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三角形单元

合集下载

第六讲 平面问题(三)——三角形单元综合举例、收敛准则

第六讲 平面问题(三)——三角形单元综合举例、收敛准则
5 三节点三角形单元解平面问题
5.3 简单三角形单元综合举例
• • 图示一平面应力问题。结构为直角三角形薄片,厚度为h。承受 集中载荷P。 有限元离散化结构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薄片的每边中点取为 节点,共划分4个单元、6个节点,编号如图。 各单元节点定义如下表:

单元 1 2 3 4
l 1 2 2 3
1 kll 1 kml 1 knl 0 0 0 1 klm 1 kln 1 1 kmm kmn 1 1 knm knn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0 0 0 0 kll kln 2 2 0 0 0 + 0 knl knn 0 0 0 0 0 0 2 2 0 0 0 0 kml kmn 0 0 0 0 0 0
由于单元3、4跟单元1的几何形 状和局部节点编号顺序完全相同, 因此单元刚度矩阵相等:
[k ]3 = [k ]4 = [k ]1
这里将单元刚度矩阵子块的局部 编号和整体编号对照后,可以方 便总刚度矩阵的叠加!
二、整体刚度矩阵的叠加 1) 单元刚度矩阵扩大成整体规模: 先以单元2为例。 单元 1 2 3 4 l 1 2 2 3 m 2 5 4 5 n 3 3 5 6
整体刚度矩阵列式中各子块的局部编号改为整体编号:
1 1 1 kll klm kln 0 0 0 1 1 2 3 1 2 3 2 3 kml kmm + kll + kll kmn + kln klm klm + kln 0 1 1 2 1 2 4 2 4 4 knl knm + knl knn + knn + kll 0 knm + klm kln [K] = 3 3 3 kml 0 kmm kmn 0 0 2 3 2 4 3 2 3 4 4 0 kml + knl kmn + kml knm kmm + knn + kmm kmn 4 4 4 0 knl 0 knm knn 0

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程序设计

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程序设计

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程序设计P9 m 9 m一、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厚度均匀的三角形薄板,在顶点作用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载荷。

已知:P=150N/m,E=200GPa,=0、25,t=0、1m,忽略自重。

试计算薄板的位移及应力分布。

要求:1.编写有限元计算机程序,计算节点位移及单元应力。

(划分三角形单元,单元数不得少于30个);2.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该问题(有限元软件网格与程序设计网格必须一致),详细给出有限元软件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并将结果与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任选取三个点,对比位移值);3.提交程序编写过程的详细报告及计算机程序;4.所有同学参加答辩,并演示有限元计算程序。

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分析结构的步骤如下:1)整理原始数据,如材料性质、荷载条件、约束条件等,离散结构并进行单元编码、结点编码、结点位移编码、选取坐标系。

2)单元分析,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3)整体分析,建立总刚矩阵。

4)建立整体结构的等效节点荷载与总荷载矩阵5)边界条件处理。

6)解方程,求出节点位移。

7)求出各单元的单元应力。

8)计算结果整理。

一、程序设计网格划分如图,将薄板如图划分为6行,并建立坐标系,则刚度矩阵的集成建立与总刚度矩阵等维数的空矩阵,已变单元刚度矩阵的集成。

由单元分析已知节点、单元的排布规律,继而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每个单元对应的节点序号。

通过循环逐个计算:(1)每个单元对应2种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哪一种; (2)该单元对应总刚度矩阵的那几行哪几列 (3)将该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加入总刚度矩阵的对应行列循环又分为3层循环:(1)最外层:逐行计算(2)中间层:该行逐个计算(3)最里层:区分为第 奇/偶 数个计算XYPXYP节点编号单元编号单元刚度的集成:[][][][][][]''''''215656665656266256561661eZeeeZeZeeeekkkKkkkkkk+⋯++=⇓=⇒==⇒==⇒=⨯⨯⨯⨯⨯⨯M边界约束的处理:划0置1法适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边界节点位移分量为已知(含为0)的各种约束。

