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表(配图)

合集下载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生宙(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1.64
人类出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系)N
上新世(统)N2
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中(中)泥盆世(统)D2
早(下)泥盆世(统)D1
早古生代(界)Pz1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三世(统)T2

经典地质年代表,值得收藏!

经典地质年代表,值得收藏!

经典地质年代表,值得收藏!还在为记不住地质年代发愁吗?接住!这样图文并茂的地质表!想记不住都难!地质年代表口诀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还是记不住吗?再来几个小故事......其实哦,这是一段有趣的地质史~了解完命名背后的故事也许就记下来了。

(●°u°●)」一切还得从一位在佛罗伦萨当主教的解剖学教授Nicolas Steno说起。

←就是他(·̀ᴗ·̀)و ̑̑̀̀Steno可以称得上全才,他不仅在解剖学上颇有造诣,还精通古生物学、结晶学和地质学。

根据多年的实地考察与总结,他提出了地层学的三条基本规律的前两条:地层叠置律:最老的沉积岩总是在地层的最底部。

年轻的地层总在年老地层的上面。

地层横向延伸律:所有地层都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延伸。

某处见到的地层,如果有较好的延伸就能在另一处被追踪到。

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对哦我也觉的=-=虽然他精通古生物学,但发现第三条规律古生物定年律的并不是他,不然现在就不叫Smith地层,而是Steno地层了。

没错!提出古生物定年律的是英国的地质学家William Smith!Smith当学徒的时候是搞大地测量的。

学成之后,正赶上英国开采煤矿的热潮,运煤需要开凿运河。

此后的六年,他就负责一个运河工程的测量和监工。

新挖的河道两侧是绝佳的露头,让Smith阅面无数。

通过这些露头剖面的观察,Smith找到了识别它们的特殊标志——化石。

不管岩性如何变化,动物化石在岩石露头上出现的顺序是不变的。

比化石为指南,Smith在1815年出版了一张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图。

一年后,发表了《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的论文。

地层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了。

由于地层学的论文最先是在英国发表的,所以大部分的地层最先发现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命名也和当地有关。

寒武系Cambrain是由英国地质学家Adam Sedgwick最先在威尔士的露头上发现的,便以威尔士Wales的拉丁名称Cambria命名。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解析: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一般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有阶、时带,地方性地层单位有群、组、段、层。

地质时代单位有代、纪、世、期、时。

代—地质时代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

代的名称和界的名称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纪—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时间。

纪的名称和系的名称符合,如寒武纪、奥陶纪等。

地质年代的命名震旦纪——很早以前,在我国(特别在北方)就发现在古老变质岩系(即前震旦亚界)之上,含有丰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发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或变质程度很低的沉积岩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类化石外,很少发现其他生物遗迹,当初就把这套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其时代称震旦纪。

震旦是中国的古称。

中国是震旦系发育最好的国家,地层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广泛。

因此,我国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国地质年代表中。

寒武纪——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

奥陶纪和志留纪——是根据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名称和古代民族名称命名。

泥盆纪——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

地质年代表及第四纪划分综合对比表

地质年代表及第四纪划分综合对比表
湖光岩组:
砾石层夹砂及粘土
火山岩
大姑冰期堆积
网纹红土:
上部:铁锰结核富集,无网纹;<3米
中部:白条网纹红土,厚30米
下部:泥砾,厚1~2米
小丰满玄武岩
东富冰碛层
陕县组(?):砂和砾石互层厚10~20米
下老黄土
红土及砾石层:质松散底部常有砂砾层
朝阳冰碛层




青杨木沟组
罗家窝棚组
泥河湾:砂、泥灰岩玄武岩、砾石125米

615
570
元古

(Pt)
震旦纪
(上元古代)
Z
1700±
开始有沉积岩覆盖。下部为砂砾岩、中部有冰碛层、上部为海相石灰岩,后期地壳运动强烈,岩石轻微变质
低等植物
下元古代
Pt1
2050±
太古代
Ar
>2500
地壳运动普遍强烈,变质作用显著
无生物
第四纪划分综合对比表
地质时代
古气候
哺乳动物群
华北
地文期
人类文化
老第三纪
E



