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选修课《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选修课《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
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基础英语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英美文化》是一门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为一体的选修课,旨在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背景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美两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概貌,使其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基本要求:
1、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容忍性;
4、为学生阅读英文报刊、英文原著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国家历史—英国篇1第二讲国家历史—英国篇2
第三讲国家历史—美国篇1 第四讲国家历史—美国篇2
第五讲政治体制—英美篇第六讲经济体制—英美篇
第七讲文学艺术—英国篇第八讲文学艺术—美国篇
第九讲教育体制—英美篇第十讲社会习俗—英美篇
第十一讲流行文化—英美篇第十二讲宗教习俗—英美篇
第十三讲新闻媒体—英美篇1 第十四讲新闻媒体—英美篇2
第十五讲语言差异—美语、英语的差异第十六讲总结
四、学时分配:
五、主要参考书:
[1]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毛贵荣宗玉《问答美国》外文出版社2001.1
[3] 张奎武《英美概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教研室主任:
分院(系)领导:。

英美文学教学大纲本科英语专业总结

英美文学教学大纲本科英语专业总结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文学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Literature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学时:34(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4)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商务英语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英美概况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英美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1版;参考书目:《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罗经国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张鑫友编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版;《英国文学习题集》,田强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二、课程介绍1、《英美文学》课程是英国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覆盖了英国文学从古代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到现代文学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为止13个多世纪的文学史及主要作家作品。

其中主要包括下面几个主要大的历史阶段:1).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时期的史诗,2).诺曼征服时期的罗曼史,3).乔叟时期的诗歌,4).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5).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散文,6).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7).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和8.现代主义时期的多种文体并存。

教学内容除教材内容以外,还增加了一些课外参考书目中的作品供学生欣赏、阅读,以其达到文学史虽然是历史的,传统的,但文学作品的选择却力求达到体系先进,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此课程学习中,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素质提高尽一份责任。

2、英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

《英美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M1
0.5
讲授
0.5
网络平台作业
20
5.2
5.2英国和美国的工业概况
两国工业各自的特点
M1
1
讲授
1
网络平台作业
21
5.3
5.3英国和美国的农业概括
两国农业各自的特点
M1
1
讲授
1
网络平台作业
22
5.4
5.4英国和美国的经济贸易
两国经济贸易各自的特点;
结合中美贸易战,指出美方的霸权主义
M1
0.5
讲授
0.5

三、课程内容
序号
章节号
标题
课程内容/重难点
支撑课程目标
课内学时
教学方式
课外学时
课外环节
1
第1章
第1章英美两国的地形特点概述
本章重点难点:英国和美国的地形特点;美国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M1
4
讲授
4
网络平台作业
2
1.1
1.1英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
英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地理方面重要特征
This is a selective cours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By introducing the geography,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poli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t elabora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ore valu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t is helpful for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way of thinking, values and lifestyles of the UK and the US. This course could equip students with certain ability to comprehe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UK and the US. Besides, students' language skill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s would also be enhanced.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美文化课程的教学在各个教育机构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美文化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社会的背景、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在英美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学大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估标准。

首先,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英美社会的历史和政治体系。

学生需要了解英美的历史发展,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

他们应该了解英美的政治体系,包括选举制度、政府机构和政治运作方式。

通过对历史和政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美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熟悉英美的文学和艺术。

学生需要学习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他们还应该了解英美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音乐和电影。

通过学习文学和艺术,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三,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英美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学生需要了解英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他们还应该了解英美社会的文化传统,包括节日、习俗和礼仪。

通过对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英美社会,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此外,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还要求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和分析。

学生需要比较英美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异同之处,包括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文化表达方式。

他们还应该分析英美社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全球化的影响。

通过跨文化比较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全球视野。

最后,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运用英美文化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或撰写关于英美文化的研究论文。

他们还应该创新地运用英美文化元素,例如设计英美风格的服装或制作英美风格的艺术品。

通过实践和创新,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解读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解读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解读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解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学习英美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学校和机构开始开设英美文化课程。

本文将对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解读,探讨其内容和意义。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个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文件。

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教学目标是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的核心。

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美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英美文化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

其次,教学内容是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包括英美社会的组织结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英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地融入和理解英美文化。

