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楼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第1页共6页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跳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第2页共6页(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精品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

【精品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一、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1.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以种植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的主流。

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生产技术高超且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产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营手工业到明清时期日益兴盛;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地区。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汇票的柜坊和飞钱及纸币很早出现;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同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官营商业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

4.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与特点: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商业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地对私有土地实行管理,以稳定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工商业发达,并在明清时期以此为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府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撰写、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三、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1.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经验的丰富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2.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4.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500字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三个主要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在古代经济中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古代中国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方式,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蔬菜等。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农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制度、税收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农业在古代社会中也起到了保障食物供应、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导,包括纺织业、瓷器业、木器业等。

古代手工业发达,技术熟练,产品品质精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手工业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又为贸易和商业提供了原材料和产品。

最后是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起步较晚,但在后期逐渐发展壮大。

商业经济主要以城市商业为中心,城市作为商业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积聚了大量商品和商贾。

商业经济促进了商品产销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繁华。

古代中国的商业交往主要以陆上贸易为主,丝绸之路等重要贸易通道的开通推动了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

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以封闭和自给自足为特点。

各地的生产和消费都较为独立,难以实现统一的市场和经济体系。

其次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农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都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

再次是政府的控制和干预。

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受到政府的广泛控制和干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调控经济,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市场监管等。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有哪些?店铺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3、商周:少量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发展成二牛一人,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传统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西域的坎儿井(2)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人力)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单位)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目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井田制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1)条件: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使劳动者有可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土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具有生产积极性;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④政府的重农政策 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① 耕犁技术的完善
时期 工具名称 春秋战国 铁犁 西汉 耦犁 耧车 隋唐 曲辕犁
特点 只能松土破土, 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 作垄。 作垄。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抬杠)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抬杠)
播种工具,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 结合在一起。 结合在一起。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② 灌溉工具的改进
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①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抗灾能力弱; 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 不利于技术革新; 难以开展大生产, 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③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④旱、涝等自然灾害 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⑤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刀耕火种 • 石器锄耕
集体耕作
• 铁犁牛耕
个体农耕
变化原因: 农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变化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
生产、 单位, 家庭手工业相结 以 1、含义: 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含义: 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 生产主要 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单元总结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人力和土地资源。

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和延伸,商业则是连接各地区经济的纽带。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及特点的单元总结:一、农业经济:1.普遍采用农业耕作:古代中国主要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

耕作方式普遍采用水稻种植、农民十分依赖于农业生产。

2.集体土地所有制:在古代中国,土地通常是集体所有制,有赋税制度,地主和农民按比例分取农田产出,并向国家交纳赋税。

3.农业工具改良:古代中国逐渐发展出一系列农具和农业技术,诸如铁制农具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手工业经济:1.经济分工:手工业经济主要是家庭工业,城市多以手工业为主。

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家庭工业者分工明确,通过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2.制作精细长久: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讲究制作精细和耐久,如丝织业、造纸业等,产品多出口商品,制作精良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3.特种手工业的独立性:古代中国还有各种特种手工业,如瓷器、织锦、制陶等,这些手工业都有独立的特殊工艺和传统。

三、商业经济:1.内河和海洋贸易: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主要分为内河和海洋贸易,内河贸易主要以黄河、长江等内河为交通枢纽,海洋贸易则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2.运输与市场: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运输和市场,古代中国通过水路运输和驼队运输发展贸易,同时也出现了集市和商业中心。

3.闪族商人及乡村商业:古代中国商人多为闪族人,他们特点是移居他乡,为商业目的经商和定居,发展了乡村商业。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手工业经济起到补充和延伸的作用,商业经济则是连接各地区经济的纽带。

农业经济主要以农业耕作为主,采用集体土地所有制;手工业经济则是家庭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为主,注重精细制作和制作耐久;商业经济主要由内河贸易和海洋贸易组成,涉及运输和市场,商人多为闪族人。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会考说明:(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水利设施和灌排工具的改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家庭(田庄)手工业的特点;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3)商业古代商业发展概况;“市”的变迁(4)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资本主义萌芽基础知识梳理:一、农业1.耕作方式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采用了、。

③在汉代: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多(有、、)④东汉:囿于藕犁回转不便,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便于牛耕普及,山地开垦)⑤:出现曲辕犁(作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控制)——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评价古代工作技术的进步:进步性:局限性:2、主要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战国时期:①李冰——(秦国拥有);②——郑国渠;(秦国拥有)两汉时期:①关中农民“井渠”(坎儿井)②治理黄河(东汉)【灌排工具改进】:隋唐五代,北方:;长江流域:。

