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详解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 创立与传承》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二十四节气 创立 与传承》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俗
饮食
陈广忠
生态
了解
节庆
养生
二十四 节气
版权
生存之道
科技
影响
农业
历史
文学
民俗
艺术
中国人
规律
目录
01 自序 《淮南子》与二 十四节气的创立
02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 创立
03
第二节 二十四节气的 科学依据
04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二“至”
05
第四节 二十四节气: 二“分”
06 第五节 二十四节气: 四“立”(1)
目录
07 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 四“立”(2)
08
第七节 二十四节气: 小、大“雪”
09
第八节 二十四节气: 小、大“寒”
010
第九节 二十四节气: 小、大“暑”
011
第十节 二十四节气: 雨水、惊蛰
自序 《淮南子》与二十四节 气的创立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
第二节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 据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二“至”
第四节 二十四节气:二“分”
第五节 二十四节气:四“立” (1)
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四“立” (2)
第七节 二十四节气:小、大 “雪”
第八节 二十四节气:小、大 “寒”
第九节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节气:小、大 “暑”
第十节 二十四节气:雨水、 惊蛰
第十一节 二十四节气:清明、 谷雨
第十二节 二十四节气:小满、 芒种
第十三节 二十四节气:处暑、 白露
思维教案5-5 二十四节气-上课用
好,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在海 边你听到大海波浪的声音了吗?你现在看到雀鸟变成 蛤蜊的样子了吗?
教学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候:菊有黄华。在这 个节气里, 菊花已普遍开放。
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 在菊花园里,请小朋友深吸一口气,你闻到 菊花香味了吗?
思维导图课程
5-5二十四节气
教学指导用语
首先来学习一候:鸿雁来宾。这是在说大雁排成 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大雁属于候鸟,那么 什么是候鸟呢?候鸟是指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 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 之间。
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一下鸿雁排成一字或人 字形。
教学指导用语
24幅思维导图,24首古诗,让你记住24节气
24幅思维导图,24首古诗,让你记住24节气前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我们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结晶。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就要求学生读记《二十四节气歌》。
01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译文】首句连用七个数字组成。
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含蓄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扳着指头计数,盼望和欢呼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
全诗的意思是:我掰着手指计数,立春之日正是万物萌芽之时。
远处,大雁北归,在云中飞翔;近处,冰雪消融,游鱼蹦出水面。
02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就像知道时令和节气的需要,正当春天需雨之时它就来到了。
随着暖风悄悄地在夜色中降临,滋润着世间的万物丝毫也不吵闹。
田间的道路被乌云笼罩得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在明亮地燃烧。
待到天亮时再看那被浸湿了的百花,锦官城中的鲜花啊是那样沉重而又妖娆。
03惊蛰[zhé]: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bēi]。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昨夜春天轰隆,早晨扛着锄头去南山坡锄草。
杏花应着时节开放,农事劳动不能迟缓。
女子独自在家养蚕,放牛的孩子跟随我下地。
在田里遇见老父亲,一个人在辛勤劳作着。
04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中国24节气》全释、图文并茂
《中国24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
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
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
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
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
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
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
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
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
《二十四节气给孩子的节令健康绘本》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美味的朋友
5
寻找动植物
1
忙秋收
2
传统习俗
3
怎么吃身体棒
4
美味的朋友
5
寻找动植物
01
寒露脚不露
02
传统习俗
03
怎么吃身体 棒
04美味的朋友Fra bibliotek05栽香葱
06
寻找动植物
1
白白的霜花
2
传统习俗
3
怎么吃身体棒
4
美味的朋友
5
寻找动植物
二十四节气给孩子的节令健康绘 本(冬卷)
01
二十四节气 的黄经
02
雪孩子来了
种香菜
06
寻找动植物
01
江南梅雨季
02
传统习俗
03
怎么吃身体 棒
04
美味的朋友
05
种小番茄
06
寻找动植物
1
夏九九
2
传统习俗
3
怎么吃身体棒
4
美味的朋友
5
寻找动植物
01
最热是三伏
02
传统习俗
03
怎么吃身体 棒
04
美味的朋友
05
种小白菜
06
寻找动植物
1
防中暑
2
传统习俗
3
怎么吃身体棒
4
美味的朋友
5
寻找动植物
二十四节气给孩子的节令健康绘 本(秋卷)
01
一粒米的旅 行
02
奏响收获的 乐章
03
立秋
04
处暑
05
白露
06
秋分
寒露
霜降
秋天多吃这些食材 吧
《中国24节气》全释、图文并茂
《中国24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
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
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
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
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
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
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
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
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
【思维导图】9-5 二十四节气-上课用
9-5二十四节气
教学指导用语
首先来学习一候:水始冰。此节气水已能结成冰
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冰冻的水面, 你感受到冰面刮来寒冷的风了吗?
