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十六讲培优训练

合集下载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88页 0172页 0256页 0306页 0332页 0354页 0356页 0398页 0444页 0490页 0580页 0626页 0672页 071宇宙模型 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 1 地球的演化 3 生物进化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第四章 健康与保健 2 运动与健康 4 营养与健康 6 环境与健康 1 生物的遗传 第六章 能源与社会 2 太阳能的利用 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就是力量 3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
第一章 宇宙的起源
2020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学会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化学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展示金属的性质、有机物的提取等实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微观构成:原子、分子、离子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3.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活泼性、合金、应用领域4.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碳原子、官能团、命名方法5. 化学与生活:日常用品、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化学反应,并说明其能量变化。

(2)简述金属的活泼性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3)有机物命名:CH3CH2CH2OH、CH3COOH。

2. 答案:(1)示例: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光合作用。

能量变化:放热、吸热、放热。

(2)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化学性质越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乙醇、乙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内容掌握情况较好,但对金属活泼性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六讲 培优训练(共39张PPT)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六讲  培优训练(共39张PPT)
气和氧气,其中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目前制取氢气的成本高,作 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氢气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故选A. 作为燃料暂时还 不能广泛使用
存、安全性

解题技巧
11.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桌的气体,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残留固体的质量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⑤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重要知识: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四 三 此题考查的 一 二 关键字: 金属活动性顺序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氢前,因此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而若 解 读 联 是金属活动 有氧化铜的话氧化铜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向滤液中加入 金属活动 中,只有排在氢 锌粉有气泡生成,说明滤液中有硫酸,则铁全部参与反应生成了硫酸 性顺序的应 前的金属才可以 亚铁,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而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 顺序表 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且有固体残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碳粉和铜, 用、金属性 和稀酸溶液反应 说明原样品 一定含有碳粉和氧化铜粉末,故选B. 生成氢气 质
B.Br2、Cl2、I2 D.Cl2、Br2 、I2
一 四 二 三 读 悟 联 解
由题意,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由反应Br2+2Nal=2NaBr+I2;Br2能把I2从其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说明活动性Br2>I2;由反应Cl2+2NaBr=2NaCl+ Br2,Cl2能把Br2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二、宇宙的大尺度分布
当我们想知道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分布 情况时,我们应该去观测星系还是恒星? 应该通过观测星系去了解宇宙在大尺 度上的物质分布,因为宇宙在大尺度上的 物质分布指的就是星系的分布.
1、宇宙在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均 匀的。
1、宇宙在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均 匀的。 2、宇宙在大尺度上还是各向同性的 3、宇宙是无边的
银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通过各种 方法,人们已经观察到的星系已经有好几万个 了!不过,由于距离太遥远,它们看起来远不 如银河那么壮丽。借助望远镜,它们看起来还 只像朦胧的云雾。离咱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 ——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 银河系也有十几万光年。一般地,我们把除银 河以外的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称为“河外星系”。
讨论:哈勃的发现能让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 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如果宇宙在膨胀,星系就好比在气球表面上 的紅色标记。当气球膨胀时,两个星系远离 对方的速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三、膨胀的宇宙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利用多 普勒效应,可推断星系间正在相互退 行远离。 2、宇宙的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
1、提出的依据
哈勃太空望远 镜记录了一次 宇宙中的伽玛 射线大爆发。
哈勃的发现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起源于一次大 爆 炸
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 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 “原始火球” 中。宇宙就是在这个火球的大爆炸中 诞生的。
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是眼睛,现在的科 学家呢?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离地球表面580千米 高空的轨道上运行,重达1.1万千克,镜面 直径达240厘米。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遗传与进化原理、能量转换与守恒、电磁现象。

2.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模型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学习资料、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案例、实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概念、原理、公式3. 解题步骤和思路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质量。

(2)生物:分析遗传图谱,解释遗传与进化原理。

(3)物理:计算能量转换效率,分析电磁现象。

2. 答案:(1)化学:略。

(2)生物:略。

(3)物理: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化学: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生物:观察生物现象,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3)物理:进行物理实验,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

(4)地理:开展户外实践活动,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5. 作业设计的内容及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跨学科综合应用。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1)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1)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的第三章《电磁学》的第一节“磁场”。

具体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磁场强度与方向、地磁场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的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场方向的理解,磁感线的引入。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场演示仪、磁针、铁磁材料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磁针、铁磁材料、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场演示仪展示磁针在磁场中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磁针偏转的原因,引出磁场概念。

