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保障工程品质和提高工程效益至关重要。
2. 材料选择2.1. 水泥2.2. 砂2.3. 石料2.4. 水2.5. 外加剂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3.2. 砂石比设计3.3. 混凝土强度设计3.4. 配合比试验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址与布置4.2. 砂浆拌合设备和操作4.3. 石料拌合设备和操作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料等各种成分的比例。
2. 水灰比设计: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3. 砂浆拌合设备:用于混合砂和水泥的设备,可通过搅拌将两种材料均匀混合。
4. 砂浆养护:浇筑完混凝土后,采取措施使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湿润和保温,以促进水泥胶结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
------------------------------------------------------------------------------------------------------------------------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效益。
2. 材料选择2.1. 水泥的选择原则2.2. 砂的选择原则2.3. 石料的选择原则2.4. 水的选择原则2.5. 外加剂的选择原则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原则3.2. 砂石比设计原则3.3. 混凝土强度设计依据3.4. 配合比试验方法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与布置要求4.2. 砂浆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3. 石料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求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规定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要求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要求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C50混凝土配比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ƒcu.k=ƒcu.0+1.645σ=50+1.645×5=58.2Mpa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预制梁、现浇梁。
(二)要求坍落度 150-180mm。
(三)依据规范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3、《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01。
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7、《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1、《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4、《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15、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1、水泥: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粤海牌P.O42.5水泥。
2、矿粉: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矿粉。
3、细骨料:广东韶关北江水洗河砂。
4、粗骨料:广东韶关龙归碎石场 5—25mm碎石、 10—20mm碎石按10:90比例掺配成5-25连续级配碎石。
5、水:红边岭拌合站场区饮用井水。
6、聚羧酸减水剂:上海诚城LEX-9H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准水胶比W/b=α·ƒce/ƒcu.k+α•β•ƒce=0.34(对于碎石α=0.46,β=0.07)取W/b=0.31 用水量W取155Kg2、基准胶凝材料用量:b=w/(w/b)=484㎏/m33、基准配合比:矿粉代替水泥用量: 20 %采用假定密度法:假定密度ρ= 2500 ㎏/m3砂率βs= 0.40 % , 聚羧酸减水剂=1.0%用水量w= 150 ㎏/m3ρ=m c+m f+m s+m g+m w βs= 40 %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50L,各材料用量如下:0Min坍落度195 mm ,30Min坍落度165 mm ,60Min坍落度140mm ;含气量3.5%;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C50配合比设计书(新改)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混凝土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坍落度要求:80-120mm3、使用部位:箱梁预制及空心板预制等。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三、原材料组成1、水泥:江苏八菱海螺P.Ⅱ52.5,视比重为3100 Kg/m3;2、细集料:黄砂:江西赣江中砂,细度模数 2.60,经试验砂的表观密度为2658Kg/m3。
3、粗集料:盱眙5-25mm连续配碎石,视比重为2.746g/cm3,经试验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746Kg/m3。
4、外加剂:江苏苏博特高效减水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6%,减水率为20%;5、拌合用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 cu,o =fcu,k+1.645σ=50 +1.645×6.0=59.9Mpa2、设计坍落度:80~120mm3、确定水胶比f b =γfγsfce=1*1*1.10*52.5=57.75W/B=aa ×fb/(fcu,o+aa×ab×fb)=0.53×57.75/(59.9+0.53×0.20×57.75)=0.463.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根据耐久性要求及试配结果确定水胶比为W/B=0.354、确定单位用水量mw根据设计需要单位用水量选mw=210Kg/ m3,BTJM R-Ⅱ高效减水剂经试验实际减水率为20%,实际用水量为:m w0= m′w0×(1-β) =210×(1-20%)=168kg5.