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1
第八章 战后日本设计
![第八章 战后日本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a70b5276eeaeaad1f330de.png)
背景:战后十年的经济、民生恢复,各国经济繁荣发展。 战后的变化:工业产品相对剩余、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对设计的新要求: (1)物质、财富膨胀,消费者的审美要求相应提高; (2)适应新材料、新技术,设计表现多样化。 设计变革:现代主义设计受到质疑。
稳定的知识与交流
日本GK工业设计研究所(1957年)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优秀设计公司之 一。GK工业设计研究所成立,许多成员赴美国和德国学习先进的工业设计 理论与技术,从而奠定GK国际交流的基础。GK将目标定义知识密集型、 高水平的,以创新为先导的设计组织。为达到这一目标,GK形成了由基 础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技术创新、设计信息处理等部门构计策略,将所有设计领域融会贯通以 应付当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它有效地利用了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广泛的专业技术,积极通过在 高技术条件下创造“精神与物质”协调一致的设计哲学来服务社会。
工业设计产品鉴赏
海报设计和日本风格
目的 :把复杂的构 思转化为一视觉上可见 的事实,将不可能的造 型构成呈现在画面实体 上。
三、关于日本设计崛起的自我总结
一,人才待遇的提升,设计企业侧重点的改良。 二,设计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口碑品牌:“日本风格”。 三,新技术的普及,欧洲设计师的频繁交流指导稳定的知识与交流。 四,关于设计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详细的设计服务定位。
柳宗理
日本风格: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 低廉的价格、 无微不至的细节。
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就无法生存。 例如:外壳上直露的螺钉,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 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重视设计,改善产品的形象。 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c2684ad51f01dc381f11d.png)
口实心不锈钢,可不是钢的电镀,能保持永不褪色,不起锈
斑无论,部是分乔圆治靠·垫尼可尔以森旋(转G,e平org添e 了Ne不ls少on乐)趣的,“非向常日舒葵适”的经
典沙沙发发、,艾推洛荐、放阿在尼卧奥室(,E走ero道A等ar。nio)的“球椅”还是
维那、潘顿(Verner Panton)的“锥形椅”系列,当
29
在任职米勒公司期间他成功地延请了许多第一流的家 具设计师加盟米勒公司,如查尔斯•伊莫斯、亚历山大 •吉拉德(Alexande Griard)等,使米勒公司成为世 界上最有影响的家具之作公司之一。不仅设计家具, 还设计灯具、钟表、塑料制品等工业产品。尼尔森家 具设计中最有创新的可能是他对模数制储藏家具系列 及模数制办公家具的研究,这两种系统都在世界范围 内产生了影响
2020年9月28日
28
(二) 设计影响
尼尔森的设计生涯和在20世纪现代设计中的 地位,有些类似于意大利的吉奥•波奥第。两 位大师都横跨现代设计的多领域多置业并有 效起到多种作用,对现代设计影响也极为深 远。尼尔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建筑师,又是 一位多产的家具设计大师,推动现代设计运 动的发展。
2020年9月28日
1955 年 设 计 的 “ 椰 子 椅”,如名称所示,其 设计构思源自椰子壳的 一部分,这件椅子尽管 看起来很轻便,但由于 “椰子壳”为金属材料, 其份量并不轻。
35
总高 850 MM
座高 420 MM
总深 820 MM
总宽 950 MM
乔治.尼尔森(美国)代表作品-coconut椰子椅 国际世纪的经典设计。 主要由玻璃钢构成内装M8螺帽,在其表面粘上海绵(密度为30 kg/m3,厚度为30mm,规格分别为1020*1400(mm)的海绵,再以皮料围包而成。 特点:美国设计师的设计,大,舒服,整个人坐了进去! 意大利进口混合牛皮or意大利进口布绒,麂皮等,颜色多种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82bc99ec3a87c24028c4a9.png)
2.3波音707飞机设计与人机工学的运用
2.3.1人机工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机工学'' 是人机工程学的简称, 是在20世纪上半 叶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 它的研究方法和评价 手段涉及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研究人、机器及环境三 者间的协调关系,指导生产工具、 工作方式和工作环 境的设计和改造, 使之在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 适度等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更适合人的控制和操作。
2.1.2 “计划废止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 1、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 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2、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 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 弃。 3、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 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George Nelson
George Nelson Eye clock
George Nelson Turbine clock
Petal Clock George Nelson
George Nelson Clock Vitra: Sunburst Clock Red
George Nelson
Night Clock by George Nelson
850 MM 420 MM 820 MM 950 MM
乔治.尼尔森(美国)代表作品-coconut椰子椅 国际世纪的经典设计。 主要由玻璃钢构成内装M8螺帽,在其表面粘上海绵(密度为30 kg/m3,厚度为30mm,规格分别为1020*1400(mm)的海绵,再以皮料围包而成。 特点:美国设计师的设计,大,舒服,整个人坐了进去! 意大利进口混合牛皮or意大利进口布绒,麂皮等,颜色多种等.
