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青少年心理辅导个案案例个案背景本个案是关于一名14岁的青少年男孩,他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问题和行为改变。

他在学校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感和社交障碍,经常退缩并避免与同学交流。

在家中,他经常发脾气,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展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评估过程心理辅导师与该男孩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和访谈,包括情绪调查问卷、心理测试以及与父母和教师的访谈。

通过这些评估,获得了以下主要发现:- 频繁的自卑感和社交焦虑- 内向、孤立和对人际关系的担心- 情绪调节困难,常常出现愤怒和挫败感-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待他的期望较高并且缺乏情感支持- 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问题干预方法为了帮助这名青少年男孩,心理辅导师采用了以下干预方法:1. 情绪管理技巧培训: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他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愤怒和挫败感的表现。

2. 社交技能训练:提供社交技巧的培训,包括主动与他人交流、面对自卑感的挑战以及与同龄人建立友好关系的技巧。

3. 家庭关系改善:与父母进行家庭会谈,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教导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和情感联系。

4. 学校支持:与学校教师合作,提供关于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的建议,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结果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干预,该男孩在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改善。

他更加自信并能够与同学正常交流。

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父母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他。

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也对他的研究和同伴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个案例表明了心理辅导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多方面的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同时,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也是关键的因素,促进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儿童心理辅导是一项关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观察孩子行为、情绪问题等方面出现的困惑。

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案例,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儿童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案例一:情绪不稳定的男孩描述:小明是一个10岁的男孩,他在学校表现出频繁的躁动和暴力倾向,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家里,他总是沉默寡言,拒绝与父母交流。

父母非常担忧并求助于心理辅导师。

原因分析及辅导建议:1. 家庭环境问题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缺少陪伴时间。

这种缺乏亲密感和关注也会给小明带来焦虑和不安全感。

解决之道是鼓励父母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加亲子共处时间,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2. 儿童自尊心问题小明在学校中可能遭受了欺凌,这使得他产生自卑感和攻击性行为。

辅导师可以采用肯定和尊重的方式,建立小明的自信心。

同时,促进孩子与同龄人的积极互动以增强社交技能。

3. 学习困难与情绪压力小明在学业上存在困难,在对成绩要求过高的父母期望下,产生焦虑并表现出逃避行为。

辅导师需要与父母合作,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情绪管理技巧。

鼓励孩子从小目标开始,并逐步取得进展来改善其学习状态。

案例二:回避沉默女孩描述:小娟是一个8岁的女孩,她总是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甚至在面对外界问题时选择沉默回避。

心理辅导师认为她有可能患有社交焦虑症或抑郁症。

原因分析及辅导建议:1. 家庭教养方式小娟在家中缺乏主见,父母总是为她做决策。

这样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她没有机会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辅导师建议父母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孩子的声音,并尊重她的决策。

2. 情绪管理问题小娟缺乏应对负面情绪的技巧,这使得她在面对挑战时退缩并选择保持沉默。

心理辅导师可以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她学会积极应对各种情绪,并教授一些放松技巧。

3. 心理安全感缺失可能存在某些事件或经历使小娟失去了内心的安全感。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典型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典型案例3篇
(二)教师的教育
我积极地与学生XX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不可以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或者没有一节课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成为光荣的升旗手;在班上公开表扬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不断进步。
3.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学生XX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学生XX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学生XX常常觉得自己是茫
辅导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经过和学生XX父母长时间的沟通,我劝导学生XX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最终,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学生XX爸爸打儿子的事了。关于XX特别爱看打斗影视,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的问题,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建议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暴力倾向心理辅导

暴力倾向心理辅导

暴力倾向心理辅导一、案例描述小S,男,13岁,初一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遵守学校纪律。

观察能力较强,智力较好,性格倔强,自尊心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常以武力攻击他人来发泄情绪或解决问题。

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打老师。

在小学时,经常有打老师的现象,有一次和同学发生冲突,把同学的家长也打了。

小学老师都害怕他,不敢和他正面冲突。

上初中刚第三周,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批评一种现象,他认为班主任针对的是他,他站起来就和班主任顶嘴,摔了自己的椅子,班主任为平息事件叫他先离开课室,到教师办公室等候处理,他不去,班主任前去拉他出来时,他挥手一拳就打在班主任的脸上(后来主动向班主任认错)。

