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醉亭
位于岳阳楼北侧,与岳阳楼南侧的仙梅亭遥相呼应。 据光绪《巴陵县志》载:三醉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 初名望仙阁。由巴陵知县熊懋奖承,不久就塌毁了。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岳州知府翟声浩重修 岳阳楼后,在望仙阁的旧址上,重建了这座小楼阁, 并改名为斗姆阁。咸丰年间,岳阳楼和斗姆阁都已颓 坏;直到同治六年,才由总督曾国荃拨岳卡厘税,对 岳阳楼和斗姆阁进行全面重修,并根据吕洞宾三醉岳 阳娄的故事,改斗姆阁为三醉亭。然其后再度圮毁。 光绪六年,又由岳州知府张德容拨茶厘及捐项,随同 岳阳楼一起重建。解放后,三醉亭经过几次维修,但 因基础不牢,遂于1977年落架重修。 三醉亭,因传说中吕洞滨三醉岳阳楼而得此名,占地 面积为135.7平方米,高9米,为二层二檐。顶为歇山 式,红柱碧瓦,门窗雕花精细。三醉亭也和岳阳楼一 样属纯木结构。门上雕有回纹窗棂,并饰有各种带有 传奇故事的刻花。一楼楼屏上是由岳阳楼管理处殷本 祟绘制的吕洞宾卧像。
建筑特色
岳阳楼坐西朝东,构造古朴独特,岳阳楼台基以花岗岩围砌而成,台基宽度17.24米, 进14.54米,高度为0.65米。岳阳楼高度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 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本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 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 “四柱”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 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廊柱有12根; 檐柱是32根。这些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又使整个建筑更 加坚固。 斗拱是汉族建筑中特有的结构,由于古代汉族建筑中房檐挑出很长,斗拱的基本功 能就是对挑出的屋檐进行承托。这种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 二者合称斗拱。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几非人力所能为,当地人传说 是鲁班亲手制造的。斗拱承托的就是岳阳楼的飞檐,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 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汉族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顶就是岳阳楼最突出 的特点——盔顶结构。据考证,岳阳楼是中国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 岳阳楼采用纯木结构,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构件、装修具有线条优美的表现力, 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地理位置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 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 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面 积3.9万平方米。它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 正当中国中部,挨长江、伴洞庭,于洞庭 湖居其口,于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水 上溯,可与湖南76个县市相连。以陆路言, 紧靠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 在南北交通干线上亦处中端,易转入与之 相连的其他铁路、公路,通达各省。
谢谢观赏
Baidu Nhomakorabea
历史介绍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 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 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 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 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 (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北宋元丰元年( 1078) 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 瞻重修岳阳楼。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 赠索书者。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南宋庆元四年(1198) 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 毁于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
基本简介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 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 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 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 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 名楼”。1988年1月被国务 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 米,进深14.54米,宽17.42 米,为三层、四柱、飞檐、 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 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 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 结为整体。
仙梅亭
位于岳阳楼南侧, 为岳阳楼主楼辅亭 之一,与三醉亭相对应。仙梅亭是一 座呈六边形,二层三檐,檐角高翘, 纯木结构,玲珑雅致的小亭。亭子占 地面积44平方米,高7米,上盖绿色琉 璃瓦.明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 年), 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阳楼,于 楼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显 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时人以为神物, 称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 名“仙梅亭”。到清乾隆四十年(公 元1775年),岳州知县熊懋奖重建岳 阳楼时,在遗址上复建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