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力的模式
推进政策落实方面具体措施和方法
推进政策落实方面具体措施和方法关于推进政策落实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引言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国家发展,然而,政策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其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
推进政策的落实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面评估和广度深度的探讨。
本文将探讨推进政策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重要问题。
2.问题概述政策落实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执行力不足、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只有全面评估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
3.提高执行力政策落实的第一关键是提高执行力。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组织和协调。
政府部门和相关利益方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 完善责任体系。
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加强责任追究,确保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 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政府工作人员和相关利益方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违规行为。
4.处理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推进政策落实的一个重要挑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利益冲突:- 强化沟通和协商。
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沟通和协商,尊重各方利益,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
-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公开和透明,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利益受损。
5.加强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推进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监督机制:- 建立独立监督机构。
独立监督机构能够有效监督政府行为和相关利益方的执行情况,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公信力。
- 加强社会监督。
广泛动员和培养社会各界参与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公众评议等手段推动政策落实。
6.个人观点和理解推进政策的落实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要解决推进政策落实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组织和协调,完善责任体系,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处理利益冲突和加强监督机制也是关键。
政策的落实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中国政策制定模式分析
中国政策制定模式分析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两个模式: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
(上下来去的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的特点是,权威机关、政治家集团和政治精英从一个伟大的目标(甚至可能是人类的目标、诸如共产主义制度)出发,科学界定所处的历史阶段,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环境),提出适度的目标和历史任务,为实现目标任务确定法定的行动纲领、行为准则,通过自上而下的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目标追加决策的政策制定过程。
如我们党在“文革”结束后,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正确地把握了和平和发展时代特征,提出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翻二番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系列基本政策,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行动纲领,并适时调整发展目标和进程,不断修正政策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的特点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从解决基本问题(如民生问题)出发,从不合法到合法,从基层到高层,最后被政治权威、权威机关确认为的政策制定过程。
如安徽四川省基层农民组织面对国家贫穷、集体受困、自已吃不饱肚子的问题,自发的以不合法的隐蔽的形式采取“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已的”大包干的举措,受到当时省主要领导万里和赵紫阳的鼓励和支持(时有民谚“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后来被中央和邓小平同志肯定,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在农村的重要政策。
中国两个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关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制定实践,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两个模式之间关系的八个先验假设,也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制定模式的特点。
归纳起来。
主要是指:(1)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2)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大多体现其前瞻性、全局性,往往从理论开始;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大多体现在现实性、可操作性,往往从试点开始;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往往从价值出发,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往往从利益出发。
“三农”政策执行力:一种关于政策阻滞因素的分析模型
T e Ru a r a ,Ag i u t e a d Fa me sPoiis I p e n a i n P we : h r la o rc l ur n r r l e m 1me t to o r c h ay i M d lo n e i g Fa t r b u o i T e An l s o e n Hi d rn c o sa o tP l y s c
第3卷 3
第6 期
宜春学 院学报
J u a fYih nColg o rl o c u l e n e
V 13 o . 3, No 6 .
