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
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
甘肃地区古史的中心内容是民族关系,甘肃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西部民族的历史。活动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的氐、羌、戎、月氏、乌孙、吐谷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西北高原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曾构成极大威胁。历史证明,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西北民族之间关系的好坏。今天,甘肃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世居民族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裕固、保安、满、撒拉、哈萨克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甘肃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除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外,特有民族文化以及以花儿、道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最为典型。
在祖国的民族大家庭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特有。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过去曾称为“撒里维吾尔”,后改裕固。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自称“撒尔塔”。保安族自称保安,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三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民歌、信仰禁忌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其中裕固婚姻习俗文化、东乡饮食文化、保安腰刀文化可为代表。甘肃是“花儿”的故乡,上世纪二十年代,甘肃花儿就引起了民俗学家的关注,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道情本是以道家故事为题材,在道观庙宇进行演唱的说唱艺术,后来逐渐成为反映民间故事的民俗演唱形式。甘肃道情主要传唱于陇东地区,后发展演化为陇剧。
周秦是中华礼制文明完善时期,是华夏族和中华帝国成熟时期,对中国历史走向和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秦先祖的历史开始于甘肃东南的渭河、西汉水流域,周人的祖先也曾在陇东的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繁衍发展。因此,甘肃是周文明和秦文明的发祥地。夏朝末年,周人先祖不窋率领族人来到陇东。周人在这里历经十二世之久,势力逐渐壮大,最后进军关中。陇东出土了父乙铜爵、父丁铜觚、父辛铜斝等大量商代青铜器,是探索陇东古方国与商王朝关系和交流的重要线索。灵台白草坡、宁县宇村等地西周墓葬、车马坑等遗址出土了傒伯铜方鼎、潶伯铜提梁卣、穆公铜簋盖等珍贵青铜器物,是周人礼制及科技水平完善和提升的重要依据。商代末年,秦人西迁陇右。西周末年,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而获封诸侯,秦人由此取得了与中原诸侯同等的政治地位。秦人在甘肃历经十四世,最后挺进关中。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圆顶山先秦贵族墓葬遗址出土了刻有“秦公作”铭文的青铜鼎、簋、壶、编钟及金虎、玉器等珍贵文物,时代属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器型高大,工艺水平可与中原青铜器媲美。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物,是秦人崛起历程的见证。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刘旭光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
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
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
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一、自然。
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
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
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1. 引言甘肃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北部。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本文将对甘肃的景点进行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
2. 地理位置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东临陕西省,南接四川省,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北濒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 自然风景甘肃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景点是甘肃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的沙岩和砂岩组成的,形成了壮观的峰林、峡谷和溶洞。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神秘的自然力量。
4. 历史文化背景甘肃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是兰州的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黄河之滨,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佛塔和寺庙,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
另外一个著名的景点是张掖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的沙岩和砂岩组成的,形成了壮观的峰林、峡谷和溶洞。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神秘的自然力量。
5. 总结甘肃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敦煌莫高窟、丹霞地貌、白塔寺等景点都是甘肃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对自然风景还是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都可以在甘肃找到心灵的归属。
因此,甘肃值得成为您的旅行目的地。
以上是对甘肃景点的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您提供有关甘肃旅游的一些参考信息。
希望您在旅行中能够尽情享受甘肃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
对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甘肃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丝绸之路为例程思尹指导老师:王耀斌内容摘要:甘肃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较高,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尚显不足。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与主题公园旅游产业目前均为旅游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笔者根据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考虑从主题公园与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构想,进一步挖掘甘肃历史文化旅游市场,保护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丝绸之路文化,丰富我国主题公园元素,在甘肃省形成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创意旅游产业链。
关键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丝绸之路一、引言1、甘肃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贸易的交流中心。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肃省主要旅游资源如下图所示:表1 甘肃省主要旅游资源根据上图,基本可以总结出甘肃旅游资源的三大特色:一是人文资源特色。
其中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
文物古迹有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堡、古代墓葬、历史文物等多种类型。
现代文明有大型黄河发电站、卫星基地航天城、引大入秦工程、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和山丹军马场等;二是以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
主要类型有高山草原、天池溶洞、丹霞地貌、冰川雪山、雅丹地貌、草原风光、冰川雪山和横贯甘肃近千公里的黄河景观等;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
截止2011年底,我省现有AAAAA级景区3家,AAAA级景区41家,AAA级景区47家,其中年均接待量超过百万人次的城市为兰州、天水、酒泉、平凉、陇南。
重点景区中,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占重点景区年接待总数的63.22%。
①2013年,我省正式被中央批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中心。
做好我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工作迫在眉睫。