2. 知识讲解:a)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

b) 磁场强度与方向。

c) 地磁场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磁场强度计算、磁感线描绘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磁针在不同磁场中的偏转,并计算磁场强度。

5. 小组讨论:针对实验结果,讨论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2. 磁感线3. 磁场强度与方向4. 地磁场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磁场的概念,绘制磁感线示意图。

b) 计算给定条件下磁场的强度。

c) 分析地磁场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2. 答案:a) 磁场是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力作用的区域,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而引入的。

b) 根据公式B = μ₀I/(2πR) 计算。

c) 地磁场对地球生物的导航、迁徙等有重要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概念的理解程度,对磁感线的引入是否到位,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2. 拓展延伸:研究磁场的产生原理,探讨地磁场的应用,如磁导航、磁悬浮列车等。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深入探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磁场方向的确定与理解。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精彩课件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精彩课件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物理学基础1.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 力与运动1.3 能量与能源2. 章节二:化学基础2.1 物质的结构与组成2.2 化学反应与方程式2.3 生活中的化学3. 章节三:生物学基础3.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3.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3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教学重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转换与守恒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2. 知识点框架:按照章节和内容,列出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目: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力与运动、能量与能源等知识点。

填空题目: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等知识点。

简答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在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全套ppt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全套ppt课件
4、非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如:CO CO2
我们来试一试:下列是分解反应还是化合反应
点 • ( 1) 燃 3Fe+2O2====Fe 3O4
化合反应
• (2) 4Fe+3O2====== 2Fe2O3
高 • (3)CaCO3===CaO+CO2 温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化合反应
学或物理)变化
3、天平的平衡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
变).
结论:
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 或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指反应前的各 物质的质量,因为有可能反应物有剩余;质量守 恒定律仅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 理变化 如果用表达式 3A+B=2C+D 表示物质A和B反应 生成C和D,则当9克A和12克B恰好完全反应, 可生成 14 克C和7克D;当反应有14克D生成时, 参加反应的B是 24 克
过澄清的石灰水。
2、选择仪器和药品: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溶液、带孔橡皮塞及导管。
小结 :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了
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质的反应。
3、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如:FeO CuO
二、分解反应
1、概念: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 在本节开始时所写的四个化学方程式中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哪几个?
2、特点:分解反应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 如:通电、催化剂等
探究活动:碳酸氢钠的分解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2页 0024页 0051页 0078页 0096页 0114页 0136页 0202页 0240页 0296页 0298页 0351页 0397页 0443页 0445页 0469页
第一章 宇宙的起源 2 热大爆炸宇宙模型 4 星际航行和空间技术 1 地球的演化 3 生物进化 1 物质的转化 3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3 免疫与健康 5 卫生与健康 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 生物的变异 1 能源和能源的分类 3 核能的开发与放射性防护 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 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第Fra bibliotek章 宇宙的起源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我们的宇宙
最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电与磁详细内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2. 章节二:能量转化与守恒详细内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原理;(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基本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2)通过例题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2)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1)电与磁的基本概念;(2)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2)磁场演示器、电磁感应演示器等;(3)多媒体课件。

2. 学具:(1)实验报告册;(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磁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原理;(2)介绍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能量转化与转移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讲解相关例题;(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讲解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相关练习;(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与磁:(1)电流的磁效应;(2)电磁感应;(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能量转化与守恒:(1)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转化与转移;(3)热力学第一定律。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十五讲 培优训练(共32张PPT)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十五讲 培优训练(共32张PPT)

解题技巧
7.右图中A 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 是( )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 学会读图,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三 一 二 四 重要结论: 关键字: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是理解和运
据图可知,物种A和物种B在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 解:
桑鱼塘是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以人们的 需要为目的建立起来的新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并不能加速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 动的进程。 故选D 能量的多级 劳动人民 蚕粪养鱼、 利用 建立起来 鱼粪肥塘 的生态农 业
解:
解题技巧
5.2011年4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巨大的浮油区不仅伤害海洋生物,还破坏了密西西比三角洲的 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海龟、鱼和海鸟等死亡,使生物多样性遭受 严重威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是因为该生态系 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B.海藻、海龟、鱼和海鸟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C.水体净化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流经海洋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总量
解 悟 读 联
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则两 者之间最可能为捕食关系。 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捕食者种群数量少,被捕 食者种群数量多,则B代表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生物的种 一种鹰、一 用生物学知 间关系 个群落 识的能力之 一。
故D项正确
解题技巧
8.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 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 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 其余部分流人栉毛虫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物质科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物质的分类与鉴别。