此外,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教学方法是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中的重要一环。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包括传统的讲授和讨论,也包括互动式的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评估方式是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评估方式应该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论文、小组项目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英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英美文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

其次,英美文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

《英美文化》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要点

《英美文化》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要点

13级《英美文化》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根据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该课程基本以理论课为主,以教材为教学中心,附以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作为教学补充材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内容包括:英国与美国的地理、社会生活、宗教、文化、教育与艺术。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人文特征、宗教、社会、教育与文艺等基本情况,包括社会各层面的发展和特征表现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等。

理解西方思想的根源,包括英、美两国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根源与形成;理解英国历史发展对其现今社会、宗教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历史渊源。

掌握英、美两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点,以及用于分析国家社会现象的历史辨证方法。

此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英美文化博览是一本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目前对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观念和衣食住行诸多方面知之甚少,或缺少切实地了解,甚至出现空缺,这显然不能同日益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想一致。

因此,新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适当选择英美国家有关文化最新音像资料和影视资料,使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气候、文化风俗等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教材:《美英文化博览》,总课时36课时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英国文化§1-1 英国文化背景教学要求:1.了解英国的名称,英国概况,英国地势,气候,人口。

2.英国的主要分区;教学内容:一、英国的名称二、英国概括三、英国地势四、英国气候五、英国人口六、英格兰七、苏格兰八、威尔士九、北爱尔兰教学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都市自学法了解英国概况,地势,及地理分区并且利用PPT及多媒体。

英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0学时:5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一、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课程性质: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是一门素质拓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课程目标:通过介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及其文化传统,使学生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扩展自身人文知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扫除缺乏背景知识的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导课程:综合英语后续课程: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历史、人文特征、经济、宗教、社会、教育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理解西方思想的根源,包括英、美两国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根源与形成;理解英国历史发展对其现今社会、宗教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历史渊源,掌握英、美两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点,还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思考能力。

素质目标:以认识和解读英语国家文化为切入点,深化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内涵关联,提升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能力。

在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察能力、文化思索能力、文化甄别能力和文化探索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 of the UK授课学时:4教学内容:英国的国土和人民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英国国家的组成、地理、气候、旅游名胜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英国的主要民族及英国人的性格特点。

Chapter 2 The Origins and Shaping of the Nation授课学时:6讲授内容:英国国家起源和形成基本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历史,掌握主要历史事件及人物。

《英美社会与文化》教学内容框架

《英美社会与文化》教学内容框架

《英美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英美社会与文化》是介绍英国社会和美国社会方方面面文化知识的一门课程。

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奋斗的人才。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和各种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和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学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文化积累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政府形式、教育制度、新闻媒体、体育运动、节日假日、社会问题、科技成果、著名景区、流行文化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第四章:英国政府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君主政体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点,议会的形式和职责,首相和内阁的产生过程,当代英国政府的内部构成,宪法和议会的历史由来,英国王室的作用,上下议院各自的职能。

教学重点:君权神授、内战、大宪章、大议会、1689年《权利法案》、内阁、首相、宪法、议会的权利与职能、君主的角色、上议院、下议院。

第六章:英国教育制度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教育制度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当代基础教育制度的特点,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英国教育制度的目的、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关系、教会对学校的影响、1944年教育法案、综合制中学、语法学校、国家课程、公立学校、GCSE、GCE-A、GNVQs、开放大学。