胶凝材料用量:M c0=mwo/(W/B)=168/0.35=480 kg/m3,6、外加剂用量:mf0=480×0.6%=2.88kg7、选定砂率βs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原材料情况、水胶比及以往经验,取砂率βs=34%8、计算黄砂、碎石的用量:确定砂用量0s m和碎石用量0gm采用体积法计算Mc0/ρc + Mg0/ρc+ Ms0/ρs + Mw0/ρw +0.01a=1βs=M s0/( Mg0+ Ms0)计算得:mw0 = 616 kg/m3; mg0=1196 kg/m3得基准配合比:m w0:mc0:ms0:mg0:mf0=480:168:616:1196:2.889、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计算配合比,采用水胶比分别为(W/B)A =0.32、(W/B)B=0.35、(W/B)C=0.38三组不同配合比(其中A组砂率减少1%,C组砂率增加1%),分别配制24L混凝土拌和物,各配合比分别为: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A组:W/B =0.32 525: 168 :1188 :585 : 3.15 1: 0.32 :2.26 :1.11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B组:W/B =0.35 480 : 168 : 1196 : 616 : 2.881 : 0.35 : 2.49 : 1.28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C组 W/B =0.38 442: 168 : 1199 :645 : 2.651 : 0.38 : 2.71 :1.46 : 0.006三组试配拌制成型后,经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并分别进行7天、28天抗压强度试验,各组试验结果如下:11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经现场验证配合比试验,混凝土28天强度达到63.2MPa,坍落度100mm和易性要求满足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求,故选择B组W/B=0.35,配合比为:水泥:水:碎石:砂:外加剂= 480:168:1196:616:2.88=1:0.35:2.49:1.28:0.006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
C50混凝土配合比
四、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上述结果,拟采用水灰比为0.36 的配合比。即 mc:mw:ms:mg:减水剂=461:166: 709:1064:11.986
3、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JGJ55-2000该配合比坍落度选为 120~140mm。 4、用水量选用: 根据JGJ55-2000,掺减水剂时混凝土 用水量mwo选用166kg。
5、水泥用量计算: mco=166/0.36=461kg 6、砂率选择: 根据JGJ55-2000,Mx=2.68,选用砂 率β s=40%
三、配合比设计步骤: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根据JGJ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 为6MPa fcu.k为50 MPa fcu.o≥59.9(MPa)
2、水灰比计算: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52.5MPa W/C=0.39 根据施工经验选取0.36为基准水灰比
7、重量法计算集料用量: 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 2400kg, mso=( mcp – mwo – mco)X0.36 =709kg mgo = mcp - mwo – mco -mso =1064kg 根据规范,矿质混合料采用5-20mm连续级 配。经筛分计算确定: 10-20mm碎石:5-10mm碎石=80:20。
8、减水剂掺量: 根据产品说明书减水剂掺量选为水泥 质量的2.6%, 9、初始配合比: mc:mw:ms:mg:减水剂= 461:166:709:1064:11.986
10、水灰比上调0.2、下调0.2各材料 用量 水灰比为0.38时: mc:mw:ms:mg:减水剂=437:166:719: 1078:11.362 水灰比为0.34时: mc:mw:ms:mg:减水剂=488:166:698: 1047:12.688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冬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等级:C50;2、根据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3、使用部位: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预制箱梁、板梁桥面铺装、现浇部分等。
三、组成材料1、水泥:淮安海螺P·Ⅱ52.5水泥;(试验报告附后)2、砂:宿迁骆马湖中砂,细度模数2.7;(试验报告附后)3、碎石:安徽天长碎石,5~16mm和16~25mm 经2:8掺配达5~25mm连续级配;(试验报告附后)4、水:饮用水;5、外加剂: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UC-11型早强(防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0%。
(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合比①试配强度: fcu.0= fcu.k+1.645σ=50+1.645×6=59.9 (MPa)②计算水胶比: W/B=aa·fb/(fcu,0+aa·ab·fb)=0.53×57.8/(59.9+0.53×0.20×57.8)=0.46 其中 fb=52.5*1.10=57.8根据施工经验,水胶比取0.33,即W/B=0.33;③确定用水量: 根据石料的粒径、设计要求、减水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mw0选取200kg/m3;(外加剂掺量2.5%、减水率为20%)mw0=200×(1-20%)=160(kg/m3);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w0÷W/B=160/0.33=485 (kg/m3),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该水泥用量符合技术要求;⑤确定砂率:根据设计要求及砂石材料的组成,βs0取34%;⑥计算减水剂用量:mj=485×2.5%=12.12(kg/m3)⑦砂石重量,设混凝土密度为2450kg/m3。
C50混凝土配合比
C50二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2、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5、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7、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9、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二、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50。
2、设计混凝土坍落度:160~200mm。
3、水泥:海螺水泥P.O 42.5。
细骨料:选用泾川0~4.75mm天然中砂。
粗骨料:选用策底坡石料厂5~20mm碎石。
(注:该配合比所用粗集料为二级级配,5~10mm:10~20mm碎石按3:7比例掺配)。
外加剂:采用咸宁天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按胶凝材料用量1.0%掺配。
拌合水:饮用水。
4、拟使用工程部位:桥梁主梁预制、现浇;桥面铺装、横隔板、实接缝等。
5、原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及试验结论(1:水泥)(2:粉煤灰)(3:粗集料)(4:细集料)三、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1、计算配制强度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6.0MPa 。
混凝土设计强度: k cu f ,=50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σ645.1,+k cu f =50+1.645×6=59.9MPa 2、水胶比: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取1.0。
