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
河北省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及减灾对策分析
3 . He b e i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D e s i g n o f Wa t e r on C s e r v a n c y a n d Hy d r o p o we r , n。 i n 3 0 0 2 5 0 , C h i n a )
t i n g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o c i a l e c o n o my a n d t h r e a t e n i n g p e o p l e s l i v e s a n d p r o p e r t y s e c u r i t y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Ab s t r a c t : L ot s o f me d i u m a n d s ma l l r i v e r s e x i s t i n He b e i Pr o v i n c e , a n d f l o o d d i s a s t e r i s o n e o f t h e ma i n n a t u r a l d i s a s t e r s r e s t r i c —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身因素或自然规律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干旱、泥石流、雪灾等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灾害防范是指采取预防措施,减轻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防灾减灾工作可以通过提前预警、撤离群众等手段,减少人员伤亡。
2. 保护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往往会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对农作物、建筑物等财产造成严重破坏。
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3. 保护环境安全。
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河流水质受污染、土壤侵蚀等。
防灾减灾工作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1. 地震防灾减灾地震是指地球地壳发生破裂,造成地面震动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防灾减灾措施:(1)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
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抗震性能,使用抗震材料,增加建筑物的稳固性。
(2)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震信息,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
组织地震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自我救助能力和防灾意识。
2. 洪水防灾减灾洪水是指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一种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等原因导致水位快速上升,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防灾减灾措施:(1)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
通过建立水文监测站网,及时掌握水情信息,提前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洪水的影响。
(2)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加固河道等工程措施,提高河流的排水能力,减少洪水灾害。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破坏性事件,如地震、洪水、飓风等,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为了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的意义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自然灾害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地震往往导致建筑物倒塌,不少无辜人员被掩埋;洪水会侵蚀土地、摧毁农作物和住房,导致饥荒和流离失所。
其次,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导致空气污染和酸雨,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此外,自然灾害还会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系统等,给社会交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困扰。
二、防灾减灾的意义防灾减灾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防灾减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通过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加强防灾意识教育和培训,人们在灾害来临之前就能够做好避险准备,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其次,防灾减灾可以降低财产损失。
例如,在地震高发区加固建筑物、修筑防洪堤坝等,可以减少灾情扩大的可能性,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此外,防灾减灾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可以减少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为了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动态,并向公众发布准确可靠的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
其次,加强社会防灾意识和能力。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养人们正确应对灾害的能力。
同时,加强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害。
此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高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
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的特点及影响
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的特点及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尤以水灾最为严重。
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不仅使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财产损失严重,人民的生活也面临着根本的改变。
标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危害水灾是影响河北地区较大的一个自然灾害。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的水灾无论是在发生的频率,还是在波及的范围,乃至危害的程度上都比其他地区严重,在全国范围内显得极为突出,故成为这一时期最具典型的代表。
即便现在,地处华北重要位置的河北省仍然是全国的重灾省份之一。
严重的水灾不仅影响着河北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稳定,还阻碍着社会的进步。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历史上河北水灾特点及其影响的分析,为今天河北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一、发生频率高发生频率高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水灾的第一个特点。
为了对其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笔者特列表如下作进一步分析。
由表可知,1928-1948年的20年间,有水灾记载的就有17年,几乎无年不灾。
笔者认为,水灾频发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河北为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受到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很大,雨量相对集中在夏季,夏秋之交便成为水灾的多发时节。
而受地形的影响,河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弧形山脉”,“弧形山脉”对南来的暖湿气流有阻挡抬升增加降水的效应(夏季风盛行的时候,由西南、南、东南方向输入的水汽会受到弧形山脉的阻挡,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水汽含量浓缩,形成降雨),就会连成一条东南走向的弧形多雨带。