宋代的翻车;明清的水车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经营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4.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含义: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劳动,独立经营小规模农业,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为主的经济形式。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弱点: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小富即安的社会心理状态。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复习指导1.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两大支柱,首先是农业,其次是手工业。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线索,归纳中国古代农业传统耕作方式的形成过程。

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为线索归纳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以朝代为序识记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的突出成就。

同时注意与古代中国改革内容相联系。

2.占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同时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了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要明确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复习本单元内容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各种历史现象。

4.分析本单元内容应置于世界经济史中进行对比分析理清中国古代经济由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基本线索.并分析相关原因。

二.重点知识讲析1、评价古代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一般来说,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的指数主要看投入市场的产品、市场、货币、城市等方面。

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2)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

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考历史中,古代中国经济是一个重点考察内容,它不仅关乎历史文化,更涉及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中,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

农业经济: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形式。

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种植和养殖。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古代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的创新使得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

早在公元前2200年,我国开始修建渠道、水闸以及翻地等农业水利工程。

通过水利工程的使用,千年古河道灌溉制度的运用,使得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也使得中国的农业产品出口量及内部供给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在古代中国,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对农业的扶持一直是古代政府的首要任务。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吸引力在于市场需求的旺盛,生产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在秦朝即已形成,因此使得农村经济体制逐渐稳定,以及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逐渐形成。

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经济也是古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业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物、制器、制衣等各种行业都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堪比现代工业,受到精湛的技艺的制作的工艺美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古代的手工业也不同于现代工业,其生产主要基于农村手工作坊,工人在家中制作产品,同时也满足着当地居民的需求。

产品主要根据当地特色进行生产和销售。

在手工业的发展中,商业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生产流通渠道拓宽,生产物品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商贸经济:商贸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商贸经济关注的是产品的交流与分配。

在古代中国,商贸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是古代中国和汉代社会最蓬勃的时期。

贸易早在商周时期便已经开始,与此同时,货币经济的兴起使得贸易活动的范围和种类都得到了扩大。

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2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三、耕作方式的变革:“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四、其中,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五、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六、七、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八、冶金业——九、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十、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十一、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十二、十三、制瓷业——十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明代的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

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多种彩瓷。

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十五、十六、纺织业——十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至少在五六千年前)。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

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两代都在那里设有官局,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十八、十九、古代商业的发展:二十、西汉“开关梁”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二十一、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市之分。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那时还出现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我国最早银行雏形)和类似后世的汇票的飞钱。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两个部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起到了农业经济的补充作用。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制陶业、铁器业等。

纺织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以家庭手工纺纱织布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手工织布业。

制陶业则是以瓷器制作为主,瓷器成为中国独特的工艺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古代中国铁器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铁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工具和武器的提高,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需要耕地、劳动力和天候等要素,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还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地租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地租制度的存在使得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财富,并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地租的征收使农民负担沉重,为地主和贵族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官僚经济对整个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经济结构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也为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必背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必背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必背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石器助耕;②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

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1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

2纺织、冶金、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略见课本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④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⑤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出现手工工场;⑥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⑦长期领先于世界。

1"市"的形成发展市的发展特点由有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意汉至唐前期、唐后期、北宋。

2主要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①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②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③宋代:开封、杭州④元代:大都北京、杭州、泉州⑤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②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④长期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发展;⑤在发展中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也较早出现。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会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过程:商(开始)——周(盛行)——春秋(瓦解)——战国(废除)(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屯田制(三国)原因: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粮,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农耕种田地;在军事频繁地区,让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应;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①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内容:北魏时,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