B W / = cg ce cu c g ce f f f γγ..α.α..α,b a 0,,a +=.15.4220.053.09.950.15.4253.0⨯⨯⨯+⨯⨯=0.35根据试拌效果取水胶比0.31。
3、单位用水量①、根据施工条件及需要,混凝土坍落度取160~200mm 。
C5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书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张桑高速公路项目招标文件》第五合同段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0-2005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使用工程部位:桥梁工程2、设计坍落度:140mm~180mm3、砼设计强度为40MPa,强度标准差取6 Mpa,强度回归系数ɑa取0.53、ɑb取0.20,保证系数取1.645。
4、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取:按砼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及设计图纸选取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
三、组成材料(技术指标见附件)1、水泥:湖南张家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南方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经试验检测水泥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以及3天,28天强度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要求,水泥富余系数 取1.16。
2、砂:岳阳杨林张海砂场河沙,属于Ⅱ区 中砂。
3、碎石:张家界兄弟碎石场 (5-10mm:10-20mm=40%:60%)4、外加剂:江苏弗克外加剂有限公司 掺量1.2%,减水率27%5、水: 饮用水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б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б—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6Mpa代入公式得f cu,o =fcu,k+1.645б=40+1.645×6=49.9 Mpa(2)、计算水胶比(W/B)计算混凝土水胶比,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49.9Mpa,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fce=48.5采用碎石αa=0.53,αb=0.20计算W/B=αafb/(fcu.o+αaαb fb)=0.53×48.5/(49.9+0.53×0.20×48.5)=0.47,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和施工环境、气候的影响,选取水胶比0.37;(3)、确定单位用水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40~180mm,碎石最大粒径20mm,通过试验确定单位用水量mwo,=216kg/m3 。
自拌泵送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泵送C50混凝土(自拌)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 C502、坍落度:160-200mm三、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试验1.水泥:江苏磊达普通硅酸盐52.5级;2.砂:芜湖Ⅱ区中砂;3.碎石:六合5-25mm级;4. 外加剂:南京苏博特PCA-9高效标准型减水剂。
注:原材料按JTG E42-2005、JTG E30-2005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资料要求。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计算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50.0+1.645×6=59.87(MPa)f cu,0—试配强度 (MPa)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按下列范围取值:强度等级≤C20 C25~C45 C50~C55标准差 4 5 62、计算水胶比W/B=a a f b/( f cu,0+ a a a b f b)=0.53×57.75/(59.87+0.53×0.20×57.75)=0.46根据经验,取基准水胶比为0.32f b=γfγS f ce=1×1×52.5×1.10=57.75(MPa)水泥强度富余系数,取γc=1.10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查表规程JGJ55-2011(表5.2.1-2),选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195Kg/m3根据相关资料和施工经验,外加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00%时,减水量为用水量的22%,则实际用水量为:195×(1-22%)=152 Kg/m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 m WO/(W/B)=152/0.32=475Kg/m3外加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00%):475×1.00%=4.75Kg/m35、根据水灰比和碎石最大粒径,砂率采用ßs=37%6、容重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粗集料、细集料用量,假设容重为2450 Kg/m3,水泥+外加剂+砂+碎石+水=2450砂+碎石=2450-(475+4.75+152)=1818ßs=m so/(m so+m go)×100%经计算求得:碎石用量m go=1145kg/m3 砂的用量 m so=673kg/m37、设定初步配合比为:8、调整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40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为(kg):在室温(20±5℃)条件下,测定坍落度为165mm,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01)一、工程名称:滦海公路工程。
二、设计目的: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140-160mm,机械搅拌,采用砼罐车运输。
三、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滦海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用于部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五、使用原材料:1、水泥:冀东水泥厂生产P.O42.5级水泥;2、河砂:青龙砂厂的中砂;3、碎石:迁安官庄子生产,采用4.75-9.5mm、9.5-19mm,掺配比例为30%:70%的连续级配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鑫永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缓凝减水剂。
六、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1、砼试配强度(f cu,o):f cu,o≥50+1.645×6=59.9Mpa。
