与平移》,第七节《植树》。
内容包括:1. 理解树与间隔的概念;2. 掌握沿直线上树的方法;3. 学会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4. 学会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间隔数。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树与间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学生能够掌握沿直线上树的方法,并能够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和间隔数;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树与间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沿直线上树的方法,并能够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和间隔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窗外的树木数量。
2. 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树与间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树与间隔的关系。
3. 方法讲解:向学生讲解沿直线上树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
4. 练习与讲解: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集体讲解答案,引导学生理解植树的数量和间隔数的关系。
5. 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树问题树与间隔的概念沿直线上树的方法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封闭图形上植树的间隔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树与间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家附近树木的数量和间隔数,并写在练习本上。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附近的树木数量和间隔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树与间隔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沿直线上树的方法,以及计算封闭图形上植树的数量和间隔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教案选用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植树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植树的过程;
3.能够对插秧的数量进行简单的比较。
教学重点
1.理解植树的重要性;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植树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对比插秧的数量。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
1. 课文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在课文中,为什么要去植树?
3.插秧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 操作学习
教师出示插秧图片,利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哪组的插秧数量更多?
第三步练习
1. 课后练习
学生完成课本P6页的练习。
2. 渗透性练习
在日常锻炼中,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植物,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并记录他们保护环境的行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使用了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从而引入植树的主题。
并且,对课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重点讲解。
在操作学习环节中,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丰富了学生的比较思维。
同时,加强了渗透性练习,培养了学生的爱护环境的意识,让知识落地生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植树》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植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乘与除的第4课《植树》,主要内容是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通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2. 学生能够准确进行口算,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乘法,并对乘法口算有一定的掌握。
在本课中,引入除法概念和口算方法,需要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部分学生可能对除法概念和口算方法还不熟悉,对除法的计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植树。
教师提问学生:植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积极回答,并与学生讨论植树需要的数量和分配问题。
第二环节:引入除法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除法的概念,用简单的例子解释除法的含义,如将某个数量分成若干等份。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法的运算符号和读法,并与学生一起读写除法算式。
- 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如54 ÷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
第三环节:探索口算方法-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计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分组、逐位相除等,并帮助学生总结口算方法的规律和步骤。
-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与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和提示,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植树(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植树(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植树的重要性;2.知道种植树苗的方法及规范,掌握树木的成长规律;3.观察、描述及记录树木的生长变化;4.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提高自我保护及自救能力。
教学重点1.种植树苗的方法及规范;2.树木的成长规律。
教学难点1.如何观察、描述及记录树木的生长变化;2.如何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提高自我保护及自救能力。
教学准备1.学校附近的公园、街道树木;2.录音设备;3.照相机;4.记录工具,如笔、笔记本等;5.树苗;6.园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图片、录音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引导学生明白植树的重要性。
2. 探究(30分钟)1.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校园或公园,观察树木。
2.教师根据所选树木的类型和成长情况,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树干的高度、粗细;–树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树的分枝情况及形态;–树木周围的环境、空气和气温条件。
3.学生跟随教师记录树木信息,每个小组对观察到的树木进行及时的记录,并将结果汇总。
3. 植树(30分钟)1.学生根据所记录到的信息,选择适合植树的树种,共同讨论树木的种植方法和规范。
2.学生分组植树,按照适当的距离,为树木挖坑、倒入肥料、填土、浇水、覆盖保护材料等步骤进行。
3.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并鼓励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 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利用照相机拍下记录植树的过程和结果。
2.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点评,并与同学们一起回顾植树的意义、树木的成长规律、植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
5.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同学们回家后,对自己所植树苗进行记录,每周进行一次观察和描述,记录树木的生长变化,形成一份小结。
总结通过本次植树行动,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植树的意义,学会了植树的方法和规范,掌握了树木的成长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自我保护及自救能力。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植树-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植树的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1.树木是重要的物质和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2.树木的生长和发展过程;3.学习和掌握计数,能够用“大约”、“多少”等词汇描述数量;4.理解面积,学习简单的面积计算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植树活动,让学生:1.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技能;2.着重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责任感;4.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植树活动,促进学生:1.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观念;3.感悟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精神。
##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实地实践活动学习树木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树木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2.学习和掌握计数,在实践中巩固对数量描述的基础知识;3.学习简单的面积计算知识,扩展思维方向。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到真知;2.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避免有些学生被忽略;3.督促学生注意环境保护,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三、教学流程设计1. 前置活动1.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树木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2.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树木的特点、生长环境、适应环境等信息;3.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树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怎样植树?草莓园需要种多少树?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2. 实践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规划好的植树方案到校园内植树;2.学生在植树过程中,观察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记录下树木的生长过程;3.学生按照规划好的面积布局安置树苗,测量面积,计算树苗的数量;4.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记录,并互相核对。
3. 后续活动1.学生回到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树的好处;2.学生交换自己的学习笔记,完成课堂总结;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其团队的报告,并在班级公开报告,让同学和家长共同参与。
