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如何概括意境特点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2014届高考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①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
描写手法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
意象赏析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பைடு நூலகம்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鹧鸪天[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 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 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 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 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僧齐己曾写《 早梅 》: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 “数”改为 “一”,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①同意②一,一枝;数, 几枝③昨天夜里一枝梅花开放 ④ “一枝”方能照应“早 梅”。
注意:
1、关键词类 2、诗(词)眼类
1、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怎样统领全篇的 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哪 个字可以统摄全篇?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夜 归 (宋·周密)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综述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综述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综述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

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

因此,在诗词鉴赏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一、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是解读诗歌的密码。

诗人往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一提到菊花,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隐士的形象;一提到“月亮”,往往指“思乡”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的形象。

其组合方式有两种:意象的串联和并联。

1.意象的串联。

意象的串联:先有一个中心线索,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线索展开想象,生发意象,并使之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许多诗的创作过程,往往是诗人凭借灵感,先捕捉住一个独特的意象,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意象衍化成篇,如:”蛙声在故乡的水田里/长势良好/让我在遥远的他乡/也能望见/心怀宽广的蛙声/是家园的祖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种出来的绿意/不用明月牵引/这蛙声便会唤出归路。

”诗的中心意象是“蛙声”,这一意象是从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点化而来的。

全诗围绕这一中心意象,生发出“故乡”、“他乡”、“汗水”“、绿意”“、明月”“、归路”等意象,表达了相思的主题。

2.意象的并联。

意象并联的结构是将几组处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意象并举在一起,省略意象之间的语法联系,形成一种高度凝练而且富有张力的特殊结构,通过意象的相互映衬或对比强化,拓宽和深化诗的意韵。

这种诗歌结构具有静态的绘画美、雕塑美,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性。

如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湖南大雪》:“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雪落无声。

情景交融 妙合无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情景交融 妙合无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情景交融妙合无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发表时间:2014-06-19T13:30:30.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5月总第121期供稿作者:苟东风[导读] 它使得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苟东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二中学73050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近看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百无聊赖的慢慢游走。

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他的散曲作品很多,其中小令数量最多。

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是其小令中的绝唱。

《天净沙·秋思》全曲虽然只有五句二十八字,但却极为真切而具体地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羁旅荒郊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迷茫的心境。

下面我就从景情关系方面对这首小令做一简单的赏析。

这首散曲小令的前四句主要描写秋天夕阳西下时的傍晚景色,作者通过描绘晚秋苍凉、凄楚的意境,渲染出了一种悲凉、孤寂的冷清气氛,为下文写羁旅情思张目。

“枯藤老树昏鸦”“枯”表明藤条已过了水分充盈,长势茂盛之时,“老”则暗示树已枝枯叶落、历经沧桑犹如人至暮年,“昏”明确了乌鸦归巢的时间。

“枯藤”“老树”“昏鸦”这三种景物都是历代文人笔下时至晚秋的象征,在此处,马致远把它们集中于一处,以一条枯藤缠绕着一棵叶落枝秃的老树,老树的桠枝上停落着一只黄昏归巢的乌鸦的画意,为我们烘托出了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这一句不仅奠定了全诗抒发悲情的感情基调,而且为下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的出现创设了一个灰冷、凄清的背景。

2014记叙文阅读——写景状物

2014记叙文阅读——写景状物
我就住在寺壁上拓刻着这首美丽诗歌的兴福 寺中,切身感受到美丽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环 境和意境 分析词的本义,结合上下文解释语境义 (引申义、比喻 义、双关义
• (2)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 月亮。(“成精”一词一般指人或动植物经过长期 修炼成为精怪。)
•因为这月亮是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兴福寺的月 亮,兴福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已经历了千年积淀
4,理清思路和结构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 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 5,赏析艺术手法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中考散文阅读要求: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准 确概括文章的要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和作用。 3、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 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 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词语、句子含义理解题
考纲对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设问角度: 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 ①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虽是对重要句子含 意的理解,但并非句中的每个词语都是“重要” 的,应抓住其中最关键的词语揣摩。如“那将是 多么滑稽的一页呀!”一句,其中关键词语是指 示代词“那”和形容词“滑稽”,这两个词语意 思把握了,答题就能迎刃而解。 • ②明确句意的类型。一般分为表层义和深层义, 表层义即句子的基本义,不难把握。深层义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1)概括义,即对某些文段或全 文内容的概括;(2)比喻义,即采用比喻修辞手 法而产生的句子的临时含意,具有生动性和形象 性的特点;(3)哲理义,即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 来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含意;(4)象征义, 即象征的本体意义,通过分析象征本体的特征去 探求其背后隐藏的作者本意;(5)双关义,即包 含表面义和隐藏义的句子,隐藏义才是作者真正 想表达的意思。