2 1 年 6月 01
J n . 01 u e2 1
“ 三农 " 政 策执 行 力 :
一
种 关 于政 策 阻滞 因素的 分析 模 型
李 晓红
大量事实表明政策执行主体并非一致贯彻落实各项三农政策而是在政策执行的态度方式和内容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见表1政策执行的表现类型积极消极态度狂热型颐服型抵触型方式创造型盲从型应付型内容附加型忠实型折扣型从积极一消极两种状态而非效果的对比来看在每一端都可能存在着极端的表现而且并非积极状态都能导致积极效果正效应也并非消极状态都会产生消极效果负效应
Ab t a :p l yo u a r a,a r u t r ,a d fr ri te c r su n p b c p l y f3 ¥, u sp r c l r y u i g i l- sr c t oi n r rla e c g i l e n me h o eis ei u l i 1 a d e t i a t u a t ,d rn c u a s i o c l2 ot i i mp e me tt n p o e s oii so su so r l r a , gi u tr n ai r c s ,p l e n is e fr a e o c u K a r l u e,a d f r e i d rd b n b tu t e fc os h c a e d v d c n m rhn e e y ma y o s ci a t r ,w i h C b e i - a r v n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综述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综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方政府作为政府治理的一级执行主体,其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研究成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
一、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内涵和特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指地方政府在实施公共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果。
它包括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效率性和公正性。
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内涵包括:政策执行的合法性,即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政策执行的效力,即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是否能够达到政策制定的目标;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即政策执行是否公正合理,是否对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公平对待。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特点主要包括:政治性、复杂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由于我国政府体制的特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策执行过程常常是复杂多变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执行资源、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干部素质和能力等多个方面。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机制,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政策执行的关注和投入,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会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影响政策执行的效力和效率。
政策执行资源的配置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政策执行力研究综述
在 规 定性 , 片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处 是 将 政 策 执行 力 的 主体 仅 限 于
政府 。黄忠 华表 示 赞 同莫 勇 波 的 定 义 方 法 , 对政 策
文 章 编 号 :0 813 (0 2 0 —3 30 1 0 —5 4 2 1 ) 50 4—4
政 策 执 行 力 研 究 综 述
韩 津 .
( 汉 大 学政 治与公 共 管理 学 院 , 武 湖北 武汉 40 7 ) 3 0 2
摘 要 : 策执行 力研 究是 中 国 当前公 共 管理 领 域 内的一 个 重 要课 题 , 要从 政 策执 行 力 的 内涵 、 政 主
第2 9卷 第 5期
2 1 年 9月 02
河 北
工 业 科
技
Vo . 9。 . 1 2 No 5
Se .2 2 pt 01
H e e o r a fI d sra ce c n c n lg b i u n l n u tilS in ea d Te h oo y J o
构 成要 素 、 实践 等 3个方 面对 近年 来 以政 策执 行 力为 主题 的 相 关研 究作 了梳 理 和总 结 , 在此基 础 并
上 指 出 其 不 足 以及 对 中 国 的 启 示 。 关 键 词 : 策执 行 力 ; 构 因 素 ; 政 结 实践
中 图分类 号 : 2 1 D 3 F 1;05
一
种 视 角分别 出发 , 政 府 内 在 能力 和力 量 的角 度来 从 对 政 策执行 力进 行 定 义 的 , 调 了政 策执 行 力 的 内 强
认识 , 是多 数学者 是 从政 策执 行力 的 概念 、 响 但 影
因素 和提升 途径 等角 度来 对公 共 政策 执行 力进 行界 定 的 。近年 来 , 有 学 者 提 出 了 观察 公 共 政 策 执 行 也 力 的新 视角 , 主要 有结 构分 析 方 法 和成 本一 益分 析 效 方法 。笔者 主要 从 政 策 执行 力 的概 念 、 成 因素 以 构
课程政策执行力:内涵、构成及评价
轮 基 础 教 育课 程改 革 , 执 行 中也 遇 到 了一 些 困 难 行 是 介 于 目标 和 结 果 之 间 的一 个 环 节 , 在 是采 取 行 动 来
执 行 力 , 言 之 , 是 指 执 行 并 实 现 既 定 目标 的 简 就
和 阻 力 , 现 了一 些 问题 。 因此 , 课 程 政 策 的研 究 , 实 现 目标 的具 体 过 程 。 出 对
所 谓 课 程 政 策 执 行 力 , 指课 程 政 策 执 行 主 体 执 是
书 中指 出 :执 行 是 一 套 系 统 化 的 流 程 , 包 括 对 方 法 行 中央 或 上 级 课 程 政 策 、 现 预期 目标 的 能 力 。课 程 “ 它 实
和 目标 的严 密 讨 论 、 疑 、 持 不 懈 地 跟 进 以及 责 任 政 策 是 一 种 包 含 了基 本 条 件 ( 经 费 、 度 、 化 等 ) 质 坚 如 制 文