由于山区降水普遍多于平原,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范围的暴雨天气一旦形成就会引起山洪的暴发,加速山区洪水向平原的倾斜造成严重水灾。
另外,河流众多引起的河堤决口、洪水泛滥也是导致河北水灾频发的重要原因。
第二,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腐败现象严重,对水利建设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人民缺乏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之战事不断,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人民生活就会饥困交加。
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5篇)
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5篇)第一篇: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措施专业:08资环姓名:学号:2008510214【摘要】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危害性,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损失正呈现逐年加剧加重的态势。
河北省作为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灾害的类型多样,如旱涝,土壤盐碱化,沙尘暴,寒潮,暴雨以及地质灾害等屡见不鲜。
通过对这些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所造成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从而在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上加以改进,为河北省的灾害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自然环境引言自然灾害就是在一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超出人类社会控制的承受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损失的事件,是自然与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
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不仅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人口的死亡、伤病、失踪以及缺粮、断水等危害,而且还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心理阴影。
与此同时,灾害还会损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破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网络以及其他产业活动,影响社会功能和社会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
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机理和预测,重点调查分析某种灾害的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
70年代以后,随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与日俱增,使得防灾减灾工作成为又一研究重点,并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了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此来减少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和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巨大而且广泛的。
首先是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往往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丧失宝贵的生命。
其次是对经济的巨大损失。
洪水、干旱等灾害会对农田、城市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此外,灾害还会给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防灾减灾是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防灾减灾能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抗震建筑等措施,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其次,防灾减灾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过度拓展和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防灾减灾还能够提高社会安全稳定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三、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1. 建设抗灾设施抗震建筑、防洪堤坝等是常见的防灾减灾设施。
抗震建筑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一系列防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防洪堤坝则是为了减少洪水的冲击,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灾侵害而建设的。
2.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地震预警系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等是对灾害发生进行预测和预警的手段。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提前发现灾害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3.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灾害知识普及、组织演练等活动,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面对自然灾害,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要。
各国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展合作项目,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河北省山洪灾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山洪灾害是山丘区由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河北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东南季风和极锋位置的影响,山丘区暴雨频发,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频繁发生。
山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全部洪涝灾害的70%~80%,同时对山丘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极大威胁。
山洪灾害已成为当前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特别是山丘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为此,进一步分析山洪灾害特点及规律,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灾害特点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降水在年内分配集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决定了山洪及山洪灾害发生的季节性。
河北省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尤其集中在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其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5%~65%,且经常发生短历时的强降雨。
山洪灾害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概率最高。
河北省的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山丘和高原一带,区域地形复杂,具有坡度大、径流系数高、产汇流快、河道坡陡等特点,致使洪水流量大、流速猛、预报情况困难。
河北省山丘区地形、地质等下垫面条件复杂,坡陡谷深、高程起伏及河流比降大,产、汇流迅速大,洪来势凶猛,极易产生山洪灾害;一次山洪从降水、产汇流到灾害形成,有时最短不超过1h。
突然的局部强降雨,导致河水涨势快,对植被和水保等相关设施破坏性大,对河床淤积、地质破碎、地表松散较多的区域诱发坍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滑坡、泥石流具有很强的瞬间流量,流速大、冲刷强,含沙量高、破坏力大、危害严重。
