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风景画赏析共25页
外国风景画赏析
·
《睡莲》莫奈(法国)
• 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 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 延伸的视觉效果。在大 师的笔下,莲叶是纯绿 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 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 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 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 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 似幻的光和影。参观者 站在画旁,就如同站在 池塘旁边,领略到“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 花别样红”的唐诗意境。
灰色的树(油画)蒙德里安(荷兰)
• 《灰色的树》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这幅抽象画对于蒙德里安来说,已预示他未来 的画风将转为几何式风格。对于抽象画来说, 这幅画是幅写实主义的作品。
谢谢欣赏!
第9课 自然的定格
----外国风景画
尔林兔中学:连海芬
《奥贝尔的吊桥》凡· 高 (荷兰)
《 辛 格 拉 温 的 磨 坊 》 荷 兰 鲁 斯 达 尔
《干草车》
康斯坦布尔 (英)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油画) 库贝尔(法国)
1、提问: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地点。地点是埃特 雷塔峭壁,时间是风暴后。 2、观察画面:作者画了什么? 大海、天空、峭壁、沙滩、小船…… 3、从色彩、构图、细节等方面观察画家是怎样 表现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海、岩石、天空、 沙滩的?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这幅画的色彩 特点是:明亮柔和,表现出天空的晴朗、海 水的清澈、岩石的潮湿、干净。 4、构图: 作者用了大约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峭壁及沙 滩,用了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天空及大海。 表现了峭壁的巍然屹立、天空的及大海的宽 阔。 5、提问:除了观察这幅画,我们能不能再“听 一听”,“闻一闻”?“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闻到了海风中咸咸的味道、听到了海水拍打 海岸的声音,感受到脚底凉凉的沙子的…… 6、提问:假设你是这幅画的作者——库尔贝, 你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情绪)呢? (惬意、赏心悦目、愉悦、平静……)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
克利西街(Boulevard of Clichy)
铃鼓咖啡屋,即位于“克利西街” 的62号,凡高和提奥同住的公寓也 在这条街附近。这一幅画采用了色 彩视觉混合、色彩相互渗透和笔触 的轻妙律动,以表现街道上早春的 气氛。在右方的树木是横线笔触, 在中央的街树上则可看到轻快的简 短笔触,让欣赏者感到一种看不见 的空气流动。这些与前景道路散落 的笔法相映衬,构成了一种包罗万 象的空间流动感。色彩上则使用淡 紫、淡褐与蓝色为基本色调,这种 柔和的色调是来自于日本的版画。 在巴黎时期,他想捉住艺术上的轻 快感,便以轻快为主题画了数幅同 类的风景画。本图作于1887年春天。
1887年的暮夏,凡高画了四 幅向日葵,这幅给人感觉无 比的逼真,从某一个角度来 说,这一幅可视为凡高画集 的代表性作品。孩童时代他 就喜爱鸟巢,这种喜爱可以 说是他幻想特性的本质。由 他的素描习作可以看出,他 尝试着要捕捉由中心向周围 旋转的分量感。他后来到南 法追求太阳,就是对于旋转、 炎热的天体的一种热望。事 实上,向日葵就是生长在大 地上的太阳(法语称之为 Tournesol——旋转的太阳; 英语称之为Sunflower—— 太阳之花)。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 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 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 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 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 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 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 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Cézanne,1839— 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印象派的主将, 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 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 “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 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 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 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 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 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 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 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 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17世纪荷兰风景画ppt
17世纪荷兰风景画
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态画
争得自由和独立的荷兰人,热爱他们 生活的国土,喜欢描绘祖国风貌的绘 画作品。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风景 画样,这些画家各有其擅长的 领域,每个人往往守住他那受欢迎的 题材,在这个范围内反复挖掘。我们 知道,在17世纪从事理想风景画创 作的法国画家和意大利画家,都是在 画室中凭记忆或速写稿绘制风景画的。 荷兰的风景画家,尽管更忠实地表现 自然的本来面目,但也是在画室中从 事创作的,真正面对实景写生创作, 那是很久以后的事。
17 世 纪 荷 兰 风 景 画 静 态 画
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课件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A、夏加尔 B、透纳 C、凡·高 D、莫奈
2、“印象派”这一名称的由来源于画家莫奈的代表
作
。
A、《马拉之死》
B、《灰色的树》
C、《日出·印象》
D、《清明上河图》
3、在对光、色的研究和表现方面,西涅克和修拉以光学原 理为基础,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法,就是 ,这种 画法后来被称为“新印象派”。
A、刮画法 B、薄雾法 C、点彩法 D、积墨法
8
风景画完全独立
9
表现技法
成行的树枝错落有致, 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 植林疏密相间,在远 处,左旁有一座教堂 的尖顶,右旁是两幢 高顶茅舍。
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 焦点透视的技法。
《林间小道》 (荷兰) 霍贝玛
10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灭点
视平线
11
12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外国风景画
• 他们在哪里画画呢? • 他们在研究什么呢?