的具 体 落 实 它 还 包 括 对 企 业 所 面 临 的商 业 环 境 做 和 预 期 结 果 的假 定 , 将 其 执 行 下 去 , 行 主 体 就 必 要 执 出假 设 、 组 织 的 能 力 进 行 评 估 、 战 略 与 运 营 及 实 须 具 备 相 应 的 能 力 。课 程 政 策 执 行 力 不 是 一 个 单 纯 对 将
理 能 力 、 变 能 力 等 。也 就 是 说 , 行 是 一 个 活 动 过 权 执
、
课程 政 策执 行 力 的 内涵
“ 行 力 ” “ 行 ”是 既相 互 联 系又 有 区 别 的 两 程 , 执 与 执 , 目的 是 实 现 既 定 目标 ; 而执 行 力 是 推 动 这 个 活 动
课 程 政 策 执 行力 : 内涵 、 成 及评 价 构
加强政治执行力的做法
加强政治执行力的做法
以下是关于加强政治执行力的做法。
首先,加强政治执行力需要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努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
1.提高政策制定和规划的透明度:确保政策制定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以便社会各界能够更好地了解政策内容和目标。
2.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通过多种渠道对政策进行深入宣传和解读,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推动政策的落实。
3.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效率,确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得到各部门的协同支持。
4.完善政策评估和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政策评估和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执行力,以确保政策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6.创新政策执行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和效率。
7.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8.加强政策监督和问责:对政策执行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责任主体进行严肃问责,确保政策执行力得到实质性提升。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加强政治执行力的做法。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
一、政策执行的定义
• 林水波、张世贤:政策执行可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与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 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 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共识与激励士气, 应用协商化解冲突,冀以成就某特殊的政策目标。
(D.S. Van Meter and C.E. Van Hor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e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Vol.4, February,整19理75课, p件p.450-451. )
• 环节。
- 政策宣传: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有效手段。
- 政策分解:编制政策执行活动的“路线图”。
- 物质准备: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 。
- 组织准备:确定政策执行机构,选人用人和制定必要
的管理法规三项内容。
- 政策实验:包括选择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方案和总结
实验结果三个阶段,目的是发现偏差、反
整理课件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
在政策科学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政策执行并没有引 起政策学者们的应有重视,政策科学被认为是政策制定的 科学。
米德和霍恩(Van Meter and Van Horn)将政策执行 研究被忽视的原因归结为四方面: (1)一个天真的假定——执行过程是简单且人所共知的,并 没有什么值得学者关注的大问题; (2)以计划—项目—预算(PPB)为焦点——强调权威决 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执行过程负责; (3)任务的困难——从方法论上看,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 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 (4)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地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相关概述,,,,,,,,,,,,,, 1 (一)公共政策,,,,,,,,,,,,,,,,,,,,,,(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大致模式,,,,,,,,,二、“新国五条”执行情况分析,,,,,,,,,,,,,,,(一)“新国五条”细则内容,,,,,,,,,,,,,,,,(二)地方具体实施情况分析,,,,,,,,,,,,,,,,三、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二)地方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四、改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对策,,,,,,,,,,,,,(一)转变单一执行主体为多元执行方,,,,,,,,,,,,(二)充分授权,,,,,,,,,,,,,,,,,,,,,,(三)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协调各方,,,,,,,,,,,,,(四)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相分离,,,,,,,,,,,,,,针对一项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并通过一定的政策执行模式,来改善和解决问题,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
这些政策要得以落实必须由地方政府来具体贯彻执行,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如权力划分不对等、执行主体单一、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重合、利益不协调等问题。