虽然山洪灾害发生的历时很短,但其危害性、破坏性极强。
滑坡和山洪的突发性导致山洪灾害暴发突然,发展迅速,瞬间成灾,猝不及防,对山区的农田、河堤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山洪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地形地质状况密切相关,而降雨和地形地质条件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山洪灾害有很强的区域性。
河北省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河北省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本文结合2013年完成的秦皇岛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及秦皇岛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报告,分析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提出防治建议。
标签:地质灾害特征防治2012-2013年通过进行秦皇岛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查明了秦皇岛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9处,具有地质灾害类型全,分布集中的特点。
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体发育特征、影响因素,评价灾害体的稳定性,预测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圈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区,确定危害(威胁)对象及等级,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的紧迫性,可以针对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1秦皇岛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下辖四区四县,总面积7812km2,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北部山区-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区-沿海区。
北部山区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4座;低山丘陵区主要为北部的山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200m之间,集中分布于卢龙县和抚宁县,山间盆地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北和北部区域的抚宁、燕河营、柳江三处;东南则为冲积平原区、沿海区。
秦皇岛地层出露齐全,以老变质岩为基底,其上发育了元古界至中生界盖层及各时期侵入的岩浆岩。
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每年汛期均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产生。
2地质灾害分布规律2.1空间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到地形地貌、岩性构造、降水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在空间的分布大致可分为北部中低山区、柳江盆地、丘陵区三个部分。
(1)北部中低山区该区域包括青龙县全境、抚宁县北部、卢龙县北部、昌黎县碣石山区、山海关区北部,分布有地质灾害点183处,占总数的79.9%。
主要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2)柳江盆地位于抚宁县东北,分布有地质灾害点19处,占总数的8.3%。
主要灾种为地面塌陷、地裂缝。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的突发性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和财产,减轻灾害的损失,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一、认识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球运动、地下地面、大气环流、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地壳运动方面,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不仅能造成建筑物倒塌,还能引发火灾、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等,这些灾害常常伴随着大风、暴雨和雷电等天气现象。
水文灾害主要是由降雨引起的洪水、干旱、泥石流等。
火灾由于能源的燃烧而产生,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来降低其影响。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灾害常常伴随着人员伤亡,通过建立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灾害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及时疏散人群,避免人员伤亡。
2.保护财产。
防灾减灾措施可以减少灾害对房屋、农田、基础设施等财产造成的破坏,降低灾害损失。
3.减轻灾后恢复的负担。
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降低灾后恢复工作的强度和时间,减少财政支出。
三、防灾减灾的方法1.科学规划城市和建筑物。
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物,注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建设住房和公共设施,安排好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以应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科学准确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普及灾害知识和教育。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灾害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动员能力,提供相关技能培训,使人们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正确应对。
4.加强国际合作。
自然灾害常常跨越地区和国家的范围,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地质地貌灾害-以河北省为例
二、河北地质地貌环境
3、人类活动干预强烈的脆弱生态环境 省内除灌溉农田区外,北部高原的草原 生态系统和燕山、太行山落叶闭叶林和针叶 混交林生态系统,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 活动的破坏。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及黄土丘 陵的水土流失;坝上草原(农牧交错地带)的土 地沙化;低平原地区的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 境问题,均与人口压力大、土地不合理利用、 掠夺式经营有关。
三、主要地质地貌灾害及其分异
5、地震灾害
河北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历 史上曾有多次强烈地震发生,1966年3月8日邢 台7.2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 和1998年1月12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使得 河北成为当时死伤人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地 区之一。地震发生是一自然过程,而地震灾害 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程度, 却与当地灾害的防御能力和防灾自救知识(脆弱 性)密切相关。 地震常与断裂活动相伴而生,因此,多发于断 裂带及其交会地带,河北省主要断裂带有: 北部燕山褶断带、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伸展于 华北平原东部的沧东断裂带。
河北灾害综述
2012年度学年论文近十年来河北灾害史研究综述院系: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历史学班级:10级历史汉班学生姓名:尤金娜学号:20102105618指导教师:于志勇2012年5月4日近十年来河北灾害研究综述[摘要]:由于河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人文因素等,决定了这一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历史上灾害种类多、危害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于是学者们对于灾害研究近些年来屡见不鲜,本篇综述就近十年来河北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防灾减灾措施作一系统的总结梳理。
[关键词]:河北省灾害成因灾害影响救灾减灾措施近十年河北省一直以来的灾害类型主要有:干旱、洪涝、地震、雷电、等等。
