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早期亲子共读,就可能错过孩子的一辈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过早期亲子共读,就可能错过孩子的一辈

现在我是一名在职语文老师,亲子阅读一直在路上,也呼吁更多的家长来和孩子一起读。

因为,错过了早期的亲子共读,就可能错过孩子的一辈子。1孩子可以通过书本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刚开始萌芽。他对于周遭世界的感知全靠父母的引导。这个时候,多带孩子旅行,多给他阅读儿童读物,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和色彩方面的刺激无疑比只呆在家里看电视玩平板要好很多。

过度看电视的负面意义是明显的。花花绿绿的屏幕不断闪动,大量复制的彩色画面快速变换,缺乏独创意义的快餐影视占据孩子飞速发展的大脑。然而捕捉这些图像靠的是视觉器官的感知,而不是头脑的思考。于是,很多孩子变成电视机前的“萝卜”,很多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很多孩子懒得看书,懒得动脑筋,专注变得越来越难。

看书的时候(对于幼小的孩子,应该是“听书”),孩子可以在一张画面上停留很久。到底停留多久,都是由孩子自己说了算。这就不知不觉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第一次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时候,熠宝才两岁多。那时候,他非常喜欢书上小小的蘑菇。那么亲子阅读的时候,我就不强调情节的连贯性,所以常常读着读着,他就会尖叫:“蘑都,蘑都!妈妈,蘑都!”对于小小的他,蘑菇是多么迷人可爱惊讶的存在!此时的我当然是配合着:“哇,好多好多的大蘑菇!来,我们帮兔子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或者,让他说说蘑菇的颜色,蘑菇的大小,甚至蘑菇的来历。这些都是亲子共读时候的自然生成,我觉得很宝贵。孩子的每个发现都是他对外界敏感感知的信号,我们都要给予热情的回应。

在一张画面上停留多久由孩子说了算,一本书读几次当然也是由孩子说了算。这些都是电视等快餐文化不具有的优势。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作者说,

一个孩子能把一本书读100次以上,将来都不会简单。

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

只要孩子喜欢,我可以为他读上无数次。

2爱看书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变坏

熠宝两岁多的时候迷恋《抱抱》,《鼠小弟系列》,《考拉宝宝系列》等,三岁多的时候迷恋《老虎来喝下午茶》,《我只爱你》等,最多的时候每天重复要读十多次。他非常喜欢这几本书中的主人公如小猩猩、鼠小弟、喝下午茶的老虎、兔子尤西、考拉宝宝等,他们简直就是他的好朋友。

有一天,邻居阿婆逮到一只老鼠,拿给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看。孩子们都很高兴地跑过去看,看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阿婆拎着奄奄一息的老鼠向垃圾桶走去。

熠宝看到后嘴巴扁了一下,几乎要哭出声来。大家见了都很惊讶,以为他怎么了。

我心里特别明白,因为熠宝以为那是他的鼠小弟呢。我连忙安慰他老鼠去那边找妈妈了呢。他才平复了伤心的情绪。

我不觉得熠宝有些傻气:对于老鼠这种人人喊打的生物抱有同情。相反,我认为孩子还小,不应该对万物生灵有非黑即白的分辨。其实,每种生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爱和善比其他都重要。

早期的绘本亲子阅读,就是为孩子播下这些美和善良的种子。

3亲子共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知力

在图画上停留得久会产生神奇的魔力。魔力就是观察力,

想象力,专注力。停留得久,孩子自己可以观察地更细致。再经过家长的引导,孩子的观察就会更有层次,有顺序,观察得也更精准。

很多绘本都暗藏玄机。比如小人儿帮手系列的小人儿,每个衣着颜色不一样,分工不一样,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看似松散,其实分工有序。作者的图画是很有匠心的。当孩子把图画和声音转化成活动的画面,配上自己的语言演一演的时候,这在无形中又增强了想象能力。

这里有个阅读的小技巧是,给孩子讲解绘本,一定要放慢语速,发音要准确,争取抑扬顿挫,有感染力。这样,语言的传递,是准确而温暖的。孩子呢,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在大脑中生成各种美妙的图景。

所以,我不是建议孩子太早认字,尤其是无意义的识字。认识很多字却不知道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的时候,孩子阅读就会碰到很多困难。因为他的理解力和文字转化图象的能力没有跟上他的识字水平。学前的孩子,主要还是多听准确

优美的语言,多看精美高水准的画面。

当孩子在一个画面上停留了,观察了,想象了,他的专注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这些都是有机整体的能力,不存在刻意培养哪方面的先后。

《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认为:

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亲子阅读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一对一的陪伴方式。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指出,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所以他强调,如果可能的话,家长最好给每个孩子单独读故事听。

当然,至于如何给孩子选书,如何给孩子念书,每位家长

的水平千差万别,孩子得到的也是千差万别。我从来不指责自己的孩子或对他感到焦虑,我常常为自己感到焦虑。我怕自己对图画的鉴赏水平不够,怕自己的语音存在问题,怕自己选择的书存在盲点。所以在绘本阅读的路上,我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把最好的最适合的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和天下的所有孩子。

4早期阅读的缺乏在入学后会成为孩子的惩罚

我从大学开始兼职家教,到现在成为在职语文老师的十来年时间,教过的成人和孩子不下百来个。有一个三年级的女孩,长得浓眉大眼,非常水灵。她讲起自己学校的故事,非常绘声绘色、眉飞色舞,但是要和她讨论下阅读或者数学的应用题,她就面露难色。

这样的情况不止她一个,很多三四年级的小孩都会碰到。

因为在一二年级,孩子们碰到的事物都比较具体,和日常生活经历联系比较紧密。孩子原来的“语言库”尚且可以应对。三四年级后,具体的语言升级了,变成了抽象术语,而且这

些抽象术语遍及科学、语文和数学。这常常导致很多语言机能障碍的学生兴趣下降。

全国著名语文老师薛瑞萍认为:

文学化语言、抽象语言及高级语言能力的缺乏,根本原因在于早期家庭教育的失误。

熠宝还不到两周岁的时候,我就带他出去旅游,给他读书,并且用尽量准确的语言表达各种事物。

因为我希望他不只是知道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更希望他能建构一个更宽广更有趣的属于他自己的语言世界。

他每学习到一个新词汇,都会非常兴奋。绘本《爱哭的猫头鹰》上有一幅鹿角甲虫的插图,我只给他读过几次。有次我带他去小区公园里玩,他看到一只蔫了的甲虫躺在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