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曲鉴赏.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诗词曲鉴赏.ppt
![中国古诗词曲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728261102de2bd960588d0.png)
5、摘自大曲、法曲 《水调歌头》、《六州歌头》 《齐天乐》、《万年欢》
6、词人自度曲 《扬州慢》、《秋宵吟》
三、如何鉴赏诗词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
《诗·大序》
1、要讲词的欣赏,首先要从格律美的角 度去领略欣赏。 诗词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学的高级 形式。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收545首。 “盖缘时世掩贤良,所以将身岩薮下,
不朝天” 《浣溪沙》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 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决。”(汉乐府)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之词的鉴赏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以唐诗宋词并举, 是这个历史时期文学上最有成就的代表。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 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 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 的三大奇葩。
序
❖ 一、词的特点与名称
❖ (一)词的特点
❖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
❖ 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
❖
词的韵位要依据曲度,唐宋时乐曲一
❖
遍,又分为若干小段,称为“均”。一
均
❖
就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
❖
乐曲于此为“顿”、“住”,词调则于
此断
❖
句、押韵。
❖
4、长短句的句式。
❖
5、字声配合更严密。
❖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
的
❖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e45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7.png)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PPT课件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994d2a6c30c2258019e32.png)
.
44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
燕子飞翔天上,
差池其羽。
参差舒展翅膀。
之子于归,
妹子今日远嫁,
远送于野。
相送郊野路旁。
瞻望弗及,
瞻望不见人影,
泣涕如雨。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 情既有婚姻来维系,更有 深厚的感情基础。虽然分 离,却互相惦念,一种离 愁,由两人分担,“离怀 别苦”也减轻了许多,更 何况时时尚有传情锦书的 慰藉。苦涩的离愁中含有 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 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 ,李清照
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
.
16
汉代女子渴望爱情:“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 离”(《白头吟》)。她们缠绵柔媚,一往情深。 当丈夫或情人远行时,她们苦苦相思,梦寐难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 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饮马长城 窟行》)
.
17
她们爱得炽热也恨得痛切。汉代女子发现对方 背叛爱情时,就毅然斩断情丝,毫不迟疑。《白头 吟》中的女子唱道:“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有所思》中的女子更加刚烈,她本来在思恋远方 的意中人,准备把自己最心爱的“玳瑁簪”送给他; 但当她听说对方“有他心’之后,就立即把这件象 征爱情的珍贵礼物砸毁烧掉,还要“当风扬其灰”, 并表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
38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39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0b13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c.png)
寓情于景
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
通过虚实结合,创造出一 种亦真亦幻的意境。
语言风格鉴赏
平易近人
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不矫揉造作。
豪放奔放
用大胆、奔放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含蓄蕴藉
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鉴赏
CHAPTER 05
经典古诗词赏析
李白的《静夜思》
详细描述
2. 诗词内容:这首诗共四句,每 句十个字,前两句描绘了明亮的 月光洒在床前,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结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 《静夜思》是其代表作之一,表 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 元年(762年)离开长安,漫游天 下,写下《静夜思》,表达了他 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 行比较,用熟悉的事物来 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使诗 词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 ,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出作 者的情感。
意境鉴赏
情景交融
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 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 境。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和弘 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欣赏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和深刻的 意境都为现代人提供了艺术欣赏的享受。
教育培养
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古诗词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e7b23ee009581b6ad9eb70.png)
12
精选课件
咏物诗 (一)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阁②笔费评章③。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降(xiáng):服输。②阁:同“搁”,放下。③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
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逊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1.“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 代指 精良的武器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16
精选课件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7
精选课件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⑥羁旅思乡诗
19
精选课件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甫《天末怀李白》)
(杜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
4.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20
(欧精阳选课件
1.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风雨夕》)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秋
“闲”字写栀子花无人采摘,烘托出庭院中一
片幽静的气氛,同时衬托农事的繁忙,表达了
诗人对山村宁静、和谐生活的喜爱之情。
10
精选课件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棹(zhào)歌:船歌。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f5084a32d7375a51780b4.png)
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意象:传递诗意 表达诗情 构建诗境
二、思想感情
诗词既反映现实,体现其社会作 用,又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 出其抒情性,情与志是并重的。
首先是知人。
1.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 比如:“建安风骨”、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花间派”温庭筠 “婉约派”李清照、周邦彦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荷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层层递进中的深沉诗意: 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羁旅的孤独——悲秋的情感—— 多病的苦闷——离乡万里——人在暮年
悲壮慷慨