这些灾害原因不外乎自然和人为两种,这些灾害给当时的河北以至于全国带来了身心、财产、生产生活等严重的影响。
对于这些灾害,当时人们、政府的应对措施数不胜数,本文拟从近十年的河北灾害研究入手,从灾害原因、灾害影响和人们应对措施加以总结梳理作一综述。
一、灾害原因灾害成因多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说法,自然因素又是多由于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候,河流,以及生态的破坏而造成。
但是由于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为因素逐渐成为导致灾害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素因方面,造成灾害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和基本地势、河流、生态的破坏这几点。
在气候方面,河北的气候以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在气候这一点上,邵晓梅[1]学者分析说,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北接蒙占高原,南连黄淮平原,西倚太行山脉,东临渤海.全省面积18. 77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本省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十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十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十燥。
全省降水分配不均,各地年内、年际降水相差悬殊。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所以很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这是从河北省的气候特点分析旱涝灾害的成因。
蔡晓明[2]学者也向我们说明了,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少,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旱灾尤为突出。
河北省“7·19”特大暴雨灾害评估和分析
防汛与抗旱C H IN A W A TE R R E SO U R C E S2018.3河北省野7 •19”特大暴雨灾害评估和分析孙玉龙,张素云,赵铁松,陈小雷(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050021,石家庄)摘要: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2016年7月18—21日河北省出现“63.8”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特大暴雨 过程。
“7.19冶特大暴雨过程从总体强度与影响范围均超过了 “96.8”,由于政府高度重视,预报预警准确及时,监测 手段丰富多样,水库科学有序调度,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受灾人口、倒塌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及成灾面积均小于 “96•8”。
但也反映出全省存在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行业公共设施脆弱等问 题,建议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科普宣传等。
关键词:河北省;“7 •19”;暴雨灾害;评估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of July 19 in Hebei Province//Sun Yulong,Zhang Suyun, Zhao Tiesong,Chen XiaoleiAbstract:Due to the joint influence of warm and cold air,Hebei Province experienced an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in July 19, 2017, which had a largest scope and lasting tim e since the heavy rainfall on July 18-21, 2016. Thanks to the high attention paid by the government,timely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regulation,the damage in term s of affected population,damaged houses and crops are all less than that in 2016. However,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basic infrastructures are relatively low and weaknesses existed in public infrastructures for water supply,electricity,transport,and communication.Therefore,advises are given in the respects of strengthening basic infrastructures,improving emergency plan and publ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Key words:Hebei Province;July 19; rainstorm disaster;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V1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院1000-1123(2018)03-0044-02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东临渤 海,西依太行山,北靠蒙古高原,南为 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 地貌复杂多样,对气候的干扰影响较 大,属气象灾害多发省份。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们经常给人们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然而,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有着自己的智慧和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首先,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需要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有关。
在地震多发地区,人们可以通过制定建筑设计规范,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同时,还可以进行地质勘测和地震预测,以提前做好准备。
洪水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有关。
为了降低洪水灾害的影响,可以实施水库调节水流、河道疏浚、加强防洪堤坝的建设等措施。
此外,台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灾害影响。
其次,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与恢复工作。
救援工作涉及到组织人员和物资的调度,需要有各种应急机构的协作和配合。
同时,也需要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于灾后恢复工作,需要修复被破坏的基础设施,安置受灾群众,以及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医疗等支持。
此外,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也非常重要。
在地震和洪水等灾害时,人们需要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减少伤害和损失。
同时,各级政府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演变,为预警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减少其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准确和果断的应对态度,同时也需要持续投入研究和创新,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预警系统覆盖范围
扩大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确保 偏远地区和山区也能够接收到预 警信息。
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制定
01
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
和人员的职责和行援队伍、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
作及时有效。
应急指挥协调
03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各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救援行动,确保
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灾后恢复
灾情评估与重建规划