一用三结点三角形平面单元计算平面结构的应力和位移讲解

一用三结点三角形平面单元计算平面结构的应力和位移讲解

一:用三结点三角形平面单元计算平面结构的应力和位移。

1,设计说明书计算简图,网格划分,单元及结点的编号如下图所示。

由于结构对称,去四分之一结构分析。

其中E=2e10pa,mu=0.167,h=1m.变量注释:Node ------- 节点定义gElement ---- 单元定义gMaterial --- 材料定义,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厚度gBC1 -------- 约束条件gNF --------- 集中力gk------------总刚gDelta-------结点位移子程序注释:PlaneStructualModel ———定义有限元模型SolveModel ———————求解有限元模型DisplayResults ——————显示计算结果k = StiffnessMatrix( ie )———计算单元刚度AssembleStiffnessMatrix( ie, k )—形成总刚es = ElementStress( ie )————计算单元应力function exam1% 输入参数:无% 输出结果:节点位移和单元应力PlaneStructualModel ; % 定义有限元模型SolveModel ; % 求解有限元模型DisplayResults ; % 显示计算结果return ;function PlaneStructualModel% 定义平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输入参数:无% 说明:% 该函数定义平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数据:% gNode ------- 节点定义% gElement ---- 单元定义% gMaterial --- 材料定义,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厚度% gBC1 -------- 约束条件% gNF --------- 集中力global gNode gElement gMaterial gBC1 gNF% 节点坐标% x ygNode = [0.0, 2.0 % 节点10.0, 1.0 % 节点21.0, 1.0 % 节点30.0, 0.0 % 节点41.0, 0.0 % 节点52.0, 0.0] ; % 节点6% 单元定义%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材料号gElement = [3, 1, 2, 1 % 单元15, 2, 4, 1 % 单元22, 5, 3, 1 % 单元36, 3, 5, 1]; % 单元4 % 材料性质% 弹性模量泊松比厚度gMaterial = [1e0, 0, 1] ; % 材料1% 第一类约束条件% 节点号自由度号约束值gBC1 = [ 1, 1, 0.02, 1, 0.04, 1, 0.04, 2, 0.05, 2, 0.06, 2, 0.0] ;% 集中力% 节点号自由度号集中力值gNF = [ 1, 2, -1] ;returnfunction SolveModel% 求解有限元模型% 输入参数:无% 说明:% 该函数求解有限元模型,过程如下% 1. 计算单元刚度矩阵,集成整体刚度矩阵% 2. 计算单元的等效节点力,集成整体节点力向量% 3. 处理约束条件,修改整体刚度矩阵和节点力向量% 4. 求解方程组,得到整体节点位移向量global gNode gElement gMaterial gBC1 gNF gK gDelta% step1. 定义整体刚度矩阵和节点力向量[node_number,dummy] = size( gNode ) ;gK = sparse( node_number * 2, node_number * 2 ) ;f = sparse( node_number * 2, 1 ) ;% step2. 计算单元刚度矩阵,并集成到整体刚度矩阵中[element_number,dummy] = size( gElement ) ;for ie=1:1:element_numberk = StiffnessMatrix( ie ) ;AssembleStiffnessMatrix( ie, k ) ;end% step3. 把集中力直接集成到整体节点力向量中[nf_number, dummy] = size( gNF ) ;for inf=1:1:nf_numbern = gNF( inf, 1 ) ;d = gNF( inf, 2 ) ;f( (n-1)*2 + d ) = gNF( inf, 3 ) ;end% step4. 处理约束条件,修改刚度矩阵和节点力向量。

第6章——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第6章——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应力矩阵
[S1
S 2 S3 ]
ci 1-µ bi 2
bi E µb = Si DB = i i 2 A(1 − µ 2 ) 1-µ ci 2
µ ci
平面应变:用平面应变弹性矩阵代入得到类似结果。
22:42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16
单元应变和应力矩阵
由于同一单元中的D、B矩阵都是常数矩阵,所以S矩阵也是常 数矩阵。也就是说,三角形三节点单元内的应力分量也是常 量。 当然,相邻单元的E, µ, A和bi、ci(i,j,m)一般不完全相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应力,这就造成在相邻单元的公共边上存在 着应力突变现象。但是随着网格的细分,这种突变将会迅速 减小。
m j
h
1 i U = ∫∫ (σ xε x + σ yε y + τ xyγ xy )hdxdy x 2 A 1 T T T T = ∫∫ σ T εhdxdy σ = ( D ε ) = ε D 2 A
−1
u1 u2 u 3
u ( x, y ) = {1 x
1 x1 y} 1 x2 1 x3
y1 y2 y3
−1
u1 u2 u 3
4
22:42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平面三角形单元
假设
{ N1
N2
N 3 } = {1 x
m 相邻单元的位移在公共边上是连续的 形函数在单元上的面积分和边界上的线积分公式为 i
j p
A ∫ ∫A Ni dxdy = 3
式中 lij 为 ij 边的长度。
Ni =1 i m j
22:42
1 ∫ij Ni dl = 2 lij

ansys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

ansys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

一、概述在有限元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对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ANSYS软件中,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是常用的两种单元类型,它们在不同的工程问题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ANSYS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实际工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三角形单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1. 三角形单元是由三个节点和三个自由度构成的平面单元,适用于对称轴或面对称加载条件的问题。

它具有较好的形状适应性,可以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

2. 三角形单元适用于轻负载和小变形条件下的结构分析,例如弹性力学问题和轻负载的非线性分析。

3. 由于三角形单元仅有三个节点,所以对于边界条件和加载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引入大量的单元来进行建模,从而增加了计算量和求解时间。

4. 三角形单元在非线性分析和大变形条件下的模拟效果较差,容易产生“锯齿”效应和收敛性问题。

三、四边形单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1. 四边形单元是由四个节点和四个自由度构成的平面单元,适用于矩形和正交结构的问题。

它具有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稳定的性能。

2. 四边形单元适用于大变形和非线性条件下的结构分析,例如接触问题、塑性问题和大变形的非线性弹性力学问题。

3. 四边形单元相对于三角形单元具有更好的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适用于对称和非对称加载条件的问题。

4. 由于四边形单元具有较好的几何适应性和稳定性,所以在建模过程中可以减少单元数量,从而降低了计算量和求解时间。

5. 在一些规则的结构问题中,四边形单元可能出现局部变形的问题,需要适当处理。

四、结论和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对称轴或面对称加载条件的问题可以选择三角形单元,而对于大变形和非线性条件下的问题可以选择四边形单元。

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和计算资源,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进行合理的建模和分析。

希望本文能够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使得模拟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有限元2-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2.1三角形单元,2.2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

有限元2-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2.1三角形单元,2.2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

第2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单元法2.1 三角形单元(triangular Element)三角形单元是有限元分析中的常见单元形式之一,它的优点是:①对边界形状的适应性较好,②单刚形式及其推导比较简单,故首先介绍之。

一、结点位移和结点力列阵设右图为从某一结构中取出的一典型三角形单元。

在平面应力问题中,单元的每个结点上有沿x、y两个方向的力和位移,单元的结点位移列阵规定为:相应结点力列阵为: (式2-1-1)二、单元位移函数和形状函数前已述及,有限单元法是一种近似方法,在单元分析中,首先要求假定(构造)一组在单元内有定义的位移函数作为近似计算的基础。

