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教育学理论介绍大全

合集下载

国外教育思想家及理论总结

国外教育思想家及理论总结

国外教育思想家及理论总结国外教育思想家及理论总结国外教育思想家涵盖了众多的学者和教育家,他们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几位代表性的国外教育思想家及其理论进行总结。

1. 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他提出了“学以致用”和“经验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他主张将教育与社会结合起来,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

2. 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教育家,她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材料和环境,以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她的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她是一位聋哑人。

凯勒通过不懈努力和坚强意志,克服了残疾的困境,展示了无限的潜力和才能。

她的故事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强调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4.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马丁·路德·金是美国的人权活动家和社会领袖,他倡导非暴力抗议和公民不服从。

其思想与教育密切相关,他提倡教育应该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坚信教育是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通过教育可以消除不平等和社会不公。

5. 杰出的教育改革者(Education Reformers)除了个别的教育思想家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教育改革者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贡献。

例如,约瑟夫·兰开斯特(Joseph Lancaster)和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学习,这称为“群组教学法”。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念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念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念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念1.苏格拉底(Sokrates, 公元前469-前399)是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

根据他的这种观点,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 认识自己" 而获得知识,最终成为具有完美道德的人。

他主有美德," 美德即知识" 。

在教育史上,苏格拉底独特的贡献在于他传授知识和道德的方法,他不直接地向学生传授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地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 问答法" 进行教育,启发听众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他经常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回答。

如果答案错了,也不立即给予纠正,或指出错误之所在,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补充的问题,使对方的答案显出荒谬,或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为了向听众和交谈者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就运用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 苏格拉底法" 。

苏格拉底曾说:" 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 所以,人们也称" 苏格拉底法" 为" 产婆术" 。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谈话,往往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或现象开始,进而喜庆得结论。

因此亚里士多德称他为归纳法之父。

现代教育学上所称述的启发式谈话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一连串总是让学生思考作答,逐渐导向预定的结论,这样来促进学生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

2.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约公元前460-前370)是古代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古代进步教育家。

他说:" 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后者可以改化人……创造第二天性。

" 这就是说,教育" 可以改变一个人" 的本性。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

教育教学十大理论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种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教育教学十大理论:1. 社会认知理论:由Jean Piaget提出,强调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和发展,包括感知、语言、思维等方面。

2. 联想理论:由Edward Thorndike提出,强调了学习与记忆的过程,认为学习和记忆是根据过去经验和现在感受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3. 精细技能理论:由Paul Fitts和Michael Posner提出,用来解释学习的过程和性质,包括认知、技能、知识和策略等方面。

4. 情感教育理论:由Daniel Goleman提出,强调了情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自我意识、情感管理、自我激励和同理心等方面。

5. 探究性学习理论:由Jerome Bruner提出,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旨在提高学习和认知的效率。

6. 多元智能理论:由Howard Gardner提出,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互相独立的智力组成,包括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育智力等方面。

7. 社会文化理论:由Lev Vygotsky提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建构理论。

8. 自我决定理论:由Edward Deci和Richard Ryan提出,认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感取决于其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意愿,强调了学习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9. 行为主义理论:由Ivan Pavlov和B.F. Skinner提出,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新的反应的过程,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10. 转换学习理论:由Robert Gagne提出,认为学习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包括认知、情感、技能、知识、策略和价值观等方面。

国外教育理论简介

国外教育理论简介

国外教育理论简介【成熟优势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

其中他更着重于成熟。

成熟优势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学习与成熟是分不开的,当个体的成熟程度不够时,教学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当个体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课程。

由此认为儿童的一切技能都是由成熟支配的,没有必要赶在前面进行超前教育。

格塞尔用一个著名的孪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成熟理论的正确性。

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婴,都没见过楼梯,实验开始时先让其中一个女婴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进行6周,使其能在20秒内爬上特制的5层楼梯。

之后,对另一个女婴进行爬梯训练,结果,后一个女婴两周后便能在10秒内爬完这5层楼梯,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显示了成熟的作用。

【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先提出了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一理论。

维果茨基重视人类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以及语言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不只受生物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社会的制约。

他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因素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的基础。

维果茨基还强调环境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强调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

认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教育应以儿童自身的需要为根据。

在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上,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环境,而这种适应是主动的。

外部环境只有适于儿童内部特点,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强调环境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当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认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创立了著名的“日内瓦学派”。

其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内外因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机体和环境的关系在于适应,而智力的本质也是一种适应。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doc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doc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doc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也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基于儿童天生的愿望,提供一个充满自由和互动的环境,让儿童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也注重儿童的感官体验和手工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儿童发展自我和自信心。