没过二周,历史老师(女)在上课时看他没有读书,走到他前面摸着他的头问他为什么不读书,结果他突然一拳打在这位女老师的脸上。

这件事被反映到学校德育处,并通知家长到学校处理。

在家长的要求下,班主任把他带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辅导。

二、案例分析针对上述案情,初步诊断为具有极强的暴力倾向性。

表现为: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评价过高,自制自控能力差,常以武力攻击他人来发泄情绪或解决问题。

小S的行为一方面是是非观念不分,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家庭因素:小S是个超生儿,因在本地上不了户口,父母通过关系把他的户口上到了惠州。

有个哥哥比他大18岁,因为年龄相差较大,兄弟没有什么感情,也很少沟通。

父母原本是想要一个女儿,结果生下来的还是一个儿子,所以父母对他的到来不是很重视,甚至有点失望。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处理指南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处理指南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处理指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的素质和行为举止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针对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报道却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教师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指南,以期为幼儿园教师的规范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一、案例分析1.1 案例一:某市某幼儿园教师言语攻击学生事件某市某幼儿园的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对一名学生进行言语攻击,比如用恶语伤害学生自尊心,还发生过推搡行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创伤。

经调查发现,该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常采取过激手段,导致与学生间的关系紧张。

教师的攻击性言语和行为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1.2 案例二:某县某幼儿园教师体罚学生事件某县某幼儿园的张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时常采取体罚学生的方式,比如用手打学生的手,拉耳朵等。

这种行为给学生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造成了学生的不适和心理障碍。

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并对教育制度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质疑。

二、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分析2.1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幼儿园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而攻击性行为往往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创伤。

2.2 负面影响社会稳定幼儿园教师的攻击性行为一旦暴露在公众面前,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公愤和恶劣影响,不仅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指南3.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针对幼儿园教师攻击性行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作者:————————————————————————————————日期:2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弋阳县南岩镇中心小学郭东海摘要:这是一例关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

求助者是一名11岁的四年级男生,因学校生活不适应加之不良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形成攻击性行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过收集基本资料,综合考虑求助儿童的特点,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在家长配合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咨询师采取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减少直至消除求助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其重新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模式,并对求助者行为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分析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张杰,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

由该生班主任教师领来咨询室,言称无法管教。

身高大约1.40米左右,看起来很瘦弱,脸色苍白,头比较小,但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亲高中毕业,以做不锈钢窗户为生,母亲初中文化,在家做家庭妇女。

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族无精神疾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08二、主诉张杰称,“讨厌老师,瞧不起人,对我不公平”;“讨厌同学,大家老是欺负我,看不起我”:“现在没兴趣学习”;“我没欺负人,都是别人先惹我”;“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然就吃亏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父母主诉:因为是独生子,家里非常疼爱,尤其是爷爷奶奶,更是凡事都由着他。

孩子三岁时,爷爷奶奶帮忙带过大概一年时间,像小皇帝一样伺候着,后来父亲发现这样不行,夫妻两人坚持自己带,与老人分开住了。

孩子读幼儿园时就比较好动,坐不住,与同学相处不太好。

读小学时,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指导个案基本状况介绍:王玮,男, 8 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概括:上课不恪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搞一些引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

作业不正直,喜爱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常常平白无故的侮辱同学。

背景资料:王玮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余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俏皮。

父亲母亲都初中毕业,均出门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交托给爷爷、奶奶照料。

当老师责备他,同学还击他时,毫无不快乐的表现,反而感觉快乐;下课时,常常平白无故的侮辱同学,所以同学都不肯意和他在一起。

指导策略和实行:关于他所出现的各种行为,我经过认真检查,发现原由是多方面的,有主观要素,也有客观要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 2、教师和家长的责备增强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3、同学对他的不友善、不相信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以下几次的心理指导:第一次咨询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

