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2 唐诗五首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件共73张
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 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 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 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 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 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 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 秀,辉煌瑰丽,很自然 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 胜地。历代名士崔颢、 李白、白居易、贾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 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 成一派之宗。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 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 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 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 诗作赋。
美丽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 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 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 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 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 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 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你知道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 惊人以远大〞。
水
云与水 气堤刚 与岸刚
面 初
湖相涨
平
水平起 相,来 连漂,
云 脚
。浮水
低
筑的枝莺 巢燕。,从 。子不争几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 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 秀,辉煌瑰丽,很自然 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 胜地。历代名士崔颢、 李白、白居易、贾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 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 成一派之宗。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 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 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 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 诗作赋。
美丽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 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 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 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 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 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 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你知道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 惊人以远大〞。
水
云与水 气堤刚 与岸刚
面 初
湖相涨
平
水平起 相,来 连漂,
云 脚
。浮水
低
筑的枝莺 巢燕。,从 。子不争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唐诗五首 (共37张PPT)
(3)《使至塞上》中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__征__蓬__出__汉__塞__,__归__雁__入__胡__天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 诗句是:___仍__怜__故__乡__水__,__万__里__送__行__舟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乱__花_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_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
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 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 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 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 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 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 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点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 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三)阅读《钱塘湖春行》,然后答题。 13.(襄阳中考)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的感情。尤其是“__行__不__足____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 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 接近 )
(2)徙.倚.欲何依( 徘徊 )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精美课件
3、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 的诗句是: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
课பைடு நூலகம்练习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 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总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 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 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 的心情。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 一些常识; 3、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 生观。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 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 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 (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天宝十五年 (756)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而被 俘,被迫授伪职。叛乱平息后,受降官处分。 乾元二年(759)迁中书舍人,后转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
写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 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并在 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此 诗即王维出塞途中所作。
字词学习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 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课பைடு நூலகம்练习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 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总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 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 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 的心情。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 一些常识; 3、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 生观。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 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 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 (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天宝十五年 (756)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而被 俘,被迫授伪职。叛乱平息后,受降官处分。 乾元二年(759)迁中书舍人,后转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
写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 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并在 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此 诗即王维出塞途中所作。
字词学习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 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优质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 唐诗五首 (共20张PPT)
名句理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最核心部分, 也是全诗最为抢眼的句子,诗中对句工稳, 笔调轻快,语言酣畅淋漓,具有无比感人的 艺术力量。同时此诗也是描写春光景色,特 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使得全诗洋
溢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理解默写:
1.李白《渡荆门送别》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 地时的壮阔景象的语句是: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表达 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五、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文本背诵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
理解默写:
1.诗人对眼前景观进行粗线条的描绘,使人 感觉到山野间光与色的强烈辉映的句长歌怀采薇 ”完全道出 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
二、黄鹤楼 崔 颢
文本背诵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使至塞上
王 维
文本背诵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名句理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 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 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 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谢谢!