同时,蒙台梭利理论也注重儿童的学科和文化教育,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智力。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一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现代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从积累经验中自然发展的。

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如儿童认知的四个阶段。

根据这些理论,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心理和认知特点设计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课程。

3.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指出,儿童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互动会形成新的认知框架,同时也会改变现有的认知框架。

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教育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更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4.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是影响人类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该理论重视个体知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通过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发展。

5. 克里蒂斯教育学习理论克里蒂斯教育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不断与周围环境互动。

他强调学习者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通过其理论,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6. 巴达古小群体教育理论巴达古小群体教育理论认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是由小群体之间互动所决定的。

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小群体互动是实现学生个体教育的关键。

教育学有哪些著名理论

教育学有哪些著名理论

教育学有哪些著名理论
2020-08-17 综合百科 1万阅读投稿:admin
1、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2、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的一种教育理论,创始人为教育家布鲁纳。

3、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是指有关某一学科的教学实践的规则,指示的集成,也用来表示从某门学科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性的相互关系中研究该学科教学的一门教育科学。

教育学理论分析

教育学理论分析

教育学理论分析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丰富多样。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主要的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国外教育学理论1. 行为主义教育学行为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行为改变为核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代表人物如斯金纳,他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

2. 认知主义教育学认知主义教育学关注个体认知发展,认为教育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代表人物如皮亚杰,他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强调人的主体性,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代表人物如罗杰斯,他强调个体内在动机的作用,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安全、自由的研究氛围。

国内教育学理论1.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其核心理念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2. 新课程改革理论新课程改革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倡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转变、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3. 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理论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现代化。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教育学理论丰富多样,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应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代教育学本科】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本科】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语言描写
另一处是水生夫妻告别时的一句话:“不要叫鬼 子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话看 似轻松,实却凝重沉甸。他们都知道拼命意味着 什么。而不拼命就只能是受辱。并且不只是个人 受辱,还是中国妇女受辱!中国人受辱!所以水 生宁可牺牲可爱的妻子的生命,也决不给中国人 丢脸。水生嫂也流着眼泪答应了他。高尚的民族 气节,融合在对丈夫的忠贞之中。他们没有山盟 海誓,没有豪言壮语,却真挚得让人感动流泪。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般发展——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 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 想。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
实验教学论的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 原则。
卡罗尔认为,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个别差 异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实际上是学习所需 时间量的差异。用公式表示: 能力倾向一f(学习速度)
布卢姆建立了他的学业达成度公式: 学业达成度=F(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 习时间) 掌握学习的第一声呼喊就是:让每一个学 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影响学业达成度的另外三个变量: 认知的前提特征在学习中起50%的作用 情感的前提特征在学习中起25%的作用 教学的质量在学习中起25%的作用。
语言描写
一是几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嫂家里想去看望丈夫时的一 番对话。第一个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 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为看丈夫而找借口,真 是伶俐机敏。第二个则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 说说。”她不知道找借口,实话实说,质朴憨厚。水生 嫂则接着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言外 之意——我们不能去。她深明大意,含蓄阻拦。可被她 一拦,另一人马上发话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 快去快回来。”真是心直口快,拦也拦不住。另一位就 不一样了:“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 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然忸怩羞涩,躲躲闪闪, 却能让人感受到她那份真挚与依恋。这些妇女没有肖像 描写,甚至连姓名也没有,但我们却能读出她们的性格 来。

国外教育家教学理论

国外教育家教学理论

一、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1. 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动的,教学应该让儿童通过自己去动手,通过探索性的活动来获得有用的经验,即“从做中学”。

因此,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各种技能、技巧的掌握,必须重视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应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反对向教科书和教师学习,反对孤立地运用单一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

这样就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为特征的活动教学模式。

2. 教学目标杜威认为,教学必须重视儿童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在活动中学,一切的教育措施应尽可能地为儿童服务。

教学如果只是为儿童的未来积累一些陈述性的知识而不重视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只能使儿童成为一个只有书本知识而无技能、能力之人,这样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及需要的。

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使儿童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其核心就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 教学程序杜威认为,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概括起来,其基本教育过程是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五个步骤(即通常所说的思维五步法)。

(1)创设问题情境(暗示),即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真实的活动情境,情境要贴近生活,尽量模拟社会,并能使儿童产生疑惑。

(2)产生问题,即疑惑促使儿童主动提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将儿童置于欲解决疑难的境地。

(3)提出假设,即儿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根据材料和亲身观察、操作作出种种假设。

(4)进行推理,即儿童根据假设进一步观察事实,推断每一个阶段的结果,整理和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5)验证假设,即进行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想法,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假设是否有效。