(二) 设计影响
尼尔森的设计生涯和在20世纪现代设计中的 地位,有些类似于意大利的吉奥•波奥第。两 位大师都横跨现代设计的多领域多置业并有 效起到多种作用,对现代设计影响也极为深 远。尼尔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建筑师,又是 一位多产的家具设计大师,推动现代设计运 动的发展。
《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
![《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a3c607b9f3f90f77c61b70.png)
《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现代设计史》课程旨在建立对中、西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设计流派、设计现象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其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造方法,把握艺术设计发展的独特规律,建立艺术设计的历史观照视野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对设计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从而指导当下和未来的设计实践。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艺术设计发展演变的文化和审美背景,使学生对设计史的脉络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掌握设计史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各时期的重要设计运动、风格和特征、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陶瓷工艺内容:1.1 原始社会的彩陶工艺1.2 魏晋隋唐时期的陶瓷工艺1.3 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要求: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基本发展脉络,认识各时期代表性陶瓷工艺的技术特点、装饰纹样,理解其艺术特征。
第二章中国青铜工艺内容:2.1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2.2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要求:了解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艺术的工艺特点、造型、装饰纹样,重点理解装饰纹样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第三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内容:3.1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3.2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3.3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要求: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约翰∙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四章新艺术运动内容: 4.1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4.2 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师4.3维也纳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4.4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要求: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掌握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作品,以及维也纳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内容: 5.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5.2 德国工业同盟5.3 荷兰风格派运动5.4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要求: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掌握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的主要艺术观点和代表设计作品。
工业设计史-第八章
![工业设计史-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1596bb3176c66137ee0619a6.png)
50年代后期,承接北欧航空公司设于哥本哈根的皇家宾馆 工程,并为其设计计了一切配套设施,两件不同寻常的休 闲椅:蛋椅和天鹅椅也属于这套系列设计。 1971年,雅格布森去世。
扶手椅
1955
材料:榉木,钢
餐椅
DINING CHAIR 1935
材料:橡木,皮
② 汉斯·瓦格纳(Hans Wagner,1914-2007)
瓦格纳主要设计手法是从古代 传统设计中吸取灵感,并净化 其已有形式,进而发展自己的 构思。他的家具设计始于对中 国椅子设计的净化,一生近500 种设计中有三分之一与“中国 椅”的主题有关。
丹麦现代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 50年代充分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 是丹麦现代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家具多使用现代材料和现代 成形工艺,但造型则更趋于有机 形态。
主要经历:
1902年,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1927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在此之前
威廉· 盖茨于1917年加 入古斯塔夫博格公司, 嵌入的银制格里芬图案 及边沿与部的皇冠型图 案表明这是装饰艺术风 格的作品。
格里芬花瓶,威廉· 盖茨,约1930年
瓷罐,1934年,威廉· 盖茨
② 斯提格·林博格(Stig Lindberg,1916-1982)
在威廉· 盖茨之后与同事一 起继续发扬瑞典现代主义特色, 使瑞典的陶瓷设计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在战后成为世界日用 陶瓷最杰出的代表。
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 球化的采购模式,它 在全球设立了16个采 购贸易区域,其中有 3个在中国大陆,分 别为:华南区,华中 区和华北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55b7a8647d27284a735164.png)
2.2 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2.2.1 时代背景 20世纪40、50年代新材料、新工艺的
不断涌现,促进了美国家具与室内设计 的发展,形成了强调弹性结构、强调家 具的可移动组合的有机设计风格。并成 为这一时期西方各国主要流行的室内设 计风格。
15
2.2.2 伊姆斯夫妇
査尔斯·伊姆斯与雷·伊姆斯夫妇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 的美国设计师。伊姆斯夫妇善用胶合板、塑料、纤维 板、铸铝等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及人体工学原理进行家 具设计。 他们的家具设计造型摩登、 雅致而简洁, 兼 具出色的美感与优良的功能, 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与便 利, 为现代家具设计领域吹入了一股新风潮 。
9