第九章:英国媒体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几大主要报纸,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大报和小报,英国广播公司的主要特征和各类节目,以及媒体对政治的影响。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95、04096课程英文名称:British Literature & American Literature学时数:144 学分数:8适用层次和专业: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英美文学》是我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提高,增强学生读对西方文学知识及文化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各章节学时分配第一部分英国文学第一章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文学(1学时)第一节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文学渊源知识点:该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第二节《贝奥武甫》的艺术特征及其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知识点:该作品中的头韵、含蓄陈述、隐喻等艺术特征、第一部民族史诗对英国文学的影响第二章中世纪英国文学(3学时)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知识点:文学时期划分、文学特点、代表作家第二节杰佛利·乔叟知识点:生平、创作生涯、《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情节、内容、主题《坎特伯雷故事集》节选:语言特点、艺术成就第三节英国和苏格兰民谣知识点:内容、形式、语言特点、代表作品《罗宾汉和埃林阿代尔》:寓意、语言特点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12学时)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知识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渊源、英国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及影响第二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知识点: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意大利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埃德蒙·斯宾塞生平、创作生涯、代表作品的构思、情节、内容、主题(2)克里斯托夫·马洛生平、创作生涯、著名悲剧、思想艺术成就(3)威廉·莎士比亚生平、戏剧创作生涯、代表作品及其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诗歌、艺术成就《威尼斯商人》选段、悲剧《哈姆雷特》选段、十四行诗(18)(4)弗兰西斯·培根生平、主要作品、语言特点、杰出贡献《论学习》的结构、内容、语言特点(5)约翰·邓恩生平、玄学诗派、文学创作、诗歌、散文第四章十七世纪英国文学(4学时)第一节十七世纪的文学概述知识点:十七世纪历史文化背景、十七世纪文学三个时期的划分、十七世纪文学特点第二节十七世纪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约翰·弥尔顿生平、文学创作、史诗《失乐园》、主要作品、艺术特点(2)约翰·班扬生平、文学创作、主要作品、艺术特点《天路历程》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第五章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2学时)第一节启蒙运动知识点:启蒙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的人文观、启蒙运动的理性准则第二节新古典主义知识点: 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旨意、新古典主义的文学渊源、新古典主义关于散文、诗歌、戏剧创作的标准第三节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知识点:早期新古典主义诗歌、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哥特式小说与伤感主义文学的兴起第四节十八世纪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亚历山大·蒲伯生平、创作生涯、文学观、主要作品、语言风格选读《论批评》节选:作品体裁、结构、语言风格(2)丹尼尔·笛福生平、社会观、主要作品、创作特点《鲁滨逊漂流记》第九章、第十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作者的创作意义(3)乔纳森·斯威夫特生平、创作生涯、人文观、讽刺散文的语言风格《格列佛游记》第一部分第四章的人物性格、语言特点、作品的主题(4)亨利·菲尔丁生平、戏剧和小说创作活动、对英国小说的贡献、语言特色《汤姆·琼斯》第四部、第八章的人物的刻画、史诗特征(5)塞缪尔·约翰逊生平、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新古典主义的文学观及语言风格、对英国语言的贡献(6)理查德·比·谢立丹生平、戏剧创作生涯、戏剧的主题、主要作品、写作技巧《造谣学校》第三幕第四场的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特点(7)威廉·布莱克生平、政治宗教观点、诗歌创作主张、主要作品、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伦敦》、《老虎》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8)罗伯特·彭斯生平、诗歌创作主张、主要作品、诗歌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一朵红红的玫瑰》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文学(14 学时)第一节浪漫主义思潮知识点: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威廉·华兹华斯生平及创作生涯、诗歌创作主张、主要作品、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诗歌的艺术成就、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孤寂的割麦女》、《水仙》、《虹》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2)塞•特•科勒律治生平及创作生涯、文学创作主张、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观、主要作品、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3)乔治·戈登•拜伦生平及创作生涯、主要诗作、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她行走在美的光影中》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4)珀•比•雪莱生平、诗歌创作主张、主要作品、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西风颂》、《云雀颂》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5)约翰•济慈生平及创作生涯、美学思想、主要诗作、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夜莺颂》、《秋颂》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6)简•奥斯汀生平及创作生涯、小说创作思想、主要作品、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小说对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作品的意义第七章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12学时)第一节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及社会思潮概述知识点:早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动乱、中期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稳定、晚期的势力衰退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科学发现对传统的社会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一节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知识点:小说的形式、该时代小说家的共性、散文和诗歌形式、技术方面的实验和创新第三节维多利亚时期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查尔斯•狄更斯生平及创作生涯、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与社会改良主义倾向、前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后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雾都孤儿》第三章、《大卫•科波菲尔》第四章、第五十五章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作品的意义(2)夏洛特•布朗蒂生平、创作思想和主题、作品的社会意义《简•爱》第二十三章的女主人公形象、在逆境中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主题(3)埃米莉•布朗蒂生平、、创作主题、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呼啸山庄》第十五章的小说的主题、故事的叙述手法、强烈情感的描述(4)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生平、诗歌创作生涯、主要作品、艺术特色《渡沙洲》、《尤利西斯》的主题思想、艺术特征(5)罗伯特•布朗宁生平与诗歌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戏剧独白、艺术特点《我逝去的公爵夫人》、《夜