介绍甘肃文旅的作文900
介绍甘肃文旅的作文900甘肃文旅: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甘肃,这片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广袤土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自古以来,甘肃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
如今,甘肃已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甘肃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多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
其中,马家窑文化被誉为“彩陶之冠”,其精美的彩陶作品展现了当时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除了历史文化,甘肃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
祁连山、河西走廊、甘南草原等自然景观构成了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
祁连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其雄伟的山峰、广袤的草原和清澈的湖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河西走廊则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如今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甘南草原则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这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是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甘肃还有许多特色美食。
甘肃的饮食文化融合了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兰州拉面和羊肉泡馍。
兰州拉面以其细如发丝的面条和浓郁的牛肉汤而闻名,是甘肃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羊肉泡馍则是一道将羊肉、馍和汤完美结合的美食,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游客喜爱。
甘肃文旅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推出了一系列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甘肃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甘肃也加强了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推动了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
甘肃文旅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自然风光的壮美、特色美食的诱惑,也可以感受到甘肃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兰州市及其文旅资源概述和文旅品牌提炼
兰州市及其文旅资源概述和文旅品牌提炼摘要:一、兰州市文旅资源概述1.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背景2.主要文旅景点介绍3.兰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二、兰州市文旅品牌提炼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2.品牌形象与传播策略3.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正文: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近年来,兰州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日益繁荣,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对兰州市的文旅资源进行概述,并提炼其文旅品牌。
一、兰州市文旅资源概述1.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背景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多种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
2.主要文旅景点介绍兰州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主要包括黄河风景线、白塔山、五泉山、兴隆山等自然风光,以及甘肃省博物馆、兰州碑林、金城关风情区等历史文化景点。
3.兰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推出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如黄河风情线、历史文化线等。
同时,文旅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升。
二、兰州市文旅品牌提炼1.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兰州市文旅品牌定位于展现兰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核心价值为“黄河之都,文化兰州”。
2.品牌形象与传播策略兰州市文旅品牌形象以黄河为象征,融合了兰州的地标建筑、民俗文化等元素。
传播策略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节庆活动等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3.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兰州市文旅品牌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产品,如黄河夜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
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文旅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
总之,兰州市文旅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目 录
1.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概述 2.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4. 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6.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7.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8.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如加大对文化旅游 产业的财政投入、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的营商环境、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等。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规模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 外游客达到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50亿元,同比增长 12.8%。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5亿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 总量的49.2%。
政策环境与支持力度
1.政策制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十三五”旅游 业发展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等。 2.资金投入: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优惠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资 金支持力度。 3.人才引进:政府实施一系列吸引文化旅游人才的政策,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 划等。
韩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
韩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关键要点包括 :一是强化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娱乐等的结合,如首尔塔、 江南区等;二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旅游体验,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三是注重文化旅游与健康、休闲等领域的融合 ,如济州岛、温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澳大利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
甘肃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甘肃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一、引言甘肃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保存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如何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甘肃民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甘肃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甘肃的细胞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交融与文化碰撞,为这里的民俗文化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甘肃历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这里汇聚了西域和中原的多元文化,从而形成了甘肃独特的文化风貌。
