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 PPT课件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和步骤]
1.将家兔称重后仰卧固定于兔台上, 剪去上腹部正中被毛,用1%普鲁卡因 作局部浸润麻醉。
[方法和步骤]
2.从胸骨剑突下作长约6-8cm的上腹正中切口, 打开腹腔,暴露出肝脏,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 在镰状韧带两侧将肝脏往下压,右手持剪剪断 肝与横隔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剥 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 用粗线沿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 之根部围绕一周并结扎,待上述肝叶变成暗褐 色后用组织剪逐叶剪除。由于供应右外叶及尾 状叶之门脉血管为独立分支,不会同时被结扎, 因而得以保留。
5.从暴露于腹外的塑料导管中每隔5 min向十 二指肠腔注入2.5%复方氯化铵5ml。仔细观察 动物一般情况和对刺激反应的变化,注意有无 反应性增高,肌肉痉挛。若出现全身性抽搐时, 记录从肠腔给药至出现大抽搐的时间及氯化铵 总用量。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兔的呼吸,角膜反射,瞳孔 大小、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肌张力等情 况。并记录出现各总变化时的时间及氯 化铵总用量。
[注意事项]
1.剪镰状韧带时勿损伤膈肌和血管;游 离肝脏时动作宜轻以免肝叶破裂出血,结 扎线应扎于肝叶根部。
2.切肝时一定要在结扎线上,以免引起 大出血。
3.十二指肠插管不要插向胃的方向,氯 化铵溶液切勿注入腹腔。
[复习思考题]
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 么?
有什么方法可降低血氨?
[方法和步骤]
3. 沿胃幽门向下找出十二指肠,剪一 小口,将细塑料管向下插入十二指肠腔 内约4cm,用线结扎系牢,再将肠管回纳 腹腔,只留塑料管一端于腹外。以皮肤 钳对合夹住腹壁切口,关闭腹腔,动物 松绑。
机能学实验--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观察项目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观察
组 出现大抽搐所需 出现大抽搐
血氨浓度
别 NH4Cl用量(ml) 所需时间(min) 第1次 第2 次 呼吸
肌张力
甲兔 乙兔
20
注意事项
原则上选择体重相差不超过250g的家兔进行对照 专人测定血氨 肝叶结扎线置于肝叶根部,避免勒破肝脏 复方NH4Cl切勿漏入腹腔 乙兔与甲兔同时推注复方NH4Cl或晚于甲兔?? 发生大抽搐时迅速放血
秤、扩散瓶2个
药品
1%利多卡因,1%肝素,2.5%复方氯化铵溶液, 0.5mol/L硫酸,纳氏试剂,饱和碳酸钾
12
实验方法
甲兔:结扎大部肝叶+注射复方NH4Cl
乙兔:不结扎肝叶 +注射复方NH4Cl
13
称重、分组----甲兔和乙兔重量相同/相近
固定----------四肢伸展仰卧位?
剪毛、麻醉(各2ml)----颈部、上腹部局部麻醉?
22
观察项目
呼吸运动、肌张力、抽搐。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观察
组 出现大抽搐所需 出现大抽搐
血氨浓度
别 NH4Cl用量(ml) 所需时间(min) 第1次 第2次
甲兔
乙兔
23
氨对脑代谢功能的影响
1、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2、使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3、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24
参考结论:
乙兔
与甲兔出现大抽搐时注射的复
方NH4Cl量和时间相同时,从颈总 动脉再次放血1ml测血氨。
小结 第一次取血时间 第二次取血时间、弃掉肝素 停止注射复方NH4CL 注射器的使用
继续推注复方NH4Cl直至乙兔出 现大抽搐,记录所用复方NH4Cl总 量和时间。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实验原理与目的】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
氨中毒学说是阐述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之一。
本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复制出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对经不同处理的实验动物输入氯化铵,观察出现相应症状所需氯化铵用量及时间,探讨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此外,加强学生对实验设计对照原则的理解。
【实验对象】家兔2只,成年,健康,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实验前禁食过夜,自由饮水。
【实验器材与药品】1.器械哺乳类动物急性手术器械一套,兔固定台,方盘,动脉夹,5ml、10ml、50ml注射器及针头,婴儿秤。
2.药品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NH4C1)溶液。
3.其他塑料导管、静脉输液装置、粗、细手术线。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取家兔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
(一)实验组(肝叶大部分切除+注射复方NH4C1溶液)1.将家兔称重后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上腹部正中被毛,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2.从剑突下作长6~8 cm的上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腔,暴露出肝脏,术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在镰状韧带两侧将肝脏往下压,右手持剪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图3-6-3-1)。
辨明肝脏各叶,用粗棉线沿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和方形叶之根部围绕一周并结扎(图3-6-3-2),待上述肝叶变成暗褐色后用组织剪逐叶剪除。
保留右外叶及尾状叶(图3-6-3-3)。
3.沿胃幽门向下找出十二指肠,用小圆缝合针作荷包缝合(图3-6~3-4)。
从荷包中央剪小口,将细塑料管插入十二指肠腔内约5 cm,收缩荷包缝合并打结,然后再用缝线在塑料管上另打一个结固定,以防塑料管滑脱。
将肠管回纳腹腔,只留塑料管一端于腹外,用三角缝合针全层缝合腹壁,将动物松绑,放在实验台上观察和进一步实验。
