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侵害国家作用的犯罪Ⅱ:渎职罪[31页]

合集下载

渎职罪各罪名量刑标准

渎职罪各罪名量刑标准

渎职罪各罪名量刑标准所谓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三、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构成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枉法裁判罪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办理渎职案件适用法律(3篇)

办理渎职案件适用法律(3篇)

第1篇摘要:渎职犯罪是危害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对渎职犯罪有明确的规定,办理渎职案件应当依法进行。

本文旨在分析办理渎职案件适用的法律依据,探讨如何确保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一、引言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公民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对渎职犯罪有明确的规定,办理渎职案件应当依法进行。

本文将从法律依据、案件办理程序、证据收集等方面探讨办理渎职案件适用的法律。

二、办理渎职案件适用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办理渎职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据。

其中,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了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等。

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有渎职罪的,应当依法受到刑事追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办理渎职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证据规则,确保了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在办理渎职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我国办理渎职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为办理渎职案件提供了法律保障。

根据监察法,国家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渎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上述法律外,办理渎职案件还应当参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行为规范等进行了规定,为办理渎职案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办理渎职案件程序1.立案办理渎职案件的第一步是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规定,对涉嫌渎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立案调查。

2.调查取证立案后,国家监察机关应当对涉嫌渎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取证。

渎职犯罪法律适用问题(2篇)

渎职犯罪法律适用问题(2篇)

第1篇在我国,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国家秘密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渎职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渎职犯罪的定义、法律适用原则、常见罪名及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渎职犯罪的定义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国家秘密等行为,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的规定,渎职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滥用职权罪2. 玩忽职守罪3. 徇私舞弊罪4. 泄露国家秘密罪5. 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述罪行的共犯二、渎职犯罪法律适用原则1. 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 平等适用法律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4. 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原则:对于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常见渎职罪名及法律适用1. 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对于滥用职权罪的适用,应综合考虑滥用职权的情节、后果、主观恶性等因素。

2. 玩忽职守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在适用玩忽职守罪时,应考虑玩忽职守的行为、后果、主观恶性等因素。

3. 徇私舞弊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于徇私舞弊罪的适用,应重点审查舞弊行为与谋取利益之间的关系。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我国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

首先,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求有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证据。

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就构成了渎职侵权犯罪。

因此,在立案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证据,包括相关的文件、资料、证人证言等,以确保案件的立案合法、合理。

其次,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求有明确的损害后果和社会危害程度。

渎职侵权犯罪行为往往会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立案时,需要对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以确定案件的立案标准,确保对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有清晰的认识。

再次,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求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定。

我国法律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有着明确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立案时,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定,确保案件的立案程序合法、规范。

最后,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求有明确的证据保全和程序规定。

在立案过程中,需要妥善保全相关的证据,包括文件、资料、物证等,以确保案件的证据充分、完整。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开展案件的立案程序,确保案件的立案程序严格、规范。

综上所述,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需要有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证据、损害后果和社会危害程度、法律依据和程序规定、证据保全和程序规定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符合这些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依法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进行立案,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公开。

渎职罪包括

渎职罪包括

渎职罪包括渎职罪包括什么?渎职罪是一种犯罪行为,指的是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者出于重大过失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章制度,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集体利益受损的行为。

渎职罪通常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背离职责,违反职业操守,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渎职罪是犯罪中的一种,其性质严重,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渎职罪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滥用职权:指公职人员超越、扩大或者限制其职权范围,违背法律规定,滥用职权并实施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是渎职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行为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行政职权的行使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等方面。

2. 不法行为: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地位谋取私利,通过非法手段牟取非法利益。

例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受贿、贿赂、寻租等违法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也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3. 失职行为: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中疏忽大意,未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公共事务的延误、错漏、失误等,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失职行为的性质相对较轻,但仍然属于渎职罪范畴。

渎职罪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犯罪行为,还可以包括多种犯罪行为的组合。

例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公职人员可能既存在滥用职权的情形,也存在不法行为或者失职行为。

这种情况下,渎职罪的构成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予以认定。

渎职罪的性质严重,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

渎职罪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公众的权益,也严重破坏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

因此,各国都对渎职罪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并加强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