教学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冻结。
好,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脚踩 在刚刚冻结的地面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教学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 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 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走在海边 的沙滩上,你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闻到大海咸咸 的味道了吗?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1
惊蛰初候 桃始华 天 地生明媚
02
惊蛰二候 仓庚鸣 动 人心魄的春 之彩
03
惊蛰三候 鹰化为鸠 善恶共生而 择之
04
春分初候 元鸟至 最 美春之韵
06
春分三候 始电 花雨 幽芳处甜蜜 的春愁
05
春分二候 雷乃发声 阳气升腾有 大美
01
清明初候 桐始华 天 地澄澈心也 澄澈
02
清明二候 田鼠化为鴽 生动传神宇 宙间
03
立秋三候 寒蝉鸣 天 人合一显从 容
04
处暑初候 鹰乃祭鸟 秋色入心两 苍茫
06
处暑三候 禾乃登 秋 情如歌知君 意
05
处暑二候 天地始肃 走进秋阴深 处
01
白露初候 鸿雁来 仰 望亘古秋空
02
白露二候 元鸟归 很 美很特别
03
白露三候 群鸟养羞 百果香,百 鸟忙
04
秋分初候 雷始收声 绮丽的秋, 绮丽的心
03
小寒三候 雉始雊 像 花儿一样绽 放
04
大寒初候 鸡始乳 别 有一番壮怀 激烈
06
大寒三候 水泽腹坚 以磅礴之力 为四季落幕
05
大寒二候 征鸟厉疾 望不透的苍 劲
对谈1 大大科思维学 /丁一汇
对谈2 运顺应行天的地节律 /陈 来
对谈3 对智慧中华的考民验族 / 薛其坤
创作谈 创作谈 静心《四季》里, 冥想天地...
后记
二十四节气及候应表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5
霜降二候 草木黄落 霜红霜黄踏 歌行
冬
01
立冬初候 水始冰 满 空凝淡狂歌 中
02
立冬二候 地始冻 触 摸大地的质 感
03
【思维导图】9-5 二十四节气-教师用
教学指导用语
首先来学习一候:水始冰。此节气水已能结成冰
好,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冰冻的水面, 你感受到冰面刮来寒冷的风了吗?
教学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冻结。
好,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脚踩 在刚刚冻结的地面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教学指导用语
教师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常识:冬眠。 冬天温度降低,食物匮乏,有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惯。蛇 和青蛙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冬天时体温会很快下降到不能进行活动的状态。有些恒 温动物也会冬眠,比如刺猬,由于在冬天很难找到足够的食 物维持体温,所以一到冬天它们就缩进洞里,蜷着身子,不 吃也不动,而且几乎不怎么呼吸,把身体得到能量消耗降到 最低。
第一句:等到秋风吹尽旧院的树叶树茎的 时候,秋天也就尽了,也就该到冬天了。
教师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句:黄叶丹枫客里过 这句诗说的意思是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的时 候我还客居他乡。
教师指导用语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句:一点禅灯半轮 月。这句诗说的是夜里稀疏禅灯加上半轮残 月。
教师指导用语
最后是第四句:今宵寒较昨宵多。这句 诗是说今晚比昨晚还寒冷啊。
教师指导用语
我们再来了解第三个常识:开始结冰。 天冷了,北方的土地开始封冻,变得硬邦邦 的,冰面上也结上了一层薄冰。而南方正是秋收 冬种的好时节,人们抓紧时机抢种冬小麦。
教师指导用语
我们再来了解第四个常识:雨雪天气。立冬前 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降水的形式开 始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冰粒等。
现在我们来学习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 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 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终)
(苏
时间:七月初七
别名:七姐节、七巧节、七姐诞、乞巧节、双七
习俗:拜七姐、储七夕水、吃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等
饮食:巧果、酥糖
诗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年尾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时间
大年夜、除夜、岁除 :别名
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习俗
年夜饭:饮食 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冬至节 除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
春节 元宵节
龙抬头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时间:正月初一 别名:新春、年节、新禧、岁首、新年、大年 习俗:贴春联、守岁、拜年、祭祀、舞狮 饮食: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
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结晶,它体 现了中华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而衍变至今也成为了家人翘首以盼的日子,王维曾说:每逢佳节倍 思亲,在外漂泊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呢?