第一,我同他的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心的谈心。

经过讲话使他们理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优异的家庭教育。

要求他的父亲母亲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敦促他认真达成老师部署的作业。

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该用谩骂、欧打的教育方式。

爷爷奶奶不可以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辛环境,使他从中遇到一些启迪。

其次多进行校访,认识孩子的在校表现,报告在家的活动状况。

第二次咨询采纳感情导入策略正面转变。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特别是陶豫浩,平时遇到责备、冷淡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知足,当他犯错时,假如再进行谴责、谩骂,那只好增强他的负面影响。

所以,针对陶豫浩的这类心境,我信心想方法和他交流心理。

第一用我的热忱来换取他的相信,对待他的疑惑我热情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情化解,有时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讲话上大加夸奖。

体育活动课时,同学们不肯跟他在一起,我就特地走到他身旁,和他做游戏 ` 聊天,让他感觉教师的可敬可亲。

小学二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小学二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小学二年级心理辅导个案记录心理辅导是对个体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干预和支持的一种专业服务。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许多孩子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情绪问题或者行为问题,这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本文将从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

案例背景:该名学生叫小明(化名),男性,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他在近期表现出了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并表现出了攻击性的行为。

其家长和老师注意到他在与同伴互动时常常有过度冲动甚至暴力行为,在课堂上也变得非常内向,并且不愿意回答问题。

任务名称要求我们记录下具体分析该个案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学生分析1. 心理状态揭示通过和小明交流以及观察其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背后潜藏着较深层次的压力和焦虑感。

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原因引起的。

2. 行为特征解读小明在与同伴互动中表现出的冲动和攻击行为,可能是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获取注意力、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压力。

而在课堂上沉默不语,则反映了他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被评价或批评的恐惧。

二、解决方案1. 建立良好关系首要任务是与小明建立起师生关系,给予他安全感和温暖感。

只有建立了信任和情感连接,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后续心理辅导工作。

2. 情绪管理技巧教育针对小明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进行辅导。

例如,教授他放松呼吸法、身体放松运动等方法来调节情绪,并鼓励他寻找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

3. 规范行为辅导面对小明在同伴互动中出现的过度冲动和攻击行为,需要帮助他意识到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并引导他学会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认知重构等方式,培养他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提升自信心对于小明的内向表现,可以通过鼓励、赞美和正面反馈来提升他的自信心。

例如,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机会回答问题,并在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赞扬,从而增加他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5. 家校合作为了全面支持小明的心理辅导工作,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配合。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完美版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完美版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一):一、基本状况:姓名:金家迪性别:男年龄:11所属班级:五(2)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二、问题行为概述: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个案生活背景: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校园行为规范。

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

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孩子个性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带给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从以上现象证明,陈晶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陈晶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必须的起因,要帮忙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金家迪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陈晶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金家迪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金家迪爸爸打儿子的事了。

金家迪个性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好处,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

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应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我用心地与孩子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能够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金家迪,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一)辅导时间:2017-9- 5辅导对象:李小双年级:八年级性别:男年龄:14问题表现: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

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负同学,有时还鼓动班上其他同学打架。

所有这一切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感觉到他的存在。

个案分析:对于李小双所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爷爷奶奶过于溺爱,放纵;2、没有达到目标时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4、社会的负面影响。

辅导对策及过程: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

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殴打的教育方式。

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2、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李小双,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李小双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

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

了解了他的这种心理,我就适时地对他指出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能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应该用真心和诚实来获得同学们的信任。

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后来在班级活动中,我尽量给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培养他的荣誉感,并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庭。

3、多给他以榜样教育。

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要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攻击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攻击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小小博士”变形记——攻击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树人小学南校区陈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外界的刺激与强化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可见教师们的引导和教育以及外界环境的一切对孩子们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背景描述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挺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打扮地也是干干净净斯斯文文,活像一个“小小博士生”。

可是这个“小博士”自打一年级开始就让我们任课老师头痛不已,上课听课习惯很差,不但自己不能认真听课还要经常去影响身边的小朋友,和他们讲话,向他们的座位扔垃圾,不让别人能够认真听课,下课损坏人家的文具,欺负比他弱小的人,还有做作业极其被动,老师监督着都要半天才能完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大声哭闹,老师批评他就开始大哭大叫,完全是属于批评了不长记性,做不到吃一堑长一智。