4.每间隔5 min用注射器通过塑料管向肠腔内注入2.5%的复方NH4C1溶液5 ml,直至出现全身性抽搐。
机能实验讨论: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2020.5.8二、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1、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是什么?2、PPT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要分别设立甲、乙、丙兔,其目的何在?3、结扎肝门血管以及灌入氯化铵是否能复制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4.这三组家兔的血氨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机制为何?5、肝叶結扎并注射氯化铵組会产生什么症状?其原因是什么?1、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生机制是什么?概念: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早期表现为可逆性的,主要包括人格改变,智力减弱,意识障碍等,晚期发生不可逆性肝昏迷,甚至死亡。
发生机制:①氨中毒学说: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②假性神经递质学说:严重肝病时,假性神经递质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堆积,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不能维持唤醒功能,从而发生昏迷。
③氨基酸失衡学说:严重肝病时,血浆BCAA/AAA比值↓→脑内假神经递质↑,正常递质↓→抑制性神经活动增强,严重可出现昏迷。
④GABA 学说:血氨↑,进入脑组织,增强抑制性递质介导的中枢抑制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2、PPT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要分别设立甲、乙、丙兔,其目的何在?影响肝性脑病的发生的因素有血氨浓度和肝脏功能,设置甲乙丙是为了做对照,甲乙对比可以说明肝对氨的解毒作用,甲丙对比可以说明血氨在肝功能障碍时的毒性作用。
3、结扎肝门血管以及灌入氯化铵是否能复制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可以,因为结扎肝门血管可以导致肝功能障碍而导致对氨的解毒作用降低甚至丧失,此时注入氯化铵可以导致血氨浓度升高进而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4、这三组家兔的血氨变化趋势是什么?机制为何?甲组的血氨浓度明显升高,因为甲组肝功能障碍,解毒能力下降,注入氯化铵会导致血氨明显升高。
乙组血氨浓度略微升高然后恢复正常,乙组肝功能正常,注入氯化铵后血氨升高,一段时间后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而恢复正常。
丙组血氨浓度刚开始无明显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丙组的肝功能障碍,没有注入氯化铵,故开始时血氨正常,但随着机体代谢产生氨,而肝脏无法代谢,导致氨在血液中堆积,使血氨逐渐升高。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结论:
1、肝脏在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氨在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3、谷氨酸钠和醋酸对肝性脑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集体备课建议及意见: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见表
表氨中毒实验结果
动物
氯化铵用量
(ml/kg)
中毒发生时间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中毒症状
抢救效果
实验兔
12
30
呼吸急促,痛觉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震颤,角弓反张
死亡
对照兔
20
50
呼吸急促,痛觉不敏感,角膜反射减弱,震颤,角弓反张
震颤停止,角膜反射恢复,呼吸平稳
实验讨论: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肝性脑病发作时脑组织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轻微的精神异常乃至昏迷。有关肝性脑病的发病有以下几种学说:氨中毒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等。本实验以氨中毒学说为基础,选择家兔制备肝功能不全病理模型,观察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见表氨中毒实验结果动物氯化铵用量mlkg中毒发生时间min中毒症状抢救效果实验兔1230呼吸急促痛觉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震颤角弓反张死亡对照兔2050呼吸急促痛觉不敏感角膜反射减弱震颤角弓反张震颤停止角膜反射恢复呼吸平稳实验讨论
肝性脑病实验ppt课件
游离肝脏时动作 要轻柔,剪镰状 韧带时勿损伤膈 肌。
27
甲组家兔处理:
结扎肝叶:保留右外叶及尾叶。
右中叶 右外叶
左中叶 注意事项:
结扎肝叶应靠近根
部肝门处,避免损
左外叶
伤肝叶造成出血。
尾叶
甲组家兔处理:
十二指肠插管。
注意事项:
朝向十二指肠方向, 插入肠腔约4-5cm, 必须固定牢固,以 防插管滑脱掉入腹 腔。
3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一期:轻微的性格及行为异常、 记忆力下降、学习障碍。
4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二期: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肌张 力增高、扑翼样震颤、行为失常。
5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三期:昏睡、精神错乱、运动不协 调、肌张力明显增高、扑翼样震颤。
6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肠粘膜膜淤血水肿 菌群活跃 上消化道出血
肾衰时产氨↑
肠道产氨↑
血氨↑↑
躁动、抽搐
肌肉产氨↑
15
血氨增高的原因 其他因素
肠道pH ↑→肠道氨吸收↑
OHNH4+ H+ NH3
临床意义:降低肠腔内pH以减少氨的吸收 (乳果糖→乳酸+醋酸)
16
血氨升高为何导致肝性脑病?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最主要) 引起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什么?