2.甘肃民俗文化现状现今,甘肃的民俗文化有保护有发展,不仅展示在各类博物馆中,也在民间广泛传承。
比如甘肃的民间婚礼习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赶场和祭祀等都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甘肃的民俗文化。
三、甘肃旅游资源的优势1.自然景观甘肃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莫高窟、张掖丹霞、雪山草原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些风景名胜既是自然风光的展示,也是历史文化的遗产。
2.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不仅保留了丰富的艺术品和文物,同时也是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证明。
四、如何将甘肃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相结合1.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对于甘肃独特的民俗文化,我们需要加强保护力度,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甘肃民俗文化。
同时,要培育更多的民俗文化代表和传承人,传承和保护好甘肃的民俗文化。
2.挖掘旅游资源潜力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更好地发掘和利用。
如何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成为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的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具有一定的商业产值,如何活用这些文物、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通过建立周边的旅游商业项目,有效地提升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吸引力。
甘肃省旅游资源概况
甘肃省旅游资源概况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区,位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间。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与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全省地形狭长,从东到西长1655公里。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
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
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代建立大一统帝国后,创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
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
简称甘。
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奇特,民族风情多样,文化遗产众多。
有广袤草原、皑皑雪山、沙漠驼铃、黄土高坡等自然景观,有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天下雄关”嘉峪关城楼、藏传佛教夏河拉卜、楞寺等人文景观,有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铜奔马的武威雷台、泾川西王母宫等文物古迹,还有六盘山、会师楼、西路军烈士陵园等当年中国红军征战纪念地。
甘肃曾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探险游历的必经之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甘肃已成为西部现代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铜城、镍都、钢城、石油城、航天城相继矗立于陇原大地,极具有旅游观赏的潜力。
兰州市及其文旅资源概述和文旅品牌提炼
兰州市及其文旅资源概述和文旅品牌提炼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
以下是对兰州市及其文旅资源的概述和文旅品牌的提炼。
兰州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市地处黄河两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遗迹,这使得兰州市成为一个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首先,兰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兰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
兰州市境内有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且在兰州市南部还有黄河水利风景区,这里的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少数几个集“壶口、黄河、大峡谷、险桥”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其次,兰州市的人文历史遗迹也非常丰富。
兰州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兰州市的主要建筑物有兰州大学、甘肃博物馆、兰州天然历史博物馆、兰州桥等。
而且在兰州市还有古老的建筑群“五泉山”,这是兰州市的一处名胜古迹,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兰州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也有一些文旅品牌已经形成。
首先是“甘肃文旅”品牌,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是甘肃文化的发源地和集中体现地,同时也是甘肃旅游的门户。
兰州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都能够体现甘肃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次是“黄河”品牌,兰州市位于黄河两岸,黄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兰州市恰好是黄河大峡谷的起点,黄河水利的重要节点之一。
兰州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都能够体现出黄河的独特之处。
此外,“兰州牛肉面”也是兰州市的一张文旅品牌。
兰州牛肉面作为兰州市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而闻名于世,成为兰州市的代表美食之一,吸引了大量的食客。
综上所述,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
兰州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遗迹使得其成为一个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兰州市的文旅品牌“甘肃文旅”、“黄河”和“兰州牛肉面”都能够体现出兰州市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未来,兰州市可以通过深化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品牌推广,进一步提升兰州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甘肃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甘肃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高风(甘肃联合走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噩社会功用,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进一步开发甘肃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井对甘肃民俗旅游资源构成及优势作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时甘肃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规模效益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F0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4)0l一0047—02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者的需求已不断提高。
高品味的文化旅游正在取代常见的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正是满足了当代旅游者的这种新需求。
而甘肃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起步阶段,大量的民俗旅游资源散失在各地.有待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吸引游客的游览观光功能。
因此,进一步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就成为甘肃旅游业再创辉煌的新路子。
1.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殛与旅游业的关系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毋。
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贷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民俗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三大类。
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除了作为文化现象而具有科学、史学、文学、美学和艺术等特征外.从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的角度看,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人们总是居住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其生产、生活方式当与久居的地域条件相适应,因而民俗便必然反映出该地域的基本特征。