2.1 汽车设计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2.1.1产生背景 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在思想上由原来的盲目 崇拜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样式转向比较理性, 注重科学技术、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 上来。“流线型”成为一种为满足市场消费 潮流的设计样式,这也是“设计样式追随销 售”的一种体现,“计划废止制”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增强塑料、属和木材组 成。
21
“壳形'' 座椅背 面, 査尔斯和 雷·伊姆斯
DAR扶手餐椅, 査尔斯和 雷·伊姆斯
候机厅休息椅,査尔斯和雷·伊姆斯
22
这是由查尔斯·伊姆斯和蕾·伊姆斯在1945年设计的休 闲椅。1999年,时代杂志将这把椅子命名为“世纪之 椅”。
23
设计于1948年,椅子由涂漆的金 属网和杆组成。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 设计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1.什么是工业设计?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工业设计” 的概念一
直存有混淆和定义,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它的内涵才逐渐被确定下来, 即: 解决工业产 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f5bdd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7.png)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8.1复习笔记⼀、第⼆次世界⼤战后⼯业设计概述(⼀)定义⼯业设计是随着⼯业⾰命⽽产⽣的。
但将⼯业设计作为独⽴学科,并使之职业化,是从⼆次世界⼤战之后开始的。
“⼯业设计”⼀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较为⼴泛地使⽤起来,之前⼀直被称为“实⽤美术”、“外形美化”、“产品造型”、“⼯业美术”等。
⽬的在于解决⼯业产品与⼈之间的关系问题。
(⼆)基本作⽤1.⼯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产的产品类型、开拓新产品⽣产线时的重要步骤和⽅法,因此,⼯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段。
2.⼯业设计可以通过使⼯业产品对顾客具有更⼤的吸引⼒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可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本索尼公司⼝号——创造市场)(三)发展表现1.20世纪40~50年代是⼯业设计的成熟期。
1957年,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的成⽴为其主要标志之⼀。
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三个宗旨是:(1)⿎励在设计实践中提⾼⼯业设计的⽔平(2)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和提⾼⼯业设计的作⽤(3)⼤⼒介绍、应⽤⼯业设计的⽅法,解决影响⼈类健康的问题。
2.第⼆次世界⼤战之后的⼆三⼗年⾥,是世界⼯业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和辉煌的时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1)设计理念⾛向科学化和理性化(2)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3)设计意识深⼊⼈⼼并逐渐增强(4)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步完善3.20世纪60—70年代,⼯业设计中开始出现企业形象、⾏为标志、观念标志的设计,它们的具体内容是(1)企业形象(CI)——企业标志、⾊彩等的设计(2)⾏为标志(BI)——企业员⼯⾏为规范的设计(3)观念标志(MI)——企业设计发展规划的设计(四)理论主张1.在⼯业设计理论中,认为设计应使⼈的基本要求得到双重满⾜(1)⽣理(物质)满⾜——舒适、安全、便利等(有限)(2)⼼理(精神)满⾜——美观、时髦、品位、地位象征等(⽆限)2.现代⼯业设计的六个环节调研—>设计—>⽣产—>销售—>使⽤—>环保。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八章ppt课件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八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1bae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d.png)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二、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三、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四、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 五、英国的“波普”设计 六、欧洲其他国家设计的发展 七、古巴的招贴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第八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与变异时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意大利产品设计
意大利产品设计
名字:BOBY服务小车 设计师:乔·科隆波 设计:1970 材料:注塑ABS冲压
“移动的家具”:三个很深的抽屉可沿一个侧轴扇形打开,下面的搁板可以放大一些的东西。其他几面的搁板高度不一,而桌面的分割是为了放常用的东西。关着时,它是一个六面体,虚实及直线曲线的构图变化相当聪明。 七十年代时它进入了许多设计师和专业人士的工作室,在经济合理地使用时间和空间的氛围中,它几乎成为多用途和紧凑性的宣言。
意大利产品设计
名字:PRATONE (大草坪)座垫 设计师:斯特隆小组设计:1966 材料:柔软的聚胺酯
年轻人声称要回到自然,他们认为城市生活并不真实。一些年轻的都灵建筑师组成的斯特隆小组作出一个极端挑衅的行为,用超级写实的绿色和对细节的巨型放大,它把自然带入居室。是讽刺还是怀旧? Pratone不让人坐直或预设坐姿,要求使用者陷入柔软的聚胺酯中,自己决定姿势和建立平衡。产量限制在200个,现已成为稀有的收藏品。
意大利产品设计
名字:ALGOL 033 便携式电视机 设计师:马可•扎奴索、里查德•萨帕 设计:1964 材料:塑料壳,金属屏幕框架
该设计是欧洲第一台便携式电视机,功能完善、质量可靠。屏幕的形状作是设计的起点,从视觉的人机原理出发研究屏幕的角度,以其优雅俭朴的线条,结束了电视机作为家庭舞台,或不好搬动、不容易调整角度的“视觉”祭坛的时代。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八章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e5bfabf84028915f804dc2ba.png)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第七章 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 ——二战前后的设计
复习二战前后的设计
一、德国1930s~1950s的工业设计 二、美国二战及战后的设计 三、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四、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五、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六、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的六边形金属柱子,固定
电线的鱼杆环,放在可当
作提手的金属底座上的起
衡重作用的的变压器。
这个灯证实了六十年代设 计理念中重要的内容:移
动性、适应性和功能性。
意
名字:MINI KITCHEN
大
030 厨具
利
设计师:乔•科隆波
产
设计:1963
品
材料:增塑木材、不锈钢、 设
塑料
计
一个滚动的家庭机器人,集所有厨房功能于一身。在半平方米的体积 中包括了所有最重要的设备:冰箱、电炉、放六人锅盘的抽屉和柜子。
2.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色彩鲜艳的塑料时代