主要表现为:1.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拳或踢同学一脚,或令人生厌地搞同学的东西。

3. 做作业不认真,极其拖拉。

4、不爱劳动,每次劳动都找不到他的人。

5、不尊重老师,对老师的要求不屑一顾,经常弄得全班同学哄笑不已,影响极坏。

但是这个孩子虽然行为习惯差,但是其实情商很高,智商也不低,后来我发现只要给他一本他喜欢的书籍,他就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全身心投入看书的。

而且他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收到一点点表扬就会特别开心,喜欢老师跟他私下交流,只要老师和他耐心地交流和沟通,充分考虑到他的自尊,他还是蛮容易沟通的,也能比批评取得更好地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是他任然表现得攻击性很强,还是经常会去弄其他孩子,损坏人家的东西,这样一个有着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怎样减弱他的攻击性,成为一个被他人接纳的孩子呢?自从接班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案例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案例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案例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但在这个看似和谐的地方,也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比如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在情绪失控或者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一种不当的行为方式,可能包括打人、咬人、踢人等。

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也会对整个幼儿园的教育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幼儿园攻击性行为的案例,以及针对这些案例的解决方法。

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学生,他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在一次争抢玩具的事件中,小明因为与小红发生了冲突,竟然用力推倒了小红,导致小红受伤。

另外,小明还经常在幼儿园里打其他小朋友、踢老师和保育员。

这种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让小明的家长和老师们感到焦虑和无助。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首先,幼儿园可以加强对小明的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开展一些针对攻击性行为的专门活动,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幼儿园可以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针对小明的行为管理计划,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小明克服攻击性行为。

最后,幼儿园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为约束措施,比如对小明进行适当的惩罚,让他意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除了小明,还有一些其他幼儿园学生也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比如小芳经常在幼儿园里咬其他小朋友,小杰总是踢人打人,小红则经常用玩具攻击其他小朋友。

这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让老师们感到无奈。

针对这些案例,幼儿园可以采取类似的解决方法。

首先,幼儿园需要加强对这些孩子的行为规范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性,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幼儿园需要与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行为管理计划,家校合作,共同帮助这些孩子克服攻击性行为。

最后,幼儿园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为约束措施,对于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意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总的来说,幼儿园攻击性行为案例的出现,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和管理,帮助孩子克服攻击性行为,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概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有着负面影响。

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幼儿管理并改变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本个案将重点分析一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个案背景:Jenny,女,5岁,就读于一所幼儿园。

Jenny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包括打人、踢人、咬人和推人等。

据家长反映,Jenny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攻击行为,对弟弟经常施以暴力。

Jenny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父母对她关心有加。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物质不满的原因:Jenny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感到不满和不满足,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进而通过攻击来释放内心的不安。

2.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Jenny可能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中遇到了困难,感到压力和挫折,从而通过攻击行为来寻求帮助或引起关注。

3. 自我认同的困惑:Jenny可能存在自我认同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存在疑虑,通过攻击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心理辅导的方法:1.观察和记录:辅导师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和表现形式等。

2.情绪管理:通过教授幼儿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帮助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正面讲话和寻求帮助等。

3. 行为替代:辅导师可以引导Jenny找到其他替代性行为,以取代攻击行为。

例如鼓励她用言语表达不满,或者寻找其他方式来排解压力和消耗能量,如画画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4. 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Jenny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以解决冲突和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她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家庭支持:辅导师需要与Jenny的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并提供家庭辅导和交流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Jenny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心理辅导实施过程:1. 与Jenny建立关系:辅导师与Jenny建立信任关系,与她进行亲密交流,并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教育案例的研究,不但符合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现场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此探讨教育案例研究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意义。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篇1一.案例介绍邓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案例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

这些行为不仅给其他幼儿和老师带来困扰,也可能对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因此,及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有效地帮助幼儿克服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案例一,小明(化名),3岁,男。