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大都成为繁华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世界第一大港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 涌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十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
三 概况: 、 明 清 商 对外 明郑和下西洋的朝贡贸易;后来实行“海禁” 业 贸易: 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萎缩(广州十三行) 14
的丝织业
汉代: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 丝国 唐朝:轻盈精湛;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宋朝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丝织中心是苏州、杭州
11
高超的 冶金业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 商周:青铜时代繁荣。 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汉代已取代青铜等工具;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技术:魏晋:灌钢法(最先进)
清朝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⒉发展表现:
⒊地位: 代表进步趋势;少数地区和行业稀疏微弱; 发展
十分缓慢;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⒋缓慢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尤其是重农抑商 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根本原因。P19
16
二、重农抑商政策
概念: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并为历代王朝沿用。 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确保赋税征收 和地租的征收(直接目的); 巩固封建统 治(根本目的)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①规模小、条件简陋, ①生产技术提高,促进 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 小农经济的发展。 十分薄弱。 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 生产资料和自主权, 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 单再生产。 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 朽、剥削的沉重及社 采取重农政策。 会的动荡。
2、清朝的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
直接: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高一历史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一历史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一历史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5.民众的主力作用: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 朝调整政策;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 如西汉、唐朝、清朝等。
6.良好的基础: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 代经济发展为基础,并且为后世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唐朝、清朝等。
7.科技条件:天文历法进步、科技著作问世、外 国先进技术和农作物的引进,古代科技发明对生产的 直接推动作用。
【答案】C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评价
材料一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唐)聂夷中《咏田家》 材料二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材料二中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 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 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 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 (1)材料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什么?这一耕作方式 对我国农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影响:铁犁牛耕使精耕 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成熟。
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
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
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 子孙以偿责(债)者矣。”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哪一特点(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⑴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⑶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成就(1)冶金业(2)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 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 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⑦ 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知识点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 经营形式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 曲折历程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⑶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4) 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⑸元朝时,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学术界称之为“资 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 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 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誉称。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⑶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概念阐释】盐铁官营③北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 ⑥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但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主题❶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史料探究]1.官营手工业史料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__①。

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_②。

《礼记王制》注:①体现了古代手工业的分工。

②说明受官府控制。

思考 史料体现了哪一种手工业经营形态?有何特征? 提示 形态:官营手工业;特征:分工细致,受官府控制。

2.民营手工业史料 明初……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_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盐铁官营虽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商人势力,但亦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图画语言】鼓风冶铁工具一一水排*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

水排的发明,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历史纵横】 (教材第9页)本段材料阐述了汉至明清我国丝织业的发展状况,我国古代丝织业技 艺水平高超, 花色品种多,分布范围广,丝织中心随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而转移。

【名师点拨】 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家 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形式。

【历史纵横】(教材第10页)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政府的鼓励。

民营手工业在当时一度很发达, 形成了独立经营 的生产部门。

【图示巧记】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成就及特点 【图解历史】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名师点拨】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①注:①说明民营手工业的规模增大。

思考史料中的民窑代表哪一种经营形态?依据史料分析其地位的变化。

提示经营形态:民营手工业。

变化:明朝中叶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3.家庭手工业史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①。

《墨子非乐上》注:①说明古代“妇人”从事的是家庭手工业,其纺织和农夫从事的耕作相结合,这是家庭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思考史料中“妇人”从事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提示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史论形成]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史料探究]1.古代手工业的技术成就史料注:图片中“铁狮”“彩瓷”和“素纱”分别反映了其各自手工业生产部门的成就。

思考史料中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手工业生产部门的突出成就?这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提示手工生产部门: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

地位:我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中国被称为“丝国”2.资本主义萌芽史料施复夫妇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

本是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的小户人家。

后来他们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①。

注:①体现了雇佣关系,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思考史料反映了明朝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是什么?提示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依据: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出现。

3.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史料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①。

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②。

注:①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中国的赞誉,体现了丝织业历史悠久。

②反映了中国丝绸出口到罗马产生的强烈反响,侧面反映了古代丝织业产品的精美。

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我国丝织业的成就。

提示历史悠久;产品精美,领先于世界。

[史论形成]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规模宏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

(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代表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和专业的民营手工业生产,但家庭手工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4)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

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生产中出现采用雇佣劳动和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名家论史]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习观点:(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白寿彝导读:古代手工业的世代传习是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保证了工艺水平, 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学思之窗(教材P10)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提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二、本课测评(教材P1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提示(1)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2)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4)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举例略)三、学习延伸(教材P11)中国古代手工业中,除冶金、制瓷和丝织业外,还有许多行业领先于世界,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予以说明。

提示可以从古代制漆、造纸、印刷、造船等行业进行资料查找,加以说明。

课堂小结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1.(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两汉时期D.魏晋时期解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出现繁荣局面,史称“青铜时代”。

故答案为A项。

答案A2.(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B.瓷器C.铁器D.青铜器解析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青铜器,商周时期属于青铜时代,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3.(2016海南学业水平)“...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B.青花瓷C.粉彩瓷D.珐琅彩解析材料“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指的是青花瓷, 故选B项。

答案B4.(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D5.(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

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东西方贸易更加频繁。

故答案为B 项。

答案B6.(2017四川学业水平)“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A. 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解析材料“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指的是丝绸之路,故选B 项。

答案B7.(2017 襄阳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