4. 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杜威认为,在操作以上程序时,要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极主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角色关系。

杜威把教师比做“撑船者”,认为教师在儿童的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设计者、指导者的角色。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一)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程序教学、强化训练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包括程序教学和强化训 练。
程序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分解成小步骤,并通过逐步呈现和 反馈来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并及时得到反馈和纠正错误。强化 训练则是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来形成某种行为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技能,但也可 能导致机械学习。
理论观点
总结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强化的。奖励和惩罚可以 强化或消除某种行为,从而使学习得到加强或减弱。这种理论强调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 塑造和控制的。
0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认为学习是潜能发挥的过程,与人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的过程,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 习者的个人需求、情感和价值观。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概念获得、有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 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
概念获得
概念获得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具体 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 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
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将新知识纳 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这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 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国外教育家教学理论(1)

国外教育家教学理论(1)

国外教育家教学理论(1)一、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1. 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动的,教学应该让儿童通过自己去动手,通过探索性的活动来获得有用的经验,即“从做中学”。

因此,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各种技能、技巧的掌握,必须重视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应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反对向教科书和教师学习,反对孤立地运用单一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

这样就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为特征的活动教学模式。

2. 教学目标杜威认为,教学必须重视儿童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在活动中学,一切的教育措施应尽可能地为儿童服务。

教学如果只是为儿童的未来积累一些陈述性的知识而不重视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只能使儿童成为一个只有书本知识而无技能、能力之人,这样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及需要的。

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使儿童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其核心就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 教学程序杜威认为,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概括起来,其基本教育过程是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五个步骤(即通常所说的思维五步法)。

(1)创设问题情境(暗示),即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真实的活动情境,情境要贴近生活,尽量模拟社会,并能使儿童产生疑惑。

(2)产生问题,即疑惑促使儿童主动提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将儿童置于欲解决疑难的境地。

(3)提出假设,即儿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根据材料和亲身观察、操作作出种种假设。

(4)进行推理,即儿童根据假设进一步观察事实,推断每一个阶段的结果,整理和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5)验证假设,即进行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想法,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假设是否有效。

4. 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杜威认为,在操作以上程序时,要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极主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角色关系。

杜威把教师比做“撑船者”,认为教师在儿童的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设计者、指导者的角色。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外国十大教育理念解读笔记

外国十大教育理念解读笔记

外国十大教育理念解读笔记一、苏格拉底:追求确定意义的教育——事物是什么?来自人的内心1.教育的中心是个人所成就的,是知识与智慧或知识相对立的是疯狂,具体来说就是强不知以为知,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信仰也好,美德正义也罢,都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要通过独立的思考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信仰,而不是盲从和轻信。

2.有人向他请教的时候,苏格拉底却自称我自己一无所知,一个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呼吸新鲜的空气”,那就对了,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渴望。

3.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懂得如何进行统治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就是那些本来没有资格,但用欺骗的方法使人们相信他们具有治国才能的人。

4.“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教育与道德关系的重要表述,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挖掘和发展人的美德和善行的过程,而美德和善是可通过教育、学习各种知识获得的,那么什么是善呢?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品质,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4.不论是善的追求,还是实际学问的学习,身体总是一切事情的基础,是个人成就的保证,人的活动无法离开自己的良好的身体状态。

5.苏格拉底的谈话是教学方法,不是将系统的具体的知识直接向受教育者传授,也不是将现成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问答交流和争辩的方法来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显著的特点是引导人们去思索学会逻辑的思考问题,这种方法有助于人的积极思维,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二、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1.知识的获得是不断证明和推理的,结果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以已知的知识为前提,这是一切教育和学习的基础。

2.受过教育的人不同意,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像活人不同于死人一样。

3.柏拉图认为理念才是万物的根本,世间所有事物不过是里面的模本而已,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内容既是指事物组成的材料,而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世界十大教育理论

世界十大教育理论

世界十大教育理论一、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天才与教育并存,天才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来,在非教育过程中可以湮灭,如果没有天赋,教育也是没有用的,比如先天性痴呆。