鉴赏诗歌景物意象意境

鉴赏诗歌景物意象意境

【答案】暮春 飞花
1 峡口送友人
2 唐•司空曙
3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4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 山夹水的地方,这
5 里指长江出蜀的险 隘。②去住:指走 的人和留的人。
《峡口送友人》一 诗描写了什么时节
6 的景色?他是通过 那个意象表达出来 的?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 黄庚
02
这是一幅月夜孤灯独坐图
03
月夜孤灯难眠图
P1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一生屈 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2分)词人 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周 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 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 然自得,其乐陶陶。(3分)
(全国卷)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2012湖南)度破讷沙①(其二)
• 李益
•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pì tí )泉:泉水名。

• 【试题】
•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 (1)边塞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

2014年高考诗歌赏析之表现手法

2014年高考诗歌赏析之表现手法
第12页,共54页。
2.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 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 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 ,请简析其作用。
第15页,共54页。
4.渲染
“渲染”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
面的描写。
【例4】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 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例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 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 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例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 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示例1】 (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 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解析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词作翻译]春风吹拂细雨飘洒围绕着残败的花枝,凋花落下就被打湿粘在地面无法飞起。

小小池塘里寒水清澈将要滋生起涟漪,雨过初晴临近傍晚太阳未落已然偏西。

帘幕一半卷起,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归。

要掩抑内心的愁绪却无奈透露在两眉。

转回身子整顿案几上的残棋预备落子,思忖应对棋局打劫沉吟中却不禁迟疑。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从结构上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有两层作用:一层是因景生情,一层是景中有情。

词中人物由半卷帘幕偶望窗外,只见春风吹雨,绕树飘落,花枝凋残,落红满园,欲飞也难。

一股抑郁感伤之绪从心底涌出。

再望寒池清碧,涟漪欲生,纵是雨晴,也已日暮,更添一种凄清消沉之情。

另一层,风雨、残枝、落红、寒池、落日,作为词中意象,勾勒出人物抑郁感伤、凄清消沉的内心世界。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默写从2014年以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从识记性默写转变为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是指在给出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记忆,默写古诗文。

与以前的识记性默写相比,理解性默写考查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储存量,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甚至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认识等文本纵深的理解,比识记性默写的难度更大。

根据理解性默写的题面,我们可以探究出新题型新变化中蕴藏五种类型。

一、句意阐释型句意阐释型是对需要默写的文句从句子意思的翻译上有比较明显的提示,题目往往注明了作者和文本出处,在语境的设计上体现了上述特点,用词比较精确,往往是对所默写的句子关键词的翻译,句子有时放在末尾,有时嵌在句子中间,形成一段比较流畅的语境,此类型的默写相对简单,是对识记性默写的一种提升。

例(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题目属于句意阐释型,相当于对原句的翻译,需要抓住文句对意思同时对关键词的理解,如《离骚》中“百姓苦难生活”“流泪”,对应“民生多艰”“长太息、掩涕”。

《蜀道难》中的“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对应“黄鹤之飞”“猿猱欲度”。

二、手法作用型手法作用型是把理解文意的重点放在了所要默写句子的手法上,以手法来带动对句子语境的理解,以手法来提取对该诗文的储存记忆内容,此种类型的题目还会在手法之后概括出作用,是做题的突破点,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地理解掌握该手法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把手法和诗句内涵天衣无缝地结合。

例(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诗歌意境

分析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 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怎样一幅图景?)表达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 的境界。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 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 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 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 些砖石。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三方面缺一不可。
2014广东卷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 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①总说: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 场景: ②描绘图景画面: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 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 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 ③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④情感: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 十足。
作业
• P158 • 《题元十八溪居》 • 《闲行》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 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 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答题步骤: ①总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②描绘图景画面 抓主要意象,再现画面。 ③术语 + 感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等) 感情要具体(如:不能只答“表达了感伤 的情怀”,还应答出为什么“感伤”。)阅读下Leabharlann 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09年全国卷)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解析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 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诗的前 两句是说: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 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 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 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两句是说: 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 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 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 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 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 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 园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 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是风格独特之作。 诗中前两句表达了对宪宗削藩事业的拥护和投笔从戎的愿望。后 两句说,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的?也 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国策不无 微辞。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 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 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解析 作者是唐代的人,写的却是 三国的人和事,很显然不是为写古 而写古这么简单。诗的前四句主要 是叙事,后四句主要是抒情。刘禹 锡写此诗时,正处于藩镇势力意欲 抬头之时。刘禹锡此诗的确有所指。 答案 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 史,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 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 一方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灭 亡的命运。
答案 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 己品行的高洁,表现了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