即以结点位移为已知量,假定一个能表示单元内部(包括边界)任意点位移变化规律的函数。

构造位移函数的方法是:以结点(i,j,m)为定点。

以位移(u i ,v i ,…u m v m )为定点上的函数值,利用普通的函数插值法构造出一个单元位移函数。

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有u,v两个方向的位移,若假定单元位移函数是线性的,则可表示成:(,)123u u x y x yααα==++546(,)v v x y x yααα==++(2-1-2)a式中的6个待定常数α1 ,…, α6 可由已知的6个结点位移分量(3个结点的坐标) {}⎪⎭⎪⎬⎫⎪⎩⎪⎨⎧=⎪⎪⎪⎪⎭⎪⎪⎪⎪⎬⎫⎪⎪⎪⎪⎩⎪⎪⎪⎪⎨⎧=mjimeddddmjjivuvuvui{}iijjmXYX(2-1-1)YXYiejmmFF FF⎧⎫⎪⎪⎪⎪⎧⎫⎪⎪⎪⎪⎪⎪==⎨⎬⎨⎬⎪⎪⎪⎪⎩⎭⎪⎪⎪⎪⎪⎪⎩⎭确定。

将3个结点坐标(x i,y i ),(x j,y j ),(x m,y m )代入上式得如下两组线性方程:123i i i u x y ααα=++ 123j j j u x y ααα=++ (a)123m m m u x y ααα=++和546i i i v x y ααα=++ 546j j j v x y ααα=++ (b)546m m m v x y ααα=++利用线性代数中解方程组的克来姆法则,由(a)可解出待定常数1α 、2α 、3α :11A Aα=22A Aα=33A Aα=式中行列式:1i i i j j j m m m u x y A u x y u x y =2111i i j j m mu y A u y u y =3111i i j j m m x u A x u x u = 2111i i j j m mAx y A x y x y ==A 为△ijm 的面积,只要A 不为0,则可由上式解出:11()2m m i ij j a u a u a u A α=++ 21()2m m i ij j bu b u b u A α=++ (C )31()2m mi i j j c u c u c u A α=++式中:m m i j j a x y x y =- m m j i i a x y x y =- m i j j i a x y x y =-m i j b y y =- m j i b y y =- m i j b y y =- (d )m i j c x x =- m j i c x x =- m j i c x x =-为了书写方便,可将上式记为: m m i j ia x y x y =-m ij by y =- (,,)i j m u u u u ruu u u r m i jc x x =-(,,)i j m u u u u ru u u u r表示按顺序调换下标,即代表采用i,j,m 作轮换的方式便可得到(d)式。

有限元方法课件 第四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有限元方法课件 第四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第四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第四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
§4–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4–2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 §4–3 形函数的性质 §4–4 刚度矩阵 §4–5 等效节点力载荷列阵 §4–6 有限元分析的实施步骤 §4–7 计算实例
§4-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假想的把一连续体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小体(单元),
vi (Vi )
i ui (Ui )
m
um (Um )
o
x
图4-2 平面三角形单元
将 (d) 式代入 (b) 式的第一式,经整理后得到
u 1 2ai源自bi x ci yuiaj
bjx cj y
uj
am bm x cm yum
(e)
其中 同理可得
ai
xj xm
yj ym
x j ym xm y j
这样,位移模式 (e) 和 (f) 就可以写为
u Ni ui N j u j N mum v Nivi N jv j Nmvm
(4-11)
也可写成矩阵形式
f
u v
Ni I
NjI
NmI e N e
(4-12)
式中 I是二阶单位矩阵;Ni 、Nj 、Nm 是坐标的函数, 它们反映了单元的位移状态,所以一般称之为形状函数,简 称形函数。矩阵 [N] 叫做形函数矩阵。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的 形函数是坐标的线性函数。单元中任一条直线发生位移后仍 为一条直线,即只要两单元在公共节点处保持位移相等。则 公共边线变形后仍为密合。
f N e
(4-1)
f ——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列阵; e——单元的结点位移列阵;
N ——单元的形函数矩阵;(它的元素是任一点位置坐

有限元实验2-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性质

有限元实验2-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性质

实验三: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性质验证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分析过程的理解;
2、掌握平面三角形单元形函数矩阵的求解过程和性质。

二、 实验要求
1、明确形函数矩阵的含义和求法;
2、根据题目要求,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编制相应的matlab 计算程序并调试运行。

三、 实验内容
用有限元法求图示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

已知节点i,j,m 在xoy 平面中。

用所编程序验证形函数特性:
1、在单元任一点上,三个形函数之和等于1;
2、形函数N i 在i 点的函数值为1,在j 点及m 点的函数值为零;
3、三边上任一点的形函数与第三个顶点的坐标无关。

四、 实验提示
1、()() 21,y c x b a y x N i i i i ++∆=
,其中下标i , j , m 轮换; 2、()()m i j m i j i m m j j i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2
1 -21; 3、j m i m m i j m m j i x x c y y b y x y x a -=-=-=;;,其中下标i , j , m 轮换。

三角形单元备课

三角形单元备课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备课一、课标解读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

对图形自身的认识,是进一步研究图形的基础。

如:本单元中认识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都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

如:本单元中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是对图形大小关系的认识。

(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有关三角形认识的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三角形,探索它的性质,并在观察、想象、推理中发展空间观念,体会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二)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学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在三角形这一单元中主要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归纳法和模型思想。

1.分类思想。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扩展变化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质变到量变的关系。