会》、《晨别》的主题思想、艺术特征(6)乔治•艾略特生平及创作生涯、新型小说、女性文学观《织工马南》第二十八章的作品的主题、语言风格(7)托马斯·哈代生平与创作生涯、创作倾向、作品中的“宿命观”、批判现实主义思想、艺术特色《德伯家的苔丝》的作品的主题、人物刻画、语言特色《呼唤》的主题思想、艺术特征第八章二十世纪英国文学(14学时)第一节二十世纪英国文学概述知识点:20世纪英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英国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衰落、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第二节二十世纪的主要作家知识点:(1)乔治·布纳德·萧伯纳生平与创作生涯、政治改革思想和文学创作主张、戏剧创作主张、主要作品、戏剧的特点与社会意义、萧伯纳的戏剧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鳏夫的房产》的主要内容、人物塑造、语言特点、艺术手法(2)约翰•高尔斯华绥生平与创作生涯、创作思想、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福尔塞世家》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叙事手法(3)威廉•勃特勒•叶芝生平及创作生涯、诗歌创作思想、代表作品、诗歌的特点及思想意义、艺术成就、叶芝的诗歌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戏剧创作《1916年复活节》、《库尔庄园的野天鹅》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4)T•S•艾略特生平及创作生涯、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观点、主要诗歌作品、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思想对现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主题结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艺术手法(5)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生平及创作生涯、创作思想、主要作品、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劳伦斯的小说对现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儿子与情人》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艺术手法(6)詹姆斯•乔伊斯生平与创作生涯、文学创作主张与美学思想、主要作品、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及思想意义、艺术成就、作品对现当代世界文学的影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语言特色、艺术手法(7)弗吉尼亚•伍尔芙生平与创作生涯、意识流小说、其作品和小说理论对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理论与创作的贡献《达罗卫夫人》的主要内容、表现手法、艺术特征、叙事方式(8)迪伦•托马斯生平与创作生涯、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其独特的诗歌艺术特征对当代英国诗坛的影响《羊齿山》、《不要温雅地步入那美妙的夜晚》的艺术特征、主题思想(9)菲利普•拉金生平与创作生涯、运动派诗歌、其独特的诗风和诗歌主张对当代英国诗坛的影响《去教堂》的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10)特德•休斯生平与创作生涯、其动物暴力诗的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栖息之鹰》的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11)西默斯•希尼生平与创作生涯、其作品纯美的语言风格和鲜明的爱尔兰民族色彩《沼泽地》的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第二部分美国文学Part One (4 periods)The Colonial Period and The17th Century Literature of Puritan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Religious Cause: Puritanism / Puritan thoughtsii. Economic ones: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Characteristicsii. Authors: William Bradford, Anne Bradstreet, Edward TaylorPart Two (4 periods)The Period of Enlightenment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American revolutionii. The age of reason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Benjamin Franklin: Autobiographyii. Philip FreneauPart Three (20 periods)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and Romantic AgeA. Period of Pre-Romantic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Transcendentalism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Romanticism3.Major WritersWashington Irving: Rip Van winkleB. Period of Post-Romantic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Civil Warii. Anti-slavery movement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3. Major Writersi. Edgar Allen Poe: To Helenii. Ralph Waldo Emerson: Natureiii. Walt Whitman: Songs of Myselfiv.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v.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A Psalm of Lifevi. Emily DickinsonPart Four (16 periods)The Age of Real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Gilded AgeNew England Renaissance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Realism: definitions & Characteristicsii. Realism vs romanticismiii. Practitioners: William Dean Howells, Henry James, Mark Twain 3. Major Writers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Part Five (12 periods)American Natural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The First World Warii. The Jazz ageiii. Commercialized society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Naturalism: definitions & Characteristicsii. Practitioners: Stephen Crane, Frank Norris, Jack London, etc.3. Major Writers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Robert Frost: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Part Six (8 periods)American Modernism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Great depressionii. The Second World War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Modernism: definitions & Characteristicsii. Lost Generation: Ernest Hemingway, Ezra Pound, e. e. cummings etc.3. Major WritersErne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John Steinbeck: The Grapes of WrathWilliam FaulknerPart Seven (8 periods)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19451. Historical Backgroundi. Political Situation: Cold War, Korean War, Cuban missile crisis, Vietnam War etc.ii. Ideological Development2.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i. The Beat Generation: Allen Ginsberg etc.ii. Jewish writers: Saul Bellow etc.iii.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3. Major WritersSaul BellowAllen GinsbergAlice Walker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对英美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从而掌握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