3.战后经济的复苏
社会进入丰裕发展阶段, 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日趋多样化。
二、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庞蒂:我们的家庭和生活方式与我们美好的生活理想和趣 味完全是一回事。 设计特点:在于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
意大利设计风格的特征: (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 (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
奖
圆的壳,正面整圆,上面简单地印着刻度盘。创造了三种刻度盘 的平面设计。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PPT学习教案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fe33fda38376bae1fae17.png)
第31页/共43页
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 他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1917年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建筑师之家,曾在都灵工艺学院
学习建筑,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与奥利维蒂公司长期合作,为该公司设计了大量的办公机器与 办公家具.索特萨斯的设计思想受到印度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他的设 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
艺术来看待,全民族共同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而且把设计师当作名星来追捧。
第24页/共43页
二、战前意大利的优秀设计——奥利维蒂公司
意大利工业设计的中心:米兰 著名设计师:尼佐里
第25页/共43页
“拉克西康80” 型打字机
“拉特拉22”型打字机
第26页/共43页
5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 1951-1957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格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1953年意大利《工业设计》杂志创刊, 1956年工业设计师协会成立。 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联号商店于1953年举办了“产品的美学”大型展览,非常成功。该店在
第32页/共43页
索特萨斯设计作品
第33页/共43页
意大利的汽车车身设计在国平际尼上法享里有那很设高计的声公誉司
1930年创立于都灵,曾设计了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等诸多名车。 平尼法里那的汽车设计多年来被视为雕塑的同义语,既有其精致的形式感和艺术表现,同时又基于精确
的科学评价准则。平尼法里那代表着最现代化的技术与传统工艺与艺术的结合。
第15页/共43页
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45-1952年
1947年日本举办了“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设计院校相继成立 1951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
战后意大利和日本的设计
![战后意大利和日本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d955e5551810a6f52486e3.png)
• 索特萨斯: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建筑师之家。1935-39年 在都灵学习建筑学,擅长建筑、室内、家具、展示与装饰 等设计。1947年在米兰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1958年起 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了大量的电动打字机、计算机及其他 办公机器。从60年代后期起,他的设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 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 队环境效应。80年代和7位设计师在米兰组成“孟菲斯” 设计师集团。
工作室65为古弗拉蒙公司设计的椅子 1971
• 诺尔家 具公司 桌椅 文 丘里 1984
• 孟菲斯:是后现代主义在设 计界最有影响的设计师集团, 成立于1980年12月。原是埃 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 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 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 相结合的意思。还有美国、 奥地利、西班牙及日本等国 的设计师参与。 • 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 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开创了 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 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 想,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 意大利新潮设计。
• 3、二战后意大利恢复了米兰三年展,为优秀设计 提高了公开展示的机会,所设的金罗盘奖鼓励了 设计中的革新精神。 • 4、米兰理工学院的建筑分院成了设计师的摇篮。 • 5、发展出一套有利的设计批评体系,能够在各种 媒体上公开地讨论各种观念,使得意大利能成为 有持续活力的新运动的中心。 • 此期间,由庞蒂主持的设计杂志《多姆斯》起到 很大作用,它促进了现代主义在意大利的翻版— —理性主义在意大利设计界的发展,思考战后意 大利人对于如何将生活与艺术最佳地组织起来。
• 代表了他的设计理 念和美学成就。提 出有机建筑六原则: • 1、简练 • 2、风格多样 • 3、与环境协调 • 4、环境中采取建筑 色彩因素 • 5、材料本质的表达 • 6、建筑中精神的统 一性和完整性。
第八章 美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后)
![第八章 美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后)](https://img.taocdn.com/s3/m/614744b71a37f111f1855b3c.png)
第二节 战后美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
a.学院再设计教学中通过招收不同学科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增加课程中的 理工科课程,追求“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图形图像 技术、数码摄影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脑合成技术等课程占相当大比例。 b.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 c.加州设计艺术学院招生办法、课程设置、校企结合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的 设计艺术教育界学习和重视。尤其是其将艺术、技术与科技,在教学与实践 中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八章 美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1945年以后)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国家都意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极力超越传统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的局限,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业设计水平来增强 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加速自己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②美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后勤基地”,战争中受益,经济繁荣发展。 ③设计界逐渐走向理性和科学。 ④新材料、新工具的应用。 第一节 战后西方各国的设计形式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30年里,是世界工业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和辉煌的 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理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②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逐渐在思想上、观念上、设计方法上和设计 艺术教育上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 ③设计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国家把设计作为强国的手段,纷纷建立相应的设 计组织,创办设计杂志,为设计艺术思想的传播,提高人们的设计意识起到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战后美国设计术教育的发展
设计理论:设计史与设计理论、材料学、工程基础、电工学、人体工程学、市场 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美学、艺术史等; 专题设计。 b.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伊利诺理工学院的设计艺术教育更加完善,并成为 “美国式设计艺术教育”的代表。它的课程共有三大类: 视觉传达:是对包豪斯教学体系的继承,包括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基础课,以平面 构成、立体构成、色彩为主体; 产品设计相关学科:包括产品机械性能研究、人体工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 学等,对产品设计进行综合研究的课程; 系统设计:这项内容是结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综合训练 的课程。 ②芬兰建筑大师艾里*萨里宁在密执安州简历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采用欧洲现 代设计艺术教育模式,并且有极大的创新。学院设有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绘画、 雕塑、园林设计、戏剧、音乐、手工艺等广泛的设计与艺术专业,并培养了一批优 秀的设计师,称为“美国第二代设计师”。 ③美国加州设计艺术学院是美国战后一所重要的设计艺术学院,1930年由广告人 亚当斯创办,位于加里福尼亚州的帕沙迪那。到1998年,该校有工业设计系、视 觉传达系、交通工具设计系、平面插图设计系、商业广告系、电影系、纯艺术系、 空间设计系,毕业可以获得艺术学或理学学位。
世界现代设计史8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8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26ce6931b765ce05081442.png)
设计变革:现代主义设计受到质疑。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设计观念的转变:多元化 背景:现代主义的危机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 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现代主义 设计:以批量销售的市场为前提的,强调标准化,要 求将不同类型的行为和传统转换为固定的统一模式, 依赖于一个庞大而均匀的国际市场。指导思想是使产 品能适于任何人,大同压倒一切,但往往事与愿违, 反而不适于任何人。 六七十年代设计:社会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市场反 映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 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名称:TUBE CHAIR 组合座位 设计师:乔· 科隆波 设计:1969 材料:覆盖膨胀材料的半硬性塑料、金属、 橡胶钩子 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很容易地重新进行组合,获得不同的方案:高椅 子、长椅子、沙发、躺椅。形状干净、纯粹和好玩,但也相当合理和舒 适,通过简单的钩子就能根据各自的爱好来组合。 可组合的扶手椅看起来象一个游戏,椅子的传统类型被解构,座位和靠 背因采用同一种圆柱体而变得一模一样,可根据需要和情绪的变化而改 变它的形状。
七、古巴的招贴设计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Worldwide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八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与变异时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背景:战后十年的经济、民生恢复,各国经济繁荣发展。
战后的变化:工业产品相对剩余、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对设计的新要求:
(1)物质、财富膨胀,消费者的审美要求相应提高; (2)适应新材料、新技术,设计表现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82bc99ec3a87c24028c4a9.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1.什么是工业设计?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工业设计” 的概念 一直存有混淆和定义,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 代, 它的内涵才逐渐被确定下来, 即: 解决工 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
2.“工业设计”的基本功能
从作用的角度看它在解决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 问题上,主要发挥了以下两项基本功能: 工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生产何种类型产品 和开拓新产品生产线时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操作方 法,换言之,工业设计是企业在 拟定市场政策和生 产计划时的重要协助手段 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工业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 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日本索尼公司口号“创造市场”)
( 三)
代表作品欣赏
代表作品欣赏
尼尔森的一件著名的家具设计是1956年“向日葵沙 发”,该沙发主体被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圆的效果, 其色彩的大胆使用和明确的集合形式都预示着60代 波普艺术(POP)的到来。
George Nelson
意大利进口头层牛皮,标准色搭 配.沙发架为意大利进口实心不 锈钢,可不是钢的电镀,能保持永 不褪色,不起锈斑,部分圆靠垫可 以旋转,平添了不少乐趣,非常舒 适的经典沙发,推荐放在卧室, 走道等。 无论是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的“向日葵”沙发、艾 洛、阿尼奥(Eero Aarnio)的 “球椅”还是维那、潘顿( Verner Panton)的“锥形椅” 系列,当设计师们运用几何形态 ,使得产品与空间设计颇具表现 力度,产生震撼的时候,家具设 计便表达了几何形态的诸多含义 。
Bird Sculpture, 1952