有限元分析4二维单元

有限元分析4二维单元
二维单元




矩形单元 平面四边形单元 线性三角形单元 平面三角形单元 等参单元 二维积分:高斯-勒让德多项式
一、矩形单元 一维的解是由线段近似的,而二维的解是由 平面片近似的。 仍以温度函数为例,研究二维空间问题,假 设温度在X和Y方向均会发生变化。温度沿单元的 分布是X坐标和Y坐标的函数:
三角形自然(面积)坐标与形函数 si , s j , sk 是完全相同的, 即:
si sj sk
例如:
1 X jYk X kYj X (Y j Yk ) Y ( X k X j ) A1 2 si 1 A X i Y j Yk X j Yk Yi X k Yi Y j 2
将以下条件应用到方程中得到b1,b2,b3,b4:
b1 Ti
1 b3 (Tn Ti ) w
与一维单元相同,可以得到对于典型单元由 形函数表示的温度分布:
T ( e ) si s j sm
Ti T j sn T m Tn
4.平面三角形单元
如果区域内有某个变量(如温度)随空间发生变化, 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更精确的近似,例如:
T (e) a1 a2 X a3Y a4 X a5 XY a6Y
2
2
由自然坐标表示的形函数为:
si (2 1) s j (2 1) sk (2 1) 1 3( ) 2( ) sl 4 sm 4 4 (1 ) sn 4 4 (1 )
3.线性三角形单元
三角形单元由三个节点定义,可以用下式表示三角形区 域内独立变量的变化:

有限元方法-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

有限元方法-第五章--平面三角形单元

D
E
1 2
1
0
对 1 0

1
(i)
2
所以,[S]的子矩阵可记为
Si DBi
E
2 1 2
bi
1
bi
2
ci
ci
1
ci
2
bi
( i
,
j
,
m轮换) (5-19)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只要将 (i) 式中的E换成E/1-2 , 换成 /1-,即得到其弹性矩阵
D
1
E1 1 2
1
1
起来,便可近似地表示整个区域的真实位移函数。这种 化繁为简、联合局部逼近整体的思想,正是有限单元法 的绝妙之处。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位移模式,
单元内各点的位移可按此位移模式由单元节点位移通过
插值而获得。线性函数是一种最简单的单元位移模式,
故设
u 1 2x 3y
v 4 5x 6y
(b)
0
(b)
Ni xm
,
ym
1 2
ai
bi xm
ci ym
0
(c)
类似地有
N j xi , yi 0 , N j x j , y j 1 , N j xm , ym 0 (d) Nm xi , yi 0 , Nm x j , y j 0 , Nm xm , ym 1
式中 1、2、…6是待定常数。因三角形单元共有六个
自由度,且位移函数u、v在三个节点处的数值应该等于 这些点处的位移分量的数值。假设节点i、j、m的坐标分 别为(xi , yi )、(xj , yj )、(xm , ym ),代入 (b) 式, 得:
ui 1 2 xi 3 yi

数值模拟:第五讲 平面问题(二)——三角形单元分析

数值模拟:第五讲 平面问题(二)——三角形单元分析

2) 单元刚度方程和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是单元分析的核心内容。
3) 一般情况下,单元应变矩阵是坐标的函数矩阵,所以单元刚度矩 阵的计算需要进行积分运算。
4) 所建立的单元刚度矩阵反映了一般弹性体小单元近似的弹性性质, 是单元特性的核心。
.
• 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
➢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通式:Fra bibliotekllm
s2llm
3)形函数在单元上的积分:
Ni(x,y)dxdy
A 3
(i l,m,n)
.
5.2.4 单元应变和应力
• 已知节点位移插值形式的单元位移模式:
u v
N
e
• 代入平面问题几何方程(应变~位移关系)得到单元应变:
xxyy 0x
0
y uv 0x
0 yN 0l
0 Nl
(简单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只有2个独立)
.
➢ 性质3(推论):简单三角形单元的形函数在边界上的性质。 某节点的形函数在该点邻边上呈线性分布,取值在0~1之间, 在该点对边上值为零。
简单三角形单元形函数的几何意义
❖ 由形函数表达式和性质1可画出下列形函数几何图形。
.
❖ 根据位移模式表达式及其形函数的性质,可以推断出两个相邻 三角形单元上位移分布形状和公共边界上位移的情况:
.
• 针对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可以导出单元形函数 的下列性质。
➢ 性质1:单元上某节点的形函数在该节点的值为1,在其它节点 的值为零。
N l ( xl , yl ) 1 N l (xm , ym ) 0 N l (xn, yn ) 0
(l,m,n)
➢ 性质2:单元上所有形函数之和等于1。
Nl NmNn1

8 第四章 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解力学平面问题 (2)解析

8 第四章 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解力学平面问题 (2)解析

um xm ym
1 um ym
1 xm um
其中
1 xi yi
2 1 x j y j
1 xm ym
(c) (d) (1)
从解析几何可知,式中的 就是三角形i、j、m的面积。
为保证求得的面积为正值,节点i、j、m的编排次序必须是逆 时针方向,如图1所示。
7. 由单元的节点位移列阵计算单元应力
解出整体结构的节点位移列阵 后,再根据单元节点的 编号找出对应于单元的位移列阵 e,将 e代入(3-3)式就
可求出各单元的应力分量值。
8. 计算结果输出
求解出整体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后,可有选择 地整理输出某些关键点的位移值和应力值,特别 要输出结构的 变形图、应力图、应变图、结构仿 真变形过程动画图及整体结构的弯矩、剪力图等 等。
平面问题可用三角元,四边元等。
例如:
3. 选择单元的位移模式
结构离散化后,要用单元内结点的位移通过插值来获得 单元内各点的位移。在有限元法中,通常都是假定单元的位 移模式是多项式,一般来说,单元位移多项式的项数应与单 元的自由度数相等。它的阶数至少包含常数项和一次项。至 于高次项要选取多少项,则应视单元的类型而定。
有限元法的实质是:把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 理想化为只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 为适合于数值解法的结构型问题。
二、经典解与有限元解的区别:
微分 经 典 解 法 —— (解析法)
数目增到∞ 大小趋于 0
建立一个描述连续体 性质的偏微分方程
有限单元 离散化 集合
总体分析解
有限元法——连续体——单元——代替原连续体
式中:
Re ke e
(3-4)
——单元刚度矩阵
ke BT DBdxdydz