对受灾地区进行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和优先 级。
恢复生产与生活秩序
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秩序,提供必要的救 助和安置措施。
灾后心理支持
关注灾后群众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 家园和重拾信心。
04 防灾减灾技术
灾害预警
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应急演练
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公众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 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教育
01
课程设置
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传授防灾减灾知识
和技能。
02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实践活动,如地震演习、消防演习等,提高学生
自然灾害的影响
01
02
03
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常常导致大量的 人员伤亡,特别是对于缺 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的 群体。
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财产 造成巨大损失,包括房屋 、道路、桥梁、农田等基 础设施。
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会对生态环境造 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森 林砍伐、水源污染、土地 沙化等。
自然灾害的全球分布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突发的、破坏性的、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自然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估灾害风险大小的一项工作。
通过系统评估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灾害类型及频率评估: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进行分类和频率评估,了解其发生的规律性和概率,从而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灾害损失评估:评估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为灾害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3. 脆弱性评估: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为条件进行评估,研究其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从而为强化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环境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和知识,利用专业化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和预测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估,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防灾减灾措施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工作。
防灾减灾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地震、气象、水文等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民众和相关机构提供逃生和应对的时间。
2. 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的风险,合理划定建设用地,确保城市抗灾能力和安全度。
3. 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河北省4次重大暴雨洪涝天气特征及影响分析
河北省4次重大暴雨洪涝天气特征及影响分析作者:张安凝知解文娟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63.8、96.8、7.21、7.19”共4次重大暴雨洪涝天气过程的降水强度、影响范围以及灾情损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3.8”降水强度最大,“7.19”暴雨覆盖面积最广,达10.5万km2,造成152个县(市)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74.57亿元,受灾范围、直接经济损失居4次过程之首。
关键词:河北省暴雨洪涝灾情损失中图分类号:P42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096-02河北省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受暴雨影响十分敏感的地区[1]。
暴雨洪涝灾害是河北省发生次数最多,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占全省气象灾害损失的比例高达35.24%[2]。
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河北省出现了诸如“63.8、96.8、7.21、7.19”等影响较大的特大暴雨过程。
总体来看,“7.19”特大暴雨过程有124个县出现暴雨,84个县出现大暴雨,共152个县(市)受灾,总体强度与影响范围均超过了“96.8、7.21”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累积降水量仅次于“63.8”,但影响范围最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
1 雨情对比从几次特大暴雨过程雨情对比来看,“63.8”过程平均总雨量321.4mm,为4次过程中最大,其中内丘獐么过程降雨量为2051mm,远大于其他暴雨过程,为我国内陆过程降水量最高纪录。
“96.8”过程平均降水量为122.4mm,日最大降水量413.3mm。
“7.21” 在4次暴雨过程中平均总雨量最小,为60.2mm,但日降雨量较大,涞源(143.8mm)、高碑店(263.6mm)、固安(366.7mm)、廊坊市区(249.5mm)突破日降雨量极值。
“7.19”有124个县(市)出现暴雨,其中84个县(市)出现大暴雨,过程平均降水量为156.2mm,日最大降水量273.3mm。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或外部力量的作用,导致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突然释放,给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这些灾害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效的预警、应急救援和风险管理,我们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地震防灾减灾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一种地质现象,给人类带来的破坏性极大。
针对地震,我们应该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此外,加强建筑物地震抗震能力的设计和改造也是重要的举措。
通过加强公众的地震知识普及,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台风防灾减灾台风是一种强大的气象灾害,常常伴随暴雨、洪水和风灾。
为了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危害,我们应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前做好疏散预案,并加强国土规划和城市建设,减少台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三、洪水防灾减灾洪水是由于降水过多而导致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洪水的危害,我们需要加强河道管理和堤防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前做好疏散预案,同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通知群众采取应对措施。
四、干旱防灾减灾干旱是由于降水量极度不足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干旱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同时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并加强干旱监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总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工作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共同构建安全、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河北防灾减灾活动总结汇报