5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外国风景画
近景 熊熊的篝火, 疲乏的猎犬 和疲惫的猎 人,还有光 秃秃的树。
6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外国风景画
中景 山谷、湖泊、在冰上的人 群,皑皑的白雪掩盖了细 节却突出了一个寒冷的整 体。
7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外国风景画
远景 肃杀的天空,苍茫的 远山,一种真切的寒 冷透出画面。
《青蛙塘》
(法国)雷诺阿
15
画面内容
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 多雾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 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 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 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 不一的笔触组成的。
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 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 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 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 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 车……
17世纪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
欣赏分析作品了解其美术常识、感受其艺术特色,并体会其思想内涵
增强学生艺术鉴赏能
。
时间
5分
30分
5分
板
面
设
计
及
图
例
创意字体
《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库尔贝
●《静物》)夏尔丹(
●《海港日出》洛朗
●《雪中猎人》彼得勃鲁盖尔
难
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
前
准
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喜好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类收集资料。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了解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发展过程;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代表作品、逸闻趣事等。
②调查了解外国风景画、静景物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价值和人们对此的认识。
教师总结:(1)能否在奉单元的学习中,理解什么是风景画和静物画,从中拓展思维,从而认识生活中常志景物中的美感。
(2)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理解领会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以及自然与情感的关系。
(3)能否通过欣赏,对国外风景、静物画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教
材
分
世界风景名画赏析
世界风景名画赏析1. "星夜" -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星空,梵高通过用大胆的笔触和明亮的颜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知。
画中的星星和月亮透过夜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创造出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2. "蒙娜丽莎" -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这幅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女性,她微微带笑,目光深邃。
人们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和眼神一直存在许多猜测和研究。
画中的细节和色彩运用都展现了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观察。
3. "水仙" -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他以描绘自然光线和色彩变化而闻名。
这幅画描绘了一片水仙花田,绘画风格轻快而瞬间,色彩鲜艳,给人一种和谐和平静的感觉。
莫奈通过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流动和模糊的效果,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4. "吼叫" - 埃德华·蒙克(Edvard Munch)这幅画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扭曲的人物形象,他的双手托住脸部,嘴巴张开,仿佛在发出一声可怕的吼叫。
画中的色彩运用和线条表现强烈的情绪和内心的痛苦,使观者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困扰和焦虑。
5. "夜巴黎" -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这幅画是点彩派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了一个巴黎夜晚的街景,人们在街上行走,建筑物和灯光在夜空中闪耀。
修拉使用小小的点状笔触来构建整幅画面,通过色彩的交织和光线的反射创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效果。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观察力而闻名于世。
这些世界风景名画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义,通过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物的观察和表达,向观者展示了世界的美妙和复杂性。
外国静物风景画欣赏(二)
《 下 楼 梯 的 裸 女 2 号 》 杜 尚
《 新 娘 》 杜 尚
《 诗 人 查 拉 》 阿 尔 普
莫 迪 里 阿 尼 的 作 品 《 站 着 的 裸 妇 》
《 珍 妮 的 肖 像 》 莫 迪 里 阿 尼
生 日 夏 加 尔