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观察者,XX老师。

观察内容:1. 小明在自由活动时间内,频繁出现推搡、打骂其他幼儿的行为,尤其是在争抢玩具或游戏道具时表现更为明显。

2. 当其他幼儿试图与他沟通或者制止他的行为时,小明会情绪失控,大声哭闹,并继续进行攻击性行为。

3. 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并非针对特定的幼儿,而是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出现,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和情绪失控。

分析和建议:从观察内容中可以看出,小明的攻击性行为主要集中在争抢玩具或游戏道具时,这可能与他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玩具和游戏道具的数量和种类,减少幼儿之间争抢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加强对小明的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3. 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及时进行幼儿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引导他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再次发生。

总结:通过对小明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也提醒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

本文将深入分析学生攻击性行为,并提出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的具体方法。

一、案例分析: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小明展现出了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每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小明总是先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困扰。

小明的家长也因此频繁地被老师召集到学校,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正这种不良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情绪管理不当:小明可能没有健全的情绪管理能力,遇到挫折或愤怒时无法正确表达和释放情绪,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得发泄。

2. 缺乏社交技能:小明可能不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导致在与同学交往中产生摩擦,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家庭环境影响: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可能存在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学前教师如何应对攻击性行为1. 深入了解孩子:学前教师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日常生活等,找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

2. 建立正面关系:学前教师应当与小明建立起积极的、信任的关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引导情绪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艺术创作等方式,引导小明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教会他正确处理情绪,使其学会用言语来替代暴力行为。

4. 整合资源进行干预:学前教师可以整合学校的心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资源,共同帮助小明改善攻击性行为,例如进行心理辅导、家庭关系疏导等。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时,我深切理解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攻击性行为的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并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我认为学前教师在应对攻击性行为时,应当既重视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又注重长期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难免的,但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行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洛阳市老城区道北路小学王瑞摘要:这是一例关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

求助者是一名11岁的五年级男生,因学校生活不适应加之不良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形成攻击性行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过收集基本资料,综合考虑求助儿童的特点,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在家长配合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咨询师采取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减少直至消除求助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其重新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模式,并对求助者行为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分析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阳性强化法、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李华,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独子。

由该生班主任教师领至咨询室,言称无法管教。

身高大约1.40米左右,看起来很瘦弱,脸色苍白,但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亲初中文化,以开小卖部为生,母亲初中文化,家庭妇女。

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验结果:总粗分57,超过分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10)两个标准差。

二、主诉李华称,“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然就吃亏了”;“我没欺负人,都是别人先惹我”;“讨厌老师,瞧不起人,对我不公平”;“讨厌同学,大家老是欺负我,看不起我”;“现在没兴趣学习”。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父母主诉:因为是独生子,家里非常宠爱,尤其是爷爷奶奶,更是凡事都由着他。

孩子三岁前,爷爷奶奶断断续续帮忙带着,像小皇帝一样伺候着,后来父亲发现这样不行,夫妻两人坚持自己带,与老人分开住了。

孩子读幼儿园时就比较好动,坐不住,与同学相处不太好。

读小学时,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情况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

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

打架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打架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打架学生心理辅导记录案例:我班王浩然外表机灵,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强,性格外向,外表很讨人喜欢,但他却是个常违纪律让同学、老师头痛的“淘气包”。

全方位分析:一、个人表现王浩然比较霸道,常常吆喝别人,对他人持强迫式、绝对化的要求,稍不满意,便拳脚相向,不计后果。

王浩然平时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常常试图获得他人对他的赞赏、尊重。

另外,他痴迷武打影视剧、暴力游戏,还喜欢上网吧,放学后妈妈经常要去网吧找他回家。

二、家境王浩然的父母文化素养不是很高,父亲是包工头,母亲是家庭妇女。

母亲非常宠爱他,父亲则“恨铁不成钢”,对他要求严格。

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尤其是对父亲,表面服从,内心不满。

三、同学往来王浩然“崇尚武力”,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互相影响,“感染”上了情绪冲动暴躁、报复性强等不良习性,经常与人打架并谩骂同学,和老师顶撞,与同学相处矛盾多。

他又欺软怕硬,比他强壮的不敢惹,专门找弱小的同学欺侮。

四、学习情况王浩然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不做作业,不交作业,成绩不理想,所以父母要求他重读了七级。