2、水泥的富裕系数取1.063、水灰比的确定: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42.5×1.06/(59.9+0.46×0.07×42.5×1.06)=0.338αa\αb---回归系数分别为0.46、0.07。
4、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要求的砼坍落度、碎石的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选取230Kg/m3;该高效缓凝减水剂的减水率取28%,掺量为0.5%,则单位用水量为165.6Kg/m3。
5、单位水泥用量:C=165.6/0.338,初步配合比水泥用量为490Kg/m3。
6、砂率的选择:为了满足砼的和易性,根据采用的原材料情况、水灰比及以往的经验取34%。
7、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480Kg/m3,则初步混凝土配合比每方用量分别为水泥490Kg/m3、砂620Kg/m3、4.95-9.5mm碎石361Kg/m3、9.5-19mm 碎石843 Kg/m3、水166Kg/m3、高效缓凝减水剂2.45Kg/m3。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 试配强度,, 1.64550 1.645659.9cu o cu k f f Mpa σ=+=+⨯=二、 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桥梁:空心板、现浇桥面板、封锚等(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三)设计依据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3.《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4.《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7.《高性能混凝土实施指导书》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 原材料1. 水 泥: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P ·O42.5 2. 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 中砂。
3. 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 5-10mm 、10-20mm 碎石,并按5-10mm :10-20mm=30:70的比例合成5-20mm 连续级配碎石。
4. 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 级粉煤灰。
5. 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 S95矿渣粉 6. 水: 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 FSS-PC 聚羧酸减水剂。
四、 计算过程1. 基本规定根据《高性能混凝土实施指导书》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为10%,矿渣粉掺量为10%。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59.9(MPa )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5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6.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按下式计算:,0W/B=a bcu a b bf f a f αα+=0.32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a α、b a —回归系数,对于碎石a α=0.53,b a =0.20 b f —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ec ce g ff γ==42.5(MPa )cef—水泥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 γ—水泥富余系数 取c γ=1.0,ce g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b f =f γsγcef=38.25(MPa )f γ、s γ—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查表得: f γ=0.9 s γ=1.0根据经验取基准水胶比W/B=0.31 3.2用水量的确定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06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28%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48(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胶凝材料用量:300477//w b mm kg m W B==。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说明:设计混凝土拟定使用部位:预制箱梁坍落度选择120-160 mm。
原材料选定:水泥:泰国TPI I 型水泥减水剂:上海华登MP210缓凝高效减水剂砂:实居省天然河砂碎石:实居省东风石料厂生产的5-25mm级配碎石水:当地饮用水二、设计依据: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设计。
三、配合比设计:1、配制强度Fcu,0=50+1.645×6=59.9Mpa2、用水量①70-90mm坍落度取205Kg,以90mm坍落度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205+(140-90)×5/20=217.5Kg②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用水量:上海华登MP210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8%,Mw=217.5×(1-18%)=178kg,取用水量170kg3、水灰比及水泥用量W/C=(0.46*1.13*42.5)÷(59.9+0.46*0.07*1.13*42.5)=0.36水泥用量Mc0=170/0.36=472Kg4、砂率10-60mm混凝土砂率,水灰比0.33,砂率选择33%,以60mm坍落度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计算砂率:33%+(140-60)×0.01/20=37%现场砂较细,选取砂率35%5、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确定按照重量法,假定2400Kg/m3混凝土拌和物计算:472+ Ms+ Mg+170+4.72=2400Kg(Ms-细集料质量,Mg-粗集料质量)Ms=613 Kg,Mg=1139Kg7、配合比调整①、用水量不变,水灰比减少0.02,取0.34;砂率减少1%,取34%②、用水量不变,水灰比增加0.02,取0.38;砂率增加1%,取36%8、试验室配合比。
C50配合比设计书
so+ m
wo+ m
fo1+ m
fo2=2450mso/(m
go+ m
so)=βs mso=779kg/m3 m
go=1032kg/m3
9、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1.3%,减水率为26%,则每立方米混凝土减水剂用量为m
J=484×1.3%=6.3kg
10、计算得到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
co)mco=m
bo-m
fo1-m
fo2=484-48-73=363Kg。
7、砂率(βs):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第5.4.2表中,选取砂率βs为43%;.