(M2)
白垩纪
K
140
137
岩浆活动强烈,岩层为火山喷出岩及砂砾岩
恐龙,植物茂盛
侏罗纪
J
195
195
除西藏等地外,其它地区上升为陆地,以砂、页岩、煤层为主
三叠纪
T
250
230
华北为陆地,沉积砂页岩,华南为浅海、沉积石灰岩



(P2)
二叠纪
P
285
285
地壳运动强烈,海陆变迁频繁,华北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夹煤层,华南以灰岩为主,有煤层

中国地质年代表

中国地质年代表
显生宙(PH)



(Kz)
Cenozoic
第四纪
(Q)
Quaternary
全新世(Q4/Qh)
Holocene
约2-3
0.012






(新阿尔卑斯阶段)
喜马拉雅阶段





















更新世(Q1Q2Q3/Qp)
Pleistocene
2.48(1.64)
新近纪(N)
上新世(N2)
vician
晚奥陶世(O3)
71
510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寒武纪(∈)
Cambrian
晚寒武世(∈3)
60
570(600)
中寒武世(∈2)
早寒武世(∈1)
Precambrian
元古宙(PT)
Proterozoic
元古代(Pt)
新元
古代
(Pt3)
震旦纪(Z/Sn)
Sinian
230
早石炭世(C1)
泥盆纪(D)
Devonian
晚泥盆世(D3)
47
409
鱼类
繁盛
中泥盆世(D2)
裸蕨
植物
繁盛
早泥盆世(D1)




(Pz1)
志留纪(S)
Silurian
晚志留世(S3)
30
439


地质年代表(表)

地质年代表(表)
高级藻类出现
海生藻类出现
中元古
古元古



新太古
Ar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中太古
古太古
始太古
C
泥盆纪
devonian period
D
鱼类时代
陆生无脊椎动物发展和两栖类出现
志留纪
silurian period
S
奥陶纪
Ordovician period
O
海生无
脊椎动物时代
带壳动物爆发
寒武纪
cambrian period
є



新元古
precambrian era
震旦纪
Z
软躯体动物爆发
Pt
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 408—
— 435—
— 495 —
— 540 —
— 650 —
— 1000 —
— 1800 —
— 2500 —
— 2800 —
— 3200 —
— 3600 —
4600
人类出现
现代植物时代
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
第三纪tertiary period
新近纪
上新世pliocene epoch
N
哺乳动物时代
古猿出现
灵长类出现
被子植物时代
草原面积扩大
被子植物繁殖
中新世miocene epoch
古近纪
渐新世oligocene epoch
E
始新世eocene epoch
古新世paleocene epoch


代mesozoic era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1000
多细胞生物出现




蓟县纪
1400
真核生物出现
长城纪
1800
绿藻出现
古元古代
2500
太古宙
新太古代
3000
原核生物出现
古太古代
3800
生命现象出现
冥古宙
4600
石炭纪
362(355)
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
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現
泥盆纪
409
鱼纲繁荣,两栖动物出现,
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
海洋形成,石松和木贼出现
志留纪
439
陆生的蕨类植物门出现
奥陶纪
510
鱼纲出现;海生藻類繁盛出现
寒武纪
570(600)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古宙




震旦纪
800
裸露动物繁盛
青白口纪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年代开始(百万年)
主要事件
显生宙
新生代



全新世
由0.012年前开始直到现在
人类繁荣(即公元前9560-9300年左右)
更新世
2.48(1.64)06
冰河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人类进化到现代状态