河北防灾减灾活动总结汇报河北防灾减灾活动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河北防灾减灾活动组织小组的负责人,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组织的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这次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社区的综合防灾能力,以应对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威胁和挑战。
一、活动背景在过去几年中,河北省频繁遭受了地震、洪涝、山火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和避免这些灾害给社会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组织了这次防灾减灾活动。
二、活动内容1. 灾害知识宣传我们在活动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灾害知识宣传,通过海报、展板、广播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普及了地震、洪涝、火灾等灾害的知识。
我们还邀请了专业防灾减灾人员,给大家进行了相关的讲座,讲解了如何在灾害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
2. 应急演练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和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应急演练。
比如,在地震演练中,我们模拟了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方法和组织疏散的流程;在火灾演练中,我们模拟了火灾发生后的火场逃生和灭火方法。
通过这些演练,大家在实践中学习了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技巧,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
3. 防灾设施建设为了增强社区的防灾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防灾设施建设活动。
我们在社区建立了灾害疏散通道、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装备库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避难环境和灾害应对设备。
三、活动效果1. 提高了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活动和讲座,我们增加了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防灾减灾意识。
现在,大家对于地震、洪涝和火灾等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该如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2. 增强了社区的综合防灾能力通过演练和设施建设,我们提升了社区的综合防灾能力。
现在,社区居民清楚地知道逃生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装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在灾害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
3. 加强了各部门和社会组织间的合作这次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措施专业:08资环姓名:学号:2008510214【摘要】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危害性,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损失正呈现逐年加剧加重的态势。
河北省作为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灾害的类型多样,如旱涝,土壤盐碱化,沙尘暴,寒潮,暴雨以及地质灾害等屡见不鲜。
通过对这些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所造成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从而在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上加以改进,为河北省的灾害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自然环境1 引言自然灾害就是在一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超出人类社会控制的承受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损失的事件,是自然与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
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不仅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人口的死亡、伤病、失踪以及缺粮、断水等危害,而且还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心理阴影。
与此同时,灾害还会损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破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网络以及其他产业活动,影响社会功能和社会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
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机理和预测,重点调查分析某种灾害的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
70年代以后,随着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与日俱增,使得防灾减灾工作成为又一研究重点,并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了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此来减少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河北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社会经济经济蓬勃发展,河北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了全国较高的水平,较多的学者也开始用一些地理方法对河北的地质灾害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且有了较大的突破。
经过多年来对灾害的统计和分析,河北省在防灾减灾上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其防灾减灾的体系也逐步得以完善。
现阶段河北省关于灾害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其成果对河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2 河北省自然环境概况2.1地理概况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
东部濒临渤海,东南部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部隔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接。
地域广阔,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总面积为18.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6%,居第14位。
2.2 气候概况河北省位于我国南温带和中温带大陆东岸,受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影响,河北省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季风现象显著。
冬季时,我国大陆在蒙古高压控制之下,河北省上空盛行西北方向的气流,这就是冬季季风,它表现的特点是风速大而干冷,为时持久。
夏季时,印度低压笼罩我国大陆,河北省气压也降至全年最低季节,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一步加强,海上来的夏季风频频入境。
2.3地形地貌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逐级下降。
海拔高度差别很大,高原在1000至1500米,山峰在2000米以上,平原不足50米。
境内既有巍巍的高山,又有山间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又有广阔的平原;既有许多洼地,还有大量湿地,地貌类型比较齐全,类型特征也比较鲜明。
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型地貌,自然要素组合类型较好,有利于多种经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2.4河流水文河北省境内河流,多发源于山西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地,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
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5亿立方米。