8、根据上述各项技术数据,采用质量法计算骨料用量,假定混凝土
混合料表观密度ρ
cp=2450kg/m3:mco+ m
0.32 388 155 779 1032 48 48 6.3 36%
0.34 353 160 782 1037 48 48 6.1 37%
八、检验强度提出试验室配比:
以上三组配合比分别拌和成型7天和28天抗压强度试件检测其强度,结果见下表
水胶比
0.30
0.32
0.347天抗压强度(MPa)
53.9
53.3
45.928天抗压强度(MPa)
65.2
62.9
55.4备注
九、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所以选择B组较为经济合理。
水胶比水泥水砂碎石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砂率
0.32 388 155 779 1032 48 48 6.3 36%
C50
一、使用部位:
桥梁工程
二、设计参数:
1、设计强度等级:
C50混凝土配比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ƒcu.k=ƒcu.0+1.645σ=50+1.645×5=58.2Mpa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预制梁、现浇梁。
(二)要求坍落度150-180mm。
(三)依据规范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3、《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7、《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1、《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4、《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15、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1、水泥: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粤海牌P.O42.5水泥。
2、矿粉: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矿粉。
3、细骨料:广东韶关北江水洗河砂。
4、粗骨料:广东韶关龙归碎石场5—25mm碎石、10—20mm 碎石按10:90比例掺配成5-25连续级配碎石。
5、水:红边岭拌合站场区饮用井水。
6、聚羧酸减水剂:上海诚城LEX-9H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准水胶比W/b=α·ƒce/ƒcu.k+α•β•ƒce=0.34(对于碎石α=0.46,β=0.07)取W/b=0.31 用水量W取155Kg2、基准胶凝材料用量:b=w/(w/b)=484㎏/m33、基准配合比:矿粉代替水泥用量:20 %采用假定密度法:假定密度ρ= 2500 ㎏/m3砂率βs= 0.40 % , 聚羧酸减水剂=1.0%用水量w= 150 ㎏/m3ρ=m c+m f+m s+m g+m w βs= 40 %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50L,各材料用量如下:0Min坍落度195 mm ,30Min坍落度165 mm ,60Min坍落度140mm ;含气量3.5%;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配合比编号:2009-PYZ-0007)一、配合比设计说明该配合比用于武罐高速3标箱梁、桥面铺装。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配料系统为自动计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三、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1、使用部位:箱梁、桥面铺装2、工地捣实方法:机械3、要求坍落度:90-120mm4、设计强度等级:C505、试配强度:59.9MPa6、外加剂掺量:1.2%四、原材料使用情况1、水泥:冀东水泥 P.O 52.5R水泥。
2、细骨料:西河乡畅河坝砂厂,粗砂。
3、粗骨料:两水富民采石厂,5~20mm连续级配。
4、水:自来水。
5、减水剂:北京瑞迪斯,聚羧酸FAC高性能减水剂。
五、设计步骤:1、fcu,c = fcu,k+1.645×σ=50+1.645×6.0=59.9Mpa2、W/C =(αα·f ce)/( f cu,c+αα·αb f ce)=0.46×54.3/(59.9+0.46×0.07×54.3)=0.41(取0.33)3、用水量取215kg/m3,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W=215×(1-0.245)=162kg/m34、水泥用量水泥用量=162/0.33=490 kg/m35、外加剂用量J = 490×1.2%= 5.88 kg/m36、粗、细骨料用量:砂率Sp=38%,设定混凝土容重为2450kg/m3细骨料 S=(2450-490-162)×0.38=683kg/m3粗骨料 G=2450-490-162-683 =1115kg/m3理论配合比为 ( C + F + K ) : S : G : W : 外加剂=490 :683 :1115 :162 : 5.88六、经试拌工作性满足要求拌和物性能试验结果如下:1、混凝土拌和物停放1h:坍落度:100mm,损失:15mm。
桥梁工程箱梁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试验室对×××路箱梁配合比进行设计,其强度等级为C50。
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TJ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等二、选用材料原始数据1、水泥:×××水泥有限公司,P·Ⅱ52.5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建材有限公司,4.75~25mm连续级配碎石,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湖北长江中砂,Ⅱ区中砂,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水选用饮用水。
5、外加剂:×××新材股份有限公司,ZWL-A-IX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2%。
三、设计坍落度为140-180mm。
四、设计步骤:1、确定砼配制强度:ƒcu.0=ƒcu.k+1.645σ=59.9MPa2、计算水胶比W/B =αaƒb/(ƒcu.0+αaαbƒb)= αaƒce/(ƒcu.0+αaαbγfƒce);= αaγcƒce,g/(ƒcu.0+αaαbγfγcƒce,g)=0.46式中(γc=1.10、αa=0.53、αb=0.2)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条件,取W/B=0.323、选定用水量215Kg/m3,掺高效减水剂1.2%,β=30%,m w0=215×(1-30%)=15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W/B)=470Kg/m5、外加剂每立方=m c0×1.2%=5.6Kg/m36、选取砂率为βS=35%。
7、用质量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用量假定容重为:2450kg/m3C+S+G+W=2450m s0/( m s0+m g0)=35%解得m S0=641Kg/m3m g0=1190Kg/m3基准配合比: m c0:m s0:m g0:m w0:J =470:641:1190:150:5.6水胶比分别增减0.02,用以上方法计算每立方材料用量得:W/B=0.30 m c0:m s0:m g0:m w0:J=500:630:1170:150:6.0W/B=0.34 m c0:m s0:m g0:m w0:J=441:651:1208:150:5.38、试验室最终配合比W/B=0.30 m c0:m s0:m g0:m w0:J=500:630:1170:150:6.0W/B=0.32 m c0:m s0:m g0:m w0:J=470:641:1190:150:5.6W/B=0.34 m c0:m s0:m g0:m w0:J=441:651:1208:150:5.3五、试拌试拌25升测其坍落度、湿表观密度等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C30、C40、C50、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C40、C50、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59.87+0.46*0.07*45> =0.3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 Co/*〔1-0.15=425Ko= Co/-Co = 500-425=75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K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 Co+So+Go+Wo+Fo=2430①So/< So+ Go>*100%=40%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K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 Sp………砂率〔%5.