同时,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也是预防渎职罪的有效措施。

总之,渎职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滥用职权、不法行为和失职行为是渎职罪的主要内容。

各国都对渎职罪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并加强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以预防和打击渎职罪的发生。

渎职罪立案标准三围

渎职罪立案标准三围

渎职罪立案标准三围渎职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致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对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即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结果方面。

下面将对渎职罪立案标准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主观方面是指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和动机。

对于渎职罪来说,主观方面的要求是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

此外,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也是考察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如果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或他人利益而实施渎职行为,那么就符合主观方面的立案标准。

其次,客观方面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渎职罪的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的要求包括行为的客观事实和行为的客观结果。

在客观事实方面,需要证明犯罪嫌疑人具体实施了哪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是否造成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重大损失。

在客观结果方面,需要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确实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带来了重大损失,这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

最后,结果方面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已经造成了实际的损失。

对于渎职罪来说,结果方面的要求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已经造成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重大损失,而不仅仅是有可能造成损失或者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于结果方面的立案标准,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的发生和损失的程度。

综上所述,对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结果方面的要求。

只有当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时,才能够依法立案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审判。

希望广大国家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职责,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公务员。

渎职案件法律(3篇)

渎职案件法律(3篇)

第1篇摘要: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和形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文将对渎职案件的法律概念、构成要件、主要类型、法律责任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引言渎职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渎职犯罪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对社会的危害日益严重。

因此,加强对渎职案件的法律研究,对于预防和打击渎职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二、渎职案件的法律概念渎职案件,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案件。

三、渎职案件的构成要件1. 主体要件:渎职案件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

2. 客体要件:渎职案件的客体为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包括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职责履行等。

3. 主观要件:渎职案件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或过失。

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 结果要件:渎职案件的结果要件表现为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四、渎职案件的主要类型1. 滥用职权类渎职犯罪:如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罪等。

2. 玩忽职守类渎职犯罪:如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罪等。

3. 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如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

4. 其他渎职犯罪:如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他人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等。

五、渎职案件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渎职犯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对犯有渎职罪的,依法予以刑事处罚。

2. 民事责任:渎职犯罪造成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渎职犯罪行为人,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撤销职务等。

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2篇)

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2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使和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渎职犯罪案件作为损害国家利益、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典型犯罪,其适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渎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侵犯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渎职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 主体特定:渎职犯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

2. 行为方式多样:渎职犯罪的行为方式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

3. 社会危害性严重:渎职犯罪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破坏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4. 法律后果严重:渎职犯罪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二、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原则1. 依法治国原则: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确保案件办理的公正、公平、公开。

2. 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 公开审判原则: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应依法公开审判,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公民应一视同仁,依法处理。

三、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具体问题1. 犯罪构成要件: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应准确把握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等方面。

2. 犯罪情节: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应充分考虑犯罪情节,如犯罪次数、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以确定刑罚。

3. 证据收集与审查: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应依法收集、审查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 侦查与起诉: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时,侦查机关应依法开展侦查工作,检察机关应依法审查起诉。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立案标准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明知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职责,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渎职罪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一定的立案标准。

下面将对渎职罪立案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渎职罪的立案,需要证明被告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依法设立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工作人员。

被告人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需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包括相关的工作证明、单位证明以及其他证据。

其次,对于渎职罪的立案,需要证明被告人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存在明知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职责的行为。

这就需要对被告人在具体工作中的行为进行调查和证实,包括相关的文件、证据以及相关人员的证言等。

只有证明了被告人的行为确实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了职责,才能构成渎职罪的立案条件。

再次,对于渎职罪的立案,需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这就需要对被告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认定,包括对国家利益受到的损害程度、影响范围等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证。

只有证明了被告人的行为确实对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才能构成渎职罪的立案条件。

最后,对于渎职罪的立案,需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

这就需要对相关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收集和分析,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实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渎职罪。

只有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才能构成渎职罪的立案条件。

总之,对于渎职罪的立案,需要全面、客观的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渎职罪的各项条件,需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渎职罪的立案条件。

希望各级司法机关在办理渎职罪案件时,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法予以处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渎职罪量刑标准