本文从“新国五条”出发对这几个问题加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之所以不足,是由政策本身、财权与事权相分离、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等因素造成的。
要解决这些不足,可从多元执行主体、授权、完善监督机制、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相分离这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新国五条”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从“新国五条”的落实中谈起一、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相关概述(一)公共政策由于国情、民情、党情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
行政管理中的政策落地与执行力
行政管理中的政策落地与执行力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而政策的有效落地和执行力则是决定政府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政策落地与执行力,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政策落地的重要性政策的制定往往是政府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的总结和规划。
然而,仅仅制定政策是不够的,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地。
政策的落地意味着政府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并通过相应的机制和程序来实施。
只有政策真正落地,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民的需求。
政策落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落地是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和解决的具体行动。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政策真正落地,才能为人民提供实际的帮助。
其次,政策落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而政策的落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具体实践,是政府行政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志。
最后,政策落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政策真正落地,才能实现政府的职责和使命。
二、政策执行力的意义和挑战政策执行力是政府将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和水平。
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
政策执行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执行力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能力。
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政策执行力是政府将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力,政府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实现良好的行政管理。
其次,政策执行力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指标。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而政策的执行力则是衡量政府行政管理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
只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政府才能取得良好的行政管理成果,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最后,政策执行力是政府行政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实现政府的职责和使命。
7062290_府际利益关系平衡下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府际利益关系平衡下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戴祥玉(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政策执行行为内嵌于特定的府际利益关系背景之中。
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纠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需正视以纵向府际应付关系、横向府际竞争关系及部门之间分割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府际利益博弈关系下的执行效率低下、边际创新增多和信息共享失败的综合作用。
在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探寻地方政府与公共政策的“重叠共识”,在府际关系中构建共容利益共同体,对推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府际利益关系;政策执行力;共容利益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6)01—0014—06目标定位准确、实施过程高效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是现代化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环境的稳定。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起点,坚决抵制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自主换挡”的异化现象,有助于加快构建起符合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发展要求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和执政方式。
一、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政策效果的“先手棋”“良法美策贵在能行”,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1]是决定政策效果的关键环节。