河北省主要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等,蕴含丰富的水利资源。
2.5自然资源河北省自然资源中,地表地貌多样,矿产蕴藏、海洋海涂等资源都比较丰富,而水资源相对不足。
全省地表面积共18.77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各种地貌类型皆有。
耕地总面积651.7万公顷(6.52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34.7%;有林地面积367.38万公顷(3.6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7%。
境内矿种比较全,已发现的矿种共10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其中尤以铁矿石、石灰岩、煤、石油等更为丰富。
根据河北省自然环境的概况,了解其自然要素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河北省会成为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主要是由其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3 河北省的自然灾害3.1河北省自然灾害特征3.1.1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涉及面广河北省的自然灾害可谓是年年有,处处有,范围覆盖全市。
具体来讲,由于河北地势地貌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有发生。
另外,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干旱洪涝灾害频发。
而到7~9月,受季风等系统云团的影响,河北省又会形成夏秋暴雨;同时根据河北省气象台的统计,河北还是冰雹、寒潮、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3.1.2 自然灾害强度大,损失严重据调查,河北省各种自然灾害在强度、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均居全国前列。
尤其是夏秋季节,暴雨往往都会大强度地如期而至,一旦受影响,对农业的破坏极大。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设施的建设,使得河北一旦遭受灾害其损失要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
3.1.3 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容具有相互因果关联不同类型的灾害均以山区最为严重,半山区次之,平原相对危害程度低些。
而有些单一灾害平原高于山区,由于地域差异,使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3.1.4 近几年来,极端天气气候现象和重大气象灾害多发近些年来,河北省年温上升,降水量增多,日照减少。
据统计,在1978一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
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
不少地区出现干旱时间长、范围广、灾情严重。
缺水也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己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2河北省主要自然灾害分析3.2.2 洪涝灾害河北省是洪涝灾害频发地。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684年~1948年共1264年中发生重大洪涝灾害73次,建国后从1949年至2000年51年中有20年发生大洪涝灾害。
主要成因在于a.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地势低洼(海河)。
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
气候特征: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厄尔尼若现象等。
b.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现在,河北各地的民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原来是田地的地方被工业园区或新扩建的城镇所取代。
这些地方对于洪水的抵御能力就比较脆弱,容易因为洪涝而引起重大损失。
3.2.3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以地质营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也就是在地质营力作用下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河北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49处,其中青龙,武安,峰峰等县市山区是我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
其灾害的类型多样,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主要的地质灾害为前三种。
从灾害的成因上分析,河北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连续强降水诱发的,因此受气象因素控制明显;并且加上河北多为山地丘陵,地形起伏陡峻,河流切割深度大,山高坡陡的地形因素;基岩出露广泛,岩组中的砂岩、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间距最小仅数厘米,岩石易风化、破碎,形成较厚的残坡积土;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因切坡建房、劈山修路、毁林垦植等而发生的地质灾害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
整体说来,河北省地区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点:(1)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多以小型为主(占97%);(2)地质灾害发生与暴雨关系密切,67%的滑坡、90%的泥石流都发生在6~9月汛期;(3)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削坡建房、修建公路等活动;(4)突发性强:小型滑坡和坡面泥石流发生前的预兆不明显或无预兆,发生的速度快;(5)危害大:山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削坡建房、坡脚建房、沟口建房较普遍,房屋修建质量一般,抗损能力较差,小型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6)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干部和群众防灾意识差,节约眼前的造价成本,忽视抗灾和防灾:(7)地质灾害治理经费困难,经济限制较大。
4 河北省防灾减灾措施河北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十分重视,为了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努力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此施行了大量的防灾减灾措施来控制灾情,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改进。
4.1工程性措施4.1.1 防洪防风工程河北一直把防洪工作视为减灾防灾的重中之重,积极建设大型枢纽骨干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在房屋建筑上也实行了相关抵御暴风雨的措施,对一些危险楼房进行拆除,对新建楼房进布局和通过结构和技术上的改进来保证建筑和人民的安全。
4.1.2 地质灾害规划河北省于1999年开始对其进行调查与规划,到2003年底全市11个县市区都全部完成该项工作,共查出有119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经过这些年来的跟踪和复查,又及时发现掌握了因台风暴雨诱发的新增地质灾害点,使河北省地质灾害的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并健全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信息管理系统。
4.1.3 其他工程性措施针对河北省地面沉降的问题,现已对河北省地下水的开采进行了限制,并开始利用有利地块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广和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针对病虫害的问题,河北省根据多年的经验,在病虫害前期就做好预警工作,建立了多家监控中心和多个应急平台,对灾害的评估和急救有了较为规范的开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对高温、冻害和干旱等进行了灌溉期、播种期和收获期的调整,并通过水利和大棚农业上加以配合。
但相比其他省市在河北这方面建设所作的还远远不够。
4.2非工程性措施4.2.1 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坚持以防为主作为灾害多发地区,当地人民对灾害的基本常识、发生规律以及逃生救生等知识都应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广泛地推动防灾减灾活动可以使灾情在较大程度上得以减轻,缓解了灾害部分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