英美社会与文化

英美社会与文化

中南大学大学英语⑹“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课程名称: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类别:选修学分:2总学时:32一、教学对象:已修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知识课,其目的是帮助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掌握英、美两国社会与文化的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为学好英语扫除缺乏背景知识的障碍,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土、人民、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福利、艺术、交通、海外关系、体育娱乐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四、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五、教学内容1、美国部分(1)国土与人民(2)经济(3)政治制度(4)社会福利(5)教育(6)宗教(7)报刊、电视和广播(8)艺术(9)交通运输(10)美国人的价值观(11)体育与娱乐(12)海外关系2、英国部分(1)国土与人民(2)经济(3)政府(4)司法与法律(5)社会福利(6)教育(7)宗教(8)艺术(9)体育与娱乐(10)报刊与广播电视(11)海外关系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可作为文化素质课让大学英语本科学生在第二或第三学年选修,总课时32学时,每周2学时。

七、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系统学习与重点掌握相结合;3、运用横向联系与纵向对比的方法;4、可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5、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视听资料和课件。

八、教学检测平时占30%,学期论文占40%,其他占30%。

九、教学材料可选用罗选民主编的《英美社会与文化》;也可以自编。

十、参考书目1.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9882.Peter Bromhead,Life in Modern America,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73.Peter Bromhead,Life in Modern Britain,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84.John Wilkes,United Kingdom: A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5.罗选民,《英美社会与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6.肖惠云,《当代英国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7.吴延迪,《英国风情录》,东方出版中心,19948.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9.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0.许鲁之,《新编英美概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11.余志远,《英语国家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12.饶建华,《美国新风情英语》,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英美社会文化课程大纲

英美社会文化课程大纲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英美社会与文化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英国、美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深层理解和应用,拓展学生的西方文化视野。

二、教学计划1. 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社会、文化为纲,多方面系统地概括和介绍英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种种特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英美两国的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对其社会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从而能从广义的文化哲学层面去审视西方文明的精髓,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海纳百川的文化兼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为英语专业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时间为一学期,共16 周,每周2 学时,总课时为32 学时。

3.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为:来安方主编的《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复旦大学出版社4.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5.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提供基本信息;第二个层次为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第三个层次为拓展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激发深入探讨英美社会与文化的学习热情。

Syllabus for British Society and CultureI .Target Students & RequisitesTarget students of the course are sophomor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II. Teaching Program1. Objectives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are as the following: Through cultural learning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British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 and learn to appreciate English language against British cultural background, thus achie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in their studi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eing learnt when it comes to culture-related objects.2. ContentsThe contents to be dealt with for the course are as the following: the origins of British people, an outlin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in her early days, the impact of her early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nation’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an outline history of religion in Great Britain, values of British people, general trend and features of British econom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arly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sea power and its growing strength in Great Britain, festivals and holidays in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holiday celebration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in Britain, sports in Britain.3. Total Class Hours & creditsThirty-three teaching hours are assigned for the course. Students are to earn two academic credits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e course.4. TestsTests of the course take place in the form of written examination papers, aimed at the students’improved appreci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proper and its style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ritish culture and its social background. Enhanced abilities to appreciate English based on its cultural context and make a good use of English are required as well.5.Teaching MethodsExplanation,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课程进度第一周课程简介英国部分第二周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第三周 The British Government第四周 Politics and Law第五周 National Economy and cities ;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第六周 Origin of the English nation and beginning of parliament第七周 Decline of Feudalism and the tudor monarchy第八周 The English civil war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美国部分第九周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natural conditions ; American people第十周 Government and politics第十一周 National economy第十二周 American culture & American education and holidays第十三周 The thirteen English-American colonies and Independence War第十四周 American following Independence and Westward Movement第十五周 From the Civil War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第十六周 From the First World War to present time。