现代设计方法4-3 三角形三节点平面单元

现代设计方法4-3 三角形三节点平面单元

[m(x,y)][L]10
x 0
y 0
0 1
0 x
0y21c0i
0 ai
cj 0
0 aj
cm 0
0 am
0
bi
0 ci
0 bj 0 cj
0 bm 0 cm
N i( 0 x ,y )N i( 0 x ,y )N j( 0 x ,y )N j( 0 x ,y )N m ( 0 x ,y )N m ( 0 x ,y )
N i(x,y)2 1 (a ib ixciy)1b x
1
y
N j(x,y)2 (aj b jx cjy) 1 a
N m (x ,y ) 2 1 (a m b m x c m y ) 1 b x a y
精品课件
[N ] 1b x 0
0 1x
1y 0 a
0 1y
(1xy) ba 0
0
1
1 A
ui uj
xi xj
yi yj
1
2
1 A
1
ui uj
yi yj
1
3
1 A
1
xi xj
ui uj
um xm ym
1 um ym
1 xm um
(b)
1 xi yi A 1 xj yj
其中,
1 x y精品课件
m
m
对v同理可列出a4、a5、a6的方程 :
vi = a4+a5 xi+a6 yi
ci bi
(i, j, m)
2.3 由单元节点位移求单元的应力
物理方程
{s }=[D]{e}

{e }=[B]{d}e
{s } = [D][B]{d }e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复习题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复习题

1.下列优化方法中,不需要计算迭代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是【复合型法】2.平面三角形单元三个节点的局部码为i,j,k,对应总码依次为6,4,5,则其单元的刚度矩阵中的元素K25应放在总体刚度矩阵的【12行9列】3.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有关】4.威尔分布中,当其参数r=0,m=1时,将蜕变为【失效率等于常数的指数分布】5.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组成该系统零件的可靠度为r,则R与r之间的关系为【R大于r】6.当强度和应力的均值相等时,零件的可靠度【等于百分之五十】7.在窗口与视区匹配时,窗口的宽度和高度的比值为R,视区的宽度和高度的比值为r,为【R=r】8.工程数据处理中,使用线性插值法完成【一元插值】9.在单峰搜索区间{x1,x2}(x1小于x3)内取一点x2,用二次插值法计算得x4(在{x1,x3}内),若x2大于x4,并且其函数值Fx4小于Fx2则,取新区间为【x1,x2】10.单元刚度系数Kij表示【单元内节点j处产生单元位移时,在节点i处所引起的载荷fi】11.威尔布分布蜕变为失效率等于常数的指数分布的条件是【r=0,m=1】12.在t-t+△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失效密度f(t)表示【产品工作抖擞t时刻,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产品数与扔在正常工作的产品数之比】13.串联系统的失效模式大多服从【威布尔分布】14.如果两个随机变量A和B均服从正态分布,既A=N(100,0,05),B=N(200,0.02),则随变量A在正负0.05之间分布的百分数与随机变量B在正负0.02之间分布的百分数【相等】15.威尔布分布蜕变为接近正态分布的条件是【r=0,m=3.5】16.威尔布分布蜕变为失效率递减的分布函数的条件是【r=0,m<1=】17.威尔布分布蜕变为失效率等于常数的指数分布的条件是【r=0,m=1】18.由若干个环节串联而成的系统,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失效,整个系统就失效,这种失效模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19.当强度和应力的均值相等时,零件的可靠度【等于50%】20.在平均安全系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强度的分散减少,会使零件的可靠度【增加】21.根据强度-应力干涉理论,可以判定,当强度均值ur大于应力均值us时,则零件可靠度R的值【大于0.5】22.在一个由元件组成的串联系统中,若减少一个元件,则系统的可靠度【增加】23.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组成该系统零件的可靠度为r,则R与r之间的关系为【R>r】24.由三个相同元件组成的并联系统,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是至少有两个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每个元件的可靠度为R=0.9(或R=0.8),则系统的可靠度为【0.972】或(0.896)25.某平面三角形单元两节点对应的总码分别为3,5,和8,该单元刚度系统K46,在总体刚度矩阵中的位置为【第10行16列】26.对于每节点具有三个位移分量的杆单元,两节点局部码为1,2,总码为4和3,则其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元素K12,应放入总体刚度矩阵{k}的【第10行第11列上】27.总体刚度系统kij表示【在整个结构内节点j处产生单元位移时,其余各节点位移为零时,在节点i处所引起的载荷Fi】28.平面刚架问题中,对于每节点具有三个位移分量的杆单元,单元刚度矩阵的大小为【6*6阶矩阵】29.平面钢架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和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是【正交矩阵】30.平面三角单元中,每个节点的位移分量个数为【2】31.平面钢架结构与桁架结构的单元刚度矩阵各为【6*6,4*4】32.采用杆单元分析平面桁架问题时,坐标转换矩阵阶数为【2*4】33.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单元的材料特性和尺寸都无关】34.平面应力问题中所有非零应力分量均位于【XY平面内】35.采用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应力问题时,平面三角形单元内任意点的位移可表示为节点位移的【线性组合】36.单元的位移模式指的是【近似地讲单元内某一点的位移量写成该点坐标的函数】37.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关】38.当三角形单元采用线性位移模式时,三角形单元内各点的各应变分量【与该点的坐标值无关】39.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刚度矩阵的阶数为【6*6】40.确定已知三角形单元的局部码为1,2,3,对应的总码依次为3,6,4,则其单元的刚度矩阵中的元素K23应放在总体刚度矩阵的【6行11列】41.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刚度矩阵中的某元素Kij为负值,它的物理意义可表示为在j自由度方向产生单元位移时,在i自由度方向所引起的【与i自由度正方向相反的力】42.在弹性力学问题中,已知相邻节点总码的最大差值为5,则半带宽值为【12】43.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对n*n阶的总体刚度矩阵进行半带宽存储时,若相邻节点总码的最大差值为5,则竖带矩阵的大小为【n*12阶矩阵】44.下列哪一步属于有限元后处理的范畴【对变形结果图像化显示】5.在三维几何实体的实现模式中,有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各种各样形状的几何形体都可以由若干个基本单元形体,经经过有限次形状集合运算构建得到,该方法是:CSG法。