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 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 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四讲 诗情生命
一、高洁的品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 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
![古诗词鉴赏优秀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d84e2af78a6529647d5341.png)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 聚了一切 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 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 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 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 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
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题方法:画面+主旨
质疑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 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 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寓情于景
“枯藤”老树“”“昏鸦”“古 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 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 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 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 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解题方法: 表达技巧 +内容+主旨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43be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3.png)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523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png)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古诗词曲的鉴赏PPT资料20页
![古诗词曲的鉴赏PPT资料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c9394ca13968011ca300919e.png)
⒉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例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 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 写作者的忧虑情怀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⒋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即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 清哪是“景”,哪是“情”。例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画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喻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 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 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情”。
⒌动静结合 动。例如: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⒊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 向和意愿。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 来。例如:
吹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引清洁的露水, 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高居远,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 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 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因而美好的名声 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 志才是真正的目的。
古诗词鉴赏(超实用).ppt
![古诗词鉴赏(超实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f05003650e52ea551898cb.png)
13
初唐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 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
主要叙述的是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 愉快的田园生活。
29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传说中“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成功塑造了一个 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阙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 境气氛。下阙怀古伤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自托。 艺术上,笔势开合有致,文势跌宕多姿,风格豪放。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26
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柳词
柳永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更能体现 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 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 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形成宋词的新潮。
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 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初唐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 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
主要叙述的是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 愉快的田园生活。
29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传说中“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成功塑造了一个 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阙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 境气氛。下阙怀古伤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自托。 艺术上,笔势开合有致,文势跌宕多姿,风格豪放。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26
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柳词
柳永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更能体现 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 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 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形成宋词的新潮。
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 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中国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07edb524de518964b7da6.png)
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典例3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赏析]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鉴赏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分析形象的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诗歌形象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1)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 (2)自然景物形象(意象)
诗以言志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 忽然而去,不屑屑于寻章琢句,亦不劳劳 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举杯欲饮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