渎职罪量刑标准

渎职罪量刑标准
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背法律、规章、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职务上的特殊利益,致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对于犯罪分子的量刑标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罪的量刑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等因素。

在具体量刑时,需要对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进行全面综合考量,不同情形的渎职罪将会有不同的量刑标准。

其次,对于一般情况下的渎职罪,如果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程度较轻,犯罪分子没有造成重大损失,那么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对其判处拘役、管制、罚金等刑罚。

而对于情节严重、危害严重的渎职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再者,对于渎职罪的量刑标准,需要在具体案件中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犯罪分
子的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量刑过程中需要权
衡各种利益,确保刑罚的公平和合理。

总的来说,对于渎职罪的量刑标准,需要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考量,确保刑罚的严格与公正。

同时,也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量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渎职罪的量刑标准,需要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确保刑罚的公平和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的
权威和尊严。

渎职罪法律适用(2篇)

渎职罪法律适用(2篇)

第1篇摘要: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文旨在分析渎职罪的法律适用,包括渎职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依据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以期为我国渎职罪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渎职罪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集中体现,其法律适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渎职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依据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对渎职罪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

二、渎职罪的概念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渎职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 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超越职权、违反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徇私舞弊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违反规定,收受贿赂,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渎职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要件: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 客体要件:渎职罪的客体为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包括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

3. 主观要件:渎职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或者过失。

4. 客观要件: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

四、渎职罪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关于国家监察机关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调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的职责、权利、义务和纪律。

第七章 渎职罪

第七章 渎职罪


本案中,王某系公安消防人员,配备枪支后就负有妥 善保管枪支的职责和义务,而其却随意把枪支放置于 女友家中长达3个月之久,致使被盗,为犯罪分子所 利用,造成了特大的“袭警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 后果。被告人王某不正确履行其管理职责导致枪支被 盗,并不能直接导致特大“袭警案”的发生。但是, 王某违反法律规定,不尽职责,使枪支脱离自己控制, 致使枪支被盗,属于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没有采取应 当采取的措施,致使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 这种不正确履行职责的玩忽职守行为与特大“袭警案” 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之间具有一种间接的联系,属于 刑法上间接因果关系,仍然符合构成玩忽职守罪所要 求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第399条第4款特别规定,因为 受贿而犯徇私枉法罪或民事、行政枉法裁 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 、裁定滥用职权罪的,依法择一重罪处罚 ,不数罪并罚。
九、私放在押人员罪



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释放的行 为。 1、对象:“在押人员”,包括(在羁押场所和押解 途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 2、常见情形有:(1)私自将在押人员放走或者授 意、指使、强迫他人将在押人员放走。(2)伪造、 变造有关法律文件,以使在押人员脱逃。(3)为在 押人员通风报信、提供条件,帮助其脱逃。(4)其 他私放在押人员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3、与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界限。主要是主观 意图不同,本罪是故意,后罪是过失。
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的特殊 类型


1、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致使国家利益遭受 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397条(玩忽职守罪) 处罚。 2、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致使赃 车入户、过户、验证的,给与行政处分;致使公共 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玩忽 职守罪处罚。

渎职罪量刑标准雀跃

渎职罪量刑标准雀跃

渎职罪量刑标准雀跃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执行职责,致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渎职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因此在我国刑法中对渎职罪的量刑标准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来确定。

一般来说,如果渎职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社会影响等,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重。

而如果渎职行为后果较轻,对社会影响不大,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轻。

其次,渎职罪的量刑标准还会考虑到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和悔罪态度。

如果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较重,如蓄意为之、图谋不轨,那么量刑会相对较重。

相反,如果犯罪主体在犯罪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悔过,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轻。

此外,渎职罪的量刑标准还会考虑到犯罪主体的前科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如果犯罪主体有过其他犯罪前科,那么在量刑时就会考虑到这一点,量刑会相对较重。

而如果犯罪主体是初犯,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轻。

总的来说,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和悔罪态度、犯罪主体的前科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确定的。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犯罪事实和犯罪情节进行综合考量,对犯罪主体进行量刑裁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渎职罪的量刑标准的明确,不仅有利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因此,对于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我们需要认真遵守,并在司法实践中加以执行,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和悔罪态度、犯罪主体的前科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确定的。