名句理解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 楚地的壮阔景色。“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 置的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 间感和流动感。
语文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课件65张)
感悟品析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逼真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 感。
感悟品析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 联诗所描画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本在天上,倒映在流 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 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 、江岸广阔、两岸平旷的风景,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 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感悟品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孤寂无依的彷徨 心情。
首联“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表现了人物孤 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奇妙的铺垫。
感悟品析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 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 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画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 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作者简介:
王绩
(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唐代诗人。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 病还乡,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浑厚 自然功集》五卷。
跟我读
野望
王绩
gāo
xǐ yǐ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感悟品析
2、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 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 唐诗五首 PPT课件
翻译课文
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注释: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 居于此。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译文: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 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 都涂上余晖。
使 至 王塞 维上
王维(701-761)
唐代杰出画家、 诗人。
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 山西祁县境)人。后迁居 蒲州(今山西永济),遂 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 故人称“王右丞”。
王诗语言清新凝炼, 朴素中见华采。
分析表达方式
使至塞上 王维
(叙事)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居延延。
(既言事又写景)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写景)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 诗的精妙所在。
【答案】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 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 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 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 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 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 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答案】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 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 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 “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 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 的安详宁静。
▪内容: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 “孤烟” “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内容: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揣摩诗中感情:
想到被排挤出朝庭之外 ——苦闷抑郁 看到边关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 ——感慨赞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10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太子的老 师,做官正直,深手受好评。晚 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 居士。他是唐代诗人创作中最多 的一个,作品集《新乐府》50首 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了人 民的疾苦。本诗是他为杭州太守 时所作。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32要。
33
示例: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更显出了 一种勃勃的生机。 浅—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刚“偷偷地从土 里钻出来,还嫩嫩的,绿绿的”。
27
再读—理清游踪
看看题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诗眼)
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春行”,游览钱 塘湖,追寻诗人的脚步…… (找出诗中地名和方位名词,理清游踪)
28
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了望湖面)
29
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
1. 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 )的特点,抒发 了诗人( )的心情。
(春行、早春、喜悦)
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 物特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莺、燕) (乱花、浅草)
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 ) (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白沙堤)
3、举例说明本诗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太子的老 师,做官正直,深手受好评。晚 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 居士。他是唐代诗人创作中最多 的一个,作品集《新乐府》50首 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了人 民的疾苦。本诗是他为杭州太守 时所作。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32要。
33
示例: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更显出了 一种勃勃的生机。 浅—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刚“偷偷地从土 里钻出来,还嫩嫩的,绿绿的”。
27
再读—理清游踪
看看题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诗眼)
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春行”,游览钱 塘湖,追寻诗人的脚步…… (找出诗中地名和方位名词,理清游踪)
28
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了望湖面)
29
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
1. 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 )的特点,抒发 了诗人( )的心情。
(春行、早春、喜悦)
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 物特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莺、燕) (乱花、浅草)
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 ) (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白沙堤)
3、举例说明本诗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课件 (共43张PPT)
细节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
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
山水画。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 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 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 何而愁?愁什么呢?
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 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 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 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
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 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 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 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 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 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 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 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 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2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 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 领悟其意境。
3
课件PPT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
作者档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 遍野, 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 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9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 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 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 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指大雁北飞。
25
生难字词
课件PPT
【胡天】指胡地的天空,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孤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 即黄河。 【萧关】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 唐代边陲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 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 这里代指边防前线。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 之弟。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 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 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 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 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流露出 颓放消极思想,表现对现实不满。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 子集》 (一名《王无功集》)。
39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了解作者,熟读并背诵。 2.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语言。
-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件-.唐诗五首 (共5张PPT)
下麵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 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 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 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 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 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 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 找到慰藉,所以最後 說:“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說自 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 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 和伯夷、叔齊那樣的 人交朋友了。
點評
王績《野望》作品取境開闊,風格清新, 屬對工整,格律諧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 律詩之一。王堯yao衢qu曰:此詩格調最 清,宜取以壓卷。視此,則律中起承轉合 了然矣。
比一比,賞一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使至塞上
(王維)