怎么概括意境特点

怎么概括意境特点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 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 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连用了“黄”、“翠”、 “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构成了清新 而优美的意境。加上声音的描写, 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察意象 看视觉 看听觉 看触觉 看气势 看空间
察意象
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 独特的情思,很多意象都暗示、象 征着特定的内涵、意义。概括意境 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 月、青松、清泉、翠竹、莲花都有 高洁的特点,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共同营造了清幽脱俗的境界。
1鹧鸪、杜鹃:它的叫声像“行不得 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凄凉、悲伤。 2寒蝉——悲凉 。 3杨花——飘泊、离愁别绪。 4梧桐——凄凉、悲伤 5枫叶芦花——秋意、凄清、清冷。 6落叶——秋意、荒凉、萧瑟。 7斜阳——归来、苍凉、凄惨。 8西风——凄清、苍凉、萧瑟。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 钓寒江雪。”诗人把我们带到一个 幽静寒冷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里, 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 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 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
看气势
有气势的诗歌往往在句子中的动 词和形容词上着力。 可用雄壮、大气磅礴来概括。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景物暗淡,清冷,萧瑟、悲凉。 黄叶在秋风寒雨中飘落,白发 在穷困潦倒中频添,寒灯独坐,雨 扣心弦。诗人用叶的黄,头发的白, 展现出诗人贫居的萧条之状和心境 的凄苦,烘托出了悲凉的气氛。
看听觉
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 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鸟鸣不仅表现了山谷的幽静,更 反映了山谷的空旷,意境更为深远。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1)——如何读懂一首诗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1)——如何读懂一首诗
2006年 五、问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现代诗歌各2篇 3.人物形象、内容 4.分值:14分
23.艾青所赞美的“光”既是自然界的光,也具有人文社会内涵,
后者主要指什么?
24.《长恨歌》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玉环)的爱情悲剧,长诗的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28.简述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特色。
2008年 未考
2009年 五、阅读分析题(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2.古代诗歌 3.内容、艺术
《醉花阴》 李清照
4.分值:10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
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
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例3: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1]。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
【解读】题目中交代了人物、事件。诗人以草径、荒园、 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 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之情。
2011年
关键词: 1.规定课文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现代诗歌
雨巷 戴望舒
3.常识、内容、艺术 4.分值:15分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全诗)

诗歌鉴赏 掌握诗歌比较鉴赏的九个角度

诗歌鉴赏  掌握诗歌比较鉴赏的九个角度

诗歌鉴赏|| 掌握诗歌比较鉴赏的九个角度角度一鉴赏诗歌的意象(2017·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树杪:树梢。

【问题】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解析】意象方面,应注重分析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

王维的诗使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意象;郦道元的诗使用了三峡、猿鸣等意象,杜甫的诗使用了玉露、枫树、巫山、巫峡等意象。

情感方面,王维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写山水之趣,来宽解诗人的离愁别绪;郦道元和杜甫的诗歌,主要通过描写悲凉的景色,表达诗人的惆怅、悲苦之情。

【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温馨提示]“意象”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载体,熟知诗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含义是理解诗歌感情、走进诗人心灵的“钥匙”。

概括意象的内涵须联系该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普遍含义,而后再结合原文诗句作具体分析概括,切忌以偏概全。

角度二鉴赏诗歌的意境(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2014如何概括意境特点

2014如何概括意境特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雄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僻静幽深
第6页,共24页。
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 所呈现的效果。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 、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 到凉爽、安静、沉稳、踏实。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 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答案: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
”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
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颈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 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 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 境。
第24页,共24页。
第19页,共24页。
总结意境鉴赏题的一般步骤:
• 景、情、境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 具体为:

①抓住意象,描述诗中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0页,共24页。
例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
第4页,共24页。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意境:广阔而深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高远空旷(寥廓)
第5页,共24页。
如果描绘的是高山广漠,长江大海等有气魄的景物,则可 再用一“雄”字或“壮”字形容。
对于山林幽谷的描写往往用“幽深““深邃”来概括其 特点。

意境赏析

意境赏析

2、概括形象特点;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答题步骤】
1.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
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
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 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
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
意境
意境指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 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常见修饰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丽 安静恬淡 清新淡雅 高远深邃 萧瑟寂静 壮阔苍茫 清幽明净 生机盎然 淡雅幽远 幽僻冷寂 苍凉悲壮 明丽清新 宁谧美好 宁静优雅 幽静冷凄
常见修饰情感的词语
沉郁、忧愁、怨恨、愤慨 徘徊、矛盾、惆怅、无奈 悲伤、感伤、悲愤、痛苦 愉快、欢快、愉悦、激动 赞美、喜爱、仰慕、敬佩 惜别、不舍、依恋、思念 豪迈、旷达、乐观、积极 悠闲、闲适、自在、恬淡
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
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3. 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意境答题流程
简要描摹图景(意象)+概括意境特点+表达情感
通过描写(绘)……营造(创设)……氛围(意境) ……表达(抒发)……情感。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 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 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 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 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意境的形象特征