这一标准的明确执行,有利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希望全社会都能认识到渎职罪的严重性,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渎职罪

渎职罪

滥用职权罪
• 表现形式:违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职权、违法法律规定的程序 行使职权 • 定罪的要求: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主观要件:故意 • 处罚:徇私舞弊是加重处罚的事由 • 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玩忽职守罪
• 表现形式:不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 • 定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主观:过失 注意: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是一般法,本章中的其他罪是特别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徇私枉法罪
• 行为:三种 • 罪过形式:故意。犯罪动机是徇私。为单位谋取利益的,只能构 成滥用职权罪。
渎职罪的主体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 的人员 • 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虽未列入国家机关编制,但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 务的人员。 总结:渎职罪以其职责(即是否从事公务、是否履行国家机关的管 理职能)进行界定,而不管其是否具有正式编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身份。本质上只要得到了法律授权或者有权的委托而行使公权力 的人,均可以成为主体

渎职案件法律(3篇)

渎职案件法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渎职犯罪案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惩治渎职犯罪,维护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本文将对渎职案件法律进行探讨。

一、渎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特征1. 主体特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 行为方式多样: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方式多样,表现形式各异。

3. 结果严重:渎职犯罪行为往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失。

4. 法律后果严重:渎职犯罪行为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到刑事追究。

二、渎职案件的法律依据(一)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惩治渎职犯罪的基本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等罪名,均属于渎职犯罪。

(二)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了监察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渎职案件的法律程序(一)立案1. 举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渎职犯罪行为的,可以向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2. 调查: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举报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是否存在渎职犯罪事实。

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3篇)

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3篇)

第1篇摘要: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渎职犯罪案件日益增多,适用法律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本文旨在分析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探讨适用法律的原则和具体规定,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渎职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表现,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和权威,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渎职犯罪案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因此,准确适用法律,依法惩处渎职犯罪,对于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1. 主体特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等。

2. 行为方式多样:渎职犯罪的行为方式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

3. 害害后果严重:渎职犯罪往往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 案件隐蔽性:渎职犯罪往往发生在幕后,证据收集难度较大。

三、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原则1. 依法治国原则:坚持依法治国,确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

2. 公正司法原则:确保司法公正,对渎职犯罪案件进行公正审理。

3. 证据裁判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案件审理的准确性。

4. 严格执法原则:对渎职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维护法律权威。

四、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1. 玩忽职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行为人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

(2)行为人玩忽职守,未履行职责。

(3)因玩忽职守行为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 滥用职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权侵犯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依法审查、决定是否立案的重要依据。

为了依法严惩渎职侵权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进行立案审查。

首先,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侵犯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为人的行为性质、犯罪构成、犯罪情节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立案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注重证据的确凿性。

在立案审查过程中,需要充分收集、审查相关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充分性。

只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的渎职侵权行为,才能够依法做出立案决定。

因此,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要求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审查证据,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确凿性。

此外,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要注重犯罪情节的严重性。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

因此,在立案审查过程中,要对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性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对于严重渎职侵权行为能够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对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严格审查,确保立案决定符合法律规定。

只有依法依规对渎职侵权犯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才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渎职侵权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违反法律、法规,致使国家
利益、集体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对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下面将对渎职罪立案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公职人员的主体范围,渎职罪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
位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等具有国家行政、监督、管理职能的人员。

对于这些人员的行为,如果涉嫌违法犯罪,符合下面的条件,就可以构成渎职罪。

其次,渎职罪的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行为要违反法律、法规,包括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侵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

二是行为要致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包括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社会秩序混乱等后果。

再次,渎职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却故意为之。

二是违法行为的目的,即行为人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是为了达到其他非法目的。

最后,对于渎职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严格审查,确保案件符合立
案条件。

在立案过程中,要充分调查取证,查清犯罪事实,掌握犯罪证据。

同时,要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侦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之,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是严格的,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当依法严格
审查,确保案件符合立案条件,充分调查取证,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侦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希望各级公安机关能够依法办案,严惩渎职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失职渎职罪量刑标准