平面三角形单元常应变单元matlab程序的编制

平面三角形单元常应变单元matlab程序的编制
平面三角形单元常应变单元matlab程序的编制
———————————————————————————————— 作者:
———————————————————————————————— 日期: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程序的编制与使用
有限元法是求解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一种通用数值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变分法(或变分里兹法)而发展起来的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采用分片近似,进而逼近整体的研究思想求解物理问题。
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分析结构的步骤如下:
1)整理原始数据,如材料性质、荷载条件、约束条件等,离散结构并进行单元编码、结点编码、结点位移编码、选取坐标系。
2)单元分析,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3)整体分析,建立总刚矩阵。
4)建立整体结构的等效。
POISS=fscanf(FP1,'%f',1)%泊松比
THICK=fscanf(FP1,'%d',1)%厚度
LNODS=fscanf(FP1,'%d',[3,NELEM])'%单元定义数组(单元结点号)
功能:运用有限元法中三角形常应变单元解平面问题的计算主程序。
基本思想:单元结点按右手法则顺序编号。
荷载类型:可计算结点荷载。
说明:主程序的作用是通过赋值语句、读取和写入文件、函数调用等完成算法的全过程,即实现程序流程图的程序表达。
%-----------------------------------------------------------------------------------------------------
globalFORCEFIXED
globalBMATXDMATXSMATXAREA

(同济大学)第7讲_三角形单元

(同济大学)第7讲_三角形单元

0 ci bi
bj 0 cj
0 cj bj
bm 0 cm
⎧u ⎫ ⎡ N1 ⎨ ⎬=⎢ ⎩v ⎭ ⎣ 0
0 N1
N2 0
0 N2
N3 0
⎧ u1 ⎫ ⎪v ⎪ ⎪ 1⎪ 0 ⎤⎪ ⎪u2 ⎪ ⎪ ⎨ ⎬ N3 ⎥ ⎦ ⎪ v2 ⎪ ⎪u3 ⎪ ⎪ ⎪ ⎪ ⎪ ⎩ v3 ⎭
1 Ni = (ai + bi x + ci y ) 2A
v ( x , y ) = N i ( x , y )vi + N j ( x , y )v j + N m ( x , y )vm
用单元节点位移和形函数表示的单元位移模式:
⎧u( x, y) ⎫ { f ( x, y)} = ⎨ ⎬ v ( x , y ) ⎩ ⎭
e
⎡ Ni ( x, y) 0 =⎢ Ni ( x, y) ⎢ ⎣ 0
Step3 单元刚度矩阵
弹性体的虚位移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弹性体的虚位移原理: 的弹性体,当发生约束允许的任意微小的虚位移时, 则外力在虚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弹性体的变形位能当 虚位移发生时引起的增量,亦即等于整个体积内应力 在虚应变上所作之功。
y m Ym Xm
e e
y m
* vm * um
μ
0
1
⎥ ⎡ bi ⎥ 1 ⎢ 0 ⎥ 0 2A ⎢ ⎢ 1− μ ⎥ ⎣ ci ⎥ 2 ⎦ 0
0⎤ ci ⎥ ⎥ bi ⎥ ⎦
⎡ ⎢ bi E ⎢ = ⎢ μ bi 2 (1 − μ 2 ) A ⎢ 1− μ ci ⎢ ⎣ 2
⎤ μ ci ⎥ ⎥ ci ⎥ 1− μ ⎥ bi ⎥ 2 ⎦
( i, j, m )
u ( x, y ) 1 = [ ( a i u i + a j u j + a m u m ) + ( bi u i + b j u j + bm u m ) x + ( c i u i + c j u j + c m u m ) y ] 2A 1 = [ ( a i + bi x + c i y ) u i + ( a j + b j x + c j y ) u j + ( a m + bm x + c m y ) u m ] 2A = N i ( x , y )ui + N j ( x , y )u j + N m ( x , y )u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及三角形单元的应用第一节 概述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时,最简单的单元式由三个结点组成的三角形单元。

当用以分析平面应力问题时,可将其视为三角板;当用以分析平面应变问题时,则可式为三棱柱。

各单元在结点处为铰结。

图8-1所示位移悬臂梁离散为三角形单元的组合体以矩阵形式列出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量和基本方程。