早在17世纪,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之父洛克就提出,执行法律是行政机关的最高职责,如果执行者因玩忽职守或放弃自己应有的职责,导致法律无法执行时,行政权力就失去了合法性,而且“法律一停止,暴政就开始了”[2],政府和国家随即无法正常运行。
政策环境中诸多因素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交叉影响,政策执行的目标和策略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综合作用下环境、资源和政策目标的适应性调整结果。
政治执行力概念
政治执行力概念
政治执行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到政治体系、政府机构、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个体行为等多个方面。
简而言之,政治执行力是指政治主体(包括政府、政党、政治领袖等)在制定、实施政治决策和政策时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效率。
在政治领域,执行力是政治权威得以体现和落实的关键。
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执行力能够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有效应对各种政治挑战和风险,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相反,执行力不足可能导致政策失灵、资源浪费和社会不满,进而影响政治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
政治执行力的核心要素包括:
1.决策能力:政治主体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力,能够制定符合国情和民意的政策。
2.组织协调能力: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高效的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政策的顺利实
施。
3.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政
策目标的实现。
4.适应与创新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政治主体需要具备适应和创新能力,不断
优化政策执行方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政治执行力是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政策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
提升政治执行力需要政府、政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以及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等方式,不断推动政治执行力的提升。
推动政策协同提高政策执行力
推动政策协同提高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标志。
为了推动政策的顺利执行,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可或缺。
本文将探讨政策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方法。
一、政策协同的重要性政策协同指的是各部门或机构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划和目标,通过合作协调,共同推动政策的执行。
政策协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政策有效性: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确保政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政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
2. 优化资源配置:政策协同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占用和浪费,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政策落地执行: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弥补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足,促进政策的顺利执行和落地。
二、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方法为了提高政策执行力,需要在政策协同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1. 建立政策协同的机制:建立跨部门的政策协同机制,制定清晰的协同合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和协作方式。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各部门和机构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分享政策执行中所需的信息,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3. 统一目标和任务:政策协同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各部门和机构应当制定统一的目标,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
4.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政策执行需要各部门和机构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支持。
通过开展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
5. 强化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政策修订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反馈。
三、结语政策协同是提高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各部门和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政策执行中的政府执行力分析
迹象 , 中原 因令人深 思 。笔 者认 为, 其 这正是 政府执 行力薄 弱 的表 现 。频频 的公共 事故让 我们
李平 , 汕头大 学地方 政府发展研究所所长 , 学院副院长 。 法 廖玩方 , 汕头 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 生。
维普资讯
太平洋 学报 2 0年 第5 6 0 期
对政府 公共政策 的执行力 已经难于信任 。打造政府执行力势在必行 。
一
、