2. 生命科学: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 地球科学: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天气与气候、地球资源及其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遗传与变异、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2.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与变化、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解:(1)物质科学:讲解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物质分类与鉴别。

(2)生命科学:讲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地球科学:讲解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天气与气候、地球资源及其保护。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科学:(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3)物质的分类与鉴别2. 生命科学:(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遗传与变异(3)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地球科学:(1)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2)天气与气候(3)地球资源及其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物质科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与物的质量比。

(2)生命科学:简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地球科学:分析我国某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初三科学上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 健康生活与人体生理功能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上述四个章节,重点讲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人体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学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生活的意识,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关注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现代物理学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现代物理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现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通过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 健康生活与人体生理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列举三种新能源,并说明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3)谈谈你对生态平衡的理解,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4)举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第三章《电与磁》的内容。

具体包括:3.1电流的磁效应,3.2电磁感应,3.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4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 了解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原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难点: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磁铁、导线、指南针、无线通信设备。

2. 学具:右手螺旋法则模型、电磁波传播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产生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演示电流产生的磁场。

(2)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分析电磁波传播与接收的原理,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效应2. 电磁感应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 右手螺旋法则5. 电磁波的传播与接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

(2)简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3)解释电磁波传播与接收的原理。

2. 答案:(1)错误,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平行。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电磁波传播: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接收:电磁波遇到导体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概念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

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课件+教案+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华师大版九下科学全册教材的第三章《电与磁》的第二节“电流的磁效应”。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安培定则的应用,以及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能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流磁效应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和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磁效应实验器材(导线、电流表、磁针等)、演示用PPT、黑板。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导线、电流表、磁针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如电流通过导线使磁针偏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一现象。

2. 知识讲解:1) 介绍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如何产生磁场。

2) 讲解安培定则,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电流磁效应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电流磁效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电流磁效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磁效应原理2. 安培定则3. 电流磁效应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为什么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2) 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给定电流方向的磁场方向。

3) 举例说明电流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 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是电荷的移动产生了磁场。

2) 根据安培定则,握住导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即为磁场方向。

3) 电流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电流磁效应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操作和练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法。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十七讲培优训练(共18张PPT)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版课件:第十七讲培优训练(共18张PPT)

人重体关要具键知有字识免::疫 能过力过敏,敏反过反应强应发 生的过原敏理反。应。
(2)过敏原侵入人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原来的抗原
抗体结合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使得发生哮喘,故选D
解题技巧
10.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爆发了非典(SARS)、 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等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病毒,它们结构简单,由_和_组成。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___。 (2)甲型HlN1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___。 (3)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本题考查的是 重关要键知字识::
体液免疫的过 免体疫液过免程疫
程中及的应=物用质意在 考查学生的理
和细胞 解和应用。
解题技巧
8.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 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有关 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故选B
特异的蛋白质 即抗体。
解题技巧
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三二一四
解联读悟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由分析可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
(2)已知:白色是显性性状,则白羊的基因组成存在两种情况:AA或
Aa,要鉴定一只白毛公羊的基因组成,用的是白色的母羊(基因组成
是AA或Aa),如果技术员选用的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则无论白色公
羊的基因组成如何,后代将全是白色羊,因此技术员所选的白色母羊
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
(3)由上题已知白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由鉴定结论②可知白色
公羊的基因组成也是Aa,则子代中白羊与黑羊的比例是3:1,如图;
答案:(1)遗传 生殖 (2)Aa (3)C
此题重关要主键知字要识:考:查 基因遗基传分因、分离基离定因律, 基因与定性与律状性、状基之 间的因分关离系定律
解题技巧
10.有些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有些植物的子 房内有两个或多个胚珠。右图为两种不同植物的子房剖面图,其 柱头上各落有同种植物的4粒花粉。请分析回答: (1)无论是单胚珠植物还是多胚珠植物,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_________开始的。 (2)如果A、B柱头上的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则在图_____所示的子 房内,有些精子得不到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图_____所示的子房内出现瘪子的可能 性较大。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_________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番茄的每个果实里常见有多粒种子,说明番茄的子房类似图____若番茄体细胞中有 24条染色体,则胚珠内正常卵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4)剖开成熟的西瓜,有时会看到几粒白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
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如兄弟姐
妹之间、表兄弟姐妹之间、自己与伯叔、姑母、舅父、姨母之间等,都是旁系血
亲.因此若7和8是一对龙风胎,他们属于旁系血亲. (4)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
制眼睑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9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25%.如果由5或6为AA,
9就一定是双眼皮.
(3)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
母与子女之间、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之间等都是直系血亲
.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
解题技巧
(1)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
一三二四
染色体为XX.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若5
读解联悟
和6生来就是双眼皮,5和6的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如果5和6的控
的卵细胞不能完成受精,子房出现瘪子的可能性较大.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
产上常采取人工授粉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因此,番茄的每
个果实里常见有多粒种子,说明番茄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类似图B.生物体细胞
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数目减少一半.
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基 因组成是Aa的水府蜜桃枝条是接穗,则得到的果实果肉细胞的基 因组成应该是Aa,即和接穗的一样,所以此题答案为D。
此查重嫁殖关嫁题的要接,键接主是知是没字要植识无有::性受考物繁精 的嫁接
卵的形成,无 遗传物质的改 变
解题技巧
5.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将绿色荧光蛋
白基因植入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经过复制,科研人员可跟踪、监视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绿色
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在特制的显微镜下,能看到其皮肤、脑部、肺部发出绿色荧光。关于具有绿
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B.绿色荧光蛋白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
一三二四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九年级科学全册华师大 版课件:第十六讲培优
训练
2020/8/28
解题技巧
2.右图表示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关
于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主重要关要键考知字查识:基:因 控性制遗别传生的,物遗基的传性
,因基与因性与状性

