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ppt2016.1.15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ppt课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ppt课件
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48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选段择关:键斟性酌的修事件改(印象最深的事件)
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描述
第五阶确段定事:件赋中以的意演员义
重写主要事件以及你的反应
检查你的行动的结果
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 49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 自己动手撰写课例,定主题、裁情节、描关键、寻证据、下结 论、做提炼(理性提升)
17
1、问题驱动学习(有主题) ——选取研究的主题和授课内容
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视频案例:自感现象
18
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 源于引起教研组老师普遍关注的现象; • 来自学生的调查; • 教师自身的经验。
19
课例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课例研究看得太复杂 (2)不要让课例研究的选题绊住了手脚 (3)课例研究是先“选题”还是先“选课”
20
2、差异推动进取(有目标) ——制定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
问题:谁该对本次课例研究负责? 参与老师分担怎样的角色?
21
3、技术突破经验(有方法) ——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和研究方法
28
第一阶段:压力差。 第二阶段:排开液体的重力。
获得概念性理解的两种方式:建构性理解与解 释性理解
在得出公式阶段——建构性理解(用容易理解模型) 得出公式后——解释性理解(用较难理解的模型)
结论:“如何让学生获得概念性理解”
很多看似 “粗心”的错误,是没有获得概念性理解所 致
概念性理解在教学上可以分阶段而获得,与教师的分 阶段呈现方式或处理策略相关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先生来华讲课,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您讲的 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 那么大呢?”杰克先生听后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仅是知 道,而我们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行动,正是行动,造成了人和人的差别!
结束语 听过易忘、看过易记、做过才会
延伸问题:课例研究中如何关注学科本质?
从本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思考 (数学课例要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
❖ 数学是什么? ❖ 让学生学习怎样的数学?
分数多边形
数学本质
5.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思路梳理 第四阶段:撰写提炼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4.1 主题有明大确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4.2 线索者的清诠楚释 4.3 具有资关料键描性述必事须件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和启示
4.1 主题明学确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4.2 线索清教楚学的效果 4.3 具有关由键此性引事出件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 有矛盾的焦点
4.1 主题明确 ◈ 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4.2 线索清楚 ◈ 引人入胜的情节 4.3 具有关键性事件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
•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是什么 •如何恰当地呈现、使用什么教学策略

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课例研究的过程,无论是备课、观 课,还是评课,都应该围绕问题展 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
特点: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 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 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 学研究。
例2:来自青浦珠溪中学一个教研组的活动
2004年10月到11月间,我们——上海市教科院的研 究人员和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两个学校的“局外人”, 参加了青浦珠溪中学物理教研组的系列研修活动。说实话, 作为研究者与物理学科教研员,我们参加这样的研修活动 是有预先目的的。我们想了解:
的提高。
“拿我带的两个班来说:学生连最简单计算都会不可思 议地出错;手把手地教,还是教不会;物理差的学生其他成 绩也差,各科老师轮番找他们补课,于是用于物理的个别辅 导时间少得可怜。”
“象实验中学不仅多媒体设备好,教音频时还有学生弹 吉他演示,我们的学生不要说会弹吉他了。”
“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不仅调皮,学习动机也不 高,为了让他们学好,我们真是动足了脑筋。”
•主题明确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线索清者楚的诠释 •具有关键资料性描事述件必须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4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研究结论和启示
•主题明确学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线索清楚教学的效果 •具有关键性由事此引件出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但偏重于实践中存 在的问题,设法找到理论来协助解决实践 问题,以问题唤起深思和反省的行动。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课例研究例解》课件

《课例研究例解》课件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不 同教育理论的应用,提高自己的 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水平。
促进师生互动
本课程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 相互合作和互动,共同提升教学 效果。
拓宽专业知识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扩展专业 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育理论与课程设计的关系
探讨不同教育理论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发挥作用,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案例分析1ຫໍສະໝຸດ 案例介绍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2
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明确案例分析的目标,阐述使用不同教育理论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基于不同教育理论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基于不同教育理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学实践总结
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需 要注意的问题
探讨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 案和建议。
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 的转变
讨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 的角色转变和相关的挑战与机 遇。
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介绍如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 行评估,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 生学习成果。
结束语
培养教育水平
《课例研究例解》PPT课 件
本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课程设 计和教学实践。本PPT课件为本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教育理论概述
教育理论的概念和种类
从基础理论到现代创新,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各类范畴和概念。
不同教育理论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分析和比较各个教育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场景。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课例研究PPT课件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课例研究PPT课件