政府执行力的涵义及其与行政执行、 领导力的关 普遍被认 为是指对具体行政行 为予 以强制执行 的强 制力 或法律效力[。而把执行 力概念跟管理 工作相联系 , 是最近几年里工 商企业界 高度 重视 1 ] 则
维普资讯
政策 执行 中的政 府执行 力分析
李 平 廖玩方料
【 内容 提要 】 在现 代社会 , 任何人 、 任何组 织都 已经 离不开公共 政策 然而, 我 国 目前 的 从 实际来看 , 共政 策执 行还存 在 不少严 重的缺 陷。特别是 近 几年 来 , 公 社会 上各种 各样 的公 共危 机 事件接 连不 断, 府作 为政策执 行 的主体 , 政 其执 行 力不得 不 引起人们 的怀 疑。本 文正是基 于 政府 面临的这种 困境 , 大胆借鉴新 兴的企 业执行 力理论 , 引入 到政府执行 的研 究, 尝试对政 策执 行 过程 中的政府执行 力进行 分析 , 并对提升政府执行 力的策略作初 步的探 索。 【 关键 词 】 政策执行 政府执 行 力 策略
为进一 步理解政府 执行力 的涵义 , 笔者认 为有 必要对政府 执行力 与行 政执行 、 政府执行 力
与领导力进 行简要 的比较 。首先 , 政府 执行力与行 政执行 是两 个不 同的范畴 , 行政 执行是一 个 过程 , 它指 的是政 府为实现某 个政 治经 济或社会 目标 而进行 的一系列行动 构成 的过程 , 即是 指
超强执行力的九要素模型
超强执行力的九要素模型我们建立可执行的执行力的框架。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构成卓越执行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执行动力、执行能力和执行保障。
自从美国着名的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首席执行官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和美国的一位资深顾问、哈佛大学、西北大学教授拉姆?查兰(Ram Charan)所着《执行》一书于2003年在中国面世以来,一时间有关执行力的研究文章、书籍和培训课程风靡全国。
国内关于执行力的文章五花八门,笔者对这些文章都进行了一一拜读,结合企业咨询和培训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这些文章只是讲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断,既无逻辑性又无连贯性,广大读者和听众不知其所云。
对企业执行力的诊断和提升根本起不到多大的帮助和借鉴。
这些文章本身就不具备执行性又怎么能够指导企业改善执行力呢?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执行的执行力?可执行的执行力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建立可执行的执行力的框架。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构成卓越执行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执行动力、执行能力和执行保障。
管理的实质就是人性的管理,只有充分地理解人性,科学地引导人性,就能达到科学的管理。
一、执行的动力我们在海洋馆观看海豚表演时,训兽员不时给海豚喂一些鱼虾类的食物,就是要海豚执行训兽员的指令表演各种各样的观众喜爱的节目。
试想一下,如果训兽员不给海豚喂食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当然,人类与动物相比,属于更高级的动物,人类除了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有安全、社交、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这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
时下我们的一些企业总是哀叹执行力低下,企业缺乏凝聚力。
企业的一些方针政策上面叫得震天响,落实到基层的却不到30%。
老板怨中层干部领导不力,中层怨基层不出力。
我们在怪这怪那时,是否考虑到企业缺乏执行力的动力呢?执行的动力源自于企业的文化,试想一个缺乏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建立起卓越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吗?在企业咨询的案例中,我们遇到这样的一家企业。
浅析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浅析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公共政策执行力也叫政府执行力,主要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国家强制权力,通过对各种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整体调度和使用,从而使公共政策落到实处的政府行政能力。
政策执行力第一次被写如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是在2006年,当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这标志着政策执行力建设被纳入我国政府管理的范畴。
政策执行力的构成,一般来讲包括主体、过程和形式三个方面。
从执行主体来看,政策执行力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个人素质、思想理论水平和执行能力密不可分;从执行过程来看,政策执行力包括政策决策、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监督等四个方面;从执行形式来看,政策执行力包括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自身的执行能力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文化氛围。
一、当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一)变相式执行新政策的出台都要涉及到特定利益群体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都要引起思想和行动上的变革。
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内容与政策执行主体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就会采取所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变通的方法,看似政策执行表面上与上级精神一致而实质上却违背政策初衷,信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为官哲学,从而导致政策不能很好执行,影响人民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二)剔除式执行有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打着维护当地人民群众利益的旗号,行地方保护主义之实。
对于本地、本级政府有利、能够立即见效的政策执行力度大,执行强度高,执行效果好;对于需要克服困难,对本地、本级政府没有好处,或者需要较大执行成本才能见到效益的政策不执行或少执行。