本思维导图本人共整理了11个中国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分为时间、别名、习俗、饮食、诗词五个部分。 其中11个传统节日分别为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 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时间:二月初二 别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 习俗:起龙船、拜龙、剪头发、烧炮 饮食:料豆、面条、烙饼、鸡蛋
二十四节气歌谣注解及图示
二十四节气歌谣注解及图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它将一年分为24个等长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着不同的气候现象和农事活动。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二十四节气,民间形成了许多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歌谣。
这些歌谣既是文化遗产的体现,也是人们熟悉和感知节气的重要手段。
春雨贵如油,谷雨温度稠。
谷雨节气正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谷子的雨水”,意味着此时田地需要迎来一场雨水,使谷子能够顺利生长。
按照歌谣,春雨贵如油,描绘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蛰虫始振枝,草木幼苗茂。
雨水过后,春天的万物开始迅速生长。
这个时候蛰虫从土里挖出来,植物的枝干也逐渐开始抽出新芽。
此时的自然界一片生机盎然,这是春天的表情。
寒食明堂前,秋老将逝末。
寒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特殊节气,它是冬至和清明之间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上坟祭祖,悼念逝者。
秋老将逝代表着秋天即将过去,进入寒冷的冬天。
大严起部冰,立夏果然暑。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意思是“夏天开始了”。
按照歌谣描述,在大严之后,天气开始变暖,冰开始融化成水,夏天的酷热天气也开始到来。
小雪飘飘落,冲凉已助阴。
小雪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寒冷天气的开始。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寒冷逐渐侵袭人们的生活。
此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冲凉的方式来抵御寒冷。
芒种奇异热,山草候温宜。
芒种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思是“谷子籽实”。
按照歌谣描述,此时天气炎热,山上的草木也开始茂盛。
这也是农田里粮食开始收割的季节。
暑往天气凉,白露任务起。
白露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思是“地面上出现露水”。
按照歌谣描述,此时的天气开始凉爽,湿气也增多,清晨起来地面上常常会有一层露水。
清明拜先人,翩翩脱冬装。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上它代表着冬天已经过去,万物开始复苏。
人们脱去厚重的冬装,亲自到坟地祭祀先人。
白雪翩翩飞,玉霄见大雪。
大雪节气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刺骨寒冷的时候。
此时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世界变得纯白一片,玉霄山也被大雪覆盖。
二十四节气图文介绍精美课件模板(完整框架)
大雪冬至后, 篮装水不漏
大雪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降到0℃或以下。积雪可储存作物来年生长所需 水分。“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应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
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也
冬至
古说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 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吃羊肉等温补。
昨夜春雷作, 荷锄理南陂
惊蛰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打令枪一样。一枪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蛰伏得 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岸柳青青, 草长莺飞
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中国人又称为“日 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芒种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一样不种,秋后囤空。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到来,逢此时 节,栀子花开,麦黄梅熟,仲夏开始,应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水。
绿筠尚含粉, 圆荷始散芳
夏至
夏至,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这是盛夏的起点,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来。此 时节,荷花绽放、蛙鸣声声,一派生机繁荣。北方收获小麦,“江淮”进入梅雨季节
万物至此皆长大
立夏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在这个节气Leabharlann 生长茂盛,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小满
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大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但尚未成熟。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饮食以健脾养胃为原则,注意多饮水,别贪凉。
地始冻, 土气凝寒未至于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