我 和 我 的 村 庄 夏 加 尔
透 过 窗 子 看 巴 黎
凡高 《房间》 荷兰
派系
创始人(时间)
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
绘画风格
印
象
派
新 印 象 派 后 印 象 派
野
兽
派
立 体 画 派
《水果静物》
油画
(法国)
塞尚(1839~1906)
《水果静物》
油画
(法国)
塞尚(1839~1906)
《水果静物》
油画
(法国)
塞尚(1839~1906)
亨利· 马蒂斯(1869-1954)
后印象派
塞尚(1839-1906)
是法国著名的印象主义画派的画家,又 被奉为"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其 艺术原则成为现代"立体派"和"表现主 义"绘画的先导,因而有"现代绘画之父" 的称号.二十多岁时便自学绘画,常常与 印象派画家一起画外光风景.他爱画静 物和风景,尤以静物最有名.那丰富的想 象、大胆的独创、热烈的激情,说明他 已脱离传统的学院派绘画,也有别于当 时流行的印象主义,而预示着一种新艺 术的出现.他活着时,没有被人们赏识,反 而当成"异端"备受非难,于是他便到乡下, 埋头画画,十八年没有公开展出一幅画. 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作品受到社会的 推崇.还有他也画了人物画,他的画不太 重视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刻划,与他 的静物画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其中也有 非常洗练、生动传达个性特征的作品. 表现自己的主观想象则成了艺术创作 的基本依据.后来许多现代流派都受他 的启发。
风景之美——风景油画赏析(408幅精选大图)
卡米耶·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生于安的列 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法 国印象派画家。
艺术风格
毕沙罗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 他对印象派的重要意义甚至超过莫奈,他品德高尚赢得所 有人的钦佩,在印象派画家心目中,他是这个松散大家庭 的家长,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印象派的摩西。在他去世前一 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 去世后3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 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 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 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风景之美
风景油画赏析
说明:选取个人喜欢的10位中外画家的风 景油画,排名不分先后,供赏析。
吴冠中 洪凌 朝戈 王辉 王海军
列维坦 莫奈 柯罗 毕沙罗 希施金
吴冠中
1919—2010。中国当代著名 画家、美术教育家。
艺术格言
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 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 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 是肥硕壮实的。 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 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 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智者所见略同。 脱离了画面,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国画家, 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 人之一。
艺术风格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 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 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 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 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 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 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莫奈曾说过:作画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 想到的只是一小方兰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 色。
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自然美的讴歌。
色彩冷暖变化规律(四季变化)Biblioteka 色彩冷暖变化规律(环境变化)
莫奈 不同时间 不同环境下的鲁昂大教堂
小结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风景的色彩冷暖变化取决于两个 重要因素:
• 季节时间的变化 • 环境的变化
色彩风景画
风景作品欣赏
同学们在欣赏时,画家在作 画时对大自然的感受?
通过作品赏析,我们体会到,色彩风景画是用色 彩描绘室外景色的绘画,作画时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 而是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对景物进行提炼与概括, 通过合理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将观察、感受到的景 物的美,组织成可以带给人审美享受的画面。
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19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0幅世界经典油画(风景)
50幅世界经典油画(风景)1.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
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誉世界。
两棵丝柏树 1889 年 95 x 73这个时期,丝柏树似乎取代了他心爱的主题—向日葵,频频出现在他于圣雷米的作品中。
这些巨柱似的丝柏树,枝芽拥钻,在正午的炎炎烈日之下仿佛是冲腾的黑色火焰。