意境的形象特征

意境的形象特征意境的形象特征意境的形象特征集中体现为情境交融。

(一)、情境情因感而发,或感于事,或感与物,回味旧往,感于笔端,始成情境。

具体到作品,表现为不同的三种形态。

1、直抒胸臆此种表现手法,词人内心世界直接袒露,情感表现无所掩饰与旁借,感情宣泄酣畅淋漓,其一吐为快之情感气势比之比兴寄托之法更具动人魄力。

如李煜《菩萨蛮》:“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韦庄《思帝乡》:“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稼轩《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此类词作,以感情宣泄为主,随主体情感之流动,创造富有个性特征之情境,写景叙事只为陪衬,刻意追求具有直接感发之力的艺术情境。

2、移情于物移情于物,即主体之情感、生命、情绪、意趣投射、移注、输入至客体,使其具有与主体相同之情感生命。

主客体情感之转移,首先应具“同形同构”关系,意即“景能称情”(客体特征适合表现主体情感)。

其次,移情当借助想象与联想,于情思外射之过程中达到情感扩张、移转之目的。

如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吴文英“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等,均凭借想象与联想作用,将自身情感移入花鸟,使之具有人之情感与品格。

此类词作,主体情感借景外移,景物从属情感表达,自身缺少独立存在意义。

鉴赏时重在体察词中所创造、表现之情境,把握词作内在心灵波动。

3、取物象征象征取意,借物暗示,以达情感。

其表情达意“言此意彼”,朦胧模糊,若即若离。

分固定性象征与个体性象征两类。

固定性象征源于历史积淀,约定俗成,受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制约,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被世人广泛认可与接受。

如梅花高洁,松柏孤直,猿啼悲伤,团扇哀怨,……等等。

个体性象征为词人触兴于物,临机创化的具鲜活个性色彩的艺术形象。

虽不具俗定性,然切合词人心境,能鲜明表现其独特的情感状态。

如苏轼:“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要点 【答】诗分别描写了宜阳城外 春草茂盛、山间小溪静静流淌、路 要点1:概要地交待所写之景、 边芳树花自飘零、林间鸟鸣声声四 营造意境之象。 幅画面,景色宜人。
本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 要点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 含情,情景交融, “自”和 “空”境特点。 二字让人感受到荒芜、冷清的意境。 抒发了作者伤春、凄凉之情。 要点3:描述所蕴含的感情。
总结意境鉴赏题的一般步骤:
• 景、情、境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 具体为: • ①抓住意象,描述诗中画面。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2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僻静幽深
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 搭配所呈现的效果。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 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 )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 实。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 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听声响
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幽静旷远
听声响
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明丽,生机勃勃
听声响
声音传达出不同的情绪。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王维 闲檐喧鸟雀,故榻满尘埃。 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 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 怅惘哀伤
感冷暖 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 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 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 。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 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 征。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结合全诗,分析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6分) 【答案】(1)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 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 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 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意境:广阔而深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高远空旷(寥廓)
对于山林幽谷的描写往往用“幽深““深邃” 来概括其特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雄奇
如果描绘的是高山广漠,长江大海等有气魄的景物, 则可再用一“雄”字或“壮”字形容。
(2010年陕西卷)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 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①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 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 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 城鲜花,千家万户被蒙蒙烟雨笼罩。 ②这是一幅绚丽朦胧的暮春图。 ③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 与动作的描写中,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使全词勾勒的画 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思乡情感。
课后作业 1、(2013年高考 上海卷)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 答案.(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 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 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 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诗歌形象
意境鉴赏
意境概念
• 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 要素。
概括意境特点的角度
看空间 辨色彩 听声响 感冷暖 察物象
审空间
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 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 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 特点。
• 2 、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两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 的意境。
这类题答题的思路:找出意象→分析意象手法→解读 意象的情感→概括意境特点。 答案: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 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 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颈联用落 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 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 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感冷暖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清冷幽静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清幽静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幽静冷寂
察物象 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 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 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幽脱俗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清新悦人,富有生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和谐温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丽优美 吴山青, 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别离情。 凄冷
征人怨 柳中庸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凝重凄婉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凄苦悲凉
边塞诗景物的特点:雄浑壮阔、艰苦奇寒 荒凉辽阔、阴沉浓重
山水田园和隐逸诗人写景的特点:恬静 优美,恬淡自然,富有生机,富有农村 气息,荒僻幽静,清幽绝俗
分析诗歌意境
例1.(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 碛寒光生铁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