状的关系,近
亲结婚危害
解题技巧
9.羊群中黑、白两种毛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受基因A、a控制),其中白色是显性 性状。技术员为了鉴定某只白毛公羊的基因组成,挑选了多只基因组成相同的白毛 母羊与之交配繁殖,设计了以下的鉴定方案。
近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高等复杂。故选B。
考重查要的知是识生:物
进生关化物键的进证字化据:的—趋—势 化是生石:物,从可进简以化单化到石复
在杂地,层由中低的等分到布高
规等律,方从面水来生切到入陆.
生.
解题技巧
8.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请据图回答: (1)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______(选填“1”或“2”)。 (2)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若5和6生来就是 双眼皮,9有可能表现为单眼皮吗?______,9若是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_____。 (3)若7和8是一对龙风胎,他们属于_______(选填“直系”或“旁系”)血亲。 (4)7和9是近亲关系,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 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性弱,这不是农药产生的结果,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错误。
C项,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
论观点,正确。 D项,从本题所示曲线中可看出,使用农药并没有把害虫全部杀死,由此
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本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正确。故选B。
此重关题要键考知字查识:的: 知生达识物尔点进文是化进害的化原论 虫因抗、药达性尔的文和 形自成然、选生择物学说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
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
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
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答案:(1)1
;(2)有可能;aa(3)旁系;(4)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读解联悟
D.小鼠的细胞内基因数目很少
A.按照现代的生物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工程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
本题重关考要键查知字染识:色:体、 DN基基A和因因基是与染因DN色的A体关上系, 以及具的转有关基特系因定技遗术传的功
,从而获得生物新品种,生物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错误;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正确; C.生物体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
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
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即一粒花粉只能和一个胚珠内的卵细胞
完成受精.如图,A、B都是四粒花粉,一般情况下,A中,2粒花粉可以让子房内
的2个胚珠完成受精,另外2个花粉中的精子就没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B中有8个
胚珠,则只有四个花粉粒,则只有四个胚珠内的卵细胞完成受精,还有四个胚珠内
解题技巧
(1)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束后,雌蕊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 体的幼体.因此植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二一三四
联读解悟 (2)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
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
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
解题技巧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 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子代中白羊与亲代羊的毛色相同,体现了 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
三一二四 解读联悟
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
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据此若番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胚珠内正常卵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
(4)、西瓜属于异花传粉,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如
遇到连阴雨的天气,会影响到昆虫前来传粉的机会,不能充分传粉,影响受精,
就会出现瘪粒现象,即西瓜中的白子.答案:(1)受精卵 (2)A;B;人工辅
A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认为,生物在生存斗争过程中,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使用农药时会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留下抗药性强的,
而抗药性强的害虫又把这种抗药性遗传给下一代,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
终活下来的大多为抗药性强的害虫,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正确。
B项,害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后代出现的个体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
请回答: (1)子代中白羊与亲代羊的毛色相同,这属于生物普遍存在的_______现象。亲代羊通 过____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若鉴定结论①成立,技术员挑选的亲代白毛母羊的基因组成应是___。 (3)若鉴定结论②成立,则表格中的“___”应填( )
A.2:2 B.1:3 C.3:1 D.4:0
成是( ) A.Bb和Bb
B.BB和bb
C.BB和BB
D.bb和bb 一三二四 读解联悟
由“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可知:有酒
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