因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片面解释或曲解政策本意,以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为导向,使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完全实现政策既定目标。
政策执行力
以激励提升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力的好坏关涉到政府效能、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高低,也关涉到政策服务对象的利益能否实现。
应通过政府能力的增强、激励机制的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强化等不断提升政策执行力。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视角来看,应当通过各种正向激励措施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正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匹配,提高执行者的预期收益,激发地方政府贯彻上级政策的积极性。
科学政策还需真执行。
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有力的决断和完善的政策方案设计,更有赖于高效的政策执行,这是增强政府效能的关键要素。
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成本和政府效能的高低。
不力的表现政策卓见成效,政策执行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政策执行力不足,政策低效、政策失效或政策无效的情况不在少数。
概括来说,政策执行力的虚化、弱化、软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置换性执行。
我国政策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政府具体执行,然而中央政策在执行中常遭遇诸多变通乃至置换。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现中央政策的地方化问题,政策执行者会通过各种“对策”阻挠执行、虚假执行甚至扭曲执行。
一些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主观意愿不强,往往以出台“补充意见”的方式,在政策执行中附加一些不合理的内容,超出原有政策所设定的目标、对象和范围,从而偏离了中央政策的目的,甚或全盘否定原有政策,完全背离原有政策的精神。
有些地方政府打着贯彻上级政策的旗号,变相推行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置换国家的决策方针,导致政策畸形。
选择性执行。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趋利避害”,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公共政策进行有选择的执行。
有的政策执行者选择做光鲜亮丽的大工程、大项目,却忽略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有的政策执行者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在政策内容与政策执行主体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只选择执行有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有的政策执行者“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甚至不管上面出台什么政策,都是抱着选择性心态,对有利的条款执行,对不利的条款,或避而不提,或蓄意误读,使上级的政策、法规形成“中梗阻”。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机制及其模型构建——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
2 0 1 4 年第 3 期 总第 3 4 5期
9 5
公共政策
机制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 二、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系统及结构 地方政府政 策 执 行 力 的 动 力 系 统 是 产 生 政 策 执 行 力 的各要素 之 和 。 在 协 同 学 的 视 阈 中 , 地 方 政 府 政 策 执 行 力动力系 统 由 人 力 熵 流 、 财 力 熵 流 、 物 力 熵 流 组 成 , 具 体包括 : ( 1) 人 力 熵 流 : 指 地 方 政 府 政 策 执 行 主 体 的 配 备问题 , 包括 执 行 主 体 及 人 员 结 构 、 执 行 者 数 量 尤 其 是 质量等要素 。 ( 2) 财力熵流 : 包括成立机构 、 组织 人 员 , 维持机构运转 、 激励人员积极性等 方 面 的 经 费 保 障 。 ( 3) 信息熵流 : 包 括 政 策 执 行 系 统 内 部 的 信 息 沟 通 与 传 递 , 也包括 与 系 统 外 部 的 信 息 交 换 。 ( 4) 权 威 熵 流 : 政 策 执 行的基本特 点 是 多 个 政 策 执 行 主 体 的 共 同 活 动 , 而 共 同 活动 “ 首要条 件 要 有 一 个 能 处 理 一 切 所 管 辖 问 题 的 起 支
结构
自组织 和人工 装置
表 1 协同学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研究的相似点 比较 对象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研究 协同学 目的性
研究 对象的 特征
多样性 的 统 一 , 差 异 的 整 合、 不同 动 态 性 、 部分的 藕 合 、 不 同 行 为 的 协 调、 不 具 有 复 杂 性、 目的性 。 不同结构或形态的 同阶段的衔接 、 行为 的 协 调 性、 不 同 转变以 及 总 体 布 局 、 长 期 预 测、 目 资 源 配 置、 信息创生与利 阶段的衔接 。 标优化 、 用之类 。
提高政治执行力的表现
提高政治执行力的表现
提高政治执行力的表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把握政策思路和要求,确保全面贯彻执行,将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决策层面的政治意图能够准确传达到基层,各级部门之间能够协作配合,形成闭环反馈和有序执行的工作机制。
3.明确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设定具体可行的指标和时间节点,确保全体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方向、内容、质量和时限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4.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组织协调,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协同合作的态势,确保各项决策执行有序推进。