reinforced Plastic Chairs, 1954
工业设计史-第八章
![工业设计史-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7dd7be49e53a580217fcfe96.png)
精品
现代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迅速发展, 到90年代已经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设计面临新 的服务对象——全球市场。在国际主义风格大行 其道的时候,各国的设计师也在尝试如何协调国 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全球主义和地方主义特征, 经济中心和文化传统的问题。
精品
精品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精品
威廉· 盖茨于1917年加 入古斯塔夫博格公司, 嵌入的银制格里芬图案 及边沿与部的皇冠型图 案表明这是装饰艺术风 格的作品。
格里芬花瓶,威廉· 盖茨,约1930年
精品
瓷罐,1934年,威廉· 盖茨
精品
精品
精品
② 斯提格·林博格(Stig Lindberg,1916-1982)
在威廉· 盖茨之后与同事一起 继续发扬瑞典现代主义特色, 使瑞典的陶瓷设计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在战后成为世界日用 陶瓷最杰出的代表。
精品
大众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简 洁经济,即在设计中用最少 的构件达到最佳的功能效果。 瑞典宜家的简单拼装家具以 大众化、经济、实用,同时 兼具美观精神。
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 瑞典、丹麦、冰岛五国,挪威有美丽的森林,丹 麦有安徒生童话,瑞典有诺贝尔奖,芬兰被称为 千湖之国,冰岛拥有温泉和火山地热。
精品
SCANDINA VIA
丹麦 瑞典 芬兰 挪威 冰岛
精品
北欧的自然地理条件:寒冷 温湿 森林资源丰富 北欧的人文环境: 享受 悠闲 乐于创造 节约 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有着独特的地理位
精品
1900年,瑞典成立瑞典设计社会 目的:促进设计界与企业界的接触和密切双方的 关系,最终达到提高瑞典产品设计水平的目的。 最早参与的企业: 两大陶瓷企业——古斯塔夫博格(Gustavsberg) 罗斯特朗(Rorstrand) 玻璃企业——奥列福斯(Orrefors)
第八章 战后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后)
![第八章 战后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1945年以后)](https://img.taocdn.com/s3/m/0c8779de9ec3d5bbfd0a749e.png)
计 (CAD)等;
设计理论:设计史与设计理论、材料学、工程基础、电工学、人体工程学、市 场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美学、艺术史等; 专题设计。
第 八 章 第 二 节
战 后 美 国 设 计 艺 术 的 发 展 战 后 美 国 设 计 艺 术 教 育 的 发 展
现
X I A
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D A I
设
S H E
现
代
设
计
艺
术
史
第 一 章
工 业 设 计 产 生 的 历 史 背 景
第八章
D I B A Z H A N G
战后美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 1 9 4 5 年 以 后 )
Z H A N H O U M E I G U O S H E J I Y I S H U D E F A Z H A N
现
X I A
和设计艺术教育上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
设计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国家把设计作为强国的手段,纷纷建立相 应的设计组织,创办设计杂志,为设计艺术思想的传播,提高人们的设 计意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设计体系的形成。美国是最早实现工业设计职业化的国家,它的成功直 接影响到欧洲和其他工业化国家。
第 八 章 第 一 节
合理的无扶手椅子获得极大成功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办公用椅。同年在纽约现 代艺术馆举办了个人家具设计展览会—“查尔斯·依姆斯设计的新家具”。与此同时, 把这些家具的生产全委托给米勒公司。查尔斯·依姆斯在设计中把技术、形式、经济
与人的使用紧密结合。
第 八 章 第 三 节
战 后 美 国 设 计 艺 术 的 发 展 战 后 美 国 著 名 设 计 事 务 所 和 设 计 师
各国设计简史
![各国设计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dfd44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b.png)
各国设计简史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总结,史论轻松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九节——各国设计简史(一)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八章一.世界现代设计史——意大利设计背景:①社会动荡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青年期,更使这种动荡充满能量。
这股叛逆的思潮无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意大利的年轻设计师。
②二战后,意大利企业界把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结合起来,对产品设计非常重视。
企业与设计师之间的密切互动,是意大利产品称雄国际的主要原因。
③意大利现代设计起步较晚,但在设计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二战之后,艺术迅速崛起,各个领域的设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发展阶段:①二战以前,现代设计萌芽阶段。
②战后重建时期的设计,具有美国主义倾向,但同时又强调理性主义和意大利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重视设计的人文主义。
③60 年代以后,艺术多元化发展阶段,反主流、样式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等。
特征:①既有现代主义风格,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②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留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
③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人情味。
代表人:庞蒂a、地位:①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奠基人物。
②是蒙扎设计双年展、米兰三年展的主要创办人和推动者。
③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设计师。
b、作品:①《多姆斯》②佩莱利大厦(皮列里大厦)c、设计思想:①他提出我们理想的好生活、高品位是通过我们的家居、生活方式表达出来的。
②他的设计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同时又兼顾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家具设计:①二战前,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处于典型的手工作坊时代,强调家具设计的艺术特征。
②二战后,注重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造新的家具设计美学,而不是结构的精良和表面形式,并试图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③家具设计造型优雅整洁、不矫饰,无可争辩。
④为出口服务采用机械化生产,小规模也存在,针对国内市场生产有品味的小批量家具。