谷氨酸钠和醋酸为何能缓解肝性 脑病症状?
35
谢谢!
36
17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①
② ③
④
18
肝性脑病应如何防治?
消除诱因。 发病学治疗:降低血氨、应用左
氨中毒学说.ppt
精氨酸
代琥珀酸
( 2NH3+CO2→尿素+H2O
+NH3
消耗 3ATP)
1、血氨增高的原因
(1)氨清除不足 尿素
鸟氨酸循环障碍 能量不足 酶系统严重受损 各种底物缺失
鸟氨酸
精氨酸 酶,ATP 精氨酸 代琥珀酸
+NH3+CO2 瓜氨酸 +NH3
1、血氨增高的原因
(2)氨的产生增多
血氨主要来自于肠道,肠道内氨的主要来源是:
葡萄糖 丙酮酸
草酰乙酸
N↓H3 (—)
①
乙酰辅酶A
琥珀酸
枸橼酸
NH3+ α-酮戊二酸
NADH
②
NAD+
谷氨酸
①抑制丙酮酸脱羧酶活性 ②消耗 α-酮戊二酸和NADH ③ATP大量消耗
+NH3
③
谷氨酰胺
谷氨酸↓
兴奋性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NH3
谷氨酰胺↑
抑制性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小结
氨中毒学说
血氨增高的原因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氨清除不足 氨产生增多
血氨↑ 血脑屏障 脑
脑的代
肝
谢和功
性
能障碍
脑
病
血氨增高
pH变化与血氨变化的关系
肠道pH对血氨的影响
pH↓
NH3 + H+
NH4+
pH↑
乳果糖 乳酸和醋酸 肠腔pH ↓
降低血氨
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 (3)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 与K+有竞争作用,影响Na+、K+在神经细胞膜上正常分布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PPT课件
尿素
分解
氨基酸
NH3
脑
NH3
(1)干扰能量代谢 (2)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 (3)刺激神经细胞膜
肝
肠道
NH4Cl
NH3
转氨酶
氨对脑组织 的毒性作用γΒιβλιοθήκη GABA谷氨酸 脱羧酶
GABA
实 验 结 论:
1、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2、谷氨酸钠对氨中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SUCCESS
2019/4/15
实 验 分 组:
甲组:扎肝 乙组:不扎肝 丙组:扎肝 丁组:扎肝 NH4Cl + + + + 肠道输入NH4Cl 肠道输入NH4Cl 肠道输入NaCl 谷氨酸钠 + 肠道输入
20ml/Kg
耳缘静脉iv.
大 抽 搐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时间
用量 基本 (ml/Kg) 情况
称重、固定、去毛
局麻
上腹正中 切口
全层连续缝合
扎肝
十二指肠荷包缝合、插管
60滴/分
关腹
输液、观察 (记时、记量)
家兔出现大抽搐时 (记时、记量)
呼吸、 肌张力、 继续输至死亡(记时、记量)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右中叶
方形叶
左中叶
右外叶
左外叶
围绕肝叶根部
尾状叶
一定要扎紧
插管前排气
THANK
YOU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 机制中的作用
相关理论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论
肝性脑病
继发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或 严重慢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精神 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