❖ 四、作业
❖ 今天的作业是到网上去查一查史铁生的作品, 选读《我与地坛》,读完之后,写一篇《重 读〈合欢树〉》。
名课研习:董承理《读〈伊索寓言〉》
1
名课研习:董承理《读〈伊索寓言〉》
一、问题情境
❖ 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目 的是什么?”
❖ 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产生了分歧,“一种是认为本文批评某些社会 现象的,另一种是认为谈用寓言教育孩子的问题的,还有一种意见是 认为课文是纠正寓言的幼稚和简单的。”
浮而无效。
语文课例研究,是语文课堂教学 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语文课程与 教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课例研究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知识 的主要来源;在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和语文 教师的职后培训,开设“名课研习”、 “课例研讨”等课程,似乎已成为当务之 急。
推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通过课例研究,尤其是通过课例综述, 可以使我们切实地对了解“操作课程”的 实况,提炼成功经验,发现问题所在并寻 求相应的对策 。
2
语文课例研究的五种样式
名课研习 课例研讨 课例评议 课例兼评 课例综述
名课研习
❖ 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供语文教育专 业的师范生和语文教师研习。
王荣生《案例研究——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研习》 王荣生《“美”、“巧”、“活”、“实”——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
习》 王荣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理据——黄玉峰老师〈世间最美的坟墓〉研习》 王荣生《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魏书生老师〈统筹方法〉研习》 王荣生《变“讲课文”为“教读法”——潘凤湘老师〈梦溪笔谈二则〉研习》
《个人与集体》教后谈—曹勇军老师
确定两个教学目标
讨论两个问题
把握课文的结构 思路并概括其主旨