上新世
5.3
人類的人猿祖先出現祖先出現
中新世
23.3




渐新世
36.5±
大部份哺乳大部份哺乳動物目掘起動物目掘起
始新世
53± 0.
古新世
65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
(Ma)
生物演化
显生宙(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
(系)Q
全新世(统)Qh
1.64
人类岀现
更新世(统)Qp
新近纪
(系)N
上新世(统)N2
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中新世(统)N1
古近纪
(系)E
渐新世(统)E3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志留纪
(系)S
晚(上)志留世
(统)S3
中仲)志留世
(统)S2
早(下)志留世
(统)S1
439
裸蕨植物岀现
奥陶纪
(系)0
晚(上)奥陶世
(统)03
中(中)奥陶世
(统)02
早(下)奥陶世
(统)01
510
无颌类岀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寒武纪
(系)
晚(上)寒武世
(统)
中(中)寒武世
(统)
早(下)寒武世
(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元古宙(宇)PT
晚古生代
(界)Pz2
二叠纪
(系)P
晚(上)二叠世
(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
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
(统)P1
石炭纪
(系)C
早(上)石炭世
(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
(统)C1
泥盆纪
(系)D
晚(上)泥盆世
(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岀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白垩纪(K)
Cretaceous
晚白垩世(K2)
70
135(140)
(老阿尔卑斯阶段)
燕山阶段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早白垩世(K1)






侏罗纪(J)
Jurassic
晚侏罗世(J3)
73
208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三叠纪(T)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寒武纪(∈)
Cambrian
晚寒武世(∈3)
60
570(600)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发展
中寒武世(∈2)
早寒武世(∈1)
Precambrian
元古宙(PT)
Proterozoic
元古代(Pt)
新元
古代
(Pt3)
震旦纪(Z/Sn)
Sinian
230
800
裸露动物繁盛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期海侵加广
青白口纪
200
1000




普宁
阶段
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中元古代(Pt2)
蓟县纪
400
1400
长城纪
400
1800
(绿藻)
古元古代(Pt1)
700
2500
吕梁
阶段
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侵入
Archaean
太古宙(AR)
Archaeozoic
太古代(Ar)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表3.2 地质年代表(显生宙)宙(宇)代(界)纪(系)世(统)代号距今年龄(Ma)生物进化及主要特征显生宙(宇)PH 新生代(界)C z第四纪(系)全新世(统)Q h0.01人类出现更新世(统)Q p 2.6新近纪(系)上新世(统)N2 5.3鸟类、哺乳类及被子植物兴起中新世(统)N123.3古近纪(系)渐新世(统)E332始新世(统)E256.5古新世(统)E165中生代(界)M z白垩纪(系)晚白垩世(统)K2 96被子植物出现早白垩世(统)K1137侏罗纪(系)晚侏罗世(统)J3205始祖鸟出现爬行类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中侏罗世(统)J2早侏罗世(统)J1三叠纪(系)晚三叠世(统)T3 227原始哺乳类出现,爬行类兴起中三叠世(统)T2 241早三叠世(统)T1250古生代(界)P z二叠纪(系)晚二叠世(统)P3 257造煤植物繁荣中二叠世(统)P2 277早二叠世(统)P1 295石炭纪(系)晚石炭世(统)C2 320 两栖类繁荣,出现原始爬行类早石炭世(统)C1 354泥盆纪(系)晚泥盆世(统)D3 372出现原始两栖类中泥盆世(统)D2 386早泥盆世(统)D1 410 甲胄鱼类繁荣志留纪(系)末志留世(统)S4438晚志留世(统)S3出现原始鱼类中志留世(统)S2早志留世(统)S1奥陶纪(系)晚奥陶世(统)O3490出现最早的脊索动物,笔石中奥陶世(统)O2早奥陶世(统)O1寒武纪(系)晚寒武世(统)∈3 500三叶虫繁荣中寒武世(统)∈2513早寒武世(统)∈1543元古宙(宇)PT 新元古代(界)Pt3震旦纪(系)晚震旦世(统)Z2 630藻类繁荣早震旦世(统)Z1680南华纪(系)晚南华世(统)Nh2早南华世(统)Nh1800青白口纪(系)晚青白口世(统)Qb2900早青白口世(统)Qb11000中元古代(界)Pt2蓟县纪(系)晚蓟县世(统)Jx21200早蓟县世(统)Jx11400长城纪(系)晚长城世(统)Ch21600早长城世(统)Ch11800古元古代(界)Pt1滹沱纪(系)Ht2300P t12500 出现真核细胞的藻类太古宙(宇)AR 新太古代(界)Ar32800中太古代(界)Ar23200古太古代(界)Ar1360034亿年前出现最早的化石—原核细胞藻类始太古代(界)Ar0冥古宙(宇)4600 地球诞生(据2005年<地层学杂志>第2期资料综合)。