了解作品背景 鉴赏作品的形象 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典例3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注]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赏析]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鉴赏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分析形象的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诗歌形象的内容和特点
一、内容 (1)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 (2)自然景物形象(意象)
诗以言志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 忽然而去,不屑屑于寻章琢句,亦不劳劳 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举杯欲饮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 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
了解作品背景 鉴赏作品的形象 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23张PPT)
![《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5429c426fff705cc170a8e.png)
示 二、看题目,定基调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三、品语言,悟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修饰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
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最 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 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 注 特 殊 词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 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
——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3.理解意境: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5a3e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6.png)
详细描述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如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而落花则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感慨,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动物与飞禽
总结词
动物与飞禽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命运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爱情与婚姻
总结词
古诗词中爱情与婚姻的表达,往往情 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出人类情感 的复杂与美好。
爱情
古诗词中不乏描写爱情的篇章,诗人 们通过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方式, 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和思念。如杜牧 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 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 看牵牛织女星”,表达出对爱情的渴 望和无奈。
山水之情
诗人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出内心的豪情壮志或闲适恬淡之情。如杜甫的《望岳》 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田园之乐
田园生活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们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等场景,表达出对宁静生活 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出田园生活的 恬静与自在。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目录源自• 古诗词概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 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实践
01
古诗词概述
Chapter
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独特的韵律、意境和语 言特点。
详细描述
古诗词通常讲究平仄、韵律和节 奏,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 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丰富 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四声(平、上、去、入) 四声又归纳为平声(阴平、阳平)和 仄声(上、去、入)
词是歌唱文学,按谱制词,所以叫做“填词”。 若一字填错,会立现“荒腔倒字”。
“春红”——“蠢哄”,“兰音”——“滥饮” “青山”、“碧峰”、“翠峦”、“黛岫”
“落日”、“夕曛”、“晚照”、“斜 阳”、“余晖”
“月照房宇”——“桂华流瓦”
❖
词的韵位要依据曲度,唐宋时乐曲一
❖
遍,又分为若干小段,称为“均”。一
均
❖
就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
❖
乐曲于此为“顿”、“住”,词调则于
此断
❖
句、押韵。
❖
4、长短句的句式。
❖
5、字声配合更严密。
❖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
的
❖
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
❖
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音,以
❖
求协 律和美听。
短 笛击鼓以赴节” (唐刘禹锡《竹枝词序》) 《竹枝词》、《麦秀两歧》
3、创自教坊、大晟府等音乐机构 唐玄宗“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 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 《荔枝香》。” (《新唐书·礼乐志》) 《荔枝香》、《并蒂芙蓉》、《寿星明》 4、创自乐工歌伎 “《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 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 词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它同近 体诗在形式上有以下五点不同(词的特点):
❖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称为
❖ 词调。每个词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 字
❖ 有定声”,各个不同。
❖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
❖
《沁园春》、《忆秦娥》等。
蝶恋花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 归程?长亭连短亭。
❖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每片作一 段,以
❖ 分两片的为最多。
❖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尽相同,每个词调
❖
有一定的格式。
(二)词的名称
1、曲子词。(曲、曲子、曲词) “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声”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 “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
——刘熙载《艺概》卷四
唐末五代的文人词,又被称为“诗客曲 子词”
《花间集》是“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 首,分为十卷” ——西蜀欧阳炯《花间集叙》
宋人又称词为“今曲子”。
3、乐府 乐府本是西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
乐机构,后来用来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汉魏六朝入乐的歌诗,包括采自民 间的和文人创作的,都称为乐府。
宋人词集题为乐府的,有贺铸的《东山 寓声乐府》,康与之的《顺庵乐府》等 “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宋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后序》 “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
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余, 殆非通论矣。”
——清汪森《词综序》
另一种认为词乃出于唐人绝句,词用 长短句是绝句的变格。
“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 《清平调》,即以被之乐府; 太白《忆秦娥》 《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 旗亭画壁 赌唱,皆七言断句。后至十国时遂 竞为长短句,自一字两字至七字,以抑扬高 下其声,而乐府之体一变,则词实诗之余, 遂名曰诗余。”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
5、摘自大曲、法曲 《水调歌头》、《六州歌头》 《齐天乐》、《万年欢》
6、词人自度曲 《扬州慢》、《秋宵吟》
三、如何鉴赏诗词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
《诗·大序》
1、要讲词的欣赏,首先要从格律美的角 度去领略欣赏。 诗词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学的高级 形式。
❖ 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
❖
以声言而。” (刘熙载《艺概》)
隋唐时代的音乐有三个系统。
“自唐天宝十三载(754),始诏法曲与 胡
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 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 (燕)乐。”