一个可爱机灵的孩子,却有着这么多的不良的品行,“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架骂人似乎是他来学校的“惟一目的”,真令人惋惜。

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家长的投诉,我不得不苦苦思索着改变他的方法。

产生根源:一、家庭因素1 .缺乏沟通的家庭氛围。

王浩然的父母为了生计,日夜奔波忙碌,没有很多精力和时间与俊涛沟通;又因自身文化素养不高,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忽略了对王浩然精神世界的引导、道德素养的教育。

2 .父亲与母亲的教育方式差异王浩然的母亲对其宠爱有加,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缺乏明确的规则约束;其父则“恨铁不成钢”,坚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孩子稍有过失就“辱骂加棍打”。

父亲的粗暴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勇,使他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念,认为”以暴力解决人际矛盾天经地义”,进而产生了错误的道德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二、典型事件: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

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

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

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

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

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

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

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

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当小R的父母为是非曲直争吵不断,失去安宁学习环境时,他表现得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交,开始旷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数学、外语课亮起红灯,班主任老师对这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帮其寻找原因,反而训斥他“木鱼脑袋不开窍”,故意将他的座位调至最后,任其自由发展。

3、自身心理原因①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②自卑与补偿。

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

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③自尊心受挫。

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

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4、交友不当由于厌学发展到逃学,这样可以免受老师的指责和校纪的约束,开始他在社区周围游荡,之后交结了些不三不四的小兄弟,结成团伙泡游戏机房。

同时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小R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

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使他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辅导策略根据小R的问题分析,主要症结在于受不良家庭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

其智力并不低下,但好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

再加上其体格健壮、精力旺盛,同时在社会上已放荡多年,岂可一日收心。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刺激的一次次作用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即习惯性反应,当有类似的诱因引起刺激时,这个习惯性反应就会出现,因有其父惯用体罚来代替对他的教育,他也就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来对待同学。

所以解决小R的问题的关键是纠正其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对其不良认识的矫正,逐步消除他的心理障碍。

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制定出对相应的四步调适法。

A、认真倾听,诚心与他交朋友。

在与他交谈时耐心听他讲过去的事情,让他宣泄不满的消极情绪,这样能对他能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以便对症下药,缩短彼此心理距离。

B、运用理性情绪疗法。

当突发事件过后,启发他的认识,使其反省领悟自己的过失,逐步确立起正确信念认识。

C、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学说,鼓励他置身于班集体。

不做破坏班级荣誉之事,多做有益班级的事。

当其确有进步时,委任他为小干部,增强其自尊心。

重塑自信心。

D、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形成其自我反思能力,提高理性思考问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五、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认识的初步转变。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通过开学初几次交谈,聆听他的叙说,小R的心情较舒畅了许多,认为现在所在的学校老师比原校老师平易近人,老师把他当人看。

一次他主动找我谈心,对我说:“自己刚来时觉得来此校是受骗上当,原校校长说这个学校如何好,可以随意自由活动,可以进城逛街……当时想既然老师领导都不喜欢自己,何不换个环境,因此他给小兄弟们留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带着朦胧的好奇心理进入了新的学校,后发现这不是理想的栖身之地,不习惯学校半军事化的管束,所以心情特别烦躁,班长说我不守纪律,要扣假,就暴跑如雷,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样将班长痛打一顿,以致被罚关进了反省室,当月班级评优资格被取消,同学们对自己颇有怨言,我不时地点头耐心听他忏悔,他感激我每天为他送饭,讲做人的道理,说反省室呆两天头脑清醒许多,认识到国法、校纪,班规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既来之,则安之。

那次长谈我表扬了他,并要求他主动向班长认错。

告诫他一个人情绪太激动,发脾气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造成身心功能系乱,脑血管供血不足,心肌梗塞,诱发中风,意外死亡等不幸事件。

为了培养他的自控能力,他同意我帮他设计了一张表格,让他自己每天填写,每周小结一次,以增强自我约束力。

小R同学每日表现自我监控表十项内容,每天没有发脾气则计10分,若发了脾气则酌情扣分,什么原因造成可以主动找老师解释,若不能原谅的要按规矩办周末扣假。

2、第二阶段:转变的契机由于心理距离的拉近,小R上我的语文课比较安分。

一次他上课低头在专心看一本厚厚的小说,我历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所以当时并没收他的书。