《学做课例研修》课件

《学做课例研修》课件
教学水平。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通过课例研修,学校可以发现并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 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
果。
形成学校特色
课例研修可以帮助学校形成自己 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提升学校的
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在区域研修中的应用
整合区域教学资源
课例研修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教师交流与合作,整合区域内的优质 教学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反思 ,有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 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修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课例研修起源于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在长期的 实践过程中,课例研修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
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例研修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 课例研修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研修方式的整合 与协同,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教师的努力,区域内的整体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高,推动
区域的教育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教 育资源和教育理念,拓展 自身的专业视野。
提高专业能力
通过研修,教师能够掌握 更多的专业技巧和方法, 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研修,教师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课程建议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将研修中学到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应 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操作法
总结词
将研修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实 践检验和完善教学策略。
VS
详细描述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2003。12
2001年:研发视频案例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在15省推广
2002年:探讨行动教育模式,在大兴会议推介
2003年: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持续5年
关注教研方式创新,有效性,研修一体,区域推进
2004年: 上海“八区联动”教研骨干培训,践行“课 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完成100个课例研究报告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十五年研究的简单回顾
我们的研究团队合作、扎根、创新的专业团队
1999年:倡导课堂观察技术
• 一个中心:教育部师范司挂牌—中小学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 • 一本专著:[美]古德<教师临床视导的技巧>,台湾五南出版公司
1995.8;国内,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教社,1999.2003 • 一篇论文:顾泠沅、周卫<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学会观察>, • 一篇报告:周卫<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上海教育99.5 • 100节课:与上海普陀区教育学院合作课堂观察,录像带分析 • 一次会议:中美数学教育高层研讨会,舒尔曼,斯丁格勒 • 顾泠沅《寻找中间地带从一堂几何课看数学教育改革行动》 • 鲍建生《追求卓越从看影响学生数学成就的因素》,上教社,
• 从经验中学习的四大“敌人”是:健忘、幻想、惯性、怀旧。 • 健忘——阻碍我们记取已有的经验与教训,需要现场的观察与
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吃一堑长一智。
• 幻想——阻碍我们客观、准确地记忆,需要我们定性定量的观
察与分析,靠事实和数据说话,避免”错位”和“扭曲”。
• 惯性——阻碍我们活学活用,灵活应变,受习惯思维的束缚,
2008年:“中心”全体成员应北京教育学院邀请,参与 北京名师班、校本教研百校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课例研究的形态
2.作为研究对象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的五种样式
名课研习 课例探讨 课例评析 课例兼评 课例综述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品味课堂:褚树荣评课 LOGO 实录》《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课例研究的形态
3.课例作为所研究问题的载体 共同备课工作坊 4.作为研修内容或研修方式的课例研究 强调“做中学”,在研修的过程中学习如 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由来
3.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 香港教育学院自2002年在中小学推进课例研 究,2005 年 12 月和 2006 年12 月,香港 教育学院组织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课例研究年 会,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瑞典、澳大利 亚、新加坡、伊朗和中国(上海、北京及主 办方香港)等八个国家参加了会议。香港以 其文化的优势,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又别于 中国大陆的新的形式——课堂学习研究。
LOGO
顾泠沅教授
LOGO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是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所开展的一系 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它是对教学的全景实 录,呈现着完整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 课例研究是教师以课为载体,对教学实践 中的问题展开的研究。
LOGO
常规教研与课例研究
教研组活动 课例研究
活动性质
操作流程 研究范式 研讨重点 话语方式
什么是课例研究
(2)理论研究的取向 主要是对已完成的课进行研究,包括教学 现场、教学录像和教学的前后所整理的书 面文本,如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实录、学 生作业等。 3.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LOGO
课例研究的形态
1.作为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小学教学卷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 《大夏书系.名师课堂》丛书 《名师讲语文》丛书
4.姓名牌
赞成根岸湾填海造地
富山 本山
不赞成根岸湾填海造地
元木
林 和泽
远田 桥田 中田 村田 横田 本田 野川 冢田 泽田 铃木
佐佐木
水岛 西崎
佐田
井口
前田 水野 中野 出口 山田 宇和岛 宫内 池田藤崎
5、观察者自身作为观察工具 *描述要求我退一步思考,要求我在观察之前 不要急于评判和下结论。描述为事物提供空间 使其得以完全呈现。描述是一种缓慢的、独特 的工作。我必须将习以为常的分等划类与归纳 概括的方法放置一旁,必须倾听我关注的主题, 必须给其以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时间。
Lesson)
LOGO
(4)再一次实施研究课(Re-Implementing the Study Lesson)
LOGO
(5)反思研究课(Reflecting on the Study Lesson)
LOGO
2、特征 (1)记录工具 *记录棒 *照相机 *摄像机 *笔记本
LOGO
(2)课堂观察的角色分工
反思
儿童有着自身的探究世界的视角。这一教学片断展现了儿 童认识与表达的多样性与真实性。但对教师而言,同文本 的写作意图相比,学生的回答显然没有切中主题。为维护 书本知识的权威性,教师最终把所谓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儿 童。这类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发生。面对制度化、权威化的 课程知识,我们是如此想当然地贬抑儿童,把他们的个人 话语视为浅薄之论,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观念覆盖儿童的 观念,并且笃信我们的观念才是儿童值得拥有的观念。可 以看到,这种话语规训的效果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已初露端 倪。小男孩坐下后在自己的额头拍了一下,他自然是因为 没有说出教师满意的答案而自责。为维护知识的权威性所 采取的话语规训策略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一种暴力行为。在 成人的粗暴与冷漠的知识的裹挟中,儿童心灵的丰富性、 复杂性、独特性以及无限可能性无可避免的走向萎缩。
LOGO
日本的课例研究
1、步骤 (1)设计一堂研究课( Planning a Study Lesson)
LOGO
(2a)实施研究课 (Implementing the Study
Lesson)
LOGO
(2b)观察研究课( Observing the Study Lesson)
LOGO
(3)反思研究课( Reflecting on the Study
LOGO
课例研究的构成
三条线
教育教学理念 学科教学知识(PCK) 教案研制和教学实施
LOGO
课例研究的实践
(一)明确课例研究的主题