二.世界现代设计史——意大利设计反主流设计定性:①20 世纪 60 年代,意大利出现了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设计师,他们反对现代主义极其理性的设计思潮。
第八章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1
![第八章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507ebfdf90f76c661371ae5.png)
第四节 联邦德国的设计
德国的工业设计在战前就有坚实的基础,而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 理想和包豪斯的机器美学仍影响着战后的工业设计。随着经济的复兴,联邦德国成 了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并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工业设计 风格。 1947年,为了重建德国的工业,并创造新的产品形式和新的生活方式,战争中被解散 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重新成立。1951年工业设计理事会成立,这个理事会积极鼓吹简 洁的形式,并为“优良产品”设计制定了一套功能主义的标准,强调产品在整体上 不应有与功能无关的表现性特征。另外,不少先前包豪斯的成员也积极宣传功能主 义的设计。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这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其纲领 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 .
乌尔姆造型学院1953 ——1967 (一阶段)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这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 的高等学府,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瑞士籍画家、建筑 师、设计师比尔(Max Bill,1908-)设计了学院的校舍并担任了第 一任院长。
比尔曾是包豪斯的学生,他把造型学院看成是包豪斯的继承者,在 建校方针上也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 比尔:“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创建者们坚信艺术是生活的最高体现, 因此,他们的目标就是促进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 学院开设了机械与形式两方面的课程 。
索特萨斯设计作品
平尼法里那设计公司
意大利的汽车车身设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930年创立于都灵,曾设计了阿尔法· 罗密欧、菲亚特等诸多名车。 平尼法里那的汽车设计多年来被视为雕塑的同义语,既有其精致的形式感 和艺术表现,同时又基于精确的科学评价准则。平尼法里那代表着最现代 化的技术与传统工艺与艺术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尔姆造型学院与布劳恩公司
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影响十分广泛,它所培养的大批设计人才在工作中取得 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乌尔姆设计方法的普及与实施, 乌尔姆造型学院与德国布劳恩股份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 典范。这种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使布劳恩的设计至今仍被看成是优良 产品造型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
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 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45-1952年
1947年日本举办了“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设计院校相继成立 1951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
2.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1)1953-1960年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 (2)背景:新的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3)1957年起,日本设立了“G”标志奖,以奖励优秀的设计作品。 (4)为了改变日本产品在国际上价廉质次的印象,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 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 仿痕迹。如本田公司20世纪50年代的摩托车显然脱胎于意大利“维斯柏” 轻型摩托车。日本早期的汽车也多是模仿国外流行的名牌车 。
二、战前意大利的优秀设计——奥利维蒂公司
意大利工业设计的中心:米兰 著名设计师:尼佐里
“拉克西康80” 型打字机
“拉特拉22”型打字机
5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
1951-1957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格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1953年意大利《工业设计》杂志创刊, 1956年工业设计师协会成立。 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联号商店于1953年举办了“产品的美学”大型 展览,非常成功。该店在1954年设立了“金罗盘奖”,奖励优秀的 工业设计作品。 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视觉特征是所谓当代“有机”雕塑,这 种视觉特征与新的金属和塑料生产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 美学。 这种美学显然受到英国雕塑家摩尔(Henry Moore)作品(图 10-44)的影响。摩尔的雕塑大都以人体为题材,并加以变形处理, 体型简练,线条流畅,富于生命力。
《时间/生命展示 》
摩尔的雕塑
:《躺倒的连接形式》
《国王与王后》
《家庭群体》
60年代以后的设计与设计师
柯伦波(Joe Colombo) 20世纪60年代较有影响的设计师,十分擅长塑料家具的设计,他特别注意 室内的空间弹性因素,他认为空间应是弹性与有机的,不能由于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使之变成一块死板而凝固。因此,家具不应是孤立的、死的产品, 而是环境与空间的有机构成之一。他所设计的可拆卸牌桌就体现了他的 设计思想。
布劳恩公司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合作的成果。
第四节 联邦德国的设计
德国的工业设计在战前就有坚实的基础,而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 理想和包豪斯的机器美学仍影响着战后的工业设计。随着经济的复兴,联邦德国成 了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并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工业设计 风格。 1947年,为了重建德国的工业,并创造新的产品形式和新的生活方式,战争中被解散 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重新成立。1951年工业设计理事会成立,这个理事会积极鼓吹简 洁的形式,并为“优良产品”设计制定了一套功能主义的标准,强调产品在整体上 不应有与功能无关的表现性特征。另外,不少先前包豪斯的成员也积极宣传功能主 义的设计。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这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其纲领 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 .