计较实际共同比:Co:So:Go:Wo:Xo:Ko=425:701:1051:170:8.5:75=1.00:1.65:2.47:0.40:0.02:0.18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Co1:So1:Go1:Wo1:Xo1:Ko1=425:701:1051:170:8.5:75=1.00:1.65:2.47:0.40:0.02:0.18依据标准:55-2000计算:混凝土共同比设想计较书混凝土标号:C40利用部位:墩身7.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8.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9.87+0.46*0.07*42.5> =0.38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9.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0 kg/m3Co = Co/*〔1-0.15=403Fo= Co/-Co =474-403=7110.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10 kg/m3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5%Co+So+Go+Wo+Fo=2410①So/< So+ Go>*100%=40%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90,Go=964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砂率〔%11.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Go:Wo:Xo:Fo=403:790:964:180:8.06:71=1.00:1.96:2.39:0.45:0.02:0.1812.肯定施工共同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08 kg/ m3Co1:So1:Go1:Wo1:Xo1:Fo1=403:790:964:170:8.06:71=1.00:1.96:2.39:0.42:0.02:0.18依据标准:55-2000计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使用部位:承台.13.计较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14.计较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来系数,夹杂砂取αa为0.45,αb为0.1215.计较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 Co/*〔1-0.23=320Fo= Co/-Co = 416-320=96膨胀剂用量Uo=320*0.08=25.616.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U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0 kg/m拔取混凝土砂率为38%Co+So+Go+Wo+Fo+ Uo =2370①So/< So+ Go>*100%=38%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59,Go=1075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资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U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收缩剂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3.Sp………砂率〔%17.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Go:Wo:Xo:Fo:Uo =320:659:1077:195:5.44:96:25.6=1.00:2.06:3.36:0.61:0.017:0.30:0.0818.肯定施工共同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8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0kg/ m3Co1:So1:Go1:Wo1:Xo1:Fo1:Uo1=320:659:1077:180:5.44:96:25.6=1.00:2.06:3.36:0.56:0.017:0.30:0.08计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使用部位:桩基〔水下19.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0.计较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21.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9kg/m3Co = Co/*〔1-0.18=340Fo= Co/-Co = 401-340=6122.计较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80 kg/m3拔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2380①So/< So+ Go>*100%=40%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16,Go=1065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砂率〔%23.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Go:Wo:Xo:Fo=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实测容重为24.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践用水量为18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9 kg/ m3Co1:So1:Go1:Wo1:Xo1:Fo1=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计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使用部位:桩基〔干施工25.计较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6.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27.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5kg/m3Co = Co/*〔1-0.15=319Fo= Co/-Co = 500-425=7328.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5 kg/m3拔取混凝土砂率为42% Co+So+Go+Wo+Fo=2375①So/< So+ Go>*100%=42%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5,Go=1042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砂率〔%29.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Go:Wo:Xo:Fo=319:755:1042:185:5.42:73.=1.00:2.36:3.26:0.58:0.017:0.2330.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5 kg/ m3Co1:So1:Go1:Wo1:Xo1:Fo1=319:755:1042:179:5.42:73=1.00:2.36:3.26:0.56:0.017:0.23计算:混凝土共同比设想计较书混凝土标号:C30利用部位:承台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 Co/*〔1-0.23=320Fo= Co/-Co = 416-320=964.