指向于教师实践性学识(学科教学知 识,简称PCK)的获得—— ①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 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 识 ② 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 的知识 ③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 织和结构的知识 LOGO ④ 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示给学生的策
LOGO
选择研究的课题 另 一 循 环 的 课 堂 学 习 研 究
初拟学习内容
前测、学生访谈及 分析 重新确立学习内容 及关键环节 教学设计
Hong Kong, 2006
2、操作步骤
教学实践 检讨整体 教学成效
分享成果 撰写报告
LOGO
后测、学生访谈及 分析
课例研究的由来
4.中国上海地区的“行动教育” 行动教育是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带领其 团队于2002年1一9月开发的教师在职教育模 式。其核心理念是“实践反思、专业引领、 行为跟进”。从本意上说是一种重视群体行 动智慧的教师发展的理念。课例研究作为行 动教育中的一种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中是付诸 于“校本研修”、“行动研究”而实施的,旨 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研究活动 。
3.复线型教案
教学活 动 设计
预期行为 学生的反 应
教师的应对
非预期行为 提升空间
学生的反应 教师的应对
刚才我 *我观察 们用先、到它的颜 再、接 色变了, 着、最 由黑色变 后这些 成了绿色 词语描 *它身上 绘了小 还长出了 蝌蚪的 条纹 变化过 程。大 家还有 什么问 题要问 吗?
LOGO
*积极地鼓励 *小蝌蚪为 这是它的生 启发学生 学生表达自己 什么先长出 长规律决定 可以通过 的观点。 后腿? 的。 养蝌蚪观 察一下。 *强调先长出 后腿、再长出 前腿、接着尾 巴变短等是小 蝌蚪的明显变 化或主要变化, 其他变化也是 存在的。
(三)重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
1.观察表
2.座位表
3.复线型教案 4.姓名牌 5.LOGO 观察者自身作为工具
1.合作学习观察表
组名: 姓名 S1 技能 角色任务 热烈发言 仔细倾听 别人发言 鼓励别人
LOGO
S2S3S4Fra bibliotek2.座位表
讲 台

齐 答 情况:
3P
说明:1. 请任课教师在课前先期用★标注学优生,用▲标注学 困生。(座位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作调整) 2.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观察者应在座位相应位置记录两 类信息,一是回答问题序号,二是回答问题是主动回答还是被动回 答,例如3P,表示第三次回答问题且是被动回答(3表示在整节课中 回答问题序号,P表示被动)(A=Active,主动的; P=Passive,消 极被动的;同一个问题可有多次回答,作多次记录) LOGO 3.齐答情况在右侧另作记录,以“正”字作为记录载体
LOGO
*如:60× *板书学生 * 通 过 用 字 母 或 符 号 概括的式子。 等 方 式 表 示 , 帮 助 学 (32+15)= 生初步概括等式的主 60×32+60×15 概括成字母式: *组织学生 要 特 征 ; 把 字 母 表 达 a×(b+c)=a×b 汇报,课件 式 前 置 , 将 其 放 在 语 + a× c 演示算式的 言 概 括 乘 法 分 配 律 之 前,作为归纳过程的 变化特征, 或用符号表达: “符号化”阶段。鼓 帮助学生理 ▲×(●+■) 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解。 =▲×●+▲×■) 表述,并尝试板书学 …… 生的归纳,体现对学 学生同桌交流讨 生 “数学”上的尊重。 论。
已运用比喻 的句子(代 表数字) 本体 喻体 共同之处 改写句子
LOGO
*认知访谈
LOGO
3.改变教案的基本结构
*复线型教案
*座位表教案
LOGO
教案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步骤安排”
教学活动及提问 预期的学生反应 教师对学生 课堂反应的 应对措施及 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说明
4.用字母符号概括 特征 通过举例和验证, 我们确信一定有规 律存在。 1)请你在所举式 子上圈圈、划划, 找出式子等号两边 的主要特征,然后 想一想:这么多的 式子,能否概括成 一个式子?
LOGO
描述
“‘猴子观海’中的猴子不像一般的猴子那样又蹦又跳,而
是静静地坐着,痴痴地望着云海。它在想什么呢?”郭老师问 道。“坐在窗边的一位高个子小男孩说:“海里面都有鱼,可 这里面有没有呢?这里面的鱼是怎么样的呢?” 郭老师淡淡地 回应说:“很好,请坐。”接着,在谈到金鸡叫天都这块石头 的时候,郭老师问道:“为什么你们喜欢金鸡叫天都啊?”还 是这位小男孩,他站起来说:“有三点,”他一边解释,一边 竖起三根手指。“第一我喜欢黄颜色;第二我老家没有闹钟, 要靠鸡来报时;还有就是——”说到这,他忍不住笑起来,边 笑边说:“我也喜欢吃鸡肉。”零落的笑声连成了一小片。但 老师显然对孩子们的回答有点不满,“大家刚才说为什么喜 欢怪石时,很多都提到了吃的或玩的。我们之所以喜欢它们, 更应该是因为课文把他们描写得美啊,对不对?所以——”, 教师指着刚才的小男孩说:“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说!”小 男孩坐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伸手在自己的额头拍了一下。 LOGO
LOGO
事务性活动
随意性操作 规范性探究 教师的教 概括性话语
专业性活动
规范性操作 阐释性探究 学生的学 描述性话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