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弥补,更在于开发(旁注)。

主要理论观点:1、天才取决于后天教育2、运用递减法原则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4、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5、快乐而幸福的玩6、孩子需要伙伴7、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8、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9、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10、培养孩子的善行二、塞德兹——天才教育法主要理论观点:1、音乐造就天才2、有学习兴趣3、玩出天才4、热爱知识5、天才是全面的教育结果6、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性7、培养品质8、对自己的行为负责9、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10、消除孩子的恐惧11、避免在心理上打击孩子12、摆脱失意的情绪三、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主要理论观点:1、孩子的命运在父母的手中孩子可塑性较强2、健康的身心才有健康的精神3、有效的奖惩方式4、建立平等关系5、让孩子自愿学习6、父母要树立榜样7、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8、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9、扔孩子懂得自治10、绅士教育过程中的三要素:德育、智育、体育四、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主要理论观点:1、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期2、孩子喜欢“工作”3、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4、以孩子为中心,导师非常重要5、有准备的环境,适应环境是成长的本能6、感官训练7、读、写、算的训练8、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9、帮助孩子独立10、自由以纪律为前提五、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理论基础: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自由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提倡快乐兴趣教育,反对无视身心发展主要理论观点:1、引导好胜心——注意:好胜对事不对人2、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3、培养孩子快乐性格4、快乐教育禁区——粗暴尖刻的语言;过分批评孩子;冷漠和麻木;上海孩子的自尊心;把自己的遗憾留给孩子;要求孩子十全十美5、参与孩子的活动;与孩子共同游戏6、倾听孩子的心声7、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相爱;父母共同教育;家长做榜样;人格独立平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赏识8、培养积极的心态9、激发孩子的自信心10、多花时间陪孩子11、养成良好的习惯六、m.s.斯特纳(语言学家)——自然教育法主要观点:1、母亲主宰孩子的命运,人类的命运母亲的工作不能由别人替代,教育孩子的许多工作必须由母亲完成。

西方主要教学理论归纳

西方主要教学理论归纳
⑴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⑵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⑶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⑷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⑴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
⑵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⑶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
⑷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
⑸培养理智的诚实。
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⑴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童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程序学习的两种处理形式:直线式 特征:①小步骤进行;②呈现明显的反应;③及时反馈;④自定步调学习。
分支式
三、认知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 学科结构理论
基本主张: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具体内容为:
②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③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④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⑤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⑶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教学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二、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华生(美国心理学家) 刺激——反应的理论

外国教育家理论大全

外国教育家理论大全

外国教育家理论大全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

(一)论体育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精神快乐和生活幸福的保证,因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其次,健康的身体是绅士千事业的保证。

洛克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

"但是,洛克所论述的体育主要是身体的保健,也包括一些体育活动"游泳不仅可获得一技之能以应付急需,而且对于健康也有许多好处。

此外,他还认为,儿童需要经常到户外去游戏,稍大一些还要学习击剑、骑马,以锻炼身体。

(二)论德育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

"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

他说:"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德行对于绅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的核心了。

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

理性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它是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

仪礼是指处世做事要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

洛克认为"在多数的情形之下,作事态度的影响较之所作的事还要大。

"礼仪对于绅士来说十分重要,"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洛克希望年轻的绅士能够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务使他的一切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全都合适。

坚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与支柱。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国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9.裴斯泰洛齐:教育民主、和谐发展
J.
H. Pestalozzi, 17461827
瑞士著名教育家,在法
国办农民教育 主要教育著作有:《林 哈德与葛笃德》
所有的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成为所有
人的财富,包括农民 发展人性、形成完善的人:有智慧、有德行、 身体健康、能劳动并有劳动技能的人 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 童所理解和易于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 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从而促使儿童各 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 单轨
结果
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时牺牲了教育质量 有抑长教育倾向——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 国外开始分流教育:以能力为本位
学业教育 职业教育
中国出现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分化
7.洛克:白板说与绅士教育
John
Locke,1632-1704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
育家,著名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 倡导者 《教育漫话》
(1)分科教学:
经验:自然、物理、化学、地理 思辩:数学、逻辑、文法 审美:文学、唱歌、图画 同情:本国语、外国语 社会:历史、政治、法律 宗教:神学,可以防范热情冲动,避
免情绪爆发
(2)把教学分成若干阶段:
明了:了解教材 联想:新旧教材联结 系统:理解,建构
方法:应用、作业
1632年 《大教学论》
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独立的教育学产生标志
(1)系统提出了学校教育制度
(2)建立了广泛的课程体系,编写优秀的教科
书 (3)提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夸美纽斯的分类教学
家庭出身差不多的孩子上同一种学校
贵族学校 平民学校

著名的教育理论

著名的教育理论

著名的教育理论一传统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1 教学阶段论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

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

没有专心,就不能正确和透彻地把握、领会"一切值得注意、值得思考、值得感受的事物"。

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说,"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

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接着再有另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

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

教师适宜于"采用简短的、尽可能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而在讲解之后,立即让一些学生(而不是全部学生)确切地重复出来,这常常是适用的方法"。