谈形体所受体力分量可表示为[]Tyxy x p p p p p =⎥⎥⎦⎤⎢⎢⎣⎡= (8-1)所受面力分量可表示为[]Tyxy x p p p p p =⎥⎥⎦⎤⎢⎢⎣⎡= (8-2)体内任一点应力分量可表示为[]T xy y x τδδδ= (8-3)任一点的应变分量可表示为[]T xy y x γεεε= (8-4)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可表示为[]Tv u =δ (8-5)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的矩阵表达式为⎥⎥⎥⎥⎥⎥⎥⎦⎤⎢⎢⎢⎢⎢⎢⎢⎣⎡∂∂+∂∂∂∂∂∂=⎥⎥⎥⎥⎦⎤⎢⎢⎢⎢⎣⎡=x u y v y v x u xy y x εεεε (8-6) 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的矩阵表达式为⎥⎥⎥⎥⎦⎤⎢⎢⎢⎢⎣⎡⎥⎥⎥⎥⎥⎦⎤⎢⎢⎢⎢⎢⎣⎡--=⎥⎥⎥⎥⎦⎤⎢⎢⎢⎢⎣⎡xyy x xy y x E γεεμμμμτσσ2100010112 (8-7)或简写成为εσD = (8-8)式中⎥⎥⎥⎥⎥⎦⎤⎢⎢⎢⎢⎢⎣⎡--=2100010112μμμμE D (8-9) 称为弹性矩阵。

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也可写成式(8-8),但须将式(8-9)中的E 换成21μ-E,μ换成21μμ-,因此得出⎥⎥⎥⎥⎥⎥⎥⎦⎤⎢⎢⎢⎢⎢⎢⎢⎣⎡-----+-=)1(22100011011)21)(1()1(22μμμμμμμμμE D (8-10)平衡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也可以用矩阵表示,但弹性力学有限元位移法中,通常用虚功方程代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虚功方程的矩阵表达式为⎰⎰⎰⎰⎰***=+tdxdy tds p f ptdxdy f T T σε (8-11)式中:[]Tv u f***=,表示虚位移;[]Txyx x ****=γεεε,表示与虚位移相对应的虚应变。

为了便于计算,作用于弹性体上的体力和面力替换为作用在结点上的集中力,即等效结点荷载。

设作用于各个结点上的外力分量用如下列阵来表示[]Tn n V U V U V U F ⋯=2211与这些结点外力分量相对应得结点虚位移分量列阵为[]Tnn v u v u v u *******⋯=2211δ 则外力在虚位移上做的虚功为F v V u U v V u U v V u U T n n n n *******=++⋯++++δ22221111如平面弹性体的厚度为t ,该虚功除以t ,即可得出单位厚度薄板上的外力虚功。

于是,式(8-11)所示虚功方程可写成⎰⎰**=tdxdy F T T σεδ (8-11)虚功方程不仅仅应用于弹性力学,也可用于塑性力学。

其应用条件是:只要变形体的全部外力和应力满足平衡方程;位移是微小的,并满足边界条件,位移与应变满足几何方程。

所以,通常称为变形体虚功方程。

第二节 单元分析图8-2所示为一个三角形单元。

三个结点按逆时针顺序编号分别为i 、j 、m ,结点坐标分别为),(),(),(m m j j i i y x m y x j y x i 、、。

图8-2由于每个结点有两个位移分量,单元共有六个结点位移分量:m m j j i i v u v u v u 、、、、、,如图8-2a )所示,因此三角形单元的结点位移分量δe 可表示为[]Tm m j j i ie v u v u v u =δ (8-13)与这六个结点位移分量相对应得结点力也有六个分量,如图8-2b)所示[]Tm m j j i i e V U V U V U F = (8-14)在每个单元上,都可以把结点力用结点位移来表示,即建立如下关系式e e e k F δ= (8-15)式中k e称为单元刚度矩阵。

寻求k e的过程称为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按如下步骤一、位移函数为了求单元内任一点(x ,y )的位移,设该点的位移u 、v 为其坐标x 、y 的某种函数,单元有六个结点位移分量,在位移函数中取六个任意参数αi (i=1,2,…,6),并将位移函数取为线性函数,即⎭⎬⎫++=++=y x y x v y x y x u 654321),(),(αααααα (8-16)一般情况下,一个弹性变形体在外界作用下,内部点的位移变化比较复杂,不能用简单结点 位移 内部各 点位移 应变 应力 结点力 k e的线性函数描述。

但是,当把弹性体离散为许多微笑单元时,在每一个单元内部有限小的局部内,各点位移可以用线性函数描述。

式(8-16)可写成矩阵形式⎥⎥⎥⎥⎥⎥⎥⎥⎥⎥⎦⎤⎢⎢⎢⎢⎢⎢⎢⎢⎢⎢⎣⎡⎥⎥⎦⎤⎢⎢⎣⎡=⎥⎥⎦⎤⎢⎢⎣⎡=65432110000001ααααααy x y x v u f (8-17)为了求出内部结点位移f 与结点位移δe之间的关系,需求出δe与α间的关系。