计较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55 kg/m3拔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 Uo =2355①So/< So+ Go>*100%=40%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98,Go=1047.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Go:Wo:Xo:Fo=320:698:1047:195:5.44:96=1.00:2.18:3.27:0.60:0.017:0.306.肯定施工共同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92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58kg/ m3Co1:So1:Go1:Wo1:Xo1:Fo1=320:698:1047:192:5.44:96=1.00:2.18:3.27:0.60:0.017:0.30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使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计较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8/< 59.87+0.46*0.07*48> =0.36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 Co/*〔1+0.15=410Ko= Co/-Co = 472-410=624.计较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 Fo =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40 kg/m3拔取混凝土砂率为42% Co+So+Go+Wo+Fo=2440①So/< So+ Go>*100%=42%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2,Go=1038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砂率〔%5.计较实际共同比:Co:So:Go:Wo:Xo:Ko=410:752:1038:170:4.72:62=1.00:1.83:2.53:0.41:0.0116:0.156.肯定施工共同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41 kg/ m3Co1:So1:Go1:Wo1:Xo1:Ko1=410:752:1038:170:4.72:62.=1.00:1.83:2.53:0.41:0.0116:0.15根据尺度:55-2000计算:混凝土共同比设想计较书混凝土标号:C40利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2.计较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49.87+0.46*0.07*45> =0.40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kg/m3Co = Co/*〔1+0.15=370Fo= Co/-Co =425-370=55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3%Co+So+Go+Wo+Xo+Fo=2430①So/< So+ Go>*100%=43%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84,Go=1043式中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资料用量〔kg;C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 Sp………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01)一、工程名称:滦海公路工程。
二、设计目的: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140-160mm,机械搅拌,采用砼罐车运输。
三、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滦海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用于部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五、使用原材料:1、水泥:冀东水泥厂生产P.O42.5级水泥;2、河砂:青龙砂厂的中砂;3、碎石:迁安官庄子生产,采用4.75-9.5mm、9.5-19mm,掺配比例为30%:70%的连续级配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鑫永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缓凝减水剂。
六、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1、砼试配强度(f cu,o):f cu,o≥50+1.645×6=59.9Mpa。
2、水泥的富裕系数取1.063、水灰比的确定: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42.5×1.06/(59.9+0.46×0.07×42.5×1.06)=0.338αa\αb---回归系数分别为0.46、0.07。
4、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要求的砼坍落度、碎石的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选取230Kg/m3;该高效缓凝减水剂的减水率取28%,掺量为0.5%,则单位用水量为165.6Kg/m3。
5、单位水泥用量:C=165.6/0.338,初步配合比水泥用量为490Kg/m3。
6、砂率的选择:为了满足砼的和易性,根据采用的原材料情况、水灰比及以往的经验取34%。
7、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480Kg/m3,则初步混凝土配合比每方用量分别为水泥490Kg/m3、砂620Kg/m3、4.95-9.5mm碎石361Kg/m3、9.5-19mm碎石843 Kg/m3、水166Kg/m3、高效缓凝减水剂2.45Kg/m3。
七、试拌与调整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水灰比水(Kg)水泥(Kg)砂(Kg)4.95-9.5mm碎石(Kg)9.5-19mm碎石(Kg)高效缓凝减水剂(Kg)砂率(%)容重(Kg/m3)坍落度(mm)将得出的配合比比例按25L 计算试拌,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为160mm ,符合设计要求。
再将水灰比增减0.01,砂率增减1%,调整外加剂用量得出配合比,分别试拌25L, 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详见下表:三个不同水灰比的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均不超过2%,不予修正。
八、确定理论配合比:为了使混凝土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作性、经济性的设计理念将三个不同水灰比的配合比进行比选,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性能如下:0.35 166 480 642 358 834 2.4 35 25001400.34 166 490 620 361 8432.453425101600.33166 500 599 365 850 4.0 332500150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水灰比 单位水泥用量(Kg ) 坍落度(m m ) 工作性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备注0.35480140良好53.760.0则确定理论配合比比例为:水泥:砂:4.95-9.5mm 碎石:9.5-19mm 碎石:水:高效缓凝减水剂=490:620:361:843:166:2.45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02)一、工程名称:滦海公路工程。
二、设计目的: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140-160mm ,机械搅拌,采用砼罐车运输。