第三节 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
设计文化是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 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通过借鉴与自己的传统进行综合,创造出 了完全意大利式的设计。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 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个性。 “意大利设计”作为一种代表特殊风格的专有名词出现,并建立起世界性 的声誉是在1945年之后,即意大利人称之为“重建”的时期。战后工业和 社会的变革否定了法西斯主义的浮华与荒谬,为设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阶段)
1975年离开了造型学院,由阿根廷画家马尔多纳 多(Tomas Maldonado,1923-)接替他担任院长 ,用数 学、工程科学和逻辑分析等课程取代从包豪斯继承下 来的美术训练课程,产生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 计教育模式 。
马尔多纳多认为:“一个典型的产品设计师能在现代工业文明中 的各个要害部门里工作。”
形成的特殊原因:
(一) 北欧国家都是传统的农业国,有着独特的手工艺文化传统。
(二) 五个国家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三) 五个国家的政治局面较为稳定---
主要设计师及其代表作:
一、汉斯.维纳(Hans Wegner,1914-)丹麦设计家 从中国明式家具中寻求设计灵感, 所设计的家具,极少有尖锐的棱角, 多以圆润的曲线做处理,细部考虑 周到,给人亲近之感。
乌尔姆造型学院1953 ——1967 (一阶段) 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这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 的高等学府,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瑞士籍画家、建筑 师、设计师比尔(Max Bill,1908-)设计了学院的校舍并担任了第 一任院长。
比尔曾是包豪斯的学生,他把造型学院看成是包豪斯的继承者,在 建校方针上也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 比尔:“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创建者们坚信艺术是生活的最高体现, 因此,他们的目标就是促进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 学院开设了机械与形式两方面的课程 。
四、阿尔瓦· 阿图的“甘蓝叶”花瓶
芬兰, 阿尔瓦· 阿图(Alvar Aalto,1898-1976)是最活跃的建筑师、城市规划 师和设计师,芬兰设计的先驱 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 的设计,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
五、爱德华· 霍尔德(Edward Hald,1883--1980)
第八章 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
问题: 全球化与民族风格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北欧五国,即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和 冰岛。在将现代美学与传统的以手工艺为基础的工业相结合的过程中, 这些国家,特别是丹麦、瑞典和芬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 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 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 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 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 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 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 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一、意大利风格的形成
意大利一家设计杂志声称,在美国工业设计代表了自由竞争制度的结果, 在这种制度下,特殊的经济和生产条件导致了不断的市场膨胀。反之,在意 大利,设计的特点在于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 人称为:现代文艺复兴。 设计一方面受到德国现代主义的影响,注重理性主义 另一方面受美国商业设计思想影响,特别是流线型设计也对意大利产生 了较大影响。 战后,意大利无论政府、工商界、大学、、媒体或者普通民众,都把设 计当作最有国际影响的意大利艺术来看待,全民族共同推动艺术设计的 发展,而且把设计师当作名星来追捧。
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
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 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 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行了一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 到了布劳恩公司的产品。他们吸取了这些产品的风格特点,并且在新兴的 电子产品设计中发展了一种高技术风格,即强调技术魅力的象征表现。
二、汉宁森
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 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
三、丹麦设计家 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1971)
1、20世纪50年代成名。他将刻板的功能主义 转变成了精练而雅致的形式,这正是丹麦设计 的一个特色。
2、雅各布森的作品十分强调细节的推敲,以达 到整体的完美。他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 建筑而作的,因而与室内环境浑然一体。 3、雅各布森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了三种经典 性的椅子:
画家,同时在瑞典奥勒福 斯玻璃厂担任设计师。
第二节 战后日本的设计发展
基本概况 高速发展的原因:
1 超强的消化和选择机制 2 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大力扶植 3 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
双轨并行制
“日本设计”一词常会使联 想到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 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 制家具、漆器及瓷器等,这类 手工艺品朴素、清雅、自然, 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 类则是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 品,如高保真音响、照相机、 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 这种高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 衡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 特色。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 用了所谓的“双轨制”。 1、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 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 2、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 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 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
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 他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1917年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建筑 师之家,曾在都灵工艺学院学习建筑,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与奥利 维蒂公司长期合作,为该公司设计了大量的办公机器与办公家具. 索特萨斯的设计思想受到印度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 代后期起,他的设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 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