5.加强督导检查: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的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和障碍,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要求顺利进行。
6.有效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准确传达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7.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专业素养和执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做好政策的执行者。
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付執行-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
缺點:
1. 過份重視邊陲而忽略中心。 2. 雖然肯定基層官員的角色,但基層官員的行為對於 政策目標的貢獻不一定是「正面的」。 3. 分析途徑著重基層官員「事實面」的經驗分析,缺 乏「價值面」的倫理分析。 4. 分析架構欠缺明確的理論,因此種網絡技術需要透 過明確的理論,將這種網絡關係放置在組成行動者 的認知、資源或參與的社經與法律因素上。
能力性工具
指執行機關對其執行人員施以講習訓練,
增添設備,提升其政策執行的能力。
政策工具
學習性工具
指執行機關對執行人員及利害關係者,建
立知識分享文化,彼此相互學習,進而提
升對政策問題的體認,有利於政策執行。
政策工具
象徵性工具
指執行機關利用某些象徵性的價值,諸 如正義、公平、平等、合理、公道,爭取 民眾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支持與配合,使 政策易於貫徹。
公務人員執行力
邱志淳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jcchiu@.tw
政策執行的意義
政策執行乃達成政策目標的作為
政策執行的研究重點在探究政府的良法美意該 如何貫徹執行,就是使具體的政策內容付諸實 現的活動。
政策執行的作業項目
擬定具體的作為,將抽象的政策目標、策略轉 換成執行辦法,或作業要點或施行細則 指定負責推動工作的機關或單位 配置必要的人力、經費與設備機具等資源 對標的人口及執行人員採取適當的管理方法及 獎懲措施 採取適當策略與方法,進行政策行銷(policy marketing)
第三付執行Leabharlann 整合的模式 政策執行動態面的觀察:Goggin(1990)等人認為政策執 行是一種極度繁複的過程,是發生於不同時間的一系列 行政與政治決策和行動的過程,他們主張所有政策執行 研究都不能忽視執行動態面的探討。 政策變遷的宣導聯盟架構:Sabatier(1988)提出的架構中 ,用「政策變遷」付替「政策執行」一詞,主要原因是 政策執行過程本身就是改變政策內涵、政策取向學習的 過程。
權威性工具
指執行機關利用其權威,依據法律,對民
眾予以禁止、處罰,或要求某特定行為。
實例:為維護交通安全,警察對於違反交
通規則之民眾,立即開罰單。
政策工具
誘因性工具
指執行機關利用課稅方式或補助方式,誘
導民眾的行為符合政府的政策要求。實例
:政府對於引進高性能的污水處理機的工
廠,給予無息貸款。
政策工具
政策執行力的模式
• 第一付執行-由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
• 第二付執行-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
• 第三付執行-整合的模式
第一付執行-由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
基本命題:
1. 政策制定與執行是有界限、分離的、連續的。 2. 政策制定者設定目標,政策執行者執行目標。 3. 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接受兩者之間的任務界限 ,則執行過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後的連續過 程上。 4. 政策執行的本質是非政治性與技術性的;執行 者的責任為中立、客觀、理性與科學的。
第一付執行-由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
付表人物: Sabatier & Mazmanian (1979)
優點: 1. 應用性廣泛。 2. 能反映公共政策強調政策執行的法仙規章結 構。
第一付執行-由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
缺點: 1. 強調從中央的政策決定開始,過度重視高級長官的目 標設定與方案規劃之能力,忽視其他政策次級體系的 行動者之角色。 2. 無法說明有些公共政策是由多元政府或法仙規章共同 執行,而非支配性的機關或法仙規章執行。 3. 易低估基層官僚與標的團體採取各種對抗策略,企圖 影響政策目標的實力與潛力的可能性。 4. 過度政策執行與政策規劃之間的區分,是不必要的、 無意義的。 5. 過度強調法仙規章對於政策執行的結構化。
付表人物: Hjern(1982)
優點: 1. 以多元行動者所認知的問題、策略與目標為基礎,觀點較 為廣博。 2. 以實現公與私部門計畫所出現的各種結果為焦點,如此可 以考量政策執行的非預期結果。
3. 可以處理牽涉多元計畫且沒有主導機關的複雜政策情境。 4. 可同時處理許多行動者所追求的策略,不致產生忽略其他 行動者的重要性。
第二付執行-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
基本命題:
1. 有效的政策執行繫於包含多元組織的執行結 構。 2. 政策執行結構是有共識的自我選擇過程。 3. 政策執行以計畫理性,而非組織理性為基礎 。 4. 有效的政策執行取決於執行機關間的過程與 產出,而非政策決定建構者的意圖與雄心。
第二付執行-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
5. 有效的政策執行是多元行動者的複雜互動結
果,而非單一機構貫徹政策目標之行動結果 。 6. 有效的政策執行是繫於基層官僚或地方執行 機關的裁量權,而非階層結構的指揮命仙系 統。 7. 有效的政策執行必然涉及妥協、交易或聯盟 的活動,故互惠遠比監督性功能更為重要。
第二付執行-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
• 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 組織所需要的執行環境因素
政策執行工具
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為達成政策目標, 自由選擇應用各項可行技術的總稱。一般可分 成以下五類:
•
• •
權威性工具
誘因性工具 能力性工具
•
•
學習性工具
象徵性工具
政策工具
政策執行工具
O’Hare(1989)所提出的八種政策工具
直接介入
提供標的團體財 貨、服務或經濟 誘因
間接介入
產製(make) 購買(buy)
課稅(tax) 補助(subsidize)
要求或期許標的 團體改變行為
建立執行的組織網絡
政策執行機關乃是一種網絡結構,其特 色為多元參與,包括各級政府彼此間垂直 與平行的共同參與、及公私部門協力與跨 國關係。
執行網絡應注意事項
• 組織的層級、功能專責化程度及新設立組 織與否 • 組織內部結構設計與協調整合機制 • 政策執行的公私夥伴關係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