这些丝柏树摆脱了天生的刚直,好似团团巨大的黑色火舌,拔地而起,翻卷缠绕,直上云端,让我们再一次窥见画家的内心世界。
2.《乌鸦群飞的麦田》《乌鸦群飞的麦田》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生·梵高创作于1890年7月的一幅油画。
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作品赏析《乌鸦群飞的麦田》构图由三条岔路展开宽广的麦田。
画中几乎没有中心视点,而分散的乌鸦,使画面更显辽阔。
梵高使用三原色和绿色来呈现单纯而简明的意象,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画上的群鸦仅仅是一些用浓重的黑线构成的飞动线条,低低的压向大面积的橙黄色麦田,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
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画面上布满密集的短而硬直的粗笔触,它并不象征任何物象,只有一种颤动感,文森特·威廉·梵高试图表达所谓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所以这幅画被视为文森特·威廉·梵高自杀的预告。
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希施金风景画精品油画作品欣赏
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希施金风景画精品油画作品欣赏俄罗斯风景画大师-- 希施金(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Ivan I. Shishkin 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也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
希施金的风景画多以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树林为描绘对象,在他笔下的所体现出的森林之美,可谓是美不胜收,所以他有“森林之王”的称呼。
希施金的大多数名作描写的都是松树和橡树,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喜爱雄壮、豪放、粗犷的俄罗斯森林。
1、松树林之晨希施金 1889年油画28.3cm×40.1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晨光为松树林涂上一层金辉,松林里荡漾着清新的生气。
松树林苏醒了,几只黑熊在嬉闹玩耍,为宁静的松树林增添了生息。
高大的松树林,分出近景、中景、远景,层次的丰富加强了空间感,展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画家从生活出发,以写生为基础,为作品灌注了现实情感。
据说画中可爱、亲和的大小黑熊是萨维茨基所画。
2、林中雨滴希施金 1891年画布油画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橡树林中的蒙蒙细雨,潮湿的空气感,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希施金高超的描绘技巧,加上萨维茨基画在林中远处几个打着雨伞的男女身影,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3、松树林希施金 1872年布面油画117x165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希施金最爱画密密松树林边繁茂的小灌木和野花小草。
在这幅画中前景是给森林带来生命的小溪,岸边是倒毙的枯树,而远处是一派参天林木,天上有飞鸟,林间有小黑熊,这使宁静的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4、黑麦地5、林边的花希施金油画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画家以抒情、欢快的手法,描绘了树林边的野花,表现了一种原生态的美感。
绿色的调子洋溢着生机,野花的欣欣向荣意味着活力,整个画面流露出耐人寻味的抒情性。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场景,是引人遐想、令人留恋的。
6、在遥远的北方这幅画是希施金为莱蒙托夫诗集中《在荒野的北国》一诗所作的插图。
这是你见过最美的风景画:哈德逊河画派—美国本土艺术之始
这是你见过最美的风景画:哈德逊河画派—美国本土艺术之始阿尔伯特·比斯塔特《落基山》埃德温·丘奇《夕阳下的荒野》埃德温·丘奇《雨季来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美国的世界霸权随之建立,欧洲荣光不再,美利坚开始制定规则,掌握话语权。
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远在战争结束之前,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的过程早已进行多时。
动乱之中的欧洲难以留住艺术家们,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艺术市场的高度繁荣,而艺术却从来都是哪里有钱去哪里,资本开始成为评判艺术的标准。
当美国人挥着钞票买下了一副又一副各国的珍宝时,他们也掌握了艺术的话语权与评价标准,从波洛克到安迪沃霍尔,美国标准下的艺术家们风靡全世界,输出者高度商业化、物质化的价值观,至今依旧。
追溯历史,美国的艺术源于何时?这个移民国家是否有自己的艺术流派呢?埃德温·丘奇《极光》埃德温·丘奇《科多帕希火山》19世纪,大部分美国移民还在忙于在辽阔的北美大地为生存而奋斗,美国的艺术氛围远不如大洋彼岸的欧洲,美国本土画家更是寥寥无几。
但这毕竟是得天独厚的美洲大陆,随着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美利坚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这群开拓者们发现自己的国家竟然如此美丽,渺无人烟的西部拥有震撼异常的自然风貌,而这是文明的欧洲永远不会拥有的。
这令美国人充满自豪感,开始创作风景画以展示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并赞颂万能上帝的慷慨赐予。
“你所到之处会有美丽的景色迎接你……你可以凝视着这些美景,直到眼泪模糊了你的视线,但是,千万不要忘记美那更原始、更自然的形象。
”阿尔伯特·比斯塔特《加利福尼亚之春》托马斯·科尔《河湾》《荒蛮帝国》托马斯·科尔这便是哈德逊河画派。
作为美国艺术史上第一个诞生的、独立的、摆脱欧洲艺术控制的画派。
诞生于1825年夏天的一次写生之旅,艺术家托马斯·科尔,在哈德逊河沿岸旅行写生,过程中他深深地被美洲大陆的荒野风光所打动,在旅途过程中用素描记录下来,创作了三幅风景画,展示在一个画框商店的橱窗中,这些作品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从而掀起了一场美国人在艺术领域自我认同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