三、设计依据:0.34 490160 良好 60.1 62.10.3350150良好63.268.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滦海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用于部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五、使用原材料:1、水泥:冀东水泥厂生产P.O42.5R级水泥;2、河砂:青龙砂厂的中砂;3、碎石:迁安官庄子生产,采用4.75-9.5mm、9.5-19mm,掺配比例为30%:70%的连续级配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鑫永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缓凝减水剂。
六、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1、砼试配强度(f cu,o):f cu,o≥50+1.645×6=59.9Mpa。
2、水泥的富裕系数取1.063、水灰比的确定: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42.5×1.06/(59.9+0.46×0.07×42.5×1.06)=0.338αa\αb---回归系数分别为0.46、0.07。
4、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要求的砼坍落度、碎石的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选取230Kg/m3;该高效缓凝减水剂的减水率取28%,掺量为0.6%,则单位用水量为165.6Kg/m3。
5、单位水泥用量:C=165.6/0.338,初步配合比水泥用量为490Kg/m3。
6、砂率的选择:为了满足砼的和易性,根据采用的原材料情况、水灰比及以往的经验取34%。
7、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480Kg/m3,则初步混凝土配合比每方用量分别为水泥490Kg/m3、砂620Kg/m3、4.95-9.5mm碎石361Kg/m3、9.5-19mm碎石843 Kg/m3、水166Kg/m3、高效缓凝减水剂2.94Kg/m3。
七、试拌与调整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水灰比水(Kg)水泥(Kg)砂(Kg)4.95-9.5mm碎石(Kg)9.5-19mm碎石(Kg)高效缓凝减水剂(Kg)砂率(%)容重(Kg/m3)坍落度(mm)0.3 5 166 480 642 358 8342.88352501500.3 4 166 490 620 361 8432.9434 2500 1600.3166 500 599 365 850 3.0 33 251160将得出的配合比比例按25L 计算试拌,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为160mm ,符合设计要求。
再将水灰比增减0.01,砂率增减1%,调整外加剂用量得出配合比,分别试拌25L, 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详见下表:三个不同水灰比的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均不超过2%,不予修正。
八、确定理论配合比:为了使混凝土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作性、经济性的设计理念将三个不同水灰比的配合比进行比选,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性能如下:则确定理论配合比比例为:3 0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水灰比 单位水泥用量(Kg ) 坍落度(m m ) 工作性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备注0.35 480 150 良好 54.2 60.60.34 490160 良好 60.8 63.90.3350160良好62.466.8水泥:砂:4.95-9.5mm碎石:9.5-19mm碎石:水:高效缓凝减水剂=490:620:361:843:166:2.94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03)一、工程名称:滦海公路工程。
二、设计目的: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140-160mm,机械搅拌,采用砼罐车运输。
三、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滦海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用于部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五、使用原材料:1、水泥:冀东水泥厂生产P.O42.5R级水泥;2、河砂:青龙砂厂的中砂;3、碎石:迁安官庄子生产,采用4.75-9.5mm、9.5-19mm,掺配比例为30%:70%的连续级配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天津宗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缓凝减水剂。
六、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1、砼试配强度(f cu,o):f cu,o≥50+1.645×6=59.9Mpa。
2、水泥的富裕系数取1.063、水灰比的确定: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42.5×1.06/(59.9+0.46×0.07×42.5×1.06)=0.338αa\αb---回归系数分别为0.46、0.07。
4、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要求的砼坍落度、碎石的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选取230Kg/m3;该高效缓凝减水剂的减水率取28%,掺量为1.3%,则单位用水量为165.6Kg/m3。
5、单位水泥用量:C=165.6/0.338,初步配合比水泥用量为490Kg/m3。
6、砂率的选择:为了满足砼的和易性,根据采用的原材料情况、水灰比及以往的经验取34%。
7、计算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480Kg/m3,则初步混凝土配合比每方用量分别为水泥490Kg/m 3、砂620Kg/m 3、4.95-9.5mm 碎石361Kg/m 3、9.5-19mm 碎石843 Kg/m 3、水166Kg/m 3、高效缓凝减水剂6.37Kg/m 3。
七、试拌与调整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将得出的配合比比例按25L 计算试拌,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为150mm ,符合设计要求。
再将水灰比增减0.01,砂率增减1%,调整外加剂用量得出配合比,分别试拌25L, 和易性、粘聚性良好,坍落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详见下表:三个不同水灰比的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均不超过2%,不予修正。
八、确定理论配合比:为了使混凝土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作性、经济性的设计理念将三个不同水灰比的配合比进行比选,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性能如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 水灰比 水(Kg) 水泥(Kg )砂(Kg )4.95-9.5m m 碎石(Kg )9.5-19m m 碎石(Kg )高效缓凝减水剂(Kg )砂率(%) 容重(Kg/m 3) 坍落度 (mm )0.35 166 480 642 358 834 6.24 35 25061500.34 166 490 620 361 8436.373425041500.33166 500 599 365 850 6.5 332504160下:则确定理论配合比比例为:水泥:砂:4.95-9.5mm 碎石:9.5-19mm 碎石:水:高效缓凝减水剂=490:620:361:843:166:6.37三个不同水灰比的每方材料用量及性能如下:水灰比 单位水泥用量(Kg ) 坍落度(m m ) 工作性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备注0.35 480 150 良好0.34 490150 良好0.33500 160良好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04)一、工程名称:滦海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