——五言律詩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 詩派的代表作家。被後人譽為詩佛。蒲州(今山 西永濟)人,少有才名。開元九年(721)中進 士,任太樂丞,後因事受牽累被貶到濟州(今山 樂長青縣)作司庫參軍。
濱。昔日的黃鶴樓有“天下絕景” 之稱,今日的黃鶴樓更雄偉、壯 麗。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於 三國。1700多年來, 屢建屢毀, 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 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
樓運盛 ”之說。
黃鶴樓瀕臨萬裏長江, 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 秀,輝煌瑰麗,很自然 就成了名傳四海的遊覽 勝地。歷代名士崔顥、 李白、白居易、賈島、
揣摩尾聯,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 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 找到慰藉,所以最後 說:“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說自 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 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 和伯夷、叔齊那樣的 人交朋友了。
點評
王績《野望》作品取境開闊,風格清新, 屬對工整,格律諧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 律詩之一。王堯yao衢qu曰:此詩格調最 清,宜取以壓卷。視此,則律中起承轉合 了然矣。
比一比,賞一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使至塞上
(王維)
——五言律詩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 詩派的代表作家。被後人譽為詩佛。蒲州(今山 西永濟)人,少有才名。開元九年(721)中進 士,任太樂丞,後因事受牽累被貶到濟州(今山 樂長青縣)作司庫參軍。
濱。昔日的黃鶴樓有“天下絕景” 之稱,今日的黃鶴樓更雄偉、壯 麗。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於 三國。1700多年來, 屢建屢毀, 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 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
樓運盛 ”之說。
黃鶴樓瀕臨萬裏長江, 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 秀,輝煌瑰麗,很自然 就成了名傳四海的遊覽 勝地。歷代名士崔顥、 李白、白居易、賈島、
揣摩尾聯,體會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共63张PPT)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
刺史的时候。诗人到西湖游玩,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西 湖特别的气质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初春的美好。他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 自己对春天里的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期,隋代 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它是唐诗中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称香山居士, 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在文学上,倡导
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其诗语言明白晓畅、妇孺能诵。其代表作 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野望》王绩入唐之后,仕途失意,渡河还家,游于北 山东皋。这首诗可能是他唐初弃官隐居故乡之时所作。
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
句叫尾联。其特点有二:一是修辞上讲求对仗,二是声 调上讲究平仄。
生难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萋萋(qī) 征蓬(pé ng) 候骑(jì )
薄暮(mù )
犊(dú ) 鹦鹉(yīng wǔ) 汉塞(sà i) 燕然(Yān)
莺(yīng) 白沙堤(dī) 词类活用 ①萧关逢候骑(名词作状语,在萧关)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乱)
《黄鹤楼》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黄鹤楼》这首流
传千古的名作,是诗人在外漂泊,登临黄鹤楼时写的一首吊 古怀乡的诗。诗从楼的命名之由着笔,发思古之幽情。 《使至塞上》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 “属国”小勃律。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
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6张PPT)
古诗词默写
2.读通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 鹤飞去后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荡荡。天 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时至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三、深层探究 1.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 ,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 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 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四、课堂加测 1、按课文填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根据理解默写 ⑴《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⑵《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 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 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默写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 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 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 再、世事茫然的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 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 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中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 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 愁设置了铺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近体诗是隋唐出现的新诗体;有绝句 律诗两种; 律诗通常为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绝 句为四句。根据每句字数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 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 甫、李商隐、陆游等。
律诗是格律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律之分;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结构图示
黄鹤楼 首联:神秘传说——巧用典故 颔联:岁月易逝——睹物生情 凭吊古迹 颈联:登楼所见——描写景物 思念家乡 尾联:浓浓乡愁——借景抒情
使至塞上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 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 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 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 抒发了思乡的感慨;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在对全诗 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中是如何 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 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 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 由景生情,融情于景。
12 唐诗五首
学习目标
1 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
知识链接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指的是唐代以前形成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歌形 式; 有四言体 五言体、六言体和七言体等,大致押韵,不讲究平 仄,句数不限。其发展轨迹大致为: 诗经—楚辞—汉赋—汉 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 的古风、新乐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 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
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
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 爱大自然)之情。
黄鹤楼/崔颢
走近作者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 籍贯 汴州(今河 南开封市)
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
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 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 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 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 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 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 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 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 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思想内容:
《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
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 仙”之称。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
整体感知 傍晚
徘徊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泛指猎获的鸟兽 小牛,这里指牛群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 何而愁?愁什么呢?
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 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 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 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 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使至塞上/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
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 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 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 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2 唐诗五首
R·八年级上册
野望/王绩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识,疏通文意。(重点) 2. 理解诗句,概括内容。(重点) 3. 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难点)
走近作者
东皋 作者 王绩 字 无功 号 朝代 唐 子 诗人,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评价 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代表作 《王无功文集》 品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
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
悠。
晴日里的平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
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
发愁!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
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 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 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 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
细节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
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
山水画。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 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 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
(写使者进入边塞)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 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
评价
诗人,才思敏捷,善于写诗,相传李白对 《黄鹤楼》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 诗在上头”的赞叹
代表作品
《崔颢集》
整体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草木茂盛的样子 分明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说明特征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 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 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 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 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 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