——宋沈括《梦溪笔谈》
雅乐是汉魏以前的古乐; 清乐是清商曲的简称,大部分是汉魏六 朝以来的“街陌谣讴”; 燕乐结合“胡部新声”,是唐代通过欧 亚 大道的国际交往和同西域各民族大融合 而在音乐上推出的重大创造,划出了一 个新的音乐时代。
“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 子,其本一也。” ——宋王灼《碧鸡漫志》
❖
拍
❖ ❖ ❖ ❖ ❖ ❖ ❖
词调中有一些调名带有“子”字,如《十
子》《采莲子》、《破阵子》等,“子” 就是曲子的省称。 2、诗余
南宋初廖行之的词集名《省斋诗余》 林淳的词集名《定斋诗余》 宋宁宗庆元间编定《草堂诗余》
把词称为诗余,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词是诗的降格,是诗的余绪剩义。 “古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分镳并骋,
由音定字,变化组联,又生无穷奇致妙趣。 “青霄”、“碧落”, “征雁”、“飞鸿”, “落英缤纷”、“断红狼藉” “霜娥”幽独,“桂魄”高寒 “含英咀华”,“咬文嚼字”
——近人王国维《戏曲考源》
4、长短句 “依曲拍为句” 宋人词集题为长短句的,有秦观的
《淮海居士长短句》,赵师侠的《坦 庵长短句》等。 词还有一些别名,如“乐章”、“歌
词”、 “歌曲”、“琴趣”、“笛谱”、“语
业”等。
( 三)、词调 1、来自边地或外域 《菩萨蛮》、《霓裳羽衣曲》 2、来自民间 “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
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 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
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 无寻处。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张先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 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之词的鉴赏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以唐诗宋词并举, 是这个历史时期文学上最有成就的代表。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 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 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 的三大奇葩。
序
❖ 一、词的特点与名称
❖ (一)词的特点
❖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
❖ 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
词是歌唱文学,按谱制词,所以叫做“填词”。 若一字填错,会立现“荒腔倒字”。
“春红”——“蠢哄”,“兰音”——“滥饮” “青山”、“碧峰”、“翠峦”、“黛岫”
“落日”、“夕曛”、“晚照”、“斜 阳”、“余晖”
“月照房宇”——“桂华流瓦”
❖
词的韵位要依据曲度,唐宋时乐曲一
❖
遍,又分为若干小段,称为“均”。一
均
❖
就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
❖
乐曲于此为“顿”、“住”,词调则于
此断
❖
句、押韵。
❖
4、长短句的句式。
❖
5、字声配合更严密。
❖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
的
❖
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
❖
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音,以
❖
求协 律和美听。
短 笛击鼓以赴节” (唐刘禹锡《竹枝词序》) 《竹枝词》、《麦秀两歧》
3、创自教坊、大晟府等音乐机构 唐玄宗“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 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 《荔枝香》。” (《新唐书·礼乐志》) 《荔枝香》、《并蒂芙蓉》、《寿星明》 4、创自乐工歌伎 “《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 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 词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它同近 体诗在形式上有以下五点不同(词的特点):
❖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称为
❖ 词调。每个词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 字
❖ 有定声”,各个不同。
❖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
❖
《沁园春》、《忆秦娥》等。
蝶恋花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 归程?长亭连短亭。
❖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每片作一 段,以
❖ 分两片的为最多。
❖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尽相同,每个词调
❖
有一定的格式。
(二)词的名称
1、曲子词。(曲、曲子、曲词) “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声”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 “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
——刘熙载《艺概》卷四
唐末五代的文人词,又被称为“诗客曲 子词”
《花间集》是“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 首,分为十卷” ——西蜀欧阳炯《花间集叙》
宋人又称词为“今曲子”。
3、乐府 乐府本是西汉武帝时所设立的一个音
乐机构,后来用来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汉魏六朝入乐的歌诗,包括采自民 间的和文人创作的,都称为乐府。
宋人词集题为乐府的,有贺铸的《东山 寓声乐府》,康与之的《顺庵乐府》等 “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宋胡寅《向芗林酒边集后序》 “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
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余, 殆非通论矣。”
——清汪森《词综序》
另一种认为词乃出于唐人绝句,词用 长短句是绝句的变格。
“谓之诗余者,以词起于唐人绝句。如太白之 《清平调》,即以被之乐府; 太白《忆秦娥》 《菩萨蛮》,皆绝句之变格,为小令之权舆。 旗亭画壁 赌唱,皆七言断句。后至十国时遂 竞为长短句,自一字两字至七字,以抑扬高 下其声,而乐府之体一变,则词实诗之余, 遂名曰诗余。”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
5、摘自大曲、法曲 《水调歌头》、《六州歌头》 《齐天乐》、《万年欢》
6、词人自度曲 《扬州慢》、《秋宵吟》
三、如何鉴赏诗词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
《诗·大序》
1、要讲词的欣赏,首先要从格律美的角 度去领略欣赏。 诗词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学的高级 形式。
❖ 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
❖
以声言而。” (刘熙载《艺概》)
隋唐时代的音乐有三个系统。
“自唐天宝十三载(754),始诏法曲与 胡
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 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 (燕)乐。”
——宋沈括《梦溪笔谈》
雅乐是汉魏以前的古乐; 清乐是清商曲的简称,大部分是汉魏六 朝以来的“街陌谣讴”; 燕乐结合“胡部新声”,是唐代通过欧 亚 大道的国际交往和同西域各民族大融合 而在音乐上推出的重大创造,划出了一 个新的音乐时代。
“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 子,其本一也。” ——宋王灼《碧鸡漫志》
❖
拍
❖ ❖ ❖ ❖ ❖ ❖ ❖
词调中有一些调名带有“子”字,如《十
子》《采莲子》、《破阵子》等,“子” 就是曲子的省称。 2、诗余
南宋初廖行之的词集名《省斋诗余》 林淳的词集名《定斋诗余》 宋宁宗庆元间编定《草堂诗余》
把词称为诗余,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词是诗的降格,是诗的余绪剩义。 “古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分镳并骋,
由音定字,变化组联,又生无穷奇致妙趣。 “青霄”、“碧落”, “征雁”、“飞鸿”, “落英缤纷”、“断红狼藉” “霜娥”幽独,“桂魄”高寒 “含英咀华”,“咬文嚼字”
——近人王国维《戏曲考源》
4、长短句 “依曲拍为句” 宋人词集题为长短句的,有秦观的
《淮海居士长短句》,赵师侠的《坦 庵长短句》等。 词还有一些别名,如“乐章”、“歌
词”、 “歌曲”、“琴趣”、“笛谱”、“语
业”等。
( 三)、词调 1、来自边地或外域 《菩萨蛮》、《霓裳羽衣曲》 2、来自民间 “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
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 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
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 无寻处。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张先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 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之词的鉴赏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以唐诗宋词并举, 是这个历史时期文学上最有成就的代表。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 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 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 的三大奇葩。
序
❖ 一、词的特点与名称
❖ (一)词的特点
❖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
❖ 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