地质年代表最新版

地质年代表最新版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宙(宇)显生宙Phan(P erH) ozoic元古宙Prec (P a T) mbrian 太古宙Arch (A ae R) an 冥古宙(HD) 古生代(Pz)元古代(Pt)太古代(Ar)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纪(系)第四纪(Q)Quaternary新新近纪(N)(Kz)Cenozoic古近纪(E)晚古生代中生代白垩纪(K)Cretaceous侏罗纪(J)Jurassic三叠纪(T)Triassic二叠纪(P)Permian石炭纪(C)Carboniferous泥盆纪(D)DevonianPalaeozoicProterozoicArchaeozoic(Pz1)新元古代(Pt3)中元古代(Pt2)古元古代(Pt1)新太古代(Ar2)古太古代(Ar1)志留纪(S)Silurian奥陶纪(O)Ordovician寒武纪(Є)Cambrian震旦纪(Z/Sn)Sinian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世(统)全新世(Q4/Q h)Holocene更新世(Q1Q2Q3/Q p)Pleistocene上新世(N2)Pliocene中新世(N1)Miocene渐新世(E3)Oligocene始新世(E2)Eocene古新世(E1)Palaeocene晚白垩世(K2)早白垩世(K1)晚侏罗世(J3)中侏罗世(J2)早侏罗世(J1)晚三叠世(T3)中三叠世(T2)早三叠世(T1)晚二叠世(P2)早二叠世(P1)晚石炭世(C3)中石炭世(C2)早石炭世(C1)晚泥盆世(D3)中泥盆世(D2)早泥盆世(D1)晚志留世(S3)中志留世(S2)早志留世(S1)晚奥陶世(O3)中奥陶世(O2)早奥陶世(O1)晚寒武世( Є3)中寒武世( Є2)早寒武世( Є1)同位素年龄(百万年Ma)时间间距约 2-32.821813.216.512707342407247307160230200400400700500800距今年龄0.0122.48(1.64)5.323.336.55365135(140)208250290362(355)409439510570(600)8001000140018002500300038004600构造阶段大阶段阶段印支阶段印支|海西阶段晋宁阶段吕梁阶段2800陆核形成生物演化阶段动物植物人类出现被子两栖蕨类植物繁盛鱼类裸蕨繁盛植物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硬壳动物繁盛裸露动物繁盛真核生物出现(绿藻)原核生出现生命现象开始出现中国主要地质、生物现象冰川广布,黄土生成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平,湖泊广布哺乳类分化蔬果繁盛,哺乳类急速发展(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现)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恐龙哺乳类发育世界冰川广布,新南最大海侵,造山作用强烈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瑚礁发育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盛,两栖类发育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地热低平,海水广布,无脊椎动物极繁,末期华北升起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量发展地形不平,冰川广布,晚期海侵加广沉积深厚造山变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早期基性喷发,继以造山作用,变质强烈,花岗岩侵入地壳局部变动,大陆开始形成注: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原来的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分别更名为古近纪和新近纪。

地质年代表(古生物)

地质年代表(古生物)
全新世(Q4/Qh)
Holocene
约2-3
0.012






(新阿尔卑斯阶段)
喜马拉雅阶段





















更新世(Q1Q2Q3/Qp)
Pleistocene
2.48(1.64)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第三纪(R)Tertiary
晚第三纪(N)
上新世(N2)
Pliocene
2.82
Mesozoic
白垩纪(K)
Cretaceous
晚白垩世(K2)
70
135(140)
(老阿尔卑斯阶段)
燕山阶段






造山作用强烈,火成岩活动矿产生成
早白垩世(K1)






侏罗纪(J)
Jurassic
晚侏罗世(J3)
73
208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大陆煤田生成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裸蕨
植物
繁盛
早泥盆世(D1)




(Pz1)
志留纪(S)
Silurian
晚志留世(S3)
30
439





海生
无脊椎
动物
繁盛
硬壳动物繁盛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
中志留世(S2)