降格结点坐标和位移代入式(8-16),可得⎥⎥⎥⎥⎦⎤⎢⎢⎢⎢⎣⎡⎥⎥⎥⎥⎦⎤⎢⎢⎢⎢⎣⎡=⎥⎥⎥⎥⎦⎤⎢⎢⎢⎢⎣⎡321111αααm mj j i i m j i y x y x y x u u u (a )⎥⎥⎥⎥⎦⎤⎢⎢⎢⎢⎣⎡⎥⎥⎥⎥⎦⎤⎢⎢⎢⎢⎣⎡=⎥⎥⎥⎥⎦⎤⎢⎢⎢⎢⎣⎡654111αααm m j j i im j i y x y x y x v v v (b ) 三角形单元的面积为 mmj j iiy x y x y x A 11121=(8-18)求解方程组(a)得⎥⎥⎥⎥⎦⎤⎢⎢⎢⎢⎣⎡⎥⎥⎥⎥⎦⎤⎢⎢⎢⎢⎣⎡=⎥⎥⎥⎥⎦⎤⎢⎢⎢⎢⎣⎡m j i m ji m j i m j i u u u c c c b b b a a a A 21321ααα (c ) 求解方程组(b)得⎥⎥⎥⎥⎦⎤⎢⎢⎢⎢⎣⎡⎥⎥⎥⎥⎦⎤⎢⎢⎢⎢⎣⎡=⎥⎥⎥⎥⎦⎤⎢⎢⎢⎢⎣⎡m j i m ji m j i m j i v v v c c c b b b a a a A 21654ααα (d) 式中,m m m i i i c b a c b a 、、、、、、⋯由下式计算⎪⎭⎪⎬⎫+-=-=-=mj i m j i j m m j i x x c y y b y x y x a (i 、j 、m )上式中的(i 、j 、m )表示脚标依次轮换,可写出计算a j 、b j 、c j 以及a m 、b m 、c m 的另两组公式。

将式(c )和(d)代入(8-16)并展开,得到以结点位移表示的位移函数⎥⎥⎥⎥⎥⎥⎥⎥⎥⎥⎦⎤⎢⎢⎢⎢⎢⎢⎢⎢⎢⎢⎣⎡⎥⎥⎦⎤⎢⎢⎣⎡=⎥⎥⎦⎤⎢⎢⎣⎡j i j i j i m j i m j i v u v u v u y x N y x N y x N y x N y x N y x N y x v y x u ),(0),(0),(00),(0),(0),(),(),( (8-20) 式中,m j i N N N 、、反映了单元的位移形态,故称为单元位移的形态函数或形函数。

矩阵N 称为形函数矩阵。

选取得位移函数是否合理,要看随着单元网格的逐步细分,有限元解是否逼近于精确解。

为了保证收敛型所选择的单元位移函数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包含单元的刚体位移; (2) 包含单元的常量应变;(3) 保证相邻单元在公共边界处位移的连续性。

二、单元的应变和应力选择了位移函数并以结点位移表示单元内点的位移后,重新写出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v u x y y x xy y x 00εεεε (f ) 由式(8-20)得⎪⎭⎪⎬⎫++=++=m m j j i i m m i j i i v N v N v N v u N u N u N u (g )将式(g )代入式(f ),并利用下式⎪⎪⎭⎪⎪⎬⎫=∂∂=∂∂A c y N A b x N i i i i 22 (i 、j 、m ) (h)得单元应变⎥⎥⎥⎥⎥⎥⎥⎥⎥⎥⎦⎤⎢⎢⎢⎢⎢⎢⎢⎢⎢⎢⎣⎡⎥⎥⎥⎥⎦⎤⎢⎢⎢⎢⎣⎡=⎥⎥⎥⎥⎦⎤⎢⎢⎢⎢⎣⎡m m j j i i m mjjii m j i m j i xy y x v u v u v u b c b c b c c c c b b b A 00000021γεε (8-24) 或简写成 e B δε= (8-25) 式中⎥⎥⎥⎥⎦⎤⎢⎢⎢⎢⎣⎡=m mjjii m j i m j i b c b c b c c c c b b b A B 00000021 (8-26) 式(8-25)就是由结点位移求应变的转换式,其转换矩阵B 称为几何矩阵。

将(8-25)代入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式(8-8)有e e DB D δεσ== (8-27)或写成 eeS δσ= (8-28)S=DB (8-29) 称为应力矩阵。

三、单元刚度矩阵在有限单元法中,常利用虚功方程代替平衡方程。

图8-3a)所示为三角形单元的实际力系,其结点力为F e ,应力为σ;图8-3b)所示为单元虚位移状态,其结点位移为δ*e ,应变为ε*。

利用式(8-12)可得图8-3tdxdy F T e eT σεδ⎰⎰**= (8-30)式中:为单元虚应变。

为单元结点虚位移;**εδe由式(8-25)可知e B **=δε因此 T eT TB **=δε将此公式代入式(8-30),由于e*ε中的元素是常量,公式右边的eT*δ可以提到积分号的前面,得 ⎰⎰**=tdxdy B F T eT e eT σδδ由于虚位移e*δ是任意的,则 ⎰⎰=tdxdy B F e σ因为B 和σ都是常量矩阵,并且积分A dxdy =⎰⎰,所以tA B F T e σ= (8-31)利用(8-27),可得 tA DB B F eTeδ= (8-32) 令 DBtA B k T= (8-33) 则式(8-32)就变成式(8-15),即 eeek F δ=单元刚度矩阵ek 为一个6×6矩阵,它时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结点力之间的转换矩阵,具有以下性质:(1)ek 示对称矩阵,其元素ji ij k k =;(2)ek 是奇异矩阵,由它的元素组成的行列式等于零,即它不存在逆矩阵; (3)ek 具有分快性质。

第三节 等效结点荷载为简化各单元得受力情况,便于分析计算,应将单元所受各种载荷向结点移置,化为结点荷载,荷载的移置应安静力等效原则进行。

静力等效是令原来的荷载与移置后的荷载在任意虚位移上的虚功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