甘肃精品旅游线路简介文字
甘肃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线路产品简介一、甘肃旅游资源简介甘肃省位于祖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独特、民俗风情浓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自然生态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就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
甘肃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文化甘肃、生态甘肃、民族甘肃、现代甘肃”。
文化甘肃甘肃文化旅游以“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为主线,汇聚了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和红色革命等多元文化。
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2处世界文化遗产,7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一批现代舞剧驰名中外。
——丝路文化。
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自古就是中原联接西域的战略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厚的文化宝藏。
全省现有博物馆81座,馆藏文物数量和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第五位,一级文物数量居全国第四位。
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大多开凿于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完整地表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位列全国四大石窟第一和第三位,武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
——黄河文化。
黄河干流流经甘肃913公里,诞生了灿烂辉煌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农耕文明。
沿着黄河上游游览,可欣赏天下黄河第一湾玛曲黄河首曲、永靖黄河三峡、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景泰黄河石林等黄河风光,体验独特的乡风民俗,探究中华民族文明之源。
——长城文化。
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长度超过3000公里,涵盖秦、汉、明三代长城及晋、宋、西夏和元代的城障,各代长城的西部起点均在甘肃境内。
沿线遗存、遗物十分丰富,“天下雄关”嘉峪关、“长城第一墩”、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烽燧等古长城遗存,都成为凭吊历史的旅游名胜。
——始祖文化。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诞生在天水;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回中山;周、秦王朝的先祖在此创业兴邦;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甘肃文化与旅游资源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5A)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 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 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 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 嘉峪关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 早建九年。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由嘉峪关 关城、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长城博物 馆等景点构成。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 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 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 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 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 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 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 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 口北侧的黑山北坡,距市区约14公里,属 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 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长1.5公里,为 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 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 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 “悬壁长城”。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 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悬壁长城 又被人们称为"西部八达岭"。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
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 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
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 “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 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 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 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 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 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 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也谈甘肃文化旅游资源
也谈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作者:奚刚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7期摘要: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大力发展甘肃的文化资源意义重大。
关键词: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行政区域东西狭长,两头稍大,状似如意,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多彩的甘肃旅游文化资源。
境内云集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历史悠久的大地湾文化,横贯东西的丝路文化,纵横南北的黄河文化,精美绝伦的石窟文化,保存连续的长城文化、内容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俗)文化,它们曾使甘肃的经济文化载誉国内外,如今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发挥了具足轻重的作用。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集中体现在莫高石窟的壁画艺术上,它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点。
敦煌文化更多的表现为艺术的殿堂和丰富的文献资源,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文化洗礼,那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等繁多文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生活多个领域。
敦煌文化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伏羲文化。
人首蛇身、一画开天、道启鸿蒙,开物成务的人文始祖伏羲,创造的伏羲文化,可谓与天地凖。
社会经济方面,结网罟、养牺牲,以教畋渔,促进了原始畜牧业的发展;政治制度方面,伏羲立九部,以龙纪官,实践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日常生活方面,制嫁娶,定聘礼,人类由原始群婚杂居转向夫妻家庭制度;作历度,定节气,奠基了现行的中国历法;制琴瑟,作乐曲,初显了中国礼乐之文明;尝百药,制九针,开创了中华医药研究和针灸之先河;思想观念方面,画八卦,立占卜筮术,形成了中华哲学发展衍变的文化主脉;造书契,代结绳,实现了中华民族认知的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文字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期中作业1、请分析莫高窟艺术在不同的三个时期他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哪些差别?参考资料: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
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
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
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
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