地质代表年代地层表

地质代表年代地层表
早(下)泥盆世(统)D1
早古生代(界)Pz1
志留纪(系)S
晚(上)志留世(统)S3
439
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O
晚(上)奥陶世(统)O3
510
无颌类出现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晚(上)寒武世(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中(中)寒武世(统)
早(下)寒武世(统)
元?古?宙(宇)? PT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早(下)三叠世(统)T1
古生代(界)Pz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中(中)泥盆世(统)D2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地质年代表2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Ⅰ)3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续表(Ⅰ)4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Ⅱ)5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续表(Ⅱ)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6表1-3 国际地层表(选自200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版本)789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

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

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10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

”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2021年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2021年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早(下)三叠世(统)T1
古生代(界)Pz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中(中)泥盆世(统)D2
早(下)泥盆世(统)D1
早古生代(界)Pz1
志留纪(系)S
晚(上)志留世(统)S3
439
裸蕨植物出现
中(中)志留世(统)S2
早(下)志留世(统)S1
奥陶纪(系)O
晚(上)奥陶世(统)O3
510
无颌类出现
中(中)奥陶世(统)O2
早(下)奥陶世(统)O1
寒武纪(系)
晚(上)寒武世(统)
570
硬壳动物出现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三叠纪(系)T
晚(上)三叠世(统)T3
250
中(中)三叠世(统统)
元古宙(宇) PT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层单位地层符号
(60年国家科委批准)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地层系统





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研究所
(1973)
青海省地层表
(1980)
中国地层(13)
(1984)
柴达木盆地轮藻化石
(1991)



KZ



Q
Q4
全新统
Q4
全新统
Q3+4
Q3+4
Q3+4
QP
更新统
Q3
上更新统
Q2
中更新统
Q1+2
七个泉组
Q1+2q
七个泉组
Q1+2
七个泉组
Q1
下更新统
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N2
上新统
N23
上部上新统
N23
狮子沟组
N2s
狮子沟组
N2
狮子沟组
N2
狮子沟组
N22
中部上新统
N22
上油砂山组
N2y
上油砂山组
N1
上油砂山组
N12
上油砂山组
N21
下部上新统
N21
下油砂山组
N1y
下油砂山组
下油砂山组
N11
下油砂山组
N1
中新统
N1
中新统
N1
上干柴沟组
N1g
上干柴沟组
E3
上干柴沟组
E3
上干柴沟组




E
E3
渐新统

地质年代表(配图)

地质年代表(配图)

宙代纪世距今年数
全新世 1 万
精品文档生物的进化

生显
代第四纪
第三纪
更新世200 万
上新世600 万
中新世2200 万
渐新世3800 万
始新世5500 万
古新世6500 万
人类时代现代动物
现代植物
被子植物和
兽类时代
生中
白垩纪
生侏罗纪

三迭纪
二迭纪
宙古
石炭纪生泥盆纪
志留纪代
奥陶纪
寒武纪


震旦纪生古

宙古1.37 亿
1.95 亿
2.30 亿
2.85 亿
3.50 亿
4.05 亿
4.40 亿
5.00 亿
6.00 亿
13.0 亿
19.0 亿
34.0 亿
46.0 亿
裸子植物和
爬行动物时代
蕨类和
两栖类时代
裸蕨植物
鱼类时代
真核藻类和
无脊椎动物时代
细菌藻类时代
地球形成与化学进化期
>50 亿太阳系行星系统形成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宙代纪世距今年数生物的进化

生—




第四纪
全新世1万

人类时代现代动物现代
植物更新世200万
第三纪
上新世600万
被子植物和兽类时代~
中新世
2200万
渐新世3800万
始新世5500万
古新世6500万

中生代
白垩纪亿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亿
三迭纪亿



二迭纪亿
蕨类和两栖类时代石炭纪亿
泥盆纪亿
裸蕨植物鱼类时代志留纪亿
奥陶纪亿
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
代寒武纪亿
隐生宙元古
震旦纪
亿
亿
[
细菌藻类时代
亿
太古
亿地球形成与化学进化期
>50亿太阳系行星系统形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