二是联想。

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这是统觉的初级阶段。

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人专心"。

"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机会去尝试作出偶然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他来说恰恰是最轻而易举的,最不费力气的,同时可以获得机会去改变这种联想,使之多样化,并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学过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著名教育学理论介绍大全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大全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 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 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发现学习。

其教学模式为:(1)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2)建立假设;(3)形成抽象概念:组织讨论和求证,以形成结论,提炼一般性原理或规律;(4)把原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运用于实际,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国外著名教育理论介绍之二——掌握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期理论要点:1.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A 认知领域知识: 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理解: 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部分)。

C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2.教学评价理论:(1971年)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

形成性评价:评价目标和重难点。

在教学中、单元、学年都可进行,通过测验和矫正达到形成性之目的。

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3.掌握学习理论:期待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而不是上中下各三分之一。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学习的速度。

只要辅以“个别化教学”,即确保一部分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适当的矫正教学或辅导即可。

正手段包括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教师针对性地解释有关内容,“对未中目标再射一箭”。

要点:(1)为掌握而教(2)信心(3)全体对教师的要求:(1)调动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2)讲解准确、清晰、吸引人,明确学什么?怎么学。

(3)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

“目标教学”步骤:(1)诊断性测验,确定学习基础。

(5分钟)(2)单元重组教学,制定双向项目表(内容、程度)(3)亮标及实施(4)形成性测验(百分制、互批、合格要求达到80%及以上)(5)矫正学习(小组、小先生、个别化)(6)终结性测验(等级制)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

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

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

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

节制自己的发言。

(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

不掩饰,坦诚公开。

(3)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

(4)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

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决定怎样学。

教师已不是指导者,而是顾问。

学习的促进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含教师本身,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2.教学模式:(1 )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

(3)个人或小组鉴别。

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

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

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

3.备注(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

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

“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在探索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资源、知识、自身经验、气氛、鼓励、诱导、澄清、组织被学生认可的经验),确定目标,引导轨道不偏移,并且不约束、不评论、不结论、不总结,但可针对性地提供信息。

(3)鉴别——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讨论。

重过程、不重结论;重愉悦,不重技能;重潜能,不重形成;重学生,不重教师。

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四―――范例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德)H.海姆佩尔产生时间:20世纪50年代主要理论:1.基本思想(1)精选教材,使教材变为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和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

(2)教学不是再现和传授知识、技巧,而是启发、引导、辅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

教与学的目的不是获得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

总之,范例教学就是提高学习者独立能力的教养性学习。

2.实施程序(1)范例性地阐明“个”,即通过个别典型特征说明其整体。

范例性地阐明“类”,即对在“个”的阶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

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即探究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

范例性地获得经验,即获得有关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

3.主要原则(1)三个性质基本性:体现在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基本规律;范例性:精选知识,起示范作用基础性:体现在教学内容;。

(2)三个统一问题解决与系统学习的统一:即解决了问题,又掌握了学科知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即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既要熟悉教材(客体),又要了解学生(主体);4.主要特点(1)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细节知识与技巧,而是主动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态度。

解决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进行继续学习与探讨。

例子应与学生经验有关,使之觉得重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动机。

(2)教师具有高度的耐心,不能赶时间,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从观察现象出发,追溯其发生的原因与道理。

国外著名教育理论介绍——之五多元智能理论一.主要代表人物:1983年由(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

二.提出的背景:追求平等教育、追求优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普通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

而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改进现有教育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智力测量从19世纪80年代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80至90年代,已呈多元化的趋势。

三.主要理论:1.智力的结构:(1)言语——语言智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用语言流畅地表达思想与人交流。

如演说家、作家。

(2)音乐——节奏智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如音乐家。

(3)逻辑——数理智力: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如科学家。

(4)视觉——空间智力:对结构、色彩的敏感和通过平面图形及立体造型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画家。

(5)身体——动觉能力:运用肢体和躯干的能力。

如运动员。

(6)自知——自省能力: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

如哲学家。

(7)交往——交流智力: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如教师、律师、管理者与社会活动家。

2.智力的本质:(1)智力是情境化的。

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

(2)智力是多维的。

不仅每一个个体都有多种智力潜力,而且每一个个体智力发展也是多样的。

(3)智力是发展的。

任何年龄段、任何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使智力得到发展。

国外著名教育理论介绍之六——发展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苏)赞科夫(1901——1977)20世纪60年代产生该理论。

产生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在总结教育科学时指出:“教育学中无儿童”,是苏联教育学的主要缺点之一。

60年代初期,苏联教育面临科技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主要理论:1.发展的三个方面(1)观察力。

观察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则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很多的知识。

培养观察力,就是启发了求知欲。

(2)思维能力。

知识和发展之间有某种“剪刀差”,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