英美文化概论

英美文化概论

英美文化概论---------------------------------------《英美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学生。

只要对跨文化交际感兴趣,喜欢英美文化,想扩充人文知识的同学都可以选修。

二、总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每周2学时,共十二周, 1.5 学分。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常见的英美文化的介绍,使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阅读时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篇章的内涵,欣赏外国影视作品时有更深的领悟能力。

2、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以欣赏和领悟为主的课程,对学生不做具体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文化分类,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内容。

在物质文化的介绍中,主要通过教师介绍和视频播放,让学生有身临其文化之中的感受。

社会文化和意识文化通过先讲解,再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如何处理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五、课程特色本课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案例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他国文化,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感受。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视觉工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文化差异,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出勤10%+课堂表现10%。

期末考核:对某段视频和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包含的文化现象或寻找其文化失误之处,占80%。

七、参考教材《跨文化交际概论》胡文仲1999.1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主编1999.1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1999.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杜学增2003.1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英美文化教学大纲

英美文化教学大纲

《英美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文化学时: 64课程类型:选修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适合英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比 较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各种基本情况和制度,学会与之相关的英语语汇和表达方式。

本课程涵盖量较大,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了解英美两国的具体情况是无法做到 的。

因此,在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在课外多收集关于英美两国的资料,有助于充分理解各个部分的知识。

2 .教师除了进行课堂讲解外,还应多提供一些知识内容有关的资料。

3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的巩固。

二、课程讲授内容英国部分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无)Chapter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Kingdom (2 学时)1 .具体内容:After learning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have a knowledge of1) British history of invas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invasion on English culture;2)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art of the UK;3)some political problems in Northern Island and the causes for the problems2. 基本要求:了解英国的历史概况和四个组成部分的地方特色。

3. 教学重点与难点:the effects of its imperial past;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a significant role of London; cultural and economic dominance of England; invasion from the Roman Empire; settlement of the Anglo-Saxons; strong Scottish identity; Brief 适用层次、专业:英语本科 学分: 4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introduction toWales; economy of Northern Ireland; religious conflict between the Irish and the British; IRA’s violence in the 1970s;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Irish governments;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4.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除了教师提供一些知识内容有关的资料外,要求学生在课外多收集有关资料,有助于充分理解本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化课程纲要
平阴一中王小猫
第一、目标
1、了解简单的英美文化。

2、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养成英语逻辑习惯。

4、培养学生英文阅读能力。

5、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第二、核心能力
1、了解英美基本的交际礼仪,书信礼仪,餐桌礼仪等礼仪及其背景。

2、学会常用的交际用语,能进行简单的交谈。

3、了解简单的英美历史文化背景。

4、扩充词汇量,培养语感。

5、提升阅读能力。

6、提高口语能力。

第三、时间分配
本课程一部每周二开课,二部周五开课。

第四、教材纲要
第五、实施方法
一、教材编选
应注意教材内容应具趣味性与实用性。

从日常交际开始逐步扩大,了解交际礼仪,书信礼仪和餐桌礼仪开始。

在深入了解英美历史文化及文化作品。

从而对英美文化有简单的了解。

1. 日常礼仪的介绍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学生在学习后
不仅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挺高口语能力,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2.英美历史文化介绍要有特色,并且浅显易懂。

通过对英美特色历史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简单的了解。

并且初步建立英语的逻辑习惯。

3.英美文化名人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西文化的不同,开阔眼界,扩充词汇量,提升阅读能力。

4.英美经典电影音乐欣赏,在娱乐中展示英美文化,并能够提高学生听英语与说英语的能力。

5.自编英文小品要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英美文化是了解性课程,重在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建立英语逻辑,提高学习积极性。

所以课程教学中要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1. 每单元主题均包含模拟对话,趣味小故事以及实际事例。

2. 教学内容可配合当日或近日发生于英美重大新闻或西方节日,切入各单元主题,以引起动机、随机教学,并使理论与实务兼顾。

3. 可安排实学生观看英文新闻或者小视频,理论结合实际。

4. 教学媒体可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影片或歌曲。

其来源亦可征求学生提供,更易引起共鸣。

三、教学评量
课程最终的英文自编小品的展示与交流,直观的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质量。

还要结合平时课上的模拟与演练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书刊、影片、光盘,以及网络资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