下午课外活动,我主动找他聊天,问他上课看什么书,他回答说《候塞因·萨达姆》,我说,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听了我的话,他似乎遇到知音,开始滔滔不绝与我攀谈起来,谈萨达姆组织复兴党,被捕入狱、越狱逃跑等情节,说的眉飞色舞,还说他至今最佩服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中国的林彪,一个是德国的希特勒。

“为什么”我反问。

“因为他们都是统领千军万马的风云人物。

”“那你也想成为这种人?”不好吗?他反问,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看来他还是很有见地,为了纠正他的错误认识,我肯定他爱读书是好事,但读书要思考、消化吸收,我问他希特勒给人类造成了什么?他顿时语塞。

“一个战争狂,几千万生命被其屠杀,人类文明遭其摧惨,他是人类的灾星,遗臭万年。

”他以惊诧地目光看我,良久没有回话,我接着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遵纪守法,不危害他人、社会。

在目前,你最应尊敬佩服的人应该是生你、养育你、供你吃穿、让你上学的父亲。

听了我一席话,他沉默不语,似乎将信将疑起来。

3、第三阶段:认识上的反复毛泽东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经过校长室、教导处、课任老师的帮教,小R各方面提高很快。

体育老师提议让他做班级体育委员,一则可以消耗他多余的精力,另可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

但不久他又出现了认识的波折。

一次周末放假,由于恋母情结,他去看母亲,母亲带他上营业性舞厅,加之一些过去的老同学来邀他退学去学汽车修理,老朋友聚会、抽烟、喝酒,神经放松,一切都忘乎所以,连按时返校时间都耽误了。

在老师的电话催促下,第二天上午其由父亲护送回校,在检查他带的物品时,值班老师偶尔发现了袋中的香烟,便狠狠地批评起来,此时其父见状火冒三丈,嘴里大骂:“侬这个小瘪三,就是改勿好”,挥手便一巴掌,由于小R本来对父亲有逆反心理,老爸这一巴掌激起了无名火,也举起拳头与父亲对打,幸好在场老师及时劝阻,才避免了一场父子恶战。

为使其冷静,我先将小R送入教室让他坐下冷静。

回头与其父探讨孩子的教育艺术,使其父认识孩子犯错乃至反复这是青少年认识上的正常现象,也反映了孩子教育的艰巨性,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

并告诉他孩子进校几个月来发生了可喜变化,听了老师的劝阻,小R的父亲逐渐认识到过去教育方法不当。

表示今后一定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

午饭后,小R仍然闷闷不乐,像有什么心事,我追问他缘由,他突然双眼流泪。

他说今天不该这么冲动,使得父亲生气,因为今天恰是父亲的生日,本应让他高兴,可是我不争气……。

看着他痛哭流涕之状,我感到一阵惊喜,这是真诚悔恨的流泪,进一步开导他:带烟来校抽是不对的,违反校规,你父亲打你是恨铁不成钢。

但你现在的表现令人欣慰。

说明你已开始懂事,能记住父亲生日孩子是有孝心的孩子,愿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让父亲开心一笑。

4、第四阶段:认识进一步提高在临近放假前的一个月里,小R不仅严格守约,填写好自我监控表、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期末考试外语和数学成绩仍然不理想,但已从三十分跃入及格,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为进一步学习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成效与反思小R经过近一年的教育初步懂得了如何正确处理班集体与个人、自由与纪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第二学期仍然就读我校,并培养为副班长,成了老师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学期结束,其父专程来校,送一面书有“爱心至诚、培育英才”的锦旗,感谢学校老师为其子付出的心血,并按其兴趣要求转入学校中职部汽修班学习,直至顺利完成汽修专业学习,被一家汽修厂录用,成了一名受用人单位好评的修理工。

从这个个案中我们看到,对具有攻击性行为和性格偏激的学生,心理疏导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善于因势利导,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切入点,加强其自控能力和反省能力的提高,形成其正确的理性思维,才能最终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