《植树》教学设计(精选18篇)
《植树》教学设计(精选18篇)《植树》篇1植树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
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三、拓展应用1、46÷284÷4630÷996÷3 66÷3100÷5720÷848÷2 2、 7元 84元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在里填上“>”“<”或“=”。
48÷484÷4720÷8720÷9 24 × 324 × 2 26÷226 × 2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植树》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4.4植树问题。
我们将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2. 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比如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里植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会通过PPT展示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植树问题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复杂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树问题1. 基本概念:植树:在一定区域内种植树木。
植树问题:如何合理安排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计算植树的总数。
2. 解题方法:根据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画图、列式等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计算下面这个问题: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里,每棵树之间的间隔是2米,花坛的长是10米,宽是5米,一共需要植树多少棵?2. 答案:一共需要植树25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解决更复杂的植树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4 植树(教案)
第4课时植树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吗?上次植树节,淘气和笑笑的学校买了一批树苗美化校园。
学校打算组织植树活动,分给各个班级来种植。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分的吧!(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你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他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板书:植树)预设:有36棵树苗,分给3个班去植树,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出示问题: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1)独立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考虑,自己尝试列式36÷3,并计算出结果在小组内与同伴互相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预设:方法一:直接口算。
方法二:分小棒得到:先分3捆:30÷3=10,再分6根:6÷3=2,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植树”的现实情境,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经历实际分物的过程,再次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每班分得:10+2=12。
(2)集体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集体反馈交流。
教学时,引导学生把叙述计算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结合起来,简述思考过程。
教师提问:30÷3=10是“摆小棒”时的哪一步?6÷3=2呢?10+2呢?2.借助点子图理解算法教师:每班分到树苗后,要开始分组植树啦!(出示: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得到结果,再用借助数的组成方法计算出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植树》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植树》教案第一篇: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植树》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植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自悟学习的条件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算式朋友,你们看喜欢吗?(出示:63,124,186,357)师:口算时,你有什么感觉?生:非常好算,很容易算出来。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利用乘法口诀。
师:现在,我们再来认识几位算式朋友。
(出示:303,6002,5607,3609)师:口算时,你又有什么感觉?生:很好算,一下子也能算出来。
师:你又是怎样算出来的?生:0不参加计算,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后,只要在后面补0就行了。
师:好,不错。
现在老师也想认识你们带来的新朋友,你们带来了吗?生整理自己的口算卡,口述,师板书1005,30006,2018,40008,师:你们能算出结果吗?生演算。
师问:你又有什么新感觉?生:只要认真,也能很快算出来,但不像上面的题那么容易。
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利用乘法口诀,在心里先想出整十数,再看看几个0不参加计算。
算出结果后再在后面补上不参加计算的0。
说得好的同学受到了掌声鼓励。
二、自悟学习的目标师:刚才老师认识了你们为我带来的新朋友,老师特别高兴,谁还给老师带来了不曾认识的朋友?在教师鼓励下,生又口述,师板书844,963,662,555,师:你们真不简单,这样的朋友也让你们请来了。
老师非常开心,我们大家共同来认识它们好吗?学生非常欢喜,对于新内容的出现表示欢迎,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他们已经迫不急待,跃跃欲试。
师:有哪些小机灵已认识它们了?师:那些认识它们的小机灵一定特想给大家介绍它们,不过我也要给那些不认识它们的同学一次机会,要不然,他们会不高兴的。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植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树》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植树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己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自己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小棒或者其他物品用于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一条路上植树,每隔几米植一棵树,那么第一棵树和最后一棵树之间的间隔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植树|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4植树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植树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的基本概念,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的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植树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树木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片树木繁茂的森林,引导学生思考树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植树的基本概念,包括树种选择、植树时间和方法等。
3. 植树技巧演示:使用树木模型进行植树技巧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树的步骤和要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植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植树的行数、每行植树的数量等。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树的基本概念。
2. 植树的技巧与步骤。
3. 植树的计算方法。
4. 植树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课堂所学,画出植树的步骤和技巧。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要在学校的操场上植树,请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 植树步骤和技巧的画图作业。
2. 如果操场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每隔5米植一棵树,那么需要植树的行数是10行,每行植树的数量是5棵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
一、教学内容:植树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五、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课件
七、参考资料
新编教案与课时达标,上网查找资料。
八、回顾相关旧知识
1、直接写得数
90÷3= 80÷2 = 60÷2= 80 ÷4 =
420÷7= 540÷9= 180÷6= 810÷9=
2、想一想,填一填
(1)45×()= 90 90÷()=45
(2)40÷2=()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十,就是()。
3、连一连
630÷7 80 120÷3
240÷8 40 270÷9
320÷4 90 40×2
240÷6 30 270÷3
小组交流口算方法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
秋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板书课题——植树
2、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出示课件图片(书本P
)
10
师: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1:看到有36个小朋友
生2:小朋友们在植树
生3:提出问题: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组3人,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列式36÷3
师:怎么计算呢
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
生2:30÷3=10
6÷3=2
10+2=1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很多口算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给鼓励和表扬。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性地板书,并引导学生关注几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问学生哪种算法最简便,最喜欢用哪种方法。
3、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试一试第1题,第2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口算:
80÷4= 480÷4= 360÷6= 40÷4= 350÷5= 420÷7=
120÷2= 500÷5= 280÷7= 240÷4 800÷8= 480÷6=
2、46÷1 48÷4 630÷9 96÷3
99÷3 100÷5 720÷8 86÷2
3、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 ()26×2
4、本题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独立计算后将逐个算式对号入座。
明确:有的球没进篮,有的篮没进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
植树
36÷3= 12(组)
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组)
生2:30÷3=10
6÷3=2
10+2=12(组)
(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