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发展期。
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
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
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
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
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
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2、请分析兰州黄河风情线开发中的文化旅游资源的不足与对策。
参考资料: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
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景观。
兰州的黄河风情线与其他城市的一些景点相比,还存在着总体规划亟待完善、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明等问题,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黄河风情线还有亟待提升改造的地方。
改造需打破单一模式希望能整体规划开发;比如不要取缔茶摊,应该正规化地去建设,整体开发,配合风情线的建设,让整个风情线成为市民游览观赏景观大道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线。
水上旅游服务是黄河风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便道、河岸开发这一“细枝末节”做起,打造不受天气、季节等限制的综合旅游服务项目,对于提高兰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黄河兰州段无论河堤、河岸还是水上都很少有永久性可供人们久留的场所,要打破这种单一的模式,还需从黄河文化景观建设、水面设施、景观建筑等多方面充实完善,只有水面旅游船艇和两岸文化景观设施较为完善了,冬季黄河旅游文化才会逐步热起来。
在不影响排洪的前提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打造黄河两岸景观文化建设。
扩建提高一批景观,增减一批景观,充分彰显兰州黄河文化之都风采;强化河堤内、河岸中间的环境整治,将百里黄河风情线上的河堤、河岸全部贯通起来。
同时,在河堤上增添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河堤与交叉排水设施之间,应加设简便的人行踏步桥,供游客通过。
选择适当的地方,建设公厕、座椅、垃圾箱、亲水平台。
同时,加快黄河水面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游船、游轮、羊皮筏子等水上娱乐项目,甚至将这一项目延伸至南河道,将游客从陆地带到“水上”,使单一的风情线变为文化线、旅游线,进而提升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
保护美化风情线需要全社会力量如何打破单一模式,让风情线变得更美丽,一位兰州市的政协委员建议可以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兰州市区黄河两岸堤岸安全状况进行排摸调查,掌握一手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和措施;其次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兰州市区黄河两岸河堤进行加固和维护,使其与黄河风情线的打造风格相得益彰;第三要加强兰州市区范围内沿黄堤岸的管护工作,按照专业标准加强沿黄堤岸的标准化建设,不仅要保证堤坝有足够的结构安全,而且堤坝应当有足够的埋置深度,确保沿河堤岸不因洪水侵袭、冲刷遭到破坏;同时沿河防护堤也可以采用阶梯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注重“堤坡结合”的景观模式,打造完整的滨河路亲水慢行游览系统,在沿河堤岸现状下部的二台位置,局部道路加设集游览、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独立、闭合的自行车游赏线路,增加滨河路便捷绿色的交通方式,让兰州市的南北滨河路黄河风情线资源为广大市民共享,让黄河风情线更加靓丽多姿。
兰州市将以“一心、一轴、两带”为总体规划思路,将对包括广场硬化、文化地雕、亲水平台立面改造、湖心岛桥梁、人行步道、灌木绿化、树穴内鹅卵石铺装、增设座椅、夜景观照明等方面进行省级改造。
将来还将借鉴上海外滩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设计招标工作,确保兰州黄河风情线提升改造达到预期效果。
期末题目【一】名词解释:1、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2、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
梵语称神为“提婆”。
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故译为飞天。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
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3、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范围涉及北方地区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及西北地区的甘肃。
但仰韶文化以陕西关中为中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北到河北,南抵江汉。
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经河南省到山东省之间,以陕西境内数量最多。
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
4、供养人;供养,是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
简单地说就是以香花、灯明、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
还可以分作财供养和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物叫财供养;修行积德,利益众生叫法供养。
在佛教中,具备上述供养行为的人,称为供养人。
5、经变画;经变画,经变画是用画像来解释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
即经变,亦称变或变相。
经变画,即经变,亦称变或变相,广言之,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
敦煌经变画则通常指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
敦煌经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许多经变画技巧高超,堪称艺术珍品。
【二】列举题:甘肃省已经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6条精品线路,请分析各条线路的文化气质;西线—兰州至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丝绸之路大漠风情游,延伸至吐鲁番、乌鲁木齐;经典丝路之旅: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线]神秘天路之旅:兰州--拉萨--日格则--林芝、兰州--嘉峪关--敦煌--格尔木--那曲--拉萨;南线—兰州至临夏、甘南、郎木寺回、藏民俗风情、草原风光游,延伸至九寨沟、黄龙;甘南风情之旅:兰州--临夏--甘南;[临夏-甘南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线]东线—兰州至天水丝路胜迹、寻根访祖游,延伸至宝鸡、西安、洛阳;华夏文化之旅:兰州--天水(伏羲文化)--宝鸡--西安。
[天水-陇南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线]北线—兰州至白银黄河奇观、石林探险游,延伸至银川、包头;黄河文化之旅:兰州--永靖--黄河三峡-景泰黄河石林;[黄河风情线]东北线—兰州至平凉道教胜地、黄河风情游,延伸至庆阳、延安、西安;红色之旅:兰州--会宁--平凉--泾川--庆阳--延安---黄陵--西安;[甘肃东部历史文化和黄土风情线]东南线—兰州至陇南自然风光天池溶洞游,延伸至广元、成都。
【三】分析题:敦煌莫高窟早期艺术的思想基础、艺术特色和精品内容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敦煌壁画就性质而言,大体分为1佛像画.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装饰图案,故事画.3本生故事,这也是壁画里最为重要的内容.早期佛教绘画打破物理时空的画面组织,充满雅气和装饰味的造型,豪放泼辣的线条,浓重沉稳的色调,使其艺术风格给人的感受是激动不安、阴郁而又热烈、奇异而又真实、豪爽而又多姿与和谐、典雅、静穆、真理化的希腊艺术形式成鲜明对照.就技法而言,早期壁画是外来艺术有益的因素与我国线描造型和以形写神等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西域风格又使中国是传统绘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关于我国早期佛教美术的几个问题(1)外来艺术的影响与创造,在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方面都可以看出,早期的佛教美术中,佛、菩萨、伎乐天人和一部分故事画中的人物,在装扮上(头戴波斯萨珊式的宝冠,身上是印度式的半裸袒,等等)以至体态上,都是因袭着外来的形象,可能是直接以外来的粉本为根据的。
佛、菩萨的形象,由于仪轨规定的限制,若干外形特点以代表佛教教义上的一定意义。
否则将会被认为不具备作为礼拜对象的条件。
所以,这种因袭是定型化的结果。
故事画中的人物形象之保持域外的形式,是因为故事的内容是外国事情,所以也因袭了外来的形象,但构图及环境、道具的描写则不受此拘束,画家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加以创造。
佛、菩萨等既是宗教形象,同时又是外来的,所以他们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
强调中国佛教美术中犍陀罗样式或印度笈多样式的论点正是强调这些形象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贬低了它们的艺术价值。
但是根据佛教艺术发展的情况,二八五窟的新形式的产生,具体地说明了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中创造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形象,乃是不可避免的。
(2)表现能力的提高——域外美术的传来,也有其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