失职渎职罪量刑标准

失职渎职罪量刑标准失职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地不履行职责,致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失职渎职罪是一种侵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犯罪行为,其危害性较大,因此对于失职渎职罪的量刑标准也相对严格。

首先,对于失职渎职罪的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危害后果进行综合考量。

如果失职渎职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重。

相反,如果失职渎职行为的后果较轻,那么量刑就会相对较轻。

这也是量刑标准的一个基本原则,即罪刑相适应。

其次,对于失职渎职罪的量刑,还应当考虑到犯罪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

如果犯罪人是出于明知故犯的目的,故意不履行职责,那么其罪责就会相对更重。

而如果犯罪人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他人,导致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那么其罪责就会相对较轻。

这也是量刑标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罪责刑相适应。

此外,对于失职渎职罪的量刑,还应当考虑到犯罪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

如果犯罪人能够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么可以从轻处罚;如果犯罪人能够积极赔偿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那么也可以从轻处罚。

这也是量刑标准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即罪责刑相适应。

最后,对于失职渎职罪的量刑,还应当考虑到社会的惩戒效果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程度。

如果犯罪人的失职渎职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么其罪责就会相对更重。

相反,如果犯罪人的失职渎职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轻,那么其罪责就会相对较轻。

这也是量刑标准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则,即罪责刑相适应。

综上所述,失职渎职罪的量刑标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危害后果、犯罪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以及社会的惩戒效果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程度。

只有在综合考量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出公正合理的量刑决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林 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 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 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 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 受严重破坏的行为。
刑法第407条
七、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办理偷越国 (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 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 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 便利,帮助其逃避处罚的行为。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对接受通风报信、提 供便利者是犯罪分子有明确认识,对通风报信、提 供便利的行为违背其查禁犯罪活动职责有明确认识。
(三)犯罪阻却事由 误将犯罪分子作为一般违法行为实施者看待,为其 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阻却故意,不构成本罪。
(三)认定 (四)处罚
刑法第400条第1款
五、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 证券管理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 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 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 损失的行为,以及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强令登记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滥用管理公司、 证券职权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享有管理公司、企业职 权的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工作人员。 刑法第403条
十、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对被拐 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公安、司法 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 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 刑法第416条第1款
十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 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 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第七章
侵害国家作用的犯 罪Ⅱ:渎职罪
第一节 概 述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侵害职务行为的正当性, 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性、 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 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保护法益
九、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对被拐卖、 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公安、司法等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 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 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 果的行为。 刑法第416条第1款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企图偷越国(边)境人员办理 出入境证件。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对申请办理护照、签证或者其 他出入境证件者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有明确认 识。
(三)处罚 刑法第415条
八、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是指边防、海关等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 的行为。 刑法第415条
(四)处罚 刑法第417条
第三节 玩忽职守犯罪
一、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 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 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章罪侵害的法益是国家机关活动的正当性。
二、客观要件
本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徇私利、徇私情 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履行或不正确履 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 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观要件
本章罪在主观方面有的是故意,有的是过失。
第二节 滥用职权犯罪
一、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 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 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 重大损失的行为。
(四)认定
有的滥用职权罪是国家机关领导决定实施,或者经 过单位领导同意、授意后实施的。在单位领导与滥 用职权罪的行为人有明确的共同犯罪意思的场合, 直接认定为共犯,并无疑问。但是,实践中有的情 况比较复杂,需要分别讨论。
(五)处罚
刑法第397条
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 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 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泄露国家秘密。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至于是否有追求非法利益的目的,在所不问。
(三)处罚 刑法第398条第1款
三、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
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司法工作 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滥用职权, 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 职责,或者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 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 损失的行为。
(一)保护法益 本罪侵害的法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法益, 即职务行为的正当性和社会对国家行政、司法权力 行使公正性的信赖感;另一方面是个人法益,即公 民个人的人身或财产权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 1 职权 2 滥用
(三)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 以是间接故意。
刑法第399条第3款、第4款、《刑法修正案 (四)》第8条
四、私放在押人员罪 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包 括在羁押场所和押解途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或者罪犯的行为。
(一)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罪犯。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 接故意,对被私放者的身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罪犯)有明确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